秣陵烟雨
秣陵烟雨
关注数: 18
粉丝数: 45
发帖数: 2,384
关注贴吧数: 10
陈旭麓:天上人间——访问洪秀全故居所想起的 一篇30余年前的文章。力荐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视频】王庆成先生讲太平天国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旧闻】南京钓鱼台:清末湖南会馆 来源:《扬子晚报》,2009-12-14
【旧地寻迹】北京动物园内畅观楼与鬯春堂 畅观楼建成后,慈禧曾率皇后、嫔妃及宫眷来园数次,顾而乐之。在畅观楼对面,有一处建筑布局极为别致,建筑体量为五楹三卷殿,名曰豳风堂,堂四周环以假山,不建粉墙,以峰石为垣,堂前植桂花数本,每至花期,香气苾茀,日留枢户间不散。堂后植松,四面石壁,秀润奇峭。民国时,豳风堂门前立置有宋教仁纪念碑一通。宋教仁在北平临时政府任职时,曾在豳风堂居住过,1913年3月在国会召开前夕,他从上海搭车北上,被袁世凯派人刺杀身亡。北京动物园中豳风堂这通碑石,就是为了纪念宋教仁先生牺牲而立的,至今畅观楼和豳风堂保存完整,为京西名胜古迹之一。 ——摘自焦雄《畅观楼》(文中“豳风堂”似乎应作“鬯春堂”)
【一家之言】张耀杰:《是谁谋杀的宋教仁》自序
【网络影像】和钝初相关的各种短视频小汇 一度~
【凤凰视频】惊蛰——岳麓英豪青春志之宋教仁
【名家讲坛】迟云飞:孙中山和宋教仁都是孤独的先驱者 话说还是喜欢厚道的迟老师~
【一家之言】凤凰视频中迟云飞和张耀杰对宋案的看法 水很深啊~再说原视频的标题也太那个了……
【后人追忆】与宋教仁相关的网络文章小汇 只整理篇目,作者,时间和文章来源等基本信息。不是懒得贴全文链接,只是懒得让百度审核。
【学人著作】与宋教仁相关的书目小汇 这个帖子主要汇集学者的研究书目名称
【影视印象】《建党伟业》中的宋教仁 影视片断,张涵予饰
【名家讲坛】迟云飞:中国近代人物研究 来源:土豆视频 能转的貌似只有这两集。全部内容可搜索“广东财经大学尔雅通识课”,点击公网播放。再话说迟先生在讲座中的内容大约源自其《宋教仁思想研究》一书。
【转帖】迟云飞: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考察记
【百年追思】转:一波三折——宋教仁纪念研讨会参加记 作者:迟云飞,原文源自迟云飞新浪博客。
【影视印象】1986年的老电影《孙中山》 在各种影视剧里,个人最喜欢这一部里的钝初形象。
【百年追思】转:文化行走民国宪政之路——从孙中山到宋教仁
【名家讲坛】傅国涌:绝版宋教仁 来源:腾讯视频
【旧事新闻】转:宋教仁曾在金牛岩刘湾避难 来源:东楚晚报 时间:2011-6-8
【名家讲坛】燕山大讲堂:百年宋教仁 嘉宾:迟云飞、张耀杰、高全喜
【MV】宋教仁先生遇难百年祭 谨以此短片献给百年前的先人。
【连环画】江苏人民出版社-太平天国故事 楼下连接
【连环画】金田起义
【讲座信息】5月11日崔之清:太平天国与南京
【贴图】堂子街壁画第二波
【贴图】堂子街壁画 南京的朋友注意啦!明天正月十五,堂子街壁画馆试开放最后一天,有想去看的筒子们抓紧一游。开放时间:9:00-16:30;问了一下工作人员,正式开放的时间是今年10月份左右。从后天起至10月堂子街壁画馆闭门谢客整修。错过这一波的筒子们请等到秋风萧瑟之后再来……
【新闻】堂子街启动大修 来源:南京日报 记者 朱凯 实习生 张天宇
【现代快报】太平军天京保卫战 一度~~
【转帖】史学专家揭秘太平天国消失的宝藏金库 来源:现代快报,2009年4月28日
【转帖】走进太平天国永安州 原帖地址:红豆社区。作者:桂东一剑客。
【史料截图】清方档案中的冯云山及其家眷情况 资料选自《近代史资料专刊——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新浪爱问共享库有下载,为防百度抽不敢贴链接……需要这本书的朋友直接去新浪下载吧
【转】全州行:太平军古战场蓑衣渡 转自百度空间:博客-记录.桂林乡村人文-百度空间 作者tjz828
【图片】太平天国的几张行政区划图 从新浪爱问中搜索到的,感谢作者liucheng1972
【论文截图】彭大雍、朱哲芳——攻破全州与蓑衣渡之战
【视频】钟文典先生周年祭 钟文典(1924.02~2010.11.05),男,汉族,广西蒙山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受广西大学之聘,任史地系助教,仍留北京大学师从郑天挺教授进修中国近代史。 视频来自优酷,是钟老的女儿上传。15分钟,其中有许多珍贵的照片。
【视频】布衣学者罗尔纲 来源:酷6网
【转帖】教主纪念馆
【乱弹】天朝搞笑图文汇 ,这个,快过年了。这里冷,浣浣,小瑜,鱼,花王,雁大以及其他各位.大家欢乐一下吧。各种段子,图片,穿越恶搞。请随意……我先来三个段子。
【转】金田遗址 古营盘 在犀牛岭北端,是太平天国军民誓师起义之地。犀牛岭前临金田平原,背靠肃穆群山,与紫荆山南部要隘风门坳互成犄角之势,形势极为险要。相传,营盘原是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军所建,太平军重新构筑,加高加固,营盘长35米,宽X米,四周围是高3米、底宽2米的土城墙。土墙外,西北面脚下有犀牛潭,东边是高约50米的陡坡,南面是营盘的出人口,出入口外两旁有壕堑,壕堑之外各筑一道高3米、厚2米的泥墙,右边壕堑,一直延伸至岭脚的犀牛潭边。
【小议】盛巽昌:冯云山咏诗探源 ,度爷你不要再抽了……
【诗词】黄小配:咏南王诗
【史学论文】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冯云山传 贴吧建了这么久,这个竟然没有……失职失职,本爵自领军棍去了
【新闻】洪秀全“龙袍”织成下架 绣九团五爪龙气势磅礴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sohu.com%2F20111108%2Fn324868049.shtml&urlrefer=cdab715b83b5da8cf8e4850d380e96f4
【贴图】今日南京南王府一带 感谢丹晴提供地点,秣秣的手机拍的不清楚,大家海涵。另:提前说一句,如今的南王府,那真是什么都没有了。想看到遗迹的同学,额,100%要失望了。
【说说】涵予哥哥配过的电影 今天晚上把日本电影《追捕》看了一遍,仔细听了邱岳峰老师配的堂塔大夫。然后就想到了涵予哥哥学邱先生的声音,真像啊。在网上找了一个配音网站,发现许多喜欢配音的网友都很喜欢涵予哥哥,那时涵予哥哥还木有演集结号的说。一些网友还说,集结号之后,中国少了一个好配音演员……
【视频】张涵予谈《身份的证明》 这个貌似吧里没有,如果重复了,烦请吧主删帖吧~~
【图文】叔演过的各种悲催角色 偶来张涵予的贴吧时间并不长,是在看了新水浒传之后。喜欢张涵予,却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第一次看集结号的时候,自己哭的不知道东西南北了。也许是过于在意剧情,心里全是谷子地,倒是对张涵予没有特别特殊的感觉。最近貌似喜欢升级了,无论是戏里的纯爷们,还是戏外的成熟稳健以及爱好收藏的雅好,让我迷恋越发这个中年男人。国庆节恶补了许多剧集,偶发现,叔这些年演了很多悲催角色。
【南京遗迹】转自新浪博客:太平天国干王府 出处:零余者的新浪博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487145f70100r4xp.html&urlrefer=dc23bcc1879f9a5ce18eee4d37b49f67
【转帖】图说历史:有关太平天国的图片资料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voc.com.cn%2Fviewthread.php%3Ftid%3D1842318%26highlight%3D%25CC%25AB%25C6%25BD%25CC%25EC%25B9%25FA&urlrefer=b9389314ab3a0c61747472040675caf3
【那个年代的那些人】罗尔纲先生琐事 http://tieba.baidu.com/f?kz=7192547 转帖,转自百度文史吧
【视频】派克获终身成就奖的感言 明天又是派克生日了。小秣找到了一个视频,貌似吧里是没有的。怀念好莱坞的谦谦君子,祝吧里的童鞋们在春暖花开之时幸福快乐!
【民国报刊】简又文:太平天国文学的鳞爪 来源:雨丝,1926年,第67期
【民国报刊】小随笔:太平天国的历法、太平天国的失败 来源:大威周刊,1946年第6-7期
【民国报刊】太平天国志序 来源:国学丛刊,1926年,第4期
【民国报刊】太平天国史事杂录
【图图】南王图像小汇 小秣搜集了几张南王图像,陆续更新一下~~一楼放他表哥,百度抽楼先抽他表哥好了
【新浪读书】太平天国 作者:西风欺客梦 貌似是连载。小秣刚刚在网上搜到,具体内容还没看。书的内容如何,大家见仁见智。先贴一下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ook.qq.com%2Fs%2Fbook%2F0%2F12%2F12521%2Findex.shtml&urlrefer=16c6129d2dc06e90fc2ea1c54a7ecfc4
【书评】波澜壮阔撼人魂魄-评于培杰的长篇历史小说《天王洪秀全》 作者:张克云 来源:《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第一期 小秣记得小说作者好像也是潍坊学院的,文艺学的研究生导师。
【散文笔法】南王冯云山 作者:乔夫 一个赤日炎炎的中午, 空气闷热得连鸟儿也飞不动, 躲在树杈上,闭着眼, 直挺挺地纳凉。紫荆山鲜花开满山下山上, 流水淙淙, 稻子金灿灿一垅一垅。割稻人挑着沉重的担子, 摇摇晃晃, 一脚一步, 行走在青草遮掩的小径上。他们已经劳碌了半晌, 回家吃饭去。吃完饭还得下田, 抓紧这龙口夺食的好时光。“力尽不知热,但昔夏日长。”唐人白居易写北方农民割麦子的诗句, 也道出此时此地庄稼汉的心理。紫荆山说风就是雨。南方不像北方, 天下雨照样下田干活。趁晴天收割, 总比在雨中奔忙要强。你看那割稻人挑着沉重的担子, 汗水一身一身往下淌, 连歇息歇息也不肯。 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地区, 四面高山环绕, 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是个藏龙卧虎的好地方。壮 族, 瑶族, 汉族人生活在这里, 大多以耕地和烧炭为生, 日子很艰难。也不乏土地广阔、田产跨几个县的地主, 住在院落深深、雕梁画栋的青砖大瓦房里。比如, 紫荆山远近闻名的曾氏家族, 就有这样的人。高坑冲监生曾槐英家, 因收稻劳力不够, 特别请了好多短工帮忙。当一体格瘦弱身材不高的帮工, 卸下跟他样子不相称的担子, 迈进红边黑漆的大门时, 曾槐英正躺在南窗下的竹榻上乘凉, 眯眼看书, 看得入迷。帮工擦汗,体会到极度疲乏后一种不可言说的轻松。阳光晒不透的院落里, 一股清风吹来, 触动灵感, 他忽然有了诗, 临风高歌: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那个年代的那些人】钟文典口述北大往事 钟文典 1924年生,1946-1950年先后就学于北大历史系和政治系。1950年毕业留校,任明清史专家郑天挺的助教,并攻读他的研究生。1952年,应广西大学校长杨东莼之邀,回广西任教。以研究太平天国著称,曾任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会会长等职。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infzm.com%2Fcontent%2F40350&urlrefer=6365a7b612a5cba762ba4323e6d691f7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