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h0716 hdh0716
关注数: 79 粉丝数: 498 发帖数: 48,626 关注贴吧数: 35
[鼓掌][鼓掌]【“清明”小长假广州南车站旅客发送量再创新高 [鼓掌][鼓掌]【“清明”小长假广州南车站旅客发送量再创新高,旅客运输圆满收官!】 2019年“清明”小长假已落下帷幕,4月4日至4月7日4天运输期广州南站本部到发旅客合计245万人,日均到发61.26万。其中发送128.1万人,日均32.03万,同比增加25.2万人,增幅24%。4月5日最高发送38.8万人,4月6日最高到达35.0万人,发送量创历史新高![给力][给力] “清明”小长假期间,客流需求旺盛,呈现高峰交替特点。出行旅客以短途扫墓、踏青流为主,旅游流为辅。为切实做好旅客服务工作,清明期间广州南站本部在日常图基础上加开列车17.5对,共计开行467对列车。积极安排志愿者及党、团“先锋”在实名制验证区域、自动售票机区域、“广铁U彩”服务台、5号改签处提供宣传咨询和协助引导服务,最大程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赞][赞] 为应对节末返程客流高峰,广州南站本部还在进出站扶梯、进出站通道、出站口加强防护及引导,确保旅客安全快速出站,同时加强与公交、地铁联动,延长末班车收车时间,做好大客流到达疏导工作,保障旅客安全到家!@中国铁路 @广州铁路 @广东广播电视台 @广东发布 @番禺区广州南站西广场志愿驿站 @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办公室 @广州日报
广州南沙 国际在线消息(驻广州记者 韩希):记者21日从在广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18CNBC全球科技大会本月27—29日将在广州南沙举行。 大会将邀请国家部委、相关省市的领导、国际知名行业领袖以及全球最有影响力的CEO、全球最具远见的科技领袖与会。目前已经有约200名上述人士报名参会,其中境外人士150人,包括近50名来自美国的科技界人士。 届时,与会者将以“东西方科技对话”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风险投资、区块链、智能制造等热门话题,碰撞智慧、凝聚共识。将举办包括主题演讲、专场活动、互动环节、企业考察等24场次活动。 美国财经频道(CNBC)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和财经新闻媒体,在全球拥有4大主频道和近10个合作频道,覆盖160多个国家,用户超过4亿,受众群体包括世界500强高管、企业决策者、投资家、商务常旅客、社会名流等精英人士,是上述人士了解世界财经动态的重要渠道。 这次在广州南沙举行的科技大会是CNBC在美国之外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活动,为期三天的活动将有10多场活动进行现场直播。 这次科技大会的举办地广州南沙是国家级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有望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动机,而南沙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南沙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机会与海内外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共同探索科技发展的前沿,将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向世界传播。确保与CNBC合作举办一届精彩的科技峰会。
北京支援广州经济建设 7月20日上午,总投资21亿元的诺诚健华广州发展中心签约落户中新广州知识城。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博士牵头,将在广州建立以产业化基地为核心,涵盖新药研发、人才培养、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生产具有全球专利的用于靶向肿瘤治疗及自身免疫疾病的国际一类新药。 “目前,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诺诚健华、GE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等重点大型项目进入开发建设和资金投入的高峰期,我相信,这批项目的落地一定能推动我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表示,该区将会强化提升知识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快速通达广州市区、白云机场 、广州南站和连接区内组团互通的交通路网,并高水平建设人才公寓,为高端项目提供高端服务。 施一公博士表示,中国竞争的重要支撑在于创新企业的迅猛发展。诺诚健华是一家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生物药研发和生产企业,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生物企业的特点之一是回报周期较长,需要政府与企业找到良好的合作机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给予诺诚健华重大支持,也建立了良好的商业模式,相信这个项目将会成功。” 据悉,诺诚健华预期今年将有里程碑式的临床结果和2~3个候选新药进入临床研究。未来待时机成熟,诺诚健华将考虑增加广州发展中心的研发、销售及人才培养等职能,成立针对华南地区高发病种的精准医学研发中心。
普通话在全球成热潮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却遭排斥 当学习普通话,在世界多地成为热潮的时候,在香港,中国自己的特别行政区,普通话却受到一些人的排斥,和“港毒”精心策划的抵制。对普通话的态度,这不是一个小事。 刀哥去年底赴港交流。在走访某主流媒体时才得知,普通话在那居然被当做外来语对待,这让刀哥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过 去 回顾一下普通话在香港社会的发展轨迹,可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在《南京条约》签订、香港遭英国侵占前,当时的香港仅是指香港岛。岛上原居民包括围头人、疍家人、客家人等,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香港的英文名Hong Kong就是源于疍家话发音,而不是标准粤语即广州话。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开始,随着香港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大,先是新界的客家话人口被划入,后来内地其他地方的人如广州人、江门人、东莞人、潮州人等陆续入境。发达的商业甚至把江浙沪乃至操北方官话的人吸引来港。 广州人近水楼台的优势使他们成为香港最大群体,粤语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市民交流的主要语言。 不过,国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而经历了光辉岁月。在国共双方的各自支持下,香港用国语教学的中小学较有势力。另外,由于香港市场狭小,面向台湾和东南亚市场的香港国语片制作精良、大行其道。相比之下,粤语电影因为制作粗糙而被冠以“烂衫戏”的称号。 刀哥就曾经看过香港早期国语片,当时还纳闷,演员的口形不像是在说粤语呀。后来才发现原来真的就是国语片,好意外o(╯□╰)o。 香港国语电影《江山美人》 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9年出品。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香港经济腾飞,粤语人口消费能力提高,粤语片逐渐盖过国语片。另外,受到“六七暴动”的影响,香港国语学校被港英政府打压至近乎销声匿迹。 在被英国侵占后,香港唯一的法定语文一直是英文。一切法律文件、政府文书往来都是英文。受“文革”影响的“六七暴动”是一个分水岭,港英政府此后逐渐改善施政,发展本地文化。 由于当时市民较多使用粤语,且经常有商业往来的广州同样讲粤语,故港英政府独尊粤语。 自此香港电视与广播中的其他方言都消失了。 1974年,港英政府通过《法定语文条例》,宣布中文和英文一样,同为法定语文。虽然这里没说中文指的是普通话还是粤语,但显然不可能是前者。从此,一套以标准中文为书面语,以粤语为口语体系在香港建立起来,并得到全方位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尘埃落定,使普通话在港推广迎来转机。香港教育署在1986和1988年正式把普通话科纳入小学和中学课程,分别在小学四、五、六年级和中学一、二、三年级推行每周一至两节的普通话课。 这种课程安排,在咱们内地人看来就是把普通话当做体育美术这样的副科(这里没有歧视副科的意思,尤其是体育还是很重要的),能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可想而知。 更何况在那个香港经济腾飞成果显现、内地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两地经济社会水平差异极大,港人赴内地做事主要选择广东,因此也缺乏学习普通话的动力。 现 在 回归后,普通话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香港推广了。 首先在法律上,根据《香港基本法》第9条和《法定语文条例》第5章第3条第1节,中文和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语文。而且刀哥查了下,基本法是这么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语文。由此可见,中文地位高于英文。 香港特区政府还推行“两文三语”政策,即以标准中文、英文为书写文字,粤语、普通话和英语为口语。例如去过香港旅游的人都会发现,地铁站名都会用中英文书写,广播报站名时使用的是粤语、普通话和英语。 教育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自1998年起,普通话成为香港小学核心科目,在1998年及以后入学的学生,都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普通话至初中三年级。2000年,普通话更成为中学会考科目。 在1997年,英国将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时,仅有1/4的香港人会说普通话。20年后,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是普通话在香港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普通话师资力量不足、语言环境不佳自不必多说。在法律层面,虽然规定中文和英文同为法定语文,甚至中文地位高于英文。但实际上,香港起草法律时却用英文,中文只是译本。 在司法机关,中英文的使用也是不对等的。越高级的法院,外籍法官越多,英文的使用也远超中文。终审判决只有英文判词,只是偶尔提供中文译本。 中文尚且遭到英文如此排挤,普通话的地位就更甭提了。在中小学,普通话虽然是核心科目,但也是一个独立的科目,不属于中国语文科的教学范畴,因为中国语文科的教学语言是粤语。 另外,当下香港的普通话教育更偏重应试,在具体的应用层面不够重视。课程或培训班只是为了能让学生能拿高分,或者获得一纸奖状。 而本该是标准中文的书面语,现在还面临粤语口语的“逆袭
中国骄傲 顺德 乐从罗浮宫龙舟男队挺近2018亚运会。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名润、黄子宁 通讯员张家铭摄影报道:“佛山龙”再次“一骑绝尘”。记者了解到,继九江名门世家女队夺得了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18届亚运会的参赛资格后,“佛山龙”之乐从男队再次传来喜讯——“锁定”一张亚运会龙舟赛“入场券”。   据悉,为期两天的“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龙舟项目”国家集训队选拔赛于昨日在东莞麻涌落下帷幕。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以21分42.095秒斩获第一名战绩,并获得了第18届亚运会的参赛资格。这是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第11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性的龙舟比赛。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龙舟比赛正式确定为2018年印尼雅加达亚运会比赛项目。在3月7日,第18届亚洲运动会龙舟选拔赛确定在东莞麻涌开幕,为期两天的选拔赛分12人龙舟男子组和12人龙舟女子组两个组别的赛事。根据赛规,参赛队伍为2017年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的各组别中的前六强。   其中,男子组参赛队伍需要在短短两天内通过200米、500米和1000米直道赛各三轮的比拼,一共9轮比赛的耗时叠加才能最终决出胜者。   此次男队“锁定”亚运入场券并非一帆风顺,在3月7日的男子200米直道赛中,罗浮宫龙舟队并非第一,而是暂居第二,并落后第一名0.679秒。但在随后在的500米比赛中,罗浮宫龙舟队凭着强大实力和稳定的发挥,三轮均获第一,甩掉第二名2.303秒。   昨天上午,与胜负密切关联的1000米直道赛压轴登场。根据现场负责人描述,比赛现场各个队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当***赛中,可以说队伍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的领队劳剑辉说。   最终,在1000米直道赛中,乐从罗浮宫龙舟队以两次遥遥领先的第一名和一次第二名取得时间上的巨大优势获得1000米的胜利,并以21分42.095秒的总成绩夺得第一,也因此赢得了本届亚运选拔赛的最终胜利。   晒成绩:他们创下“大纪录”   截至目前,顺德乐从龙舟队参加过2011至2017年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华龙舟大赛和国际龙舟赛事等,勇夺中华龙舟大赛五连冠,蝉联国家级龙舟赛事十连冠,创造了中国龙舟队参加亚洲龙舟锦标赛和世界龙舟锦标赛历史最好成绩,共赢得265个单项及总分第一名。   这一支“不败之师”,其成员多是年轻的“90后”。据了解,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成立于2011年,队员的平均年龄为25岁。据劳剑辉介绍,本次参赛的12名队员中,平均年龄仅23岁,年龄最小的队员生于1999年,年仅19岁;最大的生于1993年。   幕后:春节放弃休息时间 高强度集训一个月   据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的领队劳剑辉介绍,本次选拔赛采用“12人制”的龙舟进行比赛,这对佛山龙舟队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12人龙舟与22人龙舟相比,更加考验队员的技术发挥和默契;佛山的男子龙舟队常年参加中华龙舟大赛职业组,一直以22人参加龙舟比赛,但很多对手一直专攻12人龙舟队伍,佛山的男子龙舟队难以发挥原有优势。”劳剑锋坦言,乐从罗浮宫龙舟队在参加1000米直道赛的经验也较少。   为备战本次选拔赛,春节前夕,乐从罗浮宫龙舟队从原队伍中选拔出14名在体能、技术配合等各方面水平突出的选手进行集训,主要攻克12人龙舟和1000米项目。   没有舍,就没有得。劳剑辉告诉记者称,为了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比赛状态,队员们放弃了春节假期和探亲假期。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队伍在各方面尤其是竞赛状态方面,都得到了一定提高和稳定。劳剑辉坦言,一方面是亚运会的首个龙舟赛,另一方面是“12人龙舟制”,因此正式比赛前,作为教练而言,心中充满期待:“跟以往相比,我们是有提高,但未知对手水平到哪里,但我们会努力的。”   昨日,广东气温“大跳水”,劳剑辉都为队员们捏了一把汗。直至比赛结束,看到了通过努力而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劳剑辉才松了一口气。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