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公道正义 守护公道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关注数: 51 粉丝数: 103 发帖数: 7,117 关注贴吧数: 32
下基层,不要“吓”基层 下基层,不要“吓”基层   来源:人民日报  张志锋 一些干部下基层时,为引起地方足够重视,习惯先“吓唬”一番:这次某书记要亲自去,某部长要亲自陪,各方面务必万无一失。出了漏子,大家吃不了兜着走。基层干部一听,难免高度紧张。于是,所有活动事先模拟路演,还要彩排,闹得百姓也不得安生。这种下基层变成“吓”基层的问题,值得注意。 这里的“吓”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恐吓,更多地带有权力威慑、上级施压的意味。在一些干部思想观念深处,盘踞着官本位思想。在他们看来,官都有位,有位就有威,有威风就要抖,由此产生种种下基层的怪象。 底气不足,官气十足。领导不可能样样精通,到基层更是为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了解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可是一些人不懂装懂,非要作“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之状。每到一处,指点江山,看似有道理,其实空洞无物。一位基层干部感叹:有的领导说的压根不靠谱,但很善于摆谱,我们也只是听听罢了。 官职不大,架子特大。一些领导机关的普通干部,对级别待遇、规格排场非常敏感,生怕基层对其“另眼相看”。这些“高层中的低层”为了撑门面,经常拉大旗作虎皮,到了地方咋咋呼呼,满嘴跑马,这也不满意,那也瞧不上,往往让基层不知所措。 干事不行,摆谱在行。一些人对基层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对破解矛盾束手无策,却在摆架子、撑场面等方面挖空心思。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动不动就前呼后拥,说着话就要“掌声雷动”。结果,只有动静而无干劲。 一些干部“吓”基层,实际上害人、害己、误工作。现实中,下级对上级、群众对干部原本就有些生分甚至畏惧。如果一些干部端架子,拿腔拿调,只会把距离越拉越大。“锅不热、饼不贴”,看到上边人大摇大摆来调研,基层干群很难掏心窝子,要么一堆假话,要么一通应景话。这样就听不到真声音,找不到真问题,摸不到真底子。 干部“吓”基层,最受伤的是党群干群关系。打官腔、抖威风,本质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一套,基层干群对此深恶痛绝。 实际上,党员干部来自老百姓,自己也是老百姓。党内上下级是同志——志同道合,职位不同,为群众谋福祉的目标是相同的。当官不是做老爷,下基层调研更不是耍官威的平台。只有丢开面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听乡音、说真话、道实情,才能心贴心、实打实。 鱼儿再大也离不开水,树高千尺也不能忘了根。胡杨能在戈壁沙漠耐干旱、抗风寒,顽强生存上千年,是因为它们的根深深扎向大地,吸取水分和营养。根深才能叶茂,做人不能忘本。一位领导同志多次谈道,一些干部向组织证清白、表决心时经常拍胸脯:我是农民的儿子!等到真为群众做事时,会不会忘了自己的铮铮誓言?不管是下基层,还是为政用权,领导干部都应想一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的答案,就在一言一行里,就在民意闲谈中。
转贴:聚焦审判改革:终结"垂帘断案"推动司法公正-中国法院网 "谁官大听谁的",不利于司法民主 部分审判委员会形式上看似民主,实则弱化了主审法官对案件的裁判权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判制度.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其主要工作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或疑难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 对于审判委员会的组成,法律并未作过多的限制性规定,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审判委员会一般由院领导及相关业务庭庭长组成.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法院院长作为法院的最高行政首长与裁判者,同时也负责召集与主持审判委员会会议,那些没有行政职务但拥有丰富审判经验的资深法官往往被排除在外,在院长主导审判委员会,主管院领导各负其责的情况下,没有参加庭审的其他委员不能也不愿发表意见,从而直接影响民主决断,降低讨论质量.久而久之,审判委员会这一法院最高审判组织,行政化色彩越来越浓厚,往往走过场,有些地方甚至"谁官大听谁的". 聚焦审判改革:终结"垂帘断案"推动司法公正-中国法院网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hinacourt.org%2Farticle%2Fdetail%2F2014%2F02%2Fid%2F1212566.shtml&urlrefer=f6eb289489e45d0e4a82e2f773c3b3c3
吃饭打白条欠的是民心债 吃饭打白条欠的是民心债 发布时间:2014-1-14 10:03:08 文章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 作者: /胡匆聪 曾在安徽省利辛县程家集镇开饭店的孙玉芳碰上了这样的一名“老赖”——打了29张欠条,赊了5.3万元酒菜钱,20年没有兑现,其身份竟是程家集镇政府。(2014年1月13日:新华网) 安徽省利辛县程家集镇在群众开的餐馆中吃饭打白条,一晃就是20年,这期间,任你债主跑断腿、说破嘴,不但未见一个子儿,反而还让群众自己开的餐馆倒闭。包括这期间餐馆老板丈夫因病医治急需用钱也没有打动当地镇政府官员的铁石心肠,让餐馆老板的丈夫在遗憾中离世。都说拿人手短吃人口软,但是什么又让安徽省利辛县程家集镇的官员在吃饭打白条当着老赖的情况下能够如此的心安理得呢? 欠债还钱,吃饭给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敢于担当更是社会的美德。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人民群众的服务者,就应该当好这种传统美德的传递者和维护者,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发挥榜样和楷模作用。作为国家机关单位,如果做出失信于民、伤害群众的感情的事,不但让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大打折扣,还严重败坏着社会风气。安徽省利辛县程家集镇政府作为国家机关单位,因公务消费产生的费用,本该及时结账,但不管是当事人还是后来人,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推脱,和群众玩“捉迷藏”,上演着“赖账”行为,主要原因还是个别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以为手握公权力,高人一等,把自己凌驾于老百姓之上,就可以赖账,而且还赖得有恃无恐。 人民群众历来是我们事业的中流砥柱,也是决定着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圣神的使命。党员干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还要为群众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好示范引领。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首先要让广大群众相信我们,信任我们,坚定广大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始终常怀为民之情,始终心系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给广大群众干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和好事才能让广大群众把我们当成知心人,群众也才会义无返顾的跟我们走。如果不能给群众树立一个勤政为民、诚实守信的良好政府形象,又怎能让群众相信我们呢? 其实,程家集镇政府虽然欠的是一家餐馆老板的吃饭钱,但实质上欠的是一笔民心债。区区几万元钱,让广大群众失去了对程家集镇政府的信任感,让政府丢掉了民心,估计当地政府工作的开展也好不到哪去。一个失信于民、无法获得群众理解与支持的政府要想把工作干好干实那只能是痴人说梦、纸上谈兵。不能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针,就不能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头等大事,就容易对群众的冷暖产生漠视,从而让民心与我们的事业背道而驰。这种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它直接威胁着我们党的执政根基,侵害着我们党的肌体,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远离正确的航向,偏离正常的轨道,因为,民心的向背决定着我们党事业的兴衰。 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质上就是党群干群关系的一次修补行动,中央要通过这次活动,对过去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来一次大手术,通过党员干部的作风之变来进一步凝聚民心,服务群众,从而让广大群众成为我们事业的坚如磐石的根基。党员干部对于群众,是公民与主人的关系,处于服务与被服务的地位,对群众的冷暖疾苦就应该坚持雪中送炭、雨中送伞,而不能损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更不能给群众当老赖,上演着与民争利的丑剧。(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委组织部)
“怕出事”就不干事 一些在基层担任一把手的同志,都感到身上责任的重大。有的说,就怕所在地方、部门或单位“出事”。 到底担心出什么事呢?比如重大安全事故、各种突发群体性事件、干部违法乱纪造成恶劣影响,以及在媒体和网上炒热的不负责任的报道。出了这类事,就意味着马上搁置手头上重要的工作,拿出全部的精力去处置。甚至还意味着被追究责任,挨上级批评和处分。有干部认为,即使其它方面工作再好,也可能一丑遮百俊。   这种担心是应该的,甚至是必须的。只有把肩负责任看得很重,心有如履薄冰之感,才可能使工作少出或不出纰漏,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但过犹不及,如果因为“怕出事”就不干事,或放不开手脚干事,也会影响和耽误事业。   比如眼下,一些地方因为怕出事,元旦春节期间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就不搞了;因为怕拆迁,一些关乎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就不建了;因为怕生事,一些原先酝酿和谋划好的改革措施就搁置了。   事情总是辩证的。如果我们整日战战兢兢,缩手缩脚,怕这怕那,工作被动,这也不能抓,那也不能干,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反而使各种矛盾更加显露和激化,反而更容易“出事”。社会转型期,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发生乃至叠加,往往也不可避免,想回避恐怕也回避不了。面对那些绕不过去的矛盾,回避不了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迎着矛盾和困难上,主动解决问题。现实也是如此,一些怕出事、工作被动的地方,反而更容易出事;一些改革步子迈得大、工作大刀阔斧的地方,反而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一名成熟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怕出事”,还要“不怕事”。一旦“出事”,沉着冷静,妥善应对,及时处置。像重大安全事故和灾难性事件,靠前指挥,把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像群体性事件,勇于站出来,与群众积极对话沟通,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像负面新闻和消息,真诚与媒体沟通,敢于承担错误和责任,及时公布真相或及时公开处理结果。无数事实证明,“出事”以后如何应对,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关乎事件的发展方向,也关系事情的最终结果。遇事被动地掩着盖着,只会把事情越搞越糟。   当然,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少出事”或“不出事”。实际上,“出事”中,不可预料的天灾人祸只占少数。大多数事件的发生跟我们一些部门和干部作风不良有关,办事不能依法依规依程序,不能做到公平公正。特别是与我们一些部门和干部有私心、不廉洁,凡事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有关系。转变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别是对各类问题和矛盾及早发现、及早化解,并见微知著,举一反三,采取更有力措施,“事”就可能不会出,或不会出得多、出得大。   干部就是要干事的,不干事要干部干什么?既有“底线思维”,预防“出事”,又“不怕事”,同时避免因噎废食“不干事”,我们的治理能力必会提升一大截。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07日 04 版)
转贴:经济日报评论员: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路线网--人民网 换位思考,才能对群众冷暖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对百姓关切感同身受.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改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和谐征拆","和谐安置",形成"忧居"变"宜居"的"北梁经验",奥秘就在于市委,市政府真正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以百姓之心为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征迁安置在哪里都不是一件容易事,老百姓气不顺就拆不动,弄不好还会出"乱子".北梁棚户区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征迁任务更为繁重,利益诉求也更为复杂.面对困难,当地领导干部在棚改过程中没有想当然地"拍脑瓜"作决策,而是始终把顺应人民群众呼声作为棚改工作的第一追求,把满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作为棚改工作的第一准则,把确保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棚改工作的第一目标,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作为棚改工作的第一手段,真正"沉"下去,与群众拉家常,征求意见,换位思考,切身体会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心贴心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最大程度满足群众要求.群众理解了,气顺了,支持了,征迁安置也就不难了,党的正确主张也就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就要以北梁棚改经验为镜,俯身躬行,深入群众,时刻铭记群众这个根本,站稳一切为了群众的立场,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掉党和人民之间的"隔离墙",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力量. 经济日报评论员: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路线网--人民网 来自:
转贴:#群众留言板#群众急需解决的,雪中送炭的事情,各级领导班子... 时值年关,在万家团圆,举国上下喜迎新春佳节之时,本人不仅缺食少衣,生活极度困难,生活,生存陷入绝境,就连温饱都成为奢望.本人现年事已高,身患脑血栓等严重疾病,因无法兑现承诺,众债主常以拳打脚踢,伤害身体,精神折磨相逼,身心遭到严重创伤.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年,全国人民在团结,祥和,喜庆的氛围中欢度新春佳节之际,本人确难以生存,存活下去! 多年来,因政府部门的失信,无偿占有本人巨额民间高利贷借款资金拒不偿还,不尽法定义务,管理职责和怠于行使行政职能;以及国企中煤平朔东露天煤矿未履行合理补偿义务,致本人未能如期偿还众多群众借款本息以及欠款,遭受的痛苦,不幸,承受的精神折磨非常人想象,由此给本人和众多群众带来的损失不同程度地影响一生的生活,尤其是给贫苦善良出借血汗钱,本息无归的群众,造成的积怨和不满是难以平息和消除.带给他们的痛苦和影响不止一生,甚至影响几代人.心中的不满不时发泄在本人身上.本人倾家荡产背负巨额民间高利贷借款,被迫走上躲避债务的苦难之路,过着乞丐般的生活,生不如死. 在身陷绝境,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祈求中共朔州市平鲁区委员会,吴晓斌书记:对本人当前面临的处境和极度困难给予高度重视,紧急关注;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给予重视,履行法定义务,政府职责和行使管理职能:解决举手之劳可处理好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诉求问题.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解决当前生活,生存急需和所面临的困境,消除众多群众的积怨,顺利度过这个年关.偿还本人部分欠款,安抚一下众多群众因出借血汗钱,本息无归所承受的苦痛;缓和一下因平鲁区人民法院非法划拨本人全部补偿,安置费用,激起众多群众对政府,司法部门的强烈不满;平息一下本人承诺年前每人适当还一部分,再次落空激发的仇恨,矛盾和对本人身心伤害! 救助一下合法财产遭无偿侵占,权利长期得不到保障,合理诉求一直得不到解决,生存权被剥夺并残酷地被推向绝境,逼到死亡边缘,为改革开放,发展乡镇煤矿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倾尽一生,走投无路之人. #群众留言板#群众急需解决的,雪中送炭的事情,各级领导班子要在查找问题,问清群众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加以解决来自:
转贴:乡政府沦为"官赖",人民法院助纣为虐,百姓遭遇强盗!_山西吧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政府部门对可以举手之劳解决处理好的百姓合理诉求,却麻木不仁,不屑一顾,推诿扯皮,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违背了执政为民,执法为公,公平正义,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的理念.对群众反映的涉及生活,生存疾苦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闻不问,百般推诿,冷漠对待,非要到了将小事逼大,大事逼"炸",才亡羊补牢的工作作风,公然违背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要求! 亡羊虽可补牢,党政机关成"官赖"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党政机关的钱多"有指定的用途",债权人想要回"血汗钱"——"专款专用,不可以随便挪用"嘛.干部还反问:"过去这么久了,这钱还用还吗?"如此逻辑之下,难怪某政府机关领导炫耀"智斗"法官的精彩故事:内地5名法官千里迢迢到南方某地执行一桩300万元的案件.某机关提前把账上的资金转移了,法官到银行查账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到机关死磨硬缠,反正不给钱绝不走人.这位领导说,我这里现有的办公楼,汽车,电脑都是工作用的,你要查封机关就关门了,工作停摆出现任何严重后果你们负全责.当然啦,你们来一趟也不容易,我这里只有原价150万元照排机一套(现价50万元都不值),你们要不要?法官捏着鼻子要了……这宗300万元的案件也就此"执结"了. 民以官为范,官不守信,民何以堪?党政机关成"官赖",最终不但会损害到诚信存在的社会基础,也会损害诚信存在的道德和法律基础.腾讯曾针对"政府欠债"做过个讨论,有8000多名网友参与.对某些政府欠债不还的行为,大多数的网友都表示相当气愤.来自广州市的一位网友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拿的是真金白银,还有人心."语气虽是调侃,但非常准确地说出了现在某些官员作风的变化,以及政府欠债不还对政府公信力的严重伤害.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些党政机关成了"老赖",损害的不仅是个人或部分人的利益,也不仅是政府的信用形象,甚至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陷入信用危机的恶性循环中,那么我们何不以此为契机,严厉整治某些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失信行为,从而使"坏事"变"好事"呢? 乡政府沦为"官赖",人民法院助纣为虐,百姓遭遇强盗!_山西吧_百度贴吧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823794852
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政府公信力 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政府公信力 广大干部要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自己的形象,珍爱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是抽象的,干部是具体的。政府的形象取决于干部的形象。干部的作风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政府公信力就像一个储存信任的“银行”:干部作风好,政府就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感召力,“银行”资产就不断增长; 靠良好干部作风积累起来的公信力,是前人和集体留给我们的财富。继承好这笔财富,不断以自己的行动令它保值增值,是每一名干部的责任。疏于自律,作风涣散,任意挥霍群众的信任,不仅丧失干部自身的形象和威信,也损毁政府的公信力。 作风是个宽泛的概念,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文风家风,都在其内。干部是党风政风的践行者,门难进、脸难看,群众就会把干部视作官僚,把部门视作衙门,不愿跟你交心,不会与你亲近。干部是社会风尚的表率,你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群众也就不大把你当真,你说十句他听一句,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干部是社会公义的标杆,你以权谋私、以势压人,群众就可能对法治秩序失去信心,用不恰当的方式去追求公平正义。 干部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群众评价干部作风好不好,视角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民众权利意识、监督意识、表达意识大大提高的 ,干部作风上的任何一点瑕疵,都容易被放在放大镜下检视、放到互联网上传播,给政府公信力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没有过硬的作风,很难经受住这样的考验。 因此,中央和各级政府反复告诫广大干部要慎独,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强化自我规范和约束,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要慎微,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办的事情不办;要慎情,教育和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亲属,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要慎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慎重对待社会交往,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2000多年前,有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理政,孔子讲了三点:足食,足兵,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先去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 孔子的回答,至今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政府公信力是一种软实力,它反映民主、服务、效率和法治的水准,是比“足食、足兵”更重要的力量。信任危机,是最深刻的危机,而信任的力量,正维系于我们每一名干部点点滴滴的修为、见微知著的作风之上。(责任编辑:但求心)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经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党内重大教育活动,都因其注重解决问题而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实践表明,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进步的。一个政党只有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情况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着力点放到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决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是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成效直接关系整个活动的成效,也是决定群众是否满意的根本衡量标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群众生产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无一不是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环境生态问题,无一不是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只有真正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兴办一批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德政民心工程。 目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干部的作风问题,许多群众有意见、不满意的问题多是由作风问题引起的。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突出、奢靡之风严重,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从转变作风抓起,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切实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努力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 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不愿意和群众打交道,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这已经成为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突出问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既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形势更趋复杂等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上有问题。不深入群众、不联系群众,就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不为群众办实事、干好事、解难事,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在群众中没有威信,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也就无从谈起。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下大气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感情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引导党员干部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转贴:失信于民的政府:让群众心酸,令人民心寒 当地政府部门理应对发生在群众中如此突出并影响恶劣的不正之风,有清醒的认识,顺应时代潮流和民意,积极看待,认真履行相关职责义务,行使政府职能:解决举手之劳可处理好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诉求问题,向中煤平朔东露天煤矿提出主张,就占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榆岭乡小西窑煤矿矿界,按国务院规定的:"地方小煤窑关闭后,占用矿界的矿山企业应给予合理补偿"进行及时协商,以解决关闭该煤矿的遗留经济问题.【中煤平朔东露天煤矿占用该煤矿矿界应当给予的合理补偿费用,相对占用其他煤矿矿界来说可谓九牛一毛.而对于刘茂文和三十多名靠血汗钱为生的穷苦百姓,投入到该煤矿的巨额资金,都是一点汗,一点血起早贪黑靠辛勤劳动,少吃俭用积攒起来的,因政府部门的失信,侵占,不尽法定义务,管理职责和怠于行使行政职能;以及国企中煤平朔东露天煤矿未履行合理补偿义务,致刘茂文未能如期偿还众多群众借款本息以及欠款,遭受的痛苦,灾难,不幸,承受的精神折磨非常人想象,由此带来的损失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一生的生活,给众多贫苦善良出借款的群众,造成的积怨和愤怒是难以平息和消除且愈积愈甚.带给他们的痛苦和影响不止一生,甚至影响几代人.】 失信于民的政府:让群众心酸,令人民心寒--对话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来自:
转贴:分享自守护公道正义 《别拿自己不当"群众"》 有部电影名叫《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讲述的是国有企业里一位普通工长,时刻以"干部"身份要求自己.两句天津方言挂在嘴边,"当官不由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腐乳",更将"干部"二字化作心中责任,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中,触发出无数平凡的感动. 然而,工作中一些干部却只拿自己当"干部",不愿将自己视为群众一员.有的高高在上,对群众颐指气使,甚至对群众动粗.有的对"父母官"的称谓很是受用,甚至以此自居.还有的喊着"局长电话一般群众不能打"的"雷人官腔".官僚主义有千奇百状的表现形式,不拿自己当"群众"是内在因子.忘了自己也是群众一员,就是脱离群众的开始. 干部不拿自己当群众,群众便会把干部当"官僚".太平天国时东王杨秀清称,"出则服御显扬,侍从罗列,乃马者有人,打扇者有人,前呼后拥,威风排场,可谓盖世."这种"有功受到足""后来享大福"思想的泛滥,是导致农民起义覆亡与天国梦破灭的重要原因.历史上多少故事表明,刻意与群众拉开距离,划清界限,必将沦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安泰,在脱离大地母亲的滋养后,最终丧失一切力量而被对手击溃. 人民日报:别拿自己不当"群众"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3-10-15 07:36 有部电影名叫《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讲述的是... (来自 @头条博客) 来自:
转贴:分享自守护公道正义 《别拿自己不当"群众"》 有部电影名叫《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讲述的是国有企业里一位普通工长,时刻以"干部"身份要求自己.两句天津方言挂在嘴边,"当官不由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腐乳",更将"干部"二字化作心中责任,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中,触发出无数平凡的感动. 然而,工作中一些干部却只拿自己当"干部",不愿将自己视为群众一员.有的高高在上,对群众颐指气使,甚至对群众动粗.有的对"父母官"的称谓很是受用,甚至以此自居.还有的喊着"局长电话一般群众不能打"的"雷人官腔".官僚主义有千奇百状的表现形式,不拿自己当"群众"是内在因子.忘了自己也是群众一员,就是脱离群众的开始. 干部不拿自己当群众,群众便会把干部当"官僚".太平天国时东王杨秀清称,"出则服御显扬,侍从罗列,乃马者有人,打扇者有人,前呼后拥,威风排场,可谓盖世."这种"有功受到足""后来享大福"思想的泛滥,是导致农民起义覆亡与天国梦破灭的重要原因.历史上多少故事表明,刻意与群众拉开距离,划清界限,必将沦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安泰,在脱离大地母亲的滋养后,最终丧失一切力量而被对手击溃. 人民日报:别拿自己不当"群众"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3-10-15 07:36 有部电影名叫《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讲述的是... (来自 @头条博客) 来自: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