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px127
flyingpx127
关注数: 63
粉丝数: 972
发帖数: 5,562
关注贴吧数: 29
终于进了 安心了。2:0估计到终场了
换人浪了 现在换成奥斯卡🌊了。越看越怕,快点2:0吧,让我定定神
这场球差点让我丢人现眼了。 前面做了首打油诗,内容就不说了。刚想发出来,突然福至心灵,想再等等,等比赛结束再发吧。幸好等了,不然真丢人了。 最后说句,申花小将表现不错,以后加油。
快到足协杯了,这个阵容上吧,输赢无所谓,主力休息好 前锋:吕文君 中场:陈彬彬,胡靖航,宝马,孙俊岗,小林 后卫:张一,魏家兄弟,傅欢 门将:陈威 打哪算哪不强求.给主力个休息给替补给锻炼. 再后面墨尔本可以用小熊换宝马,孙俊岗或小林
U23制度的逆向思维 1.把不上U23受罚改为上U23奖励 2.按人次计算改为按时间计算 3.以每场比赛出场改为一个赛季内总的出场 那么不管你一场比赛上1个U23还是上3个,就统计总的出场时间,设定一个奖励分值,比如所有出场过的U23 合计踢满900分钟(10场比赛),奖励1分的联赛积分.如果U23踢的多奖分就多,踢的少奖分也少.哪怕球队一个U23 都不用,也就是没有奖励而不会比赛判负. 这样好处有三个: 一是教练可以正常的安排比赛训练,不会因为政策影响比赛水平.上不上U23,上几个人,上多少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练也可以在比赛中根据情况正常安排调整,不会白白浪费换人名额.更不会有需要加强功/防的时候因为政策限制反而反着换人的怪事. 二是对U23球员自己有好处.有能力有表现的球员可以正常踢完比赛,不会因为要满足出场人次的要求被强行换下.可能上场的人次少了,但实际能踢比赛的时间反到更多了.实际就是把凑人头的垃圾时间集中留给真正有能力的. 三是球队能正常根据对手情况调整.对于势均力敌需要全力以赴的对手,可以安排最强阵容出战.对于强弱悬殊可以留力或以锻炼为目标的比赛,多给U23机会来争取奖励分. 当然具体多长时间给多少分值不是咱们这么随口说说的,可能还要设置奖分的上限.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思路. 有效的政策不该是强制性而是引导性的.更不能影响正常的训练,比赛,技战术安排. 为满足人头数牺牲换人名额换来的垃圾时间,还不如给少数有实力的人员真正的有效锻炼. 要给U23更多比赛机会的目标是对的,但应该是增加他们能正常比赛的场次. 比如现在的足协杯,中超中甲共32支球队.分成8组,每组4队打主客场就能有6场小组比赛.如果把这6场集中在1到1个半月内踢,哪怕限定全华班或5名以上U23在场,这样系统性连续性的一段比赛训练.这样对U23的锻炼效果肯定比现在足协杯派替补混一场出局要有效.
意外发现越位图的秘密(技术贴,黑喷勿入) 发现没有,粗看看好像是同一张图但是越不越位的结果完全相反. 其实放一起比较就发现,根本不是同一个时刻. 下面显示越位的图里踢球的脚刚碰球,球还没飞起. 上面不越位的图里脚已经踢起来了球也飞起来了. 也就是说上面的图的发生时间比下面的图晚. 另外还有一点奇怪的,两张图的越位线仔细看的话和小禁区线其实都不平行.拿个尺子延着小禁区线平移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摄像机角度的问题. 如果真是角度问题,根据这样划出的越位线判断是否越位准确吗?
我就发个图 新浪的
隔壁三连胜是好事,祝贺且祝愿保持状态,下场加油. 隔壁三连胜,状态和士气都上来了,应该对成绩和排名有欲望了吧,比赛不该是破罐子破摔了吧.好好加油,把这种状态保持到下一场.毕竟是主场,哪怕面对强敌最后还是输,至少得让对方出身冷汗,到最后一分钟都不能放松吧.可别早早就被杀**赛了
说句实话大家别不爱听,球队状态并不是很好。 如果不是裁判误判的话,其实我们是主场3连平了。而且3个主场被人打进5个球(算上被吹掉的那个),这个成绩和去年差远了。防守差也是老问题了,但以前我们主场攻击强能撑起来,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才10场球也不该是疲劳了,从场面看也不能说运气不好。希望回到联赛尽快调整好。魔鬼主场别丢啊。
预告猴子下场的全有理 下场赢了碰全健: 没有提前出线,理论上还有出局可能,必须拿下比赛。 鬼才相信无力男客场能赢济洲联3个以上。无力男客场还没赢过,进球没超过2个。棒子在自己主场也是要点脸的,能让泰国人赢3球? 下场输了碰全北: 猴子不算数日本,当然也能算汉奸了,都是为了避免内战情愿碰全北的,多高尚,多英雄。
这个阵容打墨尔本和足协杯可以吗 画不来图,手写写算了 前锋:吕文君,小熊 中场:陈彬彬,胡靖航,宝马/小林,孙俊岗 后卫:张一,魏家兄弟,傅欢 门将:陈威 主力全轮休,打打澳洲锻炼队伍,输2个以内就行.足协杯要全华班也行,打哪算哪,让主力歇好保证联赛和亚冠淘汰赛
到底是轮回还是穿越,你们确定是在看18赛季 看了这些天贴吧和自媒体的评论,发现都是去年甚至更早的文章嘛.只不过把球员的球员的名字换下就发出来了.知道的是他们偷懒不愿动脑子写点有内涵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真以为自己穿越了.我列几个,不够的大家再补充啊.(不知道反什忌讳,发文会被禁,只能发图了)
我们应该公开的诚心的祝福恒大战胜泰国提前出线 第一,这样可以体现我们的风度.我们可是很乐意看到包括恒大在内的所有球队在亚冠为中超争光的. 这第二嘛,提前出线了,才有资格考虑最后一轮是锻炼替补还是力争小组第一嘛. 你们说是不是啊
谁帮我去超吧回那个说球队花钱与你我有关的那个帖子 我正被超吧封禁,回不了.内容如下 为什么国企不能搞球?足球俱乐部本来就有企业性和公益性双重属性,不管是投资企业还是搞社会公益,为什么不可以?请给国资不该进的理由.同时解释下为什么国家可以办奥运?难道奥运用的不是国资?还是奥运的投资给收回来了?还是说争办奥运的是傻子,承办奥运的败家子?难道只是特指不能搞足球其他体育就可以?那么又怎么解释世界杯?哪届不是国家承办国家投资的? 换个角度,哪怕国企不适合投足球的理由真的成立.那请问,房企就合适吗? 高房价是不是社会焦点问题?不管房企老板是为了广告效应还是个人爱好,投入足球的钱还不是从你我买房人身上来的?房企在球队上的投入难道最后不是推高了房价?把你的标题换成<<恒大收入和花多少真的和你我无关>>是不是更恰当?
我在超吧又被禁了 昨天才放出来,今天又进去了.不就发帖了说了几句恒大嘛,至于又删又封的嘛,都几次了
别提什么鲁能不行,别提只有我们连胜,记住那是运气好 别提什么鲁能不行,别提只有我们连胜,记住那是运气好
联赛才第4轮,怎么就有种看到历史轮回的感觉了.只是主角对调了 去年正追分的时候奥斯卡停了,今年还是追分的时候,只是换成了阿兰 去年重庆主场对恒大的时候小摩托单刀被吹了,今年客场进球被吹了,只是对手变了上港 接下来就看亚冠是不是恒大对权健了. 如果又是的 话......
作为上港球迷对阿兰可能受到追罚的公道话!!! 现在很多人都揪住去年秦升的例子来作比较,认为阿兰和秦升行为性质完全一样,处罚也该一样.对于这个动作的恶劣性质大家没有异议,但问题是,秦升的半年停赛是正确的吗? 扪心自问,去年那个半年停赛的决定刚出来的时候,是不是普遍认为过重?看到联赛后面其他各种罚单的时候是不是在为秦升叫屈?客观公道的答案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数. 秦升的半年本就是个错误.既然是错误,为什么要跟错误作比较.既然是错误,错误又怎么作为以后的标准. 就是因为去年一开始,把为了树典型而把秦升的处罚定的过重,才导致后面的联赛没了标准,忽轻忽重尺度不一.这是错误的教训,不该成为未来的经验.新的赛季,应该是纠正去年的错误而不是继承他. 公道的说,这样的行为,5到8场是合理,如果因为足协今年强调纪律再加上这是赛季初第一次而要给以后做警示,那么加重2到4场也算合理. 但真正的重点是,一要有个可执行的标准.二要有统一的尺度.不能是今天半年明天10场,其他又变成5,6场.也不该是这次被关注了就重罚,下次不是焦点就算了.我去年就说过一句话"处罚无所谓轻重,只在于公平与否",只有在这个球员做这个动作被这样罚,其他任何球员做这样动作都会被这样罚的情况下,才能服众. 作为球迷,希望联赛越来越好,国足越来越强,而不是单纯的出气报复. 作为上港球迷,希望球队夺冠也相信球队能夺冠.但我希望的那种冠军是众豪强中我最强的王者.而不是竞争对手被一种无标准无理由的打压而削弱后的侥幸.我们上港去年那种瘪屈的滋味自己知道,不希望这种情况再发生在包括恒大在内的其他球队身上.我们不要报复不搞清算.我们只要内里自强,外部公平.
揭秘俱乐部财务数据第三弹------球队报表盈亏的秘密 前两篇我们已经证明了俱乐部的开支部分,所谓60亿的水分和恒大上港两家的支出比较.特别感谢对财务真懂行的网友的说明和客观的恒大球迷的事实求事.下面我继续来揭露包括上港和恒大在内的球队的账目盈亏的秘密. 为了方便说明,我先从亏损的钱是哪来的说起. 支出大于收入,自然就亏损了.但亏损不是报表上的一个红字,球队的工资奖金转会签字费比赛训练费都是现金流,亏的每一分钱都是要真金白银付出去的.钱从哪来?一是消耗资产,但一个球队的注册资本才多少,也不可能从基地挖快地皮给球员抵工资,所以资产肯定撑不住每年几亿十亿的消耗,这条路不通.那么就只有第二个方法,借债.那么谁借钱给球队哪?银行肯定不可能借你几个亿去买球员,同样其他企业机构也不会,舍得出这钱的只有球队的母公司上级集团. 那么问题来了,不管是恒大还是上港,同样是老子出钱给儿子花,出资金额也差不多,为什么一个是亏损一个是盈利哪?下面我们看个例子. 假设球队有一块钱的资产,母公司占50%的股份,其他的收入负债都是0,不考虑其他收入支出和利润计提结转资本公积,这时母公司再投入一块钱会怎么样? 多了一块钱吗?不不不,这个学问大了.答案是 A.做股权投资----球队资产变成2.母公司股份变成75%,母公司权益1.5,收入和负债都还是0,所以利润也是0 B.做广告费(营业收入)或赞助(营业外收入)----球队资产还是1,母公司股份还是50%,母公司还是权益0.5,负债也还是0,但收入变成1,所以利润也变成1 C.做借贷----球队资产变成2(负债也是计入资产的),母公司股份还是50%,母公司还是权益0.5,负债变成1,收入还是0,所以利润也是0 这三种方式的对母公司来说,意义完全不同.本来有0.5的权益,又投入1块钱,总投入是1.5,但在利润分配的时候,如果用掉1块钱,再把剩下的1块钱拿出来作分配,A能分0.75,B是0.5,C则是股权分配为0,但能以债权人的身份收回那1块的债务.反到成为最得利的一种. 这就是财务的作用.你能说这三种哪个是高尚的哪个是可耻的吗?不能.与品格无关,只是不同目的不同技术手段.
请伪财务专家解释上港60亿第二弹 如下图,在专家的说明里,"球员技术"期末余额18亿,累计摊销7.7亿,再加上前面用净利润+营业收入算出的35亿,得出60亿结论.但真相其实是这样的所谓的球员技术项目下的18亿余额,其实是<1.账面原值>科目下的.真正的期末余额是<4.账面价值>科目下<(1)期末账面价值>里面的10亿.两者的差额就是那累计摊销的7.7亿.也就是18亿里已经包含了这笔钱. 所以,他那句"倒退出来上港这几年收购球员转会费+签字费+经纪人费用的支出大概在25.7亿左右",是把7.7亿的重复计算了
这次财报公布后,再看看我们和恒大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这还不是球队的财报,是母公司的,而且还是什么"航运界网"发布的消息.就已经被水军铺天盖地的黑了.不是他们这么刷屏式的黑,咱们可能还都不知道这消息. 问题是,他们怎么想到这样整材料的.又是怎么找到这种咱都不知道的网站来源的? 不止我们,真正的球迷都知道他们花钱更多,可能光亏损就抵得上我们的支出了.但咱想不没想过从这方面去带节奏. 咱球队的实力可能在他们之上.但咱跟人家专业水军的差距估计大于中乙和威尔士吧.
向伪财务内行请教上港60亿支出的算法问题. 先 贴下那位自称最先提出60亿算法
我在中超吧发贴喷水军,结果碰到隔壁的了 https://tieba.baidu.com/p/5618600339 从14楼开始,他爆我是水军,虽然我之前一共只在吧里发过2贴,他一年有小2000贴.结果到21楼开始,发现原来是隔壁的,发的两个帖子还都是说咱的.
冒昧的问下,恒大的国八条到底有什么内容 全国球迷都重口一致的说,恒大是中国最职业的俱乐部,管理最严格的俱乐部,绝不会纵容包庇问题球员的俱乐部.不想某些上不了台面的俱乐部那样出了事还发文出面庇护自己的球员. 每次说到这些,就会有人提恒大著名的国八条,说这是对国足的支持,是战斗力的保障,是对中国足球的贡献. 请允许我,一个无知的卑微球迷,冒昧的打听一下,这个国八条到底有些什么内容啊? 国足主帅里皮对捷克比赛的用人和赛后发言都表达对某散步三人组的批评.现在就连人民日报都发文了.那么按国八条,假设这三人是恒大球员的话,会怎么处理? A.联赛重要 ,亚冠也还没出现,批评教育下继续重用?哦,不对,应该叫做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根据俱乐部赛场上的表现处理国家队的态度问题. B.罚款嘛,虽然他们都是收入千万级的球员,不过罚个几十万也会心疼吧,算了,就当他们被罚疼了. C.效仿去年握手门事件,选个人背锅意思意思,能对自己订的制度有个交待就行. D.停训停赛个N场或N个月.什么会影响成绩?查查八条里有没有,没有就算了.要是有么,总能找到不执行的理由吧,要么这条就算了.
昨天那场球踢完到现在,难道没人觉得该脸红的是某方水军吗? 第一场踢完,两支去年冠亚军球队的国脚各有各的问题,有人是能力问题有人是态度问题.不管喷的有理没理客观与否,至少还有实际内容. 第二场比赛,还没结束,刚刚失球,网上已经一片骂声的"愤怒声讨"某边后卫.而令人哭笑不得是,这位千夫所指的边后卫,这场球,踢的是另一边!!!而被打爆的那边,恰恰又是喷子们所要维护的某队一员.这就有点小尴尬了. 虽然,这个严重的错误已经暴露了喷子们是对人不对事,只喷不看球的.但水军是不甘心认输的,于是大谈后防补位,中场协防等等问题,想要论证还是另一队球员的问题.但他们又疏忽了,协防补位的事情恰恰是第一场某队球员积极再做,而另一队没做的.按照水军这场维护自己"主队"边后卫的理论,上一场被打爆另队中卫同样无辜.而那位被痛批的边后卫,又正是积极补位之人,不协防不补位的恰恰还是水军们口中的国足"功勋后卫". 本来水军们喷错对象,是个失误,但也错有错着的把战火引向了自己,也算是另一种解围.但在自洗的过程中,又重新把话题引回了他们想要维护的球员,这就错上加错了.不知道会不会被扣钱. 但这些都不是最让人脸红的. 真正让人脸红的是 翻了几页贴子,都没看到一篇是喷那位真正被打爆的U23球员的. 而水军们还在喊----你们是专黑冠军队的 翻了几页贴子,到处都是黑亚军队各个位置球员的 而水军们继续喊----你们是专黑冠军队的 翻了几页贴子,谁是为喷而喷为黑而黑,谁是就事论事言之有物,其实观众都看清楚了 而水军们任在喊----你们是专黑冠军队的 水军们没感到脸红 我为他们羞红了脸.
从对捷克这场充分说明了----确实有人是为黑而黑啊 连丢三个多少人大骂王燊超的.结果王打的左边.而丢球是右边被打爆......右边是恒大邓函文....... 王燊超上场打了右边卫,所以他上了肯定是右边?所以想确定要喷的对象,不用管是谁的问题!!!
定价合不合理其实是个伪命题.理性分析WN2定价的矛盾之处. 首先换个场景:地摊上一个包只要2位数,店铺里要3位数,大商场要4位数,哪个合理哪个不合理?如果这里面有某个价位是合理的话,那么5位数的LV和6位数的爱玛仕就不合理了?以此类推,手机,汽车,餐饮,服装,各行各业各类产品都存在成本差异远远小于定价差异的问题,从几倍到几十几百倍不等,你能说哪个合理哪个不合理吗. 如果要探讨WIN2的成本是多少,售价就应该是多少的问题.那么就该先有个标准,即商品的毛利/净利率应该是多少.有这个标准吗?没有,最多有个行业平均利润率.但并不是低于行业平均的企业就是良心企业定价合理活得滋润,高于平均就黑心不合理即将倒闭.事实上倒是经常相反的. 售价的高低,除了成本和品控质量以外,还受品牌价值,创意稀缺,市场竞争乃至内部管理等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不存在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最终,只是看销售结果看成功不成功.例如,苹果的IPHONE.自4代红遍全球,远高于同业的售价和利润率,难道不合理?当然不是,只要被市场接受,就是成功.同样的,WIN2的售价可能在4500左右,比一代高了一倍(请理解我不用3999那个价,因为那是重筹价,按规律零售一般还要贵个500左右.既然要和上代比,应该是零售价对零售价来比较.),关键也不是这个价合理不合理,而是我们这些消费者是否接受的问题. 接受不接受,其实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必须品,我们总得用到,比如吃喝拉撒,手机电脑.对于这些,不是买不买的问题,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买一个用的起的.第二是消费品,只要有闲钱,喜欢就可以买.显然,WIN2是属于第二类的消费品. 这里很多人拿WIN2和电脑,笔记本的价格做比较,其实不太合适,因为,现在社会,电脑和手机一样,都是生活的必须品了,没有根本没有工作学习生活,日子过不下去的.但WIN2不同,它基本属于娱乐产品,你很难想象日常工作在一台6寸屏上存着眼睛看文档还要用指尖在那敲键盘打上几千个字的做报告.WIN2的尺寸和键盘布局就决定了这产品的定位是娱乐工具而非工作工具.也因此导致WIN2定价存在一个无法客服的矛盾----电脑笔记本的属性和游戏娱乐的单一功能. 从本质上来说,WIN2是一台整合了手柄的笔记本电脑,但从功能上来说,却又只是一个游戏娱乐工具.如果和笔记本的配置成本和价格作比较,大家都心知肚明.价格贵性能低.而和游戏主机比,不管是PS4还是XBOX,差的更多.WIN2的优势在于创意,在于便携性.由于独特的便携性特色,WIN2有理由出身于笔记本而售价高于比笔记本.但同样的便携性要求,设计和工艺成本必然高于笔记本.但是,对于游戏机来说,PSV相对PS4 ,还有3DS,NS的售价定位,便携机的价格又都是低于主机的.这个矛盾是无解的.而WIN2的消费群体,很大一部分恰恰又是游戏主机和便携机玩家,至少是曾经玩家,所以自然会做出这种比较. 所以,WIN2的价格不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只在于接受程度.如果向上文所诉用游戏主机和便携机的价格定位来比较的人群,很难接受.但对价格不敏感的玩家却可以接受.和笔记本比较,认为性能和续航不如笔记本,但价格反而更高的用户无法接受,但追求笔记本所没有的便携性能用户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表个自己态度,免得被人误会我又是枪手水军.从我的角度看,3999贵了,我自己不会买,第一,即使是3999的价,由于游戏用的电脑128G肯定不够,另配硬盘是必须的,那么实际价格差不多是4700(256G)-5300(512G)之间,(即便正式版直接出大容量硬盘,考虑到与重酬的差价,也只会比这高不会低).用5000块左右的价格买个游戏掌机,即便能临时作为电脑用一下,那也是偶尔为之,这个价都太贵了.如果只是追求马上枕上厕上玩游戏的便携性,我完全可以花1000-1500买个PSV或3DS,(其实3DS已有,只是在吃灰),其他差价4000用来更新电脑配件,用来玩电脑游戏更好.甚至4000换个独显本本加个手柄的游戏效果也强于WIN2.这些都是同样价格可以替代WIN2的,而反过来WIN2 却无法去替代他们.而WIN2我对它720P分辨率不满意,游戏性能只是勉强堪用,很多游戏需要繁琐调试配置,横屏问题,重装系统麻烦,一不小心系统更新就是麻烦一堆,这些问题对一个以方便游戏为目的的机器来说都是应用上的矛盾.最最重要的是,我现在是有家有室有儿有女的人了,5000多的消费,我消费的起,买个本本或更新硬件只是什么时候需要大大方方就可以办的事.但花同样的钱只是买个掌机玩游戏,我自己觉得没法对老婆开口.那得骗才行.
问个GPD新机的问题,同时包括XD和WIN2 希望提前告诉我们,会不会有大容量版本?比如16+256G版的WIN2;64,128G的XD+?即使首批发售的时候没有,那么有没有计划出这样的版本?请早点告诉我们,让我们心里有数,要不要等自己满意的版本.别让我们买完以后再想要的大容量版那就很尴尬了.
给下一代WIN和XD的建议 1,换晓龙835或以后新出的同类新U吧 2,如果真用835类的U,可以把XD和WIN合流,出个双系统 3,别只一个版本了,像手机和SP4那样多几个配置的版本,内存4,8,16G,硬盘64,128,256G,多几种搭配让用户选. 4,散热好好搞,别像现在WIN这么热了,不过要是ARM的U估计WIN系统的热量和续航可能自然就改善了吧. 5,充电想想办法,别再充的没用的快,怎么也要最起码根的上使用的电量消耗吧. 6,不管出多大的硬盘,千万别省TF卡口,USB口最好能2个 7,如果可以的话,屏幕也出大小2个版本吧,来个5.5和7或其他尺寸的 最后,早点放出新一代的消息吧,相信除了我还有很多人在等着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