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px127 flyingpx127
关注数: 63 粉丝数: 972 发帖数: 5,562 关注贴吧数: 29
独家解密:李铁与球童之争背后的真相 以下内容均来自在场当事人口述,本文原文转载: 大家好,我就是当场被他们争来争去的那个球,我将以我的视角,还原当时的事实经过,对当事双方均不做任何评论. 事发之时,我本来是想上场去的,但我又有点小犹豫.因为我看到一个长得和漂亮相反的人站在场边,正好档在我上场的路线上.我有点怕他,虽然我不认识他,但我却知道他讨厌我,不喜欢看到我出现在场上.因为就在几分钟之前,我亲眼看到他一脚将我的兄弟远远踢开,不让他上场.所以我不敢靠前,怕遭到我兄弟一样的下场. 可就在这时,那个人猛的像我这边冲来.吓得我立马缩紧了身体,希望能躲过他注意.但我还是被发现了,他一把将我抓了起来,继续向背对球场的方向跑去.我想,他可能是不让我上场了,我会遭到刚才那个兄弟一样的下场.我内心的恐惧紧张难过失望,加上刚才我已经说了,我当时吓得缩紧了身体,被他抓住的时候又受到了挤压,结果一下没忍住,一股无色不知道有没有味的气体从我的气嘴里被挤了出来.就在这时,我又被扔在了地上. 有人说,这时那个人推了个球童,也有人说没有.于是很多人过来问我到底有没有.其实,我也不知道啊.因为我没有注意,我当时在思考其他的问题----他是谁?他要干什么?他要想把我踢走,为什么才两步又把我扔下了,难道跑这么远过来就是为了让我多后退两步?难道本来他想带我远走高飞,结果被那股气熏到就放弃了? 就在我思考的时候,那个人又转身把我抓起来向球场跑去了.我这下懵B了,这到底是要我上场还是要我下场啊?上场的话,刚才抓住我还继续往外跑?下场的话,把我扔了又拣回来?我是谁?我在哪?我该干什么去?就在我思考自己的"球生"的时候,场边的一幕彻底将我惊呆了. 我看到场边有个穿白衣服的,抱着我另一个兄弟正呆呆的看着我.我那个兄弟被一个穿白衣服的抱着,也正呆呆的看着我.而我正被那个长得不好看的人抱着呆呆的看着他们.因为我们都知道,球场虽大,但一次只允许一个球上场.其他那些圆滚滚的球都不叫球,叫脑袋.球可以随便踢,脑袋不可以踢,踢了脑袋要被罚下场的. 现在两个球,一个是我,一个是我兄弟,我们两个都在场边,不得不说,这很尴尬.如果不该我上场,那么那个男人为什么那么着急的把我抓过来?如果该我上场,可我的兄弟明明是先到场边的,按先来后到的规矩应该它上.那么现在,到底该谁上? 就在这时,我又一次被扔下了.我被抓起来两次,又给扔下来两次,我还没上场,我招谁惹谁了,吃亏的都是我,结果没人来关心我,反到都在关心其他人,你们说说,我上哪说理去. 如果有人认识那个长得不好看的人,请帮我问他一句话 "你弄个球算球咧?"
为什么我认为我们只是中游球队 这几天在群里和人争,我和雷老虎都认为我们现在只是中游水平球队,区别只是我定位中上,雷老虎定位中下.而菜菜定位是上游争冠队.理由是我们石,贺,王,于,傅,蔡,吕,陈等球员都具有国脚实力,即便不入选国家队,但论能力也都是相应位置的有力竞争者.由这样一群球员组成的球队,不可能是中游. 我承认菜菜对球员实力的评价,但我还是坚持中游论.理由如下 一支球队,如果是强队,上游争冠队,那么各位置球员的水平是联赛中顶级水是必须的,但这点只是保证球队的下限,否则华夏也是上游强队.最最重要的条件是,保证赢球的高胜率.赢球需要进球,所以强队的核心指标,应该是球队有多少,可以作为战术支撑基础的进球手段.或者说,可以依靠其技术特点保证进球的核心攻击手. 足球的基本战术是不变的,我们球迷也可以张口就来,比如下底传中,45度吊冲,斜传直插,直传斜插,二过一,二过二等等.所有球队,技战术的基础都是这些.但强队弱队的区别就在于谁能把这些基础战术的运用转化成进球.比如防反,你光有个速度快的反击尖刀是不够的.首先,你在后卫线上需要有能出球的后卫,而不是盲目大脚解围还球权.然后中间需要有调度者,能把球传到空位把反击打起来,最后才是射手靠速度去拿球并最终打进. 不管强队弱队,打反击的基础都是上面这些,区别只是在于根据执行这些战术的球员的能力不同,效率不同而已.这就是我说的攻击核心的价值所在.教练的战术思想通过他们实现,球队的进球取胜依靠他们状态与发挥.每天每月每日的训练都以这些为核心,其他的攻击手段,所谓的火力全开,只是锦上添花的添头,这些是基础是根本. 强队有核心,弱队也有,区别只是在于效率,胜率.联赛中能赢20场的是冠军队,12场就是中游队,8场的是保级队,连8场都赢不到基本要降级了. 照我的理解,顶级强队,要保证胜率,这样的攻击核心2个是底线,3个以上才有争冠的把握. 17年,我们胡尔克能突能射,算一个,奥斯卡本来也是一个,但因为禁赛打了8折.武磊17年进球不少,还不像去年那样,能在关键时刻打破僵局,扳平比分,取得领先.所以算半个. 对比恒大,他们高拉特算一个,暴力鸟后来转会,和奥斯卡一样打8折.但其他的,阿兰的作用大于我们小熊,郜飞机的支点作用,于汉超的后上攻击合起来略低于我们武磊,但加上中场能守能攻,具有组织能力的郑智,就超过武磊了.其他黄博文,包括婷婷,他们的出球能力也大于我们对位的蔡,石,贺.所以,他们的核心能力更强,冠军是他们的. 反过来到了18年,奥斯卡完整的一个,武磊升华是一个,胡尔克虽然下降,但还是吸引防守作用还是有的,而且有时也能传 出好球,算9折. 反观,恒大,高拉特算一个,宝塔组合来的晚了,缺了11场,比奥斯卡还多,所以各打6折.这样他们的3核心就低于我们了.其他人都由于年龄增大而作用下降,我们吕文君的替补发挥和和陈彬彬的出现完全可以抵消.冠军就到了我们这边. 回到今年 我们武磊走了,去掉一个核心.胡尔克年龄增大,作用继续下降,从前6场来看,他的核心作用算半个是往多了说.其他哪?吕文君和陈彬彬吗?说他们两个加起来就能完全起到顶替武磊的作用你信吗?我们的后卫线,到后腰,单纯防守能力是往上走的,但出球能力呢?继续出不了球. 说透了,我们从最高峰的接近三核心落到了单核心(胡尔克那半个到赛季中后期,随着疲劳增加,作用还会下降).所以,后面我们脱离争冠集团是不奇怪的.现在只是靠冠军的惯性,对手的敬畏,自己的心气在维持强队的形象.但打到后面,到僵持阶段,必须拿下比赛时,单核的弱点会加倍体现,直接影响到胜利.然后就是我们弱点暴露,球队心气降了,对手敬畏少了,越想赢就越困难,恶性循环.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都是悲观论点,招人不喜,请见谅
正是不狂不放害了申花----写给申花,也写给张玉宁韦世豪们 什么是不狂不放? 那是要有资本的.那是要先有准确的判断,后立于顶峰,在此基础之上,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行非常事,得非常功.是需要有在强大实力和清醒认识做根基的.这不是玩性格展示个性,更不是放纵自己的理由. 请问,这样的实力和认识,申花有吗?没有,不客气的说,整个中国足坛都没有.放大了说,全世界也没有,不管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部,兴盛不过十余年,然后就是新的兴衰更替.巴西阿根廷英法德意如此,曼联皇马尤文拜仁也如此.你会有立于巅峰,一览众山小的时刻,但当你失去警觉失去进取追求展示自我的狂放之时,替代者已经在你脚下挖开了地基. 作为对比,积分榜一头一尾的两支同城球队 一支,网络流传甚广的照片里,当家球星带着妻子做地铁.另一支,还没打上的比赛的年轻球员先去购豪车.这种人生态度上去区别,也许就是一支球队从最底层的乙级联赛开始,用12年走到的顶级联赛冠军的领奖台,另一支,却从联赛冠军的高台上用25年一步步走到积分榜尾的原因. 有人说,球员也是人,个人的私生活不该干涉,也与球场表现无关.不该干涉没错,与表现无关则大错特错.看看C罗吧,自律到了对自己苛刻的程度,难道他不懂享受生活?即使我们平常人,熬夜也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更何况吃身体饭的职业运动员,抽烟喝酒泡吧就是慢性毒药,必然会影响比赛状态甚至是职业生涯. 拿上港为例,我们不提武磊不提颜俊凌,我们去看看那些相对平凡的球员,比如吕文君,王燊超,蔡惠康,甚至张卫.普通吧. 吕文君,由于外援的强势,如同其它本土射手一样,常年坐在替补席.不放弃,努力着,上进着,从替补杀手到武磊的替代者,两场两球 王燊超,去年还因项链被禁国足,放3年,5年前上港边后卫更显眼的是张5和生姜,不放弃,努力着,上进着,慢慢变成后场万金油,又渐渐的成为带刀后卫 蔡惠康,当初亚冠被打爆,不放弃,努力着,上进着,去年可以防死白头BUG塔利死卡,又逐渐点开后上进球的技能点 甚至,张卫,去年还是不得已而用的替补,客场打恒大替换下场时长舒口气,今年头次首发就拿到全队高分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有成功的就有被淘汰的, 要成功,靠的不是不狂不放,而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努力上进. 球员的天赋不同,但努力的平凡球员,可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下限,接近甚至突破上限.而那些在狂放中沉沦堕落的天才,却是在远离自己的上限,越来越近下限. 如果整个足坛都是由努力的普通球员组成,也许不足以超越日韩,但我们的下限也不会是泰国越南叙利亚. 如果那些有天赋的球员,都能自觉自律,努力上进,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武磊颜俊凌,那时,与日韩一争不是空想 如果他们追求的都是不狂不放的自由,好吧,多想想现在的申花吧. 希望申花觉醒,更希望无数的张玉宁韦世豪们,把握自己的前程,多学学努力奋斗的平凡者
理性分析恒大变国家集训队传闻 消息出来以后,有喷的有洗的,有说各队被QJ的也,也有说恒大才是被消灭的,其实这些观点都错了 因为都没搞清楚一点,究竟是 1.国家集训队以恒大为"名义"成立 还是 2.国家集训队以恒大为"基础"成立 两字之差,天地之别 如果是前者,那么其实消失的恒大队.从此以后,中超就变成15支无国脚的俱乐部加一支国家队,恒大只是国家队的后勤部.因为是国家队,所以教练的选择,球员的进出,日常管理,比赛安排都是足协/总局安排的,恒大都无权干涉了,实质是恒大球队本身消失了. 但我认为,这不是真相.理由只有一个 国足主帅未定 亚洲杯后,国家队必然面临重建.以郑智,冯霄庭郜林为代表的恒大U30+必然落选.那么新组建的国家会选哪些球员?采用什么战术?在未来战术体系中哪些现有国脚不适合,哪些未入选亚洲杯的边缘会成新国脚?这些都是要等新的主教练确定以后通过考察决定的. 联赛报名有截至期,转会谈判需要时间,而国足主帅未定.在这样的条件下,以恒大为名义成立国家集训队是做不到的,因为现在选入的球员未必是将来主教练所要的.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是选不出来未来的国家队人员的.但通过目前的多方报道,以国家需要为名义求购国安鲁能苏宁等队国脚又是现实.那么只可能是第二种情况. 国家集训队以恒大为"基础"成立 恒大队还是恒大队,是许XX的恒大队,是作为一直俱乐部正常运作,接受集团老板领导的恒大队,是照常使用外援打联赛打杯赛打亚冠的恒大队.是一直U30+老国脚换成新国脚的恒大的.是一直除了4外援,还能有10+左右新鲜国脚的恒大队. 以恒大为基础,所代表的是,恒大队场上除外援外的8人+3人左右的主力替补/轮换是最具国脚实力地位.甚至有可能就是未来国足阵容的核心框架.在恒大这10+国脚的基础上,添加其它俱乐部平均1至2名国脚构成未来国足的25-27人大名单. 只有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目前根据恒大队换血的需要,根据恒大老板及教练的判断,在这个时间点就选定最有国脚实力,位置也最合适的球员提出转会要求.再看人数,国安3+鲁能3+苏宁黄紫昌+门将1人+4外援+现有张5,邓函文等可以用到22年的国脚,基本上,14-18人大名单构建的差不多了.这人数,与目前的传闻正合适 所以,究竟是谁要成立"国家集训队",成立后谁得利,所谓的"国家集训队"会不会是全华班? 大家心里应该有数了.
原来,我是上港球迷 自从五星放了申花的25周年以后,引起的不少争议,在超吧也有人爱用我港都是外地人,上海人谁没看过申花之类的言语来标榜.那么,作为一个95年夺冠那年开始看申花的老球迷,我想来说说,我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上港球迷的. 95那年我才初中,至今记得电视上看的第一场球是联赛第三轮.对手是谁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场进球的是谢晖和范志毅.那场是当年申花赢的第一场球.自己第一次看球,球队赢下第一场比赛,很开心,从那一刻起,开始成为申花球迷. 对老申花的记忆,最深刻的主场4:2逆转大连,主教练是波兰老头安杰依,那是在0:2落后,范志毅又被罚下之后爆发的奇迹.这就是我想看到的球队,有自己的风格,连续多任外教带来的技术足球理念,有自己的信念,也许实力不足以夺冠,但永远对着目标冲刺,绝不放弃争上的精神. 对申花的动摇始于中远出现,一边是申思祁宏范志毅等喜爱的球员,另一边则是陌生的有线02,甚至球队主体都变为了文广SVA.确切地说,我开始分不清自己到底更喜欢哪支球队.也许,在那时我就从申花球迷变成了上海球迷.03年,我是抱着兴奋的心态看中远申花两队争冠的,那时,我觉得,同城的两队争冠,无论花落谁家,这都是足以让上海这座城市骄傲好久的资本.谁胜,我都高兴,谁负,我也支持.结果,十年之后,肮脏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曾经的骄傲,变成了上海的耻辱.彼时有多欢欣,此时便有多痛苦.我和申花的距离,根源,就在此刻种下. 此后的十年,由朱俊的乱政开始,申花每况愈下,直到今日,变成了一支没有追求甘于平庸,技战术水平低下,作风恶劣,仅靠粗野犯规冒充拼抢积极.一句话,申花正变成我们初看甲A时所厌恶,瞧不起的球队.而同期,整个中国足坛的黑哨假球越演越烈,国足成绩一落千丈,再加上此时的自己踏上社会,工作家庭爱情各种事务纷沓而至,不仅对申花,对整个足球都渐渐远离.只剩下,偶尔一瞥.就在这一瞥之中,见到了上港. 初见上港,并没有当初遇见申花时的深刻印象.只是记得那是一个下午,翻台时偶然看到中甲的东亚,想起曾看过这支球队的介绍,来自崇明,一群18,9岁的少年从中乙起步,踏上职业的舞台.由于老帅根宝的缘故,留意多看了一会,突觉眼前一亮,这帮少年虽还稚嫩,但在场上那流畅的配合,积极地风格,已经有了曾经期待过的球队的雏形.于是,就是多看了几场,然后多看了几年...... 在最初时,缘分未到,那时足球还没有回到我的生活,并没有经常看球,最多是从遇到了看一会,增加到闲暇无事会主动去看而已.这与当年对待申花完全不同.相对来说,当年对于申花,是我选择看足球,自然看上海,于是必然看申花.而对东亚,纯粹是人群中的偶遇. 真正持续关注这只球队,是在12年.因为知道了球队的困境,知道他们的危机,知道这一年的成败对这群当时的U23们意味着什么.所以每场不落的看完整个赛季.并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为青年们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而欣喜,并期待着来年.但这时,我只是恢复了上海球迷的身份.回归足球,我看东亚,也看申花.期待东亚小将冲天而起,也期待申花复兴再起. 从13到17,这5年间,很难说清到底是对哪谁的期待更多.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感情的天平就是在这五年间产生了倾斜.跟成绩有关吗?当然,我不怕别人说我是成绩球迷.事实不必否认,也无法否认.成绩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但仅仅是成绩吗?95开始的老球迷,至今在脑海里保留着当初的记忆,而东亚初入中超之时,排名和德比也落于下风,而我却渐渐倾向上港,真就仅仅是因为成绩吗? 球场上的内容,我前面写申花时,已经写过那只球队为何令我不喜.对于我们上港,我年初有篇贴子有幸被版主加精.https://tieba.baidu.com/p/5608675026?fid=1076974&red_tag=2997995915.归纳起来一句话,这支球队有着24年顶级中国足坛中从未见到过的上进精神,并且是唯一一支能把这种精神在十几年中保持住,并且化为实际提高的球队.我不爱他,爱谁? 而在球场以外,和申花球迷之间,已从嫌隙变成鸿沟.去年,我还是在新浪和水军开撕,说实话,撕不过过.在那呆过的自然懂对方无论内容,但以数量,,我发一条评论的时间,他们就能用几十条来淹没,与对手互怼我毫无畏惧,但令人心寒的是,有很多ID,是来自上海的.在最初的不解之后,便是落寞,然后转而愤怒.当今年我转战贴吧,联赛争冠趋势越加明朗之后,这种愤怒愈加强烈.你既视我为仇敌,我亦视你为贼寇.两者之间,泾渭分明. 若用言情剧的情节描述,申花是我青梅竹马的玩伴,少不更事时,我曾以为,她就是我今后的伴侣.当我变为懵懂少年后,结交新友,遂迷茫.不知心之所属为何,甚至不知,这是否就是爱情.随着年岁渐长,阅历增加,与那位玩伴逐渐疏远,只剩下惯性的牵连.而自己也谨慎的保持着与其他异性的距离.直到上港的出现.那是平凡交往中的偶遇,却发现竟在少时有过意外的交际.然后,以普通朋友般开始交往,日渐久,情渐生.不知不觉,那抹红色,已种在心间. 最后,说明一下我与上港之间"意外惊变,始方知,斯人既是吾所爱"的这一幕 那是17年的1126. 在这天之前,我以为我是上海球迷.我以为我会保持当初看待中远申花争冠时的心态.我以为,我只是期待上海的冠军而无所谓是红是蓝.但我错了,当终场哨声响起的那一刻,我伤心,难过,甚至今天现在写下这段文字时都有怒气涌上心头.是的,我愤怒,不是针对我的球队我的上港,而是针对我的对手.当我看到秦升的嚣张跋扈时,有股火在心里烧.我愤怒我抓狂,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上贴吧,回避任何有关足球的消息.因为,失败的是-----我的球队. 171126,这一天,我终于明白 原来,我是上港球迷.
足球就是心中那永不熄灭的火焰----写在决战之前 离决战不到72小时了,从昨晚开始,心里就静不下来.很想说点什么来疏解一下情绪,可又不知从何说起.想着想着,突然就想起老帅根宝的这句话了 足球是什么----足球就是心中那永不熄灭的火焰 我们的球队,球员,都挺不容易的.真的.虽然,自从树起上港大旗的这几年,最差成绩也是联赛第三;虽然,四年里三次挑战卫冕冠军的成绩已是中超之最;虽然,去年里双线刺刀见红的淘汰恒大的战绩足以令球迷骄傲.但是,我相信,球队和球员们的心中,更多的是苦涩.因为,那最美好的果实,终究旁落了. 我们的球队,球员,都挺不容易的.和恒大那种成立之初就网尽天下英才,一开始就站立在顶峰的豪门贵族模式不同.我们的历史,是平民百姓从求生存求小康到求富足的挣扎奋斗史.从06年第一次参加乙级联赛开始,我们经历过多少次的失望失落失败啊.06年,09年10年11年.甚至14年,武磊颜骏凌蔡惠康王燊超吕文君等等老东亚们肯定是不忘记的那些心愿成空的无奈的.15年16年17年,贺惯石柯于海傅欢张卫等等新上港们又一起体会着功亏一篑的泪水. 我们的球队,球员,都挺不容易的.年年在努力,年年在拼搏,年年在上进,可缺要承受种种莫须有的指责,误解,谩骂,乃至构陷。我们正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我们为国足奋战,不惜力,不怕伤,可总有些人恶意的诋毁我们的球员。而他们,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些不公。 十二年是一轮.走完这一轮,我们的球员没有原地踏步,没有低迷消沉,没有昙花一现,而是昂首挺胸的站在这里,越挫越勇,越战越强.从94年甲A元年始,有过许许多多如流星般短暂辉煌后转入沉寂,甚至消失的球队。但从未有过如我们这般,奋斗十二年,进步十二载。从最低层开始,用了十二年的时光走到今天的球队。两级联赛,二十四载,仅此一例。 我努力的思考,到底是什么支撑我们的球队球员坚持下来,走到今天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或许,就是老帅根宝的这句话“足球就是心中那永不熄灭的火焰“ 不同时期,我们的球队有过不同的目标,那最终的终点难道就是只是,仅仅是这座冠军奖杯吗? 不是。 奖杯仅仅是生命历程中一段美好的回忆罢了。 球队的历史,球员的人生,很久,很长。目标在远方。如同那火焰,永--不--熄灭 想到这里,我突然对这场比赛释然了。 这不过是球队历史上的一个站点。是球员人生中的一段经历。如此而已。赢下,不过如此。失败,亦如此。 比赛重要吗?当然。一整年的努力,十二载的奋斗,万千球迷的期望,聚焦于此。因此而紧张,焦急,慌乱,乃至恐惧,都是人之常情。球迷如此,球员也如此。没必要回避掩饰。即便在赛场上出现失误,失球,哪怕失败,都正常。坦然面对就是。但球员们必须记住的是。比赛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心中的火焰熄灭。 只要这团火还在,我们就有不尽的动力。 只要这团火还在,我们就有无穷的斗志。 只要这团火还在,我们就无--所--畏--惧。 上港的小伙子们,相信自己,相信队友,相信心中的这团火。 我们经受磨砺,无论身体,心志。 我们融为一体,无论场上,场下。 我们众志成城,无论球员,球迷。 我们目标一致,我们踏上战场,我们必将凯旋。 奋战吧,奋发,奋力,奋斗,奋勇前进,向着心中的火焰!!!
争冠走势理性分析,不吹不黑不捧不杀,超级长文,不喜勿进 不管是中超还是五大联赛,赛程走了大半,争冠球队以集团的方式挤成一团的情况虽不是绝无发生,但也确实罕见.前三名差距都在一场,第四名虽然有两场的差距但也少赛一轮.这样的焦灼使得争冠前景一片混沌.但要按过往的规律来看,到20轮左右,至少会出现第一个掉队者,到最后5轮,应该只剩下两强相争了. 我按目前的排名顺序来分析下四强的前景 一.国安 先请国安球迷原谅,个人观点,夺冠难度最大的恰恰是排第一的国安. 1,功强守弱的毛病大家都看在眼里,不用我多说.我想说的是,从历史大数据来看,夺冠球队的失球数基本都不超过30个.只有去年特殊,恒大的失球数达到了42个.但以国安目前18轮丢28球的数据看,最后的总失球数可能是45+,甚至50.实在不像一只冠军球队的表现. 2.提前透支主场优势.算上对人和的"客场",8月份的联赛杯赛7场比赛里国安有6个主场.在目前阶段确实是巨大优势,但到9月份和联赛最后6轮,这两个阶段几乎客场是主场的一倍了.而那两个阶段,保级球队在自己的主场拼命和客场的区别看昨天的大连就知道了.而且从过往争冠的历史看,失败的一方,通常也是在最后阶段不能客场拿下保级队丢的分. 3,四强相互战绩,国安不占优.目前国安打了四场,只拿了5分.主场的两场都没拿下,客场胜的上港也是在对手伤停2个外援的情况下赢的,有很大的偶然性.其中主场对恒大的那场,虽然最后时刻连入两球决平,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运气,因为看了比赛的都知道,本来恒大是可以3:0拿下的.如果再把足协杯对上港的比赛包括进去看,主场靠上港防守时脑抽风似的不必要飞铲送了个点球赢的.客场90分钟内面对上港上半场的进攻和下半场的防守其实都让国安没办法,只是靠最后时刻比埃拉的任意球起死回生.所以国安已经打过的这6场2胜2平,其实那2胜甚至包括1平都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防守不稳.所以面对真正的强敌的时候,进攻受到限制,守不住的毛病立刻暴露.这6场比赛,全部都是国安先丢球,这就说明国安面对强队不强不是偶然.虽然运气在实力相当的时候确实可以成为决定因素,但已经在6场比赛中占了3次光了,难道你还指望8场里运气再光顾两次.所以后面两场,客场对恒大很不看好,主场对上港也不看好能拿3分.(今年对上港的3场比赛,上港不用发挥到最好,只要折中发挥出杯赛客场水平,只要不再犯送点的错误,国安也就只能打平.)这样算了,相互间的战绩,国安很可能只有6,7分. 二.鲁能 其实我比较看好的正是鲁能 1,与国安的弱点恰恰是鲁能的优点.失球最少,防守最稳定的球队不是吹出来的.赢球靠进攻,夺冠靠防守的历史是打出来的. 2.与国安的赛程也是正好相反,鲁能最后6轮有5个主场,只有客战上港是个坎.其它对手按目前排名基本都是不上不下的中游球队,最后几轮主场打这些没动力的球队不太容易丢分 3.目前是互相战绩最好的球队.虽然和国安同样是5分,但也与国安的好运气相反,对上港的比赛从过程看应该拿3分的.而且鲁能一惯低调赚人品,相信后面2场好运也该轮到他了.关键就是第20轮主场对恒大那场,如果能拿下,就是8分,客场对上港只要保持不败至少9分,很可能就是4队里最高的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冠军跑不了. 三.上港 作为上港球迷,我总觉得很难评价现在的上港,因为我有些观点和其它人不太一样.按多数球迷的观点,上港现在的问题是教练无能造成.我觉得不是,至少不全是. 我始终觉得上港现在正处于转型中的迷茫.按以往的特点,上港和今年的国安一样,是标准的功强守弱.表现也和今年的国安一样,经常打出大比分,但在强强对话中拿不下天王山之战.所以佩雷拉来了以后一直在强调防守,从总失球数看,上港也确实在防守端有提高,目前和鲁能一样是失球最少的.但问题出在,很多场比赛中,上港似乎失去了过去进攻强的特点,同样用大数据来看,今年联赛16场比赛中6场只进2球,5场只进1球,还有对保级大连的0进球.这样进球数的比赛,超过了2/3.打进3球以上的比赛只有4场,低于国安的7场和恒大的5场,只高于攻击力不强的鲁能(3场).这样的上港,给人感觉不像上港. 所以我对上港的观点不像对国安鲁能那样从特点,赛程和互相胜负关系分析,只能说是看上港能否完成自我改造.如果转型及时成功,不仅今年的冠军,未来几年可能都是上港的天下.如果转型失败,成了四不像,别说今年,明年后年都一定能缓过气来,再往后......,现在这批球员的年纪也大了,在争冠就难了。 四.恒大 如果国安和鲁能可以互相对照的话,那恒大与上港也可互相为镜。 目前的恒大正如我刚说的转型失败后的上港。只不过恒大的问题不是转型,而是人员老化。这个问题大家说的够多了,不再重复。我只想说,保塔到底是还魂单还是强心针,现在还很难说。甚至后者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一个球队整体的老化,很难靠一两个人来扭转,甚至暴力鸟自己已经连轴转多久了,到达身体极限后出现伤病或状态下滑不是可不可能,而是什么时候发生。 同样从大数据看,恒大16场联赛有8次0封对手,这本是目前的联赛最佳,但失球数却比上港鲁能多了1/3,这是一种矛盾的现象。从整体表现看,互相战绩1胜1平(平的那场也只是平在了运气)表现出色,但反倒是对弱队保级队不断输球,和过去的恒大比,这又是一个矛盾。还有个矛盾是过去上港不轮换,导致艾神不满,状态下滑,其他球员又过于疲劳,现在上港轮换了,反倒变成恒大死不轮换导致阿兰闹着要转会。不管是对比上港还是过去的恒大,这三个矛盾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球队整体的老化造成的。 最后推测下过程 每场比赛都有偶然性,但如果把下半段每5轮做一个阶段的来做分析的话,全胜当让最理,但现实往往没那么好,能拿10-12分以上其实就可以保证排位。 目前16-20轮来说,国安和鲁能有一平,上港和恒大各有一负。接下来三场立刻丢状态失分的可能不大。转折可能出在第20轮。鲁能恒大的对决谁也输不起,而国安又将面临3连胜的临界点(本赛季国安已经两次卡在3连胜,下轮胜人和的话将在20轮面对京津德比的老对手泰达,首回合泰达客场就打平了国安,回到主场,又是国安3连胜的节点,很可能又是场平局),对国安鲁能不利的是,中间还要插一场足协杯。再由于不可能3队全胜,最大的受益将是上港。结果很可能是前三的差距再缩小,甚至有排名变化。而鲁能和恒大的比赛无疑是重中之重,如果说鲁能输了还有机会的话,恒大无疑是输不起的,甚至连平都会增大后10轮的压力。所以这阶段打完,排名下降,或者分差被拉开的球队,将有很大机会成为第一个掉队者。 21-25轮,前面说鲁能即使输了恒大也还有机会,就是这里。这阶段四强都是打6场(国安鲁能足协杯,上港恒大联赛补赛),相对其他3队,鲁能最有福。对手不强,主场又多。而其他三要各有两场要捉对厮杀。打完这阶段,基本上鲁能就是做在看台上看戏,看看自己的三个对手是同归于尽还是剩下哪个。文章开始说最不看好国安也在这里,都是6场比赛,都是2场天王山之战,但国安只有5场能拿联赛积分,而上港和恒大却是6场都算分。再加上前面说的互相间比赛的表象,个人认为这阶段国安要掉队。所以最关键的还是上港和恒大的补赛,基本上谁输谁出局。而恒大是连打国安和上港,上港由于开始轮换球员可以保证这场天王山之战的阵容完整,所以恒大保平就是胜利。 26-30轮,这时候鲁能最有保障,国安可能已经掉队,恒大和上港如果没有分出胜负对鲁能是最有利的,但即使分出了胜负,在这阶段还要再比一场。。。。。。一句话,鲁能继续看戏。说实话,看今年联赛的架势,前四之间实现双杀的可能并不大,1胜1平可能就是最好结果了。而上港的处境和上阶段的恒大一样,连大鲁能恒大两场,最后阶段,关键时刻,没有休息,没有轮换,硬抗。很可能第28轮的结果就是送鲁能提前登基。如果恒大在这两阶段的4场对决能拿6-8分(2主2客,如果补赛不败回到主场实现6分+的希望就会很大),这时候可能和鲁能是同分甚至反超的,那么冠军还是恒大。上港也一样4场对决,2主2客。但比恒大可能多一点优势是27,28轮时的情势。如果到26轮结束时和鲁能积分仍在一场以内,然后利用主场优势打败鲁能,那么28轮打恒大就会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之下,反到容易放松发挥。
作为恒大裁判数据的原作者,有话请吧友协助转发 由于本人意料之中的处于封禁状态,有几点说明请吧友协助转发,新开贴也行,在超吧那两贴跟贴也行,先行谢过 说面内容如下: 1.这样的表格数据能否说明裁判存在问题? 首先,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你是否相信,裁判可以影响比赛的结果,并且会出于主观意愿施加这种影响. 对于裁判是否有能力影响比赛的结果.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这点想必没有异议.那么是否真会有明确目的地在判罚中去制造想要的结果呢? 对有些人,比如真正的球迷,中立的旁观者,这是判断上的问题. 但对另一些人,这是逻辑问题.裁判会控制比赛吗?比如"马宁"!!!当粤媒,记者,及恒大球迷对马宁提出指控,并要求澄清的时候,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是的.他们认可裁判会控制比赛的结果.既然裁判会这样操作,那么必然在数据上有所体现.就如同指控马宁时所谓"马宁执法,上港稳赢,恒大难赢"之类的观点.既然,裁判马宁"操纵"比赛会在结果上体现出某队多赢某队少赢的现象.那么其他裁判必然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除非"裁判"马宁不是"裁判.这也是我统计这一数据的原因. 2.数据能反应出裁判的这种控制吗? 客观的说,非操纵的比赛,未必不会出现异常的高胜率.但有人为倾销性的比赛,必然与异常胜率一同出现.还是某些人指控马宁时的论点"马宁执法,上港稳赢,恒大难赢".既然裁判会出于与球队的特殊关系帮助球队取胜,那么该裁判执法的比赛自然会出现远出超总成绩的胜率.否则怎么能算裁判帮助球队赢球呢? 所以,列出胜率最高的裁判,并不能证明他就是"御用".但"御用"真的存在的话,必然是其中之一. 3.出于上面第2点的观点,表格中恒大胜率及出场率最高的三位裁判是否我所认定的御用? 我的答案是-----即"是",也"不是".因为按照对马宁的指控标准-----执法特定球队常胜且经常伴随争议或明显误判,执法对手球队难胜,那么毫无疑问.傅明,王哲两人都完全符合"同一标准" 如果我按此标准给他们贴上标签却否认马宁的"御用"身份,是我砌词狡辩.同样,他人若是大力主张马宁而否认这两人是什么性质什么行为,想必大家也心里有数. 4.数据的来源 以上裁判名单都来自懂球帝(并非打广告).其实整理这样的数据并做成表格并不难,也不用花太多时间,难点在于找到每场比赛裁判名单.否则在上周就可以完成.但由于名单难找被耽搁.后来是意外在懂球帝的数据里,发现查看赛程里点比分进取,然后在阵容里可以看到主裁名字,这才做出表格.有质疑者,可以随时去查对,看我有否作假. 遗憾的是,本来想做成15,16,17三年的数据,可惜前面两年的比赛结果好找,裁判难查.如果有吧友有数据源可以告知我,我自将补齐. 5.关于强队胜率本就极高的质疑 这个观点是错觉.联赛一共30轮,统计最近3年,第一名,15年19胜16年19胜17年20胜;第二名15年19胜16年17胜17年17胜.冠军的胜率基本在63-67,亚军57-63.基本是略低三分之二的胜场. 并是相信中的强队一年输不了几场所以胜率肯定高.冠亚军之间输球场次的差距其实只有2-3场. 而我统计的只是胜场.原因很清楚,这是争冠球队之间的比较.于保级队不同,他们要的是胜利,多数时候,平局对他们来说等于失利.
上港VS恒大补赛后节奏一览 本来这文是往超吧发的,结果发现由于昨天发的"自媒体称恒大3个进球都没问题是被裁判黑了"的帖子又进小黑屋了,只能先发咱自己吧里留个挡,等解紧再去自找新的封禁了 9/18比赛当晚:裁片公正,吹罚没问题 9/19:上班后渐渐开始转风向 1.上港第二粒进球犯规在先:先是犯规的是胡尔克还蔡惠康搞不清,然后是阻挡还是推人搞不清.最后终于"定性"为蔡惠康推人,但无法解释,为什么始终没有清晰画面能证实推人.因为就在这个所谓推人前的2秒,就在蔡的位置附近,有个埃神示意奥斯卡传球路线的放大特写镜头.如果真有推人,怎么这个就拿不镜头了哪?很快此节奏失败,逐渐消失 2.郜林假摔点球论开始:说王对郜犯规应判点球的,始终无法回答一个常识性问题----要怎么样击打别人的胸腹,才能把对方打的腾空反起,脚甩到肩/胸的高度?如果不是自己用力往上踢,靠别人的力量哪怕从身后抓住脑袋往下按,脚都抬不到这高度吧. 由此,节奏开始往视频裁判身上带 9/20:开始重提去年已被警方处理的谣言:马隋吃饭.并且更进一步,进化为赛前吃饭了 9/21:粤媒和记者潘伟力开始发声:即使是谣言,也要避嫌/即使是谣言,当事人也要自证清白 9/22:已明确"证实"恒大就是被马宁黑了,马宁专帮上港 9/24:自媒体的文章里,就连当时无争议的3个球都已经成了"评心而论,恒大的进球毫无问题" 这个节奏的过程准确不准确?过程发展清晰不清晰?其实这是演练很多次了 比如上港与申花的德比,与恒大的足协杯.比赛当时,出牌有问题吗?----没有.结果有争议吗?----没有.当时舆论说的最偏向的话,也不过是"出牌虽然没有问题,但过早/过多的红牌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没错吧.当时是这么个情况吧.现在这两场比赛不一样都变成马宁黑哨的"铁证"了吗?所以这场球虽然是欧洲金哨吹的,但变成被视频裁判控制的节奏很正常,很某部门符合一贯的处理模式. 当然,他们是不会和你讨论,为什么马宁要保上港赢,还会在1:1的时候吹掉场上主裁和恒大自己都没有异议的武磊进球. 更不会讨论,他们自己统计的马宁从15年到现在吹上港的7,8比赛胜率倒地是多少.不如我来算一下,方便计算按10场算,一平一负其他胜,也不过80%.平均一年2.5-3场.那么傅明呢?去年一年吹恒大场次就4场,有没有?这4场的胜率100%有没有?其中包括恒大主场对上港,徐新挂在胡尔克身上都不犯规有没有?
有一个演员,表演卖力,可过去浮夸,出现了反常识的情节....... 有一场表演节目,其中一个演员演绎一个腹部被撞击后痛苦倒地的情节 非常努力,演技也很高超,单腿以一个近乎后空翻的动作腾空摔倒,不吹嘘的说,他的倒地动作,没有出色身体条件,腰腹力量,一般人真做不出. 但是 评委不买账,观众不买帐 因为 这反常识了呀 后脑被敲,迎面扫腿,人会向前扑倒/后面扫腿,迎面打头,人会向后倒 对着腹/肋/腰/乃至横膈肌猛击,不管是踢/踹/推/拳打/肘击--------应该是捂着肚子一屁股座下的呀 对这胸部猛击,人也会躺倒,但脚不会像那演员那样飞到接近别人肩膀的高度啊 真要脚飞的那么高,又是打在躯干部位,只有被打者自己飞奔过来撞上,身体遇障碍停止,脚步由于惯性继续才会发生这样的情节.跑的越快,惯性越大,脚才会踢得越高 这不是物理学定律,这是生活常识啊 观众的评价是,演员很努力,表演很出色,但体验生活不够,动作浮夸不符生活常识,所以,不及格 结果,演员和他们剧团的粉丝不干了 粉丝:真的撞到了呀,评委黑心,观众喷子,这个动作很真实 观众:动作是夸张了,生活里哪有人这么摔得 粉丝:真的撞到了呀,评委黑心,观众喷子,这个动作很真实 观众:上面说的那些摔倒反应哪点不对啊?现实里都是那样的呀. 粉丝:真的撞到了呀,评委黑心,观众喷子,这个动作很真实 观众:不信你自己试试啊,找个人给肚子/胸口/脑袋/脚来几下,看看是不是那么摔的 粉丝:真的撞到了呀,评委黑心,观众喷子,这个动作很真实 观众:你自己试一下不就知道了,你去试呀 粉丝:真的撞到了呀,评委黑心,观众喷子,这个动作很真实 观众:就算你不试,那你到说说人为什么会这么翻的理由啊 粉丝:真的撞到了呀,评委黑心,观众喷子,这个动作很真实 观众:.......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