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过红尘的影子 飘过红尘的影子
红尘滚滚,人海茫茫,相识相知,缘分不易.善待自己,善待朋友,善待这个世界.
关注数: 290 粉丝数: 342 发帖数: 12,856 关注贴吧数: 1
【林业信息】河南"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5年造林93.33万公顷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河南日报报道:10月28日,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河南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已于近日正式印发。根据《规划》,我省5年内将完成造林93.33万公顷,森林抚育经营113.33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61%,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12个,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力争达到9321万吨,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林业产业集群初步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生态文明观念广泛传播。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山区生态体系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全省森林面积已达55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2.19%,102个县建成林业生态县。   按照《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以林业生态省建设为重点,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促进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社会办林、改革促林,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   为实现《规划》发展目标,全省林业部门将重点推进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沿黄河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建设;突出培育林产品加工产业、木材及其他原料林产业、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旅游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竹藤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林业生物产业、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沙产业等十大主导产业;突出建设一批重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教育基地。(记者杜君)
【林业信息】10年 浙江近半林业用地变身公益林   10年前,为保护国土生态安全,浙江推行林业分类经营:其中一类,被划定为生态屏障保护和注重社会生态效益的山林,叫做“公益林”。   目前,浙江有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约4000万亩,广泛分布于省内85个县(市、区),占到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0%。   10年来,浙江公益林生态功效如何?给林区百姓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昨天(10月29日),浙江省林业厅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桐庐芦茨村 从伐薪烧炭到卖生态   桐庐县芦茨村是富春江水库内一个偏僻小山村,离县城20多公里。   10多年前,村民靠砍树烧木炭、卖木材为生,一年只能挣4000多元,村内没有一条像样水泥路,没有一间新式砖瓦房,山上光秃秃的,连老鼠都找不到,泥石流频发,居住环境很差。   2001年分山到户,村里90%山林划为公益林后,村民们开始依托水库风景和森林资源优势,办起天然浴场,开起了农家乐。   现在走进芦茨村,山上绿树成荫,野猪、野兔、黄麂、猕猴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溪水清澈见底,而2公里长的村道上停满了私家车。   2010年,全村56家农家乐,从业人员约300人,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营业额达2300万元,经济效益占全村三产收入70%以上,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3640元,比全镇人均年收入高出1960元。   “还真是印证"田荒出草,山荒出宝"。”村民傅初荣说,他靠经营农家乐,一年可挣80多万元,“靠卖炭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淳安千岛湖 200万亩公益林净化水质   到过淳安千岛湖的人,一定会赞叹这里的一湖好水。   在淳安县环保局副局长方肇兴看来,千岛湖青山秀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依靠后天的精心呵护换来的,“千岛湖常年保持一湖秀水,功劳要记在库区周遍200万亩公益林头上!”   千岛湖的水,60%来自安徽上游,40%取自淳安县境内溪流。   入境断面(浙皖交界)监测发现:作为“大股东”安徽上游流入千岛湖的水质本身不好,基本是三类水,明显劣于其他水域。   安徽流过来的三类水在千岛湖如何成为一类水呢?   奥妙在于千岛湖湖区森林覆盖率从建湖初期的23.8%提高到现在的95.8%,环湖库区200万亩公益林正在日夜稀释净化湖水,专家测算过,千岛湖库区公益林可调节蓄水量4.34亿吨,相当于42个杭州西湖的水量。   千岛湖湖区公益林像一个人的肝,通过不间断解毒作用,将安徽流入的三类水变成优质一类水,然后把大量优质的千岛湖水体送出新安江大坝,稀释下游钱塘江水质,使其水质能够达到饮用水标准,保障杭州人饮水安全。   遂昌县云峰镇 补偿资金比打工挣得多   48岁的华启松,是遂昌县云峰镇清水源村农民。老华的公益林经营面积达到2391亩,是目前全省个人拥有公益林经营面积最大的一户。   昨天,林业站工作人员告诉老华,近期内,林业部门会给他发2011年度的公益林损失性补偿资金,钱直接打到他的银行“一卡通”存折上。按今年的公益林补偿标准,除去给护林员的补贴,老华可以领到35865元。   “不砍树,坐在家里,光靠政府发的补偿资金,就比外出打工挣得多。”老华说。   要知道,10年前,为了维持家里的开支,老华每年至少要偷偷砍伐1000多棵大树,顶多卖五千来元。   自从2004年实行公益林补偿以后,老华自觉放下斧头,华丽转身,当起了护林使者。   “我们也知道,"掠夺式"森林采伐,不仅自己累,也对子孙后代不好。”老华说,山上树木喝露水长大,山还是你的、树也是你的,只要不去砍伐,政府每年给你发钱,这个政策农民不欢迎才怪!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