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WZV34S
-
关注数: 636
粉丝数: 1,765
发帖数: 84,208
关注贴吧数: 112
老婆大人的厨艺1.创新凉菜 岳父是开饭店的,厨艺特别棒;或许是遗传基因所致,老婆大人也善于研究,最近钻研的凉拌菜就很值得推广。 主料:胡萝卜、大葱、鸡肉。 将鸡肉煮熟与胡萝卜、大葱一样切丝,加耗油、酱油、辣椒油、米醋等等。 工艺虽简单,味道却特别不一般,若佐以炒饭,绝配啊
无意栽芋芋成行 芋头地挖不净是真的,去年只有一窝,今年不下种却翻了十倍,期待秋冬天有好收货
纸壳不再是垃圾 去年春天,小区安装了5台废品回收机,除了有毒有害物品,啥啥都可以丢进去卖钱。 变卖手续简单:先下载软件;以后每次输入手机号即可扔废品进机,紧接着小钱就进账了。 以往,废弃的东西须立马丢弃、不得在家停留,自打有了回收机,老婆大人看着快递包装等物再也不烦了
宜宾名小吃5.李庄白肉 “东有周庄,西有李庄”,宜宾市李庄镇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名镇。 李庄有三白:白肉、白糕、白酒,尤以白肉声名远扬。 李庄白肉选料极其考究,第一必须特定猪种;第二猪要够大;第三只取臀部重约4斤的“二刀肉”。 李庄白肉最精粹的卖点是“刀功薄如纸”,口感佳且观赏性强。 “白肉”也是宜宾城里人的家常菜(5、6图),虽刀功不敢与李庄白肉媲美,但蘸水确实占优。 (遗憾:拍摄的视频发不出来)
中国定理“Σ(1/n)^k=1/(n-1)”的简版证明 中国定理Σ(1/n)^k=1/(n-1)证明了调和级数Σ1/n绝对收敛,对“纯粹数学大厦”构成了巨大威胁,引发了数学科奴的强烈愤慨。他们不断地质疑、不断地否定、不断地谩骂、不断的絮聒产权应归属欧洲先辈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q^n)/(1-q)”。我严厉地告诫他们:中国定理源自中国智慧、它的知识产权属于中华数学、休想给它贴欧洲标签! 昨天一个名“滚爬”的科奴孤陋寡闻、拿着“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胡搅蛮缠硬说就是中国定理,无论我怎样解释它概不理睬。今特发本帖以正视听,限于时间和吧友习惯,只做核心内容描述。(注:n≥2,n≠M) 由①.1/2+1/4+1/8+...+1/2^k =(1-1/2)+(1/2-1/4)+(1/4-1/8)+...+【1/{2^k-2^(k-1)}】; ②.1/3+1/9+1/27+…+1/3^k =(1/2-1/6)+(1/6-1/18)+(1/18-1/54)+...+【1/{3^k-3^(k-1)}】; ③.1/5+1/25+1/125+...+1/5^k=(1/4-1/20)+(1/20-1/100)+(1/100-1/500)+...+【1/{5^k-5^(k-1)}】; ......; 推得: Σ(1/n)^k=1/n+1/n²+...+1/n^k =1/{n^1-n^(1-1)}-Σ1/{n^k-n^(k-1)}+Σ1/{n^k-n^(k-1)} =1/(n-1)。证毕! 本证明过程直观、步骤简洁、通式严谨,纯粹基于初等数学、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不存在任何瓜葛。 声明两点:第一、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q^n)/(1-q)”推导不出中国定理Σ(1/n)^k=1/(n-1);第二、欧洲人不敢接受中国定理,因为Σ(1/n)^k=1/(n-1)对近代欧洲数学尤其是“纯粹数学”如同绞索、会导致一大批经典理论破产、彻底瓦解微积分根基。
命名Σ(1/n)^k=1/(n-1)为“中国定理”的重大意义 Σ(1/n)^k=1/(n-1)即“任意自然数倒数之无穷等比数列之和、等于该自然数-1的倒数”,它简洁直观而用途广泛,可直证可运算可推导、让相关的难题变简单,当然它最大的用途是“一步令调和级数Σ1/n绝对收敛、一招团灭欧洲人的22种Σ1/n发散证明方法”。 Σ1/n若由发散变更为收敛,对门外汉无所谓,而对高数人则是地动山摇:教材内容至少60%由真知化为谬说,才俊身上至少70%的光环变为耻辱,近代欧洲数学会从根基动摇,“纯粹数学大厦”十有八九得坍塌;但对中国数学则是终结附庸重塑身份的契机!说直白点:Σ(1/n)^k=1/(n-1)是中国数学鼎足欧美重器、是恢复建立中华数学的奠基石,有鉴于此,我郑重地给它命名“中国定理”! 针对中国定理,某些科奴反应激烈、斥责我滥挂国字牌给国家抹黑丢脸,我一万次对他们说:荣耀是增光添彩、扯不到抹黑丢脸;任意领域创建者都拥有命名权,以国家命名于情是赤子心、于理是它堪此大任! 有科奴坚称中国定理“就是欧洲人发现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q^n)/(1-q)”,认为我剽窃了他们先辈的学术成果,我让他们演示Sn=a1(1-q^n)/(1-q)如何推导出Σ(1/n)^k=1/(n-1),他们自然做不到。我告诉他们:中国定理是我1983年初次接触Σ1/n质疑其发散、由中华数学谜题“老汉分羊”启发所获,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没有任何瓜葛(中华数学吧有简版过程,感兴趣者可以去参观),别说历史上欧洲人没有发现Σ(1/n)^k=1/(n-1),即便今天摆在面前他们也不敢接受,因为这是它的绞索,有了它,一大批“自洽理论”将不攻自破。 请大家告诉大家:中国定理Σ(1/n)^k=1/(n-1)的产权属于中华数学,它的诞生是中国数学崛起的信号,它将终结我们为奴做仆劳而无功的屈辱历史,它将迫使欧美正视自身谬误、接受中国数学与其平起平坐的现实。
宜宾名小吃4.浑水粑 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年糕,盛产糯食品的四川偏偏没有年糕。要问四川哪一种食物最像年糕,它不是糍粑,而是“浑水粑”。 浑水粑是宜宾下辖屏山县的特产,大米为主糯米为辅,掺杂植物汁液而成;不是蘸白糖吃,而是像肉一样炒着吃,口感与“宁波年糕”几乎一模一样,但价格至少贵过50%。
Σ1/n³=1.2020569880... 提示:本文所有公式均出自本人、教材无存。 Σ1/n³是数学界的热门话题,但迄今为止仅限于暴力累加,中国定理诞生,给了它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以中国定理分项 Σ1/n³=1+{1/2³+1/4³+...+1/(2^k)³}+{1/3³+1/9³+...+1/(3^k)³}+...+{1/n³+1/(n²)³+...+1/(n^k)³}【n≠M】 第二步:以中国定理直算 由Σ(1/n)^k=1/(n-1),上式=1+1/(2³-1)+1/(3³-1)+...+1/(n³-1)=1+Σ1/(n³-1)【n≠M】 第三步:运用(1).Σ1/(M-1)=1、(2).Σ1/(n²-1)=3/4 (1)-(2)得:1/7+1/26+1/31+1/124+1/127+1/215+...+1/(n³-1)+1/n^{5+2(k-1)}=1+Σ1/(n³-1)+Σ1/(n^{5+2(k-1)}-1)=1-3/4=1/4,即Σ1/(n³-1)=1/4-Σ1/(n^{5+2(k-1)-1)【n≠M】 第四步:运用Σ1/n^{5+2(k-1)}=1/(n^5-n³)【通式Σ1/{n^(x+2k-2)}=1/{n^x-n^(x-2)},x=5时情形】 Σ1/n^{5+2(k-1)}=1/32+1/128+1/243+1/512+...+1/n^{5+2(k-1)}=1/24+1/216+1/3000+...+1/(n^5-n³)【n≠M】 又1/n^{5+2(k-1)-1}=1/(n^{5+2(k-1)})+1/n^{5+2(k-1)}*n^{5+2(k-1)-1},则Σ1/n^{5+2(k-1)-1}=Σ1/(n^5-n³)+Σ1/n^{5+2(k-1)}*n^{5+2(k-1)-1}=0.0468521005 ...+0.0010909115...=0.0479430120 ... 第五步:回到第三步 Σ1/(n³-1)=1/4-Σ1/(n^{5+2(k-1)}-1)=1/4-0.0479430120 ....=0.2020569880... 第六步:结论 由第二步Σ1/n³=1+Σ1/(n³-1)得Σ1/n³=1+0.2020569880...=1.2020569880...。
中国人的数学产权6.Σ1/n³=1.2020569880... 提示:本文所有公式均出自本人、教材无存。 Σ1/n³是数学界的热门话题,但迄今为止仅限于暴力累加,中国定理诞生,给了它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以中国定理分项 Σ1/n³=1+{1/2³+1/4³+...+1/(2^k)³}+{1/3³+1/9³+...+1/(3^k)³}+...+{1/n³+1/(n²)³+...+1/(n^k)³}【n≠M】 第二步:以中国定理直算 由Σ(1/n)^k=1/(n-1),上式=1+1/(2³-1)+1/(3³-1)+...+1/(n³-1)=1+Σ1/(n³-1)【n≠M】 第三步:运用(1).Σ1/(M-1)=1、(2).Σ1/(n²-1)=3/4 (1)-(2)得:1/7+1/26+1/31+1/124+1/127+1/215+...+1/(n³-1)+1/n^{5+2(k-1)}=1+Σ1/(n³-1)+Σ1/(n^{5+2(k-1)}-1)=1-3/4=1/4,即Σ1/(n³-1)=1/4-Σ1/(n^{5+2(k-1)-1)【n≠M】 第四步:运用Σ1/n^{5+2(k-1)}=1/(n^5-n³)【通式Σ1/{n^(x+2k-2)}=1/{n^x-n^(x-2)},x=5时情形】 Σ1/n^{5+2(k-1)}=1/32+1/128+1/243+1/512+...+1/n^{5+2(k-1)}=1/24+1/216+1/3000+...+1/(n^5-n³)【n≠M】 又1/n^{5+2(k-1)-1}=1/(n^{5+2(k-1)})+1/n^{5+2(k-1)}*n^{5+2(k-1)-1},则Σ1/n^{5+2(k-1)-1}=Σ1/(n^5-n³)+Σ1/n^{5+2(k-1)}*n^{5+2(k-1)-1}=0.0468521005 ...+0.0010909115...=0.0479430120 ... 第五步:回到第三步 Σ1/(n³-1)=1/4-Σ1/(n^{5+2(k-1)}-1)=1/4-0.0479430120 ....=0.2020569880... 第六步:结论 由第二步Σ1/n³=1+Σ1/(n³-1)得Σ1/n³=1+0.2020569880...=1.2020569880...。
小人物故事5.福臣 提要:越是指望的越不靠谱,越是不在意的反而成了最后的依靠。
小人物故事4.聂老三 故事提要:芸芸众生,卑微如草芥,但一代又一代默默传承、生生不息……
中国数学的两大症结问题 中国数学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没有自己的产权,只能活在别人的框架与规则里,再努力再积极再投入再付出,也都是替人善后为人作嫁、无法拥有自己的地盘和话语权。中国数学的研究方向和荣华富贵全都来自美欧、国内根本没有标杆,而所有成绩都挂在异族(产权)名下;名流的身份取决于国外的名声,没有国外的认可就谈不上国内的地位,这使得国内才俊必须去国外镀金,否则很难获得国内的研究资格和通行证。 二是中国的数学人思维僵化、丧失了起码的思考认知能力,他们只会埋头做题而无力辨别是非,别人的错漏不敢质疑、自己的道理不敢坚持,欧美不涉足的领域就是我们的禁区,欧美不认可的东西我们就不能入手,整体上被人牵了鼻子。许多人形成了“权威说法就是天条”的惯性理念,遇到难题就止步或者拿微积分、导数、对数等不靠谱理论做工具。以Σ1/n³为例,这是数学界长期的热门,但天赋禀异的中国数学人几十年无法找到突破口,他们已经不会或者不敢采用传统算术方法了、以为难题必须采用“复杂高深的理论”才能解决,——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数学教育的巨大失败!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甘人后,只要想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中国人赶超的脚步,但数学是仅有的例外,我们放弃了根基,全力拼搏追赶欧美,却被甩得越来越远,不是我们能力不行,而是我们一直在不务正业! 中国数学在世界是个什么排位?说来难以置信:跻不进二流、是特别勤奋特别虔诚但特别“无能的丑小鸭”(事实就是如此,请某些人不要神经过敏)。
傲娇的数学吧,时时展露着小学生式幼智 数学吧的姿态总是做的很傲娇,话题却非常幼智下三滥。看这个被围观争吵的“热帖”,不得不感慨“数学吧真的是小学生水平“ 说它小学生水平它会抱屈,你看我终结此类扯皮无聊的言简意赅证明都被吧务团队屏蔽了呢
数学吧真的是“小学生水平” 我被数学吧务列入黑名单;我的帖子被数学吧屏蔽,无他,就是不待见你 看看这个被围观争吵的“热帖”,而我的针对此类扯皮无聊的专帖却被屏蔽,不得不感慨“数学吧真的是小学生水平吖“
中华数学创新系列7. Σ1/n³=1.2020569880... 提示:本文所有公式均出自本人、教材无存。 Σ1/n³是数学界的热门话题,但迄今为止仅限于暴力累加,中国定理诞生,给了它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以中国定理分项 Σ1/n³=1+{1/2³+1/4³+...+1/(2^k)³}+{1/3³+1/9³+...+1/(3^k)³}+...+{1/n³+1/(n²)³+...+1/(n^k)³}【n≠M】 第二步:以中国定理直算 由Σ(1/n)^k=1/(n-1),上式=1+1/(2³-1)+1/(3³-1)+...+1/(n³-1)=1+Σ1/(n³-1)【n≠M】 第三步:运用(1).Σ1/(M-1)=1、(2).Σ1/(n²-1)=3/4 (1)-(2)得:1/7+1/26+1/31+1/124+1/127+1/215+...+1/(n³-1)+1/n^{5+2(k-1)}=1+Σ1/(n³-1)+Σ1/(n^{5+2(k-1)}-1)=1-3/4=1/4,即Σ1/(n³-1)=1/4-Σ1/(n^{5+2(k-1)-1)【n≠M】 第四步:运用Σ1/n^{5+2(k-1)}=1/(n^5-n³)【通式Σ1/{n^(x+2k-2)}=1/{n^x-n^(x-2)},x=5时情形】 Σ1/n^{5+2(k-1)}=1/32+1/128+1/243+1/512+...+1/n^{5+2(k-1)}=1/24+1/216+1/3000+...+1/(n^5-n³)【n≠M】 又1/n^{5+2(k-1)-1}=1/(n^{5+2(k-1)})+1/n^{5+2(k-1)}*n^{5+2(k-1)-1},则Σ1/n^{5+2(k-1)-1}=Σ1/(n^5-n³)+Σ1/n^{5+2(k-1)}*n^{5+2(k-1)-1}=0.0468521005...+0.0010909115...=0.0479430120... 第五步:回到第三步 Σ1/(n³-1)=1/4-Σ1/(n^{5+2(k-1)}-1)=1/4-0.0479430120....=0.2020569880... 第六步:结论 由第二步Σ1/n³=1+Σ1/(n³-1)得Σ1/n³=1+0.2020569880...=1.2020569880...。
宜宾名小吃3.豌豆鲝 南方有许多粉蒸食物,我最喜欢的是“宜宾豌豆鲝” 做豌豆鲝的主打原料是“鮺粉”,出自宜宾老城的小作坊,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鮺粉的做工和用料都比较普通,但佐伴的食物相当提鲜,它可与任何食材搭配,无论怎样搭配都堪称“好吃”。 春天是吃豌豆的季节,将五花肉(四川人称五花肉为鮺子——杂子)切片与鲜豌豆、鮺粉混合拌匀上锅蒸两个小时以上,即成美味。 豌豆鲝是家常菜、不是商品菜;豌豆鮺的样子不很好看,但特别好吃
小人物故事3.喜全 梗概:主人公的爷爷是远近闻名的富人,父辈五兄弟是个顶个的能人,但后代越来越歪瓜裂枣、一代不如一代。 主人公的爷爷和我奶奶的爷爷是堂兄弟,所以当面我和哥哥姐姐得喊他“舅爷”,但背后则是直呼其名,而乡亲对他是当面啥称呼都没有、背后都喊他的外号“花癣子”,因为名声太臭了。
小人物故事2.二狗子 “二狗子”乳名叫生儿,大名叫王树生,上有一姐一哥下有一妹,他长我两岁而小我一辈份。 二狗子的家境相当殷实,他爷爷王有江就属于小村富人,他家后院有一颗棠梨树,结的棠梨乍熟时又脆又甜、熟透时粉而绵甜,会令人不由自主地对他家生出艳羡;他爹王振山是供销社的小官员,所以他经常有糖块和点心吃。二狗子的绰号由来已久,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所有人都发现这个孩子不会把自己的任何东西分给任何人,于是由内而外都喊他“小苟逼”。“苟”在庄河话的含义是“吝啬”,“苟逼”的意思是“吝啬到家了”。性格苟、被名“苟逼”的人很多,但方圆几十里只有“二苟逼”大名鼎鼎人人皆知,以至于他的乳名只有至亲知道、大名只有课堂上老师喊,其余场合大家一概直呼他“二狗子”或者“二**”。
中国数学与强国的四个差距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勤劳的民族,中国的数学人是业界最努力最积极的群体,但是中国数学却连“二流国家”都跻不进身,这是一个宇宙级悖论!国人不甘心啊:奥赛场我们成绩骄人,素数研究我们遥遥领先;论队伍我们最庞大,论天赋我们最优秀,论精神我们最虔诚,论付出我们不舍昼夜,——差在哪儿呢? 但凡强权,都在业界拥有话语权,话语权主要来自软实力,就好比领导,他可能身体羸弱但握着生杀予夺大权。中国数学在世界讲坛有话语权吗?没有!这是由以下四点原因造成的。第一、知识产权寥寥。数学强国都掌握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要么是标准、规则、概念的制定者,要么是公理、公式、方法的发明者,中国在这方面只有一个“剩余定理“,而世界数学殿堂没有一个字符源自中国,更遑论规则标准公式公理!第二、创新能力为0。中国人先天具有数学禀赋,但最近一百多年,神童天才名流大佬都只会闷头做(舶来的)题,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今天,我们的少年队忙奥赛,我们的国家队致力于摘明珠,却都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他们似乎不明白:包揽了所有奥赛金银牌、解决了所有素数难题,依然是他人的帮佣、与产权标准边儿都沾不上!第三、没有根基。美俄德法等一流强国的数学都起自于自己的祖宗,代代相传的文化是他们的先天优势;现代中国数学是抛弃了祖宗遗产投靠了异族,我们幻想着追随科学而皈依,我们希望世界大同而奋斗,结果却很难很难融入,事实证明,中国人学不好现代数学(素数充其量是趣味数学的皮毛),这里的逻辑很难让中国人适应,它的文化沟壑足以消杀我们的才智!第四、官民冲突。老话说“家和万事兴”,家业成败取决于家长。一个媚外鄙内的家长不但会导致家徒四壁、还会令家风不正,可悲的是中国数学恰恰摊上了这样的家长,他们奉欧美为“正统主流”、无条件要下属“做好学生”,不仅自己故步自封还打压国民开拓创新、任何“反抗正统”言行在他们眼里都是大逆不道,以至于形成森严的官民壁垒。反观强国,人家会鼓励民间创新、会抓牢每一个可能拥有话语权的机会,比如英国和德国为了“微积分初创权”甚至不惜国家反目断绝外交关系;中国是万万做不到的,整个领导层都抱着教徒心态,他们不敢质疑域外权威,认为不惹是生非就万事大吉(否则就是“反智不可饶恕”)。 中国数学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能不能拿到行业标准、如何终结为奴做仆局面……值得每一个数学人深思!
三江芳非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小人物故事1.本祥 小人物同样是生活的亲历者; 凡俗的生命同样有弄潮的经历。 常人的过往,与名人一样浩如烟海!
中国定理的简单推导过程 中国定理Σ(1/n)^k=1/(n-1)是我1983年发现的。由于部分吧友妄加揣测、将中国定理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胡乱联系,为正视听,特发本帖。时间关系,只做简单演示。(注:n≥2,n≠M) 1/2+1/4+1/8+...+1/2^k=(1-1/2)+(1/2-1/4)+(1/4-1/8)+...+【1/{2^k-2^(k-1)}】;1/3+1/9+1/27+...+1/3^k=(1/2-1/6)+(1/6-1/18)+(1/18-1/54)+...+【1/{3^k-3^(k-1)}】;1/5+1/25+1/125+...+1/5^k=(1/4-1/20)+(1/20-1/100)+(1/100-1/500)+...+【1/{5^k-5^(k-1)}】;......;1/n+1/n²+...+1/n^k=1/{n^1-n^(1-1)}-Σ1/{n^k-n^(k-1)}+Σ1/{n^k-n^(k-1)}=1/(n-1)。证毕!
中华数学的产权不容科奴染指 中国定理Σ(1/n)^k=1/(n-1)不仅能一步团灭“22种Σ1/n发散证明方法”,还能一招瓦解“纯粹数学大厦”地基。这引起了科奴的恐慌和愤怒,他们先是指责我用心险恶、拿瞎编乱造抹黑中国给国人丢脸,因为“Σ(1/n)^k=1/(n-1)根本不成立”。我让他们指出错漏,否则就谈不上抹黑丢脸,较量之下,他们违心地承认“Σ(1/n)^k=1/(n-1)无误”,但随即调转枪口骂我恬不知耻剽窃抄袭,说中国定理就是“欧洲先辈发现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我要他们演示Sn=a1(1-q^n)/(1-q)如何导出Σ(1/n)^k=1/(n-1),他们自然做不到,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无法将二者画等号,凭啥说Σ(1/n)^k=1/(n-1)就是Sn=a1(1-q^n)/(1-q)? Σ(1/n)^k=1/(n-1)与Sn=a1(1-q^n)/(1-q)不存在任何牵扯,它来自“老汉分羊怪题”启发所获,虽然它属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范畴。换个角度,如果欧洲人发现了Σ(1/n)^k=1/(n-1),那么一定会有无数人围绕它做相关文章,Σ1/n发散谬论就不会出笼,而翻遍几百年的古今典籍皆找不到丝毫有关话题,足以证明本人之前没有人意识到中国定理存在,正如老话“隔纱如隔山”所说,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环周中国定理无限回,但没有挖到这个宝藏也枉然!科奴你没有必要为主子悔憾,这是天意、天佑中华! 科奴是心智不健全的群体、习惯胳膊肘往外拐,同样的事,同胞做他们喷粪、外人做他们屈膝。我想说:你对主子再虔诚、对外人再殷勤,也要以理服人、不能栽赃陷害! 中国定理的产权属于中华数学,任何人都休想将它贴上欧美标签;欧美数学也不敢接纳中国定理,对欧洲数学而言,中国定理是威力巨大的核弹!
严重怀疑“B类反民科“的头被驴踢过 科奴分两类:A类反某事,只要忤逆了正统就会跳起来;B类反某人,只要他看你不顺眼,无论你做什么都能让他跳脚。民科吧活跃的反民科多数属于B类。 “0.999...≠1”是民科的执念、也是令反民科头疼不已的“难题”,因为民科的证据是反民科主子的口实——存在无穷小量。反民科是不敢否定无穷小量的,所以每逢这个难题出现,他们就只能被民科踩在脚底下揉搓,其痛苦狼狈情形着实令我不忍。 为了拯救反民科于水火,我运用中国定理Σ(1/n)^k仅两步就完结了民科的无理无聊:由Σ(1/10)^k=1/9得9*Σ(1/10)^k=9*1/9=1;又Σ(1/10)^k=0.1+0.01+0.001+...+0.00...1,故9*Σ(1/10)^k=9*0.111...=0.999...=9*1/9=1。直观简洁一目了然。 本以为拯救了脚下的反民科,他们爬起来会对我感恩戴德,岂料我遭遇的却是狗血乱喷,我纳闷啊:你们究竟几个意思?是支持“0.999...=1”还是支持“0.999...≠1“? 后来才明白他们是针对我本人来的,至于命题啥的,人家是直接无视。 有点想骂人!我不得不承认江湖已久的“反民科的头都被驴踢过”传说,——可这得被踢多少次才能糊涂成这样吖
中国人的数学产权5.证明0.999…=1 由于微积分的“无穷小量”理论,导致了诸多看似合理实则无聊的扯皮,比如一块蛋糕分三份,每份0.333…,剩下的0.000…1去了哪里?比如一个苹果能不能真正做到七等分?等等。 “0.999…循环与1能不能划等号”困扰了众多微积分信徒,因为这里存在一个令他们“无法自洽”的悖论:若0.999…=1,就否定了“存在无穷小量”、违反了虔诚的微积分信仰;若0.999…≠1,却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令自己下不了台。 毫无疑问0.999…=1成立,中国定理可以给出简洁证明,如下 已知:∑(1/10)^k=1/9,求0.999…=1 解:∵∑(1/10)^k=1/10+1/100+…+1/10^k=0.1+0.01+…+0.00…01=0.111…,∴9*∑(1/10)^k=9*0.111…=0.999…;又∑(1/10)^k=1/9,故9*0.111…=9*1/9=1。证毕! 这是用中国人的定理终结欧洲存在已久的谬论,请大家告诉大家;也希望有此纠结的人能从此跳出陷坑不再纠结
宜宾名小吃2.清明草草粑 宜宾有一种野草叫“粑粑草”,春天萌发、专门用于制作“草草粑”,工艺简单而口感劲道味道清香,比年糕好吃,算得上富有特色的时令小吃。 冬闲季节,我家的小小菜园草长莺飞,没来头冒出了许多粑粑草。老婆大人细心采集,掺上糯米粉做成著名的“清明草草粑”。 田园里的粑粑草与野外的“只采一次”不同,可以像韭菜那样多次采收,初收在三月初,末季在5月中旬,到5月下旬就采不到了。 自家制作的草草粑呈深绿色、比市面销售的质量好,因为货真价实、草草放得多十倍还有余
宜宾名小吃1.鸭儿粑 糯米团包咸馅儿这种食品,四川各地多称猪儿粑,唯宜宾称呼“鸭儿粑”。 第一次来宜宾,记忆最深的就是鸭儿粑:北门汽车站对面的小饭馆,热气腾腾的笼屉里面白白的团子隔着绿叶码得整整齐齐,1元钱买5个,一口下去汤汁儿四溢,香鲜无比! 鸭儿粑的传统馅料是宜宾芽菜和槽头肉,取槽头是因为其肥腻多脂。随着生活条件改善食物讲究健康,馅料已不再刻板而是随心所欲,比如芽菜猪肉加笋子丁豆腐干,目的是减少油腻。 鸭儿粑是早餐小吃,价格相对较贵,“一口的价格”在1.5元以上,想便宜是不可能的,因为皮面和馅料的成本都高。所以鸭儿粑虽然传统土著,却不是宜宾人的家常饭,除了成本高,还有工艺复杂。 宜宾鸭儿粑最畅旺的年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历史上最著名的鸭儿粑叫“向(氏)鸭儿粑”,出自我岳父母之手。耳濡目染,我的妻子也特别擅长制作鸭儿粑,如此,这方面的口福我是有保障的。
建立中华数学体系的6个理由 特别声明:恢复、建立中华数学并非否定现代数学另起炉灶,而是发掘祖先遗产、健全自己的知识产权、拥有自己的数学天地和话语权。 1.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第一文化大国,中国人民自古自强不息,任意领域都不甘也不能身为附庸; 2.我们抛弃祖宗,皈依的却是错漏四伏的谬论体系,它背叛了数学的“实践真知”宗旨,其理论早已捉襟见肘濒于死亡; 3.现代数学已经分裂,打着“纯粹数学”噱头的高等数学已被科学踢出界外; 4.“纯粹数学”是欧美文化而非数学知识,它让中国数学荒漠化无知化,必须及时止损; 5.实践证明,求真务实的中国人学不会更学不好“纯粹数学”,我们适应不了欧美人虚无缥缈思维,除了在数论片区的一角“素数沙滩”玩砂子(在中国,数论的核心是研究素数)就不知道哪个领域能出人头地,浑然不觉这是被人殖民玩物丧志; 6.中国数学要想有作为,必须结束寄居人胯局面,人无头不走,亮出中华大旗有助于汇集人气指明方向,是正本清源的关键一步。
诺贝尔排除数学奖项“内幕” 诺贝尔奖有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经济、文学、和平6个奖项,却没有最基础的数学奖,这让数学人忿忿难平,因为太打脸了!于是一个传说尘嚣甚上:诺贝尔拒绝设立数学奖,是因为某数学家抢了他的女朋友。 真相大不然!诺贝尔作为顶级富豪情商极高、断不会用情至蠢。真正的原因是:化学家诺贝尔一生脚踏实地尊重实践真知,而同一时期的数学权威反对实践证伪,某些人剑走偏锋臆想成瘾,用人为设计去捏造数学理论甚至无中生有自我愚弄,这令诺贝尔深恶痛绝!真正让诺贝尔绝望的是这个梗:虚无主义数学人康托尔创造了集合论,遭到奉行实践的大数学家克罗内克的激烈抵制,1891年克罗内克死后,日渐上风的康托尔派对他进行了“鞭尸式攻击”,导致了诺贝尔临死前修改医嘱“与数学决裂”! 老话说“惺惺相惜”“道不同不相为谋”,诺贝尔剔除数学奖是因为与同时代数学人三观不合。——希望数学人能正视历史,不要再昧着良心以讹传讹!
如果你有数学创新,请来“中华数学吧” 中国人天生具有数学禀赋,但中国数学长期尾随在美欧后面亦步亦趋,从没有在哪个领域做过主人。 中华数学吧的宗旨是:立足中国智慧、揭露欧洲数学谬论、致力恢复建立中华数学体系、终结中国数学为奴做仆局面。 如果你有独特新颖思维,如果你找到了现代数学错谬,如果你想给中华数学体系添砖加瓦,请来中华数学吧挥洒你的才智
杂话“哥猜” “哥猜”只在中国有热度,中国之外的地方少有人涉猎! 哥德巴赫猜想即“任意大于6的自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或三个素数之和”,它看着很简单:12=7+5、29=17+7+5、100=89+11,识数的人都可以写一大串,但是证明它成立难于上青天,因为这里有两个不可逾越的坎儿:1、素数毫无规律,除了“手动验证(包括手动编程)”别无他法;第二、自然数集无穷无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完成“验证素数”任务。 陈景润及同行前辈采用的证明方法并非理性数学、而是欧洲人发明的“纯粹数学”,这种数学认为“素数的数量与分布存在近似规律”,这种规律运用了欧洲人发明的微积分、自然对数等繁杂知识,不说推导步骤,单单把过程摆在面前也没有几个人能看懂。而普罗大众仅仅因为“看着简单”就冲了进去,迷上哥猜的中国人非常非常多,上世纪末八九十年代,中科院每天收到的“哥猜论文以麻袋计”,这些凝聚着中国人智慧、血汗、希望的文稿最终都进了废纸机变成了垃圾。 没有人能够算得出中国人在“哥猜”及素数领域做了多少无用功,这是中国数学的灾难场,国人应该清醒了,它不是什么“王国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它是美欧集团愚弄中国人民的数学沙滩!
数学界的鸦片——素数2.魔念 素数作为毫无数学意义的概念而能滋生出一门学问,原因在于它汇集了三个魔念于一身。 魔念①.重要 “投入产出比”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人类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回报,否则就难以为继,而素数研究注定不可能有任何回报,为了让研究能继续下去,痴迷者绞尽脑汁地牵强附会,但几百年了罗列出来的“价值”也只是模糊的三个小项:工具学的齿目数、农药学的喷洒次数、秘钥学的密码设置。这三处“用场”都纯属搞笑、无非是自作多情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工具的齿目因需而造,并无“合数不能做齿目数”规定,即便素数齿目磨合度更均匀也是应用所致、证明不了“非素数不行”;农药的“喷药次数说”纯属无稽之谈,作物一生的喷药次数不会超过5次,1.2.3.5都是素数,这能证明素数比合数“更高效”吗?至于秘钥学,我想说的是:人类游戏的核心从来都是规则、而不是筹码,无论何时何地,密码设置都没有“素数优先”前提,如果说某领域素数展现出了特殊性,那只是游戏规则偏向了素数性质、根本扯不到“素数保密性更好”。换个说法:如果规则偏向合数,那么合数亦将展现“特殊性”。 说“素数重要”的中国人有两种,一是虔诚的欧洲教徒,因为他们没有思考能力、总是人云亦云;二是既得利益者,因为这是他们的饭碗。这两种人或许从来没有接触过“素数用处”,但为了信仰为了生计为了面子为了主子,他们必须摇旗呐喊。 魔念②.存在规律 素数是人为的,所以它不可能有任何规律,但素数痴迷者创造了五花八门的规律、甚至声称存在“一个不剩地产生素数”的公式。 所有的素数规律或者公式采用的都是“简单枚举法”,比如以36N(N+1)为单位,单位内素数呈现波浪式增加,这个说法是典型的诈骗,众所周知,素数因子随数值增加而减少,一个足够大的数,其为素数的概率无限趋近于0,而“足够大的数域,素数将万难觅一”,也就是说,所有涉嫌“素数递增的规律”都违反统计学原理、都是赤裸裸的反数学反趋势谬论! ③.数量无穷 与“素数存在规律”相伴的是素数数量无限,素数数量统计方法比素数存在规律更加庞杂劳动量更大,相应地计算素数数量的公式也更多,这些“公式”的共性是“无限逼近”——初始不成立,中段现威力,极限完美吻合,这其实是骗子妓俩,因为眼前不成立的逻辑,未来更加不会成立,——数学家难道是不懂道理吗? 最著名的素数数量计算公式是“π(x)=x/lnx”,分布无限稀薄化的素数居然随着n值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如此羞辱数理,试问数学人还要脸吗? 与无穷较劲,无异于以石击天!明知素数不存在规律而幻想寻找规律,明知自然数无穷无尽还幻想着计算素数数量,这都是智商短路的写照;更加难以置信的是明明知道素数无用还要处心积虑,你研究得再透彻、获知的素数再多能有什么意义?这已经不能用丧失理智走火入魔形容、完全就是蠢到了家! 恐怖的是:无用且愚昧的素数研究支撑着中国数学的整片天
数学界的鸦片——素数1.历史 素数是人类投入最多(尤其是中国)而“产出为0”的领域,它累死了数以万计的天才,让无数数学人迷失了方向! 素数源于古希腊、是一个人为概念,指的是没有因子的自然数。古希腊数学讲求数形美,不能被自身之外的其它数整除的素数被认为是“非完美数”而不受待见;素数不具有数学意义,所以在古希腊及其后漫长的历史时期,素数都仅限于概念,极少有研究者涉足。 微积分诞生后,“调和级数Σ1/n”如日中天,在对Σ1/n的“积分(求和)过程”中,诸如1/13、1/17不能像1/12、1/16那样通过借力邻数完成求和,这引起了权威的烦恼和关注,素数因祸得福而异军突起,由不受待见变得炙手可热,围绕着它的分布和数量、短时间内产生了各式各样的“世界难题”,由之演变成了数论领域的重要成员。 素数研究能此起彼伏,说到底“归功于”欧洲人的扯皮文化:首先它门槛低,会数数儿就能研究;其次它工作量大,随便一个思路甚至一个数据链就能赔上一生;第三它没有规律,可以各说各话自导自演。但无论怎样热闹,素数在欧洲始终都不是主流,充其量只类似于数字迷信(仿佛中国人喜欢数字的串串对对厌恶参差不齐)的小众游戏。真正把素数研究当成数学事业的是万里之外、与素数八竿子打不着的中国人,20世纪后半叶,那里掀起了一场绵延半个多世纪的“素数难题攻坚”运动,几十万人参与其中,这是后话。
求三中联系电话,哪位校友告知一下 我有一位同学在三中做教师;多年前断了联系,现在想联系她,但网上查找的电话都失灵弃用了,鞍山市114也没有其它登记号码……求好心人告知三中教务处或办公室联系方式(任意电话都可以),谢谢!
中国人的数学产权4.所有1/n的求和公式 提示:本文代数码非特别注明,均为非0自然数、皆→∞。 中国人先天具有数学禀赋,如我这样的普罗大众出于对数学的爱犹能发现直观简洁的中国定理Σ(1/n)^k=1/(n-1),足以说明中国人的数学天赋无人能及。 中国定理用途广泛,比如直推1/n级数求和公式,不是一个、是诸多(如下)!而美西方在这里的产权是一片空白。 ①.Σn/x^n=x/(x-1)²【注:x≥2】; ②.Σ(n/n²)^k=(n+1)/(n²-1); ③.Σ[(n-x)/n]^k=(n-x)/x; ④.Σ[(n±x)/n²]^k=(n±x)/[n²-(n±x)]; ⑤.Σ1/M^x=Σ1/[n^(2x)-n^x]【注:n≠M,n≥2】; ⑥.Σ(1/n)^(2k)=1/(n²-1); ⑦.Σ(1/n)^(2k-1)=n/(n²-1); ⑧.Σ(1/n)^(2k+1)=1/(n³-n); ⑨.Σ{1/n^[x+2(k-1)]}=1/[n^x-n^(x-2)]【注:n≥2】; ⑩.Σ1/n^(x+2k)=1/[n^x-n^(x-2)]。 随手就写这10个,还有许多,因为版式无法罗列出来;这些1/n求和公式都能证明Σ1/n收敛。 附:时间关系,上述求和公式可能有个别存在错误不成立,欢迎各位吧友指正,谢谢!!!
中国定理团灭“22种Σ1/n发散证明方法” (提示:文中代数码均为→∞的非0自然数(注明者除外);为保持叙述清晰,类似“+1/n+…”的省略后缀一概省略) 中国定理“Σ(1/n)^k=1/(n-1)”即“任意自然数无穷等比数列之和,等于该自然数减1的倒数”,是本人1983年首次接触1/n级数、由“老汉分羊怪题”启发所获(次年,大连大学数学系王麒麟老师认为“很有价值”推荐给校报,因系主任一句话被撤稿)。 中国定理符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范畴,但求和公式S=a1(1-q^n)/(1-q)不能推出Σ(1/n)^k=1/(n-1),历史上也从未有人在此寻求Σ1/n解决方案。 中国定理专为调和级数打造,能让Σ1/n敛散问题一步到位(直算、无需辅助)、直观地呈现出绝对收敛态势:1+1/2+1/3+…+1/n+…=1+(1/2+1/4+…+1/2^k)+(1/3+1/9+…+1/3^k)+…+(1/n+1/n²+…+1/n^k)=1+1+1/2+1/4+1/5+1/6+1/9+…+1/(n-1)。仅此一步,“调和放缩法”及相关的“22种Σ1/n发散证明”就一并归西。 中国定理是中华数学新篇的奠基石,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记住! (详解请往“中华数学吧”了解)
中华数学创新系列6.与1/n有关的求和公式 提示:本文代数码非特别注明,均为非0自然数、皆→∞。 中国人先天具有数学禀赋,如我这样的普罗大众出于对数学的爱犹能发现直观简洁的中国定理Σ(1/n)^k=1/(n-1),足以说明中国人的数学天赋无人能及。 中国定理用途广泛,比如直推1/n级数求和公式,不是一个、是诸多(如下)!而美西方在这里的产权是一片空白。 ①.Σn/x^n=x/(x-1)²【注:x≥2】; ②.Σ(n/n²)^k=(n+1)/(n²-1); ③.Σ[(n-x)/n]^k=(n-x)/x; ④.Σ[(n±x)/n²]^k=(n±x)/[n²-(n±x)]; ⑤.Σ1/M^x=Σ1/[n^(2x)-n^x]【注:n≠M,n≥2】; ⑥.Σ(1/n)^(2k)=1/(n²-1); ⑦.Σ(1/n)^(2k-1)=n/(n²-1); ⑧.Σ(1/n)^(2k+1)=1/(n³-n); ⑨.Σ{1/n^[x+2(k-1)]}=1/[n^x-n^(x-2)]【注:n≥2】; ⑩.Σ1/n^(x+2k)=1/[n^x-n^(x-2)]。 随手就写这10个,还有许多,因为版式无法罗列出来;这些1/n求和公式都能证明Σ1/n收敛。 附:时间关系,上述求和公式可能有个别存在错误不成立,欢迎各位吧友指正,谢谢!!!
中国人的数学产权3.中国定理 中国定理“Σ(1/n)^k=1/(n-1)”即“任意自然数无穷等比数列之和,等于该自然数减1的倒数”,是本人1983年首次接触1/n级数、由“老汉分羊怪题”启发所获(次年,大连大学数学系王麒麟老师认为“很有价值”推荐给校报,因系主任一句话被撤稿)。 中国定理符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范畴,但求和公式S=a1(1-q^n)/(1-q)不能推出Σ(1/n)^k=1/(n-1),历史上也从未有人在此寻求Σ1/n解决方案。 中国定理专为调和级数打造,能让Σ1/n敛散问题一步到位(直算、无需辅助)、直观地呈现出绝对收敛态势:1+1/2+1/3+…+1/n+…=1+(1/2+1/4+…+1/2^k)+(1/3+1/9+…+1/3^k)+…+(1/n+1/n²+…+1/n^k)=1+1+1/2+1/4+1/5+1/6+1/9+…+1/(n-1)。仅此一步,“调和放缩法”及相关的“22种Σ1/n发散证明”就一并归西。 中国定理是中华数学新篇的奠基石,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记住! (详解请往“中华数学吧”了解)
中国人的数学产权2.逻辑比 “逻辑比”是本人创造的数学名词,指的是灭项数列平方级数与调和数列平方级数“任意增减量”比值恒等16.3715214…,即Σ(1±x)/n²:Σ(1±x)/M²=16.3715214…。 这是一个超越数,通过它可以解决诸多与1/n级数相关的求和问题,比如Σ1/s<3.93、Σ1/n²=π²/6,等等。 知识产权=话语权,开拓创新才是中国数学的当务之急! 请大家告诉大家……
中国人的数学产权1.灭项数列 (重要提示:文中代数码非特别注明,均为→∞的非0自然数;+1/n即为1/∞,为保持叙述清晰,类似“+1/n+…”的省略后缀一概省略) 灭项数列即通项为1/(n+1)^(k+1)数列:1/4.1/8.1/9.…、1/(n+1)^(k+1),以1/M表示;灭项数列非常重要,它能直观地解决“数学难题”,比如调和级数Σ1/n敛散问题;灭项数列还能推导出相关公式,比如“永恒的逻辑比Σn/n²:ΣM/M²=Σ(n±x)/n²:Σ(M±x)/M²=16.371521421…”【注:若有末位小数差异,属于小数取值所致,不影响逻辑比成立】。 由于1/M与1/n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及表述方式,通过对“类Σ1/M”的极限运算(所有极限数据都可硬算获取),对应的Σ1/n极限数据获取就成为非常简易的事。顺带说一句:素数(替代)数列与灭项数列同为1/n子列,用灭项数列解决素数倒数求和易如反掌,答案是Σ1/S<3.93。 附一、灭项级数的几个关键数据 ①.Σ1/M=0.874455369… ②.Σ1/M²=0.100475333… ③.Σ1/(M-1)=1 ④.Σ1/(M²-1)=0.105065933… ⑤.ΣM/(M²-1)=0.894934066… 附二、调和级数相关的几个数据 ①.Σ1/n=57.106997646… ②.Σ1/n²=1.644934066… ③.Σ1/(n²+n)=1 ④.Σ1/(n²-1)=3/4 ⑤.Σn/n²=14.316164811… 【注:Σ1/n由方程解而来,其余为硬算所获】
中华数学创新系列5.算术法求Σ1/n² (重要提示:文中代数码非特别注明,均为→∞的非0自然数,为保持叙述清晰,类似“+1/n+…”的省略后缀一概省略) “Σ1/n²=π²/6”是微积分的经典,科奴扬言“没有微积分就没有Σ1/n²”。我因之与一个网名“暗夜雨寒”的科奴较真打赌:输家给付赢家10000元。结果一周时间我找到了三种算术法实算Σ1/n²=1.644934066…=π²/6,他嘴硬了三天隐匿躲债、永无再现。以下我就演示这三种方法。 第一种、剔分灭项数列法 灭项数列指的是1/4.1/8.1/9.….1/(n+1)^(k+1),通式用1/M表示。 第一步:将灭项数列一分为二:①.1/4.1/9.1/16.….1/n²;②.1/8.1/27.1/32.….1/(n+1)^(2k+1)。数列①为Σ1/n²首项之外的所有项,即Σ1/n²=Σ1/M+1-Σ②。 第二步:依据中国定理Σ(1/n)^k=1/(n-1)将灭项数列1/M转化为Σ1/n(n+1)不完整数列:1/2.1/6.1/20.1/30.1/42.1/90.….1/n(n+1),缺项为Σ1/M(M-1),则Σ1/M=1/2+1/6+…+1/n(n+1)-1/12-1/56-…-1/M(M-1)=1-0.125544630…=0.874455369…。 第三步:依据中国定理推得求和公式1/n³+1/n^5+1/n^7+…+1/n^(2k+1)=1/n(n²-1),由第一步得Σ②=1/8+1/27+1/32+…+1/(n+1)^(2k+1)={1/8+1/32+1/128+…+1/2^(2k+1)}+{1/27+1/243+1/2187+…+1/3^(2k+1)}+…+{1/n³+1/n^5+1/n^7+…+1/n^(2k+1)}【注:n≠M】=1/6+1/24+1/120+…+1/(n³-n)=0.229521302…。 第四步:依据第一步Σ1/n²=Σ1/M+1-Σ②=0.874455369…+1-0.229521302…=1.644934066…=π²/6。 第二种、分解Σ1/n²法 第一步:Σ1/n²=1+1/4+1/9+…+1/n²=1+1/9+1/25+…+1/(2n-1)²+1/4+1/16+1/36+…+1/(2n)²。 第二步:依据中国定理,上式=1+1/8+1/24+1/48+1/120+…+1/{(2n-1)²-1}+1/4(1+1/4+1/9+1/16+…+1/n²)【注:M为奇数、2n-1≠M】。 第三步:移项1+1/4+1/9+1/16+…+1/n²-1/4(1+1/4+1/9+…+1/n²)=1+1/8+1/24+1/48+1/120+…+1/{(2n-1)²-1}【注:2n-1≠M】=1+1/8+1/24+1/48+1/80+…+1/{(2n-1)-1}-1/80-1/624-1/728-…-1/(M²-1)。 第四步:3/4Σ1/n²=1+1/4(1/2+1/6+1/20+…+1/n(n+1)-1/80-1/624-1/728-…-1/(M²-1)=1+1/4*1-0.016299449…=1.233700550…,即Σ1/n²=1.233700550…*4/3=1.644934066…=π²/6。 第三种、中国定理直算法 Σ1/n²=1+1/4+1/9+…+1/n²=1+(1/4+1/16+…+1/4^k)+(1/9+1/81+…+1/9^k)+…+(1/n²+1/n^4+…1/n^k)【注n≠M】=1+1/3+1/8+(1/15)+1/24+…+1/(n²-1)-1/15-1/63-1/80-…-1/(M²-1)=1+3/4-0.105065933…=1.644934066…=π²/6。 (附)还有第四种、逻辑比解方程 已知:Σ1/M²=0.100475333…,Σ(1±x)/n²:Σ(1±x)/M²=16.371521241…,求Σ1/n² 解:由Σ1/n²:Σ1/M²=Σ(1±x)/n²:Σ(1±x)/M²得,Σ1/n²=Σ1/M²*16.371521241…=0.100475333…*16.371521241…=1.644934066…=π²/6。 事实证明,微积分能做到的事,基础数学都能做到;基础数学能做到的,微积分不一定能做到。同理,西方人能做到的,中国人都能做到,中国人能做到的,西方人不一定能做到。
素数倒数Σ1/s<3.93,邀你挑战 提示:本文代数码非特别注明,皆为→∞的非0自然数;以n表示自然数,以s表示素数,以1/M表示灭项数列、M=(n+1)^(k+1)。 素数倒数之和收敛有两种证明方法。 第一种:替代置换法 以中华级数C型通式n²+2xn+x(x-1)、n²+(2x+1)n+x²交叉分拆1/n,前者得到的数集奇偶间杂:如1.1/4.1/9.….1/n²、1/3.1/8.1/15.….1/(n²+2n),后者得到的数集偶奇分列:如1/2.1/6.1/12.….1/(n²+n)、1/5.1/11.1/19.….1/(n²+3n+1)。素数主要存在于奇数集,奇数集占比自然数集25%、远远大过素数集,故只取通式2x+1的素数部分为“素数倒数替代数集”。 上述分拆的数集和值呈现规律性收敛:1+1/4+1/9+…+1/n²≤π²/6、1/3+1/8+1/15+…+1/(n²+2n)≤3/4、→(4x-1)/(2x)²;1/2+1/6+1/12+…+1/(n²+n)≤1、1/5+1/11+1/19+…+1/(n²+3n+1)≤5/9、→(4x+1)/(2x+1)²。即Σ1/s=1/2+1/3+1/5+…+1/s<1+5/9+13/49+21/121+…+(4x+1)/(2x+1)²<8,通过一一对应实算,该值>2Σ1/s。 第二种:解方程法 已知①.Σ1/M=0.874455369…、②.Σ1/M²=0.100475333…、③.Σ1/s²=0.452247419…,求Σ1/s。 解:∵1/M、1/s同为1/n子集,故二者之间存在逻辑比“Σ1/s:Σ1/s²=Σ1/M:Σ1/M²”,则Σ1/s=Σ1/s²*Σ1/M:Σ1/M²=0.452247419…*0.874455369…/0.100475333…≤3.935992771…。若认为逻辑比不够准确,可以将Σ1/s、Σ1/M分别变更为Σs/s²、ΣM/M²,答案不变。 Σ1/s<3.93,此答案不可撼动,欢迎任何人动用任何工具来挑战!至于欧洲人的“Σ1/s=lnln∞”,它纯属无厘头,不说数理逻辑,单单用计算工具就能轻而易举否定它。
请来“中华数学吧”交流 中华数学吧致以“恢复、建立、弘扬中华数学体系”为宗旨。 中华数学吧欢迎一切发掘、修复、宣传中华数学的主题、支持一切揭露、批判、点评现代数学错谬的文章、鼓励一切开拓、创新、独立思维,如果你有新奇思维开拓精神,请往中华数学吧 让我们团结一心,尽快终结中国数学为奴做仆的可悲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华数学引领世界打头阵!
“中华数学吧”欢迎你 中华数学吧致以“恢复、建立、弘扬中华数学体系”为宗旨。 中华数学吧欢迎一切发掘、修复、宣传中华数学的主题、支持一切揭露、批判、点评现代数学错谬的文章、鼓励一切开拓、创新、独立思维,如果你有新奇思维开拓精神,请往中华数学吧 让我们团结一心,尽快终结中国数学为奴做仆的可悲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华数学引领世界打头阵!
中华级数证明“哥猜”不成立 n²+2xn+x(x-1)、n²+(2x+1)n+x²是中华级数C型通式,二者交叉分拆1/n,可得到完全覆盖1/n的“奇偶间杂”如1.1/4.1/9.….1/n²、1/3.1/8.1/15.….1/(n²+2n)、“偶奇分列”如1/2.1/6.1/12.….1/(n²+n)、1/5.1/11.1/19.….1/(n²+3n+1)四种规律性数集,素数主要存在于奇数集,它分布无限稀薄化。 无论素数有限还是无穷,“哥猜”都是伪命题,素数有限它自然不成立;素数无穷它依然不成立,因为素数分布无限稀薄,足够大的数域将万难觅一,一个足够大的数A,距离其最近的素数D的距离会远大于2D乃至nD,换言之,素数有界,过了“界点”,所有自然数都是合数、再无素数。 详情请往“中华数学吧”了解
素数倒数之和<3.93 提示:本文代数码非特别注明,皆为→∞的非0自然数;以n表示自然数,以s表示素数,以1/M表示灭项数列、M=(n+1)^(k+1)。 素数倒数之和收敛有两种证明方法。 第一种:替代置换法 以中华级数C型通式n²+2xn+x(x-1)、n²+(2x+1)n+x²交叉分拆1/n,前者得到的数集奇偶间杂:如1.1/4.1/9.….1/n²、1/3.1/8.1/15.….1/(n²+2n),后者得到的数集偶奇分列:如1/2.1/6.1/12.….1/(n²+n)、1/5.1/11.1/19.….1/(n²+3n+1)。素数主要存在于奇数集,奇数集占比自然数集25%、远远大过素数集,故只取通式2x+1的素数部分为“素数倒数替代数集”。 上述分拆的数集和值呈现规律性收敛:1+1/4+1/9+…+1/n²≤π²/6、1/3+1/8+1/15+…+1/(n²+2n)≤3/4、→(4x-1)/(2x)²;1/2+1/6+1/12+…+1/(n²+n)≤1、1/5+1/11+1/19+…+1/(n²+3n+1)≤5/9、→(4x+1)/(2x+1)²。即Σ1/s=1/2+1/3+1/5+…+1/s<1+5/9+9/25+13/49+21/121+…+(4x+1)/(2x+1)²<8,通过一一对应实算,该值>2Σ1/s。 第二种:解方程法 已知①.Σ1/M=0.874455369…、②.Σ1/M²=0.100475333…、③.Σ1/s²=0.452247419…,求Σ1/s。 解:∵1/M、1/s同为1/n子集,故二者之间存在逻辑比“Σ1/s:Σ1/s²=Σ1/M:Σ1/M²”,则Σ1/s=Σ1/s²*Σ1/M:Σ1/M²=0.452247419…*0.874455369…/0.100475333…≤3.935992771…。若认为逻辑比不够准确,可以将Σ1/s、Σ1/M分别变更为Σs/s²、ΣM/M²,答案不变。 Σ1/s<3.93,此答案不可撼动,欢迎任何人动用任何工具来挑战!至于欧洲人的“Σ1/s=lnln∞”,它纯属无厘头,不说数理逻辑,单单用计算工具就能轻而易举否定它。
素数倒数之和<3.93,欢迎挑战 提示:本文代数码非特别注明,皆为→∞的非0自然数;以n表示自然数,以s表示素数,以1/M表示灭项数列、M=(n+1)^(k+1)。 素数倒数之和收敛有两种证明方法。 第一种:替代置换法 以中华级数C型通式n²+2xn+x(x-1)、n²+(2x+1)n+x²交叉分拆1/n,前者得到的数集奇偶间杂:如1.1/4.1/9.….1/n²、1/3.1/8.1/15.….1/(n²+2n),后者得到的数集偶奇分列:如1/2.1/6.1/12.….1/(n²+n)、1/5.1/11.1/19.….1/(n²+3n+1)。素数主要存在于奇数集,奇数集占比自然数集25%、远远大过素数集,故只取通式2x+1的素数部分为“素数倒数替代数集”。 上述分拆的数集和值呈现规律性收敛:1+1/4+1/9+…+1/n²≤π²/6、1/3+1/8+1/15+…+1/(n²+2n)≤3/4、→(4x-1)/(2x)²;1/2+1/6+1/12+…+1/(n²+n)≤1、1/5+1/11+1/19+…+1/(n²+3n+1)≤5/9、→(4x+1)/(2x+1)²。即Σ1/s=1/2+1/3+1/5+…+1/s<1+5/9+9/25+13/49+21/121+…+(4x+1)/(2x+1)²<8,通过一一对应实算,该值>2Σ1/s。 第二种:解方程法 已知①.Σ1/M=0.874455369…、②.Σ1/M²=0.100475333…、③.Σ1/s²=0.452247419…,求Σ1/s。 解:∵1/M、1/s同为1/n子集,故二者之间存在逻辑比“Σ1/s:Σ1/s²=Σ1/M:Σ1/M²”,则Σ1/s=Σ1/s²*Σ1/M:Σ1/M²=0.452247419…*0.874455369…/0.100475333…≤3.935992771…。若认为逻辑比不够准确,可以将Σ1/s、Σ1/M分别变更为Σs/s²、ΣM/M²,答案不变。 Σ1/s<3.93,此答案不可撼动,欢迎任何人动用任何工具来挑战!至于欧洲人的“Σ1/s=lnln∞”,它纯属无厘头,不说数理逻辑,单单用计算工具就能轻而易举否定它。
中华数学创新系列4.Σ1/s<3.93 提示:本文代数码非特别注明,皆为→∞的非0自然数;以n表示自然数,以s表示素数,以1/M表示灭项数列、M=(n+1)^(k+1)。 素数倒数之和,欧洲人的结论是“无限发散”,甚至有“近似公式lnln∞”佐证;我的观点相反,对那些作妖式证明我不作反驳,我只用直观的方法证明它“和值收敛”、从而让谬论不攻自破。 素数倒数之和收敛有两种证明方法。 第一种:替代置换法 以中华级数C型通式n²+2xn+x(x-1)、n²+(2x+1)n+x²交叉分拆1/n,前者得到的数集奇偶间杂:如1.1/4.1/9.….1/n²、1/3.1/8.1/15.….1/(n²+2n),后者得到的数集偶奇分列:如1/2.1/6.1/12.….1/(n²+n)、1/5.1/11.1/19.….1/(n²+3n+1)。素数主要存在于奇数集,奇数集占比自然数集25%、远远大过素数集,故只取通式2x+1的素数部分为“素数倒数替代数集”。 上述分拆的数集和值呈现规律性收敛:1+1/4+1/9+…+1/n²≤π²/6、1/3+1/8+1/15+…+1/(n²+2n)≤3/4、→(4x-1)/(2x)²;1/2+1/6+1/12+…+1/(n²+n)≤1、1/5+1/11+1/19+…+1/(n²+3n+1)≤5/9、→(4x+1)/(2x+1)²。即Σ1/s=1/2+1/3+1/5+…+1/s<1+5/9+9/25+13/49+21/121+…+(4x+1)/(2x+1)²<8,通过一一对应实算,该值>2Σ1/s。 第二种:解方程法 已知①.Σ1/M=0.874455369…、②.Σ1/M²=0.100475333…、③.Σ1/s²=0.452247419…,求Σ1/s。 解:∵1/M、1/s同为1/n子集,故二者之间存在逻辑比“Σ1/s:Σ1/s²=Σ1/M:Σ1/M²”,则Σ1/s=Σ1/s²*Σ1/M:Σ1/M²=0.452247419…*0.874455369…/0.100475333…≤3.935992771…。若认为逻辑比不够准确,可以将Σ1/s、Σ1/M分别变更为Σs/s²、ΣM/M²,答案不变。 Σ1/s<3.93,此答案不可撼动,欢迎任何人动用任何工具来挑战!至于欧洲人的“Σ1/s=lnln∞”,它纯属无厘头,不说数理逻辑,单单用计算工具就能轻而易举否定它。
中国定理完结“0.999…=1”证明 特别简单,只需两步足矣! 已知:∑(1/10)^k=1/9,求0.999…=1 解:∵∑(1/10)^k=1/10+1/100+…+1/10^k=0.1+0.01+…+0.00…01=0.111…,∴9*∑(1/10)^k=9*0.111…=0.999…;又∑(1/10)^k=1/9,故9*0.111…=9*1/9=1。证毕! 希望此帖出笼,一切“0.999…≠1”争论从此无踪!
本吧将持续清理“水贴” 中华数学吧志存高远,有限精力只能做有意义的事;本吧不允许发表任何水贴,凡涉嫌水贴的主题一概删除,请吧友们谅解
中国定理击碎欧洲数学基石易如反掌 我不是民科,我是认真的,我的目的是恢复、建立中华数学体系! (重要提示:文中代数码非特别注明,均为→∞的非0自然数,为保持叙述清晰,类似“+1/n+…”的省略后缀一概省略) “Σ(1/n)^k=1/(n-1)”即任意自然数之无穷等比数列之和、等于该自然数减1的倒数,为本人1983年发现,次年大连大学数学系王麒麟老师认为“很有价值”推荐给校报,因系主任一句话被撤稿;此后几年辗转大连市内几所高校,皆因“忤逆原理”无功而返、之后二十多年束之高阁。2010年打理旧居而重拾此题,虽然一直不被官科待见,但中科院大佬也不得不承认“无懈可击”、只因他们无力“收拾残局”而拒绝受理。考虑其重要性,我命名为中国定理(注意:中国定理符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但并非由后者推导而来,故二者之间没有等号关系)。 中国定理专为解决Σ1/n敛散问题打造,只需一步就能使Σ1/n展现出绝对收敛态势:1+1/2+1/3+…+1/n+…=1+(1/2+1/4+…+1/2^k)+(1/3+1/9+…+1/3^k)+…+(1/n+1/n²+…+1/n^k)=1+1+1/2+…+(1/p+1/p²+…+1/p^k)【注:p≠(n+1)^(k+1)】,这是公式化的有理数整算,不增一分不减一毫,它不仅使“调和放缩”“暴力累加”“lnn+C”之类的执念者无颜继续挂羊头卖狗肉,而且让集合了众多骨灰级权威智慧的“22种Σ1/n发散证明”一并归西! “调和级数发散”是近代欧洲数学的基石,欧洲数学在这里是输不起的,它破产的后果极严重(不用担心影响应用,因为它们纯粹是为了好看、根本就没有用处):现代高数的半壁江山不复存在,“纯粹数学”至少一半的理论、结论、解题方法成为垃圾,但于中国数学是莫大的福音!这是中华数学的立国之战,简单高效一招制敌,此役甫定,中国数学立马就拥有了与一流强国鼎力的底气与资本,中科院及数学人会增加平视列强的胆量,而那些一贯闭着眼睛跟着谬论跑的科奴会睁开眼睛、不再厚着脸皮替瞎话站台。 请大家告诉大家,尤其是告诉自己身披光环的导师,谢谢!
中华数学创新系列3.灭项数列 (重要提示:文中代数码非特别注明,均为→∞的非0自然数;+1/n即为1/∞,为保持叙述清晰,类似“+1/n+…”的省略后缀一概省略) 灭项数列即通项为1/(n+1)^(k+1)数列:1/4.1/8.1/9.…、1/(n+1)^(k+1),以1/M表示,这是中国人命名的第一个数列。 运用中国定理Σ(1/n)^k=1/(n-1),灭项数列可以转化为1/2.1/6.1/20.….1/n(n-1)不完整数列【注:n≥2】,缺项为1/12.1/56.1/72.….1/M(M-1)。 由于1/M与1/n具有相同的性质和表述方式,无限Σ1/n与无限Σ1/M亦具有完全一致的运算方法,二者之间存在永恒的逻辑比Σn/n²:ΣM/M²=Σ(n±x)/n²:Σ(M±x)/M²=16.3715214…【若有末位小数差异,属于小数取值所致,不影响逻辑比成立】。据此,通过对“类Σ1/M”的极限运算(所有极限数据都可硬算获取),对应的Σ1/n极限数据获取就成为非常简易的事。顺带说一句:素数(替代)数列与灭项数列同为1/n子列,用灭项数列解决素数倒数求和易如反掌,答案是Σ1/S<3.93。 调和级数Σ1/n敛散问题困扰数学界久矣,因为缺少便捷工具,无限递缩1/n一直被束缚在错误的框架里被谬论操纵,以至于1+1/2+1/3+…+1/n+…>1+1/2+1/2+…+1/2+…这种荒诞都敢堂而皇之,真乃数学人的奇耻大辱!简单直观的灭项数列1/M是纠正谬论的有力武器,对Σ1/n发散不啻为一剑封喉! 附一、灭项级数的几个关键数据 ①.Σ1/M=0.874455369… ②.Σ1/M²=0.100475333… ③.Σ1/(M-1)=1 ④.Σ1/(M²-1)=0.105065933… ⑤.ΣM/(M²-1)=0.894934066… 附二、调和级数相关的几个数据 ①.Σ1/n=57.106997646… ②.Σ1/n²=1.644934066… ③.Σ1/(n²+n)=1 ④.Σ1/(n²-1)=3/4 ⑤.Σn/n²=14.316164811… 【注:Σ1/n由方程解而来,其余为硬算所获】
有空的朋友请来“中华数学吧”看看 高数研究很辛苦,因为工作量大而出成果难于上青天;高数人很孤独,因为曲高和寡,哪怕放低了姿态,比常人还是“高出一大截”。 高数之难,难在它奉行的逻辑是“自洽”而不是自然,与复杂有趣的自然逻辑相比,“自洽逻辑”诡秘晦涩,它来源于欧洲权威的随心所欲,想学好它靠天赋和勤奋不行,还必须掌握欧洲文化学会欧洲人思维方式,这正是天赋禀异的中国人学不好现代数学的根源。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第一文化大国,拥有全世界仅有的从未断代的伟大文明;中华数学的历史辉煌灿烂、与古希腊城邦齐名乃至盛名,直至宋元时期都领先世界;而今古希腊城邦早已消逝无踪,它的数学成就被供奉在世界大堂中央成为唯一嫡系,华夏地盘和影响扩大了,中华数学却被中国人丢弃,中华子孙成了欧洲数学的信徒!现代中国数学是世界的丑小鸭,虽然从业队伍比美洲加欧洲庞大、付出比任何国家都多,但世界数学大堂没有一个字符的产权属于中国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替人帮佣、没在哪个领域做过主人;中国人民历来自强不息、不甘人后,为什么数学人会活在异族胯下甘之如饴? 历史反复证明:丢弃根基者,必为附庸;寄人篱下者,没有未来!中国数学不可能永远做美欧跟屁虫,这不符合中国人的格局,中国人必须明白:霸王的天空只能靠实力打拼,想与虎谋皮、结局只能是落入虎口! 天佑中华,以欧洲数学为蓝本的现代数学错漏四伏、大厦将倾,只要抽掉它的一块砖(这块砖是集合了众多骨灰大佬智慧的“调和级数发散”),它立马土崩瓦解,而我可以轻松做到这一步。 我愿做中华数学的擎旗人,有志于恢复、建立中华数学体系者,请随我来“中华数学吧”! (贴吧首页搜索“中华数学”即可)
中华数学创新系列2.中国定理 Σ(1/n)^k=1/(n-1)原名“三江方士第二定理”,出于重要性考虑,现更名为中国定理! 中国定理Σ(1/n)^k=1/(n-1)即“任意自然数无穷等比数列之和,等于该自然数减1的倒数”,是本人1983年首次接触调和级数质疑其发散、由“老汉分羊怪题”启发所获(次年,大连大学数学系王麒麟老师认为“很有价值”推荐给校报,却因系主任一句话被撤稿)。曾经有科奴声称这就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不错,中国定理确实符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范畴,但求和公式S=a1(1-q^n)/(1-q)并不能推出Σ(1/n)^k=1/(n-1),历史上也从未有人在此寻求Σ1/n解决方案;另外求和公式适用一切有限、无穷数列,中国定理专为Σ1/n打造、只针对无穷求和。所以,中国定理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Σ(1/n)^k=1/(n-1)直观简单而用途广泛,它是1/n级数求和公式的鼻祖,可推导出Σ(n/n²)^k=(n+1)/(n²-1)等几十个(略)关于1/n的求和公式;它是类Σ1/n问题求和的通式,所有Σ1/n、Σ1/n²、Σ1/n³、…、Σ1/n^k都可以在此获得完美解决方案;它开创性地实现了Σ1/n的完全实算,不增一毫不减一分、让“调和放缩法”“欧拉常数”“李鬼等式”等无理数实算方法无路可走,让“对Σ1/n不能随便提项、分项,不能乱结合、乱加括号”之类的奇谈怪论沦为笑料! 中国定理让Σ1/n敛散问题一步到位,只要直接实算、无需任何辅助就能让Σ1/n呈现出绝对收敛态势:1+1/2+1/3+…1/n+…=1+(1/2+1/4+…+1/2^k)+(1/3+1/9+…+1/3^k)+…+(1/n+1/n²+…+1/n^k)=1+1+1/2+1/4+…+(1/p+1/p²+…+1/p^k)【注:p≠(n+1)^(k+1)】。仅此一步,就使“22种Σ1/n发散证明方法”由光环变为耻辱、从神坛跌落深渊,这是完整的有理数实算等式,反对者绝无还手之力。 中国定理是中华数学新篇的奠基石,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记住它!
中华数学创新系列1.中华级数(概述) (重要提示:文中代数码非特别注明,均为→∞的非0自然数;+1/n即1/∞,为保持叙述清晰,类似“+1/n+…”的后缀一概省略) 中华级数是调和级数Σ1/n的逻辑分项,专为解决调和级数敛散问题而生,分A、B、C三种类型。 A型为序列分项,就是依据Σ1/n顺序数项,通过加法结合律使无效小数化为有效小数,从而实现Σ1/n的完整实算累加。 A型通式为“p^k+p^(k-1)+p^(k-2)+…+p”,共分4级:p级、p²+p级、p³+p²+p级、p^4+p³+p²+p级,其中k为级数差、p为项数差、通式为项数量。 A型4级轨迹皆吻合函数y=1/n趋势,由A型4级可推导出中华级数求和公式“Σ1/n=(k+1)Σ1/p-R”(R为减值变量)。 A型的意义在于:“分项数量无限递增,而对应的分项数值无限递缩”真实地展现了Σ1/n的个、十、百、万、……、任意无穷单位级皆呈现加速收敛态势,证明一切常数描述对Σ1/n皆为无稽之谈。 B型为交叉分项,由Σ1/n→1++1/2+(1/3+1/4)+(1/5+1/6)+…+{1/(p²-p+1)~1/p²}+{1/(p²+1)~1/(p²+p)}一分为二:①.1+(1/3+1/4)+(1/7+1/8+1/9)+…+{1/(p²-p+1)~1/p²}、②.1/2+(1/5+1/6)+(1/10+1/11+1/12)+…+{1/(p²+1)~1/(p²+p)},尔后提项组合得到Σ1/n≤π²/6+3/4+7/16+…+(4p-1)/(2p)²+1+5/9+…+(4p-3)/(2p-1)²。 B型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西方数学界亘古以来对Σ1/n计算上的按部就班,创造性地剖析了Σ1/n的任意子级数均绝对收敛;B型可过滤素数替代数列,由“素数替代数列>素数数列”可证素数倒数之和收敛,辅以方程解还可求得素数倒数之和<3.93。 C型为极限分项,以通式p²+2xp+x(x-1)、p²+(2x+1)p+x²【注:x≥0,p≥1】交替分拆Σ1/n,得到与B型一致、全覆盖1/n、极限值呈规律性收敛的无限子级数,与B型殊途同归相互印证。 C型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个1/n都站在“自己的积分序列”里,使孤独者如1/17拥有与儿孙成群者如1/16同样的化零为整权利,也就是说Σ1/n在“积分构造”方面没有素数合数之别。 中华级数A、B、C型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数理证明调和级数绝对收敛,它的智慧是发现了Σ1/n的任意分项级数皆收敛,因而得以确认“22种Σ1/n发散证明方法”的荒诞!
数学人护主感人故事十:π(x)=x/lnx 素数是纯人为定义,不存在任何规律,所以,一切置于素数研究的公理、定理、公式都是自欺欺人。 但是欧洲的权贵们出于各种杂念给素数罗列了五花八门的定律公理,它们的共同点是“无限逼近”——眼前不行,越来越行,最终无限完美,这与骗子的“越来越好,未来无限美好”如出一辙,而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眼前若不靠谱,未来必将更不靠谱! 最著名的“素数逼近公式”是π(x)=x/lnx,是用来计算素数分布数量的:π(10)=10/ln10=4(实际4,误差0)、π(100)=100/ln100=22(实际25,误差12%)、π(1000)=1000/ln1000=145(实际168,误差13.6%)、等等。这是10倍率的实据,它足以证明该“逼近公式”产生的趋势不是逼近而是背反;倘若取任意数值,则趋势数据几近乱码。 科奴都习惯拿“数学是严谨的”“公理必须自洽”当口头禅,但面对着主子的牵强附会乃至于胡作非为,他们的态度却是忘了严谨(假设该公式是民科所为,可以想见他们会何等疯狂)拼命磕头,他们是看不见误差吗?他们不知道“=”必须建立在严格等量基础上吗? 由π(x)=x/lnx的邪不正经,我想到了“0.999…≠1”的严格,相比于前者的差之千里,还有什么脸面争执后者的谬之毫厘?这情形特别像千人搂万人抱的妓 女在公共场合被碰了一下就呼天抢地寻死觅活,——你演给谁看呢?我想劝科奴一句:你可以不尊重数学,但请你给尊严一点面子,对异族权威不分对错跪拜,这太贱了!
数学强国之路(四):立国之战 数学的本质是工具性,目的是为其它学科提供便捷的运算模式和方法,工具性之外的研究属于无用消遣、统称趣味数学。 中华数学的宗旨是恢复数学“工具性、实用性”初心,让数学人不再把才智与身心消耗在荒谬无聊之上。中华数学不接受“纯粹数学”这一欧洲文化,对已进入中国的欧洲数学施行手术刀式拨乱反正,即:汲取经过实践证伪的真知,如解析几何;剔除反自然反数理的谬论,如数学悖论;将无用而无害部分归为消遣,如极限;对工作量巨大而毫无意义的魔念淡化为一般了解,如素数、对数。充分发挥中华数学源于实践、服务生活、严谨求真、算筹为主的优势,建立适应时代、简明高效的数学体系。因为虔诚而把流氓当偶像、视谬论为圣经,因为昏庸而幻想让强权分一杯羹、甚至与虎谋皮,这是中国数学堕落失败的根源。必须尽快摆脱帮佣身份!必须明确“行业标准、知识产权、自家天空”才是奋斗的目标! 以欧洲数学为主体的现代数学大厦看似庞然,实则不堪一击,抽调它的一块砖,它就会土崩瓦解。这块砖就是支撑微积分基础、集合了众多骨灰大佬智慧的“调和级数发散(Σ1/n→∞),抽掉并击碎这块砖只需一个公式“Σ(1/n)^k=1/(n-1)”,即1+1/2+1/3+…+1/n+…=1+(1/2+1/4+…+1/2^k)+(1/3+1/9+…+1/3^k)+…+(1/p+1/p²+…+1/p^k)【注明:p→∞,p≠(n+1)^(k+1)】。仅此一步,调和级数“发散”结论及其“22种发散证明方法”就彻底归西。这是一目了然的公式证明,敌人对之毫无还手之力!调和级数收敛,则“纯粹数学”至少一半的理论、结论、解题方法将成为垃圾。这是中华数学的立国之战,简单高效一招制敌!此役甫定,中国数学院会增加平视列强的胆量,而那些一贯闭着眼睛跟着谬论跑的科奴会睁开眼睛、不再厚着脸皮替“翻倍级数”“欧拉常数”“柯西准则”等瞎话站台。 中华数学得以恢复,世界数学将重新形成东西方格局,东方数学实用为主趣味为辅,基于简单便捷逻辑、奉行理论结合实际原则;西方数学主流继续玩繁杂无用的“纯粹数学”、最终在死胡同里自取灭亡,支流日渐倾向实用价值观、最终接受东方数学领导。
数学强国之路(二):认清本质 文化与知识是两个概念,文化可以荒诞、只要它代代相传;知识必须准确、容不得丝毫错缪!“纯粹数学”是人为设计的反数学“公理”,它是欧洲人的文化、与知识格格不入。用掌握知识的方法去学习文化事倍功半难以奏效,用文化而不是知识的态度对待“纯粹数学”,数学伦理则会清晰许多,学习方法也会更加简易。 欧洲人的思维信马由缰,表现在学术上就是臆想天开;中国人奉行实用主义,无论是学术还是实践都是有的放矢。无中生有的虚数在欧洲能衍生出“学问”、在中国连出笼的机会都不会有,这就是中西差异!欧洲的哲学、天文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都带着天马行空风格,普遍渗入添加了大比例的人为推理构思。数学的逻辑直观简单,它是大自然的语言;高等数学的逻辑主要是人为设计,相比于初等数学的妙趣横生环环相扣,高等数学艰涩无聊莫名其妙,对初学者而言“入门”就是巨大的关卡,它需要极高的理解和运算能力,还需要掌握权威的诡异思想,单纯的努力是不够的,天赋也不一定好使,最重要的是文化——思想领域的基因,这正是中国人天赋禀异而学不好现代数学的根源!我们遭遇的不是知识难点、而是文化的水土不服,即便我们削尖了脑袋钻了进去,“基因缺陷”也将让我们拼搏终生而一事无成。 一切反自然的学问都属于丧天理、不人道,近代欧洲数学挂着数学的幌子自构框架,它的骨骼来自某几个权威的随心所欲,后来者的努力都是在给权威善后,学习者倘若不能领会师傅或者教主的思路,那么顶多就是学点皮毛,只有天赋极高、极其聪明的人杰才能“有点成就”,但后果非常严重,他们会思维机械刻板、行为诡异疯痴、情商自理能力奇差,几乎不具有“正常人资格”。 近代欧洲数学的那些鼎鼎大名权威都不是圣贤,否则不会自以为是创造反现实学问,他们的智商很高而人品存在着各种瑕疵。把流氓当图腾,把谬论当圣经,把文化当知识,把无赖当智慧,是“无知”导致了中国数学丢弃了自我、一味跟着别人跑,是“无脑”让中国数学人自愿卖身为仆、丧失了国家民族尊严。 如何排斥异族文化,怎样汲取西学营养是中国数学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于本吧(要务) 宗旨:恢复、建立、弘扬中华数学体系! 理念:欢迎一切发掘、修复、宣传中华数学的主题;支持一切揭露、批判、点评现代数学错谬的文章;鼓励一切开拓、创新、独立思维;拒绝一切无用有害扯蛋的数学交流! 吧规:无条件服从贴吧规章制度,提倡语言文明
“最美公式”e^ix+1=0真相: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对着e^iπ+1=0说“最美公式”、对着狗 屎说“最香鲜花”,二者在智商方面的意义等同。狗 屎与鲜花毫无相似之点,e^iπ+1=0与公式格格不入,——连等式资格都不具备,哪里来的脸以公式相称? 无理数同虚数遭遇,就可以断定无缘“=”关系。e^iπ以无理数为底、以虚数和无理数为指数,这种组合不可能存在、也就不会有任何意义,它犹如北约总部悬挂俄罗斯三色旗,敢这样胡来的人倘若不是出于无知,那必然是因为嘴太大能一手遮天。如果是哲学家玩深沉、艺术家玩浪漫,观众尚可一笑付之,然而它出自大数学家欧拉,欧拉是熟稔规则的,他因为什么写e^iπ?唯一合理解释只能是他在随心所欲,随心所欲无可厚非,过分的是他为了随心所欲不惜动用造假手段,更加过分的是面对着欧拉造假,众多的名流出于私心杂念无视数学规则,他们围着谬论唱赞美歌,把它捧得上帝援手、经天纬地、数学大统、美得无与伦比 e^iπ+1=0的证明过程错漏百出,可以说哪一步都不正经。我在这里只说两点:第一,如果泰勒展开式e^x=1+x/1!+x²/2!+…+x^x/x!成立(将原通式名不副实的n换成x可一举多得),那么e^ix=1+ix/1!+(ix)²/2!+…+(ix)^x/x!必然不成立,因为“全等式指数置换”反数理,即:原式成立、置换指数后将不再成立,比如2³=1+1+2+4、5²=3²+4²,指数替换则2^(3a)≠1+1^a+2^a+4^a、5^(2a)≠3^(2a)+4^(2a),这是常识,但欧拉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第二,由错误的“e^ix=1+ix/1!+(ix)²/2!+…+(ix)^x/x!”而来的e^ix=cosx+isinx并非公式,它代入任意数值都不成立,也就没有资格“置换未知数”。所以真相是:e^iπ+1=0仅仅是欧拉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他是因为发现了cosπ=-1、sinπ=0而不顾伦理地“将x置换为π”、写出e^iπ=cosπ+isinπ进而得到“e^iπ=-1”结论,这个吃相实在是太过丑陋!欧拉应该知道数学的严谨不容如此龌龊的思维,他还应该知道:如果原式不成立,那么不可能用任何方法让它成立,把e^iπ+1=0看作原式,能逆推出“e^x=1+x/1!+x²/2!+…+x^x/x!”或者“e^ix=cosx+isinx”吗?绝无可能!从这里可以看出欧拉的数学教养,虽然他的成就很大,但他的人品和对数学规则的轻浮理念确实不容恭维! e^iπ+1=0,但凡有一丁点智商都能看出它属于“一眼假”、有一点点数学常识都应明白它不可能成立,但为什么千千万万的数学人戳不破欧拉的瞎话呢?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诠释了人性弱点:当所有人都慑于权威、为了一己之私甘愿与骗子为伍对着赤身裸体的皇帝赞美新衣如何天赐华贵时,敢说真话的小男孩是唯一的正常人! 奉劝那些毫无底线赞美“e^iπ+1=0”的人,请有点廉耻、给自己的智商留一点尊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