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glove blueglove
关注数: 16 粉丝数: 167 发帖数: 9,064 关注贴吧数: 82
倪学新书《小说倪匡》已经出版 继去年七月的《千面倪匡——倪匡作品封面赏析及版本初考》之后,蓝手套又一本倪学新作《小说倪匡》已创作完毕,于今年四月由香港天地图书正式出版。封面由香港著名画家李志清亲绘。 ——卫斯理在白素之前竟然还有一位挚爱的女性? ——卫斯理的老管家老蔡的真名叫什么? ——穆秀珍最初的结婚对象原来不是云四风? ——原振侠的三个女朋友到底哪一个才是他的最爱? ——有一位传奇人物的仆人竟然比主人更有传奇性? ——最恐怖的卫斯理故事到底是哪一个? ——卫斯理故事中那些影射人物的原型都是谁? ——警方特别行动组负责人黄堂竟然暗恋白素? ——卫斯理故事中的三大系列是哪三大? ——卫斯理与白素夫妇的大隐痛是怎么回事? ——鹰变成人之后会是什么样子的? ——数十年的血海深仇究竟该如何化解? ——选卫斯理故事十大美女,白素竟然排不上号? ——卫斯理故事十大经典场景究竟是哪些? 这些倪匡先生所创作故事中的疑问,由蓝手套来一一为您作出精彩解答。 自序 书名《小说倪匡》中的「小说」二字,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在这里,作「小小地评说」解,所以,《小说倪匡》的意思就是:小小地评说一番倪匡先生以及他的作品。 倪匡先生著作等身,数十年来不停地写写写写,各种文体都有涉猎。作品成书者,已有几百册,若再算上报章连载的未成书作品,恐怕一生写汉字之多,世上无人能及! 我自年幼时接触到倪匡小说之后,数十年来(居然也有数十年了)不停地读读读读,每一次阅读,都会产生新的体悟。 倪匡先生的小说,常会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只求好看,没有内涵。诚然,倪匡小说,情节紧张曲折,人物生动活泼,第一次读,一定会被故事吸引,看完之后,也一定会觉得非常热闹好看,但似乎除此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了。然而,倪匡小说的妙处,却不是读一次就能体会到的。 我读倪匡小说就深有这样的体会,第一次读,脑中只有「好看」二字,第二次、第三次读,才看出点门道来,等到读了五次以上,总算意识到,这哪里只是普通的小说,根本就是一套人生指南! 读久了,心中自然有很多感受想要表达,而且,也很想和诸位同好分享自己的体悟。于是学着倪匡先生,也开始不停地写写写写。起初,写的东西很是稚嫩,自己看看也就罢了,根本见不得人,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倪匡小说的感受也就更为深刻,有很多少年时悟不到的东西,如今已清晰的浮现在眼前,自然,写出来的文字,也就有了些可看性。 将这些文字结集成书,取名《小说倪匡》,不敢大肆评价(长篇伟论太考验作者,即使论了,读者也未必有兴趣看),倒是可以小小地品评一番,就某一个主题、某一段情节、某一位人物,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文章不用长,表达完自己想说的内容,就可以结束。这样,作者写得不累,读者也看得不累。 而且,感想随读随有,《小说倪匡》、《小说倪匡2》、《小说倪匡3》……只要心中还有感想,就可以无限制地「小说」下去。 这本《小说倪匡》算是抛砖引玉,大家也完全可以写出自己的《小说倪匡》,每个人读倪匡小说,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写下来,会很有趣。 希望大家喜欢《小说倪匡》!
新書推薦《千面倪匡:倪匡作品封面賞析及版本初考》 從2013年開始倪學研究,至今已十年。十年間,頗有些許小小成果,編了一堆倪學研究叢書,也創作了《來找人間衛斯理:倪匡與我》以及《倪匡筆下的一百零八將》兩本書。如今,花費我十餘年心血的新書《千面倪匡:倪匡作品封面賞析及版本初考》終於也正式出版,分為「科」、「幻」、「俠」、「情」四大分冊,囊括了數千冊倪老作品的封面,以及對倪老作品版本的初步梳理和研究,也是我獻給倪老的心意之作。感謝香港明窗出版社,為我設計了如此漂亮的封面。我終於可以舉杯向著浩瀚宇宙,敬倪老一大杯了!倪學研究永無止境! 「科」分冊: 倪匡先生筆下的冒險家有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性格:頑固到底又好奇心害死貓的衛斯理、優柔多情卻為情所困的原振俠、美麗豪放機智爽朗的木蘭花…… 「幻」分冊: 放蕩不羁四處留情的浪子高達、最危險的人物羅開、堪稱神仙眷侶的年輕人與公主、忠貞的游俠和浪漫的列傳、恍惚身臨其境的鬼怪故事……倪匡先生的幻想力無遠弗屆。 「俠」分冊: 「倪匡寫的小說縱橫開闊,有還珠的氣勢,朱貞木的綺麗,王度處的清雅。只不過他的佈局更奇秘,更詭異,他的寓法更新。—古龍 「情」分冊: 寫小說,作者或者還可以隐藏自己的本性,但寫散文,作者必須面對自己的内心……無論哪一種,都是倪匡先生的真情實言,讀者可以不認同他的觀點,但不能不佩服他的才情。 倪匡——自有人類以來漢字寫得最多的人,在他筆下的衛斯理、原振俠、木蘭花……粒粒皆星;各種文體,科幻、奇情、武俠、散文……信手拈來;創作逾三百册,一版再版三版四版…… 被倪匡譽為「衛斯理專家」的王錚,網名藍手套,自十二歲時接觸到衛斯理小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終成倪匡先生狂熱書迷。由購買閱讀到收藏研究,作者的收藏已然頗具规模,竟逾千冊,藏書跨地域、跨年代、跨語言、跨版次,版本之齊,珍稀罕有。 作者此番将收藏匯集成書,書中收載近三千張图片,包含珍贵剪報、各版本封面圖、内页故事、影視劇海報相片等,忠實呈現倪匡作品千變萬化的面貌,還原倪匡的創作軌迹,更邀得倪匡先生親撰序——「正是:半世紀來,又好又多,捨我其誰,消得吹擂!哈哈,哈哈。」
《來找人間衛斯理》讀後感:倪匡與我 作者:天橋上的說書者 《來找人間衛斯理》讀後感:倪匡與我 作者:天橋上的說書者 在這個或許沒多少人聽過倪匡的時代,關於他和他所寫的故事逐漸被埋沒,終將成為隨洪荒而去的碎片之一。這篇文章倒不是紀錄倪匡所寫的故事的心得,抑或評論其中角色、劇情,而是關於兩個讀者如何成為倪匡的忘年之交,一段遠比倪匡所著任何故事更加平淡、更加精彩、更加感人、更讓人驚呼命運之巧手。 《來找人間衛斯理:倪匡與我》由上海人王錚(網名藍手套,宇宙三大衛斯理專家之一)所著,故事從與董鳳衛(網名大鱷魚精,宇宙三大衛斯理專家之一)不打不相識開始說起,兩位少年在圖書館讀到倪匡所寫的故事後,展開一趟追尋之旅,不論是尋找更多倪匡的作品,抑或寫信給倪匡表達對其作品之喜愛,成為筆友、在舊書攤尋得倪匡作品宛如淘金般欣喜若狂,這些點滴在網路發達的當代看來特別動人動容;即使長大成人,王、董二人仍尋找著倪匡和閱讀他更多作品。 網路聊天室興起後,兩人終於和倪匡進一步聯絡,在網路上交談甚歡,還與他在香港碰面,書本前的我完全可以想像他們的興奮之情。此時倪匡對他們而言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傳奇人物「衛斯理」,更像是平等交流的朋友,數十載的年齡隔閡在這段忘年之交前也被弭平。 倪、王、董三人更加相熟後,也認識了來自台灣的葉李華教授(《衛斯理回憶錄》作者,宇宙三大衛斯理專家之一)、和同好組成「倪學七怪」、共辦衛斯理五十週年紀念展、致力尋找倪匡其他非小說著作等,在書中也都有詳盡的敘述,這些圍繞著倪匡共譜的有趣回憶顯得彌足珍貴。 我最早是在國中時接觸倪匡的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的前三分之一多是透過紙本書閱讀,而後三分之二則多透過電子書(當時還用電子辭典作閱讀器,如今想來傷眼無比)。作為一個曾經的書迷,我也曾經和王錚、董鳳衛那般尋找著倪匡的作品,每到任何圖書館,我必是先找是否有我不曾讀過的作品;在接觸更多浩瀚、磅礴和硬派的科幻小說,這幾年來我漸漸對倪匡的作品不再著迷,畢竟後期與「長老」的鬥爭、討論成精變人的過程等,與早期帶點人性批判和暗諷社會的科幻冒險故事相比,過於玄幻或對話居多而讓我感到不耐、甚至不太喜歡;然而,在閱讀這本《來找人間衛斯理》後,我又重新想起過去和倪匡、衛斯理、原振俠等人相識的過程,追隨倪匡腳步的也與書中所述如出一轍,讀來讓人高興和感動,縱使差距好幾個世代,對於倪匡的喜愛卻是穿越時空的。 稍微分享一下我個人最喜愛的幾部衛斯理小說,幾乎都是近五十年前的早期作品,如機器人於遙遠的未來統治人類的《玩具》、長生不死卻帶來可怕副作用的《不死藥》、另類外星難民的《老貓》等,不得不讓人敬佩倪匡的想像力;倪匡的許多故事也敢於在作品中嘲諷中共暴行或荒謬之舉,如暗諷香港回歸的《追龍》、談及逃亡藏民的《天外金球》、批判文化大革命的《風水》等。此外,後期作品的《一個地方》和《須彌芥子》讓人想到非常有趣的「微縮世界(宇宙)論」,可視為後期最有創意之作;終於解決多年前於《密碼》埋下之伏筆的《解開密碼》,「蛹」中長著翅膀的人型生物,讓人聯想到《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泛用人型兵器(實際上是某中人型生物),對於地球生命之起源有著耐人尋味的想像(除了版本不同的創世論外,倪匡作品對於地球、人類的未來也有不同的想法,可參見《奇門》、《天書》、《原子空間》等書)。 總結來說,倪匡小說讀者在國內應該非常小眾,我所知非零星閱讀而有看過超過數本的僅有一位國中認識至今的好友和大學學妹,但讀了這本《來找人間衛斯理》,那些或曲折、或使人掛念、或讀來會心一笑的昔日往事,終於對今昔亦然的「倪匡書迷」這身份感到隱然的自豪,也多多少少成為書中內容的一角。倪匡寫盡種種科幻想像,而王錚寫出了他心中的書,於今日能更了解倪匡實在是件太美好的事情!
我心目中的衛斯理(作者:徐克) 一九八零年代,衛斯理小說已經在東南亞風行了二十多年,書目也已出了七十多本(當然比起整個系列總數145 本,數量還差一截)。電影界對拍攝這個人物的題材,已蠢蠢欲動,其中算我在內。即使當年衛斯理小說這麼熱門,同行對這個題材卻存有憂慮──那就是以華語片的市場,在有限的特技,及有限的預算,是否能把這套小說的任何故事拍得好。 我記得在新藝城七人小組的「奮鬥房」裡(在八十年代,新藝城每晚都聚集公司高層行政創作七人,即麥嘉、石天、黃百鳴、曾志偉、泰迪羅賓,施南生、我,做討論劇本、分析市場等事),就提及不少次衛斯理這套小說。 而除了特技和預算外,另一個問題就是──到底那個演員最適合飾演衛斯理這個人物?衛斯理既已成為家傳戶曉的科幻小說人物,要在銀幕上呈現他魅力,實在要相當有觀眾緣的演員才能承擔得起。 我多年來的習慣是,「心中存有題材,等待適合的演員」。 當時遇上新藝城出品如火如荼的「最佳拍檔」裡的許冠傑,正符合我心目中比較接近衛斯理形象的人。如今,相隔這麼多年,能演衛斯理者當然更有人選。 我對衛斯理的感覺,其實跟倪匡本人創作思路很有關係。他創作武俠小說時期,他很多作品都被視為經典,後來他撰寫的特務小說《女黑俠木蘭花》,也相當出色,特具中國式現代俠義浪漫風範,而且所描寫的世界是海闊天空,無所不能。這種題材跨界的作者,在世界上不容易找到第二人,到他的衛斯理出現之後,更把讀者帶到更異想天開的領域。想像一下,美國的「X 檔案」是在九十年代才出現,而倪匡的衛斯理,比美國的「X 檔案」劇集早出了近三十年。衛斯理早就在華人讀者心目中,早已成為倪匡世界的一個代號,再看後來的「X 檔案」,相似地方甚多,也不知道它是否受過東方衛斯理所影響下而促成誕生的。 我心目中的衛斯理,是具深厚中國文化的智慧淵博者,除最尖端的科技外,他比世界任何科幻小說中的人物,都精通於人類古文明的知識,特別是神秘莫測的中國易卜河圖洛書、風水等學問。另外,他比現代占士邦、女黑俠木蘭花都懂得武術是什麼──因為他比常人智慧更高,並對筋胳穴位方面有異常的研究。 衛斯理的故事,多數牽涉到地球與天外文明的接駁,假設了地球人對未來命運的預言。基於以上的原因,在衛斯理云云故事中,我對《無名髮》相當感興趣。《無名髮》企圖用衛斯理的手法,去解釋人類宗教發源的真相,足可見野心之大,遠遠超越一般小說的境界。 從八十年代轉眼到今天,已有三十年,始終我與衛斯理無緣結合。幾次跟衛斯理題材接觸,都是去輔助友人導演完成他們的作品。因此,每次見到倪匡,我都再提一次,我終有一天會把我心目中的衛斯理搬上銀幕的。
喜宴──衛白聯姻(短篇小說) (作者的話:本篇小說中出現了不少衛斯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家若是有興趣,不妨可以猜一猜,權當作茶餘飯後的一點小樂趣。) (一) 這是我參加過的最奇特的一場婚禮。 一天午後,妻從信箱取出一封信,交到我手中,是一封喜帖。我覺得奇怪,我不記得自己的朋友中,還有誰未婚,打開一看,落款是「衛斯理、白素」。 我更奇怪了,衛斯理與白素只是故事中的人物,雖然在《天外金球》的結尾曾提到他們半年之後結婚,但他們怎麼會寄喜帖給我?難道世上真有衛斯理與白素其人? 我心裏極好奇,思來想去,得不出結論,於是決定走一遭,反正也沒有什麼損失。 我按著喜帖上的地址,找到了這裡。 (二) 這裡並非什麼大酒店,也不是著名建築物,只是一幢極普通的兩層樓小洋房,大門旁的名牌上寫著「衛宅」兩個字。 但今天,這幢小洋房是如此特別,雖只是黃昏,卻已張燈結彩,冠蓋雲集,熱鬧非凡,門口貼著大大的「囍」字,更是顯得喜氣洋洋。 我來得晚了,一進門,便有兩個女孩迎上前來。我識得她們,穿著旗袍高跟鞋,眼睛上塗得五顏六色的是高彩虹,而另一個穿著清涼,身材曼妙的女孩是王紅紅。 我在來賓簽到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彩虹頓時張大了嘴:「您……您就是……」 我不待她叫出我的名字,便點了點頭。 紅紅也瞪大了眼睛,繞著我轉了好幾圈,上上下下地打量著我,道:「我覺得您倒是像……」 我哈哈哈哈大笑四聲:「像酒鬼還是像色鬼?」 兩個女孩也大笑,拉著我的手,將我帶進客廳。 (三) 客廳裏人極多,長桌上擺滿了各色菜餚和美酒,任客自取。白素一身玫瑰紫禮裙艷光四射,挽著身著白色西服的衛斯理,招呼著賓客們。老蔡在廚房門口看著他們,邊流淚邊笑著自言自語:「阿理終於結婚了。」 左邊廂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方面大耳,神光炯炯,一身淺色長袍,手執一杯白蘭地,氣勢非凡,神態攝人,卻不是白老大是誰! 圍著白老大的,大多是七幫十八會的首腦人物,我正想過去打招呼,突見白老大雙目精光一閃,大喝一聲:「窗外鬼鬼祟祟的是誰!」 話音未落,只見一條黑影從窗外一閃而過,白老大飛身撲了出去,但黑影去勢甚快,等白老大到了門口,黑影已然踪跡不見。 正悻悻然時,宋堅叫道:「大家看,那是什麼?」 眾人連忙望去,原本空無一物的窗台上赫然多了一 隻小巧的錦盒。 白老大拈起錦盒,正要打開,傑克上校高聲叫道:「且慢!這盒子,還是讓警方處理比較合適。」白老大點點頭,將錦盒交給了傑克。 錦盒打開,裏面除了一小幅紅綾,別的什麼都沒有。 眾人七嘴八舌:「難道是蠱苗的猛哥送來的?」 「會不會是大活佛送的?」 「只有齊白才會送這種莫名其妙的東西吧?」 旁人都未察覺,只有我看到了白老大臉上那一閃即逝的苦澀神情,我想,他定已知道這是誰送來的賀禮。 (四) 大家看完熱鬧,進屋繼續喝酒,我也取了一杯,這酒是白老大從歐洲古堡中找到的,據說是世上最陳的白蘭地。我淺淺地喝了一口,酒液如絲綢般柔滑,一入口,便自動順著喉嚨流進了胃部,整個人感到無比舒暢。 正陶醉著,肩頭被人拍了一下,回頭一看,卻是小郭。小郭笑著對我道 :「你替衛斯理找了這麼一位美嬌娘,什麼時候也給我找一個?」我連忙陪笑道:「盡快盡快。」心中卻尷尬不已,轉身走開,偏又和老蔡撞到一起。 老蔡拿著一封信,向我抱怨:「現在的年輕人也真是,寄賀帖不署名,畫一支菊花,算甚麼名堂!」 我只覺好笑,忽聞二樓書房傳來爭論聲,心中好奇,便上了樓。 只見胡明揮著一張照片,對王俊大聲道:「張堅不信也算了,你好歹也算埃及專家,怎麼連你也不信?」 王俊笑道:「這樣的照片,我隨時可以做出幾百張來,你叫我怎麼相信?」 胡明一時氣結,張堅插嘴道:「胡兄不要急,我看還是等衛斯理過了蜜月,找他商量如何?」 胡明兀自忿忿:「衛斯理一定會相信我的!」 從他手中揮舞的照片中,我依稀看到一個被肢解成六塊的木乃伊。 (五) 思索中聽得老蔡一聲招呼:「金二先生到!」我忙從樓上探首張望,來人雖身著百衲衣,卻也看得出是新布所縫製,赫然正是「揚州瘋丐」金二! 衛斯理聞得師父來了,趕緊牽著白素的手,撥開眾人,來到金二面前。 金二看看白素,笑著拍了拍衛斯理的肩頭:「還是徒弟比師父有福氣啊!」說著,大踏步走進屋來。 屋內眾人早已喝得耳紅面赤,大夥不住地向兩位新人勸酒。白奇偉擠上前,笑嘻嘻地對衛斯理道:「妹夫,我這妹妹可是交給你了,日後你若敢對她三心二意,我第一個饒不了你!」 眾人一陣起哄。 白奇偉又道:「我知道你喜歡把自己的冒險經歷記述發表,但以後,我的事,你最好少寫點。我不愛出風頭,只想無拘無束,做我自己喜歡的事。不過,妹夫,我倒很佩服你,你的那些故事,寫得還真像那麼回事。」 衛斯理笑道:「多謝大舅誇獎,我怎敢不尊台命!」 眾人大笑聲中,衛斯理摟住白素,深深一吻。 不知是誰舉起了相機,閃光燈的光打在我的臉上,暖暖的,又有些癢癢的感覺…… (六) 一束光照在我臉上,暖暖的,又有些癢癢的感覺,我緩緩睜開眼,發覺天色已經大亮。我揉了揉眼,昨日的婚禮似乎還歷歷在目,不禁嘆了口氣,原來竟是一場夢! 起了床,發現妻出去了,桌上擺著做好的早飯和今天的晨報。我掃了一眼,心中一愣,定定神,拿起報紙,仔細閱讀,頭版新聞赫然一行大字:昨夜著名傳奇人物衛斯理大婚,名作家倪匡親臨現場……
衛斯理第一次遇見的外星人是誰?(作者:紫戒) 《藍血人》中提到,衛斯理在大學時代認識方天,當見過他的血液是藍色後,就莫名其妙有想自殺的念頭,幸好得到同學的阻止。 衛斯理多年後再次碰上方天,知道若果見過他藍色血液秘密的人,都會有自殺的行為;衛斯理只能推斷這是因為方天有著超人的腦電波。此外,方天很神秘,從來沒有人知道他從何處來。他身邊亦有很多古怪的東西,包括會自動發聲的金屬管子、充滿奇怪文字的記事簿和令衛斯理受重傷的幅射武器等。方天也有很豐富的科學知識,是探索土星太空發展計劃 的實際主持人,但他暗地裡在太空船上增設了一個單人艙位,及增添了不少有利於太空飛行的裝置。 直至衛斯理和一間精密儀器製造廠的總工程師木村信討論到井上家族的「天外來物」時,木村信告訴他這個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傳家之寶,是一座應用於太空飛行的導向儀,來自別的星球人的科學結晶。衛斯理聽到後,居然道: 「真是有這個可能麼?別的星球上的人,真的到過地球麼?」 衛斯理一直沒有想到方天是外星人,因為這是他第一次遇上外星人的故事。但當衛斯理再思考方天各樣神秘之處時,只有他是外星人才能解釋一切,於是大為驚異: 『我坐在椅上,好一會講不出話來,只覺得臉頰發熱,身子熱烘烘地,腦中亂成一片,不知道在想些甚麼。人以地球為中心,已有許多許多代了,陡然之間,知道了在別的星球上的人看來,我們地球上的人實在比畜牲聰明不了多少之際,那種感覺,實在不是文字所能夠形容得出來的。我呆了多久,連我自己也不知道。 (一九八六年按:這是衛斯理故事中,衛斯理第一次遇到外星人,所以反應十分驚異,以後,見得多了,倒也見怪不怪之感了。)』 倪匡於1986年修訂時,仍設定衛斯理第一次遇上的外星人是藍血人方天。 此外,木村信更提出其他星球的人的時間觀念,和地球人可能絕不一樣。若大家都以繞日一周為一年,地球人的生命有六十年,但別的星球人,如海王星,它繞日一周的時間是地球的165倍,於是,海王星的人實際壽命也是地球人的165倍!這亦解釋了為何方天會和約二百年前的在月神會創辦人面前出現的天外來客有關。 當然,這不表示木村信較衛斯理想象力更豐富,因為當時木村信可能已被無形飛魔入侵,所知自然較衛斯理知道得多。 但方天真的是衛斯理遇上的第一個外星人嗎? 當然,嚴格來說,衛斯理在學生時代已遇上「雨花台石」中的紅白絲及「影子」,但當時他還未把兩者和外星生命聯想在一起,所以藍血人方天的真正身份給予他極大的振動。 不過,在後來的《少年衛斯理》中,則打破了這設定,造成了兩個故事的矛盾。原來衛斯理在中學時代已看見「天兵天將」捉走了他的朋友況英豪。衛斯理得到一名高級軍官的指點,知道「天兵天將」是來自天上的神秘力量,而「鬼竹」是一個可以接收腦電波並還原成的為形象的儀器,衛斯理頓然開竅。 那高級軍官更清楚地解釋西方國家已有若干證據顯示有外星生物降臨地球,而衛斯理提到的「天兵天將」顯然就是外星人。 衛斯理推斷「天兵天將」是為了他師傅王天兵而計劃捉去自己,但卻錯誤地捉了況英豪。於是衛斯理靜坐並集中精神和「天兵天將」聯絡,果然能和「天兵天將」溝通,並承諾若果找到王天兵,就會再和他們聯絡。 衛斯理若然在中學時代就已和外星人有過直接溝通,在《藍血人》中,就應該早已推斷出方天的身份,不需兜兜轉轉,更不需大為驚異了。
《鑽石花》 - 衛斯理的設定 作者:紫戒 《鑽石花》是衛斯理小說的第一篇,當時仍未是科幻小說,故事也比較平凡,只是一個尋寶故事。唯一值得留意的,是倪匡在這故事為衛斯理設定的一些性格及背景,有助讀者對衛斯理有更多的了解。 衛斯理的性格在《鑽石花》中已很出名,當他向死神唐天翔及石菊說出自己的名字時,文中提到石菊面上現出了驚訝的神色: 『顯然,她也聽到過我的名字,並且知道我的為人,但是她卻未曾想到,她一槍誤傷的,便是出名的愛管閒事的衛斯理!』 「愛管閒事」,這四字形容詞貫徹了衛斯理的一生,是他能遇上各式各樣奇事的主因。他能從細微不過的事發現其特別之處,然後加以探索,加上他不屈不撓的精神,解開了不少謎團。 衛斯理住在那個城市呢?在舊版中,明顯提到衛斯理是住在香港,當中亦提到很多香港的地方,如長洲、堅道及淺水灣等。但在新版中,倪匡只以城市等字代替,刻意不提確實地點。 衛斯理如武俠小說中的常見的英雄,不需為錢煩惱,倪匡亦有交待其經濟來源: 『我的父親,交給我一筆不算小的財產,我自己雖然不善於經商,但是我卻有一個很好的經理人,在出入口生意方面,每年均有不少的利潤。』 不過,衛斯理亦曾面對財政難題。在《木炭》中,衛斯理需要問陶啟泉借二百萬美元買一塊木炭。而在《解開密碼》中,衛斯理和擁有一億英鎊的溫寶裕,因為在不明物品交易會的拍賣中,不夠錢買裝載怪蛹的容器而要尋求別人幫助,最後拍賣價更達兩百億之高……。 還是說回《鑽石花》吧,當中提到衛斯理左手無名指上的紫水晶戒指,是他最喜愛而又值得紀念的一件飾物。《鑽石花》中的唐天翔及《地底奇人》的白素,都憑此認出衛斯理的身份。《地底奇人》更提到衛斯理已戴著它十多年了。但是,之後一直沒有提過紫水晶戒指的來歷,亦鮮有提及衛斯理戴著它。 經常冒險的衛斯理也有很多隨身道具,其中包括他定製的大衣,一面是深棕色,而另一面也可以穿著,則是藍色,在時間不允許周詳的化裝時,可以有很多用處。此外,他的腰帶全是由白金絲纏成的腰帶,又軟又重,是一件絕妙的防身兵刃。 在《鑽石花》中,衛斯理已顯露很多才能,其中最不可缺少的,當然是他深諳的中國傳統武術。他的師承如下: 『我一生所學極雜,但是正式拜師,卻是揚州瘋丐金二。我師父的先人,本是鹽商,可以稱得上家資鉅萬,但是他為人玩世不恭,輕財仗義,在他十五歲那年,便有不顧族人反對,將一半家產,化為現金,救濟那一年蘇北大旱的災民之舉。在他三十歲那年,富可敵國的財產,已然給他用完,他也索性蔽衣敗履,在街頭上行乞。 (省略部份原文) 他在四十歲那年,才遇到我的師祖,我師祖是何許人,連我也不知道,但我曾聽得師父講過,師祖的武功之高,已然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一身本領,並不是師祖親授,而是他的師兄,我的大師伯代授的。當我拜在瘋丐金二門下之際,金二已然六十開外,他因為入師門晚,是以大師伯的年紀,比他還輕。當然,我也曾向師父打聽大師伯的為人,但是師父卻也不甚了了,只是說大師伯姓陰,除了武功絕頂之外,一手金蓮子暗器功夫,更是獨步天下!他並曾告訴我,大師伯為人古怪,以後若是見到了他,無論我武功已到如何地步,絕不可能是他的敵手,若是不小心得罪了他,唯一求脫身的辦法,便是低聲下氣,向他認不是。』 《鑽石花》中,因大師伯幫助死神唐天翔,衛斯理責問他因何為虎作倀,從中可見衛斯理是非分明的性格。 衛斯理在語言上也很有才華。在《鑽石花》中,他就利用中國西藏康巴族人的鼓語和石菊溝通,騙過了死神唐天翔。此外,他在故事中亦因懂得德語及巴基斯坦土語,對其冒險大有幫助。 衛斯理也形容自己的竊術算是了不起,已達七鈴的地步: 『木頭人全身的關節,和活人一樣,是活動的,木頭人掛在半空,穿著和常人一樣的衣服,在木頭人上掛著銅鈴,從一枚鈴起,一直掛到六十三枚鈴,而伸手在木頭人的衣服內取物,沒有一隻鈴會相碰而出聲,這種程度,便是「六十三鈴。」一般的扒手,能有五鈴、六鈴的程度,已然是十分了不起的了。我自己因為興趣問題,曾經在十七八歲的時候,練過一個時期,不過到七鈴為止,便再無進境了。』 衛斯理精於化粧術,不過黎明玫的化妝術更為利害: 『我的確是給「他」嚇了一大跳,當我回過頭去時,卻又聽得「他」以極其濃濁的聲音,在向空中小姐招呼,霎時之間,我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那是黎明玫!她不但化裝成了一個男人,而且還是一個膚色黝黑、滿臉于思的巴基斯坦人!這令得同樣精於化裝術的我,也不得不十分佩服!』 倪匡在創作中,女主角往往較男主角能幹、聰明及細心,例如白素及木蘭花。尤其是白素,她沒有因此而喧賓奪主,反而與衛斯理相輔相乘,在冒險及謎團中並肩作戰,漸漸地建立起默契及感情。在這種設計下,讀者往往能感受到他們倆的感情,漸漸和他們熟落,好像和他們是朋友一樣,大家一起成長,這也是衛斯理系列成功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我的倪匡作品收藏 闲暇在家,一大乐趣就是整理书柜,正整理著,突然感慨起来,原来我收藏倪匡先生的作品已经有20年啦。再看看自己的收藏,居然已有1149册了! 一开始,我是根本还没有「收藏」这个概念的,倪老的书在内地是禁书,能看到,已属万幸,遑论收藏乎。 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黄昏,和老友二人,在上海商城的屈臣氏超市,买下了我的第一批收藏——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的口袋本卫斯理小说。当时那激动的心情,永生难忘。 但正因为还没有「收藏」的念头,所以,这批书保存得殊不小心,也借给许多朋友看过,等到想起要收藏的时候,这批书已变的颇为残旧。 对於完美主义的我来说,这是非常痛心的一件事,幸好在多年以后,认识了深圳开网路书店的蔡兄,托他的福,帮我觅到一套全新的明窗口袋本,令我欣喜万分,洗版洗下的那套,便全给了老友。 收齐了口袋本卫斯理,才知道还有未修订版的卫斯理小说,一种是王司马绘制封面的12册,一种是徐秀美绘制封面的44册,徐秀美的还好找寻,但王司马的那套却非常稀有,寻觅多年,只得五、六册,但好在后来在「倪学七怪」的龙俊荣兄相赠下,总算配齐了。 我的倪匡作品收藏,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己在还没搞清倪匡先生究竟有多少作品的情况下,盲目收藏,全凭运气,淘到一本算一本。第二个阶段,是在和倪老成为忘年交以后。那时,对倪匡作品已有了系统的了解,也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收藏,更加上倪老鼎力相助,赠送了我大量他的作品,使我的收藏数量一下子变得可观起来。 最高兴的一次,是倪老将别人送给他的两册60年代出版的浪子高达小说转赠於我,这套高达小说,绝版几十年,收藏难度太大,我本未将其列为目标,其实也就是放弃的状态,但倪老的馈赠,替我打开了一扇窗,也许是运气的缘故,在之后的五年间,我竟陆续淘到了剩下的6册,奇迹般的收齐了这套浪子高达小说,回头想想,运气真是好到不能再好。 收藏得久了,也结识了许多同好,香港的五怪、广州的小郭、大马的W兄、无锡的金老师、唐山的倪门中人,都是对倪匡作品有著深入了解,并也有可观收藏的朋友。和他们交流,是一大乐事! 给自己的所有收藏作了一番统计,光是倪老的签名书就有59册,倪老送给我的有174册,友人送我的有47册,以各种版本书籍的定价折人民币计算,就有31,942.59元,这还不算溢价淘来的绝版书,要是算上去,怕是十万有余。其中,单个故事不同版本册数最多的是「蓝血人」,竟已收藏了26册! 边整理这些收藏,边做些趣味统计,心情无比舒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