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精漫漫
viola0068
关注数: 70
粉丝数: 1,873
发帖数: 40,792
关注贴吧数: 25
#北海居#沿海双子星之间的行车距离 广东双子星之间的距离最短,但最远两个地级市之间的距离最远。 浙江双子星之间的距离第二近,最远两个地级市之间的距离最近
#北海居#职友集各市薪资排名,各位觉得可信度如何? 选了绝大多省会副省级直辖市和东部部分地级市 6000以上的,除了江浙粤的个别地级市和部分小省会,应该都在上面了
又找到了杭州的一个给力大死角,来体验下另类感
上海4月二手房成交情况,感受下昂贵的房价 这是中心城区各区成交均价,全都在4万以上,除了黄浦,都是4.1万-5.7万之间。 黄浦高达7.7万,高出均价第二的区足足两万,不过成交量远低于其它区,仅仅300套+ 静安如果不并闸北,估计也能7万+
#北海居#2020年4月全国百城商品住宅成交量 杭州 4月单月成交面积全国第一 1-4月累积全国第二,仅次于成都,331万平大概就是3万多套
直播坐杭州地铁去小县城 离杭州老城中心40公里的临安城区,虽然是区,但距离太远,没有融城,且城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在浙江都算是弱的水平,特别是在浙江北部地区,所以说是小县城更贴切一点
央行的城镇家庭资产报告被删了,信息失真严重 最大的bug在于资产的严重高估,把中国的民富瑞士化纽约化了,把京沪的民富华尔街化
给各位看一些关于楼市的恐怖故事 首尔甜城,燕郊第一人气盘,而且现在有了地铁预期,2017年的时候可没有。 80.09平这套,同楼层、同户型、同面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同精装修。 三年前成交价38700,三年后的今天15900(挂牌130万,结果128万成交),从310万跌到128万
我不懂为什么贴吧上那么多男性都关注商业 男性普遍没那么爱研究消费吧
浙江人均gdp增速大陆省份倒数第三 人口增速却是遥遥领先的第一,2019年人口净流入也是第一 这还是2019的,以前更惨 浙江gdp十多年一直很惨,各位怎么看?
历史没有如果,地利的并不比天和的更高级
苏浙闽粤四省人均住户存款
浙江太均衡,头部城市杭甬不行(相对全省水平和地级市水平) 有些人觉得杭州资金总量厉害增速快,但我觉得杭州还是不怎么样,跟个税和人口暴涨这件事比起来,跟广州的差距比对后面的优势要大,比广州落后了13700亿,却对后面重庆成都才领先7000多亿,即使对南京也刚刚1万亿。 最主要的是,杭州人均资金量对全省地级市人均的优势低于石家庄以外任何省会,中心度可以说垫底(毕竟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河北一些资金量是流向北京的,实际未必比杭州差)
资金量是存量数据,但GDP是基于存量的数据 gdp是每一年新的核算(这一年的薪酬消费总额固定资产形成,其实能转化为存量的部分很少,固定资产已经计入存量中了)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再崩塌,单年也基本不会负增长20%以上,除非挤水
宁波跟杭州一样不吸本省人,太独特了 宁波外来落户,本省迁入的才三分之一,跟杭州一样夸张。 就积分落户口径,杭州本省迁入才30%,深圳本省是四成,广州本省六成,苏州七成,南京八成,成都武汉九成。 直辖市没有同省城市,所以没法比较。杭州宁波可以说是最难吸本省人的大城市了
城建水平无非是感官舒适和功能便捷两大纬度,谈其它无意义 感官舒适有无数个纬度,然后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且一个城市几百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的舒适感都不一样,而且游客逛的、普通人生活工作区域都不一样。这是最没法比较的 功能便捷还有量化的部分,但也超级繁杂,也有无数个二级纬度,比如有多少面积的甲级写字楼够不够用?刚需和改善性住宅多少够不够用?像样的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学校医院的建筑面积够不够?路面怎么样是否影响开车?公共交通设施方便程度如何?对外交通枢纽便捷度又如何?还有卫生管道等等,这些必须是从实际便捷度层面出发,一线城市未必比二线城市强,而不是沦为口嗨 城市论坛特别是华吧谈的城建,往往是感官层面,比一个城市累积几平方公里最多十多平方公里(所有图加起来都不过那么点大)的上帝角度视觉冲击感,以及图片实地累积都到不了5平方公里的街景视觉漂亮度(各位不信可以试试,很多人的街景宣传图,能看到的实地面积,加起来都到不了5平方公里甚至不到1平,模糊远景除外),只是一个城市城建极小的一面
2019年青岛市GDP11741.31亿
江苏生产总值核算会议明日召开
舟山的发展还有盼头吗?为什么不回归明州? 117万常住人口1300亿GDP,县级市的规模,人均gdp也不怎么样。 波音凉了舟山的波音项目自然也凉了。 巨无霸的石化产业规模,为什么没刷出GDP?税收也就那样 当年,如果把舟山的那些政策和项目砸在宁波,应该会好多了吧
哈尔滨出来了,5249.4亿 哈尔滨出炉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壮大新增长动能,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平稳、结构优化、质效提升,保持了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为全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省统计局以“四经普”修订后的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数据为基数进行统一核算的结果,2019年全市实现GDP总量5249.4亿元(2018年修订数为501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亿元(2018年修订数为525.7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127.3亿元(2018年修订数为1107.3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3552.6亿元(2018年修订数为3377.1亿元),增长5.2%。
合肥2019年GDP9409.4亿
山东第三轮预测(上轮临沂被预测中) 1.青岛12103亿(正) 2.济南9398亿(正) 3.烟台7653亿(负增179)(已出) 4.潍坊5755亿(负增401) 5.临沂5037亿(正)(已出) 6.济宁4370亿(负增560)(已出) 7.淄博4289亿(负增779) 8.威海3182亿(负增459) 9.东营2985亿(负增1167) 10.菏泽2877亿(负增202) 11.泰安2849亿(负增802) 12.滨州2451亿(负增189)(已出) 13.德州2352亿(负增1028) 14.聊城1979亿(负增1173) 15.枣庄1896亿(负增506) 16.日照1685亿(负增517)
江苏各市都出来了
苏南5市和徐泰分2781亿增量,怎么分? 徐州350亿 泰州不要了 镇江倒贴100亿 南京1300亿 常州350亿 无锡500亿 苏州381亿
突然发现,湖北已是经济大省更是经济强省了 GDP总量省级第七 人均GDP省区第五 省会GDP城市十强 两个地级市,双双快接近两个普通副省级省会(且千万级人口的省会)和一个大区中心副省级省会(500万城区人口的大都市) 尖端行业半导体国内翘楚
这次疫情会对未来超级人口规模大城市战略带来影响吗? 还有一城独大战略
我很好奇东北F4和宁苏锡广深现在的真实常住人口 特别是哈尔滨大连两市。大连好几年没公布了
我个人觉得十强城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固化了 京津 成渝汉宁沪杭 广深 会固化 类似一张弓的格局 有些人唱衰天津,说“”天津会掉出前十,且再过几年没人记得天津曾十强”,我觉得,即使天津目前的“弱项”GDP今年都可能扔在前十,且增速开始增长,何况其它方面的主流数据和项目
浙江如果不大量卖地,请问应该怎么发展?各位可有高见 很基本的道理:供地够多,必定抑制房价上行地价上行。控地出让少,抑制房价下跌或加速房价上行。 供地够多,是因为人需要居住、需要办公,需要产业园厂房进行生产。 请问,如果不卖地,房价继续大幅度上行,应该如何吸人如何发展? 杭州宁波大量全国各省的人购房,就因为供应量够大,买得起,如果一年才几百万平,房价高企,外地中高端人才不来了,对浙江才是灾难吧 如果不卖地,没有地发展什么?怎么建住宅?怎么建写字楼?怎么建厂房?怎么扩张城区面积?难道让人住在空中?让人在空中办公?让制造在空中生产吗?
广州2019年GDP23628.60亿 、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628.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3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454.00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3.23亿元,增长7.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1.06:27.32:71.6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占服务业比重达67.5%,比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服务业主导型经济日益巩固。 (一)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品生产向好。2019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及其辅助性活动增加值276.31亿元,同比增长3.7%。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451.99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种植业增长稳定,全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同比增长1.4%,蔬菜产量同比增长4.5%;在香蕉、大蕉、柑橘类等水果产量大幅增加的带动下,园林水果产量增长5.9%。渔业持续增势良好,全年实现产值增长6.8%,水产品产量增长2.4%。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9201.01亿元和458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和5.1%。三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长1.5%,其中汽车制造业今年下半年以来降幅逐月收窄,同比下降0.5%;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5.2%,石油化工制造业增长2.2%,增速同比均提升2.4个百分点。部分行业增势较好,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产值分别增长31.5%、32.8 %和10.9%
今年江苏多城GDP排名大提升,常州徐州或25位和27位 南京或进前十,当代首次突破。 然后9000亿+集团,第18-24位的七城混战(济西肥通福泉莞),而且这七城也很稳定,上限18下限24。 接下来就是第25位的常州,大连应该26位,然后烟台跟徐州争27位(假设烟台下调比例等于山东平均且挤溢出),接下来应该就是唐山温州长春争29-31位 对了,还有苏州也进位。
各位预测下这场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
大东北2019年GDP50285亿
果然不用对浙江GDP抱以希望,虽然忍睹但膈应的惨 浙江GDP和各省GDP出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昨天说过,就像有吧友说的,浙江这次要么就至少63000亿以上要么就增速很低彻底难看,反正浙江gdp本来就难看,不到63000亿还是又难看又没意思,而过了63000亿,对未来还有一点奔头一点希望。 结果,就是那么膈应人的62300亿+
台湾2019年GDP出来了,6111亿美元,人均25913美元 191422亿新台币。人均好高
上海2019GDP超过3.8万亿,不知道上调了多少
陕西GDP25700亿+,居然,也背锅了
各省化工园区分布数量,这更能产GDP还是产税?
2019年南京实现地区总值14050亿,总量人均都好高
我发下各种我喜欢的男人脸集合,各位能总结出我喜欢怎么样的吗? 我也顺便说下我喜欢的身材(不知道我喜欢的脸是否跟身材有关系):个子高、骨架大驱干大、强壮厚实 先贴下这个角度的李现(不是所有角度都喜欢)我挺有感觉的
发现一件很可怕的事——对数据的各种双标 看到好多吧友,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面对同样的数据,态度大相径庭。 对自己有利时,该数据是很有参照意义的。对自己不利时,该数据又不能说明什么。 想说明一个城市实力比自己家乡弱很多的时候,会直接拿这一单个数据来证明,可见他有多看重这个数据。但面对他敌对省城市的这个数据远超家乡和其它城市,他又说这个数据没有意义了。 不止是数据,在城市的各类硬性基建指标(地铁高铁机场隧道高架体育场博物馆等等)、商业布局、科教文卫配套上,也会各种双标,通过各种对自己扬长避短、而对敌对地区扬短避长非常可怕,加上一些主观并无硬性指标的吹己黑他,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除非两地差距有北京廊坊或者江苏宁夏之大,只要差距没那么大,他都能通过双标、扬长避短扬短避长、主观无量化硬性说法来达到自己想要的。
中国城市市值Top10
鹤岗产权房&中国普通农村自建房,哪个价值更高? 假设: 鹤岗产权房,在鹤岗城区,商业交通配套齐全,建筑面积90平两室或者三室,中等装修,售价10万。 中国普通农村自建房,地处中国各方面是中位水平的农村,建筑面积200平,中等装修,假设有商品产权(可自由流通),美丽乡村,但没有拆迁预期。 我这边说的鹤岗其实是大部分普通小城市的未来
至少这两年来,我一直觉得任何省人均gdp超浙江都挺正常 看到吧里,有人说浙江吧友接受不了浙江人均gdp被其它省超,是不是幸存差偏差了?只要看到一两个浙江吧友说了什么,就说浙江吧友就怎么怎么样 我也是浙江吧友。 首先,我觉得人和人之间,阶层和资产的差异碾压地域差异,小县城的某个人人全方面碾压包括京沪核心区在内的一二线城市的很多人都是很正常的(财富、幸福感、体验感、人生兜底能力、前途眼界),所以地域没有意义。 其次,至少这两年来,我一直觉得就人均GDP数据,任何省超过浙江都很正常,何况发展水平在中国平均之上的福建省。 我也不能代表浙江吧友,其它浙江吧友也不行,都是不同观点、不同呈现的个体。所以不存在“浙江吧友就如何如何了”或者“其它省的吧友又如何”,人的个体好坏差异也远远大于地域群体差异。
福建gdp上调2000亿,人均gdp或超浙江
未来年轻人普遍不会攒钱购房,是否会颠覆楼市? 90后00后很少会跟70后一样缩衣节食攒首付,很多年轻人买房,是仰赖家里的积蓄。 再往后就不行,有能力买房的,往往是本来就有房的,新增的有限。 这意味着,未来有购房预期的无房新接盘人口会大大缩减。 因此,我个人很不看好未来楼市和房价,一二线城市都难,其它地区更不用说了。各位怎么看?
直播陈棣镇,第一次去杭州以外的镇(旅游古城除外) 虽然这段时间发了好几个直播贴,但陈棣镇是这次出来走走的最后一站,明天回去,之后会很长时间不发,别删呀@小米米芽芽 这个镇据说是比较传奇的镇,泉州强镇,对我来说也挺新鲜的,所以单独拿出来直播 晋江万达广场镇楼,因为陈棣镇离万达广场只有三公里多
从厦门火车站坐动车去大泉州啦!海西工业巨无霸之城 也是第一次来厦门火车站
2010年和2014年青年男子身高,亮点多 1.那么南方的福建,2014年高于北方的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陕西,跟印象中很高的黑龙江只差一厘米,现在已经反超也不是没可能。现实中的观感,确实不觉得哈尔滨的街头路人能高过福州厦门(都去过多次) 2.江苏上海比黑龙江天津高。 3.浙江比内蒙古陕西高,跟山西快持平了。 其实各地身高差距很小了,特别是大城市的城区中,有一些省身高低,是被大量偏远贫困农村拉低了。加上各地人口迁徙,会让以后城市里(或者人口聚集区域)的人身高越来越趋同
现在的厦门,天气实在太舒服了,温度和风
2019年中国五大学科奥赛各省市金牌排行榜 随着昨天全国中学生化学决赛在郑州大学的成功落幕,今年五大学科竞赛(数理化生信)成绩全部出炉,以下是今年各省金牌获奖统计结果!
未来中国地区差距是以省和都市圈差距为主,而非东西部差距 从全国最宏观的地理范围将进一步扁平化,中西部和东部差距依然会大,但会慢慢缩小。 同大区的省域之间的分化会显著大于东部和中西部的分化。 而最大的分化则是在都市圈之间,这个差异更会远远大于大区差异。也就是中西部某个都市圈发展水平碾压东部某个都市圈的局面都有可能普遍。
怎么看长三角规划中的浙江大都市区建设定位? 浙江的战略定位:大湾区大通道大都市区。 这是是给浙江真实的长三角红利?还是只是给个虚的名头其实长三角对浙江积极意义甚微?
除了上海、苏嘉通的临沪片和安徽,长三角对其它地区并无利好 纯个人观点: 上海不用说,本身就是长三角政策巨大红利的集成,新的长三角政策更是继续强化了上海在长三角顶级资源能量的虹吸权限。 苏州这二三十年凭特殊的地理优势获得了昆山的外资制造业红利和工业园区政策红利,但这本身跟“苏州是长三角”这一概念和所谓长三角政策关联度小(不过花桥的崛起和轨道交通早早通达确实与上海息息相关),再者新长三角政策也没有给苏州带来巨大的红利,除了吴江有示范区的预期。 嘉兴这些年开始获得了一些上海产业的外溢,主要是北部。但这也包括了污染工业的转移(至少我知道有个镇承接了上海的污染工厂),但有些确实是比较高端的产业,相对于当年的苏州质的优势巨大,但未来是否能真的有巨大的量,也是未知,新长三角政策有嘉善示范区的预期。 南通不拓展了。 至于安徽,因为跟江浙差距大,所以新长三角政策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缩小安徽跟江浙的差距,并拨高合肥的地位。再者,长三角本身就是安徽的巨大背书,让安徽在招商引资招贤纳士受益匪浅。 而对于江苏浙江的其它地区,长三角就并没什么意义了,至少因为长三角政策或者这个名头对苏浙其它地区的促进影响基本不会超过1%,其它地区并不会因为有个长三角的身份而带来超过1%的好处。
净资产1000万人民币的家庭在任何发达国家都是富裕家庭 不可否认,中国一线民富区的不少看着普通的土著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确实碾压世界顶级发达国家。 但事实上,能达到1000万净资产(包括自住房,包括有价值但需要合理估值的非产权私有房,包括私人企业固定资产,包括私家车,但要扣除各种借贷),在中国任何城市和世界任何发达国家包括瑞士都是少数
不黑不吹,谈谈我事实上感受到的宁波 第一,居吧有吧友觉得宁波吧友有问题,很糟糕。还有位正能量的和尚觉得现实中的宁波人也有问题。但是我觉得,除去高度内卷化的区域,哪里人的好坏不存在地域差别和比例,哪里人都有好的和坏的,且好坏比例,除非上帝之外,谁都说不清。哪里人好坏本身就是主观的且个体区别,现实中说宁波人好的外地人大有人在。如果本地人有那么明显的地域好坏,这个地方得多内卷多落后不堪。 第二,宁波实力强是事实,没得黑。各类数据放着,且五区(即老六区)占了很大的比重。非在宁波每个厉害的数据找原因(说这个数据厉害是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其实不厉害),我个人觉得真的很不对。这样的话任何城市都能那么整。
本人直播杭州隐蔽的超级大死角,手机实拍,发得出吗
天津可以加入河北,河北改名京畿省,做强做大 本人很喜欢京津冀人,一直相处得很好。希望除了北京,河北天津也能有大发展。 我觉得天津加入河北对天津也好对河北也好,都是利大于弊,虽然牺牲了天津的高考红利。改名京畿省听起来也很有感觉,比河北省要好听。 最主要的是把这个省做强做大,华北或者说北方真的需要一个强大的省,这对中国格局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个省总量的意义到底是财力兜底尾部城市还是集中建设头部城市? 总量强的省往往尾部城市更有保障(总量大的省尾部城市民生和财力往往不差?)还是头部城市更有实际可支配财力(全省集中供奉),包括集中财力帮头部城市建起更大的国际机场、高铁枢纽、顶级大剧院、顶级体育馆和顶级医院和学校,供全省使用,比总量小的省更有覆盖居民的便捷性(因为这些基建和资源可供全省使用共享,而省内往往是就近的,虽然也有例外)且因此有全国竞争力。以此实现资源优化? 以及财力大,能容易建起一些省域范围的东西,主要是高铁,但这个又貌似跟各地距离关联度大。
我觉得一亿人口的超级大省,各类配置确实应该很多 看到发改委支持济南为国家中心城市,而先前有青岛也获得了支持,有些吧友表示诧异或者不理解,我倒是觉得非常正常。 山东无论土著还是常住人口,都过1亿,很多配置不能跟一般几千万人口的省对等。 比如,副省级城市,本来极端如辽宁这样4000来万人口的省和土著人口同样4000万常住不到6000万的浙江都有两个副省级,而山东1亿人口两个副省级本来就并不占便宜。 所以,国家中心城市,山东有两个也再正常不过,山东面积在中国各省中也算中游不算小,而且无论鲁西还是鲁东,人口分布相对均衡,各有一个也挺好的。 而像大型高铁枢纽、大型国际机场、国际航线、地铁里程批复、地铁城市数量、大型物流枢纽(山东还有个临沂)、国家实验室、双一流大学和专业的体量、北清等重点大学的录取人数(山东人口的1亿可是户籍不仅仅常住,高考人数巨大)、高尖端人才、顶级医院、国家重点医疗中心、大型体育馆、大剧院、一线商业品牌入驻、一线会议和赛事等等, 甚至再到区域中心城市的种种布局或者国家批复,都应与1亿人口大省的人口规模有一定匹配。不过,高铁里程高速公路里程什么的倒没什么,这类跟全省面积息息相关。 因为我看这些布局,往往会考虑到这个区域的人口规模。 想想浙江,比如很小一个角度,浙江的高铁站,不说杭州布局的六大枢纽站,嘉兴义乌温州金华这些地级市县级市要扩建的规模都挺可观的,而浙江不到6000万人,版图很圆,各城市间距离非常近。还有一些方面涉及到户籍人口方面的布局,密度就更大了。还有一些涉及城市的,有些看着浙江是几座几座的,但其实轮不到的城市,可能只有衢丽舟三座,或者衢丽舟湖,累积就几百万人口。 所以可以换位思考,山东1亿人口规模,需要够多够庞大的布局,跟人口匹配,涉及方方面面,覆盖城市数量和人口要尽量多。 还有一方面,跟江浙不一样,山东远离京沪两大bug,少数方面比广东还有优势(广东在国际航线和顶级商业布局上会受香港牵制),所以在各类布局上更应该多,否则真的很吃亏啊。 四川也是,不过四川人口比山东少很多,经济体量也小于山东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