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剑低语
LiangXngmngr
空着也是空着,不如随便填个“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当简介,虽然没有诊断证明,但是被喷了就拿这个当借口。计划通!
关注数: 3
粉丝数: 422
发帖数: 16,810
关注贴吧数: 17
统计了近400所高校在渝最高最低分,电气虽然仍旧远远比不过计科+计算机类+软工,但是单专业登顶了,出现了四十多次。
在重庆31个专业位次前进8个专业位次退后,1个专业新招2个专业停招。
今年公师最高位次再次刷新了 华东师范大学的数学在贵州录到664名了
山东的投档出来了 计划180人投档195人,追加13个专业15人。最低广播电视编导545分,83953名;次低土木工程557分,65105名。法学问鼎,计划2人投档3人,最低598分23677名。 加上陕西的12人,已使用预留计划27人,其他省份未知。西油今年预留计划还挺多
陕西正式投档出来了 理科计划192人投档203人,增加11人,最低分533分,29022名。文科计划17人投档18人,增加1人,最低分526分,6088名。 理科超西安理工2分,文科超西北政法6分。
西石油今年在宁夏调档线 目前来看,超过了中石油北京、华电保定、大工盘锦、延边大学、东北林业、东北农业、上海财经、合工宣城、武汉理工、华南理工、华南师范、海南大学、四川农业、贵州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中石油克拉玛依17所211。部分是因为断档了。
已出调档线汇总(2024) 1.江苏。物理+化学组588分,40816名。 2.内蒙古。理科557分,汉授9971名。 3.陕西模拟投档。理科537分,27454名。
两个985的公师在渝挺进C9水平 华中师的公师也进入中九水平。主城拒止难阻编制热。
到了以工代赈的时候了 创造三千万个只有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没有经济价值的工作,所有失业人口均可在户籍地县级或乡级政府处参与,实行五天七小时工作制,包午饭,赈济金仅包含社保+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X系数+高温补贴,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系数按学历发放,初中及以下为1,中专与高中为1.2,大专1.3,本科1.4,研究生1.6,以鼓励人民升学而不是躺吃赈济金。这个工作工资很低,不冲击就业市场,作为对失业人口的兜底。 以工代赈的好处在于精准地将资金发给了最穷的那部分人,不降低经济效率,还实现了部分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减轻国企负担。 工作内容包含社会救助、残障康复、老年保健、幼儿托育、寒暑假照顾学生、治安巡逻(大规模扩大辅警规模)、植树造林造草、森林拾柴、乡村道路清扫、环境监测、天眼中控等。
港五也不香了 今年重庆理科港城前1.4万名就能上,超过2020年刷新历史记录,较十年前下降了1.3万名。
要不要抄底小盘股 赶紧中小盘快跌到位了
一个选专业比阳光高考或张网红准的方法 月K线法
北京时间改成东九区的设想 把北京时间改成东九区,意味着八点半上班变成了六点半至七点半(地方时间)上班,十一点睡觉变成了九点至十点(地方时间)睡觉,可以促进早睡早起,这个想法怎样?
福建高中生已经快放弃文科了 (不看总人数,因为专科招生不歧视文科,中下游高中会大量开设文科班放养学生) 夏季高考福建总分前30%的学生,物理类已接近历史类的6.5倍了。
2025年高考竞争程度预测 竞争变小: 1.贵州。贵州2022年初中毕业生比2021年减少9.8%(暴跌六万人),普高新生减少4.5%,普高升学率从51.9%提高至55%。贵州2025年的优秀应届生会减少9%以上,但赋分分母降幅要少一些。 2.吉林。吉林2022年初中毕业生比2021年减少5.2%(超一万人),普高新生减少1.9%,普高升学率从68%提高至70.4%。 3.山西。山西2022年初中毕业生比2021年减少3.3%(超一万人),普高新生减少3.5%,普高升学率约60.1%。加上明年复读生少,山西压力会大幅下降。 4.青海。青海2022年初中毕业生比2021年减少3.5%,普高新生增加1.9%,普高升学率从59%提高至62.4%。 优秀分子减少成绩差的分母增加,明年高分段会不会60赋95呢? 5.河北。河北2022年初中毕业生比2021年减少0.9%,普高新生增加0.6%,普高升学率59.8%。 6.河南。河南2022年初中毕业生比2021年减少1.5%,普高新生增加4.8%,普高升学率从53.6%提高至57%。明年河南夏季高考人数预计上涨至94万左右,但考生实际水平是不如今年的,只是原始分低分的分母更多了。
又上榜了,还是前十 不得不再次win一下
一年前的陕西重庆高考对比 如图,纯手工统计,不含中外合作、预科等。
咱学校现在就业情况如何呀 我记得18/19年我毕业的时候,西油的工科男生只要愿意上两班倒,是个人都有工作,19-22年我在广东工作的时候,广工工科生都是被各个工厂抢着要。 看网上热传的2024广工就业率,整体才四成,工科不到六成,哎现在就业环境这么差了啊。 不知道咱西油如何。
选专业一定要有前瞻性 1.普通家庭优先选公费定向生/军警学校,反正也是提前批,不影响后续录取。几年后的就业会比现在还要难,先就业再择业,确保自己饿不死。 2.选择沿海地级市或省会城市需求大的专业。千万不要盯着地级市或县城的需求,00年代乡村衰败,10年代集镇衰败,20年代县城衰败,30年代内陆地级市衰败,国内人口和产业在不断集中,小城市会和以前的乡镇一样,只剩连护工都雇不起的留守老人。 3.中低成绩选技术发展缓慢,迭代相对较慢的行业需求的专业。既然卷不赢,就不要想着挣大钱,一步一个脚印。 4.学校所在的城市也很重要。在学校档次拉不开差距的时候,工科生优先选北京、江浙沪、广东的高校,次选安徽福建山东天津的高校,离工业区越近就业越容易。工业也不要看城市二产,看规上工业企业用工人数或上市公司数量,二产很多都是建筑业或小作坊刷的,不准确。 5.选名字普通常见的专业,花里胡哨的细分专业留给读研的时候再学。
高考避坑专业 1.工程软件。工程软件属于土木,和软件工程不一样。 2.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就是以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改了个名,属于管理学。 3.智能建造。土木改名。 4.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改名。 5.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改名。 6.智能运输工程。有些是车辆工程改名。 7.智慧水利。水利改名。 8.工业智能。不如自动化。 9.智能采矿工程。就是采矿工程。 10.智慧建筑与建造。建筑学,连土木都不如哦。 11.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不如建筑学。 12.数字经济。经济统计学改名。
预计今年仍旧只有800多万人参加夏季高考估计有接近 其实很多人不懂,说什么复读生暴增,实际上是2019年开始中专生大规模参加高考。 以重庆为例,2023年中职毕业13.4万人,其中升学超过9.7万人,这也使得2019年开始专科生源质量暴跌,认可度大幅下降。 全国范围内400多万中职毕业生,估计有300万都要参加高考了,把这部分人去掉后考生人数会大幅减少。
混入招就处群的途径 用非四川ip冒充咨询的新生
家里穷分数低不想读民办本科的同学 一定一定不要被骗了,读什么助学班之类的。 可以考虑西藏林芝的西藏农牧学院,大部分专业免学费住宿费还倒贴三千一年的生活费,因为在西藏一般也是公办本科分最低的学校之一(不考虑断档可能就是倒一)。 缺点也很明显,海拔高,川藏铁路(地铁)林芝至雅安段2030年才通车,只能坐飞机上学了。 今年还有个和田师范学院也要招生了,分数应该也比较低。还好环塔里木的铁路修好了,去喀什去巴州也比较方便。 缺点嘛,喀什有大片的绿洲,但和田绿洲比较小,容易吃沙子。
不输末流985的211 1.第一梯队。北邮、中政。 2.第二梯队。中财、上财、外经贸、北外、西电、北交、北科、南航。 3.第三梯队。南理、华电、北化、哈工程、药大。 4.预备队。华理、西财、合工、苏大、西南交、郑大、南农。 选211的时候优先考虑这些。
福耀科技今年没过审批的主要原因——资金问题 福耀科技大学(筹)的大股东是河仁慈善基金会,河仁慈善基金会持有福耀玻璃6.5%股权,2024年福耀玻璃每股分红1.3元,共26.1亿股合计分红约33.93亿,其中河仁分红收入约2.2亿。 河仁收入这么少,福耀科技后续经费肯定指望不上河仁的,只能作为普通民办三本进行运营,为河仁挣学费。即使福耀科技不向河仁上缴利润,按规划完整体在校生一多万人每年收两三亿学费,福耀科技可支配的经费也不能支持其达到规划的高度。
2024避坑高校一所 济宁医学院避坑: 2024年济宁医学院普通批大规模扩招16.62%,但临床/中医学类反而缩招了205人(其中山东缩招19人,省外缩招186人)。 省外总计划缩招1人,其中河南增加10人,新增新疆招生(8人),甘肃缩招19人;山东省计划增加530人。 省外临床/中医学类计划从355人大幅缩减为169人,护理学类计划从104人增加至135人,其它专业计划从440人增加至594人。 这学校2024年计划坑外省考生了,塞了大量生物、康复等计划进去,有调剂的省份务必避雷。
5月pmi有喜有忧 输入性通胀即将来临
北中医2024年扩招了3.1% 总计划上没有缩招省份,上海、广西、河南、西藏未扩招;北京增加4人,天津、江苏、江西、四川、陕西增加3人;文科缩了11人,物理类扩了62人。
民大2024年普通批扩招了7.72% But,物理类缩招了95人,不要求物理扩招了322人。 总计划云南缩招6人,辽宁、甘肃缩招3人,吉林、上海、湖南、四川不变,其余省份扩招。
标题五个字 如图,一家之言。
观XSC,有感 其实解决办法非常多,就是会动很多人的蛋糕: 1.取消市直属学校非本部,分校全部下放所在区县; 2.XSC实行严格的户籍认证,需有一年及以上完整连续的户籍和学籍; 3.中考由各区县自行组织,非直属校名额分配至各初级中学,需要三年完整连续初中学籍; 4.直属校实行校考联考,在初三毕业后的八月上旬进行,不再招收分段直升学生; 5.严控民办学校规模,在校生不得超过义务教育的5%,普通高中的10%,规定民办学校学费下限确保较高的盈利能力,并由市国资持股40%控股; 6.不允许各级考试出现超纲题和竞赛题,维护教育公平; 7.不允许公立学校开设民办分校,收取择校费,设立新生奖学金等; 8.直属校实行市场化改革,学生志愿精确到班级,每个班上限接收80名学生,平均接收50个学生,教师工资不再挂钩考试成绩,改为与班级学生人数挂钩,多劳多得; 9.不允许直属校招收复读生、无在渝完整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无在渝九年户籍的学生; 10.压缩行政后勤人数,公立学校班主任由行政后勤人员兼任,并承担政史地毕业考教学任务,减轻一线教师负担; 11.高职单招不再面向普高生,高考上线率低于98%的普高次年中招缩招,保证高中生源质量。
云南今年的手机制造业突然就冲到第二了,产量翻了几倍。
能选定向就选定向 只要不是卷王家里也没关系,也不是社牛,那能选定向就业就选定向就业,也不要听曾经定向进去的人说的什么一眼望到头。 公考有多卷大家都知道,实际上好的企业好的岗位校招想进去难度比公考还高。 附中石油西南油气田24年校招报录比。 先不说法务财务人事要求硕士学位报录比200:1,就是下井作业也要6:1。
今年历史类考生有福了 就目前能查到的各地模拟考试数据来看,今年历史类考生人数比去年少一点。高分段变化不大原本高分段选历史的人就很少,中分段少了不少。
按迪子这打法 会不会复刻当年花子占据国内手机市场半壁江山,于2025年某个季度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 技术和成本控制与传统车商的差距越拉越远了。
以后没资格自封油专了 咱宿舍不配,还没有达到大专水准
今年夏季高考的网传人数 其它省份还搜不到相关信息,不保真。
户籍生育率0.6之下的一些数据 根据2021年数据计算得出的,306万流动人口育龄女性生育的一孩可能不足2万人。 黑色加粗为公布值,蓝色为根据黑色加粗计算得出值。
结婚率回暖 西部某人口大省5月20日截至下午6时结婚登记14771对,较去年全天增长13.4%。 经计算去年全天结婚登记对数13026对,由当天截至下午4时登记1.6万余对可知,4时后登记约-3000对。
学区房这个概念可能不存在了 2023年出生的孩子预计有29.16%能够接受研究生教育。
已经到了大规模合并县城的时候了 西部的县城年轻人越来越少,高中同学里就几个男生在县城,其余几十号人都流失了。县里的教育也越来越差,听我返乡教初中的同学说,学风比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还要糟糕,家境好一点的孩子都去市里读书了。
高考改革设想 仅个人设想
今年全国卷物理难度预计会降低 从2023年各省公布的投档线看,2023年高考物理有一点放飞自我了,河北、辽宁、湖北、湖南去年本科线上20分以内的投档线里,物理的平均分只有30多分,一大堆物理20多就上本科的,我还在湖北的投档线里找到了18分、19分的物理分数,只有重庆420分以下的投档线里物理在四十几挣扎。这个数据实在太难看了。 今年又新增多省加入3+1+2,K12教育薄弱的甘肃贵州黑龙江等省份,参考学生物理水平还要下降一个等级。预计物理难度会降低,至少不能再有这么多二三十分上本科的了,民办也不行,不然选科指引就失去意义了。
对岸也不愿意读专科了 从2010年到2021年,老美二年制高校入学率从27%下降到1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下降了6个百分点。
四月经济数据一览 如图,稳中向好
五年时间新增74所本科院校 四年制专科的时代来临,高考上个本科线越来越容易了。
冷饭热炒贴 山河大学成立设想(虚空设想,与现实无关): 1.校区选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南站旁,计划占地6000亩,方便四省学子上学交通; 2.住宿环境:均为层高15层电梯公寓,有独卫阳台空调,有直饮水和洗浴热水,上床下桌,本科生四人间,研究生二人间,每日23点至次日5点断电断网; 3.学杂费:本科非艺术生学费15000元/年,艺术生学费25000元/年,住宿费1500元/年,教材费800元/年,多退少补,由生源地省府100%承担,学生无需自费;学硕研究生学费10000元/年,专硕研究生学费15000元/年,住宿费3000元/年,需自费;博士研究生不收取学费住宿费; 4.100%普及的生源地助学金。所有在校生每年补助饭卡余额5000元,由生源地省府承担; 5.四省共建投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每年注资6、2、4、28亿,共40亿资金用于扶植(不含赞助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 6.选调优待:全校所有专业均可报考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省选调生任意岗位,无需专业对口。
00后学历情况 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60%了,较2015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新的改革想法 1.散户可以跳过券商,直接在中证登开户,账户不再受券商监视,也不再向券商缴纳手续费; 2.主动权益基金买入后累计收益为负时,无需缴纳管理费; 3.被动基金运作费降低为千分之一/年,管理人可适当调整持股比例,赚取超出指数涨幅的收益; 4.上市公司上市三年内破发的,IPO保荐机构需以发行价无限购买股权。
物化绑定后第一年部分中学选考数据 某人直播说今年名校很少投放必物不限组,可能是有依据的,重点中学基本都物化绑定了。
西油合并设想 方案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合并为新的中国石油大学,不再隶属教育部及四川黑龙江,转隶自然资源部,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西北)、中国石油大学(西南)、中国石油大学(东北)。筹建中国石油大学(华南),坐落深圳,负责南海油气田开发。 方案二:西南石油大学与成都理工大学合并为西南地质大学,实现强强联合。 方案三:西南石油大学与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合并为西南理工大学。 方案四:未完待续。
4月金融数据的网传解释 1.M1增速由正转负。4月M1同比增长-1.4%,网传是因为规范资金空转,企业活期存款的手工补息被挤水。 2.住户存款环比减少1.85万亿,同比多减6000多亿。网传是因为金融市场走强,出现存款搬家现象。 3.住户贷款环比减少5166亿,同比多减2000多亿。网传是因为楼市仍在调整,居民借贷意愿不足。 4.社融增量不及预期。4月股票净融资、债券净融资低于上年同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也同比减少。
已经11号了 仍旧没有一个省更新4月的地方债情况,甚至厦门(计划单列市)还未更新3月。
隔壁三分也行的原因找到了 二楼开更,防删
近十年高等教育业承担的就业重任 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达到40%,在学规模3647万人;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在学总规模4763万人。8年时间通过在学规模扩大,减少了1116万个就业需求。
冷门专业参观贴 摘自山东。 因为重庆发布的PDF,辽宁上了锁不能排序和筛选,浙江重地域冷门专业少,河北忘了,别的省有调剂。
重庆高校第三轮双一流高校预测 1.已上车的不会下车,这个毋庸置疑; 2.二楼开更。
第三门选考是否选生物要根据自己省所在情况来判断 众所周知,大部分限选都是限物化,限物化生或者物生的非常少,所以2024届开始必定有大量考生抛弃生物。 但是,不是每个省份生物都赋分低的。选考科目不仅仅要看学生意愿还要看中学的师资配置,在拥有大量理科低分段的省份,则必定有大量低考分高中拥有大量生物教师,即使在新高考以后仍旧会大量开设物化生班级,生物的分母会仍旧很高。(是的,我说的就是陕西)
开盘是红的,现在已经绿了一个点了 哎昨天追高了,反倒亏了。
其实应该鼓励有钱人移民海外 富裕人群的生育率是稳定的,随着国内出生率不断下降,原富裕人群的后代占人口比例会越来越高,工资性收入(不含高层工资薪金)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不断降低,劳动人民的负担会越来越大,社会内卷程度不断加重。 这种情况下,应该鼓励有钱人积极前往国外留学和留居,像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前往新大陆一样,输出内卷。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