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朋友 大熊猫的朋友
关注数: 0 粉丝数: 75 发帖数: 1,034 关注贴吧数: 0
一个年代的回忆. 几乎是整整一个寒假,我都坐在电脑前,用全部的精力去看,看得执著而坚定.我不知道究竟因为什么使我如此痴迷,总之我一遍又一遍的看,听主题歌,翻来覆去的聆听.然后关上电脑,呆呆的想事情. 一度认为自己早已长大,有了成人的外形和思想,不再去涉及儿时的东西,不可能再为如今看来很幼稚的东西所打动,直到再次看到,看到十几年前曾经醉心的悟空,那个纯朴的睿智的悟空,才终于发现,一切都是徒劳.二十几年来,费尽如此大的心思成长,终究挥不去童年的牵绊,以及汹涌而来的对往日时光的缅怀.若说回忆,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美好,忧的是逝去. 一个个名字和一件件兵器,就这样如此简单却霸道的充斥了整个童年的回忆.永远忘不了那个年代,放学后守着电视机,只为了与西游记相聚短暂的五十分钟,很难再去统计,究竟还有哪一部电视片能对我们这一批的孩子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以至于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如我一般的人傻乎乎的坐在电脑前,为悟空的被逐哭的唏哩哗啦. 可能像我一般感慨唏嘘的,只能是这一代人.每个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灵烙印,凭着这个来区分兄弟姐妹.一个辉煌灿烂的年代,一个表征着童年的印记.从那里开始树立最初的信念,为人类的善良和正义而战,从那里开始崇拜偶像,要做一个像悟空那样理智而淳朴战士.童年的色彩就这么一点点的积攒. 再看西游记,要欣赏的应经不单是情节,情节总归是次要的,逃脱不去一般电视片的樊笼.只因那是童年时代残留的梦,没有做完便匆匆醒来去走以后的路,如今梦境重现,于是固执的躺下来继续做梦,虽然知道那只是一个梦.西游记续的制作显然要比十多年前的好得多,画面精致考究,脱去了从前的粗糙,可脱不去的,依然是从前和今天观看的心情,我惊讶于它的恒久,十多年来,居然一点也没有变.我依然会为悟空的纯朴气质深深的牵动心灵. 悟空高喊"师傅"时的荡气回肠,眼前还飘扬着花瓣,天地一片肃静,花开,花落,星光闪耀,我就在这个时候哭了起来,虽然我很明确的知道,只是一部电视片而已.我在哭那个在五行山下感恩图报的悟空.淳朴纯真傲视天下的悟空. 眼泪来源于感动,感动来源于生活.西游记中每一个人,正也,邪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只是一部电视片,却蕴含了广袤人生的种种奥义,亲情,友情,理想,执著.这是另一个人生,被艺术唯美化了的,更典型的人生,告诉我们有痛苦,快乐便相应的存在,有信仰,便要为之赴汤蹈火,有爱,便是无敌.既然如此.为了心中的正义和善良,轰轰烈烈大战三百回合,即使在最狠的妖怪前也义无反顾.如此这般将生命做到极致,教人如何不动容,如何不去捧着心窝怀念. 有人说,西游记系列即将画上句号,我亦不敢去想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没有了西游记,童年的记忆还剩下些什么.我只渴望它无休止的拍摄下去,好让我们有继续做梦的机会,有继续回忆的空间.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够陪着他们走多久,抑或是他们可以陪着我走多久.也不想知道.只觉得每次与他们重逢,都是一个轮回.我热爱这种天翻地覆的感觉,每次轮回,都像重生. 可是,还有多少年华可以流淌?再过十年,他们依然是一群少年,而我们,却已过而立之年了.感悟西游记,不只是为了那些秀丽的面容,不死的精神,精彩的招法,震撼人心的胜利,更让人潸然的,时沉睡在时光的背后,那个永远年少的疯狂年代.如你还记得,你在渐渐的老去.只有再次面对面相遇的时候,才蓦然发现,这中间,隔了多少岁月,在这岁月里,我们成长了多少.我们从一个年代走来,带着这个年代不朽的记忆,走向下一个峥嵘岁月.让我们以西游记的名义去追求吧,任年华似水流淌,任青春悄然流逝.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流如明月和211.156.8的文章. 1.记得很早以前看西游记,令我最伤感就是两个场面,一是悟空中了如来的记,被压在五行山下;然后听着那首《五百年苍天沧海》:那个桀骜不驯的美猴王,那个风华绝代的美猴王,那个崇尚自由的美猴王,就这样被征服了.在遥远苍凉的五行山脚下的,在五百年的落寞而无奈的守候和等待背后的,是怎样的一颗孤寂而痛苦的心,又需要多么漫长的忍耐! 另一个就是女王和唐僧分别的时候.在西游记中,唐僧的确是个让人讨厌的角色,伪善而不分是非,在很多地方都成为悟空降妖除魔的障碍.但是在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我被他深深的打动了.既然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既然认定了西天在心,那纵有千难万险纵是儿女情长,也不能徘徊不前,更不能再返回来时的路.记得在后面在一家寺院留宿时他对院中长老说,一路只是翻山涉水,只顾赶路,不觉离开大唐已经六个春秋,也忘记了中秋佳节.这时候我感觉他就是真正的勇着!世间有多少的事,我们不可以强求;世间有多少的人,我们永远无法等到,如果我们都只像女王一样,只要今生,不相信有来世,那就需要学会接受生活的无奈. 十多年了,听着《相见难别亦难》那略带凄美的歌声,再一次体会到了经典和永恒的意义. 作者: 流如明月 2004-9-1 20:38 回复此发言 2.艺术无法比较,各有巧妙不同. 这里有一股浓浓的故纸堆味,还有很重的火药气息,还有什么——恩,我想想——还有一些青涩气.少有真正懂西游精神的,也少有真正喜爱古典文学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悲哀.我五岁研读《西游记》原著,是看着章金莱的孙悟空形象长大的,次次为压在五行山下的猴子一洒同情之泪;到了大学,在周星弛《大话西游》里感受颠覆的时间和空间,体会命运弄人的无奈,也知道了猴子还有一种演法;工作以后,先后看了张卫健的96版〈西游记〉和02版〈齐天大圣孙悟空〉,源自西游而不拘泥于西游,跳出原著的情节,有情有义有血有泪,浅薄处让人哑然,感人时可放悲声,完全是现代人对西游精神的全新诠释.我只能说,每一个孙悟空,我都爱.我尊敬那些用心演绎这个形象的演员,尊重他们想通过人物传达的精神.无论是对传统的秉承,对现实的结构还是对人生的解析.他们是敬业的,谁都知道这个角色不好演,他们有勇气用自己的理解去还原或者重塑吴承恩老先生笔下的那只勇敢的石猴,用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回报给那些接受并喜欢那一类孙悟空形象的观众,我想,即使是吴老先生在世,也会向他们致以敬意!心胸大一些,眼界宽一些,不要象行者五百年前在佛祖指间撒尿那样犯些自以为是的错误,可爱却浮躁.悟空眼里没有他人时,他人不是他人,猴与天齐;历经坎坷取得真经时,他人即是自己,斗战胜佛——战胜了自我才会成功! 作者: 211.156.8.* 2004-8-30 03:05 回复此发言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