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超人😷
y0032601
关注数: 64
粉丝数: 785
发帖数: 3,695
关注贴吧数: 10
循序渐进·偏瘫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
大家好我是神经外科医生-白衣超人
利用公式轻松计算出血量#出血量#
为什么会得脑出血?
迷走神经电刺激技术促醒【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在临床中,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对耐药性癫痫患者的辅助疗法,也用于难治性重度抑郁症。动物研究表明,VNS可促进实验性TBI后意识和认知的恢复。但是传统的VNS价格高、有创、不可逆,因此无创VNS引起人们的极大观注。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VNS)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VNS方法,作用于分布在外耳耳廓皮肤的迷走神经耳浅支,没有电极手术植入的风险,而且患者对VNS无反应,治疗即终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创伤性脑损伤单元神经康复科的Jakob Hakon等对收治的5例重度TBI后持续意识障碍患者,进行tVNS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发表于2020年3月《Neuromodulation》在线。 研究使用NEMOS®(德国Cerbomed)tVNS装置,通过放置在左耳耳甲艇皮肤电极进行电刺激。根据标准设置(25Hz,250μs脉冲,30秒开/30秒关),每天刺激4小时;前3天最大电流0.5mA,随后8周最大电流1mA。每次刺激开始前和刺激后15分钟测量血压和脉搏;进行疼痛评分,观察皮肤刺激性体征。刺激期间,定期记录患者疼痛或伤害性感受、痛苦表情、心动过速、出汗或其它任何交感或副交感兴奋症状。一旦发现任何不适,减小电刺激强度或停止刺激。在tVNS的8周期内,使用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oma recovery scale revised,CRS-R)评估临床意识水平。CRS-R由六个子量表,分别评估听觉、视觉、运动、言语反应、交流和唤醒度组成;是评价和区分植物状态或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或最低意识状态以及最低意识脱离状态的有效量表。结果发现,tVNS前和刺激开始后15分钟的患者生理参数没有变化。仅1例患者刺激期间出现左耳轻微间歇性瘙痒,因此所有患者的刺激强度均未减低。3例患者CRS-R评分改善(>3分);其中,2例患者由tVNS前无反应觉醒综合征和最低意识状态转变为最低意识脱离状态,1例在tVNS的8周期内由无反应觉醒综合征转变为最低意识状态。 综上所述,对重度TBI患者,经左耳耳甲艇每日4小时tVNS、连续8周是可行和安全的;其费用低廉、耐受性好、非侵入性、副作用少,对生理参数无影响;有望成为促进重度TBI患者意识改善的治疗方法。 相关阅读: 早在2016年我国陆军总医院就曾使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技术,成功促醒一名植物人患者。并发表在2017年《Brain Stimulation》杂志上。这是一例心脏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者,进行4周的经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器刺激,患者的CRS-R评分由6分提高到13分,临床表现明显提高,出现可重复性遵嘱运动。功能磁共振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原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550.html&urlrefer=5788bf5f6eedea62173211a6e565dde0
什么是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技术【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对于昏迷患者的促醒一直是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常规的治疗方法有神经营养药物运用,语言、声乐及光刺激,中医中药及针灸、推拿,高压氧舱等。 近年来,正中神经电刺激技术(median nerve stimulation, MNS)因其操作简便、无创伤、副作用少,在昏迷促醒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我们就MNS的临床应用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介绍。正中神经电刺激技术一般采用低频电刺激器输出电流,将电极放置在前臂腹侧腕横纹上方2cm,肘窝下2cm处,对患者手腕部内侧正中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进行经皮电刺激,电流刺激强度以患者手指可见轻微收缩即可,经由正中神经—脊神经—颈髓—脑干—丘脑—皮层功能区传导通路对神经系统进行刺激,并由此达到促醒的作用。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的可能机制1. 激活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ARAS)和觉醒核团。 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是感觉传导的重要通路,把自身和体外的各种刺激广泛地传递到大脑皮质各部的神经元,以保持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感觉冲动增加时,ARAS活动亢进、大脑皮质的兴奋水平升高,意识清晰;反之,感觉冲动减少,ARAS活动减弱,产生嗜睡或昏迷。 正中神经元的突触成份直接参与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1],故正中神经电刺激可直接兴奋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促进觉醒。 正中神经电刺激还能激活两个重要的觉醒区域—丘脑核团与下丘脑核团[2]: 丘脑核团对大脑皮质的多个区域都有较广泛的投射联系,丘脑不仅向大脑皮质发送感觉信息,还能够从大脑皮质接收信息,正中神经电刺激通过刺激丘脑核团间接激活相连的大脑皮质,利于去除皮质抑制。 下丘脑则是自主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涉及对情绪、饮食、体温、睡眠、觉醒及内分泌活动的调节,下丘脑是公认的睡眠调控中枢,其区域内存在触发睡眠的神经元,具有引导和调节睡眠的功能,与睡眠-觉醒周期活动密切相关[3]。 这两个重要核团的激活也是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机制之一。 2. 增加脑血流量正中神经电刺激通过改善病变区血液供应,减少坏死神经数目,挽救濒临失去功能的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脑组织的自我修复,从而使患者早日苏醒。 有研究表明[4],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使昏迷患者脑血流增加,尤以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增多明显。 王广斌等[5]利用SPECT-CT显像,观察到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能够改善昏迷患者皮层及丘脑和脑干血流灌注状况,得出通过改善脑重要功能部位血流状况达到促醒作用。 3. 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递质含量正中神经电刺激可能增加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同时提高基底前脑的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激活胆碱能系统活性,发挥保护神经元、促进突触再生、增强神经可塑性的作用[1]。 正中神经电刺激可引起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中的NE 及Ach、5-HT和脑脊液中DA的水平增加,这些兴奋性神经递质水平的增加同样利促进觉醒[6]。 正中神经电刺激还可减少β-内啡肽的释放,减轻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损害, 有效抑制颅内压升高,防止病情恶化从而促进意识恢复[7]。 小结 正中神经电刺激技术操作简便、无创伤、副作用少,为临床上昏迷患者的促醒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其作用原理是利用低频电流刺激正中神经,通过脊髓、脑干和皮质神经通路,兴奋上行脑干激活系统,激发大脑自发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递质,增加皮质活动和脑血流量,进而实现对昏迷的促醒作用。 参考文献: [1] Cooper E B, Scherder E J, Cooper J B. Electrical treatment of reduced consciousness: experience with coma and Alzheimer’s disease[J]. Neuropsychol Rehabil, 2005,15(3-4):389-405. [2] Hanajima R, Chen R, Ashby P, et al. Very fast oscillations evoked by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 in the human thalamus and subthalamic nucleus[J]. J Neurophysiol, 2004,92(6):3171-3182. [3] Gao Y, Sun T.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hypothalamic development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J]. Mol Neurobiol, 2016,53(7):4275-4285. [4] 殷俊.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47):2-3. [5] 王广斌, 谢丽君, 吴贵平, 等.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灌注影响的SPECT-CT观察[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11(02):137-139. [6] Liu J T, Lee J K, Tyan Y S, et al. Change in cerebral perfusion of patients with coma after treatment with right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 and hyperbaric oxygen[J]. Neuromodulation, 2008,11(4):296-301. [7] 徐平, 刘惠祥, 王中, 等. 正中神经电刺激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神经递质的变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13):1548-1549.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543.html&urlrefer=fcf13d260f3cce1fbc99d5b25ab4c33e
家庭自制鼻饲饮食【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鼻饲营养液多是长期昏迷或咀嚼吞咽困难而不能由口腔进食患者的主要食物。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患者在家卧床调养。因为食物的特定性状,限制了食品的正常选择。基本采用一些牛奶、豆浆、果汁、米粉之类。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有限,不能多方面的提供机体所需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等。要想使鼻饲患者同常人一样广泛饲用各种食品,只要在营养液制备方法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制加工,就不难做到。 正常成人每天饮食,饮水和代谢产生的水分为2000~2500ml,出入量大致平衡。水分计算方式是高热38℃或室温32℃以上时,每升高1℃时,应多补充每日需水量的10%。一般根据每kg体重按30ml计算入量,每日液体入量在2500ml左右。高热、汗多、水分入量应在3000ml左右。 家庭自制鼻饲饮食的方法: 谷类食品可制成烂饭,稠粥,软面条,面片,馒头(去皮),鸡蛋,肉类,蔬菜,豆腐等煮熟后切碎;牛奶,豆浆煮沸消毒;与糖,油,盐等混合,用部分豆浆或牛奶与全部实物混合,装入电动搅拌机搅成匀浆,所剩余牛奶或豆浆等加水与搅碎的食物匀浆混合,装入消过毒的玻璃器皿中。 可每日早上做出一天的用量,每次喂食时用多少热多少,剩下的还要放回冰箱中保存,没用完的不要超过24小时,每日保证200毫升菜汁或果汁,配制菜汁需加几滴植物油并煮开才能将其中的营养成分吸收。 每1000毫克配制流食需:牛奶400毫克,豆浆300毫克,豆腐50毫克,猪肝或瘦肉50 毫克,胡萝卜或其他蔬菜100毫克,烂饭或米50,鸡蛋1个,另外加植物油,糖,食盐,加水100-200,每日可酌情加蛋白粉10-20克。以上仅供参考。 鼻饲饮食配方: 牛奶150ml、猪瘦肉75g、豆腐125g、胡萝卜100g、青菜100g、白糖50g、盐2g 浓肉汤或鸡汤150ml、鸡肉75g、豆腐125g、胡萝卜 100g、白菜100g、白糖50g、盐2g 米粉200ml、鸡肉75g、猪肝30g、胡萝卜100g、青菜100g、白糖50g、盐2g、适量水 牛奶200ml、虾肉75g、豆腐125g、花菜100g、青菜100g、 白糖50g、盐2g 以上是配方的大概组成,可按其病情灵活变更食材,注意避开病人过敏的食物,流食温度要适宜,以38—40℃左右为宜,鼻饲病人为防止管腔阻塞,流食制作不能太稠,不能有块物,可以用筛子过滤一下。喂好一次后用少许温开水冲鼻饲管,以保持通畅。如果病人存在低钠、低钾等情况,还需再额外补充。 鼻饲的注意事项: 每次鼻饲前应判断胃管确在胃内方可注食。检查胃管是否确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 胃管接打针器抽吸,有胃液抽出。 用打针器从胃内注入10ml空气,置听诊器于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 将胃管启齿端置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表明误入气管。特别应留意的是老年人因咽部对刺激反应痴钝,误入肺部可无显著的咳嗽,或因肺部感染痰液粘稠,误入肺部后痰液堵塞管道时也无显著的气泡溢出。 鼻饲进餐前一定要抽吸胃液观察。观察胃液的性质,有无出血倾向及食品消化情况,若胃液中有血丝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停止进餐,遵照医嘱给予应用止血药物。观察食品的消化情况,若有食品潴留应暂缓进餐或减少进餐量,若抽不出胃液时可用打针器从胃内注入10ml 空气,置听诊器于胃部听气过水声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抽出的胃液不要弃去,要注入胃内,以助消化。 鼻饲前先翻身叩背,吸痰,做好口腔护理,将患者床头摇高30-35度。鼻饲后尽量不搬动患者,不吸痰不叩背,嘱患者保持原卧位30-60分钟后再更变体位,避免引起呕吐,返流,误吸。 鼻饲后应用温水20-30毫升冲净胃管,并提起胃管将水控下去后再将胃管末端反折纱布包裹,夹子夹紧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妥善固定,避免胃管脱出。 5.长期鼻饲者若用普通橡胶管应每周更换胃管一次,硅胶管可每月更换一次。或根据不同的胃管使用时间要求按期更换。为了使病人得到休息,更换胃管时应在前一天喂完最后一餐食品后拔出,次晨换另一鼻孔置入。在置入胃管前应给予清洗鼻腔。患者虽未经口腔进食,但每日也应进行口腔护理。置管应由护士执行。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获取更多文章,请点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urlrefer=2e9f44286c66b064e75ac89de65bc271
什么是鲍曼不动杆菌【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提到,脑出血术后的患者在ICU期间,发生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耐药菌感染,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鲍曼不动杆菌? 说到鲍曼不动杆菌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 和鲍曼不动杆菌( A. baumannii)。 除去鲍曼不动杆菌外其他的不动杆菌几乎均来自土壤标本,他们偶尔感染人类,但几乎不存在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几乎全部分离自医院环境,偶尔分离自土壤及水标本中,他的自然栖息地仍不明确。 但是,他是监护室的恶梦!!! 鲍曼不动杆菌是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中的一种,实际工作中很难确定分离的细菌到底是其中的那一种,所以临床上所指的鲍曼不动杆菌实际上可能是“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的任何一种。感染了鲍曼不动杆菌会不会死人? 相比非“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的不动杆菌感染,感染“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细菌的患者病死率要高的多,研究显示感染患者30天存活率不到70%!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究竟能有多严重?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问题,世界七大洲只有南极洲没有分离到多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碳氢霉烯类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位列世界卫生组织“新型抗生素研发重点病原体清单”中第一位。感染了鲍曼不动杆菌该如何用药? 在2015欧洲指南中提出,监护室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有以下: 先前有鲍曼不动杆菌定植; 免疫抑制; 非计划入监护室; 入监护室时存在呼吸衰竭; 先前使用过抗生素; 入ICU前有脓毒症; 接受多项有创操作; 先前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 老年; 长时间居住ICU。 通常情况下,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强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绿脓杆菌的青霉素类、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主要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替加环素、多粘菌素、舒巴坦等。但是因为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鲍曼不动杆菌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也在不断上升,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耐药率甚高,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也有上升。 考虑到鲍曼不动杆菌极易对抗菌药物耐药,故用药时应联合用药。常用的方案有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磷霉素(时间差攻击疗法),也可选择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等)。最后值得注意的是: 手卫生在医院感染管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5月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加强手卫生对于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播散及预防医院感染的爆发同样至关重要! 重要的事说三遍:洗手!洗手!洗手! 更多文章请关注: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urlrefer=7ff26b33e86d47de9aef6be086972c94
测量血压的几个坏习惯【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脑卒中患者均需要每日在家测量血压。但是,不少人可能量的都是“假血压”。因为量血压过程中一些小细节的不注意,会影响实际的血压数值!下面就是常见的八种量血压的坏习惯。测量时,血压计随便放不少人拿来血压计就直接量,不考虑血压计的放置位置。其实,血压计如果放置的位置不正确,也会影响测量数值的准确性。不论是躺着、坐着还是站着,血压计应该放在与心脏水平的地方,否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影响血压数值。而且测量血压过程中,前臂与心脏应处于同一平面上,两腿平放不交叉。测量时和别人说话测血压的过程中,不要和别人说话。即使你听别人说话,也可能使得血压增加10毫米汞柱。测血压最重要的就是——安静。量血压时袖带弄得很紧如果量血压时候袖带弄的太紧或者袖带偏小,那么测量值可能会增加2-10毫米汞柱。一般买血压计要看看袖带是否和自己的胳膊合适,尤其是胖人。一般测量血压时,袖带的下边缘应该在肘关节以上2-3cm,袖带的松紧以刚好能出入一个指头为宜。大多袖带上都会标有“artery”的字样,表示佩戴袖带时,应将此处对准肱动脉。而且在测量血压时,手臂绷得太直或夹得太紧都不好,最好是自然、放松地外展45°,不要跟袖带较劲。撸袖子量血压许多人习惯将袖子撸起来测量血压,尤其是冬天穿的厚,但这会将上臂裹得太紧,从而使血压比实际要低。为了避免测量偏差,同时减少脱衣服的不方便,可以隔着一层衬衣或内衣来测量。有研究显示,只要衣服厚度不超过0.5公分,不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脱完衣服后立刻量血压脱衣这个动作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其中收缩压会在休息6分钟时恢复到脱衣前的水平,舒张压大概会在休息后3分钟后恢复到脱衣前的水平。因此建议大家应在脱衣后休息6分钟再测量血压。测血压只测量一次血压每回最好测3次,每次间隔1~2分钟。由于第一次的血压值多数情况下偏高,建议去掉,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血压计永远不校准水银柱血压计最少每年检查一次,而压表式血压计(又称无液测压计)则最少每年校准两次。自动血压计应先依从生产商指示校准后才使用。量血压值数不要四舍五入量血压时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四舍五入”。比如,一个138/86毫米汞柱的血压,如果被记录成140/90毫米汞柱,那就成了高血压。©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本文首发于:<a href="https://yangzhichao.cn/513.html" target="_blank">https://yangzhichao.cn/513.html</a>目前脑卒中正能量交流群已建立,大家扫下方图片进入[图片]
脑出血患者出ICU后需尽早进行促醒治疗【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脑卒中、脑外伤患者在经手术治疗后,多数会送至ICU病房进一步治疗。此时属于患者的危险期,以维持生命为主,待各项指标逐渐平稳,恢复好转后,患者便需要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了。 此时多了患者家属的陪伴,在护理方面便会更加细心细致。一般在这个阶段,患者便由危险期转为了平稳期。此时我们便可以给患者增加促醒治疗以便尽早苏醒。 要知道促醒手段的介入时机是越早越好。因此转入普通病房后,建议尽快促醒干预。 一般的促醒方法有这些: 1. 药物促醒(这方面按照医生的主导)1)儿茶酚胺激动剂 脑损伤后可引起中枢多巴胺神经元及通路破坏,导致多巴胺合成减少,儿茶酚胺神经冲动传导受影响。儿茶酚胺激动剂能减轻抑制。另外,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以使脑血流量增加,提高脑灌注压。 2)胆碱能激动剂 对改善认知、记忆及行为作用明显。它能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以恢复,还可扩张血管床,增加脑血流量。 3) 其他药物 盐酸纳洛酮、神经生长因子、神级节苷脂、安宫牛黄丸、脑活素、氯酯醒、克脑迷、细胞色素C、ATP等。 2. 尽早保持坐位姿势 让患者坐在床上,双腿垂直,即坐又立。进一步行电动起立床训练。 坐姿对昏迷患者的心理反应很重要,坐姿或站立时会对脑干的上行网状结构产生唤醒作用,对患者的意识恢复有帮助。 3.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促进神经恢复的方法之一。但高压氧治疗仍存在许多禁忌,具体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医生让你做高压氧,做还是不做? 4. 经颅磁刺激治疗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对患者有一定的促醒作用。 5. 床旁肢体活动 包括肢体良姿位的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肢体按摩、等速肌力训练等。 6. 针灸治疗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其盖,下在风府。”穴位选取主要以头面部、冲、任、督脉及经验穴为主。在针法、灸法方面,主要选用头皮针、面针、毫针长留法、电针法及灸法等。这个治疗方案可以通过与你的床位医生沟通,联系医院的中医科进行治疗。 7. 人脑起搏器(DBS)(深部电刺激和颈髓电刺激)的应用 DBS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针状电极植入非特异丘脑核和⁄或中脑网状系统核。 8. 昏迷促醒新技术–正中神经和迷走神经电刺激疗法 《2018版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正中神经电刺激疗法,安全有效,是昏迷促醒新技术。正中神经电刺激是将电极置于腕关节掌面腕横纹上方2cm正中神经点处的一种电刺激疗法,一般选用右侧正中神经进行电刺激,主要用于各种昏迷促醒的治疗。 陆军总医院昏迷促醒中心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合作,使用特殊经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器首次对一例植物人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成功促醒,成果发表在2017年《Brain Stimulation》杂志上。 9. 丰富的感官刺激1. 视觉刺激 经常让病人坐起或半坐位看颜色鲜明、有动感的视频、患者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患者或家人的照片等。一般一次刺激控制在30分钟以内,时间过长可能使患者太累而对感觉刺激失去。 2. 听觉刺激 亲情呼唤,这其中唤名法效果最好,要掌握一定的频率,比如1小时内叫15分钟,每分钟叫2次是比较合适的频率。此外,在患者耳边反复呼唤,一起回忆过去快乐的时光;聊聊患者感兴趣的往事,或者间歇给病人戴耳机听听他喜欢的音乐等都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3. 吞咽训练 口腔刺激和味觉刺激在感官刺激中不容忽视,吞咽康复在内全面的感觉刺激计划,能够在昏迷人群中实现并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研究发现微意识状态患者给予经口进食是安全的。 昏迷病人的促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阶段作为病人家属,需要尽可能地把促醒的措施用上,尽最大的努力让患者苏醒,而且要尽早。但过程是艰难的,需要患者坚强的信心和意志。加油!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527.html&urlrefer=293b36d5558499f1f4e1e398595abdbf
脑卒中后要提前预防肌萎缩及其他并发症【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15%面临脑卒中高风险。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曾经的“老年病”在中国正呈现十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我国每年脑卒中患者数超过150万人,致残率达86.5%。偏瘫是脑卒中发病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偏瘫发生后可引起肩关节半脱位、肩疼痛、关节肌肉挛缩、足内翻下垂等偏瘫肢体并发症。 为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要尽早开始。“良肢位摆放”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能有效地预防肌萎缩、关节挛缩、足内翻以及继发综合征的发生。 什么是“良肢位摆放”?通俗地讲,良肢位就是对恢复肢体功能有利的临时性的体位。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的摆放,什么时间可以进行良肢位摆放。 正确的良肢位摆放有利于保护肩关节、躯干、下肢,防止痉挛模式的出现。而不正确的卧位姿势会诱发加重痉挛,进而引起关节挛缩,导致患者严重功能障碍。 患病后何时开始良肢位摆放 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可进行。康复越早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最好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时期给予强化训练,也就是患者在入院软瘫期时,给予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且要坚持康复全周期。 如何调整姿势进行良肢位摆放1. 仰卧位患者头下垫一软枕,即可根据患者拳头大小,垫至一拳高的软枕。 肩胛骨下垫一软枕,且要求使肩胛骨尽量前伸,避免后缩,使肩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均需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放在枕头上。 臀部和大腿外侧垫一软枕,目的使髋关节稍向内旋。 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使其呈轻度屈曲位。 但是,由于长时间仰卧位会引发压疮的危险,并且会加重伸肌痉挛,所以这个动作只作为体位更换的一个过渡性卧位,不要长期保持这个姿势。 2. 患侧卧位头部垫一拳高软枕,身体稍微向后仰。 后背放置一格枕头固定,使身体放松。 患侧上肢肩胛向前平伸,患侧上肢和躯干呈80-90度角,使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指张开,手心向上,健肢在前,患肢在后,患侧髋、膝关节屈曲,稍做被动踝关节背屈。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由膝至脚部用软枕支持,避免压迫患侧下肢肢体。 这个姿势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不影响健侧手的正常使用。 3. 健侧卧位头部垫一拳高软枕,尽量避免向后扭转。 背后放一枕头,使身体放松,身体稍微向前倾。 患侧上肢、肩胛骨向前平伸,放在胸前的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130度角,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头上,避免腕及手悬空。 患侧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弯曲,放在身前的枕头上,踝关节尽量保持中立位,避免足悬空。健侧上肢自然放置,健侧下肢髋关节伸直,膝关节自然屈曲。俩腿之间用枕头隔开。 注:以上这三种卧位姿势,一般2个小时就要给患者翻身1次,并且建议患者多多采用侧卧位姿势哦! 4. 床上坐位保持患者躯干的端正,为了防止身体后仰,可以用大枕头垫于患者身后,使髋关节屈曲90度,将双上肢置于可调节的桌上,肘及前臂下方垫软枕以防肘部受压。 良肢位摆放对患者的好处 早期良肢位摆放可有效地预防肌萎缩、关节挛缩、足内翻、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并减少残障的发生,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命质量。 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为后期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致残效率,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 发病后早期有效的康复干预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过程,减轻功能残障,从而降低后续的长期的护理成本。 ——《美国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指南》 当然,要想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仅依靠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指导是不够的,应早期重视良肢位摆放的同时,尽快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进行关节、肌肉的被动到主动的反复运动训练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515.html&urlrefer=df98b75b618d8dee43fd0daab09f1a83 大家可以扫描下方图片加入脑卒中正能量交流群,互相交流经验,避免采坑
脑卒中正能量交流群已建立 大家可以加我微信,无拉你们入群
四类降压药不建议长期服用,一定要知晓!【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一旦确诊高血压,一般都会长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但并不是所有降压药都适合长期服用的,如果您服用的药物里有以下4类,那就需要知晓一些与其相关的必要知识和特性了: 一、短效地平类降压药地平类药物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长效的包括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短效的是硝苯地平、尼莫地平,这类降压药起效比较迅速,降压效果也比较强烈。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吃了这类药物的话,血压难以控制在一个平稳的水品,且会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这都是很危险的,另外还有可能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和顽固性低血压。还有可能引起肢体的水肿或者面部充血发红等副作用,所以用药时要注意观察。 二、含有利血平的降压药利血平降压药在临床上已经不太被广泛推荐了,现在最常见的是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含有利血平的降压药会引起中枢的抑制,耗竭神经质递质,用药剂量不好掌控。容错量小,稍微多服用一些,就有可能引起血压的严重下降。也是非常危险的,另外临床上女性服用利血平类降压药,也是抑郁症的不明确诱因。 三、可乐定成分降压药可乐定片、珍菊降压片等含有可乐定成分的降压药,其原理是通过抑制中枢来达到降压作用,如果使用量过大或长期服用,会引起严重的低血压性休克,甚至呼吸系统循环衰竭。 四、含有双肼屈嗪成分降压药复方罗布麻等含有双肼屈嗪成分的药物,会反射性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的症状,对心脏健康有影响。有几率诱发心血管病。同时也会损害皮肤。一般不被临床推荐。 以上四类属于药店经常售卖的药品,但在医院里已经逐渐淘汰,希望大家知晓,不要长期服用此类药物。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94.html&urlrefer=fc56b1e3e9711bb53ea42f4a2e77e234
气温骤降容易引发脑卒中【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每当气温骤降,外面显得冷冷清清,各大医院却与此相反,急诊室病人明显增多,脑卒中(脑出血、脑梗)病人比平日明显增多。其实,关于气温对于中风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经至少关注了几十年,气温变化与脑中风其实有着密切联系! 不同季节的脑中风发病率不同。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最高,春季气候转暖,脑卒中发病率也开始下降,夏季发病率最低,秋天又开始上升。 研究显示:低温、24 小时内较大的气温变化与较高的脑中风住院率相关。无论什么季节,低温均增加脑卒中住院率。 极端气温(热浪或寒潮)会显著增加民众死于脑卒中的风险,与正常气温相比,热浪和寒潮可使民众脑卒中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和45%。更为重要的是,热浪或寒潮影响卒中的方式截然不同,热浪效应持续时间短暂,3~4天后其健康危害消失。寒潮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可达15~20天,这说明寒潮的危害性比热浪更甚。 约80%的脑卒中发生在20℃以下的环境中。同时,脑出血更易发生在人体暴露于寒冷天气的2~3小时内。脑出血的发病概率与最理想温度20℃时脑出血的发病率相比: 温度降低至10℃时,发病概率增加137% 温度降低至0℃,发病概率增加192% 温度降低至-10℃,发病概率升至313% 温度降低至-20℃,发病概率攀升至576% 入秋及早春时节容易发生脑卒中。此时最易受寒流侵袭,寒流袭来,气温骤降,一天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有时可达10℃~20℃。对于刚刚度过炎热夏季或是刚刚感受到春天融融暖意的人们,尤其是“卒中高危人群”,突来的气温变化会使之不适应,诱发了脑中风的发生。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外围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寒冷还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缺血性脑卒中(脑梗)的发生。 2、在睡眠状态下,血流缓慢,如室内温度较低,更易发生脑血栓形成。气温骤变时,这些生理反应更加剧烈,血压明显波动,容易使一些老年人、“卒中高危人群”发生脑中风。 3、在寒冷刺激下,可以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内腓肽、醛固酮等体内激素分泌增加,造成血管张力升高和血压升高,从而增加了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的发生。 4、遇寒冷刺激收缩后的脑血管侧支循环(一级侧支循环和次级侧支循环)供血将更加不足,侧支循环建立及开放的情况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发挥其保护作用,加重了脑缺血、促进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为了避免和减少气候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气温的变化要做好心理及物质上的准备。 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注意双脚保暖,尤其是在季节变化或气温变化时应注意保暖。 2、冬季减少外出,外出时做好保暖,要戴口罩和帽子。 3、在寒冷的环境中不能逗留时间太久,如果感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时,要立即返回温暖的室内休息。 4、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定期测量血压,规律服药,平时能够积极锻炼身体。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89.html&urlrefer=e20845d6018bd6e9f769f5791158c42e 大家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加入脑卒中交流群
偏瘫后肢体怎么那么僵硬?【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僵硬是中风偏瘫后常见的肢体异常表现,在中风急性期,由于运动神经元的损伤,瘫痪肢体的肌力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严重者一点儿也不能动,处于零肌力状况。此时别人若移动或伸屈患者的肢体,常会感到阻力较小,这个时候肌张力障碍没有那么明显,身体也感觉不到僵硬。 然而,随着病情的逐步恢复,就会发现肌张力逐渐增高。一般来说,肌张力增高开始是一种好现象,往往是肌力恢复的前奏。但是,如果随后肢体肌力增加缓慢,控制功能不完善,肌张力的异常增高就会限制肢体的活动能力,感觉肢体僵硬,甚至最后形成挛缩,给进一步康复造成极大困难。 所以降低肌张力,就非常重要了,异常张力是形成肢体僵硬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对于异常张力的抑制训练是贯穿于偏瘫康复始终的,不消除异常张力,想进一步提升肢体的运动能力是困难的,想消除肢体僵硬也是不现实的。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80.html&urlrefer=503238438d2c47241a044664cbdb3e82
脑出血前的10个信号【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据《中国卒中报告》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脑血管崩溃前会给你发的10个信号!但绝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要预防脑出血,记住这4点! 近几年来,脑溢血逐渐成为广泛发生的急性病,医学上称“出血性脑卒中”。因为其发病快,病情凶险,有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成为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中国卒中报告》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而现有脑卒中患者则高达700多万。专家提醒,脑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但由于症状较轻,易被人们忽视,下面这10个信号,一定要记住。 1.剧烈头痛 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很多人开始都是断断续续头痛,但后来转化为持续性头痛。根据每个人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 2.眩晕难受 专家介绍,很多人在发生脑溢血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甚至摔倒在地。 3.一侧麻木 很多脑溢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该考虑是不是脑内小血管出现了问题,情况就更加紧急了。 4.眼前蒙黑 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意识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这些都可能是脑溢血的征兆,千万不能大意。 5.舌根发硬 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发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 6.经常呛咳 在喝水或者进食过程中,莫名出现呛咳,这也是很多人脑溢血的征兆。 7.哈欠连天 一些病人还介绍,他们会不分时间地点情不自禁的打哈欠,其实,这正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8.握力下降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个东西明显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有时还伴有说话说不清楚。 9.常流鼻血 如果正常流鼻血并不可拍,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就要小心了,专家介绍,高血压患者经常流鼻血,半年内很有可能出现脑溢血。 10.白天嗜睡 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征兆,即便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有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预防脑出血,记住这4点! 1.控制好血压 高血压是脑溢血的主要诱因,因此,预防脑溢血主要是控制好高血压。控制高血压主要是要平稳,使24小时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即可避免高血压波动过血管壁的损害。 2.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突变,精神冲突等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 3.防止身体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度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能诱发脑溢血。 4.注意季节保护 寒冷的冬季是脑中风多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是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进行一些事宜的体育锻炼。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76.html&urlrefer=49939fc58b7c06fa9002c9f4add987a5
记一位脑出血脑疝的患者【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这个病人的故事我要详细的说一下。他们家所发生的情况不是个例,广大患者家属都有可能遇到。 病人是在今年2月份发病的。当时是在家中洗澡,后突然出现了一侧肢体无力,头痛,恶心,无呕吐。 当时立即送到我们医院就诊,查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量大约25ml左右。 当时是我去会诊的,在急诊的时候患者意识是清楚的,可以对答,交流正常。 这种情况我们大多选择保守治疗,或者可以行穿刺引流术,将血肿引出。 但是患者家属因认识上级医院熟人,立即就要求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转院途中大约要2个小时左右。 在走到一半的时候,120救护车上的医生发现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加深。患者出现了鼾样睡眠,查看瞳孔发现左侧瞳孔散大。但考虑120车上无相应急救药品,仅给与甘露醇脱水治疗。 此时患者家属也在车上,因为在高速路上面,而且已经走了一半。也没有办法就近下高速,而且回去也不是,只能继续前往目的地。 经过了一个小时之后才到达上级医院。 到了医院之后立即查头颅CT,发现颅内血肿进一步增多,量约60ml。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可是不幸的是,当天神经外科病房已经满床,无法再收入病人。 当天的值班医生建议患者儿子如果考虑放弃就直接回家算了。 患者儿子拒绝,没有放弃。坚决要求继续治疗。然后值班医生又联系医院相关领导,才在NICU里面又加了一张床。 此时距入院已经过了2个小时了。 接下来就是准备手术。 幸好手术很顺利,术后患者瞳孔回缩,对光反射灵敏。 但是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在ICU待到第18天的时候,患者自动睁眼了。可是仍无自主意识。 病情平稳过后,又转入到我们医院继续治疗。 不过期间患者一直处于睁眼昏迷的状态。意识障碍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此时距离发病已经过了8个月了。基本可以断定,是属于植物生存状态了。 我将这个病例分享给大家的目的主要是告知广大患者家属,如果得了脑出血一定要就近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首先要把血压降下来,防止再次出血。 这个病人就是因为没有积极快速的控制血压,也没有用止血药,导致了途中再次出血。并且因为转院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再一个我想要给大家说明的是。很多昏迷的家属都会问我:超人医生,我们家什么时候能醒啊? 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双侧脑疝开颅过后,虽然瞳孔回缩了,但是仍旧处于植物生存状态。我也想借此让大家心里有个对比,了解到这个疾病的特殊性及严重性。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多多注意,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68.html&urlrefer=17732ba89c451d0735383c81f4d8b850
鼻饲的一些注意事项【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鼻饲是将胃管(或硅胶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对不能由口进食的脑出血患者,经常会给予鼻饲处理,补充患者每日所需营养及能量。 由于很多患者家属对鼻饲存在很多误解和担忧,常常因害怕会增加患者痛苦而拒绝鼻饲。 但是不进行鼻饲的话,每日的营养无法补充进去,其实对患者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反而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影响病情恢复。 鼻饲是一种经济有效的为患者补充营养、能量的办法。但是鼻饲过程中也有很多小细节的东西需要大家注意。超人在此将这些要点写下来,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首先是喂食前应验证胃管是否确在胃内方可进行喂食。在插胃管的时候,护士已经确认过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胃管移位的情况,因此只要保证胃管内没有发现异常液体就可以开始鼻饲。 每次喂食前后均应灌注30ml左右35~40~C温开水,再灌注流质饮食或药物,以保持管道清洁、通畅。 需翻身吸痰的病人应先翻身或吸痰后,再行喂食,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 首次喂食应量少,速度应慢,使病人逐渐适应。每次喂食量不得超过250ml。鼻饲片剂药物时,应先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灌食时,病人的头部与胸部至少要抬高30°,鼻饲至少1个小时后才能平卧,以免吸气时将食物吸入肺部,造成窒息。 长期鼻饲者,应每日进行口、鼻腔护理2次。 喂食后应灌注30ml左右35~40℃的温开水,以保持管道清洁、通畅。 灌注结束后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用夹子夹紧,用安全别针固定于枕旁。 注意事项: 注意预防鼻饲引起的腹泻,患者对鼻饲一般要有一段适应过程,因此,开始时膳食宜少量、清淡,逐渐加量,中午食量可稍高于早晚。 饮食过冷、过热,均可引起腹泻或胃肠反应。因此,灌注前要测试饮食温度,可以将饮食滴于腕关节内侧皮肤上,以不感觉烫为宜。 餐具和灌注时应注意卫生,配制膳食的原料应新鲜,配制好的饮食如果在24小时内未食用完就应丢弃或改由其他的健康人食用。 注意膳食的调节。如排便次数多,大便酸臭,可能是食物的糖含量较高所致;大便稀臭,呈碱性反应,可能是食物的蛋白质过高所导致的消化不良。 胃管保留时间最长应不超过10天,一般7~10天要更换胃管1次。 每日应清洁鼻腔,加强口腔护理,以保持卫生、清洁,预防并发症。 在吸痰时可刺激气管造成剧烈咳嗽,或同时出现呕吐反射,使胃内压上升而发生返流现象,有可能使胃管脱出而盘绕在口腔内。 灌注食物温度应保持在35℃-40℃灌注速度宜缓慢。 注意食物搭配: 对于鼻饲患者来说,由于不能正常经口进食,限制了食品的正常选择,基本采用一些牛奶、豆浆、果汁、米粉之类。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有限,不能多方面的提供机体所需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等。为了维持患者正常的营养需求,应注重做好饮食搭配,通过科学合理营养液制备方法,使鼻饲患者同常人一样广泛饲用各种食品,吸取充足的营养。 鼻饲饮食的种类: 常用鼻饲饮食包括混合奶和匀浆饮食。混合奶可用食物包括:牛奶、豆浆、炖蛋、米汤、肉汤、蔗糖、植物油、食盐等。匀浆饮食的可用食物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鱼、虾、肉类、蔬菜、油、盐等。 相关文章:长期昏迷患者食谱 鼻饲饮食的量: 长期鼻饲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300毫升,每日7次,加水数次,每日总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 饮食配置注意事项: 鼻饲营养液要注意细软无渣,以免堵塞鼻饲管。可以使用豆浆机,调制鼻饲饮食。先将米饭与各类剔除骨头的肉类及蔬菜等,加少量营养汤如:鱼汤,骨头汤等放入豆浆机中将其打碎,再加入等量营养汤后再打一次,如有渣滓再打一次,多次打碎搅拌可以保证打出来的营养液成糊状,无渣。 严格注意操作卫生。配制流质前所有用具均予以洗净消毒,清洗双手并予以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防止细菌污染,食物原料注意新鲜无污染,食物现配现用。配制好的流质放置冰箱冷藏。 配制混合奶时,牛奶豆浆加热时不要加盖,待冷却后再加盖放入冰箱,防止酸败,可使用热水保温法或微波加热。 各类水果打汁后予以单独调配灌注,避免与混合奶混合,以免将混合奶沉淀。 灌注流质的温度保持35-40度方可注入。鼻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并可引起病人胃肠不适,致病人呕吐腹泻等。 以上便是我想到的一些鼻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63.html&urlrefer=b756f3d733c539b443dc852fcc549d4f
大家可以加我的微信咨询问题 超人微信分享给大家,后期我会建个微信群,方便家属之间互相交流,一切为了病人得到更好的恢复,避免踩坑
这个小习惯让你的家人远离感染【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很多脑出血的患者都会合并出现肺部感染。如果肺部感染控制不好的话,就会使用高等抗生素。后果就是导致体内菌群失调,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 那么如何才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呢? 今天超人就交给你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可能减少1/3的院内感染发生,那就是洗手。 我想很多人可能会说,洗手不是每个人都会吗。 其实你大错特错了。我所说的洗手,主要指的是日常在病房的洗手,是有专门的严格要求的。也是我们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学会的技能。 我们的双手每天都会接触到周围的事物,因此双手便会沾满细菌。再用满是细菌的手接触患者,这种感觉就像是下图所看到的样子。 是不是觉得非常恐怖? 正确的洗手行为,可以减少手部80%的细菌。 洗手有五个指征,也就是在以下五种情况的时候,必须洗手。医院的每个病房的病床后面都会有下面这种快速手消毒剂。将适量手消毒剂涂抹在掌心,均匀涂抹在手掌和手背。按照下图的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七步洗手法 使用七步洗手法可以保证将双手的各个死角进行彻底消毒。防止有遗漏的地方。尤其是家中有昏迷病人的患者家属,一定要学会这个技能,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51.html&urlrefer=176388bacc8c89480cc3cc3cc381a625
感染了铜绿假单胞菌,这些细节一定要注意! 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细菌一个是鲍曼不动杆菌,另一个就是铜绿假单胞菌。 这两类细菌都是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这种细菌只有在符合一些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致病,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正常人体内寄居。 脑出血患者大多昏迷,痰液无法自主咳出来,再加上营养不良、抵抗力差。综合起来便给了细菌繁殖的空间,致使细菌在体内越来越多,因而致病。 治疗方面主要依据痰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一般使用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美罗培南等等。 家人护理方面要注意减少日常感染的因素。减少细菌流通,注意预防感染。 如果病人是在ICU的话,每日探视时间要严格遵循医院指导,正确穿戴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探视之前严格洗手。 如果不是在ICU的话,日常就要注意每次接触病人的时候都要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一次,戴口罩、帽子。并注意减少人员探视,减少人员流动。 加强营养支持,给患者补充营养,每日蛋、肉不可缺少。必要时可输注白蛋白。 还有加强翻身拍背护理。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具体翻身拍背的要点,我此前已经说过,大家可以看一看。 连续3次痰培养结果没有细菌之后,才算完全解除感染。因此以上这些细节家属一定要好好注意,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细菌对病人的进一步侵蚀,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家属们一定要严格做到以上要求。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49.html&urlrefer=e0cfab5c84e8ca5c598575cdebb12068
加油 加油
鼻饲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此前超人已经分享过一些鼻饲的注意事项。但大家在给患者打鼻饲的过程中,仍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QQ群里,大家有时候也会问到我许多关于鼻饲的解决方案。在此,我将这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介绍给大家。 意外拔管 烦躁、神志不清或痴呆不配合患者常常在夜间家人熟睡的时候自行拔除鼻饲管。或者鼻饲管固定不牢,翻身时鼻饲管意外滑脱。 解决方法: 传统一般是胶布围绕鼻胃管交叉固定于鼻翼两侧和面颊部。我们可选用一次性鼻贴,它带有一个卡塞,可以牢固固定胃管,防止滑脱。同时夜间睡眠之前要注意观察鼻饲管固定情况,若出现松动,及时处理。 腹泻 有研究证明,在鼻饲治疗中腹泻发生率可达62%,营养液配制及灌注方法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乳酸和脂肪过多、渗透压高的营养液可引起腹泻;灌注食物过冷或过热可引起腹泻;注入浓度过高、注入速度过快,注入被细菌污染过的营养液也易引起腹泻。 解决方法: 营养液的配制过程中选用易消化、吸收食物,注意营养素的合理搭配,防止污染; 鼻饲食物中应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 3.鼻饲饮食要有适应过程,速度应缓慢,进食量由少到多; 腹泻严重者暂时停止鼻饲,查找原因; 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肛周卫生,防止感染。 堵管 堵管常见原因是食物或药物未充分研碎,或药物磨碎混合后形成凝块导致堵管。 解决方法: 鼻饲食物应制作精细,食物均要充分研碎,完全溶解。注意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与配伍禁忌; 打鼻饲速度不宜过慢,饲液应在300-400ml应在30-40min内注完; 每次饲入食物前后均给予温开30ml冲洗饲管; 插入胃管长度不可过长,一般45-55cm,防止打结。 出血、感染 插管过程中不能一次成功,多次插入导致黏膜损伤; 长时间留置胃管或胃管本身材质较差,导致胃管与黏膜粘连,从而引起黏膜缺血坏死。或者固定不牢,胃管随体位变化来回滑动,也可能损伤黏膜; 鼻饲食物过冷或过热损伤黏膜。鼻饲食物过多加重胃黏膜负担,也会引起损伤; 胃管刺激引起恶心、呕吐,使胃内容物反流增加,可加重食管黏膜损伤。 解决方法: 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对患者黏膜的刺激; 胃管选用硅胶材料的,可减少对黏膜刺激。要固定好胃管,防止滑动; 体位保持在半卧位,不可过高或过低; 胃管刺激较大可遵医嘱给予抑酸剂、促胃肠动力药等措施,比如奥美拉唑、吗丁啉等。 误吸 患者因存在肺部感染,咳嗽咳痰较多,有时因颅内压较高,导致呕吐等使腹压增高,引起胃内容物返流而致误吸。 解决方法: 每次管饲前要回抽胃液,确保胃管在位; 打管饲前可抬高床头30-45℃,进餐30min后再放平,以防返流; 发生误吸后立即停止管饲,让患者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返流物,必要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以上便是超人收集到的关于鼻饲的问题,大家可以通过我在问题下面写的解决方法里进行操作,问题迎刃而解。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Fp%3D366&urlrefer=0dda18e08a78d71b4bc9357e7b385e94
病人总是不醒,这些方法你可以试一试【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脑出血病情重,发病急,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有幸生存下来的患者也多半遗留后遗症。有时候我给脑出血加个说明“非死即残”。 还有很多脑出血患者经过一系列治疗以后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其实这个情况是家属最难熬的,不仅要日常照顾病人,还要面对生活中各种压力,简直是苦不堪言。 在贴吧以及QQ群里,很多病人家属都会问我。什么时候能醒呀,会不会醒呀。 对于这个问题,我此前写过一篇文章,特此说明了一下,大家可以看一看。 后来我查阅了一些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有的医院通过一些外界刺激可以起到促苏醒的作用,大家可以试一试。 主要方法有: 皮肤、神经刺激,每天用温水擦身,并给予按摩刺激,对足底、耳垂区和头面部等进行有目的按压,被动活动肢体和关节,每次20min,每天3-4次;用康复治疗仪对患者双侧肢体肌肉进行被动活动,每次20min,以双手指微动为宜,每个疗程5次; 皮肤神经刺激可促进脑干网状结构的改善,加速网状激活系统轴索修复以及再生,可将各种刺激投射至大脑皮层,促使神经功能重组和大脑皮层功能复常 光照刺激,将病房光线调暗,用应急灯等光源用彩色纸包上之后对患者双侧面部和正面部进行反复照射,每次10min,每天4—6次,刺激其视觉反应 光照刺激可对患者大脑皮层和视网膜进行刺激,可改善视反应,增加大脑皮层兴奋灶,产生觉醒脑电波 语言刺激,大声呼唤患者名字,安排亲友探访,多对患者诉说开心的事情,采取鼓励性语言等 语言刺激可调动大脑皮质潜在能力,促进大脑皮质抑制状态的改变,促进脑细胞供血供氧的改善,对神经系统产生有效刺激,恢复其记忆 音乐刺激,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和戏曲等,每次30min,每天4次 音乐刺激可有效促进脑血流量的增加,对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边缘系统进行调节,促使未受累脑细胞代偿,弥补病变受损脑细胞功能,加速患者意识康复 以上就是一些刺激患者促苏醒的办法,比较简单易行。这些刺激方法都需要家人长期进行操作,需要每天不断的刺激,才能促进大脑觉醒,让患者更快意识好转。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Fp%3D346&urlrefer=a196b66b669344696263f5ff9231d3b3
拍背技巧详解 脑出血患者大多长期卧床。随之而来的便是卧床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肺部感染。 临床上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十分重要。在出院期间医生护士便会嘱托患者家属,通过拍打患者的背部加快痰液排出,以此提升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翻身拍背的原理是通过叩击背部以震动气道, 使松动的痰液刺激管腔壁而产生咳嗽反射,同时通过患者咳嗽或深吸气时产生的负压原理,将小气管内的痰液吸引至大气管内,促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移动, 促进痰液咳出。 拍背方法:拍背手姿势及拍背方向 注意叩击背部的手要空心叩背。 患者家属在患者翻身过程中予以帮助,改变患者的体位, 患者取侧卧位,家属站在患者的 正面, 上身稍向前弯, 一手扶住患者上侧 肩部, 另一手进行反复叩击背部。 手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呈凹式,腕关节伸直不动,肩关节或肘关节活动,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手臂与手掌的力量叩击背部。叩击时会听到空空的叩击声,而不是啪啪的拍打声。 叩击要点:由下至上, 由外至内,以 60 ~ 70 次 / 分的频率,有节律的扣病人背部,每次 5 ~ 10分钟,拍背后必要时吸痰。患者病情允许, 可去半卧位或坐位,拍背后,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用力将痰液咳出。 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叩击处皮肤宜用单层薄布进行保护,避免胸部因直接叩击而导致皮肤发红, 但覆盖物不宜过厚, 以免降低叩击效果。密切观察患者对叩击的反应, 一旦患者出现异常或感到不能承受时,应立即终止, 患者能够自行咳痰时也应停止。操作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Fp%3D340&urlrefer=84d1f6bc377015ea7163113e7c764345
脑出血后2周-4周住院期间注意事项【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经过了出血的急性期,后继的脑水肿期,肺部感染也逐渐平稳过后,大部分的脑出血患者已经病情稳定,慢慢恢复好转。 一部分出血量不多的病人,此时也可以出院回家,或者前往康复科进一步治疗了。 出院以后主要就是自己慢慢康复锻炼。大家可以通过我分享的康复治疗,下载下来自己学着帮助患者康复。还有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叮嘱患者坚持服药,并且每日都要测血压。 每天测血压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是否有偶尔血压偏高的情况,毕竟人体的血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数值,每天都是会变化的,最好每天测血压2-3次。如果血压高的话,可以卧床休息半小时以后再次测量。如果仍然很高,就需要加大降压药剂量。 如果在康复科,那么就要认真听从康复科医生的建议,行相关的康复锻炼。 有的医生会建议行高压氧治疗。如果病情符合,那么可以使用高压氧帮助神经恢复。 如果是气管切开的病人,如果神志已经清醒了的话,那么这一阶段就要拔除气管套管了。具体可以参见这篇文章:气管切开套管安全拔除步骤。 如果是昏迷的病人,可能这一阶段仍存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个时候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治疗,慢慢等待病情好转。 家属还需继续坚持每日的护理,直到患者好转的那一刻。 最好每隔5-7天复查一次头和胸部CT,进一步了解头和胸部的恢复情况。 其实这段时间是患者家属最难熬的日子。每天日复一日的护理,除了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每日医药费很多,而且始终不见患者病情好转。这个情况其实很无奈,但是没有办法。生活仍要继续。 如果家里亲人多的话,最好找个人替换两天,可以让自己在家多休息一下。空闲的时候可以看一些正能量的视频,振奋一下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 以上,我写的脑出血住院攻略就先告一段落。后续我还会进一步跟进患者家属的需要,进一步补充。最后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Fp%3D331&urlrefer=287c5a13d06e6ed06c3c24b10f15d826
脑出血住院8-14天注意事项【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当脑出血发病一周以后,病人的病情基本上就趋于稳定了。虽然脑水肿仍在加重,或者肺部感染未见明显好转。但是颅内再出血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并且差不多已经脱离了危险期。 如果是神志清楚的患者,那么这个时候虽然脑水肿仍在,但是血肿处于吸收期了,复查片子可以看到血肿周围已经开始变模糊。这正是血肿吸收的表现。 这个时候可以在床上适当的活动,多坐起来。如果肢体瘫痪不是很重的,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下地行走。下肢无力,无法行走的患者,可以由家属推轮椅在病房进行适当的活动。 如果病人是昏迷的话。这个时候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并发症方面了。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脑水肿和肺部感染。 如果脑水肿严重的话,这个时候还是需要输注一些人血白蛋白的。然后还是用甘露醇加强脱水,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方面,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可以多吃点香蕉、橘子等水果,防止电解质紊乱。 一般这个阶段的患者都会进行气管切开。此时要经历一个更换套管的过程。 要把塑料套管更换成金属套管。 早期采用塑料套管的目的是便于连接呼吸机纠正呼吸衰竭,利于导管与气管壁的封堵,阻止气体逆流影响通气,同时可以预防口咽部分泌物滴流后引发吸人性肺炎。 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咳嗽、咳痰能力恢复,需过渡使用金属导管。与塑料套管相比,金属套管具有管径细、无气囊、管壁光滑、粘痰不易与管壁粘连且痰易咳出等特点。 金属套管是两个金属管子套叠起来的,每天要把里面的套管取出来进行清洗。主要为了防止痰痂堵塞套管。不过一般这个工作都是由护士完成的。 剩下的就是每日常规的翻身、拍背,雾化等护理了,在此不再多说。 一般这个时期的病人病情已经趋于稳定,再加上患者家属此时对于护理也已经轻车熟路了。护理压力会大大减轻,但是切不可掉以轻心,每日的护理和治疗仍要仔细、耐心的完成。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Fp%3D329&urlrefer=0a9701f241f08ece65feefea0190542b
脑出血后4-7天的注意事项【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在这一期间,病人已经度过了再次出血的风险,但是随之而来便是脑水肿。 这一阶段属于脑水肿的加重期。脑水肿加重一般从第2天开始,持续逐渐加重,大约至第10-15天的时候到达水肿最高峰,具体视出血的严重程度而定。 这一期间不管是昏迷的病人还是清醒的病人都会有一个症状加重的过程。 清醒的病人可能会出现食欲便差,头疼,恶心,睡眠不好等。 这个时候作为家属,首先要给患者一个平静、安稳的环境。中国是礼仪之邦,很多患者住院之后都有很多亲朋好友过来看望,虽然是好心,但是这个时候最好就尽量减少,多给患者休息的时间。 如果食欲比较差,吃饭吃不好。那么可以从家里做一些病人喜欢吃的饭菜,尽量多吃一点,每次吃的饭量可以少一点,增加吃饭的次数。 医生为了减轻脑水肿会给予甘露醇脱水,如果这个时候吃饭在吃不好。身体内的微量元素都会随着甘露醇经尿液排出,进而出现电解质紊乱,所以一定要重视饮食方面。 到了夜里可能还会因脑水肿感觉头疼得难受。这个属于必经之路,不可避免的。可以把床头抬高一点,增加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如果仍然头疼难忍,无法入睡的话,只能求助医生用点止疼药了。 如果出现了肺部感染,患者还会出现发烧、嗜睡的情况,除了每天用温水擦拭身体物理降温外,记得多喝水。每天必要的翻身拍背必不可少,嗓子了有痰也要鼓励患者咳出来。 如果是做手术的患者,一般这时候病人意识还没有清醒,还是处于昏迷状态。 在NICU的患者因有专门的护工和护士护理,我在此就不再多说。 如果当地医院没有NICU的话,那么这一期间的护理也都是护士和家属来做的。 刚才讲到,这一时期是脑水肿的加重期。因此如果入院时病人是昏迷脑疝形成的话,那么这个时候脑子水肿是很厉害的,严重的还会出现脑疝后脑梗死。 说白了就是脑子水肿,压迫到正常的脑组织,因压力太大,长时间缺血,坏死梗塞了。再加上此时肺部感染开始出现,有可能获得多重耐药菌。 因此这一期间有部分病情危重的患者因并发症的出现,无法耐受而死亡。 脑水肿的加重会进一步压迫到大脑的生命中枢,因此呼吸、心跳停止。 家属这时要做的除了前两日每天的日常护理外,还要格外注意观察患者的瞳孔、生命体征。 这一期间属于并发症多发期。因脑水肿的加重,长时间昏迷,就会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消化不良、尿崩等情况。 如果出现了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就是可以从鼻饲管里抽出咖啡色液体。颜色像下图那样 。一般抽出液体<20ml的话,是可以进食的,如果抽出的液体很多,大于20ml,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停止进食,立即汇报护士或者医生。让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如果鼻饲的时候没有抽出咖啡色的液体,而是未消化的食物。那么也就意味着出现了消化不良。此时也是需要停止喂食的。可口服吗丁啉促进胃肠蠕动,再多用手揉一揉肚子加速胃排空,两者相结合使用。等差不多2个小时之后可以再从鼻饲管抽一抽看,看看有没有未消化的食物了。 因为昏迷的患者是没有意识的,所以大小便都是在床上解决。小便还好,有尿管帮助排出。但是大便就比较费事了。 每次大便完之后要注意保持清洁。要擦拭会阴部,然后涂抹痱子粉,以保持会阴部干燥。 家属还要注意每日患者的小便量,正常人小便大约是在500-2500ml,但是脑出血患者因使用脱水剂的缘故,小便会比正常人格外的多。如果每日小便尿量>4000ml。这个时候就要警惕是否出现了尿崩症。 关于尿崩症的具体治疗,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已经说过,大家可以看一看。脑出血后出现尿崩怎么办? 以上就是脑出血后一周时候患者家属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般这个时期患者的并发症就会随之而来,此时日常的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家可以在脑出血护理这里了解更多相关的护理知识。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Fp%3D327&urlrefer=dd54a097774af6e88bea7f7e1d27b123
脑出血后第三天的住院注意事项【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脑出血住院的前两天是家属最辛苦的时候。但是对于病人来说,第三天才是最难熬的开始。 此时再出血的风险已经比较小了,但是病人还要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并发症:脑水肿。 其实脑水肿在发病当时就已经开始了,但是这个水肿的过程是一个渐进式的。期初的前两天病人因水肿引起的头痛还没有那么强烈,再加上大脑自身具有代偿机制,因此在前两天的时候,水肿的严重程度是低于再次出血的严重程度的。 此时病人的状态可能会有所下降。清醒的病人可能会感觉到乏力、头痛、食欲差。昏迷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 医生会给与脱水、输注白蛋白、减轻颅内压等治疗。但是脑水肿是一个长期并且发展缓慢的过程。 水肿加重的速度很快,但是消肿的速度特别慢。 有的教科书写的脑水肿期大约持续2-3周。 因此家属要有心里准备,可能初期的出血关度过了,但是水肿关是一个特别困难并且漫长的过程。 家属在护理期间,可以把床头摇高一点。研究表明床头抬高有助于促进大脑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还要注意的是,住院期间每日的翻身拍背前往不要偷懒。 尤其是对于昏迷患者。因为严重的昏迷再加上卧床,很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每日翻身拍背,再加上医生给与雾化等止咳化痰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预防肺部感染。 如果发现患者痰液较多,体温比较高的话,就很可能出现了肺部感染。 此时需要给医生说明一下,医生会给查一下血常规、PCT以及胸部CT或者胸部X线。根据检查结果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如果体温在38.5摄氏度一下的话,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比如用毛巾擦身子,用冰块放在腋窝下面等等。如果体温超过38.5度的话,就要给护士说一下,用药降温了。 还要注意给病人多喝点水。因为多喝水一方面可以帮助降温,再一个体温过高的话,人体皮肤表面蒸发的水就会多,多喝点水没坏处。 发病的前三天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在这个期间病人要面临再次出血的风险、脑水肿的风险、肺部感染的风险,气管切开的风险等等。 前三天病人状态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后续的康复及治疗。因此,家属们要引起重视,在日常的护理上尽可能多做一点,细致一点。 如果一个人太劳累,可以喊家里的其他亲戚一起帮忙。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可以请个负责人的护工帮忙。不要病人的病还没看好,自己就先累到了。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Fp%3D325&urlrefer=5092998d17a5f687922f6625a6fb286b
我的咨询贴好像又被系统删除了
脑出血住院第二天的注意事项【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可能第一天是最忙碌的时候,到了第二天相对来说家属会好一点。记得等到医院上班的时候将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带到医院医保处,办理医保手续。 这天一般主任会清晨查房。他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调整用药,安排相关的检查等等。 如果患者神志清醒的话就可以开始进食。一般建议先吃流食,易消化,营养高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在此要注意的是,最好给患者吃的食物要咸一点。 因为使用脱水剂的缘故,会出现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就是低钠、低钾。 饮食多吃点盐,口味稍微咸一点,可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帮助患者恢复。 入院当天因为禁食的缘故,降压药是静脉注射使用的。 可以吃饭以后,便开始口服降压药。 降压药的种类有很多种,主要根据病人的适应症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血压的控制是一个细致的过程,每日要监测血压,如果开始口服的降压药计量不够,还需要加量。 有的还要添加一种或者几种降压药一起吃,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这个时候病人需要卧床休息,少活动,勿用力。尽量在床上解决大小便。 有时候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安排复查CT。有的医院是有专门的工人负责把病人带过去进行检查。有的医院没有工人,就只能是患者家属带过去。复查CT之前最好先抽时间去看一下CT室具体的位置,免得离开病房之后找不到,在路上耽误时间。 刚入院时所检查的结果大部分在第二天就已经出来了,家属可以找床位医生了解一下检抽血检查结果。因为有的时候医生比较忙,可能检查了之后大致就看了一眼,容易有遗漏的地方。家属再去找看看,医生便会再看一眼检查结果,防止出现遗漏,同时也帮助你们了解具体病情。 如果病人是行手术开颅的病人的话,或者是神志昏迷的患者。 如果病人在NICU,相对来说家属的负担会小一点。 除了安排复查CT可能需要家属一起帮忙推床、抬人之外,也不会需要家属做太多事情。 如果病人是放在抢救室的,而且是做完手术,或者是昏迷的病人。 因为抢救室没有专门的人看护,所以家属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在此重点说一下。 如果复查CT提示血已经清除干净了,或者出血已经控制住了。那么医生会给予鼻饲饮食。 鼻饲就是专门为昏迷患者帮助进食用的。因为神志昏迷,无法进食,贸然从嘴巴喂食容易呛咳,易出现误吸。所以通过一根胃管,将食物注入到胃中,就可以减少呛咳和误吸的风险。 可以在家中将食物用豆浆机或者榨汁机打成流食,通过灌注器经鼻饲管注入。具体方法可以当面询问护士,或者让护士打鼻饲。 口服药可以用勺子或者筷子弄碎了,混在饭里打进去。 如果家属人手比较少,这个时候可以请个护工帮忙照顾。一般医院都会帮忙联系的。 前几日在贴吧看到一个病人家属分享了一个关于请护工的经验贴,对你们也有帮助,可以看看。点击查看:脑出血手术后护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雇一个好护工吧(链接失效,帖子已被删除) 这天复查的头颅CT要注意询问医生,拿给医生看一看。 一般当时做完CT医生的电脑上就能看到了,如果是条件差的医院,要等片子拿出来才能给医生看。 不管如何都要第一时间让医生看到。这样可以尽早让医生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大部分危重的病人,在第二天脑水肿就会开始出现了。如果医生要输白蛋白,那就听从医生的建议,使用白蛋白减轻脑水肿。一般医院周围药店都有卖的,价格在400-600之间不等。 在上篇文章中我也说过了,手术病人做完手术下来是气管插管的。由于气管插管具有局限性,不能长期插管。有的医生便会建议行气管切开。我就曾经写过关于气管切开的文章,大家可以看一看。 我的建议是在这些重大问题上,最好积极一点,多相信医生一些。尤其是在三甲医院就医的患者。因为三甲医院各项治疗更合理,组织分工严谨,对于气切的时机把握的还是很到位的。因此如果医生建议你们气切了,那就是真的需要气管切开了。 其余的一些注意事项就和第一天情况差不多,每日护理,翻身拍背,看点滴等等。 一般第二日复查头颅CT如果没有再次出血的话,那么急性期的风险就算是度过了。接下来就是水肿期,这一期间会有一个病情加重的过程,下面的文章我会讲到。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首发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3Fp%3D323&urlrefer=f2fa6eeb015433b22d3cb98829d3fa86
脑出血住院第一天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到达医院之后,如果患者清醒,出血量不多的话。一般就是选择保守治疗。 如果出血量很多,出现了意识障碍,甚至脑疝形成的时候,医生就会建议手术治疗了。 如果你的家人是保守治疗。 那么此时办理入院手续之后,医生便会给予心电监护仪(也就是那个小电视)监测生命体征,吸氧,监测血压等。 此时,病人是要求要禁食的。 禁食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患者突发再次出血,需要紧急手术(因为手术要求空腹状态);还有就是避免呕吐,引起误吸。 这个时候医生会给予控制血压、脱水、神经营养、止咳化痰等治疗。 家属需要做的是给患者一个安静平稳的环境,让他好好休息。 如果病人很烦躁,出现发脾气、不配合治疗的话。要及时汇报给护士或者医生,给予镇静处理。 家人在这期间可以电话联系其他亲戚及家属,将医保卡、身份证等从家带来,第二日准备办理医保手续。 如果家距离医院比较近的话,可以把毛巾、脸盆、牙刷等从家带来。如果距离较远,可以在医院周边的小超市购买。 大约等6-12个小时之后,便会安排复查头颅CT,排除再次出血。 如果你的家人是手术治疗。 收入院后即安排准备手术。 家属要立即联系家里其他家属,让他们了解大概病情,尽量赶往医院。同时还要准备手术费用,把家里的医保卡、身份证都拿过来,因为手术签字需要用到。 病人送到手术室之后,大部分手术时间是3-5个小时。 除了在手术室外耐心的等待。家属还要尽可能多联系亲戚家属,让他们了解病情,如果经济条件差的话,最好给亲戚朋友借点钱救急。 还有就是去医院周边买好毛巾、护理垫、卫生纸等用品。这些住院期间都要用到。 经过漫长的等待手术结束后,条件好的医院便会将病人送至NICU;条件差一点的,就送到抢救室。 一般这个时候病人意识还是昏迷的,并且是气管插管的状态。 NICU是病人与家属隔离开的,封闭式的。家属无法进入。抢救室是开放式的,类似于普通病房。 在NICU的话,家属还好一点,不会那么劳累。只需要在外面静静等待就行。到了探视时间,进去看看患者状态如何。 如果是放在抢救室的话。家属就要用事先准备好的毛巾,给患者头面部及其他部位擦拭干净。静脉输液的液体也要及时观察,没有了就赶紧喊护士换药水。有的时候护士比较忙的话,还会让你们看生命体征(就是监护仪上的数字)。一般心率正常值在80-100次/分,呼吸在20次左右,血压正常值是:140/90mmHg,氧饱和度在98%-99%。 手术后第一天是很漫长的,要做的事情很多,也是最手忙脚乱的时候。此时患者家属心里不要慌张,一步步把事情做好,遇到不理解的,仔细询问医生护士即可。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什么是腰穿【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腰穿又叫腰椎穿刺。是将穿刺针通过腰椎间隙到达椎管,穿刺测定颅内压,并取出脑脊液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要椎管内给药(如治疗颅内感染)、麻醉和椎管造影 脱髓鞘疾病 脑积水 禁忌症: 颅内高压、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者 处于休克、全身衰竭状态者 穿刺部位有化脓性感染者 这里还要提出一个概念,那就是腰大池引流。 其实腰大池引流就是在腰穿的基础上,将引流管置入椎管内,外面连接引流袋。 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减少腰穿次数,并且能持续引流脑脊液,减轻患者痛苦。 在脑出血患者中,行腰穿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诊是否存在颅内感染、测定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 有一部分脑出血的患者是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因此就会存在颅内感染的风险。 如果患者体温高,颈项强直(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脖子硬”),意识昏迷的话,那么就要高度考虑颅内感染的可能了。 因此确诊的方法就是行腰椎穿刺术,将脑脊液取出,送至检验科进一步检查。 一般脑脊液中细胞计数及分类 成人(0~10)×106/L,儿童(0~8)×106/L,淋巴细胞:70%,单核细胞30%,蛋白定量:0.2~0.45g/L;葡萄糖:2.5~4.5mmol/L,脑脊液血浆葡萄糖比率0.3~0.9;氯化物:120~130mmol/L。并且脑脊液培养阳性,那么就可以确诊为颅内感染了。 此时就要行抗炎治疗,必要时还要将抗生素经腰大池引流管注入椎管内,加强抗炎。 一般正常人腰穿的压力是80-180mmH2O,如果腰穿时测量值高于此值,则说明颅内压较高。此时要注意千万不能快速释放脑脊液,因为这样容易诱发脑疝。 如果脑出血后合并有脑积水的话,如果是交通性脑积水,那么持续性腰大池引流有助于促进脑脊液循环,减轻脑积水对大脑的损害。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为什么脑出血病人会发生肺部感染【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很多脑出血的病人,在住院期间会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有时候肺部感染严重了还要进行气管切开。很多患者家属对此便存在很多疑问。 为什么脑出血还会引起肺部感染呢? 其实确切的将,并不是脑出血引起的肺部感染,而是脑出血所造成的机体的一系列变化,是人体容易受到医院病菌的侵袭,因而产生了肺部感染。 产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一下几个: 当神经外科患者处于昏迷或意识障碍等状态时,由于咳嗽、吞咽反射等正常生理反射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极易吸入口咽中含有各种致病菌的分泌物或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现象,最终引起肺部感染的发生。 神经外科患者的呼吸中枢系统大多受到严重抑制,肺组织换气生理功能明显不足。 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肺活量明显减少,痰液易积蓄而难以排出肺外,导致坠积性肺炎的产生。 某些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过程中易损害患者的呼吸道组织,进而降低患者的免疫生理学功能,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患者住院期间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长期大量使用则极易导致体内出现严重的菌群失调现象,细菌产生耐药性后感染症状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显著性升高。 以上便是脑出血患者在住院期间易产生肺部感染的几个因素。很多脑出血患者都是多个因素综合导致的出现肺部感染。 对此有一定了解之后,相信大家心中的疑虑也解除了吧。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家中有人脑出血怎么办?【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迅速、死亡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脑出血的病残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因此,我们在日常应该注意预防脑出血。此前我也给大家讲解过脑出血发病的常见原因,通过病因预防,效果很好。 但是如果一旦真的你的家人发生了脑出血的情况,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要保持镇静并立即将患者平卧,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 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注意保暖,天热时注意降温。 如果患者清醒,要尽量安慰患者使其情绪平稳,不要过于躁动。如果患者昏迷,不要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要将其平卧,头部转向一侧,这样呕吐物就能流出口腔,防止窒息。 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如病人有抽搐时,可用两根竹筷缠上软布塞入上下齿之间,以防舌被咬伤。 在脑出血的急救措施时应注意: 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尽快转移到宽敞的地方。但移动时动作要轻,不能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造成窒息。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 让患者安静卧床,尽量减少搬动,有意识障碍和呕吐者要“就近侧卧位”,即将患者一只手垫在耳朵侧面,然后腿摆成直角作支撑,帮助患者侧卧,最后让头部上仰,这个姿势能防止舌头后坠,阻塞呼吸道,有利于呕吐物从口腔流出。 打120呼叫急救车。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家人要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患者的衣领,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并进行人工呼吸。 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干毛巾或其他袋子里,放在额头上物理降温。体温降低后,既因血管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又可减少脑的耗氧量有利于脑细胞的恢复。 脑出血家庭急救四忌: 禁止摇晃和反复搬运:过分地摇动病人的头部,晃动病人的身体会增加颅内出血量,加重脑水肿。 禁止仰面平卧:易呕吐窒息。 禁止喂水乱用药:病情不明,意识不清者易窒息。 禁止按人中穴:会因为这种按压而堵住气道,造成病人窒息。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急救知识,适当地了解一些医学常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是很有好处的。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不同部位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1、内囊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对侧“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还可以有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半球出血还可以造成失语。内囊出血病辑范围较大,神经损害症状较重。 但若出血偏于内囊外侧,主要损害外囊部位,则临床症状多较轻些,多无意识障碍,偏瘫也轻,预后较好。 2、丘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24%。如属一侧丘脑出血,且出血量较少时,表现对侧轻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特别是本体感觉障碍明显。 优势半球出血还会造成失语。丘脑出血可造成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淡漠,视幻觉及情绪低落。还可以出现丘脑语言,如:言语缓慢不清,重复言语、发音困难,复述差,但朗读正常。 如果出血量大,受损部位波及对侧丘脑及丘脑下部,则出现呕吐咖啡样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且有多尿、尿糖、四肢瘫痪、双眼向鼻尖注视等症。病情往往危重,预后不好。 3、脑叶出血占脑出血的5%-10%。也称为皮质下白质出血,可发生于任何脑叶。除表现头痛、呕吐外,不同脑叶的出血,临床表现亦有不同。 如:额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疑虑,对侧偏瘫、运动性失语等;顶叶出血则出现对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可出现感觉性失语、精神症状等;枕叶出血则以偏盲最为常见。脑叶出血一般症状均略轻些,预后相对较好。 4、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桥脑是脑干出血的好发部位。早期表现病处侧面瘫,对侧肢体摊,称为交叉性瘫。这是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如果出血量大,则影响对侧,出现四肢瘫、瞳孔缩小、高热、昏迷等症;如果血液破入第四脑室则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等严重症状,预后多不好。 5、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若出血量少,临床表现常常是先出现头晕,继则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眼球震颤、走路不稳、讲话不清;如果出血量大,压迫延髓生命中枢,严重者可突然死亡。 6、脑室出血约占脑出血的3%-5%。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内脉络丛破裂出血,较为少见。继发性者是由于脑内出血量大,穿破脑实质流入脑室。 临床表现为呕吐、多汗、皮肤发紫或苍白。发病后1~2小时便陷入深昏迷、高热、四肢瘫或呈强直性抽搐、血压不稳、呼吸不规律等。病情多为严重,预后不良。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脑出血后出现尿崩怎么办?【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近来我有一个病人是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的,双侧瞳孔散大,在其他医院立即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但是术后瞳孔没有回缩,对光反射消失,一直处于深昏迷状态。 这个是病人发病当时的片子来我们科的时候已经是做完手术第18天,颅内的情况已经稳定了。 这个是来院复查的片子。患者存在严重的肺部感染,已经气管切开。并且因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导致存在肝功能损害,转氨酶比较高。 给予抗炎、平喘、止咳化痰、神经营养、保肝等治疗,注意监测血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期间患者病情一直比较稳定,后来某一天患者小便量突然增多,一天达到7000ml。考虑为中枢性尿崩。 但当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查肾功能并无明显异常。给予加强补液,补充电解质,并积极监测电解质情况。第二天小便量便减为4500ml左右,第三天便恢复正常。考虑为一过性的尿崩症。 那么为什么脑出血病人会出现尿崩呢?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出现尿多大多和使用脱水剂有关,随着输入量的控制和脱水剂使用的减少,往往很快恢复正常。 基底节区出血或者脑室内出血铸型时,病变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视上核及室旁核功能,从而引起小便增多。 需手术治疗的脑出血往往出血量比较大,脑结构更容易移位,或破入脑室内的血肿直接影响丘脑下部,故小便增多发生率比脑出血保守治疗要高 由于手术操作对脑组织的创伤,术中血压波动和机体缺血性休克等均可导致下丘脑、视上区和垂体缺血、缺氧,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尿崩。 那么一般什么情况才能诊断为尿崩呢? 尿量>4000ml/24h 或者尿量160ml/h持续3-4h 或使用20%甘露醇3h后尿量仍明显增多,并且尿颜色逐渐变淡如清水,尿比重<1.005 出现尿崩症之后如何治疗? 轻症患者可使用双氢克尿噻 25mg 口服 每天2-3次。或者卡马西平0.1g 口服 每天3次 口服不能控制的,或者昏迷的患者可以使用垂体后叶素,需根据尿量调节,每次5-10u,皮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1-2次。注意加强补液 如果2周以后尿崩症不能控制,用鞣酸加压素注射液(长效尿崩停)深部肌肉注射来代替垂体后叶素使用,从小剂量开始调整,直到尿量控制满意为止 尿崩患者如何补液? 对于低钠的患者,根据每天血钠的测定值调整补液、补钠量 对于高钠的患者,暂停生理盐水使用,补液用5%-10%葡萄糖,并每日口服或鼻饲温开水200ml/次,每天控制在1000ml以内。 合理安排输液速度,防止脑水肿发生,每天监测一次电解质情况 尿崩症的危害在于水电解质紊乱,机体内环境的改变,治疗原则就是及时动态补充相应液体及电解质,并且注意补充从皮肤、肺、肠道等器官额外损失的液体,对于昏迷患者,要详细记录出入液量。 脑出血手术后并发尿崩症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并有针对性地治疗,对预防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一般经过药物干预,大多尿崩患者情况都会逐渐好转。 最新进展:今日复查头颅CT患者又出现了脑积水©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什么是脑积水?【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很多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后病情逐渐好转,可是后面恢复得越来越慢,甚至出现了认知障碍,双下肢无力,小便失禁等症状。到了医院复查头颅CT才发现原来是出现了脑积水。 此时大多医生都会建议行分流手术。 可是本来脑出血刚刚好没多久,现在又要做分流手术。大多数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心里都会犯嘀咕,这个脑积水是怎么回事?怎么又出现了脑积水呢? 其实脑积水说白了就是脑脊液在脑室里面量变多了。是脑脊液循环出现了问题。 脑脊液是大脑所分泌的一种没有功能的液体。正常情况下都保持着分泌-吸收动态平衡。脑脊液循环示意图 而脑出血患者之所以出现了脑积水,就是因为打破了这种平衡。 原因有两个: 脑脊液吸收减少 脑脊液分泌增多 其中脑出血患者出现脑积水,多是由于第一个原因引起的。 正常的脑脊液系统是处于一个循环状态的。由脑室里的脉络膜产生脑脊液,然后经过脑室导水管-蛛网膜下腔-蛛网膜颗粒-静脉窦,进入血液。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蛛网膜颗粒。蛛网膜颗粒示意图 蛛网膜颗粒是蛛网膜形成的绒毛状突起,深入到大脑血管窦中,将多余的脑脊液排入进血液。 脑出血患者因血细胞进入到了蛛网膜下腔,或者血肿破入到了脑室,血细胞沿着脑脊液循环通路进入到了蛛网膜颗粒。但是血细胞体积巨大,将蛛网膜颗粒堵塞,使蛛网膜颗粒产生炎症反应,影响了脑脊液排入进血液,因而导致了颅内脑脊液增多,从而引发了脑积水。 再有就是脑出血破入到了脑室,将脑室导水管堵塞,影响了脑脊液循环。 还有一部分脑疝患者也会出现脑积水。主要是因为脑疝患者的脑组织因受到血肿长期压迫,致使蛛网膜颗粒闭塞,影响了脑脊液循环。 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颅内压持续增高,减压窗脑膨隆。 病人逐渐出现痴呆、步态不稳、反应迟钝级行为异常,偶尔尚有大小便失禁、癫痫、情感自制力减退等症状。(脑积水三主征:行走障碍,认知障碍,大小便失禁) 诊断:CT表现: 脑室系统扩大并尤以侧脑室前脚为著 侧脑室周围特别是额角部有明显的间质水肿带 脑室扩大的程度甚于脑池的扩大 脑回无萎缩表现,脑沟不加宽 治疗: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即为手术治疗,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脑出血都要做手术吗?【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脑出血病人何时做手术,以何种方式做手术都是有严格的指征的。 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不是破坏)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轻一系列出血后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但是不同临床医生对手术指征的选择也不同。因此收获治疗效果大相径庭且也无法比较。 现在我把目前公认的手术时机的把握介绍给大家: 出血部位:浅部出血要优先考虑手术,如皮层下、壳核及小脑出现。急性脑干出现手术疗效多不理想。 出血量:通常大脑半球出血量大于30ml,小脑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指征。 病情的演变: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短时间内立即陷入深昏迷状态,多不考虑手术治疗。这类情况多提示预后不好,手术效果很差。 意识障碍:神志清醒多不需要手术治疗,发病后意识障碍轻微,其后缓慢加深,以及来院时意识中度障碍者,应该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其他:年龄不应该作为考虑手术的因素。发病后血压过高,≥200/120mmHg、眼底出血,发病前有心、肺、肾等严重疾患者,多不适于手术治疗。 此外,上述考虑的因素中,目前最重要的也是被大家公认的术前意识状况。有无意识障碍及其意识障碍的程度,可以直接反应大脑受损的情况,与预后直接相关。临床目前可分为五级。注意: Ⅰ级患者多为皮层下或者壳核出血,出血量不多,一般不需要手术。但当出血量较大(>30ml)是也考虑清除血肿,有利于加速恢复。 Ⅱ、Ⅳ级患者绝大多数也适合手术,但Ⅱ级如果出血量不多也可以先内科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定夺。 Ⅲ级患者最适宜手术治疗。 Ⅴ级患者由于已处于晚期,手术很难奏效,只能尽量挽救生命。 以上就是我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判断这个患者是否要行手术治疗。大家可以根据以上我说的这些来判断。毕竟脑科手术风险极大,在治疗过程中家属适当的了解一些临床医生的思维,对于患者的康复是有很大帮助的。
为什么脑出血病人要做气管切开?【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最近很多脑出血患者家属来问我,病人昏迷躺在ICU里,医生让做气管切开,还要签字气管切开同意书,有没有风险?要不要做气管切开? 对于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有风险,但是要做。 具体原因有下。 什么是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简称气切,是在人的喉咙部位行一个小手术,把气管打开与外界相通,其目的就是开放气道,并且有助于痰液咳出。 医生会在喉咙部位准备做气切的地方打一个局麻以减轻病人痛苦。 然后逐层切开皮肤,肌肉等,将气管暴露开。再在气管上做一个切口,再然后把气管套管插进切口里。医学领域任何操作都具有不确定性,都是有风险的。因此,一个小小的气切手术也要会告知其风险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医生会让签同意书的原因。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1. 咽、喉梗阻 2. 下呼吸道分泌物储留 3. 特殊的气管异物 4. 严重的鼾症病人也可以做气管切开术, 使其在夜间可以正常的呼 因此,对于昏迷的脑出血患者,若估计昏迷时间较长,咽喉部梗阻;或者肺部感染严重,则会出现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患者会处于缺氧状态,医生会建议气切。但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脑出血患者都要做气切。如果病人神志清楚,或者短期内会醒的话,是没有必要做气管切开的。 毕竟气管切开有其不足之处: 1.失声是患者最重要的心理上的精神创伤;发声时漏气,需堵住气管套管开口后才能发声说话。 2.吸入之空气未经加温和湿化,使呼吸道粘膜干燥,纤毛活动发生障碍,痰液易积留于下呼吸道内。 3.失去声门关闭作用,不能作屏气动作,声门活动停止,可引起咳嗽障碍。 4.具有肺部感染的危险,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尤其在儿童患者手术伴有一定的死亡率。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口服华法林患者脑出血怎么办?【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最近收治了一个病人,以前曾做过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一直口服华法林抗凝,后因血压控制不佳出现了脑出血。 这其中治疗就存在了矛盾点,很是棘手。 我们先从心脏瓣膜置换说起,这是一种将病损的心脏瓣膜更换成人工瓣膜的手术,术后要长期口服抗凝药,以防止心脏血管出现血栓。下图就是人工瓣膜置换后,心脏瓣膜周围出现的血栓,如果栓子脱落,后果不堪设想。要知道脑出血患者首要的治疗便是止血,使用止血治疗后虽然控制了颅内出血的风险,但是也无形中加重了心脏血管出现血栓的可能性。 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停用抗凝药,也就是华法林,必要时使用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这样可以减少颅內再出血的风险。查血凝常规,心脏彩超,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明确有无颅內再出血。若出血情况己稳定,则继续针对脑出血进行治疗。一周后再口服华法林抗凝。这其中最好隔两天查一次血疑常规,隔三天查一次心脏彩超。 研究表明,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后不使用抗凝治疗的,血栓发生率为每年4%,因此短期停用抗凝药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如果你平时长期口服抗凝药的话,就要注意平时控制血压了,毕竟你的脏器出血的风险要比正常人要高。假如真的出血了,麻烦的不仅是你和你的家人,医生有时候想帮你也无从下手。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什么是脑出血?【白衣超人每日一贴】 随着中国人和老龄化的不断增加,心脑血管卒中发生的风险也在逐年增大。其中脑出血就是心脑血管卒中之一。 那么什么是脑出血呢? 脑出血说白了就是大脑实质出血。我们可以把大脑比作一间屋子,屋子里的水管就是大脑的血管。某天屋子里的水管突然爆裂,水洒了满屋子都是。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出血了。 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脑出血患者的片子CT图中红圈所标注的就是大脑血管破裂所出的血液。 脑出血病人根据出血量的多少以及出血位置的不同有不同的预后。上图中的患者出血量较少,症状很轻,预后很好,仅有右侧肢体无力的表现。脑出血严重的则会出现偏瘫,昏迷甚至死亡,大家需引起重视。
白衣超人回归
分享一个长期昏迷患者食谱 脑出血致长期昏迷患者因昏迷程度较深,无法自主进食,故需经鼻饲饮食。鼻饲饮食无法保证每日所必须的能量,稍有不注意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营养不良会造成并发症多,导致恢复时间长,预后不佳,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影响。 在此我将鼻饲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以及我们科室昏迷病人所使用的食谱分享给你,希望可以帮助你的家人更好地恢复。 鼻饲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为主。 我国营养协会推荐的成年男性基础代谢率(BMR)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1kcal及正常人所需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质量 1. 2 ~ 1. 5 g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 15% ~ 20%、脂肪占 20% ~ 25% 、碳水化合物占 55% ~ 60% 。 如果患者体重为70kg,每天则需要总热量约 1 680 kcal,蛋白质 84 ~ 105 g,脂肪 37 ~ 56 g,碳水化合物231~273g。 以上为昏迷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总量。 建议每周轮流提供禽类、鱼类、虾类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白肉类食物,保证充足的 热量供给。 素菜与水果要多样化,补充人体足够的维生素与纤维素;食物中每天摄盐量 5 g以内,以维持机体钾、钠平衡; 蛋白质首选易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蛋白粉,辅以牛奶、胡桃肉 等优质蛋白食物服用营养液,我们科病人是在淘宝网买的这种:点击打开,效果很好。 膳食内容包括谷类、面食、禽类、鱼虾类、甲壳类、蔬菜类、牛奶、水果等。 每天鼻饲共喂 7 次,主食 2 次、蛋白粉 2 次、奶 2 次、水果 1 次。 两餐之间加保健茶,内有枸杞 10 g、枫斛 3 ~ 5 g、决明子 5 g、山楂 5 片、西洋参 3 片加水煮沸。 推荐鼻饲食谱方法: 将患者每餐鼻饲食物量计量好,合理搭配,用捣碎机捣成无颗粒糊状,然后在微波炉中加热,待温度凉至 38~40℃后,通过鼻饲管注入。 在打鼻饲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鼻饲的量及时间分配要根据胃肠功能的情况确定,保证胃潴留<150ml,必要时可使用药物促进胃肠蠕动(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片),抬高床头45°,预防反流现象的发生。 昏迷患者的营养是患者恢复的基础,只要把营养补足,患者才有力气康复。为了能使您的家人更快的恢复,一定要注意营养支持,千万不能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否则出现不良并发症,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转载请注明:白衣超人|杨志超博客 » 长期昏迷患者食谱
免费分享《中风偏瘫实用康复术图解》 中风偏瘫患者的大量康复工作是在基层医院或者家中进行的。 实践证明,许多因脑出血导致的偏瘫患者,经过正确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可以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为了帮助广大脑出血患者更好的在家进行康复锻炼,我将这本书分享给大家。这部书就患者如何正确卧、翻身、坐、站、行、上梯、下梯;如果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站位,以及在各种体位是如何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自我按摩、中医推拿等均详细形象的以图片形式系统地展示出来。并且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其要领、意义和功效。一目了然。后面还把与脑出血患者康复密切相关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罗列了出来。帮助大家深刻地了解脑出血这个疾病,更有助于患者的进一步康复。这部书我将以免费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投诉《脑出血吧》吧主,长期不在线,致使吧内虚假广告满天飞 "脑出血"吧,吧主长期不管理贴吧,有太多卖药的,做广告的,严重影响吧友交流。
又是一个不眠夜,病人突发头痛,恶心。查头颅CT见脑室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有动脉瘤。天亮了做一个CTA看看。
脑出血都要做手术吗? 脑出血病人何时做手术,以何种方式做手术都是有严格的指征的。 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不是破坏)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轻一系列出血后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但是不同临床医生对手术指征的选择也不同。因此收获治疗效果大相径庭且也无法比较。 现在我把目前公认的手术时机的把握介绍给大家: 出血部位:浅部出血要优先考虑手术,如皮层下、壳核及小脑出现。急性脑干出现手术疗效多不理想。 出血量:通常大脑半球出血量大于30ml,小脑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指征。 病情的演变: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短时间内立即陷入深昏迷状态,多不考虑手术治疗。这类情况多提示预后不好,手术效果很差。 意识障碍:神志清醒多不需要手术治疗,发病后意识障碍轻微,其后缓慢加深,以及来院时意识中度障碍者,应该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其他:年龄不应该作为考虑手术的因素。发病后血压过高,≥200/120mmHg、眼底出血,发病前有心、肺、肾等严重疾患者,多不适于手术治疗。 此外,上述考虑的因素中,目前最重要的也是被大家公认的术前意识状况。有无意识障碍及其意识障碍的程度,可以直接反应大脑受损的情况,与预后直接相关。临床目前可分为五级。注意: Ⅰ级患者多为皮层下或者壳核出血,出血量不多,一般不需要手术。但当出血量较大(>30ml)是也考虑清除血肿,有利于加速恢复。 Ⅱ、Ⅳ级患者绝大多数也适合手术,但Ⅱ级如果出血量不多也可以先内科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定夺。 Ⅲ级患者最适宜手术治疗。 Ⅴ级患者由于已处于晚期,手术很难奏效,只能尽量挽救生命。 以上就是我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判断这个患者是否要行手术治疗。大家可以根据以上我说的这些来判断。毕竟脑科手术风险极大,在治疗过程中家属适当的了解一些临床医生的思维,对于患者的康复是有很大帮助的。 本文首发于我的博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naochuxuebingrenshoushu.html&urlrefer=3cdb44c29151478910f7292841cfc0e6
【病例】左枕叶脑出血 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入院。当时查头颅CT考虑出血量比较少,而且右侧肢体肌力4级,所以给予保守治疗。 第二日复查头颅CT见颅内出血增多,并且右侧肌力下降,幸好病人神志是清楚的。 这个是当时的头颅CT片子这个病人恢复很好,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偏瘫情况,仅遗留一点点精神症状,脾气比较暴躁。住院13天后出院。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EyNDg4MzY0MA%3D%3D.html%3Fspm%3Da2hzp.8244740.0.0&urlrefer=5f5233178d250b048aa500e6b292e88a 本文首发于我的博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angzhichao.cn%2Fzuozhenyenaochuxue.html&urlrefer=ffe8534982fd8ec0a0b0d51ff25a070d
为什么脑出血病人要做气管切开? 近很多脑出血患者家属来问我,病人昏迷躺在ICU里,医生让做气管切开,还要签字气管切开同意书,有没有风险?要不要做气管切开? 对于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有风险,但是要做。 具体原因有下。 什么是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简称气切,是在人的喉咙部位行一个小手术,把气管打开与外界相通,其目的就是开放气道,并且有助于痰液咳出。 医生会在喉咙部位准备做气切的地方打一个局麻以减轻病人痛苦。 然后逐层切开皮肤,肌肉等,将气管暴露开。再在气管上做一个切口,再然后把气管套管插进切口里。 搜狗截图17年10月25日1845_1.png 医学领域任何操作都具有不确定性,都是有风险的。因此,一个小小的气切手术也要会告知其风险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医生会让签同意书的原因。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1. 咽、喉梗阻 2. 下呼吸道分泌物储留 3. 特殊的气管异物 4. 严重的鼾症病人也可以做气管切开术, 使其在夜间可以正常的呼吸 因此,对于昏迷的脑出血患者,若估计昏迷时间较长,咽喉部梗阻;或者肺部感染严重,则会出现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患者会处于缺氧状态,医生会建议气切。但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脑出血患者都要做气切。如果病人神志清楚,或者短期内会醒的话,是没有必要做气管切开的。 毕竟气管切开有其不足之处: 1.失声是患者最重要的心理上的精神创伤;发声时漏气,需堵住气管套管开口后才能发声说话。 2.吸入之空气未经加温和湿化,使呼吸道粘膜干燥,纤毛活动发生障碍,痰液易积留于下呼吸道内。 3.失去声门关闭作用,不能作屏气动作,声门活动停止,可引起咳嗽障碍。 4.具有肺部感染的危险,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尤其在儿童患者手术伴有一定的死亡率。 本文首发于我的博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yangzhichao.cn&urlrefer=141babd11c87da265ce7a189d2b44677
一个危重的脑出血患者 脑出血病人病人有的太凶险。这个病人发病两小时就已经脑疝了,家属拒绝手术,目前给予保守治疗,随时可能呼吸停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