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基友
詹基友
关注数: 10
粉丝数: 94
发帖数: 2,335
关注贴吧数: 5
一个关于到底什么才叫“有团魂”的小调查 低强度贴吧冲浪几天之后有个问题终于忍不住要提一嘴了 所谓“团魂”这种没有严谨定义主要依赖个人理解的东西,不统一一下标准,或者至少相互了解一下谈及这个词时想表达的明确涵义,讨论的意义势必是有限的 所以想请诸公在这个贴子里谈谈自己认为的“有团魂”到底是什么意思 以下提供几个维度和备选项,用于描述投票者的底线,可以向上但不能向下兼容 一、乐队组织 1. 宽松派:不管心里怎么想,把原班人马拉上台还能演出就行 2. 中间派:可以接受退出和新人加入,但原班人马一旦有需求总是能拉起来 3. 激进派:原班人马少了任何一个人这个乐队就只有原地暴毙或者永久停止活动一条路可走 二、信息共享 1. 宽松派:尊重隐私,包括不关心当前乐队之外彼此的生活 2. 中间派:不想说的不问,想回避的不提,但可能会私下打探 3. 激进派: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三、相处模式 1. 宽松派:习惯互怼、晾别人并被别人晾一边、阴阳怪气,但是不存在霸凌,闹完了还能坐下来说话 2. 中间派:大部分时候维持和气,但互相掌握黑历史,不爽的时候照怼不误 3. 激进派:相互赞美,相互喜爱,父母小孩宠物角色各得其所 其他维度和level欢迎补充 有自己的团魂标准欢迎分享
所以海铃其实平时有在看大猫的美妆视频罢 不然应该不会对大猫各种暗示身份的行为下定论 甚至可能还一期不落 怎么办 一想到平时一本正经的海铃眨着大眼睛跟喵梦学美妆就好想笑 顺便 从这句话来看喵梦似乎要么真是纯纯底边 要么就还真挺红的 如果amoris的真实身份压根没人吃惊的话 好像只可能是因为这个猫确实粉丝挺多的 早就在网上传开了 要么根本没几个人在意 因为确实很难想象看美妆视频和关注母鸡卡这两件事有什么相关性
【组车】对一个时代的纪念 又是一年伦巴第,稍稍不同是这场比赛之后我们会迎来某个人不可避免的退役几年前机缘巧合之下收到了这个车架,终于是把它组起来的时候了虽然所费不多,也无意还原征战时的配置,至少外观上已经阶段性满意这辆车会被收藏在家中,毕竟有的东西破坏一件就少一件了至于标题“对一个时代的纪念”,究竟是指圈刹时代,还是属于皮诺迪穆兰萨甘科尔布雷利这些英年早退的车手们的时代,任君想象
关于《盲塚》里的一个奇怪的细节 2017年的贺岁篇《盲塚》第六章中有这样一段话:“70年代初,有一个人在出现在87界碑,东北大兴安岭的一处溪涧里,当时是夏天,溪水照样非常的冰冷,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意识,身上用指甲刻了562组数字。每组数字16位。当地人送到派出所查了几个月,发现他是62年一个叫做内蒙古723工程的当地项目指派的地质勘探队员。” 对三叔作品有所了解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大漠苍狼》的故事,这个失踪多年的地质勘探队员很可能就是背着降落伞跳进那片深渊的裴青。但这句话应该是有问题的,客观事实上的问题。 我国与每一个邻国的边界界碑是独立编号的,按自然数排列。中蒙边境西起阿尔泰山脉奎屯山,东至满洲里市,全长4710千米,共设有1597个界碑。想要定位87号界碑具体在何处并不太容易,但可以根据能够搜索到的一些新闻报道大致进行估计。 搜到的结果是这样的:中蒙边境1382号界碑位于阿尔山口岸附近,大体上属于大兴安岭一带,而123号界碑位于塔克什肯口岸附近,几乎就在阿尔泰山脉中。那么,排在123号之前的87号界碑根本就不应该在所谓的“东北大兴安岭的一处溪涧里”,而是三千公里外阿尔泰山脉的原始森林中,“那里除了森林,什么都没有”。 下面从《大漠苍狼》中摘录一些关于故事发生地点的一些描写进行分析。 “根据来之前听到的消息,七二三工程部应该在大兴安岭地区,但是一路过来又感觉不是很像。有去过大兴安岭的人告诉我们,这里连绵的原始森林和其他地方并无差别,但是显然地势地貌并不相同,气温也没有大兴安岭冷得那么霸道,说起来,倒有可能是内蒙古狼山一带。” “按照老猫后来的说法,他说那一片山区的广阔程度,让他感觉我们甚至有可能已经过了中蒙边境,是在蒙古的境内。” “王四川告诉我,能背枪应该是在中蒙边境,因为如果是中苏边境,背着枪是很危险的。” 这三句话中,第三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在第一句中,三叔借主人公吴工之口给出了“狼山”这个推测,但这基本上是不能成立的。理由如下: 首先,对地理比较熟悉的同志们可能知道,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是内蒙古重要的分界线,其中阴山大致就在黄河“几”字形大弯的上方,包头和呼和浩特就在阴山脚下。狼山基本上可认为是阴山山脉最西端的一段,狼山南麓就是我们熟悉的河套平原,巴彦淖尔市区就位于此处(事实上,故事发生的1962年,巴彦淖尔盟已经成立数年了),考虑到河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农垦区,周围一带可能倒也没有那么荒无人烟。 小说环境描写中频频出现的“广袤的山区”和“原始森林”,后者尚有可能,但前者用于描述狼山一带有些夸张了。狼山山体非对称,面对河套平原的南麓陡峭,面对广袤戈壁沙漠的北麓则平缓得多,但按比例尺看,北麓最宽处也不过三十公里左右(更何况山本身也不算太高,河套平原海拔1000米左右,而狼山海拔基本上在1500~2000米。顺便,可以搜一下位于阴山山脉中央的乌拉特前旗大桦背的照片看一下,那里的山区并不算很夸张),离“广袤”还差得远。况且这个地方离蒙古也还有一百多公里,能不能称得上是“边境”存疑。换言之,狼山与中蒙边境之间存在着上百公里的难以被称为“山区”的地带。而原文中明确提到,“最后的几天路程,几乎都是在盘山公路上度过的”、“临时架设的栈道外连绵不绝的山峦和原始森林”、“车在山里绕来绕去……车又开得极其慢……最后到达目的地,已经是四天五夜之后”。也就是说,至少有一个礼拜的时间,主角一行人都是坐着卡车在山里行进的,车开得就是再慢——一天按三四十公里算——一个礼拜也开出去两三百公里了。狼山东西长不过三四百公里,如果按从狼山东侧进入山地,然后一直在山坳里转悠来算的话,一礼拜两三百公里的速度确实不至于让他们走出去。但是不要忘了,想要到达目的地的话,一直呆在山里搭栈道绝对是不经济的——长三百余公里,宽仅二三十公里,何必大费周章走东西向山路?从外面北侧的戈壁滩绕到大致方位直接突入岂不是更好?答案恐怕显而易见了。 以上是根据客观地理环境分析,其实从文本的遣词造句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回到第二句:“按照老猫后来的说法,他说那一片山区的广阔程度,让他感觉我们甚至有可能已经过了中蒙边境,是在蒙古的境内。”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以为这句话只是在形容山区之广袤,但是再一想便意识到,对于这批老地质工作者而言,哪里大致有什么山脉这种事情应当是常识,那么,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其实是,这片山区的广袤程度让老猫联想起中蒙边境附近蒙古国境内的一片山区,换言之,他直接把自己定位在了一个可能的区域内,而不是先预设一个坐标再按距离推算。从地图上看,而狼山甚至阴山山脉,相对周围其他山地地带而言,绝对称不上“广袤”。 下一个问题,是否有证据表明他们确实进入了蒙古境内的阿尔泰山区?确实是有的。 首先,从距离看。主角一行人是从佳木斯出发的,只要有距离信息,估计出当前的位置理论上并不困难,因为称得上“广袤”的山地屈指可数,而作者偏偏在此处直接借主角的嘴明确说出“可能是狼山一带”,这就足够引起注意了。从佳木斯驾车到狼山地区大约有两千五百公里的路程,而注意原文中提到“早先军车还开在公路上,后来就越开越偏,最后的几天路程,几乎都是在盘山公路上度过的”,这里使用的说法是“最后的几天”,那么按语言习惯来说在盘山公路上至少过了三天,进而,可以继续推断出整个旅途实际上持续了相当之久,至少超过这“几天”的两倍,否则正常情况下会写“后面一半/大半时间”。由此看来,这段路程可能花费了近十天甚至更久,并且前面有好几天时间是开在公路上(路况好,速度快),然后变成没有公路的平地(路况略差,速度较慢),最后进入山区(路况差,速度慢)。整个旅程,军用卡车按(并不算快的)平均四十公里的时速算,如果一天开十个小时,那十天也足够开出四千公里去了(此处“盘山公路”并不是再之后的“临时栈道”,就算速度比不上平路,也不应该太慢)。如果只是大兴安岭或者狼山地区,绝对用不着这么久。 再回到地图,如同上面所说的,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最主要的山地就是大兴安岭、阴山(狼山)和贺兰山,从上文关于距离的分析来看,这几个地方都不是特别有可能。事实上,根据推算出的行进距离和方位,有两片山区是不能直接排除的——蒙古西南部的阿尔泰山脉,以及蒙古中部的杭爱山脉,也就是窦宪命班固作文勒石记功的燕然山。此外,原文中明确说过:“这架飞机上运送的,全部都是关东军对于东三省和蒙古局部地质勘探的文件”,说明并不排除他们已经进入蒙古这一可能性。不过,考虑到杭爱山脉确实深入腹地过远,离中蒙边境至少有五百公里距离,个人认为这一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相较而言,自西北一路向东南而下,紧挨中蒙边境的阿尔泰山脉则更有可能。从佳木斯到哈密驾车大约三千七百公里,进入阿尔泰山区距离应与此相近,这个距离也符合前文“四千公里”的估计。 最后一个问题,主人公吴工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吗?绝对不可能! 小说的最后,“我”和王四川“走了两个星期,在大雪中看到了伐木林场的小火车,偷偷爬上火车,等到在一个木站下了车,已经冻得连话也说不清”、“又在木站冒充其他林场迷路的建设兵团,拿了大衣和一些干粮,坐火车回到了佳木斯。”如果他们真的是从蒙古原路返回的,就按在山中沿来时的栈道负重行军时速三公里来算,两个星期走两三百公里离开山区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速度。那么,阿尔泰山脉周围有没有中国境内(毕竟不能指望蒙古的小火车把他们带去中国)的林场?有的,就是新疆的阿勒泰林场。一旦到达了木站,他们就能够百分百确定自己的位置,而这个位置,根据上文的分析,极有可能就在阿尔泰山脉中。 以上种种细节暗示我们,三叔很可能在写《大漠苍狼》的时候就已经设定好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而《盲塚》中借小张哥之口说出“中蒙边境87号界碑在大兴安岭”这一错误信息(姑且认为错误)很可能是故意为之,而背后的真实目的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只不过,这句话不仅骗了吴邪(或许没有呢,哈哈),也骗了几乎所有读者。 长白山,墨脱,87号界碑,构成了一个漂亮的三角形。
关于这个故事到底发生在内蒙古(或中蒙边境)的哪里 全书中似乎自始至终没有提到故事发生的具体位置,只是一直用“内蒙古七二三工程”称之。以下分析没有任何解答,仅是罗列原文进行并胡乱分析,供诸君一笑。 小说第二章《目的地》中明确提到,“根据来之前听到的消息,七二三工程部应该在大兴安岭地区”,但紧接着,下一句是:“但是一路过来又感觉不是很像。有去过大兴安岭的人告诉我们,这里连绵的原始森林和其他地方并无差别,但是显然地势地貌并不相同,气温也没有大兴安岭冷得那么霸道,说起来,倒有可能是内蒙古狼山一带。” 同一章内,作者又给出了一个新观点:“按照老猫后来的说法,他说那一片山区的广阔程度,让他感觉我们甚至有可能已经过了中蒙边境,是在蒙古的境内。” 第五章《洞穴》中出现了这样的描述:“王四川告诉我,能背枪应该是在中蒙边境,因为如果是中苏边境,背着枪是很危险的。” 可以总结出三个要点:(1)山区;(2)有原始森林;(3)在中蒙边境附近。
【渣翻】《七色铃》 选自 Fragile~再见月之废墟 因为很久之前看了NURU月之废墟的实况,对里面七个铃铛的故事相当在意,然而七个故事被各种无视以及阉割掉了,于是自己下了游戏玩了一遍,几个月后又出于某种难以描述的原因(妹控相关)试着把七个故事(准确说是八个)翻了一下,其中有少量文字改动(以及渣日语水平导致的奇怪表述问题),请大家不要在意(反正你们也没看过)~ 二楼开始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