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姓罗
有人姓罗
关注数: 3
粉丝数: 260
发帖数: 2,678
关注贴吧数: 27
视频:郑少秋的侠情岁月 留香曲
视频:大妖罗文的武侠世界 世上始终你最好
视频:十年十选--张学友90年代粤语曲选 地震 收录于 梦中的你 1990
视频:十年十选--张学友90年代国语曲选 晚安吾爱 收录于 似曾相识 1990
视频:八年十曲--张学友新世纪音乐曲选 好久不见 收录于2007<在你身边>
太让人气愤了!你们去看看华语歌坛吧都说什么了 不说了!郁闷!华语歌坛,唉
太让人气愤了!你们去看看华语歌坛吧都说什么了 不说了!郁闷!华语歌坛,唉
太让人气愤了!你们去看看华语歌坛吧都说什么了 不说了!郁闷!华语歌坛,唉
太让人气愤了!你们去看看华语歌坛吧都说什么了 不说了!郁闷!华语歌坛,唉
快快去华语歌坛吧看看.真是气死人了 那个吧真是,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没道理啊
请各位有空去华语歌坛吧看看.很有搞头的 顶一个
请各位有空去华语歌坛吧看看.很有搞头的 顶一个
请各位有空去华语歌坛吧看看.很有搞头的 顶一个
请各位有空去华语歌坛吧看看.很有搞头的 顶一个
告吧友书 请诸位吧友,当你来到本吧并没有看到你所喜欢的明星资料或介绍的时候,请不要抱怨.因为正是要让你们来做补充的.呵呵!另外隆重请求诸位请人过留言,潜过留身,谢谢!
这几首同名的《情人》,你的最爱是?《视频》 杜德伟
这么多首朋友的歌曲,你最喜欢的是?<视频> 真心的朋友 张学友
视频:梦幻谭咏麟之情歌曲选 爱的根源
视频:谭咏麟的劲歌一族 暴风女神LOREL
视频:张学友翻唱曲选 翻唱刘德华《缘尽》
视频:八十年代的张学友曲选 太阳星辰
视频:邓丽君的情怀 海韵
视频:铁骨柔情林子祥歌选 追忆
视频:铿锵激昂林子祥歌选 真的汉子
视频:宠爱张国荣之前卫劲爆歌选 偷情
视频:宠爱张国荣之柔情粤语歌选 为你钟情
很武侠的经典歌曲介绍 许冠杰_沧海一声笑
梅艳芳的经典国语歌曲介绍 同样梅姐的国语专集也很少,但同样有经典,,,这里先带来,<亲密爱人>
张国荣的经典国语歌曲介绍 作为80年代起来的巨星,,国语歌曲通常比较少,但不乏经典.
谭咏麟的经典国语歌曲介绍 谭咏麟可能留给大家更多的是广东歌曲的,这里介绍几首经典的国语.首先是<难舍难分>
经典之《风的季节》 这是梅艳芳和徐小凤的合唱版本
经典之《石头记》 现场版本
经典之叶倩文《祝福》 再回首的粤语
经典之《一首歌一个故事》 一首歌一个故事 - 谭咏麟
经典之《不再问究竟》 可能百强给人留下更多的印象是《一生何求》〈偏偏喜欢你〉,不过我倒觉得这个更能反映他的声音特质
经典之《真的汉子》 振奋人心
经典之《李香兰》 张学友93年演唱会演绎版本。
经典之《蔓珠莎华》 梅姐中性又魅力的声音淋漓尽致的体现。
经典之《尘缘》 尘缘(八月桂花香主题曲) - 罗文
经典之《浮夸》 可能新生代的歌手当中也只有陈奕迅才能奉献了粤语经典吧
经典之《红叶舞秋山》 出位江湖主题曲,收录专辑:真情流露
经典之《沉默是金》 不多介绍了,沉默是金!
伟大的流行音乐需要的是个性与态度,而不是技巧 伟大的流行音乐需要的是个性与态度,而不是技巧.一位国外歌手说的!
作曲者如何选择歌词 歌词与音乐的关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词、曲关系,是歌曲创作中最先遇到的课题。歌曲这门艺术,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顾名思义,“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个“歌”,可以理解为能唱的诗歌。 一首好的歌词无疑应是一首好的诗,它要有诗的意境,在艺术上应该有较记的品位。歌词还应有它自身的美,虽然很多歌词是专为谱曲而写的,但它绝不是音乐的附属品,在谱曲之前和离开音乐以后,都应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能给人们美的享受。因此,作曲者对于歌词切不可等闲视之,选好歌词,处理好词曲关系攸关重要。歌词本身还应具备歌唱性,如果歌词完全依赖于音乐的翅膀,那就把歌词的作用与品格降低了。歌词是歌曲创作的依托与基础,上面提到的那些对歌词作品美学要求,不仅是歌词作者所孜孜追求的,也是我们歌曲作者选择歌词时应该考虑的。歌词本身应具备的歌唱性,是曲作者选择歌词十分重要的条件。好的歌词节奏鲜明,音调感人,上口顺耳,讲究声韵。虽然,这种歌唱性在尚未谱曲时,只是一种无声的歌唱,但当我们朗读时,内心会产生一种歌唱的要求。反之,如果朗读一首歌词时内心没有歌唱的要求,这就很难引起作曲者的共鸣和创作欲望。当然,歌唱性不能只从节奏、声韵以及格律与句式等形式来考虑,更重要的是歌词内在的歌唱性,也就是富有诗意及音乐感的内涵。歌词的内涵越丰富,越能启发作曲者激发奔写的乐思。有人以为歌词必须是方整、押韵的。其实不然,在作曲的时候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歌词虽然外表很美,又有讲究的格律、声韵,但并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而有的歌词虽然格律、声韵都很自由,犹如一首散文诗,但其内在的音乐感及歌唱却能打动人心,激起强烈的创作欲望。因此,选择歌词时,必须注意其内在的音乐感和歌唱性。在这方面,有一批不同体裁、类型的歌曲佳作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它们的歌词(节录)产生于不同年代,风格情调各异,却都拥有广大的听众。
从歌词看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1. 歌曲是一种多渠道的复合艺术 歌曲生产的文化过程,有四个元素――(词家的)歌词,(作曲家的)音乐,(歌手的)表演,(群众的)传唱――合力起作用。它们之间的制约互动关系非常复杂。本文只能讨论前两个元素的关系,但是我们的讨论必须从歌曲作为“多渠道复合艺术”这个大前提开始。 第一:虽然任何词都能写成歌(例如文革时期的语录歌),却远不是所有的诗都适宜合乐成歌。诗与音乐的时分时离,构成了任何民族诗歌与音乐历史的基本纲要。在古代相当长时期,凡诗即歌。但中国文化很快演变出世界最严重的书面倾斜,很早就让大部分文人创作诗与歌脱离,于是,歌词变成一种特殊的诗体。不是所有的歌都适合歌唱能够演出:古代只留下少数关于演唱的文字记载,音乐容易失传,只有极少数唱者(李延年这样的“歌王”)留其名。在任何文化传统里,歌曲这艺术门类中,歌者地位极低;现当代社会却完全相反,音像录制传播技术突飞猛进,使歌手占据中心地位,歌成了歌星之歌。不是所有演唱并传播的歌能够流行:大众的传唱歌曲,有一种选择程序,国家,市场,艺术界,传媒,只能设法引导却无法完全代替此程序。至今这个程序没有得到仔细研究,其规律性还是一个未解的谜。歌曲只有流行后,才完成了各符号元素的连接,才真正开始其社会表意机制。本论文虽然集中谈歌词,但始终把另外三个环节放在视野中。例如,本论文选择分析的歌词就已经考虑流行程度,讨论歌词的文化制约,就不得不考虑机构的参与程度,讨论歌词的创作特点,就不得不考虑歌手的取舍决定权。2.中国诗是如何长出“歌诗”的? 诗歌与音乐,一直是共生的。诗歌以语言展开,善于抒情,更长于叙事;音乐以旋律展开,善于叙事,更长于抒情。任何民族的文学史,都从“歌诗”开始:两者相辅相成,互不可分。 诗歌与音乐向现代发展过程中,两者有分有合,时分时合。但是在歌曲中,两者始终不能分开,相反,相契越来越紧密。以前可以一曲多词(填词,戏曲),偶尔也可以一词多曲(例如毛主席诗词),现当代歌曲,却是严格地一词一曲:提到某首歌的标题,既指词又指曲。 在魏晋之前,几乎所有的诗歌都是为了唱的。大量历史文献证明这一点。 先秦藉典中最早关于歌曲的记载,只剩下一些歌词,但是量很大,证明当时歌咏活动之普遍。现在此类著作大多已经判定为汉代依据口述重写。从先民歌词活灵活现的质朴风格的记载,反过来倒是可以证明此类“重写典籍”十分接近原作。 在黄帝时代(中国原始社会的代称)的歌曲中, 歌词最简单的是《吕氏春秋·季夏纪 ·音初篇》所记”南音””候人歌”,只有四字:”候人兮倚”。闻一多考证后认为,此歌实为二字歌,后二字只是摹音, 是因感情激荡而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便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声音可以拉得很长,在声调上也有相当的变化,所以是音乐的萌芽。那不是一个词句,甚至不是一个字,然而代表一种颇复杂的涵义,所以是孕而未化的语言。”。1 这就如同现代歌曲中的反复咏叹“我在等待”或“等着我吧”这一永恒主题。如果说前二字是一种叙事,算是最简单的诗歌语言,后二字就是一种音乐语言,虚实相生,创造和出诗歌与音乐的和谐意境,诗中有歌,歌中有诗,一唱三叹,吟哦长歌。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华语歌坛吧欢迎大家! 华语歌坛因你而荣! 祝贺贵吧越来越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请各位把自己喜欢明星的资料.经典作品,评论等等发到该吧!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华语歌坛吧欢迎大家! 华语歌坛因你而荣! 祝贺贵吧越来越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请各位把自己喜欢明星的资料.经典作品,评论等等发到该吧!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华语歌坛吧欢迎大家! 华语歌坛因你而荣! 祝贺贵吧越来越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请各位把自己喜欢明星的资料.经典作品,评论等等发到该吧!
腾格尔《苦苦的思恋》 专辑介绍: 腾格尔《苦苦的思恋》 歌 手: 腾格尔 专集名称: 苦苦的思恋 语 言: 国语 唱片公司: 发行时间: 2004-4-4 腾格尔—中国流行音乐领域的元老级人物,实力派歌手。他继承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又汲取现代音乐手段,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思想深度和审美层次的流行音乐作品。他魂系草原,作品里也饱含了对草原的爱和忧患。早在80年代末,腾格尔的一首《我热恋的故乡》,引发了一场歌坛西北风,腾格尔从此一举成名,也让人们记住了腾格尔这个名字。 很多人被腾格尔“刀割般”的歌声迷倒,他的《天堂》、《蒙古人》《小河淌水》《父亲和我》《怀念战友》《大男人》《家园》等一首首极富激情、震撼人心的歌曲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对生命的诚恳,把人们带到了有着“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的大草原,让人们仿佛置身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听那天籁传来的美妙声音 专辑曲目: 01苦苦的思恋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01.MP3 02鹰之恋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02.MP3 03你和太阳一同升起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03.MP3 04我的兴安岭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04.MP3 05老土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05.MP3 06古老的歌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06.MP3 07温暖是故乡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07.MP3 08思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08.MP3 09不要走进我的生活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09.MP3 10我悄悄重新生活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10.MP3 11张三的歌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11.MP3 12东去的列车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12.MP3 13我热恋的故乡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13.MP3 14蒙古人 http://www.china918.net/91803/mg/10/1014.MP3
浅谈流行音乐的“美” “美”通俗的说就是事物存在的价值体现。比如:“这里的环境很美”,那是因为环境通过视觉使人感到舒服;再如:“这首乐曲太美了”,那是因为音乐正满足了听觉的需要,这便是环境和乐曲的价值体现。我在心情烦躁的时候喜欢听“重金属”,我想通过"重金属"来释放我的烦恼,这是一种感性的做法,但是,在我选择“重金属”之前我肯定已经认识了“重金属”,这便是一种理性的基础。所以说“美”的形成又是一种理性转化为感性的认识过程。 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的不断更新迎合了听众的需求。举个例子,20年前的流行歌曲在现代青年的认识中,那是过了时的老东西,但在许多中年人的眼里,那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所以说,流行音乐的“美”不是绝对的,即:它具有非绝对性。用左手写一个“美”字,用右手写一个“丑”字,到底哪个字比较“美”?回答肯定不止一种,流行音乐就是如此。所以说,任何一种流行音乐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它所面对的对象,这就是流行音乐“美”的“对象性”。爵士乐节奏丰富,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A就能随之摇摆,B则嫌之太闹。为什么?因为审美过程是一种主观意识的体现,音乐的“美”与“不美”分析权和决定权在于欣赏者,而不是音乐本身,这正好证实了“对象性”的存在。“重金属”、“朋克”赋予人的感觉是极大的音量、震耳的噪音,已完全超出了乐音体系,美感从何而来?青年朋友回答:“那是因为它给我压抑的内心带来了一种释放,通过这种释放,我的内心深处感到无比的轻松,”“美”是因此而产生的。无可否认,这种"美"的存在是具有价值的。 “Rap”(说唱)通过节奏和语言的搭配在西方流行音乐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是,对于中国朋友而言,美感何在?其实,“Rap”的流行主要原因在于它所面对的群体是黑人。非洲黑人可以用节奏来代替语言,那么这种加工过的、艺术化的节奏形式,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外出的小鸟归了巢一样,无比亲切,它的“美”是因亲切而产生的,这便是流行音乐美学的另一特征--“真实性”。中国朋友玩"Rap",第一,违背了流行音乐美学的“对象性”;第二,失去了“真实性”。即使少数人接受了“Rap”,那也只是因为“Rap”时髦而已,而不会终身享受。硬把小鸡变鸭子,这只会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也不可能会成功。因此,流行音乐的发展、美体的扩散只“融”而不能“搬”;只能将他人的美学观点提取,而不能“视其美为己美”,否则,“美”的价值将不符存在。 除了以上谈到的,流行音乐的“美”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任何一种音乐形式,只有在特有的社会背景下,才会产生真正的“美”。60年代,美国的“嬉皮士”创造了“迷幻摇滚”,他们吸毒成风,在毒品的麻醉下,这种音乐给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陶醉,对于他们,当然是一种真正的“美”,而且是绝对的“美”。70年代的英国--“朋克时期”,英国社会给年轻人带来了极大的不满和压抑,因此,他们通过狂噪和喧泻来完成内心的反抗。至少在狂噪现场,朋克的“美”是真实的。再如50年代流行于美国西海岸的“冷爵士”,正体现了50 年代美国社会的安逸、稳定。白领阶层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听听轻松、典雅的冷爵士,对于他们,这种音乐恰到好处,所以它的价值便明显地得到了体现,因此“美”也随之而生。如果让70年代的朋克朋友去听软绵绵的冷爵士,而让那些白领阶层面对狂噪的“朋克”,换来的只有反抗。所以说,流行音乐的“美”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 总之,流行音乐的流行,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存在具备了存在的价值,“美”与“不美”只是价值能不能得到体现的一种形式而已,无需争论。
我眼中的流行唱法 我一直认为流行歌手的唱法也应该是有方法,且应该算作是声乐艺术的一支。只不过这一支在国内一直没有为人所注意,而且国内的流行乐坛从业者也好,评论者也好,在这上面的认识与了解都很浅薄。甚至有的人认为只要能像韩红那样一味地叫出高音就是有实力的表现。我觉得讨论一个歌手唱得是不是好,音域是能力,音色音质是本钱,控制是技巧,表达是根本。首先从声音上讲,由于人种的差异,无论性别,东方人的声音普遍不可能像欧美人那样具有力度。像惠特尼的声音强度和力度甚至可以和一些男歌手相比,而国内的女歌手--或说东方女歌手的声音,大多是轻柔型的,像王菲。田震的声音算是力度强的,但是不灵活,太呆板,高音没有表现力。刚出道时的那英声音在力度和韧性上都算不错,但是现在也不行了。春节前中央八播的《摩登家庭》中唱片头曲的那位女声,叫文沁,声音酷似当年的那英,而且音区更宽,更具力度。可惜现在没有为人所知。黄绮珊的声音在音域,声音的灵活性上很突出,技巧也好,但是在力度上缺了点。其他的,像彭佳慧的声音很有力度,还有一种金属光,但是音区还不够统一。阿妹的声音有爆发力,但是这种力度来自她的发声方式,她声音本身很喑哑。至于男歌手的声音也一样,华语歌坛到现在为止,音色有厚度有力度而又能拨起高音来的歌手还没有出现过。韩磊不错,刘欢还可以,张学友比较全面,其他的声音要不就是难听刺耳,要不就是能力太弱。这可能也是我们的流行乐坛多情歌的原因罢。 第二个,从唱歌时的声音表现讲,现在的国内歌手一直将通俗唱法视为是喊,所以一些能喊的歌手很是受落。像当年的赵传,作为一个歌手来讲,他是不及格的,声音没有任何的控制,真是当兵时喊出来的。还有阿妹,现场时候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她在高音区的时候,近乎声嘶力竭的表现--不过,她有好的制作人,将这种声音出现在最合适的地方,所以不觉得什么。但是现在的一些歌手,如韩红,她的声音还没有完全打通,高低音是两种声音,但是她还很得意,觉得自己的音域很宽,所以在LIVE的时候老问观众"要不要来一个很好听的高音",然后抽搐着发出一声像杀什么东西似的尖叫,底下就一片叫好。每每看到这,我就想哭--这就是唱歌?我们听芭芭拉·史翠珊唱歌,一样是唱流行歌,却很舒服,还有我们老提的那三大歌后,其实不止她们,像凡妮莎·威廉姆斯,还包括国内那英、黄绮珊,她们唱歌有自如的高低起伏,声音表现得有分寸,声音有穿透力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总的来说,这些歌手在唱歌的时候,有分寸、有控制、有润饰,而这种能力又来自于她(他)们对声音的练习。 第三是即兴的发挥与音乐感觉。流行歌手与其他歌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强调现场的即兴发挥。这大概与流行乐本身的发展渊源有很大的关:像jazz、bules和灵乐都是旋律上自由不羁,讲究即兴发挥的。在西方的流行乐坛,许多优秀的歌手总是能够在唱LIVE的时候,在自己广为人所知的歌曲加入许多的新元素,唱出新感觉。像在惠特尼就曾经将她的那首《I will aways love you》在现场唱出了R&B的感觉,而玛丽娅·凯莉在这上面更是突出,她经常在录音室里就对歌曲进行再度创作,在原有曲调上进行发挥,加入许多小花腔。她俩在奥斯卡颁奖会上合唱的《当你相信》,就由babyface进行了再创作,而她们二人在演唱时更是加入了更多新的元素。纵观整个国内流行乐坛,包括整个华语乐坛,能够随意发挥并不失音乐性的歌手不多,八十年代有苏芮,九十年代有张学友,最近有黄绮珊:苏芮经常在现场唱出与CD不同的曲风与味道,黄绮珊在这点上更为突出,其华丽的即兴表现,隐约有玛丽娅·凯莉的风韵。
流行音乐是靡靡之音? 流行音乐是不是靡靡之音?是不是会迷惑人的心智?可由两方面来探讨,一是音乐的本身,另一则是从流行音乐所产生的附属产品。 现今流行音乐所呈现的多样性,恰好反映出现代生活的多种面貌。慢板的抒情歌,平静、秀丽再加上歌者的好歌喉,就宛如清新河流,流遍整个思绪,是我们对平静生活、永恒爱情执著与美好生活渴望的表白,他有著安抚心情的作用。嘶喊呐吼的重金属摇滚,歌者藉由高分贝的嘶吼、快速的舞台奔走、连串的快速节奏与震耳欲聋的电子合成乐,直接传达他们在面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左派心态与自我陶醉态度。但不管如何,这些作品都呈现出大众的热烈情感反应和生命力。一首歌,简单的旋律,不复杂的和弦,浅显易懂的歌词,却在短短的五六分钟内与听者产生共鸣,这共鸣产生在或许曾有过的相同生活感受与体验,这样的感受是属鲜明的、有色彩的。 除此之外,流行音乐除了音乐本身,也常常产生许许多多的附属商品,最炫耀夺目的莫过於偶像,因为藉由媒体的炒作与商业行为的包装,造就了流行歌曲的偶像崇拜现象,然而在年轻学子追逐偶像、崇拜偶像的岁月中,父母是否也认为他们的子女因而玩物丧志了!!在视觉〈偶像崇拜〉与听觉〈心智迷失〉的双重恐惧下,流行歌曲终究难逃被卫道人士烙印下非良善之音的恶名。 然而以佛洛依德的人生成长期心理层面分析来看,都有一段所谓的同侪认同期,会由共同喜爱的东西,或共同崇拜的偶像而形成的群体中得到归属感,但这阶段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转移,偶像崇拜的激情与年纪是呈反比增长。在现今的社会型态下,沈醉在流行歌曲,著迷偶像崇拜,并非是伤风败俗之事,这些都并非吸毒或犯罪等来发洩过剩体力所能比拟。 每一个时期的流行歌谣,都必须经过时间的淬练,方可去芜存菁,而每一首歌谣也都有可能成为另一首伟大音乐创作的某一片段,它的可贵在於忠实的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面貌,而这真挚的情感表现,或许不够庄严与持重,但也绝非是靡靡之音。
张国荣-偶像没有黄昏 港。最高温度27。C,最低温度23。C,细雨蒙蒙——天空像传说中那么眼波如丝;风继续吹——像情人的指甲由九龙而港岛缓缓划过;然而在这么慵懒这么蓝调这么王家卫的日子,张国荣竟死了。 张国荣飞下来的时候,看起来像一只蝴蝶,从文华酒店24层到一层的水泥路面,一只白色的蝴蝶用46年一晃而过,然后是鲜红,像那曲《红》那么鲜红……
逐一介绍数码音乐格式 差不多所有数码音乐的数据都以文件形式储存在计算机的硬盘内,因应不同的用途,格式亦会有所不同。到底不同的音乐格式分别在哪,现在选出数种大家常接触到的格式类型,逐一介绍。 数码音乐的文件格式主要有WAVE、MP3及RA等,而CD唱片则是以音轨的格式储存在光盘内,扩展名为CDA。格式虽然多,但大致上可分为两类——非压缩性与压缩性;一般专业的数码音乐制作人都会使用非压缩性的WAVE格式,而普通用户则比较喜欢压缩率高、文件体积相对较小的MP3或RA格式。 ●非压缩性:WAVE专业的数码音乐人都喜欢使用非压缩性的数码音乐档案,由于没有经过任何压缩,所以无论进行多少次修改,都不会产生失真的情况,而且处理速度也相对较快。这类文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Windows PCM格式文件,它是Windows的专用数码音乐文件格式,扩展名为WAV。这种格式文件容许用家储存单声道或立体声的讯息。要制作WAV文件,可使用Windows内的录音程序。 ●压缩性1) RealAudio特点:典型、8kbps、单声道、压缩比为73:1这是RealAudio出品的一种声音格式,被广泛运用于互联网上作实时的声音串流播放,其扩展名为RM或RA。这种档案可根据不同的网络频宽及传输内容,以作不同的编制,亦容许用家以单声道或立体声的模式进行处理,但最典型的编制模式则是以8kbps及单声道来制作,这样便能得到73:1的压缩率,而计算机处理及译码的速度亦相对较快,即使用486级的计算机亦可作实时的声音串流播放。 2) MP3特点:典型、128kbps、立体声、压缩比为11:1相信大家对MPEG Layer 3(MP3)格式应不会陌生,此格式的最典型编制模式是128kbps的数据流量及立体声制作,可得到11:1的压缩比。虽然,压缩比不及RealAudio,但音质远比它佳;因子据流量愈小,压缩度就会愈高,档案体积亦会较小,但音质亦会愈来愈差。此外,即使你使用单声道进行编制,产生的MP3声音档案,体积亦会与立体声档案的相同,所以在制作MP3档案时,最好不要使用单声道,以免浪费硬盘空间。 ●kbps音质大比拼喜欢使用MP3随身听的读者,一定曾试过为不知道以何种数据流量来编制MP3而感到烦恼。由于MP3随身听的记忆卡容量有限,而且价钱亦颇昂贵,所以我们很多时要「睇送食饭」;以较高的kbps来编制,音色当然较好,但档案容量亦会相对较大,歌曲的储存量亦会较少。普遍而言,一首流行曲约5分钟,而大部分用家都会以128kbps来编制,产生的档案则约占4至5MB的硬盘空间。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华语歌坛吧欢迎大家! 华语歌坛因你而荣! 祝贺贵吧越来越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去这里介绍自己喜欢的明星吧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华语歌坛吧欢迎大家! 华语歌坛因你而荣! 祝贺贵吧越来越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去这里介绍自己喜欢的明星吧
【梅影芳踪】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华语歌坛吧欢迎大家! 华语歌坛因你而荣! 祝贺贵吧越来越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请各位把自己的梅姐资料.经典作品,评论等等发到该吧!
【K歌之王】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华语歌坛,有你而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华语歌坛吧欢迎大家! 华语歌坛因你而荣! 祝贺贵吧越来越荣! http://post.baidu.com/f?kw=%BB%AA%D3%EF%B8%E8%CC%B3 去看看,介绍自己喜欢的K歌之王
香港电子音乐的历史沿革 序言 香港乐队音乐其实远自五十年代已存在,只不过当时大部分乐手都是为餬口而组队奏乐,在一些酒吧或高级大酒店「走场」演出,无甚理想可言,即使有,也给现实生活磨灭殆尽,直至六十年代,欧西乐队「入侵」亚洲,香港也不会「幸免於难」,西方音乐文化正式影响香港,由六十年代至今仍然存在,而亦令一些青年人参与演奏音乐及组织乐队,玩起摇滚乐来,在心态上,亦作多元化发展,有别於数十年前只为生存而玩音乐,现在的乐队更会谈理想、谈风格、谈原创、谈策略。要数香港六十年代至今的独立乐队发展历史、现象分析及所有乐队资料的话,何止万言!故此笔者只在自己最熟识、最手到拿来的电子音乐落墨,就让我们看看这三十年来香港电子音乐的发展。说坦白,香港电子音乐的发展一向以来都是极之缓慢的,尤其是在九十年代以前,即使香港被称为所谓的文化大都会,但其实对一些高科技、前卫的音乐文化及崭新的音乐创作模式还是很保守的,加上香港是经济挂帅、娱乐至尚的商业都市,要各位停下抓钱的急促脚步来对电子音乐欣赏一下似乎是很奢侈的事,更遑论抛身研究。所以三十年来玩电子音乐的乐手及组合都寥寥可数,或许今天可能有很多默默耕耘的卧房电子音乐工作者,但相对於传统模式的摇滚乐队,在被接受程度和曝光率还是给比下去的,可能电子音乐的现场演出和曲式大多都是以静态为主,欠缺摇滚乐现场演出时具有的动态与爆炸力;但九十年代至今已非常蓬勃的锐舞/瑞舞文化(Rave Culture) 席卷全球,令常在此类派对中播放的电子舞曲大行其道(当然众多电子舞曲中亦有创作水准上的高低之分) ,加上如英国The Prodigy那类结合电子与摇滚的音乐及现场演奏形式的组合大红大紫後,「电子音乐的现场演出是令人纳闷的」这种说法在今天又变得不尽不实了。毕竟这些音乐、乐队、派对的受欢迎对电子音乐普及化也算是利多於害的。 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的香港鲜有乐手玩电子音乐,原因很简单,电子音乐器材的成本大致上比传统模式的摇滚乐所需的器材昂贵,当年单单一部刚推出、针对流行音乐市场的MiniMoog合成器,就要动辄港币万元,试问当时平均月薪只有数十至百多元的普通香港人,青年们如何有机会玩电子音乐?即使一些出身富户的富家子,在当时赶赶潮流组队扮「狂人」(The Beatles) 玩摇滚乐,也只是用一千几百买支结他买套鼓吧!即使有足够的经济支持,这班当年的锋头趸也未有这样的认知、思想层次与创意去游说父母给他们零钱买几部Moog电子合成器搞搞电子音乐创作。所以,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子音乐的发展是零。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人们开始有闲钱玩玩自己的心头好,流行音乐圈就有些较接受西方文化思想的乐手及歌手,如Teddy Robin(六十年代流行摇滚乐队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主音歌手泰迪罗宾/关维鹏) 便在美国游历时买了一部英国出产的EMS Synthi AKS合成器,并带回港使用,在当时来说仍未有太多乐迷接受,而当时Teddy还为香港电台电视部拍摄了一个半纪录片/半故事形式的剧集,讲述一位前卫乐手到世界游历及演奏形电子音乐的故事,笔者就在当时耳边还听著罗文主唱的《前程锦绣》日剧主题曲改编广东版、眼睛看著Teddy Robin在荧幕上打开那个Suitcase型的EMS Synthi AKS合成器,插上电源并将一头一头针插在器材面板上的互动针孔内(不错,那是一部罕有的、用针代替Patch Cords的手提Modular合成器) ,然後合成器就发出极具太空感的独奏声响,我的注意力 就这样给捉住了。 回想起来,这个剧集在当时来说可谓首次将电子音乐文化在香港大众通俗传媒中介绍,当然留意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论什么回响或反应。其实当时很多电视观众都有机会在荧幕上见到一些型号流行的电子乐器,例如在当时得令的The Wynners温拿乐队的电视节目《温拿狂想曲》中,大家可见到Kenny Bee锺镇涛弹奏六十年代流行一时的磁带式采样重播键琴Mellotron(Magnetic Tape Sample Playback Keyboard) ,只不过普通观众又怎会理会你在台上演奏著Mellotron、Fairlight还是Casiotone电子琴呢?七十年代末的香港流行曲其实也用上不少电子合成器,例如电视剧《天蚕变》主题曲开首那些ResonantSynthesizer Effect(像镭射枪的放射声效) ,就是利用一些模拟电子合成器(Analogue Synthesizer) 制造出来,另外很多流行曲也沿用合成器如MiniMoog等,不过通常只用作特别声效或一点低音的点缀罢了,在曲式上绝对称不上完整的电子音乐。所以,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子音乐的发展是缓慢的。
1994-99年度新城劲爆颁奖礼得奖名单及总结 1994年度新城劲爆颁奖礼得奖名单 香港劲爆香港人创作歌曲: 昨晚你已嫁给谁 周华健 香港劲爆女歌手: 王靖雯 香港劲爆男歌手: 黎明 香港劲爆乐队╱组合: Beyond 香港劲爆流行曲: 那有一天不想你 黎明 大学生眼中最受欢迎男歌手 张学友 大学生眼中最受欢迎乐队 Beyond 大学生眼中最受欢迎大碟 饿狼传说 张学友 大学生眼中最受欢迎歌曲 那有一天不想你 黎明 JVC 最人气急升男歌手女歌手 黎明 香港劲爆新登场男歌手 (金)古巨基 (银)孙耀威 (铜)曹永廉 香港劲爆新登场女歌手 (金)吴倩莲 (银)李蕙敏 (铜)张玉珊 香港劲爆新登场乐队 (金)风火海 (银)张崇基/张崇德 (铜)Girl Friends 香港劲爆电影歌曲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刘雅丽 香港劲爆监制 饿狼传说 区丁玉 香港劲爆编曲 缱绻星光下 TONY A 香港劲爆歌词 缱绻星光下 周礼茂 香港劲爆民歌、小调 来来回回 张学友 香港劲爆摇滚歌曲 醒你 Beyond 香港劲爆节奏怨曲 女人的弱点 叶蒨文 香港劲爆怨曲及爵士歌曲 想起你 夏韶声 香港劲爆跳舞音乐歌曲 叮当 郑秀文 歌星眼中最受欢迎歌星奖 张学友 香港劲爆另类歌曲 知己知彼 王靖雯 香港劲爆合唱歌曲 从不喜欢孤单一个 彭家丽, 苏永康 香港劲爆国语歌曲 (金)忘情水 刘德华 (银) 用心良苦 张宇 (铜) 太傻 巫启贤 香港劲爆大碟 饿狼传说 张学友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