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通通的家伙 普普通通的家伙
ABCDEFGHIJKLMNOPQR
关注数: 24 粉丝数: 33 发帖数: 2,169 关注贴吧数: 77
转 无法证伪的理论就是耍流氓吗? 其实这是我的一篇论文,讨论的正是关于证伪和真理的有限性的。原题是:《“人都是要死的”是一个科学命题吗?——关于真理的有限性》 节选如下: …… 之所以想要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契机——我曾经在一篇完全和死亡或其他形而上学无关的文章里,看到将“人都是要死的”这一命题称为一个“科学”命题的说法。由于涉及到“科学”的缘故,马上就令我联想到波普尔对科学命题的定义,那就是科学命题都是可以证伪的命题,如果从这一点出发进行判断,那么“人都是要死的”这一命题显然不符合要求。因为该命题恰恰是一个无法证伪的命题。为什么呢?因为“不死”本身意味着时间上的永存,而永恒本身是超越我们的经验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想象永恒,却无法经验永恒。设想一个人,即使他非常长寿,远远超越了普通人的寿命,比如说1千年,但即使这个数字再放大十倍甚至百倍,即使这个人也能够保存所有他如此漫长的在世的证据,我们也只能说这个人长寿,却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不死”——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今天没有死并不能表明他未来不会死。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人都是要死的”是一个我们根本无法证伪的命题。 这里面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是,我们之所以无法证伪“人都是要死的”这一命题,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无法永生。也就是说,当死亡降临到我身上时,别人的永生与否已经丧失了意义。 我们拿另一个命题来与之比较:那就是“没有人能活过150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命题,因为该命题是可以证伪的,虽然现在没有人活过150岁,但这并不表明未来永远不会有。我想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其实这一命题是否为科学命题与出现在其中的数字无关,无论是150岁,还是1500岁,还是15000岁,不管这个数字后面是多少个零,只要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就可以判定该命题是一个科学命题。另外一个希望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出现在该命题中的数字越大,那么它的“真理性”也越强,用通俗的话说就越具有“科学性”。 当把这两个命题加以对比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更为有趣的结论。 首先“人都是要死的”是一个不可证伪的真理 其次“人不能活过n岁”是一个科学命题,而随着其中的n不断变大,它也无限趋近于真理。 但是,只要n是一个具体的数字,那么“人不能活过n岁”就是可证伪的,按照波普尔的定义便是一个科学命题。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科学与纯粹的真理之间存在着一道缝隙,虽然这一缝隙非常小,但却是不可忽略的。 …… 所以说“人都是要死的”是不可证伪,但这一理论却也不是耍流氓,当然,是我理解意义上的“耍流氓”。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