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o的k
Kyo的k
关注数: 38
粉丝数: 35
发帖数: 2,049
关注贴吧数: 16
亭梅客流差,是否和大居人口导入没达到预期有关? 目前客流不佳,固然有走向绕的原因,但亭林大居入口导入没达预期,可能才是主因。这个规划了13万人口的大居,目前只有2万入住率。那么未来随着人口一点点导入,客流会不会慢慢就起来了?
南梅换海快,5号线换海快,似乎大学生都倾向后者
请教:莲花路公交枢纽的问题? 1:枢纽站和锦山什么关系?锦山自己花钱建的?运营方建好,租给锦山的?免费停车?(不可能) 2:莲松也能停进去,说明不是锦山独享的,假设哪天梅陇汽车站关停,是不是意味着只要金巴出价高,也能停进去? 3:闵6没有停车位,是因为不想支付停车费吗?还是公里数太短,不需要停车位。 4:757,753,闵22的停车位也要收费吗?莲松为什么没停到闵22那里,都是二公司的线路,不是更方便管理么。 5:已知梅陇汽车站停车位价格不菲,那么上海南站,莘庄地铁站的停车位也都要收费吗?如果不需要,那么莲松从南站去莲花路,不是凭空多出一笔停车费?如果需要,那么莘庄工业区1路停进莘庄地铁南广场,不是凭空多出一笔停车费?
15号线南延,对南梅线真的没影响吗? 望园路德丰路的下客站,离15号线的望园路站那么近,而且南梅梅陇的末班车21:30,也不存在接驳地铁末班的功能。 5号线望园路上车开到莘庄,约50分钟,就这么慢,莘南高速还是竞争不过。我是觉得南梅的客流群体和15号线是有大量重合的,尤其是奉贤新城这块区域的居民,否则南梅也不会在望园路设一个下客站。
金铁日均客流少1/3,那么石梅等都有明显增长吗? 2022年3.2万,2024年2.09万,客流肯定都被石梅,上石等吃掉了吧,不然少掉的日均1.11万客流哪里去了呢?
松卫专线,南金线,单程限定多少时间? 松卫专线: 昨天看到一辆二公司往松江开的松卫,在亭林汽车站停留了至少10分钟,当时我也没在意,心想可能司售拉个大号。 但今天在亭林,情况昨天一样,这就肯定不是偶然了。出于好奇,我就一直观察,然后发现每一辆二公司往松江开的松卫,几乎都要在亭林停留很长时间,而且司售必上厕所,一边玩手机一边慢吞吞地走,好像故意在磨时间,是不是给的时间太充裕了?金巴的松卫就没这种情况。 南金线: 坐了一辆南金,11:48到的南桥,然后我发现南桥发12:00的那班并不是我坐过来的那班,而下一班是12:35发,也就是说,司售至少能休息47分钟,是把去加氢的时间也算在里面了?但南金也不是所有车都是氢能源。顺便问一下,加满氢,能跑多少公里?
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换乘1号线,要绕路了
A到B,要怎么乘? A上车,坐到终点站下,再上车坐到B? A上车,坐到终点站不下,一直坐到B? 车子到了终点站是不停留立即开?还是清客等到发车时间再开?
873晚高峰空车开回去,是怎么回事? 昨天18:17看到的,车前还挂了一块牌子“下班车辆”,这个时段已经看到过几次了。之前有一次,大概下午三四点,还看到空车开过来。
“超收比例”,“能耗执行率”,是什么意思? 这些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还是闭着眼睛随便乱填的?
金巴多级售票,十年间的班次数量变化 图片太多,我不全贴了,松卫专线是减的最多的,班次数量接近腰斩,虹7是增加最多的。 石南线:40班→38班,减2班 南金线:39班→30班,减9班 莘金线:54班→48班,减6班 松卫线:22班→15班,减7班 上石线:82班→71班,减11班 浦卫线:46班→31班,减15班 松卫专线:51班→28班/29班,减23班/22班 奉卫线:23班→27班,加4班 虹桥枢纽7路:59班→76班,加17班 松新枫线:48班→48班,无变化
南池路隧道有可能通个宝宝巴士吗? 起因:下午2点,我在隧道口观察了一会儿,看到电瓶车来往不绝,平均一分钟就有十几辆,中间还夹着行人,这要是早晚高峰,岂不是要翻几何倍,说明需求量是很大的。但这个隧道限高3.5米,大型公交车怕是过不了,通个宝宝巴士应该可以。 顺道说一下,南池路隧道是禁止非机通行的,旁边有沪星路地道可供非机通行,但是我走了一次,发现2个问题:第一是绕路,走沪星路隧道到要绕一大圈。第二是难走,像钻狗洞,台阶特别陡,非机只能推行,力气小一点的女性,可能都推不上去,也难怪沪星路地道几乎没什么人走,不过南池路隧道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安全隐患很大。
闵行的黄色铁皮站牌,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这类铁皮站牌主要集中在南部的颛桥,马桥,吴泾,浦江镇,这两天我发现它们陆续在被拆除中,年代感太强,是该更换了。
有人留言,让957延伸到莘庄地铁南广场,可行否?
运管所在公交行业,具体干些什么?
最后一次开贴聊莘金线,吐槽完结束。 本人长期观察莘金线晚高峰,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工作日莘庄18:00~18:30总是一班车也不发,而18:40前后,总是连着发2班。后来我发现了问题所在,这里想吐槽一下。 图一,截图时间18:20,本该莘庄发18:20的班次,正在银都路往莘庄赶,按这趋势大概率要18:30以后才能到莘庄,而莘庄发18:40的是空放到莘庄的,早到了却不能发,只能眼睁睁看着18:20没车发,然后不得已和18:20的班次在18:40前后一起发。 图二,截图时间18:43,结局:时刻表18:20发的实际18:35发,时刻表18:40发的实际18:40发,串在一起了,由于18:00的班次已经准点发掉了,造成了18:00~18:35这35分钟没车可发的局面。 图三,晚高峰时刻表,可以看到18:00和18:40的准点发车率很高,而且18:40由于是空放的,几乎100%能准点发,而夹在中间18:20的班次日常脱班严重,通常要脱班15分钟左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18:00~18:30是日常没车可发。 其实17:40和17:20的班次也是相同的情况,也是会在17:40左右连着发2班,只不过前面有一个17:00的班次也脱班严重,所以不会出现17:00~17:30没车可发的情况。 我一个车迷,都已经发现这种问题了,我不相信调度会看不到,这种真的非常影响乘客体验,反正这是我最后一次聊莘金,以后再也不会开贴聊这条线了。
金巴标兵月评,吸引我注意的是创收标兵 既然搞创收标兵评选,说明是想要客流的,但问题是,客流这东西又不是司售能决定的,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具体考核的标准。
北松公路(车墩~松卫北路),站点停靠能统一吗?
莘庄工业区1路调整走向
华展路平驰路公交站,实时到站有亮点。
莘金线,这班次间隔,控制的太离谱了 15:50和16:15的班次间隔1个小时,16:40和17:00的班次间隔5分钟,17:20和空放到莘庄的班次,又一起发掉,后面又四五十分钟没车。空放的班次,就像完成任务一样,空车开过来,又空车开回去,也不控制间隔,也不要客流。
为什么松江为搞那么多环线? 松江X路+18xx,合计超过40条,与之相比,其他郊区环线却很少。
路边社消息:DZ练枫线月底加密班次。
闵浦三桥,过江需求和452客流 一边是452没人坐,一边是高峰期大量的过江需求,这些是守规矩等电梯的,不想等的都是直接骑上桥的。 我想他们也是算过时间成本的吧,如果家和公司距离452站点都比较远,算下来还是骑电瓶车划算,哪怕早高峰过个江要等半个小时。
公交普遍亏损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搞单一1元? 站在乘客角度,肯定是希望票价越便宜越好,但一方面,大众早已习惯单一2元,另一方面,公交亏损严重,全靠补贴度日,这个时候,还搞单一1元,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比如,像闵客,全系单一2元,也没见有人有什么意见。再比如,多级售票,并没有多少人为了省1块钱,放着单一2元不坐,特地去等1元跳零。
旧闻新看,一则2011年的新闻 文章中写到:“莘纪线是闵行最后一条实行多级售票的区域性公交线路”,是不是意味着虹4不算闵行的区域性公交? 文章中写到:“5年前,最长线路,最高票价8元的区域性多级线路”,盲猜应该是闵行12路或者闵行20路的前身吧? 文章是2011年写的,已知虹4,虹5都是2010年开通的,那么在这之前,沪闵路~七莘路是没有直达车的?
所以南松延长末班车时间,只是春运临时的,不是常态? “按上级要求”,“松江→南桥的单向延长”,不知道客流如何?
891改成闵浦二桥~奉浦大桥的环线,可行否? 第一:保留奉浦大桥走向,可以弥补莘南大间隔。 第二:走闵浦二桥,可以弥补莘团缩线后,虹5早晚高峰可能出行的大间隔。 第三:闵浦二桥过江客还是挺多的,可以增加891客流,改善运营子的现状。
机联线,虹桥~中春路的客流,真实占比是多少?
闵吴线调整走向
南金线奉贤段,所有站点都没站牌吗? 从庄行到南桥,路过的站点,好像都没看到南金线的站牌。
机联线开通,对虹10的客流影响大吗?
松青线是如何保证松江头几班车的? 附带另外一个问题:今天下午15:38看到3辆松青停在东站,然后我就想到莘南和莘金,同样是独营跨区超长线路非高峰时段,莘南,莘金别说停3辆车,经常到了发时间,连一辆车都看不到,松青是怎么做到的?
请教:莘庄站开通,为什么要加密143和闵41班次? 正常逻辑,金铁下来的乘客,不应该都是去换1号线的么?为什么二公司会觉得大量乘客会去坐143和闵41,还可能产生滞留?
轮渡换宝山14路比申崇三线慢了1小时 17:00:检票 17:08:开船 18:40:到达石洞口码头 19:00:宝山14路发车 19:30:到达富锦路地铁 20:00:到达汶水路地铁 去的时候坐的申崇三线,全程2小时不到,回来坐的轮渡,一小时一班,才坐了20多个人,下船后上宝山14路的只有十几个,都是到盛桥,马泾桥下来,也就是说,除了我和中途上来的乘客之外,真正从崇明坐过来到富锦路换乘1号线的乘客是没有的。也难怪,整整差了1个小时,轮渡只适合住在富锦路以北的乘客来往。
松新枫有可能模仿青枫吗? 新浜~枫泾,DZ新枫线,金巴运营。 新浜~松江汽车东站,松新高速,取消售票员,单一票价,松交运营。
机联(虹桥~中春路)关键词:客流大,当地铁用
一则“开通松江枢纽到老闵行的公交线路”的答复
仅中春路给换乘优惠,是不是说明还是很想要(中春路~虹桥)的客流
一年前的新闻,金山北~松江枢纽,会造中运量公交?
请教:松莘线的首末班车问题。 大学城末班车21:00,开到外环路之后,是怎么处理的?空放回大学城?空放回松江就近停车场?留在外环路过夜?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外环路首班车6:00,又是哪里来的车?大学城5:35的首班车不可能6:00开到外环路的。应该不止首班班,应该涉及到好几个班次。
莘南专线,早高峰,晚高峰,5号线停运后,能吃到多少客流? 都知道白天客流低迷,那么早高峰,晚高峰,5号线停运后能吃到多少客流,能不能弥补一下损失? 早高峰:经常能吊门,也经常拉不到人,能拉多少人全看能不能卡着143,闵41,闵30,莘金先到都市路银都路。总的来说不乐观,因为南桥发出的头几班车,本来可以趁着闵41,闵30,143首班车还没发占得先机的,但因为有莘金的存在,而且那会早高峰还没到,站点客流积累的没那么快,属于谁先到都市路,谁就把客流一扫而空,后到的只能吃瘪。而6点多开始就20分钟一班了,光过一个奉浦大桥就能堵的一动都不动,实际每班之间经常要差四五十分钟,这就导致7~9点都市路客流最多的时候,莘南能够到达的班次却是非常非常少的,等于早高峰客流的大头都让闵41,143路,莘金3家分了。 晚高峰(表一):12/2,周一,17:16~19:16,我在都市路银都路观察了莘南专家晚高峰2个小时的客流,选择这个站点,是因为过了这个站,后面客流只会越来越少,没观察意义。实测,莘南总计到站5班,每班都是一半座位是空的,同期莘金到站7班,143路到站7班,闵行41路到站5班,4条线总计到站24班,这密度想想客流都不够分,闵41客流较好,143路其次,莘金莘南一塌糊涂,这还是没算闵30的情况下。其实客流好不好完全取决于有没有畜车时间,像莘南莘金这种来了就走,甚至司售厕所都不上的,乘客连上车的机会都没有,晚高峰可以当不存在。 5号线22:40末班车后班次(表二):莘南,143路,闵行41路各有3班,提问:莘南在后两者夹击下能分到多少客流?这个不敢乱讲,因为我没实地观察过。 附:以前虽然都市路复线也挺厉害的,但我记得莘海,莘邵,莘金,庄莘收车都比较早,等于20点之后一直到23:50,就一条闵莘线和莘南分客流,现在又多了一个143路,属于3个和尚没水喝吗?
748这也算接驳12号线七莘路站末班车吧 12号线末班车22:30,759末班车21:30,748末班车23:35,也就是说759停运后,如果要回九亭,就只能从顾戴路秀波路走到顾戴路中春路坐748回去,748这也算接驳12号线末班车吧。
马桥未来10年内,有轨交通车的可能吗? 23号线二期,嘉闵线二期,19号线二期,东西联络线,感觉没有一条短期内能落地的,而且更悲剧的是,就算落地,好像也都是去人工智能试验区,不会去银春路的马桥大居…… 枢纽站说是建在北松公路中青路那里,那离车墩人口聚集区也就4公里,等于也是给车墩通了轨交……
报废的车,后续怎么处理? 整车当废品处理掉?拆了有用的零件再处理掉?当废品卖掉?还是其他?
松江6路的客流在松江X路里能排第几? 中午12:08在车墩看到的,装了一车的人,这还是大中午,而且上一班才过去9分钟,这客流太恐怖了。
汇北路这块站牌,有点问题。
亭梅线争创星级品牌线路
40公里以上,纯地面超长线路,有遗漏的吗?
金铁莘庄站开通,对沿线公交的影响如何? 比如上石,125,松莘等。
车身广告,还是酒厂有钱。。。 蹲了半个小时,随便拍拍就这么多,郎牌特曲,五粮醇,红花郎,乌毡帽冰雕,五粮春,顺品郎,郎牌黑马特,尖庄(未拍),小糊涂仙(未拍)……
公交公司为单独一个企业开班车,有哪些例子? 我感觉那个企业得有数千,甚至上万员工,比如青浦华为,闵行航天等。
莘金线告示一则 两点没看懂。 第一,2班大站车看着只是为了节省时间,方便车辆周转,似乎并没其他意义。 第二,告示看着有漏洞,工作日,朱泾发45班,是怎么做到莘庄能发48班?难不成空放3班?周末,去掉2班只在工作日开的大站车,朱泾只发43班,是怎么做到莘庄发出48班的?
实际坐车过程中,有人见过这块板被拉开过吗? 这算是面子工程吧,反正我是一次没见过,真正坐轮椅的,也不会坐公交车,偶尔坐的,也是折叠起来,带上车。
松江106路,能不这么绕吗? 这种绕法乘车体验真的非常糟糕,整个上海,还能找出更绕一点的公交吗?我的意思是:红圈以外的区域,走向能拉的直一点吗?或者分A,B两线,进入红圈之前,走向拉直,相互平行。
合营线路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A:其中一方退出,另一方单独运营。 B:拆分线路,各自运营自己的部分。 C:撤销线路,大家都解脱了。 D: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维持现状。 E:其他。
闵37,458延伸到灯辉路枢纽,算是无效延伸吗? 我觉得是。我观察了好几个月,闵37(北桥~灯辉路),458(永德路~灯辉路),几乎都没什么人坐。闵37稍微好点,每趟车可能有个两三个乘客,458基本每班车都是空车,能看到车内有一两个乘客都是奇迹。当然枢纽站有休息室,有厕所,对司机而言,还是挺方便的。
为什么松交没有一条公交可以接驳1号线末班车? 奉贤这边,都说莘南有接驳1号线末班车的任务,可同属奉巴的南梅,莘团,上奉,就没这个任务。 松江这边,松交的松莘,松莘B,125,153,松梅,没有一条可以接驳1号线末班车。 是不是可以认为,接驳1号线末班车,并不是强制的任务?
哪条线路,双向末班车时间,相差最悬殊? 比如:枫梅,相差2小时42分钟,上石,相差2小时40分钟。有相差3小时以上的吗?
机联线的中春路站,会对附近的公交有影响吗? 比如,原本松江大学城,泗泾,洞泾坐9号线在七宝出站换虹4,虹5去虹桥,现在可以在中春路换机联线去虹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