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zgul215 nazgul215
关注数: 8 粉丝数: 40 发帖数: 12,215 关注贴吧数: 32
绷不住了,M42除尘者究竟是个什么神仙AA 玩前面的M19A1就已经有了不对劲的感觉,但是很快把m42打出来后就换除尘者了。 换上之后终于发现,这玩意防空纯属运气流。对地效率远远高于对空(但是对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先说对空,我本来还想着只是我不会玩太菜,所以打不中飞机,直到前些天,一架500m高度的佩八,骑脸嘲讽。这我们能忍?地上算我在内一个M19A1两个M42一齐开火,那一分钟耳朵都快聋了。 结果?结果是佩八死的时候,击杀者是我们家M6A1……我们仨打的那一分钟,我自己是一发没中,他们俩我看也够呛,瞄准视角里佩八安然无恙连点碎片火星子都没有 打那天以后我就知道这车基本可以告别对空了。今晚打街机娱乐,又不信邪把它掏出来,寻思有提前量指示了应该好打了。结果是我从出生就开始射,一直射基本没停射到所有备弹打完,就一个击杀。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有一个击杀嘛!但这个击杀是因为它板载投弹,我只是在他还没落地的时候hit了一下……而且这是我打那么久唯一一个hit 行,不对空了,咱去对地。 敞篷AA车机动防护就那样基本都是刀尖舔血没啥说的。但是除尘者没有俯角……无论是野外地形还是城市巷战这玩意都相当令人高血压。我看到一辆车在墙角露出了履带,但是我甚至瞄不到它! 而且开火后座很大,一开火瞄准镜简直乱飞,告别远距离对地,没俯角也没法近距离,只能中近距巷战偷侧。 那问题来了,我为什么不直接上偷侧的轻坦?AA车上前线比正经轻坦的优势就是除了绕侧还能顺带防空。但是M42这***防空效率真tm还不如身边坦克头上的老干妈。 我用m36的老干***下来过三架飞机了,M42双联40mm也才三架,而且有两架都是神经炮。 所以这玩意对空屁用没有,对地好使但有更好的,科技树上这玩意还要跟着美陆一直走到五级7.7才肯换新车,新车什么b样子还不清楚……开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把好友邀请系统改革一下,能不能降低入门门槛 众所周知,像wows,wt,wot这样的爬科技树游戏,因为早期载具性能差、体验差,和很多低等级炸鱼行为导致新玩家入坑体验很不友好。进而新手越来越少,高等级老鸟聚一堆。 同时,这些游戏也都有邀请新人的奖励,只是都需要邀请来的新人在游戏里长期玩下去才能领到全额奖励。而90%的新人都可能会倒在前期体验里。 所以,我们不妨给老带新加点东西: 低等级性能差,我们从邀请人平时游戏的基础经验里,提1%到5%换成自由经验赠送给被邀请萌新; 如果邀请人与被邀请人组队,后者可以享有更高经验加成。 当然,仅在V级之前,VI之后可以进剧情,就没有给经验补助的必要了。 这么做的好处有: 让新人快速度过前期,避免还没接触到游戏主要内容就劝退; 将新玩家主要聚集点从IV,V级提升到VI,VII级,这个等级玩家基数大,环境上热闹些; 开完船的老东西们平时就打三箱开摆,但是现在可以开低级船去帮队友入坑,可以同时拉动老玩家热度和低级船出场率。 当然,也会有负面影响,比如萌新进VI之后雷达水听潜艇飞机都冒出来了,体验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以“提升新玩家热度”为目的来看,效果肯定不会差。 至于挨打,到时候五六七级玩家基数扩充,想必环境不会太差……吧
我是个SB 许是我真的因为没游戏玩逐渐恐慌,一向买游戏都要精挑细选半天的我买怪猎只用了一天——早上看到,下午又看到,于是购买。 不知道操作如何,不知道游戏内容,只知道这是个打怪物游戏,对怪猎的唯一了解是互联网上见过的几张gif和梗图。 第一次和那个班长出去打怪,讨伐几只之前路上见过的什么龙。然后惊觉一个按键就一个动作,得按组合键动作才流畅些。 我看了看自己才到手半个月的手柄;想了想自己玩AC7都要开简易操作模式,和瘟疫传说开辅助瞄准都打不中人的手柄操作历史;以及半个多月还分不清RT和RB的大脑,果断做出“我不适合这游戏”的决定。 但是,为什么我要取这个标题,因为我tm买的是cdkey,无法退款!🤡🤡🤡 没辙,接着玩吧,反正自己挨打也不疼,那几只小怪打几下也都死了。然后完成任务回来又跟剧情玩了会,感觉还行能慢慢适应。 直到又跟那个班长一起出去,到什么森林里建立营地,遇到一只什么鸟,让我去狩猎它。 且不说跑图追鸟的流程一度让我以为我玩的是刺客信条:世界,每次追到它打一会总会跳出来一只更大些的龙,然后接待员立刻跳出来“它太强了不要打,任务优先!” 您要不要看看您在说什么? 我寻思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就打算先去把大的打了然后磨了十来分钟,它原地钻洞跑了。跑了?! 算了,反正也跑了,回去追小的做任务吧。 接下来,长达半个小时的追逐战,砍两刀就跑砍两刀就跑,我为了杀它磨了至少六次刀。 然后追到一处绝路,它纵身一跃跳到地图外。 又跑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星空会有很多系统生成的npc作为队友 且听我慢慢道来: 1.陶德说星空在游戏设计上更像天际而非辐射四,我们知道这两款游戏在随从上的区别就是老滚有路人性质的雇佣兵,只不过因为游戏角色数量有限所以显得比较珍贵。而辐射四的所有可跟随队友都是有重要剧情的同伴,可以说每一个同伴的内容量都和老滚瑟拉娜一样,有完备的语音和个人剧情。 2.在前几天陶德访谈中,陶德对可恋爱角色的回应引起关注,他说“星座组织的四个重要角色都有完整的恋爱和冒险历程”。 这句话有两个消息,第一个“除了星座其他组织也有角色”被广泛认同是说不止四个浪漫角色。但是还有第二点:“有四个重要角色,肯定还有其他次要角色”。 3.那么,根据第二点,重要角色有完整的恋爱和任务剧情,次要角色自然就是没有这些内容仅仅作为同伴的npc。 4.游戏里可以同时掌握多艘飞船,每艘飞船都需要几人甚至十几人同伴充当船员。如果仅仅是重要同伴才能作为随从,像辐射四那样,我想游戏里根本没有那么多人。 5.45分钟实机演示放出了玩家前往宇宙各地遇到他人并招募成为船员的场景。我认为这些人就是随机事件刷出来的,因为星空的外星球场景是系统组合生成的,不可能在这里遇到重要角色。 6.45分钟实机演示放出了许多同伴的自带技能,有些人(星座四人)都是四技能,但是也有好些只有双技能。这是一个很方便做成随机生成的东西,给人物刷词条嘛。 7.早在老滚就有“黑暗兄弟会新人”这种无限生成的随从角色了,星空只需要给他们每个人套上随机生成模板,每个人生成的属性不一样就可以了。
关于星空,以及杯赛的常见误区 1.贝塞斯达(BGS)(Bethesda Game Studio)一直做的都是纯单机开放世界RPG,所以绝不会出现联机要素。至于数月前审查机构标注的“有内购内容”,多半是creation club,况且就算没有cc俱乐部,带有DLC的游戏基本都有内购标识。(所以如果是仅为了和好友一起享受游戏时光的,可以提前打消念头) . 2.贝塞斯达的游戏以沉浸式开放世界闻名,但同时又处于RPG的框架下。虽然游戏的主类型是RPG,但是杯赛游戏的RPG部分,尤其是数值设计就突出一个随心所欲……比如老滚,谁家游戏能允许玩家左脚踩右脚刷数值上天?(所以如果是只为了玩RPG/把星空视为博德之门对手的玩家,提前降低期待/打消顾虑) . 3.相比于显卡,星空因为高额的加载量其实更需要良好的CPU。且CPU优化不像显卡,画面优化可以在各种不需要的地方降低画面精度,可以删减大量的无用素材。可是要想显著降低CPU工作量就只能减少游戏运行内容,换句话说就是直接砍游戏内容量。 把4k降到1080p,和把10颗星球降到9颗,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正因如此XSX主机才会因为面临CPU瓶颈而不得不锁帧。4k1080甚至720p都不满60帧,足以说明这的确是CPU的问题了。 . 这不是陶德和贝塞斯达第一次遇到主机平台性能问题,早在上古卷轴四时期就因为当时的XBOX主机性能不足而砍掉了原定每个城市都有的竞技场,而只在首都保留。所以我想这次陶德不愿再有遗憾,顶着XSX全部性能也要保证星空的完美面世。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