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语愚言 疯语愚言
关注数: 9 粉丝数: 142 发帖数: 6,002 关注贴吧数: 3
看五眼国家的女足联赛。 新西兰女足联赛几乎还是业余水平,仅相当于或略高于澳大利亚的地区联赛。 加拿大北方联赛明年成立,但从温哥华白帽女足队的水平来看,水平相当有限。该联赛有待观察,加女足有150人海外球员,哪怕只有部分回归,该联赛还是有希望的,先观察5-10年发展吧。谨慎乐观。 澳女超挂着职业联赛的牌子,水平比业余高,但高得有限,工资水平不高,赛期也短。 英女冠联赛俱乐部有一堆财政问题,好在跟英女超接轨,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对抗程度和比赛节奏还是很有保障的。 USL超级联赛新成立,野心勃勃,而且极速扩军中,未来球员需求大。中性乐观 NWSL财政充裕,人气旺,水平也很高,各国国脚聚集,部分球队也能达到英女超中上强队水平,实力平均。 英女超可能是未来二十年全球女足第一联赛,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比赛节奏最快,商业化程度最高。切尔西等强队也渐渐具备冲击欧冠宝座的实力了。 从中国女足留洋角度,大概分三层 最低层,加北联或新女联。这两个联赛水平最低,谁更低,不好说。也许俱乐部边缘人或有国字号经历的留学生可以去。加北联前景好于新女联。 第二层,澳女超、英女冠和USL超。澳女超适合我们打短期工,说西方话,吃西方饭,过西方日子,用于适应西式生活。沈梦雨加盟伦敦雌狮后,英女冠有了第一个中国球员,我认为今后可作为中国女足大多数女足球员的留洋目的地。USL超今后数年的定位肯定是高于欧洲几大列强的次级联赛的,也可以作为中国球员的主要留洋目的地。 最高层,NWSL和英女超。这两个联赛是中国女足球员暂时无法获得主力位置的领域。未来十几年估计也同样如此,尽管可能会有球员陆续去挑战这两个联赛,有人去鼓励,尝试了无所谓。 我们都是从小学英语的,去西班牙葡萄牙德国不是不行,十分支持。可是还是去这些英语国家更好适应,而且这些多为移民国家,当地华人华侨比较多,不妨把这些国家当作一条球员留洋主线。 过去一个周期内,中国留洋有一种满天星的感觉,缺乏一个明确的主线。比如巴西、日本、加拿大这些球队,球员就集中于两三个联赛,以巴西为例,留洋美国和西班牙为主,踢好了去英格兰,又如日本,英女超扎堆,瑞典女超扎堆,而且留洋欧美几乎是以瑞典和意大利为底限,她们但凡有过国字号经历的球员不会选择去更低的联赛了。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虽然现在留洋潮退潮了,不过多走出去还是对,期待下一个周期留洋潮吧。
美国女足联赛在进步,NWSL迎来重大改革 NWSL和球员工会达成了新的劳资协议,除了所有劳资协议中一定会有的保护劳动者权益、增加福利和健康保障这些条款,这次协议最重磅的改革是取消选秀(一直被认为是北美体育联盟的标签之一)并给予所有合同到期球员完全的自由球员地位。NWSL原本的劳资协议是2026才到期,据说发起本次提前谈判的居然是资方,据传在某种程度上联盟也是希望跟所谓“世界标准”接轨,才做出如此重大的变革的。 1、立即取消大学选秀; 2、所有NWSL球员将在现有合同到期后成为自由球员,以后也不会有“非自由”球员了; 3、每份球员合同都有保障, 以防止联盟在球员合同到期前终止合同,少数情况除外; 4、不能未经球员同意交易球员; 5、工作量管理: 新的 CBA 规定了比赛频率、旅行条件和休息时间。 包括包机的最低标准,包括球队有权包机 6 次(3 次往返),并要求球队在周中的某些比赛中包机。 确保球员在季中得到休息,并在休赛期至少休息 28 天; 6、收入共享: 在保证基本工资帽的基础上,CBA达成的工资帽上限将首次与收入分成挂钩。 来自 NWSL 上一年赞助和媒体版权协议的可共享收入将被计入球队工资帽。 球队将被要求达到 "最低支出",以确保可分享收入用于球员补偿。 NWSLPA 还获得了审计权,以确保这一规定得到遵守。 每年的基本工资帽如下: 2025年: 330万美元 2026年: 350万美元 2027年: 440万美元 2028年: 470万美元 2029年: 490万美元 2030年: 510万美元 以后每支球队的工资支出必须达到该年的基本工资帽。
吐槽一下首届女足世俱杯 昨日消息,首届女足世俱杯将在2026年1月和2月举办,每四年举办一次,首届比赛将有16支球队参加。 其实是吐槽因凡蒂诺的改革,主要各类世界杯扩军步伐太快了。从无到有,一上来女足世俱杯直接16个队,还他妈4年一届。 就算不像起初男足世俱杯那样7队参加打淘汰赛的模式,难道不该每年搞一届吗?俱乐部很难保证3-4年站在顶峰,特别是有些落后地区的冠军,往往一次夺冠后主力阵容就被世界豪门所瓜分,球员各奔东西了。即便是科林蒂安和浦和红钻这样的女足也难保持主力不流失,实力不损失。 以下是我的关于女足世俱杯的理想模式。 本人理想模式是在原有的男足联合会杯模式下稍微作了一点改制,且每年一届。 名额:六大洲冠军+东道主国冠军+卫冕冠军。(若名额出线重复让卫冕冠军所在大洲亚军优先递补席位,或由上一届世俱杯的亚军递补席位)。 分组分档:东道主国冠军和卫冕冠军作为种子队,第二档为欧洲冠军和北美冠军,第三档为亚洲冠军和南美洲冠军,第四档为非洲冠军和大洋洲冠军,分组时同大洲尽量回避。(首届可列欧洲冠军为种子队,欧洲亚军持外卡参赛为第二档,分组时同大洲回避)。 赛期:两周(14天-15天)。 赛制:8支球队分AB两组,小组赛单循环,小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交叉单场淘汰决定决赛名额,两个小组第三名争夺第5名,两个小组第四争夺第七名。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