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为 wofoyehehua
关注数: 248 粉丝数: 452 发帖数: 60,023 关注贴吧数: 68
关于新建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菏泽至曲阜段的选址意见 关于新建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菏泽至曲阜段的选址意见山东住建厅消息: 新建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菏泽至曲阜段位于山东省济宁、菏泽境内,项目西起菏泽市管辖的牡丹区,向东经菏泽管辖的牡丹区、定陶县、郓城县、巨野县后进入济宁境内,经济宁嘉祥县、汶上县、任城区、兖州区和曲阜市至线路终点,线路全长170.078公里。线路起于菏泽市佃户屯附近新菏泽南站,出站后跨京九铁路、日兰高速公路进入菏泽市定陶县,沿日兰高速公路向北,跨新兖铁路、G327国道、济广高速公路后折向东北,沿日兰高速公路南侧走行,跨洙赵新河进入郓城县境内,在周庙设郓城南站(CK44+530),出站沿日兰高速公路向东,沿赵楼煤矿边缘上跨鄄郓河经魏庄、汉北进入巨野县,在巨野县城北10.5公里设巨野北站(CK69+050),出站沿日兰高速向东,于嘉祥县城北7.5公里高速公路匝道口东设嘉祥北站(CK97+200),出站向东两跨日兰高速绕避葛亭煤矿采空区,跨G105国道后于济宁北12公里左右设济宁北站(CK121+700),向东跨S614省道进入兖州市境内,沿高速公路跨洸府河后设兖州南站(CK134+400),出站向东跨既有新兖铁路、南环城线、既有京沪铁路,绕避煤炭采空区,折向东南跨日兰高速、兖石铁路后设曲阜南站(CK166+075),出站向东下穿既有京沪高速铁路至设计终点。本选址意见有效期一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有效期内未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或者核准文件的,应当在《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核发机关申请延期。在有效期内未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或者核准文件也未向我厅申请延期的,或提出延期申请但未获批准的,本意见自动失效。2018年7月31日 到现在 居然选址 都没有定下来? 哪辈子能坐上高铁?
重读《朋党论》,都来说说你的“党” 朋党论 宋代: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一个班“塞”99名学生,再挤不能“挤孩子” 转 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省级统筹,同时加大贫困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才能彻底化解大班额问题,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室里挤着99名学生;开学一个月了老师连名字都记不全;由于教室不足,教育局腾出办公楼当学校——湖南新化“超级大班”挤爆中小学的一则新闻报道引发关注。   当地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新化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6万多人。特别是近年来,学生一直以每年近8000人的速度迅猛增长。与此相对的是,新化县城区近40年来,只新建了一所思源学校,之后就再没有新建中小学。该县一校长介绍:“2010年,该校300余名学生。而现在该校的在校生人数达到了5808人,8年间激增了14倍。”   其实,这现象并非新化所独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乡村中小学的撤并,乡村学生选择进城读书,而城镇学校容量有限,于是不断增加班额,一些地方的“超级大班”也随之产生。   而这,显然与国家的政策要求差距不小。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要化解大班额问题,思路无非有二:一是增加城市学位供给,建设新学校或者扩建原来的学校;二是办好乡村学校,引导学生选择留在乡村学校学习。而这两者从根本上说,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虽然明知当地乡村学生涌入城区,可涉事地方政府却不增加城区学校学位供给,只是一味往原来的学校既有班级“加塞”。   这其实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具体而言,我国对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主要以县乡财政为主。虽然近年来我国由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承担生均公共经费,降低了县级财政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重,但由于义务教育教师的薪酬是由县级财政保障,所以经费的“大头”还是由县级财政承担。   据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新化城区中小学校每增加一个学位,需要政府一次性投入5万元,这不包括每年4000元的运转经费。而新化县2017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仅7.9亿元。如果城区每年增加2000个学位,政府在硬件、师资和运转等方面的投入,每年需追加两亿元,令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不堪负重。   故此,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角度来说,应该强调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具体而言,应由省级财政统筹省域内的教育资源配置,这才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校际差距。在省级统筹基础上,对贫困地区再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才能彻底化解城镇地区的大班额问题,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者 熊丙奇)
为2018届高考保驾护航倡议书 转发 为2018届高考保驾护航倡议书 尊敬的郓城人民朋友们: 五黄六月,金麦满仓;高考学子,民族希望。 川流不息,嘈杂攘攘;关照考生,大爱无疆。 两日定局,十年寒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和谐共融,共创辉煌;协心戮力,同奔小康。 每年的6月7日、8日两天,是高三孩子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也牵动着千万考生家长及亲友们的心。十二年寒窗苦读,所有努力拼搏,都将在这个6月开花结果。这个时候,最需要善良的市民朋友们,理解支持,大行方便! 为了高考的孩子们,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灿烂的明天,我们不妨忍耐这三天(包括高考前夜),给莘莘学子们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和考试空间。——这是每位考生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各位市民朋友的良好心愿。你我共努力,大家同奉献!为孩子们的顺利高考保驾护航、施行方便。 在此,我们谨代表全体考生家长向郓城所有市民朋友提出如下倡议: 1、高考两日(6月7日、8日),我们尽可能不开车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为接送考生的车辆让行。 2、高考两日(6月7日、8日),我们如果开车出行,将不鸣笛、不超速;遇到考生及考生车辆,为他们让行。 3、高考三日(6月6日夜、7日、8日),建筑工地不进行噪声扰民的作业。 4、在高考两日(6月7日、8日)期间,遇到考生出行困难时,我们将尽力予以帮助。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参加高考的孩子们保驾护航,让他们安全出行,顺利应考,正常发挥,成就梦想。他们是每个考生家庭的希望,他们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成就他们,就是成就我们民族的希望! 全体市民朋友们,在高考期间,我们需要您伸出理解之手、善意之手、支援之手,托起孩子们的希望,引导孩子们走出自信、走向光明! 善意春风化雨,大爱永驻世间! 借我一次方便,还您一世平安! 谢谢! 郓城一中全体家长 2018年6月2日
登山有感 这几天天气晴朗,和几个朋友相约去登山。至山下,仰视,山不太高,也就数百米,有陡坡,也有缓滩;有林荫小道,也有宽阔大路。有朋友要沿大路走,安全方便。有朋友则要走小路,幽静而凉爽。还有朋友要另辟蹊径,说别有一般风味。有人要走缓滩,省力。有人要走陡坡,省时。大家意见不一,遂分道扬镳。我和几个朋友走上了林荫路,山花绿树,空气清新。一开始,大家足力矫健,游兴颇浓。渐渐地,开始出现了掉队者,他们或原地踟蹰,或悻悻而返。至山顶,虽汗流浃背,但身心舒畅。仰观蓝天白云,俯视河流如带。清风徐来,顿感疲惫一扫而空。几路队伍,有比我们早到的,也有稍后到来的,不过,没有一支队伍是完整的。还有一支队伍,不知怎么的,居然爬到了另外的一个山峰上,和我们遥遥相望,彼此招手示意。在山上浏览一阵,休息一阵,返回山脚下汇合,才知道有一支队伍没有爬上去——不是体力,而是确实没有路,遇到了断崖。想想我们的生活,岂不也是如此?比别人走得快的人,未必比别人走得远。起步早只是一时的欣喜,走得远才是真正的骄傲。再没有登上山顶之前,不要说自己的路是对的。即使已经登上了山顶,也只能说,自己的路对了。却不能说,只有自己的路是对的。因为登山的路,可能不止一条。 更进一步说,大家要登的,可能就不是同一座山。不要去嘲笑登错了山峰的人,他们看到了你没有看到的风景。或者,我们自己,才是登错了山峰的那个人呢?
郓城一中高一学生新校区报到需知 2017-12-08郓城一中  一、报到时间 12月11日(星期一)全天分批报到。 高一一级部、创新部在周一上午报到; 高一二级部在周一下午报到。 二、教室和宿舍分布 教室:新校区最东北角的教学楼为高一年级教学楼。一级部在该楼的北半部1-4楼,二级部在该楼的南半部1-4楼,创新部在该楼的南半部五楼(具体班级分布见平面图); 宿舍:男生住2号公寓;女生住5号公寓。 三、报到流程 所有学生和家长统一从新校区南门进入校园,安置完毕后从西门离开校园,具体路线如下: 进南门左拐→找2号或5号公寓楼→在校园最东头找到教室→从西门离开。 四、注意事项 第一,根据学校要求,全体同学一律住校,每位同学的房间、床铺号码已由电脑随机分好。 第二,请家长和学生认准宿舍房间号和床铺号,把被褥等生活用品送到指定房间和床铺,不准随便抢占床铺。 第三,在宿舍安置完毕后,请家长帮助学生把书籍送到本班教室内的指定座位上,同时要求学生到本班教室找班主任签字报到。 第四,学生在教室内签字报到后,马上在教室内上自习,不准在校园内到处乱跑,更不准随便出入校门。 第五,因报到当天人多车多,拥堵严重,在帮学生找到宿舍和教室后,请家长尽快从学校西门离开校园。
转载 我有病 方清平 小时候写作文,头一句总爱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其实那时候总是抱怨日子过得太慢,望眼欲穿总也到不了春节。 我今年虚度四十五岁,不是谦虚,真是虚度。现在终于感受到光阴真的似箭,日月真的如梭。回首往昔,感慨颇多! 而立之年,我写剧本挣了几万块钱。朋友前呼后拥,每天吃晚饭至少一桌,都是我请客!后来买了辆两厢夏利,还雇了个司机,在我心目中那车相当于现在的顶级路虎。那时候我很快乐。但是如果我是个节俭的人,把那几万块留到现在花,还能买着当年的快乐吗? 现在我一次挣几十万也没那么快乐,一套别墅上千万,这刚哪儿到哪儿呀? 以前天天挤公交的时候,最大的享受就是上车有个座儿,一直睡到下车。现在出门儿坐着商务车,车上几个座儿,想坐哪个坐哪个,享受吗?还没当年挤公交抢个座位快活呢。 人的欲望跟时间的脚步一样,永不停歇。现在我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时候能买辆房车,想方便就方便,省得憋着伤肾。 兴许有一天我真买了房车,随时在车上撒尿,那时候我肯定还不满足,脑子里指不定又胡琢磨什么呢! 以我的经验,您有了钱别乱花,也别不花,要快快乐乐地花。甭管买什么,只要您喜欢——当然了,手枪跟冰毒除外。 我仿佛有点儿顿悟了。 “人生如梦”这话太准确了。回忆起过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仿佛是另一个自己经历过似的,都变成了过眼烟云,随着时间的消失蒸发了,没在生命里留下一点儿痕迹。真正留下的就是自己的身体,没病你就舒心,有病你就难受。 我现在终于可以拍拍老腔儿奉劝一下年轻人,如果你正经历着幸福或者煎熬,荣誉或者羞辱,都别当回事儿。那就是个梦,早晚有醒的时候。你只要把这一觉睡舒服就行了,保养好身体,等梦醒了的时候,还能出去活动活动。 我还悟明白四个字——“人生如戏”,这话在追悼会上体验得最深刻。以前参加追悼会,是刻骨铭心地难受,痛哭失声。现在呢,感觉跟演了一场戏差不多,恍恍惚惚就过去了,和演戏唯一的区别就是没地方领劳务费。 现在演起电视剧来倒跟真的似的。去年演杨亚洲导演的《生活有点儿甜》,在戏里我母亲去世,演完戏回家我难受了好几天,这就叫“戏如人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人生还是演戏,从人的内心感受来讲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次经历而已。 我十几岁时的理想是,跟马三立先生似的,每场演出都那么火爆,一出场满堂掌声,我冲观众频频作揖。 二十岁时,我的目标是,挣好多好多钱,天天吃卤煮火烧,隔一天来一顿爆肚,一个星期一次涮肉,一个月去一回全聚德。 三十多岁我希望的是,出去跟哥们儿喝酒的时候,有个漂漂亮亮的女星跟着我。我轻描淡写地向哥们儿介绍:“这是我马子。”马子羞涩地冲我一笑,“讨厌!” 现在四十多岁了,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身体健康,多活几年。 怎么突然不着边际地发了这么多感慨呢?因为我有病。 活四十五年了,身体从来没这么不舒服过。上医院看看吧,医生给我开了一摞检查单,我把所有的项目全检查完,已经是十几天之后的事儿了。 这十几天我把医院复杂的地形全摸清楚了,估计当个医导都没问题。 我把化验单交给医生——他是我的哥们儿,看了我的化验单,他跟我说:“方哥,你太不注意啦!你知道你现在什么情况吗?七八十岁的老年病的指标,都该进ICU啦!” 其实我知道自己的情况很糟,但是我没想到糟糕到这种程度,化验室的哥们儿还说,我的情况真的离死不远了。 我托朋友安排了个单间,高干的待遇,一天交一百多块钱,比如家还便宜。 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突然感觉病房有点儿像寺庙,让我可以把尘世的欲望和烦恼都抛在脑后。眼前一片雪白,脑子里也一片空白。 外面传来凄惨的哭声,我突然冒出个念头,感觉死的人是我,哭的人是妻子……后来哭声变成了骂声,再后来我知道了——原来是个病人喝多了,在撒酒疯。 隔壁一个怪老头儿又在骂人了。估计给他输液的不是年轻护士,而是上了岁数的护士长。怪老头儿已经病危了,连儿女都不认识了,但是他能分出年轻护士和老护士。年轻护士给他输液,他就笑;老护士给他输液,他就骂街。 这不值得大惊小怪。每个人都好色,只不过有人隐藏得深,有人暴露得明显。怪老头儿以前可能过于压抑,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终于爆发了。 护士长又在数落对门病房的那个护工。女护工是农村中年女性,照顾一个单身老头儿。俩人私定了终身,女护工到了晚上总是跑到病床上睡,让老头儿睡她的折叠椅。 白天老头儿的儿女还把女护工骂了一顿,说她想霸占老头那两室一厅,没门儿。 医院是个神奇的地方,外面很乱,我的心却出奇的宁静。以前脑子里想的是前途、事业、金钱,现在脑子里考虑的是健康、活着、死亡。出大名、出作品、挣大钱、买别墅、上栏目……这些事情彻底抛在脑后了,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因为我的时间不多了。 我假想着妻子听到医生说“我已经尽力了”之后,痛哭失声的情景。 我假想着亲友们听到噩耗,惊讶的表情。 我假想着自己的追悼会—— 追悼会一定要在八宝山举办,老字号讲信誉,保证骨灰是自己的!估计进不了一号厅,我的级别不够,团里不给报销。不进也好,一号厅太大,万一去的人少,显得太冷清。 二号厅就可以,大小适中,显着温馨。二号厅有四个,梅兰竹菊,就在梅厅吧,离洗手间近,亲友们上厕所方便。 致悼词的是谁呢?理想的人选应该是冯巩,他是我们单位领导,我又是他调进团的,这事儿他应该帮忙。他会不会说那句“我想死你啦?”这回是真给我想死了。 要说死了也挺好!平常我见着他点头哈腰,这回他得给我鞠躬。我连礼都不用还,一还礼能把他吓死! 亲友们还要转着圈瞻仰遗容。不知道给我化妆的师傅手艺如何,我不希望化得面无表情,最好有点儿笑容。活着的时候说我是“冷面笑匠”,死了的时候总该笑着跟大伙告别。 我估计没几个真哭的,好多都是来看热闹的!追悼会结束还得请大家吃饭,在中国生孩子、死人、结婚……干什么事儿都离不开请客吃饭。 这帮人吃饱喝足,拿着打包的剩菜回家了。家里人还问哪—— “今天干吗去了?” “参加追悼会去了。” “谁去世了?” “就那谁……哎,今天烧的是谁来的?哦,想起来啦,方清平。” “方清平死啦?” “啊!” “……你带回什么菜啦?” 这事儿就算永远过去了。 第十天,大夫的话打断了我的遐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指标大部分都恢复了,看来就是喝酒造成的。” 突然间,买别墅、出大名、挣大钱这些事情又一起涌上了我的心头…… 但我还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写一本书。 以前写过不少剧本,那都是为了挣钱瞎编的。现在我得写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万一哪天有什么不测,也得给世人留点儿东西吧! 我的同龄人总说,“我活了半辈子了”。我的长辈们则说,“我活了大半辈子了”。这两种话我都没资格说,我只能说“我活了四分之三生了”。 我如果是能活到九十岁,现在有资格说“我活了半辈子”。我如果能活到八十岁,有资格说“我活了大半辈子”。问题是这两种假设,我估计都没戏。我估计我只能活到六十岁,所以说自己是“我这四分之三生”。 我摸着黑打开电脑,开始写书。 我应该总结一下儿了,活了四分之三生,没经验有教训,给年轻人当个反面教材也好。我年轻时候就是因为没有教材,生了好多不该生的气,着了好多不该着的急,也享了好多不该享的福。 不过话说回来了,那时候真有这书我也看不进去。俗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当然了,也有一辈子糊涂的。在庐山里头就能看清楚庐山长什么样儿的人,那才是真诸葛亮呢!
转发 我大爷和二大爷都是武术家 有点意思 转发一下 民间有高手,高手不出山。这是喜欢和迷恋中国武术的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即使没有说过这句话也听说过这句话。这中所谓的民间高手,说的就是我在北京的二大爷。二大爷是个武术家,二大爷自己如是认为,在我小的时候也以为他是,他的徒子徒孙们更不用说了,个个视其为如神明一般。只有我大爷非常地瞧不起他,因为我大爷也是一位武术家。可以这么说,我大爷和我二大爷都是武术家。 我大爷和我二大爷都是武术家,只是他们的武功来历和套路不一样,我大爷练的是中国式摔跤术,而这种武功在我二大爷眼里就不是个玩意儿,他对我大爷以及他的师兄弟们正眼都不看一下,甚至认为那所谓的摔跤术根本就不能叫做功夫,不能包括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范畴里面。记得在我小学二年级的那个暑假,有一天我大爷带我去看他们练摔跤,回家之后二大爷对我说:孩子,以后可不能去跟***看摔跤去了,那不是什么玩意儿,练的人更不是玩意儿! 二大爷之所以这么说话,因为在他老人家的法眼里,所谓的摔跤术没有文化含量,练摔跤的人都是为了争强斗狠,根本就学不出好来!二大爷曾经对我说过,在1949年之前的旧中国,横行市井的地痞流氓,不是练摔跤的就是打皮拳的。二大爷说的打皮拳的指的是西洋拳击,那也不是个玩意儿,根本无法跟中国武术相提并论。二大爷对我大爷的摔跤术不屑一顾,而我大爷对我二大爷的武术与功夫也不置一词,我大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这也是当时作为孩子的我跟他不是很亲近的原因。 我大爷的摔跤技术好,我不仅听说过也见识过,有一次我父亲带着我去看我大爷摔跤,据说是有一位来自于外地的摔跤好手前来挑战,接连撂倒了几个我大爷的师兄弟,我大爷随后换上跤衣上场了,在整整十分钟之内,对手就没有站起来过!记得我父亲对我说,这就是中国式摔跤术,大绊子三十六,小绊子似牛毛,在真正的高手面前,你别想有站起来的机会!***啊,把这摔跤的功夫算是学到家了!但是,我二大爷依然认为这三脚猫的技术怎么能算作是功夫呢? 二大爷是个武术家,许许多多的人都以为他是,虽然几乎没有人见识过二大爷的真功夫,但是二大爷的嘴上功夫却十分了得!可以这么说,我从小到大脑海里的有关中国武术和功夫的知识都是二大爷亲口传授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传统功夫铁砂掌十分厉害,但是二大爷告诉我说还有一种掌上的功夫更厉害叫棉沙掌。而我二大爷就是这棉沙掌的不二传人。我曾经纠缠着二大爷传授给我这独步江湖的神功绝技棉沙掌,二大爷摇摇头,说我第一不是练武的好材料,第二这棉沙掌也忒厉害,咱伤不起人! 小时候就爱听我二大爷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讲故事,在他所讲的故事内容里,我分不清哪个是真实发生过,哪个是虚无缥缈他凭空杜撰的。但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却都信以为真,我们都相信二大爷是一个有功夫的人,而他那一身惊世骇俗的功夫是有传承的,因为二大爷不仅讲过他师傅的功夫传奇,也讲过他师傅的师傅的功夫传奇,总而言之是一个比一个更加传奇,虽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没见识过二大爷的身手,但是我们都相信二大爷的师傅是高手中的高手,更相信二大爷的师傅的师傅更是不世出的一代大宗师。 据我二大爷亲口说过,他的一身武功是由师叔传授的,起初我没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在很久很久之后我才问起了这其中缘由。二爷说在年轻的时候追随师傅学武,起先十年的光景里连功夫的皮毛都没接触到,但是二大爷不急不躁不离不弃,因为他知道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中国更没有轻而易举到手的武功。直到当师傅的由于年老体衰一病不起,二大爷却能够在床前端屎端尿就像师傅的亲儿子一样。就在师傅临终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把自己的弟弟叫到跟前了,指着我二大爷说:这孩子不错,你也瞧见了,把咱家的功夫传给他吧! 二大爷的功夫是由师叔代为传授的,这段故事二大爷跟许许多多的人说起过,几乎成为他日后招收徒弟的第一堂课,用二大爷的话来说,学武并不重要,做人才是第一。只有武艺没有武德的人一定会成为害群之马,只有段位没有人品的练家子武功越高危害越大。二大爷的这些话语说得特别好,可以说在如何做人方面给入门的弟子们起了表率作用。可是我大爷对二大爷这种师长风范十分地不屑,有一次对二大爷说:你们这门派是收练武的徒弟,还是收孝顺的孙子啊? 我大爷和我二大爷虽为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但是二人性格迥异大相径庭,一个沉默寡言闷头苦练摔跤术,一个能言善道滔滔不绝传播武术文化。我大爷是年轻的时候勇冠同辈威名远播,二大爷却是在五十岁之后成了武术家。二大爷认为我大爷练得根本不是武功,我大爷认为二大爷的所谓武功就是个骗人的营生。虽然他们二位对于武术与功夫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但是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记得有一次二大爷被一个打皮拳的给练得鼻青脸肿,是我大爷出马把那小子给摔得七荤八素找不到东南西北。然后看我二大爷凝视着自己的棉沙掌泪眼婆娑:唉!我这一出手就非死即伤的功夫啊,算是白练了!我大爷说:你回家再瞎**吹吧,别再外面丢人现眼了! 在我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我大爷和二大爷都是对我人生有过严重影响的人。比如,即使我对我大爷的摔跤术钦佩不已,但是受二大爷影响我也不认为那是什么正经的武功,更不属于中华传统武术的一部分。而我意识里的中华武术应该是像我二大爷描述的那样才对,打起来看上去动作很美情怀很浪漫手段很玄幻,我相信过真正的高手摘叶飞花都可以伤人的,我相信过八步赶蝉蜻蜓点水草上飞的轻功,也相信过金钟罩铁布衫十三太保横练的硬气功,我甚至相信过东邪西毒北丐南帝中神通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总之我几乎分不清楚现实与神话的界限在哪里了。所以虽然我没有见识过二大爷的棉沙掌功夫,但是我相信他确实身怀绝技,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其实我不是相信二大爷,而是相信中华确实有神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国家体委为了证明中国武术的具有实战性决定发展散打项目,让中国武术真正地走向世界。我大爷被有关部门请去参与散打内容摔法的教学和培训以及相关规则的制定,而已经名声在外的武术家我二大爷则无人问津,为此二大爷的心情十分地不爽。有一次全家成员聚会酒席宴上谈起了武术与散打的话题,二大爷说那散打运动是什么玩意儿?能代表中国武术吗? 我大爷说你的棉沙掌能代表中国武术,你倒是出马露一手啊!我二大爷说看了你们的散打比赛,真的不登大雅之堂,我告诉你们说,有规则的武术运动,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武术!你们制定规则,不许挖眼睛不许掰手指不许踢裤裆,中国武术的精华怎么发挥?我大爷说:难道你的中国武术精华都是这些下三滥的招数吗?二大爷说你不能这么说话!我大爷说你让我怎么说话?对于一个练过功夫的人来说,你有机会挖人家眼睛**家手指踢人家裤裆吗? 我大爷的这最后几句话顿时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如梦方醒之感。但是这只是对于我来说,二大爷是无动于衷的,他继续做他的武术家,门下弟子们照样是人来人往对二大爷恭敬有加。前几年二大爷收了一个徒弟,据说非常的**号称是中国首富,这就难怪二大爷从那时候基本上衣食不愁了,说起话来更加底气十足了。就在昨天晚上有人给我发了一段视频,是一个讲中国武术的故事,片名叫《攻守道》,一个貌似外星人的是男主角,以太极神功打败了拳击手打败了柔道手打败了泰国拳,怎一个**冲天!看着这位好生了得的武林奇葩我觉得特别面熟,却也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时候我侄子小明在我们家族聊天群里说话了,他问我们都看了那个《攻守道》了没有,我说看了,那男主角是谁啊?怎么瞧着这么眼熟!小明说:那是你二大爷的关门弟子,中国首富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