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个冬
关注数: 0 粉丝数: 37 发帖数: 868 关注贴吧数: 8
暴论,合约强度在干员强度的占比早就不到10%了 闲着没事来谈谈我的观点,有多少人意识到,合约强度对于评判一个干员强度的参考价值越来越小了? 这不仅仅是合约更新频率下降的原因 在合约刚出的早期方舟,唯一高难模式以及box限制下的对策能力给某些干员打了超级高光,合约对策价值才真正纳入干员强度的考察范围,当时靠合约起家的基本都是合约万金油 但是现在呢?能在新约里充当这个角色的新干员仅伊内丝一人,其他人根本就不配拿合约说事,这就相当离谱了,怎么个事?合约出炉之后,你可以看到从机制真神到被质疑超大上地位的黍,也可以看到从大杯上一路爬到超大中的妮芙,但是你仔细一想这些说法都理智吗?现在出的所有对策卡,只要仔细一看就能瞄出设计师埋的雷,到时候想限制就是敲几下键盘的事。现在的环境就像是,干员对策撒大网捞小鱼,合约一来就给一部分干员发彩票,完事了又是一轮新的强度榜,与其说事排榜不如说是帮策划营销新干员 事实上,你让任何一个圈外人来看舟的强度榜,他都能很快看出合约这一环节的不合理性,因为它太突兀了。然而很多舟友的印象里合约就等同于高难,但是合约是被包含在高难中的相当极端甚至小众的模式,它根本代表不了高难,自然也无法在强度打分上吃掉高难的分区 但是你再去回头想想今年的高难,矢量,h15,那一堆一堆的强对策卡都大显神力了吗?你再去拉数据一看,发现某些对策卡在高难的出现频率(是频率而不是次数)还没有日常或肉鸽高呢,那他们的对策分就只能打在梦里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