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菱 Darcy_0908
做难事必有所得。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2,717 关注贴吧数: 395
结构化注意这四点,你将事半功倍 01 备考时,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许多人在备考面试过程中,尤其是那些需要逆袭、排名靠后的同学,总觉得自己逆袭没有希望,备考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最后的成绩可想而知,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每次面试中,都会有黑马杀出重围,逆袭成功。并且,许多同学还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比如:考上了其他岗位、觉得这个岗位不好、政审不过……这时,你就有更大的机会成功上岸。所以,既然备考去参加面试,就不要三心二意,要全力以赴,坚持到最后的结果公布,候补也是有可能的。 02 候考时,做一位坚定的独行者 签位靠后的考生,在候考的过程中是比较煎熬。但在此过程中,自己在遵循考场纪律和听从考场考务的安排的情况下,找一个位置一个人独自候考就可以了,不要与他人交谈。尤其是一些人比较健谈,总想知道自己对手水平如何、是否报了培训班、报了哪个培训班,甚至有些人会说你的着装不好等问题。此时,如果你心态不是那么稳定,你可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本来就紧张焦虑的你,可能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使自己崩溃。所以,在候考过程中,尽量不要与人交谈,尤其是不要透漏个人信息。 03 答题前,树立阳光向上的形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重视礼仪礼节的民族,在正式答题前,也就是从敲门到开始答第一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按照上课时老师教给大家的内容,一步一步做好、做到位。除此之外,展现出自己的精气神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考官一天面试那么多考生,每个人都愁眉苦脸,而你面带微笑、自信阳光,给考官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也是有助于得高分的;另一方面,进入工作单位,单位也需要乐观向上的工作人员,过分传递负面情绪会影响同事的积极性和单位形象的展示。 04 答题时,有条不紊娓娓道来 首先,要保持流畅度。偶尔的卡壳无伤大雅,但过度的卡壳无疑会影响考官对你的整体感受,影响你的总成绩;其次,注意语速不要过快。常说“一快毁所有”,结构化面试主要是对考官的问题进行回答,不是让我们来背贯口或绕口令,一定要语速适中,保证考官能听得清,否则你的内容再精彩也无济于事;最后,保证语言的逻辑性,一道题的总体逻辑、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以及每段话该使用怎样的逻辑展开,都需要按照上课老师所传授的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清晰的展示,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硬凑字数。 总而言之,顺利通过面试成功上岸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内容精彩,答出亮点,还需要外在上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气质,让考官觉得此岗位非你莫属。所以,面试的一些注意事项还需要格外关注。
结构化注意这四点,你将事半功倍 01 备考时,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许多人在备考面试过程中,尤其是那些需要逆袭、排名靠后的同学,总觉得自己逆袭没有希望,备考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最后的成绩可想而知,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每次面试中,都会有黑马杀出重围,逆袭成功。并且,许多同学还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比如:考上了其他岗位、觉得这个岗位不好、政审不过……这时,你就有更大的机会成功上岸。所以,既然备考去参加面试,就不要三心二意,要全力以赴,坚持到最后的结果公布,候补也是有可能的。 02 候考时,做一位坚定的独行者 签位靠后的考生,在候考的过程中是比较煎熬。但在此过程中,自己在遵循考场纪律和听从考场考务的安排的情况下,找一个位置一个人独自候考就可以了,不要与他人交谈。尤其是一些人比较健谈,总想知道自己对手水平如何、是否报了培训班、报了哪个培训班,甚至有些人会说你的着装不好等问题。此时,如果你心态不是那么稳定,你可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本来就紧张焦虑的你,可能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使自己崩溃。所以,在候考过程中,尽量不要与人交谈,尤其是不要透漏个人信息。 03 答题前,树立阳光向上的形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重视礼仪礼节的民族,在正式答题前,也就是从敲门到开始答第一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按照上课时老师教给大家的内容,一步一步做好、做到位。除此之外,展现出自己的精气神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考官一天面试那么多考生,每个人都愁眉苦脸,而你面带微笑、自信阳光,给考官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也是有助于得高分的;另一方面,进入工作单位,单位也需要乐观向上的工作人员,过分传递负面情绪会影响同事的积极性和单位形象的展示。 04 答题时,有条不紊娓娓道来 首先,要保持流畅度。偶尔的卡壳无伤大雅,但过度的卡壳无疑会影响考官对你的整体感受,影响你的总成绩;其次,注意语速不要过快。常说“一快毁所有”,结构化面试主要是对考官的问题进行回答,不是让我们来背贯口或绕口令,一定要语速适中,保证考官能听得清,否则你的内容再精彩也无济于事;最后,保证语言的逻辑性,一道题的总体逻辑、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以及每段话该使用怎样的逻辑展开,都需要按照上课老师所传授的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清晰的展示,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硬凑字数。 总而言之,顺利通过面试成功上岸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内容精彩,答出亮点,还需要外在上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气质,让考官觉得此岗位非你莫属。所以,面试的一些注意事项还需要格外关注。
结构化注意这四点,你将事半功倍 01 备考时,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许多人在备考面试过程中,尤其是那些需要逆袭、排名靠后的同学,总觉得自己逆袭没有希望,备考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最后的成绩可想而知,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每次面试中,都会有黑马杀出重围,逆袭成功。并且,许多同学还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比如:考上了其他岗位、觉得这个岗位不好、政审不过……这时,你就有更大的机会成功上岸。所以,既然备考去参加面试,就不要三心二意,要全力以赴,坚持到最后的结果公布,候补也是有可能的。 02 候考时,做一位坚定的独行者 签位靠后的考生,在候考的过程中是比较煎熬。但在此过程中,自己在遵循考场纪律和听从考场考务的安排的情况下,找一个位置一个人独自候考就可以了,不要与他人交谈。尤其是一些人比较健谈,总想知道自己对手水平如何、是否报了培训班、报了哪个培训班,甚至有些人会说你的着装不好等问题。此时,如果你心态不是那么稳定,你可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本来就紧张焦虑的你,可能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使自己崩溃。所以,在候考过程中,尽量不要与人交谈,尤其是不要透漏个人信息。 03 答题前,树立阳光向上的形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重视礼仪礼节的民族,在正式答题前,也就是从敲门到开始答第一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按照上课时老师教给大家的内容,一步一步做好、做到位。除此之外,展现出自己的精气神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考官一天面试那么多考生,每个人都愁眉苦脸,而你面带微笑、自信阳光,给考官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也是有助于得高分的;另一方面,进入工作单位,单位也需要乐观向上的工作人员,过分传递负面情绪会影响同事的积极性和单位形象的展示。 04 答题时,有条不紊娓娓道来 首先,要保持流畅度。偶尔的卡壳无伤大雅,但过度的卡壳无疑会影响考官对你的整体感受,影响你的总成绩;其次,注意语速不要过快。常说“一快毁所有”,结构化面试主要是对考官的问题进行回答,不是让我们来背贯口或绕口令,一定要语速适中,保证考官能听得清,否则你的内容再精彩也无济于事;最后,保证语言的逻辑性,一道题的总体逻辑、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以及每段话该使用怎样的逻辑展开,都需要按照上课老师所传授的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清晰的展示,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硬凑字数。 总而言之,顺利通过面试成功上岸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内容精彩,答出亮点,还需要外在上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气质,让考官觉得此岗位非你莫属。所以,面试的一些注意事项还需要格外关注。
结构化注意这四点,你将事半功倍 01 备考时,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许多人在备考面试过程中,尤其是那些需要逆袭、排名靠后的同学,总觉得自己逆袭没有希望,备考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最后的成绩可想而知,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每次面试中,都会有黑马杀出重围,逆袭成功。并且,许多同学还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比如:考上了其他岗位、觉得这个岗位不好、政审不过……这时,你就有更大的机会成功上岸。所以,既然备考去参加面试,就不要三心二意,要全力以赴,坚持到最后的结果公布,候补也是有可能的。 02 候考时,做一位坚定的独行者 签位靠后的考生,在候考的过程中是比较煎熬。但在此过程中,自己在遵循考场纪律和听从考场考务的安排的情况下,找一个位置一个人独自候考就可以了,不要与他人交谈。尤其是一些人比较健谈,总想知道自己对手水平如何、是否报了培训班、报了哪个培训班,甚至有些人会说你的着装不好等问题。此时,如果你心态不是那么稳定,你可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本来就紧张焦虑的你,可能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使自己崩溃。所以,在候考过程中,尽量不要与人交谈,尤其是不要透漏个人信息。 03 答题前,树立阳光向上的形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重视礼仪礼节的民族,在正式答题前,也就是从敲门到开始答第一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按照上课时老师教给大家的内容,一步一步做好、做到位。除此之外,展现出自己的精气神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考官一天面试那么多考生,每个人都愁眉苦脸,而你面带微笑、自信阳光,给考官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也是有助于得高分的;另一方面,进入工作单位,单位也需要乐观向上的工作人员,过分传递负面情绪会影响同事的积极性和单位形象的展示。 04 答题时,有条不紊娓娓道来 首先,要保持流畅度。偶尔的卡壳无伤大雅,但过度的卡壳无疑会影响考官对你的整体感受,影响你的总成绩;其次,注意语速不要过快。常说“一快毁所有”,结构化面试主要是对考官的问题进行回答,不是让我们来背贯口或绕口令,一定要语速适中,保证考官能听得清,否则你的内容再精彩也无济于事;最后,保证语言的逻辑性,一道题的总体逻辑、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以及每段话该使用怎样的逻辑展开,都需要按照上课老师所传授的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清晰的展示,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硬凑字数。 总而言之,顺利通过面试成功上岸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内容精彩,答出亮点,还需要外在上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气质,让考官觉得此岗位非你莫属。所以,面试的一些注意事项还需要格外关注。
二手车商又来聊聊所谓保值率 看看很多人聊最近车辆的保值率,我就瞎聊几句。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二手车商又来聊聊所谓保值率 看看很多人聊最近车辆的保值率,我就瞎聊几句。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二手车商又来聊聊所谓保值率 看看很多人聊最近车辆的保值率,我就瞎聊几句。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二手车商又来聊聊所谓保值率 看看很多人聊最近车辆的保值率,我就瞎聊几句。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二手车商又来聊聊所谓保值率 看看很多人聊最近车辆的保值率,我就瞎聊几句。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二手车商又来聊聊所谓保值率 看看很多人聊最近车辆的保值率,我就瞎聊几句。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二手车商又来聊聊所谓保值率 看看很多人聊最近车辆的保值率,我就瞎聊几句。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二手车商又来聊聊所谓保值率 看看很多人聊最近车辆的保值率,我就瞎聊几句。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楼下我稍微写一点最近了解的批量车信息吧。
2024国考面试提前备考的三大理由 笔试与面试相辅相成 很多同学认为,笔试和面试两者是分割的,其实并非如此,笔试与面试本身就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笔试学习的过程积极备考面试,反而是突破申论学习瓶颈的良方。申论的小题是考察广大考生对申论材料的分析、概括、语言加工能力,是先有对材料零散要点的分析从而得出概括性结论,而面试答题是先有高度概括性的结论,再有细致的分析,两者的思维方式恰好相反,能够有效锻炼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大作文和面试答题就更加相似,都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日常训练可以通过边写边读的形式进行训练,可以第一时间检验文章写作是否流畅,如果能够在提笔之时思如泉涌,又何愁答不出一道精彩的面试题目。 时间短、难度大 国考笔试成绩发布后,由于是各个部门单独组织面试,考试时间并不统一,有部分岗位笔试成绩发布后7到10天开始组织面试,大部分岗位笔试成绩发布到面试时间一般为25天左右,备考时间相对较短。另外,国家公务员面试的难度也是相当之大,一方面,考情比较复杂如外交部考察演讲题目、银保监会考查英语题目、国家统计局各地调查队考察材料题目这些都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在组织形式上也比较多元,税务局考察以结构化小组为主中间的点评和回应是备考的难点,有一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海事局以无领导小组形式为主,还有部委面试采用面谈方式居多;同时,各个部门的面试都会有一些专业背景相关的内容出现,考试难度又进一步升级。如果不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是被动的学习状态,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面试环节考生就会措手无策导致准备时间仓促最终影响面试成绩。 竞争更激烈 通过层层筛选,能进入到面试环节的各位考生都是有一定实力的。其中有很多考生也会有多次面试经验,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那个张嘴说的阶段,而是已经到达一定有效内容展示的层次。而且现在大家对于体制内工作的非常渴望,都异常珍惜进面试的机会,90%以上的考生都会进行专业的面试辅导,所以在面试考场上想要取得不错的成绩就需要把题目答的流畅、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真情实感。 总之,大家要想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一举夺魁,就必须抢先一步锤炼自己的特色,塑造答题亮点,敢于亮明观点、善于表达想法就会有所收获。
2024国考面试提前备考的三大理由 笔试与面试相辅相成 很多同学认为,笔试和面试两者是分割的,其实并非如此,笔试与面试本身就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笔试学习的过程积极备考面试,反而是突破申论学习瓶颈的良方。申论的小题是考察广大考生对申论材料的分析、概括、语言加工能力,是先有对材料零散要点的分析从而得出概括性结论,而面试答题是先有高度概括性的结论,再有细致的分析,两者的思维方式恰好相反,能够有效锻炼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大作文和面试答题就更加相似,都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日常训练可以通过边写边读的形式进行训练,可以第一时间检验文章写作是否流畅,如果能够在提笔之时思如泉涌,又何愁答不出一道精彩的面试题目。 时间短、难度大 国考笔试成绩发布后,由于是各个部门单独组织面试,考试时间并不统一,有部分岗位笔试成绩发布后7到10天开始组织面试,大部分岗位笔试成绩发布到面试时间一般为25天左右,备考时间相对较短。另外,国家公务员面试的难度也是相当之大,一方面,考情比较复杂如外交部考察演讲题目、银保监会考查英语题目、国家统计局各地调查队考察材料题目这些都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在组织形式上也比较多元,税务局考察以结构化小组为主中间的点评和回应是备考的难点,有一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海事局以无领导小组形式为主,还有部委面试采用面谈方式居多;同时,各个部门的面试都会有一些专业背景相关的内容出现,考试难度又进一步升级。如果不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是被动的学习状态,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面试环节考生就会措手无策导致准备时间仓促最终影响面试成绩。 竞争更激烈 通过层层筛选,能进入到面试环节的各位考生都是有一定实力的。其中有很多考生也会有多次面试经验,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那个张嘴说的阶段,而是已经到达一定有效内容展示的层次。而且现在大家对于体制内工作的非常渴望,都异常珍惜进面试的机会,90%以上的考生都会进行专业的面试辅导,所以在面试考场上想要取得不错的成绩就需要把题目答的流畅、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真情实感。 总之,大家要想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一举夺魁,就必须抢先一步锤炼自己的特色,塑造答题亮点,敢于亮明观点、善于表达想法就会有所收获。
2024国考面试提前备考的三大理由 笔试与面试相辅相成 很多同学认为,笔试和面试两者是分割的,其实并非如此,笔试与面试本身就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笔试学习的过程积极备考面试,反而是突破申论学习瓶颈的良方。申论的小题是考察广大考生对申论材料的分析、概括、语言加工能力,是先有对材料零散要点的分析从而得出概括性结论,而面试答题是先有高度概括性的结论,再有细致的分析,两者的思维方式恰好相反,能够有效锻炼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大作文和面试答题就更加相似,都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日常训练可以通过边写边读的形式进行训练,可以第一时间检验文章写作是否流畅,如果能够在提笔之时思如泉涌,又何愁答不出一道精彩的面试题目。 时间短、难度大 国考笔试成绩发布后,由于是各个部门单独组织面试,考试时间并不统一,有部分岗位笔试成绩发布后7到10天开始组织面试,大部分岗位笔试成绩发布到面试时间一般为25天左右,备考时间相对较短。另外,国家公务员面试的难度也是相当之大,一方面,考情比较复杂如外交部考察演讲题目、银保监会考查英语题目、国家统计局各地调查队考察材料题目这些都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在组织形式上也比较多元,税务局考察以结构化小组为主中间的点评和回应是备考的难点,有一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海事局以无领导小组形式为主,还有部委面试采用面谈方式居多;同时,各个部门的面试都会有一些专业背景相关的内容出现,考试难度又进一步升级。如果不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是被动的学习状态,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面试环节考生就会措手无策导致准备时间仓促最终影响面试成绩。 竞争更激烈 通过层层筛选,能进入到面试环节的各位考生都是有一定实力的。其中有很多考生也会有多次面试经验,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那个张嘴说的阶段,而是已经到达一定有效内容展示的层次。而且现在大家对于体制内工作的非常渴望,都异常珍惜进面试的机会,90%以上的考生都会进行专业的面试辅导,所以在面试考场上想要取得不错的成绩就需要把题目答的流畅、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真情实感。 总之,大家要想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一举夺魁,就必须抢先一步锤炼自己的特色,塑造答题亮点,敢于亮明观点、善于表达想法就会有所收获。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