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东之地 岱东之地
关注数: 44 粉丝数: 29 发帖数: 2,338 关注贴吧数: 17
张店区集中开工26个项目,总投资620亿元 张店区集中开工26个项目,总投资620亿元,其中,新能源项目8个,总投资42亿元。 今年张店区将聚焦落实“九大赋能”,聚力品质提升,以开展“三比三看”活动为抓手,盯紧节点、真抓实干,奋力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大突破。 做强园区,拓宽发展空间。着力做强重大项目承载平台,举全区之力建设张店经济开发区,打造生态产业新城。积极导入高端业态,加快传统商圈模式创新,推动东部老城服务业迭代升级。开工建设总部企业科创小镇、虚拟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强力推进“双碳”产业园、智能装备电气制造等新能源项目,做强做大新能源产业链。 创新思路,加快转型跨越。解放思想,创新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社会资本吸引力度,盘活低效用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坚持“一楼一产业”“一楼一园区”,经营好中心城区每一寸土地,精准谋划城市经济发展新路径。 创新机制,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抓重点、重点抓,盯紧市区重点项目建设,逐一落实领导班子成员挂包,建立重点项目交办机制、督查督办机制,强化项目调度,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达效,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淬炼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坚持用心用情用智用力,创新落实“五极”服务模式,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以一流的干部作风全力保障项目推进,为“九个现代化新淄博”建设作出张店贡献。
临淄区集中开工52个项目,总投资275亿元 临淄区集中开工52个项目,总投资275亿元,其中,新能源项目22个,总投资68亿元。 新能源方面,临淄区重点抓了三大产业: 一是光伏产业。引进全国排名第6的中利集团,并以它为龙头,带动引进了5家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光伏元器件到单晶硅电池,再到光伏组件和储能的全链条产业,力争实现300亿元产值,建成全市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 二是氢能产业。临淄每年有50万吨氢气产能,依托这一优势,策划实施了齐鲁氢能一体化项目,引进了国富氢能装备制造、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项目,打造了从氢原料、到氢能装备、再到氢能专用车的完整氢能产业链条。现在我们所在的分会场,就是齐鲁氢能的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单体投资超过20亿元,建设单套国内最大的液氢装置,项目建成后,将突破氢气300公里内的供应限制,真正实现“氢进万家”。 三是电池产业。全力推动以永浩新材料为代表的电池正负极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引进了超威电池为代表的镍氢电池生产企业,预计一期全面量产后,电池产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产业为本、项目为王、投资至上,临淄将以有解思维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全力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临淄力量。
“淄博造”全地形车将亮相北京冬奥会在国际全地形车市场占有率达 北京冬奥会大幕即将拉开,精彩纷呈的冰雪项目中,一款科技含量高、外形炫酷的"淄博造"全地形车也将在万众瞩目中亮相。这款全地形车由我市企业山东奥德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据了解,奥德斯品牌不但在国内全地形车市场声名远扬,在国际全地形车市场占有率也高达21% 。 全地形车的英文是AllTerrainVehicle(适合所有地形的交通工具),缩写是ATV,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因其结构与摩托车十分相似,且许多部件与摩托车通用,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四轮摩托车”。该种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在北美和西欧市场很受欢迎,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奥德斯全地形车在国内国际市场取得良好口碑,靠的是持续精进的核心技术和过硬的产品质量。 上世纪90年代,奥德斯工业收购了山东机械厂的厂房、旧设备,利用这些“旧宝贝”造出了一台台合格的发动机,为木兰、轻骑、嘉陵等著名品牌装上了“淄博心”。2012年,奥德斯工业依靠长期探索和技术积累,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台800cc大排量全地形车发动机,成为全国唯一掌握该生产技术的厂家,改变了我国没有大排量全地形车发动机的历史。 “现在,‘奥德斯’全地形车技术开发水平和产品品质已代表全球领先技术,成为全球大多数产品使用者认可的国际知名品牌。在欧美、俄等发达国家全地形车行业内,‘奥德斯’已成为优质全地形车的代名词。”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奥德斯工业始终坚持全球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研发、质量和品牌为核心,以自主研发为方向,在美国、俄罗斯、德国设有研发分处。与德国索巴鲁公司合作开发航空动力发动机动力系统和离合器系统,已经通过欧盟安全质量认证。雪地摩托车动力总成已经批量在俄罗斯和北欧市场销售,并获得市场的认可和良好口碑。 2019年12月,山东理工大与山东奥德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化特种车辆工程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双方将围绕特种车辆工程技术、智能化技术,做好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淄博,拓展国内、国际合作空间,紧盯特种车辆应用和研发目标,建设独具特色的校企共建研究院,助力奥德斯跨越式发展和全球布局。自2010年起,企业在欧美俄等发达国家的销售额增长率持续超过45%,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大排量全地形车出口首位。淄博海关提供的数字显示,2021年公司全地形车出口同比增长93.1%。奥德斯品牌在国际全地形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1%。 目前,山东奥德斯的全地形车技术研究中心不仅组织了高专精的技术研发团队,还拥有电喷发动机、发动机包容水冷却系统等44项专利,现已研发完成1000cc发动机,并已首次用于中国全地形车锦标赛暨国际邀请赛。未来3年内还将逐步研发800cc雪地车、冰雪运动救援车、雪道维护车等各项冰雪产品。随着景区全地形车市场拓展、国内群众性冰雪运动的普及以及全国范围内微型消防站点的建设,奥德斯工业着力打造的以发动机技术为核心支撑的技术产品体系和全球化的研发及市场布局,已经具备了打造更高价值产业链的实力。企业将努力做大做强,为淄博塑造更多全球品牌、世界第一。
全国最大CCUS项目在淄博建成 不到200天,全国首个百万吨CCUS(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就实现了中交。矗立在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的这套全国同类最大装置达产后,每年将捕捉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新植树900万棵或停开60万辆小型轿车1年的减碳效果。 100万吨二氧化碳是什么概念?在标准的温度和压力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约是1.98公斤/立方米,100万吨二氧化碳体积约5亿立方米,平铺到淄博大地上,有近10厘米厚。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如果没有CCUS技术,几乎所有气候模式都不能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因此该项目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示范意义不言而喻。 项目技术人员耿涛介绍了CCUS的原理和流程。该项目由齐鲁石化与胜利油田共同完成。首先,齐鲁石化将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并压缩成液态,然后运送到一百多公里外的胜利油田,代替水做为介质打入地下页岩中。由于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易与原油混相,可增加原油流动性,在驱赶替换微孔中的原油后即溶解、矿化于页岩中,实现“自我封印”,整个过程可谓节水、驱油、减碳一举三得。 不负嘱托、不辱使命。齐鲁石化和施工方山东胜越石化工程公司克服疫情、冬季施工等困难,昼夜不停施工。 为了避免减碳过程中增加碳排放,齐鲁石化尽最大可能采用绿色技术。比如,项目核心装备大型压缩机采用余热蒸汽为动力,可节省大量电力。再如,运送液态二氧化碳的罐车采用氢气为燃料,可节省大量汽柴油。 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的建成及进一步达产,将为我国大规模开展CCUS项目建设提供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数据,并打造CCUS全链条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作为减碳降碳任务繁重的老工业城市淄博,也将大受裨益。
淄博淄川区“七河”:实现“高大上”数控生产 1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的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访,这个公司把人们常见的香菇,做成了“高大上”产业,实现了数字化控制生产,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七河生物科技公司得名于淄博市文昌湖区商家镇下辖的“七河村”,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7525.52万元,位于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出口业务,年产能7000万棒,出口超6500万棒,七河生物科技工程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优秀龙头企业,山东省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星火计划承担单位”、 “山东省瞪羚企业”等等。 在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深入菌棒加工车间、储藏室、蘑菇大棚等生产流水线,发现“土蘑菇”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加工生产,其中果木粉粹等加工设备全部是自己研发制造,储藏和蘑菇生长大棚则研发了世界流行的食用菌智能控制系统,一遇到温度过高或过低,会自动调节,蘑菇生产完全摆脱了“人工时代”的季节限制。 现在唯一非智能化生产的环节是“采摘”。据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杨树慧介绍:蘑菇生长位置不同,也比较嫩,非人工采摘一直是一个难题,但一个蘑菇从萌发到成熟,有规律可循,公司下一步正研发智能机器人,准备实现采摘智能化。 七河生物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七河生物技术研究院,这是世界上最前沿的菌种研发机构,通过与上海农科院、华中农大、山农大等高校院所密切合作,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工厂化生产的优良菌种,将事关“饭碗”的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河生物科技公司还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以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在成本价和回收价之间给农户预留利润,农户承包一个大棚年收入能达到1.5万元,10个大棚就能收入15万元。 七河“蘑菇”遍销全国,在全球建立了销售网络,公司创新了“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的商业模式,该模式具有“降低进口关税、缩短通关时间、提高产品价格、实现国内外经销一体化”等优势,在韩国、美国、日本等地建立8个全资子公司,将“七河”品牌打造成了国际知名品牌。 杨树慧表示,受疫情影响,国外工作人员两年不回国了,集装箱价格也提高了很多,但“七河人”敢打敢拼,克服种种不利影响,生产销售势头一直很好,食用菌市场占有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