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yand gaoyand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1 发帖数: 4,995 关注贴吧数: 31
给大家科普一下,不要搞的旅游免签国家多了就好像世界承认你是个 国家或地区外交护照公务护照 孟加拉国 30天免签证 30天免签证 玻利维亚免签证 需要签证 柬埔寨 3个月免签证 需要签证 佛得角免签证 需要签证 智利 90天免签证 90天免签证 多米尼加 90天免签证 90天免签证 埃及落地签证(无限制停留,15美元) 落地签证(30天,15美元) 加纳 60天免签证 需要签证 约旦免签证 落地签证(10第纳尔) 黎巴嫩落地签证 需要签证 马利 1个月免签证 需要签证 毛里塔尼亚免签证 需要签证 巴拉圭 90天免签证 90天免签证 秘鲁 15天免签证 15天免签证 塞拉利昂落地签证 需要签证 乌干达落地签证(3个月,免费) 落地签证(3个月,免费) 赞比亚落地签证(免费) 落地签证(免费) 津巴布韦免签证 需要签证 使用限制情形(7个) 保加利亚:持有外交或公务护照者拒绝入境。 新西兰:持有外交或公务护照者拒绝入境。 加拿大:不承认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但可能仍然被允许入境。 巴西:持有外交或公务护照者拒绝入境。观光或商务旅客需持无国籍旅行证,2007年12月起拒绝发观光签证,2008年1月起恢复受理。 毛里求斯:必须在毛里求斯境内申请入境许可(先前的许可也必须有)。 委内瑞拉:给予入境,如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干涉则有可能不给予核发。 塞尔维亚:不承认中华民国护照。若有学术、经贸、观光需求,可持邀请函于机场海关付费办理观光卡(tourist pass)。但据中华民国外交部领务局资料,可在塞尔维亚驻日本大使馆申请入境许可证(此文件替代签证)。
农民的主要出路是进城 我国现在农民还占总人口的6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劣势。 农民现在很贫穷,原因是,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太大了,不贫穷才怪呢?所谓的三农问题,农民、农民工、农业,其实,就一个问题,减少农民,让农民进城。 有人认为,通过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减少农民,其实,这是误入歧途。因为,计划生育减少的是婴儿,只会带来未来人口的高度老龄化。只会导致灾难。并且,计划生育的效果很慢,每年平均只可以减少1%的农民。农民进城,才是农民的主要出路,这样可以很快的减少农民。每年可以减少4%的农民。 有人说,农民应该大力发展畜牧业,这样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想法确实可以。这确实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源泉。但是,这对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作用有限。从恩格尔系数,可以知道。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在食物上的消费,占总收入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这也要求农民人口比例,需要逐渐减少。降低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值,才可以增加农民的相对收入。 农民为什么贫穷呢?因为,农民人均耕地太少。日本的人均耕地比中国人均耕地少,但是,日本农民的人均耕地,却可以比中国农民的人均耕地多8倍。在60年前,日本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大概与当时中国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类似。后来,日本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更获得了飞速发展,农民数量减少的速度,很快。到现在,变成了,日本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比中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多8倍的事实。日本农民劳动生产效率,自然就比中国农民高的多。这是日本农民富裕的重要因素。从人均耕地上看,日本农民要比中国农民富裕8 倍。 由于日本对国内农民利益的保护,导致日本国内粮食价格很贵。大概相对国际市场,可以贵3倍左右。这又多了8的3倍,等于24 倍。由于日本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大概比我国平均高30%左右。这基本上,又可以使日本农民增加30%的收入。这样平均起来,日本农民的收入,就可以比大陆高31倍多。日本农民的主要收入是农副产品的加工及利用,比如,养殖业、花卉等。中国农民搞了这些产业,相对比例没有日本的大。因此,养殖业、花卉产业等,收入上的差别,又加大了,中国农民与日本农民收入的差距。这个因素,可以使日本农民与中国农民的差距扩大到50倍左右。日本农民有时也要打工,搞一些非农业劳务,与中国农民类似。这个因素大概不影响两者的差距。 如果中国农民与美国农民相比,人均耕地面积差别程度会更大。   美国,与日本的农业差别,很大,虽然同为发达国家。首先,在粮食价格上差别很大。美国的粮食价格由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决定。日本的粮食价格比世界粮食市场价格高三倍。其次,美国的农业生产相对比较粗放。中国的粮食价格与世界粮食市场价格类似。 中国农业相对于美国农业,虽然总体技术落后,不过,还是比较精耕细作的。美国的种植业几乎都是一年一熟,不论美国南方还是北方。中国的农业活动,大概平均起来,应该是比较接近一年两熟。中国与美国的庄稼,每熟一次,单产类似。中国农民大概是人均两亩耕地,美国农民大概平均是250亩耕地。(如果美国存在类似于中国农民的话,这个人均耕地,不是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而是假设的,农业总人口的平均。包括劳动力的家人。中国农民人均2亩地,也包括家人。其实,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大部分就业的地方,是畜牧业等生产活动。美国耕地,劳动力人均能搞2000亩。) 中国农业的一亩耕地,大概平均产值是美国的2倍。因为,平均一年两熟。中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美国农民,人均4亩耕地。 中国与美国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相差125倍。考虑到中国耕地,平均一年两熟,农民人均耕地产值,估计相差62倍。美国农民,与中国农民,在农业上的收入差别程度,估计也是在62倍左右。中国农民,现在较大一部分收入是非农业生产收入,这个因素,相对提高了中国农民的收入。大概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与美国相差50倍左右。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取决于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也受到政府对农民保护程度的影响。如果想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主要出路就是,减少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减少农民人口数量。每减少一半农民,农民在农业上的,平均收入,基本上就可以提高一倍。 我国现在的办法,是让农民搞一些,非农业生产,这样也提高了农民的平均收入(畜牧业也是农业生产。)。农民建设自己的房子,进城打工都不属于农业生产,虽然农民建设自己的房子,是在农村进行的。 农民搞非农业生产,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是一种变相的,减少农民的数量。与直接减少农民,让农民进城具有部分等效功能。从效率及农民幸福的角度上看,不如,直接把农民转移到城市。 我国不合理的户口等制度,是限制农民彻底进城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农民贫穷的重要原因。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制度的不合理,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 耕地不可以自由买卖,是阻止农民彻底进城生活,的另一个原因。我说的是,农民彻底进城生活,而不是,仅仅在城市打工。从正常的,自由生存市场看,既然城市需要农民进城劳动,那么这些在城市劳动的人口,就应该可以,完全在城市永久生活。愚蠢的户口制度与土地制度,却限制了农民在城市的长期生活。 户口应该可以自由迁移,既可以从农村到城市,也可以从城市到农村。土地应该可以自由买卖,既可以买,又可以卖。这两个愚蠢制度,在阻碍着中国的城市化,阻碍着中国经济的更快速发展,阻碍着中国的前进。也是农民贫穷的根本原因。 我们应该在十年内,把农村人口减少一半。这样可以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收入,增加一倍。也给城市更快速的发展带来了可能。
非西方社会,中国反美情绪最弱 最近,美国官方、媒体和学界都在讨论中国 社会近期反美情绪上升,同时把中国反美情绪归咎为中国大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其 观点很明显出自理论分析,而非实地调研。不同于**情绪,中国社会并没有根深蒂固的反美情绪。中国产生的反某国情绪,基本都与近代列强侵略带来的屈辱有关,而美国是列强中对中国伤害最小的国家,相反在抗战中美国政府和民间都给了中国巨大帮助,而冷战对抗产生的强烈反美情绪已被冷战后期中美关系正常化所冲淡。改革开放后,美国的民主、自由和法治,优质的教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度发达的经济,以及美国的时尚文化等被中国民众广泛了解,中国社会对美国产生了普遍的好感。每当中国面临一些社会、法律、经济和教育等改革时,专家学者和媒体都会介绍在相应问题上美国是如何做的,中国所谓与世界接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美国接轨。可以说,美国在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恐怕都没有像在中国受到那么多的赞美,中国是非西方社会中反美主义情绪最弱的国家。 中国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并不能消除反美情绪的产生,因为反美情绪主要源于美国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实际损害和不友好举动。如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长期沿中国海岸线进行敌对 军事侦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争端中,美国几乎全站在中国对立面,等等。对中国而言,美国如果是建设性介入中国与有关国家的争端,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来,美国的介入很难说是建设性的。美国近几年推行“重返亚太”战略,遏制中国的意图日益明显。这被很多中国人解读为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 由于中国社会整体上对美国的好感,中国的反美情绪不同于有 历史仇恨的**情绪,反美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以前不少曾经奉行反华政策的美国政要,后来因推行对华友好政策,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因此,只要美国改变其反华政策,中国的反美情绪将会很快消退。
BBC前主播性侵受害者升至450人 英国警方11日表示,对英国广播公司(BBC)前著名主持人吉米·萨维尔的性侵丑闻调查告一段落,据透露,萨维尔性侵丑闻中的受害者可能超过500人。英国警方确认,现有指证材料显示,萨维尔涉及199项案件,包括数十起强奸。萨维尔于去年10月去世,时年84岁。英国警方正在整理指证材料,有望明年初发布报告。丑闻主播涉案近200起英国伦敦大都会**局透露,警方已启动“杉树行动”,对萨维尔引发的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名人性侵丑闻案展开调查。现有信息显示:17个警方机构收到199项以萨维尔为嫌疑人的报案,包括31项强奸指控。450人提供涉及萨维尔恶行的信息,大部分与性侵行为相关,大量女子指认自己年纪不大时遭到这名BBC前节目主持人性侵。大约140人就萨维尔与他人共同作案或其他明星单独作案提供信息。此外,警方已经逮捕了6名重要人物,其中包括BBC在职主持人。目前,有30名工作人员围绕萨维尔案展开行动。不过警方还指出“明年年初才能出台调查报告”,警方希望通过调查,给公众关于萨维尔性侵案的清晰轮廓,对受害者有所交代,并有助于未来的儿童保护行动。受害人80%为少年或儿童由伦敦都会**领导的专案组表示,目前英国全国已有589人提供信息,协助调查萨维尔等人涉嫌的犯罪行为。警方说,受害者当中82%是女性,而案发时他们仍是青少年或儿童的比例也达80%。去年去世的萨维尔被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性侵犯包括少女在内的多名女性,有些性侵甚至发生在BBC楼内。根据一位当年的受害者卡琳·沃德的回忆,当时萨维尔常常“抚摸”她们。很多时候他的性侵行为是在BBC办公场所,而工作则为他提供了便利。一位今年已经65岁的老人回忆说,萨维尔强奸她的时候她只有16岁。她于1963年见到萨维尔,然后被邀请到电台做节目。后来的一天,萨维尔给她打电话,告诉她“猫王”给了她一个礼物,引诱她到了一家旅馆的房间里并强奸了她。很多受害者觉得羞耻选择了沉默。除此以外,受害者们还有另外一种考虑:“他是名人,而我们没钱没势,谁会相信我们?”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65岁老人说。生前曾7次躲过调查英国警方称,30年前就有一名少女指控遭到BBC前主持人吉米·萨维尔的性侵,却因证据不足,没能起诉。之后,**还错失六次揭发萨维尔的机会。据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有一名女子声称在BBC附近的一辆房车内遭到萨维尔的猥亵。然而,**却以证据不足,没能起诉萨维尔。据称,这是最早一次声称遭到萨维尔性侵的指控。即使萨维尔已经死了,那些受害者在初次接触时仍如惊弓之鸟,很多人不愿面对镜头,因为在萨维尔巨大的光环背后,还有恐吓和威胁。恐吓压制了受害者的声音,但将萨维尔一手打造成完人形象的媒体和权贵们却难辞其咎。更多的问号也正在指向权威部门。2007年萨里警方却因为错过关键人物的证言而失去逮捕萨维尔的唯一一次机会,2009年皇家检察署又因为证据不足而放弃对萨维尔的起诉。 BBC内部很可能有“性侵团伙”
加州人为何不支持转基因食品标识 在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之际,另一些将深刻影响美国 社会的投票也给出了答案,其中最为惹目的是加利福尼亚州第37号提案,这个关于玉米和大豆的提案引发了海 外媒体的关注,只因它涉及一个久盛不衰的热点问题:转基因。 2012年4月30日,一个由部分健康组织和食品生产者等组成的“广泛联盟”,向加州总检察长提交了名为《加州转基因食品知情权法案》,主要内容为:1.所有利用转基因动物或食物制成的食品,在销售时必须贴上标签。2.此类食品不得打广告或印标签宣传自己是“自然食品”。3.经认证的有机食品等无须标注。与此同时,这个“广泛联盟”以“人们有权知道他们吃了什么”为口号,用10个星期在街头拉来了近100万个签名,以便让法案进入到公投。到了8月份时,孟山都公司出手420万美元,以反击37号提案。一场好戏开始上演了。这是加州,世界第8大经济体、农业产值占全美10%。37号提案如果通过,必将对全美及至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战争打响,支持37号提案的人组建了“Yes on 37”网站,而反对者则上线了“noprop37.com”作为回应。代表科学界主流意见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发表声明,认为“如果法律规定这样的标签,只会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和虚惊”,同时,AAAS还引用了FDA“自愿标识”的规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医学协会等组织对于转基因安全性的审查结论。当然,美国的“反转控”们也迅速行动起来了,比如公共卫生律师米歇尔·西蒙,就在她位于赫芬顿邮报网站的博客上大谈“孟山都就37号提案说的10大谎言”。实际上,无论支持者或反对者心中都十分明白,科学辩论根本就不是主战场,这是一场关于利益的搏斗,看看双方的成员名单就知道了——支持37号提案的除了一些名人、大厨和“希望吃上祖先吃过的食品”的公众外,主要就是有机食品受益者,如农场主或经销商,最大的捐助者是“有机消费者基金”。而反对37号提案的成员几乎不用介绍:粮食行业的孟山都、拜耳、先正达,以及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卡夫食品、雀巢、联合利华、箭牌…… 于是利益纠葛变得有点复杂:原已独霸本地市场的农场主与食品公司的矛盾十分容易理解;而有机食品经营商介入的原因除了希望借打压转基因抬价外,更是已经受够了全美大面积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导致的“物种不纯洁”,以至于美国的“有机食品”在出口欧洲时饱受磨难;百事公司与可口公司介入的原因是玉米(美国种植的八成玉米为转基因),玉米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制成果糖浆,它是生产可乐的必要原料;而37号提案对奶粉、咖啡、燕麦片和豆浆的全面打击,也招引来几乎所有食品公司巨头加入战场。当然,最终决定是否通过这个提案的还是普通公众,37号提案中写道“有超过九成公众希望知道他们吃的是不是转基因食品”,而在9月份的首次民调中,有61%的人支持37号提案。不过,反对者笑到了最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要知道,公众其实没有兴趣了解有机食品与转基因食品的异同,在调查中多数人既不知道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比例,甚至也无法正确表述37提案的主题。但民调却暴露了一个命门:“如果37号提案会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则有46%的人不再会支持,如果上涨幅度超过11.9%,则有50%以上的人会投反对票。” 没错,于是反对者投放了一系列广告,告诉公众一旦37号提案通过,每年每个加州家庭将为此支付400美元(这比强调全州将增加多少亿税款有效得多)。由是民意迅速转变,到10月底时,反对37号提案的人已经超过50%。最终,有53%左右的公众坚定地站在了钱包的一边,加州的“反转者”和此前19个州的同志际遇一样,遭到失败。虽然53%不是多么高的比例,但考虑到加州是民主党铁盘州,而加州民主党又是支持37号提案的,这个结局可谓不折不扣的大逆转。
2011年中国农业基本情况 农业机械拥有量 农业机械总动力:2011年为97734.7万千瓦,比1990年增长240.4%。 大中型拖拉机:2011年达440.6万台,比1990年增长441.3%。 小型拖拉机:2011年达1811.3万台,比1990年增长159.5%。 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011年达698.95万部,比1990年增长617.6%。 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011年达3062.01万部,比1990年增长371.9%。 农用排灌柴油机:2011年达968.39万台,比1990年增长135.6%。 农用排灌柴油机动力:2011年达7104.5万千瓦,比1990年增长112.2%。 渔业机械:2011年达301.56万台,比1990年增长839.4%。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011年为5704.2万吨,比1990年增长120.2%。 农村用电量:2011年为7353.7亿千瓦时,比1990年增长770.8%。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1年为16228万公顷,比1990年增长9.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1年为81303.9亿元,比1990年名义增长961.1%,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227.5%。 粮食产量:2011年为57121万吨,比1990年增长28.0%。 茶叶产量:2011年为162.3万吨,比1990年增长200.6%。 烟叶产量:2011年为313.2万吨,比1990年增长19.2%。 水果产量:2011年为22768.2万吨,比1990年增长1114.7%。 蔬菜产量:2011年为67929.7万吨,比1995年增长164.0%。 木材产量:2011年为8146万立方米,比1990年增长46.2%。 橡胶产量:2011年为75.1万吨,比1990年增长184.5%。 松脂产量:2011年为115.7万吨,比1990年增长166.0%。 生漆产量:2011年为1.9万吨,比1990年增长603.7%。 水产品总产量:2011年为5603.2万吨,比1990年增长353.0%。
南非留学生在华体验当城管 称太辛苦 昨日,安徽合肥的一组城管的照片在微博、论坛火了起来。走红的原因是因为这支城管队伍中出现了三名外国人。 记者致电这三名洋城管所在杏花村街道得知,这三名洋城管是在合肥留学的学生,黑人是来自中非的留学生普林斯,另外两位是阿富汗的贾瓦德、南非的秦波,他们利用暑假时间来申请当城管志愿者。 图片疯传,洋城管红了微博上一名来自合肥的网友正好目击到三名洋城管现场执法。他告诉记者:“黝黑的皮肤、洁白的牙齿,他们会说普通话,不过说得并不流利。我看到普林斯劝走了将一个在人行道上摆地摊的商贩,随后又帮着商贩挪摊位。” 另据《江淮晨报》报道,这三名洋城管一上街,就引发了围观。看见路边有一辆随意停放的电瓶车,三人不约而同地走上前,将车往附近指定的停车处搬。不远处的车主看到有人搬自己的车,飞奔着跑了过来:“你们干什么的呀?那是我的车。”车主看清搬车的三人是老外,更是一头雾水。秦波解释:“我们是‘城管’,您的车没有放在指定的地方,这样不方便别人行走。” 在一家百货店门口,他们看见店主把冰箱放在店外,就劝导店主将冰箱往店内挪了挪。店主一看是老外,先是一脸的惊讶,随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如果有机会,你还会来做这样的工作吗?”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贾瓦德倒是很干脆地说,“不,我想我不会再来了,太辛苦了。”贾瓦德一边摆着手,一边摇了摇头。 留学生暑假来当志愿者 记者了解到,此次一共有三名洋城管,普林斯、贾瓦德和秦波当天一起受聘为庐阳区杏花村街道的城市管理志愿者。利用暑假,三位留学生将与城管一起上街。洋城管们并没有执法权,只是协助城管进行城市管理工作。昨日杏花村街道城管负责人告诉记者,让外国友人担任城市管理志愿者,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意愿,愿意来体验城管工作;同时也希望外国朋友能关心合肥的城市管理工作,和广大市民一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杏花村街道今后每个月都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城管工作体验活动,邀请不同人群担任城市管理志愿者。
陆客向遇难司机捐款6万 台海网7月9日讯 哈尔滨旅行团到台旅游碰上游览车翻覆,人人受到极大惊吓却没有怨忿,还自掏腰包集资六万元新台币,昨交给罹难司机施俊豪家属,感谢司机救了大家。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这份代表浓浓两岸情的白包,由大陆领队叶云交到施俊豪妻子手上,两人紧握双手,相互拥抱时,都红了眼眶,叶云并在施俊豪妻子和他的一对儿女耳边轻声道:“你们要加油。”他的妻子频频点头,泪水滑进口罩里,“他(施俊豪)知道了一定会很开心,也会很安慰。” “不管责任在谁,他(司机)都尽力了。”团员之一的李慧英忍不住哽咽说,很感谢司机临危时,还紧抓着方向盘,试图控制游览车。不管有什么状况、不管是谁的错,“他不在了,而我们活下来了”,很心疼司机的家属,“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大家有多少(钱)拿多少”。叶云说,车祸当时一团忙乱,伤的伤、难过的难过,她在车祸现场看到物品散落一地,要团员拿袋子装起来,后来才知道有些是师傅(司机)的遗物。冷静下来后想到,“没有师傅控制住车子,我们也许都完了!” “我们都是一家人,应该互相帮忙。”叶云说,“这件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个道理”,部分同事提议自掏腰包,给司机家属一些奠仪,除了还在医院观察、转院的,大家都响应。司机妻子说,大儿子在大陆工作,联系不上。小儿子当兵,女儿在找工作,一家都靠施俊豪生活,现在都没了,“没料到陆客团会包奠仪,感谢他们的心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