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鹿 幽幽鹿
形意拳
关注数: 154 粉丝数: 185 发帖数: 7,137 关注贴吧数: 14
中日关系紧张、美国从中作梗,大家觉得中日谁的压力大?? 中国方面 现在还没见到很大压力,只是感觉问题很棘手,做为一个大国,面对往日的仇敌挑衅,不可能做出退缩之举。但是面对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前几的日本,还有第一大国的美国。中国既不能盲进,更不能盲退,只能是边走边看。 而日本 现在可谓是进退都不能独善其身,一边要拉着美国,既然有条约制约,美国没理由不帮忙,而且还有利益的驱使,但是即使这样,日本可谓是内外胶着,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乃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世界也是前三,没有中国这么大 的消费群体,哪个国家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而另一方面,日本自认为自己的武器很先进,但是却不知道中国武器的底子,想尝试勇敢,却又被震慑于传说,中国向来是神秘,内敛型的,中国已经从以前的穷横变成现在的胸有成竹的状态了,所以日本也只能试探着走,因为他的心只能悬着。 美国呢,被日本拉上走贼船了,也是自己找的,自己不是像重返亚太吗,第一个阻力绝对是中国,因为最近这些年和中国走的太近了,对中国的了解也多了。看到中国发展的速度,感觉到压力太大了, 嫉妒羡慕恨的心态油然升起,趁着走边可利用的小国很多,趁机挑起一点争端,一边卖武器,让世界动起来,让美国的经济也动起来,日本一买武器,中国就研发和透露一点高端武器,而中国一透露和研发武器,俄罗斯的武器就不好卖了,就得感觉研发生产更好的,印度就紧张了,感觉进口和研发武器,菲律宾,缅甸,泰国等等,都开始武器装备,世界武器竞赛就开始了。。这是大国带动小国的武器 奥运会。
说说经常模拟实战的好处 第一 如果每周几个哥们能一起玩一次模拟实战的话,那么平时会为了模拟打的好更刻苦,平时刻苦不刻苦,周末一打就知道了。 所以起到督促的作用。 第二 步法会很灵活,和对方模拟的时候,你不进步根本打不到对方,而对方进步 你不撤步或者左右躲闪 就得挨打,所以你的步法自然就会比以前好,自己练的时候,你确实练了,但是那只是旱地学泳而已。 第三 感应好了,什么是感应?传统武术的老师也讲究感应,但是没有打过就不用讲了,感应是两个人磨出来的,也是经验和判断,感应好眼神就好,敢于穿梭于对方的重拳之中而不乱。记得师傅总是讲 着身发力还有 吃对方半臂在打,如果没有模拟实战,记得一句话,你除了大步撤退或者挨打 也就剩不敢打 和吹牛了。 第四 打拳的时候敢于用脑了,可能喜欢大家一起玩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次比赛性质的对抗,你脑子里一定是一片空白,打的都是自然反应。其实真正打拳不应该完全是靠自然反应的,要靠脑袋支配身体,有礼有节,有进有退,明明白白的打每一拳。如果是在擂台上 ,比的绝对是实力,如果在擂台下,比的是智慧。 这也是经验和灵活、胆气的积累。 第五 不管你是练什么的,总结很重要,大家一起玩完之后,互相都应该对自己的不足做出总结,而不是因为自己打了别人一拳而洋洋自得,自吹自擂。这个时候失败绝对是成功之母,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改掉自己的错误,或者加强不足。当然自己突出的特点 加强深度练习更重要,这可以会变成你得心应手的“绝招”。 泰森的录像被对手看过很多很多遍,最后还是被他那几下子KO,为什么? 这个道理和半步崩拳其实差不多。
是不是老的就是好的? 我们该继承和发扬什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一去不返。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念想。但是未来我们也会变成历史,我们的历史不是重复过去的历史,如我们重复历史那么我们没有存在的价值~! 老传统的东西在当时的环境下有其发展和生存之道,经历了当时社会的洗礼和历练。我们应该充分发扬老一代人对武术的执着和追求提高上进的精神,并继承老一代人总结下来的武术精华,而不是全部附加的东西,包括一些无用的规矩,(何为精华:不是技击是精华,不是养生为精华,不是健身为精华,不是表演为精华,而是能达到和通往这几样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为精华)。 我不提倡一些人整天之乎者也 的活在过去老一代人的影子里,每天沉浸在老一辈人的故事里,更不希望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剩下来的只是一个个武侠故事。 师傅讲故事更多的应该是激发激励引导徒弟们上进用的,不是炫耀用的。如果这个故事是激发徒弟用的,哪怕是师傅编造的都值得赞同。如果只是炫耀本门武功用的,再多的故事也不如你出手试试。 改革已经开放,不是初期 已经到中期了,现在甚至到深化改革的时候了,也是最难的时期,可是偏偏有人活在毛的时期,这些人是我们的父母辈 爷爷奶奶辈 按中华传统习俗我们必须尊敬爱护,但是真正的中坚力量却已经改变,敢于深化改革的永远是站在风口浪尖的那群人。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记录在刷新,世界在变化,希望大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知,学习老辈人见山铺路 见河架桥的精神,在实践中去探索,去交流,不怕艰辛万苦,最后一定能有所成就。
我们这些练传统武术的 宣传实战 是最大的输家 首先我敢肯定的说只有爱好实战 推广实战武术的朋友和师傅们才是真正懂得武术的人。 其次再说说 为什么我们会是最大的输家,可能连本门的师傅都看不上你。除非你和师傅思想一致。 看看当下的传统武术界,连官方都没能支撑起一片天地,就算给一个平台也很难与 散打同台接轨更别说走出国门, 就像散打现在无法与世界顶级搏击接轨一样。还需要一步步走。 但是传统武术走的是另一条路,民间之路,好的武师也能把中国传统武术带到国外,而是从武术文化,武术历史,古老技击术的方式传播。 而我们想把武术走向实战,想想结果也就是让一小部分人接触到实战。并不能改变整个武术的大局。武术的大局在这个社会上,还是以说手大师们为主流,还是以爱好武术神话的无知青年为主流,他们不讲实战,怕练的手太重打死你,所以只和你在网上说,不管是说手,还是说武术拳谱,好嘛,能说死你,说的你和武术一点边都挨不上了。 我们输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现在太多练武的人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打而练的,是我们错了,我们有强迫症,人家看我们总是想找打的东西像神经,我们看他们不打却天天说武术像神经,只能说大家不是一种人,而他们又人多势众,他们有两面性,一面说武术实战,一面又不真的参与实战 随时变成养生健身。 我们推崇实战,不是好勇斗狠,是在实战中能提供武术技能,对武术更好的理解,但是我觉得我们输了,这是注定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大家开心就好吧。
是什么样的经历 才成就了传统拳的 高手? 经过这两年的走访,也接触了很多传统武术的师傅,特别是形意拳的师傅居多。 而在我心中,有两位师傅一直是我心中的高手,其实也是很多人承认的高手(当然也有质疑的) 第一个师傅是杨海师傅,第二个是赵维平师傅。一个在海外 一个在沧州。 是什么 成就了他们那么深厚的武术内涵呢?从和他们交谈中,我也了解了很多东西。他们身上有太多相似之处,就是这些相似的共识,才让他们同样身手不凡,同样打能打,说能说,把武文化吃的那么透彻。 其实和他们有同样经历的人也还有很多高手师傅,甚至更特别的经历,但我接触面比较狭隘,交往能力有限,所以只对这两位师傅感觉特别的崇拜。 说说他们的共同之处吧, 第一 他们都生在用武术之乡的地区,一个是沧州,一个是天津。都是第一批武术之乡,这也许是巧合吧。武术对我们男人来说,只有够爷们点的,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武术情结的。所以他们自小就结实了武术,这是他们的优势。 第二 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很重要,我不便透露太多,有机会大家可以多结实这二位好老师,我笼统的说一下,他们的启蒙老师对他们都非常严格,这很重要,提起他们第一个老师来,他们是感慨最多的,也应该是最感恩的,不仅带着他们进入到武术里,而且还走的很正。 第三 他们都不是只有一个师傅,而且一个老师比一个老师更厉害,不管是名还是明 都更高。因为他们不如武术之后,对武术的理解一步步加深,年龄也足见长大,启蒙恩师的介绍也有,自己的机缘也有,都找到了更能深造的老师。 第四 他们自己的刻苦,以前我认为我刚学第一年的时候很刻苦,可是和他们接触后发现我的刻苦 只是自己的兴趣的一个压强,远远不够,他二位的刻苦 大家可以猜猜看,也可以有机会问问。 第五 时间的积累,这二位师傅 年龄都在50上下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这几十年如如一日的研究武学,从不懈怠,50岁左右的年纪也正是传统武术的巅峰时期,在好多人说自己年纪大不能打的时候,这二位师傅却绝不含糊。 第六 教育传播,杨海老师虽然在国外从事专业教拳,但是一直有心把真正的传统武术播种在自己的国家,而赵维平师傅 一直在把自己武术细心的耕耘,把自己的徒弟当做一件件作品。 希望更多的武术师傅,都能像这二位师傅一样,真是天下武术爱好者的福气。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