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什么事儿 阿常S
关注数: 10 粉丝数: 11 发帖数: 4,783 关注贴吧数: 54
捋捋赛博历史 先先声明一下,我只能以尽可能不偏袒的语言叙述我所记下的赛博历史,如果有被岁月史书误导的部分,请各位吧友指认,并且鄙人希望各位吧友能够继续补充。 早期网络战争先是一概统一嘲笑腾子,怒骂审核过年, 疫情时期和版号寒冬,所有人窝屋里开始在网络上对冲了,这个时候就爆发出了网络战争的第一个高潮,我愿称之为网络第一次世界大战之米鹰大战,这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始发事件是黑暗降临与百万塞尔达事件,其中爆发了各种各样的经典言论,如半壁江山,硬核不媚宅,流水辩论,姐妹论,利刃和仙家军也自此开始出现,此外还有最经典的腾讯打压,并且从此开始批字辈儿开始成为一个经典的字辈。双厨不下场开始成为重要网络战争公约,并同时出现了冲二创违反了网络战争公约的君子协定。 至于经典事件,那更是如数家珍。比较有名的有op偷盘子与方舟漫展游街,此外,大战的双方内部也爆发了各种各样的事件,方舟爆发了空降水城限定节奏当时在评论区下面杀的那叫一个尸山血海,而隔壁的原神自在之后爆发了须弥太子爷节奏,从此一个全新的网络代称闪解登上舞台。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从此网络战争会以利刃大战op为主要参展方以低烈度的双方辩经辱骂为主时,一位号称赛博黄埔校长的传奇游戏制作人大陆秀夫成功把一坨答辩搬上讲台,(这里让我们默哀解牛者5秒)并在之后爆发了激烈的95事件,从此该事件一路滑坡,最终催生出全新网络群体ml党,至此,厂商和玩家之间的最后遮羞布彻底撕开,原来并不为人们所主要知道的一种指责性成分,网络社管也开始作为常用指责成分,随后随着一系列事件滑坡,有难不完口号出现,ml党彻底凝结成功,最后在大韩双c陨落的关键拐点(补充事件,雀档大战,紧接着又爆发出来了塔雀大战,诞生出全新网络群体,塔友,以及一个全新指责用的身份总力战仙人),网络变经达到最高潮,空灵的点燃大海最终导致,双方开始互相指责对方点燃大海。你骂我是分不清现实虚幻的loser,我骂你是网络畜牧业信息检房下个的狗。 目前来看,主要网络大战的变金对象从原来的利刃和op变成了ml党大战反ml党,但由于双方成分复杂如同科米调色盘,并且包含各种圈子的私人恩怨。而且加上很多人其实都有自己的赛博案底和多重圈子身份。局势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然而nga这个之前被米友嘲笑为龙脉论坛的板块儿也是屡屡爆点,(补充事件,415香槟,这件事已经成为网络烂账之一,仙家军仙女虽然被封禁,但同时天津并没有落下,并且隔壁被打成串子的芝士猫已经被入网,故此也可以加入网络未解之谜)黄浦江飞人与造假数据已经开始成为人尽皆知的论据。此后围绕新崛起的尘歹势力的各种点也开始爆发,出来赛博练兵也遭受了各方批判。 目前据我来看,似乎双方都认为明朝和蓝色星原野的公测可能会是下一次原爆点。
一般向-令人感慨的错位用语 众所周知,cn这边的大部分游戏早期其实完全是参考日本那边的成熟二次元体系,自然而然的就把日本那边用来划分游戏类型的东西搬过来了。 然而在日本一般向这个词语最早其实是要与非一般相对应才被搬出来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日本一般项和非一般项实际上是指R18和非R18,也就是说一般像在日本是指这个游戏内的所有内容,对于大部分年龄段的游玩者都是可以游玩的。 所以一般向早期完全就是一个年龄段分类用词,然而就在一般像止步于年龄段划分时,性别导向早就已经出现了成熟且严格的划分,即女性向和男性向 和其下辖的各种大小圈子xp分类。所以说早期的各个手游,不是完全干脆就由之前制作这些性别导向性游戏的制作组制作的,就是照抄他们的制作思路的人制作的。之后随着技术力的发展,性别导向在游戏里的占比没那么大了,部分厂商转向了技术力发展,而这类性别的导向占比没那么大的游戏被称作为jrpg即日式角色扮演游戏,而因为不可说的原因和国产的金字招牌,自然是不可能使用这种分类来自称自己的游戏的,所以便有人从之前的垃圾堆里把已经几乎废弃不用的一般像向了出来赋予他新的意思。 我想说,一个游戏,你不媚宅不媚女是一般向,你既媚宅又媚女难道也是一般向? 最后补充一个题外话,在日本,人家是有一个专门的分类用于区分既能选女性主角,又能选男性主角,可攻略进行暧昧交流的分男女的游戏,被称之为男女兼用恋爱系游戏,然而在日本这类游戏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衰落,如今更是垃圾堆里的垃圾了。
讨论,二游剧情是否有路径依赖 先下我的结论,我认为所有的二游剧情其实都还没有跳脱出日本那套传统的后宫rpg或勇者冒险式叙事,这就导致大家都看习惯了主角作为完整主线剧情新角色通过主线剧情埋悬念或者支线剧情展开。 所谓的角色围着转的问题,你首先得先想好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主角必须得有特殊性吗?或者说写的好的故事真的得有一个主角吗? 从市面上大部分成功的小说来看,大部分故事都是有一个必须在设定和剧情上都很牛逼的主角的,也就是你不只是在设定上说多好,还必须在剧情上体现天命,这种天命比较简略的体现就是后宫和金手指,再伸一点儿的就是神秘的友情力量,即使这个天命在淡泊也是有体现的,因为有一个问题是避不开的,即你主角为什么没暴毙,主角死了这个世界观依然能运行下去啊,那为什么没有呢?原因是因为主角死了,故事写不下去了。 因此我进一步认为那当下很多矛盾,其实都很好理解,那就是因为之前的作者产生了路径依赖。 上位感是最简单的天命体现,而后宫是最简单的上位塑造方案,当然你也可以说这种简单的后宫体系可以写出好的,即角色围绕主角闪耀的故事,但是总会有人想跳出这个体系,很可惜的是这样比较厉害的作者还没有出现,同样的通过其他方案体现上位感的方法肯定是客观存在的,但问题是现在也没有一个天才能写出其他方案。 而跳出这个体系的失败产物非常多,以至于让很多人都产生了本能的抵制心理,至于很多人说什么有男的不玩,和各种极端方向发言,本质上就是怀疑作者根本把控不住正确的方向,可以说直接开局就让对面信用破产。 我问过一些持这些极端态度的人,我问他们说你为什么不愿意相信他们会写出一个主角身边有喜欢主角的角色,其他角色有自己的cp,整个世界观有男有女呢。他们的回答基本统一,就是我不相信编剧会这样写,有了这些元素,一定会把主角身边的角色破坏写的前后不一样。一定会在剧情里连最起码的剧情重点和尊重都不愿意给主角,一定会在剧情里靠这些角色阴阳玩家主视角下的主角。 最后我觉得在这种氛围环境下,一个成功的游戏,要么成功跳出原来的路径依赖,即隐藏主角或干脆不写主角也把剧情写的很成功,或者干脆就不依靠剧情。要么就是找到一个剧情大手,写出了角色围绕主角身边也很闪耀的故事。
ml与反ml是否是已成一种舆论公约数 先说结论,我个人认为ml与反mL已经变异已是一种舆论公约数,是个人都可以自封mL或反mL 在黄鸡游戏事件中很多人一指责ml要求前不一,但实际上你把他们当做不同诉求,完全不同的两波人就可以理解了 一边是有人觉得委屈,凭什么对面可以骂我们,不能带入男性作品男主,我们不能骂对面不能带入女性作品女主,所以才会爆出各种所谓的代入感要求,什么捏 m脸之类的。 另一边就是完全来玩赛博收藏的,就是来玩电子收集的,完全不关心,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就是单纯的想把一堆角色像玩具一样摆在手机里,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东西就是手办们的附带,所以才会提出有男的不玩,因为他们觉得男性角色破坏了他们的收集美感,而且这批人估计是之后要求出剧情跳跃键的主力军。 而在指责大军中,好像所有人都能过来踩一脚,以表榜自己。 所以从这件事我认为ml与反mL己经轮为舆论公约数,就跟神兔大战时期爆出来的入关学一样,ml的标签特点反仙女被无限放大,所以才会滚雪球式的产生,集合了一批又一批可能有大量观点完全向左的人,而之后的缅北游戏犹太前线的舆论爆炸,又给人都是同志的错觉,但是随着各种热情的消退,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开始产生了,所以才会产生各种迷惑切割,退出,抱怨,因为很多人理解ml的其实跟别人理解的不一样,所有人都在争夺ml这两个字的解释权,但是又各自自称正统,在乱战之后最终引导来了另一个公约数反mL,而反mL甚至连派系都没有,顶多分个极端和温和。
mL不存在,本质就是一种舆论公约数 先说结论,我认为ml本质上其实并不存在,本质是一种舆论公约数,在黄鸡游戏下面各种精神分裂的言论,令人迷惑其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很多人觉得迷惑不理解的原因是为什么会有一批人说出一堆互相矛盾的话,实际上你把他们当做不同诉求,完全不同的两波人就可以理解了 一边是有人觉得委屈,凭什么对面可以骂我们,不能带入男性作品男主,我们不能骂对面不能带入女性作品女主,所以才会爆出各种所谓的代入感要求,什么捏脸之类的。 另一边就是完全来玩赛博收藏的,什么意思?就是人家就是来玩电子收集的,人家完全不关心什么作品,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就是单纯的想把一堆角色像玩具一样摆在手机里,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东西就是手办们的附带,所以才会提出有男的不玩,因为他们觉得男性角色破坏了他们的收集美感,而且这批人估计是之后要求出剧情跳跃键的主力军。 所以从这件事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所谓ml的并不存在,就跟神兔大战时期爆出来的入关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舆论公约数产物,因为ml最大的标签特点就是反女权,骂仙女,所以才会滚雪球式的产生,集合了一批又一批可能有大量观点完全向左的人,而之后的缅北游戏,犹太前线的舆论爆炸,又给人产生了一种ml确实存在的错觉。 但是随着各种热情的消退,Ml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开始产生了,所以才会产生各种迷惑切割,退出,抱怨,因为很多人理解ml的其实跟别人理解的不一样,所有人都在争夺ml这两个字的解释权,最终导致了派行为最极端的一派成为了主流即麻辣仙人。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ml作为一个舆论公约数,它的爆火和产生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反女权标签几乎囊括了所有派系,但是在热情消退以后,又有极少数的人能接受他的极端内核,所以才会出现内战争夺话语权的现象。
我开悟了。 自从陈友亮的鄱阳湖大战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二次元手游道通问题,现在我终于开悟了 那就是所有人都没搞明白什么叫二次元手游,或者说二次元手游从来都没有统一过,现在根本不是东西教会大分裂, 而是印巴分制! Ml党宣称自己是正统,角色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所有人都应该围着自己团团转,这简直是再正确不过了,因为你把现在所有的二游拆开,本质上就4个字收集养成,某种意义上,市面上所有的二游都是一群电子训练家和他的赛博鸡笼里的斗鸡,通过花费精力时间甚至真金白银去拼概率去抓,抓以后再去培养,然后无论是丢进笼子里自己看也好,拿出去斗也好,本质上根本就不存在平等关系,而是一种类似于温和的驱使关系,就像是草根皇帝和他的天团一样,我可以大度的有召烈之风跟你亲近,勾肩搭背的称兄称弟,但你不能蹬鼻子上脸的犯上作乱 所以抽到的究竟是美少女还是徐大元帅都没有区别,美少女只是一个为了写剧情产生的附加标签,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要求剧情跳过,为什么总有人讨厌所谓的剧情黑深残,因为在这一拨人眼中,他们正在进行一场狂热的集邮运动,剧情也好,角色的设定也罢,都只是集邮运动的一部分,本质上和一个特殊的皮肤没什么两样,玩家是所有角色头顶的训练家是不可能被抛弃的,玩家是来玩游戏的,你凭什么觉得你一拍脑门儿写出来的那些句子能让我承认这些角色是一个独立的灵魂? 但是在另一群人眼里,他们玩的也不是游戏,他们觉得自己正在读一本令他们狂热的小说,或者是看一部连载动漫,我打关卡是为了解锁更多的文字,充钱是为了体现我对这本小说和动漫的热爱,所以他们禁止任何人对故事作者指手画脚,把任何提出类似于要求写作范围的人打成恶意干涉剧情。 其实说白了,在这群人的行动逻辑里,在游戏里消费抽角色,本质上就是在买代哥的玩具。看了剧情喜欢角色,然后抽了角色,继续推图看剧情,依次往复,说难听点,其实就跟奥特曼动画为什么能出到如今一样,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剧情其实就跟有玩具的动漫一样,都只是鼓励玩家继续买玩具抽角色的广告,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卷例会,卷剧情,这个和造更精美的玩具,给这个卖出去的玩具更多的镜头没有区别。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要看你如何理解,如果你觉得剧情只是内嵌的商品标签,我就是来集邮的,那角色当然最好围着玩家转,不要出幺蛾子。 而如果你觉得剧情才是核心,所谓的游戏性只是为了沉浸式体验剧情的产物,那当然为了剧情多元化,出现一些跟主角没什么强关联性的角色,最终走向群向化,也没什么逻辑错误。 当然虽然两波人诉求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是可以和解的,制作方完全可以写一个角色在主角身边闪耀的故事,但问题是现在的二次元编剧都是一群菜逼 ,他们根本写不出那种故事,却又不愿意放弃一方的市场,又懒得调查自己的粉丝基础,所以就会出现货不对版和自我高潮的写剧情。 所以说所谓的二游统一根本就是一个幻想中的东西,就跟婆罗多和印度斯坦的概念不可能统一一样,因为本身这个概念就是因为之前受到外力影响和发展度太少而产生的虚妄概念。 最后说难听点就是就是爱哭的孩子有奶喝,爆米最多的老头儿是榜一,你除非拿出足够强的威胁或者足够强的利益不然厂商为什么要放弃自己两头吃的骑墙战略?
讨论问题,为什么后宫小说不能直接套入 很多ml都抱怨剧情不好看,最后往往都变成指责编剧很菜,写不出好剧情,还在那儿自我发挥。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编剧直接照抄定式的后宫小说套路?比如抄什么龙王归来,绝世神医,我重生了。 而且就算这类装逼打脸,扮猪吃虎的爽文,还有可能会令部分ml仙人膈应的先抑后扬,但是一直向上扬不是更容易套公式照抄吗?就是那种无敌文,一路横推过去,到处收 如果觉得这种文套路抄起来不好抄第二遍,那也可以抄那种后悔文,就是那种主角上一世不被理解,然后二周目重启以后,女主一个个我后悔的很,所以今世我要倒贴之类的,而且还可以完美适配现在二次元常见的失忆设定,爽就完事了。 或者干脆直接抄古早的那种校园异能之类的,就是类似于剑武,名壁之作,那种日式轻小说套路,就是女校里来着的超级牛逼的男性转学生,动不动就拯救世界的唯一希望亚撒西什么的。 如果以上还有主角可能软弱的膈应元素,那还有更好抄的,就是类似于天命大反派那种小说,推土机收人,主要爽点转化为主角动用智商去坑那些,自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所谓天命人。 实在不好抄,还可以复刻那种守寡文,就是主角因为什么变故,失忆了也好,被封印了也好,从地里钻出来以后就一堆人跑过来倒贴,这种文和后悔文的区别在于强调女主一直守寡和等主角或者找主角。 最后实在还不行的还可以抄那种种田西幻后宫,无论是加入游戏文成分的还是不加入的,类似于领主体系的那种,主角圈在一地和一个范围内活动,所谓的主角团和可收集角色,全都是主角那个活动范围里的受迫害者,主要爽点集中在主角是清汤大老爷,主角来了,太平就有了之类的,各种角色恭维,然后随便强调一下用作收集的女性角色的纯洁性,可以完美伟光正并且收后宫还可以合理化主角的很多双标行为,并且还符合养成收集之类的游戏性。 最后的最后实在还不行,还可以照抄那种不是后宫,但可以往后宫上面改的小说类型,就是幕后流,也有点儿类似于天命反派流,不同的是主角主要在幕后操纵,剧情里主角只会在关键时刻登场,大部分时间都是主角手下忠心耿耿的女性手下干活,这种流派也很好抄啊,随便改一改,让各种角色小迪化,各种交流间恭维主角,然后砍掉他们单字行动的部分剧情,强调主角的临时救场,爽点主要是我果然跟他们说的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应该还有很多很多可以往后宫方面引导的小说逻辑流派,所以为啥没有编剧直接搬过来套用?是因为我没有发现这些逻辑里的什么硬伤吗?还是说单纯这些小说写作逻辑不符合二游剧情的编辑逻辑?
我好像悟了。 自从陈友亮的鄱阳湖大战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二次元手游道通问题,现在我终于开悟了 那就是所有人都没搞明白什么叫二次元手游,或者说二次元手游从来都没有统一过,现在根本不是东西教会大分裂, 而是印巴分制! Ml党宣称自己是教会正统,角色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所有人都应该围着自己团团转,这简直是再正确不过了,因为你把现在所有的二游拆开,本质上就4个字收集养成,某种意义上,市面上所有的二游都是一群电子训练家和他的赛博鱼缸里的鲤鱼,通过花费精力时间甚至真金白银去拼概率去抓角色,抓好了角色以后再去培养,然后无论是丢进鱼缸里自己看也好,还是拉出去战斗也好,这不就是吗, 你抽到的究竟是美少女还是一只大王八都没有区别,美少女只是一个附加标签产物,为了色色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要求剧情跳过,为什么总有人讨厌所谓的剧情黑深残,因为在这一拨人眼中,他们正在进行一场狂热的集邮运动,剧情也好,角色的设定也罢,都只是集邮运动的一部分,本质上和一个好看的皮肤没什么两样,玩家是所有角色头顶的训练家是不可能被抛弃的,玩家是来玩游戏的,你凭什么觉得你一拍脑门儿写出来的那些句子能让我承认这些角色是一个独立的灵魂?玩家和这些人形召唤兽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草根皇帝和他的天团一样,我可以大度的有汉召之风跟你亲近,勾肩搭背的称兄称弟,但你不能蹬鼻子上脸的犯上作乱。 但是在另一群人眼里,他们玩的也不是游戏,他们觉得自己正在读一本令他们兴奋狂热的小说,或者是看一部连载动漫,我打关卡是为了解锁更多的文字,充钱是为了体现我对这本小说和动漫的热爱,而那些被他们打成ml仙人的人,就是一群在对故事作者指手画脚,恶意干涉小说剧情的人,其实说白了,在这群人的行动逻辑里,在游戏里消费抽角色,本质上就是在买代哥的玩具。看了剧情喜欢角色,然后抽了角色,继续推图看剧情,依次往复,说难听点,其实就跟奥特曼动画为什么能出到如今一样,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剧情其实就跟有玩具的动漫一样,都只是鼓励玩家继续买玩具抽角色的广告,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卷例会,卷剧情,这个造更精美的玩具,给这个药卖出去的玩具更多的镜头没有区别。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要看你如何理解,如果你觉得剧情只是内嵌的商品标签,我就是来集邮的,那角色当然最好围着玩家转,不要出幺蛾子。而如果你觉得剧情才是核心,所谓的游戏性只是为了沉浸式体验剧情的产物,那当然为了剧情多元化,出现一些跟主角没什么强关联性的角色,写所谓的番外肯定是正确的。 最后虽然两波人诉求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是可以和解的,制作方完全可以写一个角色在主角身边闪耀的故事,但问题是现在的二次元编剧都是一群菜逼,他们根本写不出那种故事,却又不愿意放弃一方的市场,又懒得调查自己的粉丝基础,所以就会出现,明明受众都是奔着角色来的,剧情却完全不体现玩家和角色的关系,以为自己在写文学巨著,各种花式发癫恶心人,或者两头摇摆,各种前后营销不一致,搞得玩家根本都不知道如何相信哪一版角色设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