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q_卿 cwq_卿
淘气包一个
关注数: 39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2,812 关注贴吧数: 7
咕噜声全攻略 C2雾化芯用了一段时间后,或者有动手能力的玩家自已改装更换发热芯时,经常会出现咕噜声。轻者烟雾量减小,重者吸满嘴油。 下面上图说话: 图1,不会有咕噜声的图2,必会有咕噜声的导油绳与陶瓷柱之间的空隙,是烟体进气的通道,这个空隙要足够大。因为C2雾化芯上部还有一个金属件——金属导气帽,盖上这个金属导气帽后,会将导油绳压得更扁,从而使导油绳与陶瓷柱之间的空隙更小。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现在就可以解释咕噜声、吸满口油、气道进油诸如此类的问题了。 发热丝已经装好,在上面垫上导油绳这一步时,如果导油绳与陶瓷柱之间的空隙预留得不够大,那么装上金属导气帽,在挤压的作用下,导油绳与陶瓷柱之间的空隙会变得更小。C2雾化芯浸入烟油后,这个狭小的空隙会在烟油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完全被粘稠的烟油糊住。吸气时,这个被糊住的空隙会被气流时断时续地冲开和关闭,咕噜声由此而生。 当吸气时,这个被糊住的空隙不会被马上冲开,假如有0.1秒的延时后,才被冲开。那么在这0.1秒内,雾化芯由于进气口被堵,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吸气时,雾化芯内部压力减小,而进气口暂时被堵,雾化器油仓内的油自然会被压入雾化芯内。这样就会吸满嘴的油。 解决方案 当出现咕噜声时,应更换垫在发热丝上面的导油绳,实测线径1.5MM的导油绳替代的效果比较好。 问题,C2原装雾化芯为什么开始使用时没有咕噜声,而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有? 答:在C2雾化芯导气帽挤压、高温环境以及附着了碳化的烟油的多因素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导油绳会变得松散,也就是“拧成一股绳”的能力会衰减。
关于ecom-c说二句 本来已有ecom,但上周不翼而飞。无耐入手ecom-c,到货后ecom又被找到了。顿时各种复杂的心情 下面说几点体会和解决方案: 1、口味偏淡 ecom-c设计上去掉了可调节进气阀,取而代之的是用雾化芯底座上的两大圆孔导气。由于进气量偏大,雾化后的烟气被稀释得很淡,导致口感偏淡。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实测了两种方案,效果都比较理想。一是将其中的一个进气口用适当的物品(棉花或牙签)堵住。需要要注意的是填塞物不能太深入气孔,那样的话会接触到里面的雾化芯,起到引流的作用,而把烟油通过填塞物导流出来。二是买一个烟具套,烟杆放入烟具套中,进气孔刚好被套子挡住一部分,起到减少进气量的作用。 2、冷凝液回收利用 个人认为,这是ecom-c设计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在我所接触过的各种品牌的各种型号的产品开发中,在他们的设计理念中一定会考虑到如何降低由于冷凝而产生的漏油,但事实上,这个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因为解决思路的大方向不对。ecom-c在这个问题上的解决方案,我认为是目前最科学的。既然冷凝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那么这部分冷凝形成的烟油可否在烟体中得到再利用?大家拨出ecom-c的烟嘴,观察一下雾化器上端的出气口可以发现,里面是个下凹的半球形。当插入烟嘴时,烟嘴与雾化器并不是完全紧密接触,两者间会有一个空间----“储油仓”,它就是用来收集冷凝后的烟油的。当冷凝烟油收集达到一定量,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金属导气管又回流到雾化芯的导油绳上。这个设计理念非常绝妙。
自己绕制电热丝时,影响口感的因素 订了三种线径规格的电热丝:0.10、0.15、0.20。昨天只有0.20的到货了,自己绕了三个电热丝用C1雾化器做测试,圈径分别是1.0、1.5和2.0的,圈数都是10圈。 圈径1.0的,长度最短,电阻最小,所以功率最大。加油通电后有非常强烈的爆油现象,就像往烧得很热的锅里倒油。但出烟量并不大。不适合使用。 圈径1.5的,长度适中。加油通电后有吱吱声,类似于吸emini的声音,出雾量可以,口感偏甜,抽不出原装C1雾化丝的烟油还原度。马马虎虎能使用。 圈径2.0的,长度最长,电阻最大,功率最小。加油通电后只有很小的吱吱声,出雾量比圈径1.0的大些,但比圈径1.5的小。不适合使用。 烟油的口感只与一个因素有关,就是电热丝通电后的温度。但电热丝通电后的温度与多个因素有关,下表列出我总结出来的相关因素: 1、电热丝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功率越小,温度越低; 2、电热丝电阻:电阻越大,功率越小,温度越低; 3、电热丝线径:线径越大,电阻越小,功率越大,温度越高; 4、绕制后的电热丝圈径:圈径越小,聚热性能越高,温度越高; 5、绕制后的电热丝间距:间距越小,聚热性能越高,温度越高; 个人非常喜欢C1雾化器烟油的还原度,我的目标就是绕制出接近C1原装电热丝的口感,努力中......
聪明的保安   上五年级的儿子最近喜欢上了打篮球,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团队意识,我非常支持他的这一新爱好。   但是对于这个只有十岁的熊孩子,我还是有点不放心。一是他还不会很好地照顾自己,运动热了只知道脱衣服,不运动冷了却不会加衣服,为此着凉感冒了几次;二是做事磨蹭,下午放学后打球而做不上单位的专车,需要乘公交车回家,别人十分钟能到家,他却要半个多小时。为了他的健康,为了他不要在睡前五分钟才写完作业,我还是决定在他下午打完球后用山地自行车接他回家,顺便教孩子些打篮球的基本动作和规则。接的次数多了,便认识了学校门口的两位保安:年轻的,个矮、彪悍;年长的,个高、和气。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孩子说学校马上就要举行篮球比赛了,约了同学在学校球场练球,同时也邀请我去做教练。于是我与孩子一起来到学校,平时放学时敞开的伸缩大门紧闭,我推着山地车准备从传达室的侧门入校。前轮刚进门,就被那位年轻的保安拦下。   “校内不准骑自行车。”   “我们不是来校内骑自行车的,我们是来练球的。”   “那也不行,自行车不能入校,这是学校的规定。”   “我是你们学校体育老师廖老师请来教小朋友打篮球的。”   “打篮球自行车也不准进去。”   “能通融下吗。”   ………………。   就在争执不下的时候,年长的保安闻讯赶来,对年轻的保安说:“我认识他,经常在学校教小朋友们打篮球的。”然后朝我点头一笑:“进去吧,可是不要让小朋友在校区内骑自行车呀。”我心里十分感激这位年长的保安,真诚地对他说了声谢谢,同时用余光捕获到年轻保安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查觉的不快,心里顿时闪过一种不详的预感……   约的四五个同学陆续到齐了,后来体育老师廖老师也来了,我们两个成年人领着两拨孩子打起了半场。廖老师是位女士,篮球打得很棒,动作规范而优雅,就是体力弱点。听她自己讲,已经有一二年没怎么打球了。孩子们玩得也很开心,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的,冒着热气的头发像打了摩丝一样紧紧地贴着头皮。   玩累了的熊孩子们只休息了一下就恢复了元气,需要寻找新的游戏来消耗身上过剩的精力。我那辆停在校园里天蓝色涂鸦版的捷安特山地车马上就成为他们折腾的一下个目标。我与廖老师喘着粗气蹲在篮球架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孩子们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将山地车围了个水泄不通。先是看一看,然后是摸一摸,最后竟然在跑道上骑了起来,后车架上还搭了一个……突然间,我意识到了什么,可是已经晚了……   “谁让你们在校区内骑自行车的!”那位年轻的保安不知什么时候冲了出来,将孩子们抓了个现行。“刚才就不该让你们进来的,你们自己看看,在校区里骑自行车了没有!”我自觉理亏,没敢作声,刚才进门时让年轻保安不爽,这下被他抓住小辫子,会让我很不爽。但这群熊孩子,你可看清楚了,是群熊孩子,他们根本不买保安的帐。   “在校区里骑,我们又没损坏什么!”   “你们骑车会压坏跑道!”   “哈哈,笑话,你没看见跑道上还停着小车吗?小车这么重都压不坏跑道,自行车这么轻还能压坏跑道,这都不懂,你上过学吗?”跑道旁边确实停着二辆教职工的小车。年轻保安呆呆地看着小车,憋得脸红脖子粗的,硬是没回上一句话……   不行啊,熊孩子们嘴上快活了,我自己可要遭殃了,该出手了。“快别在跑道上骑车了,都给我下来。”我一发话,令行禁止,看来教练比保安管用。随后,年长保安也赶到了,他没对孩子们说一句话,而是径直向我走来,和气地跟我讲道理。   “我知道你在校区从不骑车,但你要管好这些孩子。”擒贼先擒王,高人出手,一招制敌。   “我让你们进来是处于一翻好意,但出了问题我自己也要受处罚的。”是啊,不能让好心得不到好报。 ………   经过一番说教,我这个编外篮球教练又多了一个身份——编外保安。   这位年长保安的处事方法和智慧很值得我学习。年富力强的父亲们,要管好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小男孩,光靠体能上的强势是不行的,还得跟年长保安学点方法和智慧。
感觉二头有救了   练健美快一年了,全身肌肉中最纠结的是二头,表现为每次均无力完成预定的动作和组数,没做完就萎而不举,虽有泵感,但第二天毫无撕裂和酸痛感...时间就这样白白地过去了一年。   前几天吧友暴了启鑫为他量身定制的二头计划,眼前一亮。踏破铁鞋无寻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便仔细研读起来。刚看完,刷新了一下,秘籍就不见了,后面跟贴的好几位吧友也在大呼“计划哪去了?”   幸好,看那个计划时我是边研读边思考的,抓住了其中的原理和关键,回头就着手改造了自己的二头计划,并于昨天下午依新计划体验了一把,感觉一个字,爽;换成二个字,给力;若一定要用三个字表达,得真传!   实施新计划到现在快24小时了,洗脸、刷牙、伸懒腰诸如此类的牵动二头的日常动作都会有明显的扯痛感,这在我一年来健美训练中是前所未有的。下面,我的计划就不贴上来了,把原理说下,大家增减下,调整下,化为己用。   1、热身。杠铃小重量热身,二组,每组50次。目的是获得泵感,在有泵感的前提下进行正式组,意念对发力的控制更明显,意念对收缩的感受也强烈。(我老计划中没这一项。)   2、自己原计划中的常规动作,集中弯举、锤式弯举、托臂弯举、站姿交替弯举还是按自己以前的方法整。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尽量减少借力。   3、重量递减组。(我老计划中没这一项。)目的是将二头练透。   4、二组中等力量力竭组,不管次数,只管力竭,每组最后二个时,我每做一个完成时间基本上是15秒以上,很凶残。(我老计划中没这一项。)   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动作间的休息时间:二分钟; 2、严格控制组间的休息时间:20秒;   3、整个时间控制在45分钟内;   4、老计划中的组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减。   严格控制时间的理由是,二头恢复较快,需要进行高密度轰炸。练二头时,大重量不是关键,因为那样练不透,重量递减和高密度才是关键。   一家之见,不妥处接受批评。
原道充电问题   买的时候套餐里带了一个5V 2A的充电器,充电速度虽然很快,一般都是二个小时之内机器就提示充满了,但感觉没充够,开机后不玩大型游戏就是上上网、看看视频三五分钟不到电就掉到94%了。   总感觉2A的电流对于3700mAH的电池充电有些大,充电倍率接近0.5C了。于是百度学习了一下,度娘告诉我们说,对于非专业的非极速充电锂电,0.3C以下电流充电比较好。看了下自己、同事以及朋友手机的电池与充电器,充电器的最大充电电流对于电池而言基本都在0.3C以下。于是我找了个手头充电电流最大的充电器(5V 550mA)给用完电的原道充了电,充电过程是7个小时的恒流加1个小时的恒压,共8个小时,与我们平时给手机充电的时间相近,也就多了一二个小时。   充好电试用,看了七八来分钟的视频,电量还是100%,这下爽了!   最后说两句,套餐中的那个5V 2A的充电器,很可能只是个电源适配器,功能上只能提供5V 2A这两点,至于什么先恒流充电、充到98%后再转为涓流恒压充电、过充保护、充电截止这些符合锂电池充电特性的技术措施统统没有,幸亏发现得早,要不然原道上这好好的一块3700mAH的锂电就被这电源适配器充废了。   噢,对了,适合原道的USB转2.5的充电线某宝有售,会带给原道更多的正能量。
关于电池我也说两句   小米11月1日到的货,除了标配中一块蓝色2月份生产的电池外,还在官网配了一块橙色的,生产日期是6月份的。   先说下锂聚合电池的使用经验(非百度复制粘贴,个人体会纯手工码字)。   1、充电最好使用0.5C以下的座充。C代表电池容量,比如2000MAH,此容量的电池较适宜的充电电流就是0.5*2000=1A。   2、充电的时效与电池寿命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想用大电流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过程,可以的,但这是以牺牲电池循环使用的寿命为代价的。当然,航模专用锂聚合电池除外,它采用特殊技术,可以在10分钟之内用N倍于C的大电流完成充电,但普通手机锂电没有应用这项技术,一是技术成本过高,二是没有必要。   3、手机锂正常使用放电完成后,要静置一段时间(大约两个小时)后再进行充电。同理,充完电后也不宜立刻使用,还是要静置两个小时左右。为什么?锂电池的特性,稳定状态!!所以最好有两块电池换着用。这有什么好外呢?直观地讲,比如一块电池正常使用寿命是二年,两块电池换着用它的使用周期不是数学加法的四年,而是六年以上,因它换着用维护了锂电池的特性--稳定状态。   4、锂电池电量在15%以下时,不要做大放电的操作,比如玩大型游戏、上网,当然打电话可以。为什么?锂电池内部是由很多个小的电池单元并联而成的,这些小电池单元的生产时间和批次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了保证充、放电的一致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这些小电池单元的充、放电性能就会产生一些差异,比如有的单元电压是3.8V,而有的是4.1V。这些差异性就会产生两个问题,过充与过放。   好了,科普就先到这。下面具体说下小米电池的使用体验。   我使用的充电器是科奈信的,特点有三个:1、电极不管是卡式或片式通吃;2、电池尺寸通吃;3、正负极自适应。充电电流在400mA左右。   使用的参照电池是NOKIA C3电池,容量1350mAH,已使用一年左右,两块换着用,一块用一周左右,容量应该在稳定的高峰期。充满5小时30分钟。   第一次给小米电池(二月份生产的那块)充电,4小时30分充满。很显然,这块电池还未被充分激活。   第二次充,5小时20分充满。   第三次充,6小时10分充满。 到今天为止,就只有这三次充电记录,大家觉得怎么样。   平时上网、听歌、玩游戏每天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但还没上SIM卡,撑二天无压力。昨晚睡觉前看了下容量58%,今天早晨看,还是58%。   大家的电池什么情况。   
动词过去式规则变化大全 动词过去式规则变化大全:   [1] e结尾的情况:   e结尾的动词, 直接加d: smile--smiled; hope--hoped.   ie结尾动词,直接加d: died;tied.   [2] 双辅音结尾的情况:   两个辅音字母(consonant)结尾的, 直接加ed: helped; learned.   [3]两个元音+一个辅音结尾的情况:   两个元音(vowels:a,e,i,o,u)加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动词,直接加ed: rained; heated.   [4] 一个元音+一个辅音结尾的情况:   一个元音(vowel)加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动词:   (1) 对单音节(one-syllable)单词,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加ed.   . stopped; planned;   (2) 对双音节(two-syllable)单词,如果重读在第一个音节处,不双写加ed. 如: visited(重读在vis前); offered(重读在of前);   (3) 对双音节(two-syllable)单词,如果重读在第二个音节处,双写词尾辅音字母加ed. 如: preferred(重读在fer前); admitted(重读在mit前); referred; deferred;   [5] y结尾的情况:   元音+y结尾动词,直接加ed: played; enjoyed.   辅音+y结尾动词,y变i加ed: worried;studied.   1.把动词原形中的i改为a,变成过去式。如:  begin—began,drink—drank,give—gave,ring—rang,sing—sang,sit—sat,swim—swam   2.把重读开音节中的i改为o,变成过去式。如:  drive—drove,ride—rode,write—wrote   3.改动词原形中的aw /ow为ew,变成过去式。如:  draw—drew,grow—grew,know—knew,throw—threw(动词show除外,show—showed)  4.动词原形中的e改为o,变成过去式。如:  get—got,forget—forgot   5.动词原形中的ee改为e,变成过去式。如:  feed—fed,meet—met   6.动词原形中的eep改为ept,变成过去式。如:  keep—kept,sleep—slept,sweep—swept   7.动词原形中的eak改为oke,变成过去式。如:  break—broke,speak—spoke   8.动词原形中的ell改为old,变成过去式。如:  sell—sold,tell—told   9.动词原形中的an改为oo,变成过去式。如:  stand—stood,understand—understood   10.以ought和aught结尾,且读音是〔 :t〕的过去式。如:  bring—brought,buy— bought,think—thought,catch—caught,teach—taught   11.以ould结尾且读音为〔ud〕的情态动词过去式。如:  can—could,shall—should,will—would   12.把动词原形中的o改为a,变成过去式。如:  come—came,become—became   13.在动词原形后加d或t变成过去式,并且发生音变。如:  hear〔hi 〕—heard〔h :d〕, say〔sei〕—said〔sed〕,mean〔mi:n〕—meant〔ment〕  14.动词的过去式与动词原形一样。如:  let—let,must—must,put—put,read—read〔red〕  15.不符合上述规律的动词过去式。如:  am,is—was,are—were,build—built,do—did,eat—ate,fall—fell,feel—felt,find—found,fly—flew,go—went,have /has— had,hold—held,leave—left,make—made,may—might,run—ran,see—saw,take—took
我家的院子(四年级)                         2012年09年18日 星期三 阴   推开一道铁栅栏门,在绿树掩映下拾阶而上,就来到了我家的院子。   整个院子的表面都是水泥地,显得平整、干净,在上面可以尽情地滑旱冰。院子很宽敞,比一个篮球场还要大些,南北长,东西窄,呈一个长方形,闲暇时我经常与小伙伴们在上面踢足球。   上了台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砖瓦平房,它位于院子的东侧,与农村普通的房子相差无几,中间是堂屋,两边各有一个耳房,前面是一条排水沟。南侧与西侧视线之内没有建筑物,放眼望去,青山上的花草树木尽收眼底。西侧是一栋高七层的楼房,我家在四楼,来找我玩吧,在防盗门上按402的门铃。   院子的最南头,有一个用腕口粗的钢管焊成的钢架,是用来锻炼身体的,我喜欢在钢架中爬上爬下。夏日的傍晚,爬上钢架的最高处,或坐或躺在上面,迎着习习的山风,数着天上的星星,与小伙伴门聊着童年的话题,伴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这个钢架还有另外一个用处,你想得到吗?我们用它当足球门。   我家的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里都有一个故事和秘密:院子底下隐蔽的地下室,花坛后面用广告牌和木棍盖的秘密基地,树下的萤火虫,土里我埋的宝贝……值得你来探险,到时候再一点一点地告诉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