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ezy chrisezy
关注数: 0 粉丝数: 12 发帖数: 1,794 关注贴吧数: 0
北京行侧记 关于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人在一个城市里呆久了,自然而然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自觉不自觉得沾染那个城市的气质。中国最著名的城市,从南到北,广州,上海,北京。(我很想把广州的位置让给香港,但是在心理上有种很奇怪的感觉,香港是中国的城市之一吗) 这三个城市即便你没去过,随便说说也能说出一大堆不同之处。广州的不安全和她的双皮奶一样著名,上海崇洋,那里的姑娘以嫁一个西方人为追求,北京呢,除了故宫长城,还有著名的堵车……除了这些不同,中国的甚至全世界的城市却有这惊人的同质化,一样的摩天大楼,布局雷同的奢侈品商店,一样的天桥高架,一样的工地,到处可见的KFC,星巴克.........我们的城市以与世界同步为荣。是啊,在经历了近百年的衰弱之后,我们迫不及待得拥抱世界,因为我们太害怕再一次被抛弃。我常说,我们是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个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浪朝中的一朵小浪花。50年后的中国会成为超级大国或者大国之一吗,上海会重新取代香港成为远东金融中心吗?关于人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中国人。究竟什么是中国人?我越来越觉得中国人对我而言,只是生活在中国的人而已。那个懂得感受凉风秋月的浪漫国度似乎跟现在的中国人没什么关系。中国是在崛起,但是和她的经济实力占世界的比重来说,她在智力创造和在文化上对世界的贡献却乏善可陈。我们是一个缺乏创造力的民族吗?尽管没人愿意承认,但是四大发明的确离我们太过遥远。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这一说法,我们倒还有理由期待。关于梦想透支梦想,总是在一个愿望还没实现之前就迫不及待得规划下一个梦想。想想十年前自己在梦想什么?那些梦想的东西如今基本成为现实。那么下个十年呢? 梦想的特点:早梦想,早实现北京对我来说注定是个特殊的地方,每次回来都能带给我一些新的东西,一段旅程的终点,却是另一段的开始。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再见了朋友们,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的不熟悉的.认真生活,好好做一个中国人。
关于1月份BIZ CHINA的时间安排大家来预测以下吧 最近大家都在QQ里讨论1月份的成钢会在什么时间出现?会不会还是没规律?搞得那些看不到的朋友郁闷地想去撞墙。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的BIZ越来越有规律了,可能是领导同志们觉得那样的无规律太“对不起观众”。下面我来分析一下:BIZ 有三个时间段,白天(11、14点)晚上(18、22)和周末版的(周日是一周重要财经新闻综述),相应的BIZ的主播也有三对,Chris Gelken和 Jacqueline Chen、 David Nye 和Kate Kui 、 Chenggang和 Tom 。三个时间段三对组合轮班很方便.In Jannuary, according to the new thing, i'll read the morning/afternoon shift for a month. But i'll be out of town for a vacation of about 10 days. In Feb, i'll be back in the evening. My co-newsreader will be Tom. Chenggang从成钢那天的帖子来看,他的意思应该也是一月一月地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1月份他就是播白天的BIZ,二月是播晚间版的。就是不知道2月过了以后会是怎么样的,因为成钢说这是TRIAL(试行)的。我觉得大概会是这样安排,有例外的话就说不好了,周三那天出现好象是因为KATE在地铁里怎么啦,没听清楚还有就是1月26到1月30号世界经济论坛召开,成钢会去,大概会在论坛召开前两天“消失掉‘这也算是个幸福的例外吧。话先撂这儿了,到底是不是这样还等10天后才知道。
关于这段时间的沉淀和思考. 重新回到了这个问题“我是谁?”。还在上高中时读过一本叫〈苏菲的世界〉的书,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当时看这个命题的时候有一种很异样的感觉,好象无数被积累的东西一瞬间爆发了一样。“我是谁?”我相信每个人在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怀着一种不安甚至是恐惧的心理。就因为这么一本并不起眼的哲学通俗读物,我开始崇拜甚至是迷恋上了哲学,并且向往欧洲。理所当然地认为哲学是一切科学中最伟大的,也是唯一能够从根本上解救人类的科学。有一段时间,报考哲学系,投身哲学是我天天想的事。后来看了周国平(著名学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对叔本华特别是尼采有很深的研究)的一篇文章,篇名记不清了,内容是关于女性从事哲学研究的种种不利的方面,触到了我的软肋,不得不承认他说地很有道理。想想自己并非聪明绝顶地足以在那个男性主宰的领域里有一席之地,也不是那种可以抛开一切杂念专攻学术的人。就算穷我一生也不可能象莎乐美那样,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一个平庸的学者。还有,学哲学,在大多数人看来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就连老师也常说,哲学研究地深刻的人,往往精神不正常,虽然很反感他的这种说法,但是不得不承认那确实是事实,除了罗素。我终于没有在形而上的世界里把自己放逐地太远。然而那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哲学家,哲学史的知识,黑格尔〈纯粹理性批判〉的观点我已经忘了,只记得这个天才的哲学家一生都未离开过那个德国小镇,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沿着一条相同的路散步;关于笛卡儿我只记得他的“我思故我在”因为很符合自己的状态,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就已经记不得出自哪位大师之口了。从翻开那本书的第一页起,我就已经开始思考,关于自己,人类,宇宙。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实是在那时侯形成的。“我是谁?”,“我要怎样的人生?”这是一次冒险,这个过程很痛苦,等我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我的中学时代也就快结束了。到目前为止,我还是认为那是我22年生命中最难熬的时光,同时也是最难忘最值得经历的岁月。内在的心灵发现是最重要的冒险,贯穿一生的危险旅程。我很庆幸,比较早地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站在大四的尾巴上,我和无数同龄人一样面临在现实社会中给自己定位的问题,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方式。这个问题很实际但也不是一天两天想得通的,这就是我当初选择离开一段时间的原因。因为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几乎不能思考,甚至开始要逃避。我不能忍受这样的自己,虽然很不舍得但还是一狠心把“百度帖吧—芮成钢吧”从收藏夹里删除了。我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所以成钢在这一点上让我很羡慕,他似乎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很清楚的定位,而我呢,似乎还在寻找或者等待什么。从告诉大家我要离开到现在刚好是20天,20天的时间要说想得多清楚了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找回了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前面的路我会走得更加坚定。亲爱的老爸老妈,谢谢你们,成全我的追逐。不管未来多么困难,不管留下多少眼泪,坚持下去的动力还在。Nothing I’ll be afraid.这篇文章是我几天前写的,算是这20天来的一些感受和收获,和大家分享。
十个经典的课堂笑话 .高中时全校必须穿校服,有一复读的学生从来都不穿。管这方面的老师天天蹲在门口检查。一日,老师看到此同学没穿校服,问其为什么不穿。此同学大怒,曰:我妈又没死,为什么要穿孝服?   2.一美术老师小有名气,某报上有较大篇幅报道,并附照片,于是在课上自吹:“最近总有同学和我说,老师你真行,上了报纸还登了照片……”一学生:“寻人启事么?”从此美术老师拒绝该同学上美术课。   3.语文课,老师叫起一昏睡同学回答问题,该同学迷迷糊糊啥也说不出。老师无奈地说:“你会不会呀?不会也吱一声啊!”该同学:“吱。”老师汗下。   4.高中时快会考的时候了,有一天上地理课,老师在上面报一个地名,让我们就在下面回答当地所出的矿产。说了很多地方以后,老师突然问了一句:“江南产什么?”全班男生齐声回答:“江南产美女!”   5.初中时,一次生物老师讲非洲草原上的生态环境,全班无人听讲,遂怒,曰:“你们都看我呀!你们不看我,怎么知道非洲野猫长什么样子啊!”   6.一次高数课上,老师问我一兄弟:“微积分是很有用的学科,学习微积分,我们的目标是?”那老兄当时在开小差,遂不假思索高声道:“没有蛀牙!”全班爆笑。   7.生物课上,老师说:“其实黄鼠狼是不吃鸡的,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曾经把一只鸡和一只黄鼠狼关在一起,第二天你们猜怎么了?”同学插嘴道:“鸡怀孕了?”   8.高三,几何老师是一老太,爱自吹,特烦人。一日在课上说:“我在市教育局都很受重视的,他们总是请我去一起研究问题,每次都是车接车送的。”我无意中问:“三轮么?”结果,从此一个星期被禁止上几何课。   9.上高中时,英语老师(一个五十左右中年妇女)嫌我们几个男生不听讲,遂大骂:“你们想什么呢?”我当时懵了,也不知怎么的就说了一句:“想你呢!”教室里沉默半晌,只是一双双惊恐的眼睛在望着我。老师呆了一会儿,后指着我大骂:“你就是一个臭流氓!”冤啦!   10.高中的时候,第一次上劳动课,老师是个老头,自我介绍说:“我叫吴树山。”我突然来了灵感,马上接道:“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全班爆笑,老师面色铁青,随后我被罚干重活。 [楼 主] From:天津市 | Posted:2004 11 15 12:39 PM|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