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psH♂ 感恩造物主Lord
Be yoursrlf~
关注数: 28 粉丝数: 83 发帖数: 13,458 关注贴吧数: 56
没想到金牛座的我认真起来连我自己都怕!-。- 上个贴子有人说妳分核负压那么猛究竟能有多稳?(怀疑我负压-50后根本没法日用) 我总说烤R23和FPU 10分钟都没问题,但估计有人不信~(质疑我的压力测试空口无凭) 那么今天就认真一把,R23+FPU各烤30分钟(合计1小时),自己跟自己杠一把! 接下来开启惊魂直播1小时,给大家展示一把分核负压的魅力! 大家只需在图中重点关注3个数据(懂的人基本也只看这3个数据): 每颗核心的实时请求(VID)电压/最高请求(VID)电压/拷机时每颗蛋蛋的主频 -------------------------------------完美分割线--------------------------------------------- 前言:在昨天贴子的分核负压基础上,所有核心负压各+2,以确保今天拷机的成功率~ 1. 第一章:R23开烤(1分钟)R23开烤过半(约15分钟),从此图开始截屏全部自带Windows日期,时间,以确保真实性:R23拷机倒计时3分钟(已烤约27分钟)拷机结束!小结:就问一句:我每颗核心的电压全程稳不稳?是不是统一的保持全程完美的一致性? 这就是分核负压的魅力~(全核负压是做不到每颗核心电压保持如此强迫症的一致性的) 2. 第二章:更加严峻 (高温) 的拷机,更加让人血液膨胀的FPU --- 30分钟! 关闭R23,直接开烤FPU(开烤2分钟时的温度95°C)FPU开烤过半(温度最高来到了98°C,请记住这个温度)FPU倒计时5分钟(已烤25分钟,温度保持在最高98°C)FPU拷机30分钟的瞬间截屏!(最高温度保持在----> 98°C!)总结:就问一句:我每颗核心的电压全程稳不稳?是不是全程统一的保持完美的一致性? PS:截屏自带的Windows时间真实且有效地帮我记录了以上连续拷机的惊魂1小时~ 这颗9950X3D 20号到手,仅10天时间,我已经把它每颗核心的电压体质摸得算是8、9不离10了~其实单从体质SP分上来看,在吧里也就算个大众平均体质,但是我有分核负压这个法宝~ 可以做到最差核心Core7给到负压-48,最好的两颗核心Core8 & Core11都能给到负压-35 然后完美舒服地通过以上两个常用拷机软件的压力稳定性测试; 更美丽的事情是:两项压力测试全程中的电压,频率竟然可以保证做到惊人的一致性! 靠的是什么?-----------> 分核负压! PBO2在我这颗9953上算是被我玩明白咯~ 最后用拷机结束后的待机温度结束此贴,相比昨天那夸张的29°C待机,今天收敛了一点点:封装(Package):37°C的待机温度(这总算是一个正常的待机温度了吧?) 相信游戏时,的温度也一定很好看吧?至今没有一个游戏时的CPU堪比拷R23的压力吧? 至此不会有人再怀疑我这颗9953在分核(最小-35,最大-48)负压下的日用蓝屏死机了吧~? 明天开始晒游戏温度图,相信夏天来了也不会再有任何温度焦虑出现在我这颗9953上了~~
50系暴雷,反手就是一个40系拉满!-。- 喜闻乐见的跑分来啦! 鲁大师镇楼!白天办公室不敢跑分(那风扇要起飞),只能在家半夜起床偷偷跑~乍一看没啥感觉,和23年首发刚上7800X3D搭3080 12G那会的跑分来个对比,妥妥同一水平线-----------------------------------------------------完美分割线--------------------------------------------------- 玩归玩,对游戏狗而言,正儿八经的跑分还得看3DMARK的权威 -。- 正式开跑前,屏蔽掉对游戏毫无帮助的16个小E核,然后打开雷云3软件自带的黑科技再开撸:首先来个经典的3DMark11(Extreme跑分),主打一个DX11在1080P分辨率下的性能展示~再来一个跑分排行榜的必跑项3DMARK经典TimeSpy,主打DX12的传统2K分辨率性能展示:仅看显卡得分 21112,由此得出结论:这TM不就是台式机满血3090Ti /4070Ti的性能水准么? 175W(瞬时功耗可以飙到180W)的4090MQ性能释放还是挺到位的,也得感谢雷蛇的调校~ 跑分过程中4090MQ的GPU主频最高来到了:2355Mhz 接下来再看看新版3DMark的DX11性能跑分如何?直接跑FSE(同样代表2K分辨率下的性能)屏蔽了小核就是不一样(不跟大核抢功耗),期间CPU的最高主频也是直接拉满接近5.5Ghz 既然是40系,不测光追不是人,Port Royal光追跑分依然送上:PortRoyal默认是(不带DLSS的)纯光追性能, 60帧出头的成绩已经代表这台16寸的小笔电可真实做到移动畅玩光追游戏~ 想到公司的办公台机老早被自己偷塞了片4060Ti 16G进去,用来专业摸鱼, 于是乎又对比了一下黑猴的影视级画质,光追拉满后的跑分,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上:台式4060Ti 16G(1080P),下:笔电4090MQ 16G(1200P),分辨率属一个级别得益于桌面级i7 9700F的功耗释放持续稳定,可看出4060Ti的帧生成曲线比本子上确实平滑许多; 但依然改变不了我现在上班已经完全没有欲望去给公司电脑开机了,带上Blade16本本就默秒全~ 最后用2077的路径光追画质拉满收尾!40系DLSS自带的插帧给它用上,这结果就舒适了~陪伴自己再战5年的本子算是毕业了,后续再考虑换2根48G组96G的D5条子,此贴完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