けだまのしかん 毛玉求闻史记
关注数: 18 粉丝数: 16 发帖数: 4,084 关注贴吧数: 83
意林投稿《尖塔外的较量》 最近,我的孩子迷上了一款叫做《百度贴吧》的游戏,这是一款和世界各地网友一同竞技的的PVP联机游戏,刚好我对这个游戏也感兴趣,就看他打了一把。我的孩子和一些萌新匹配到了一起,他在敌人的游戏中疯狂彩头,敌人的辩解没有伤他分毫。正当我被他的精彩表演折服时,他却怒吼起来:这两个shabi老外什么理解,幽魂开怎么可能比得上炼药开?正沉浸在战斗紧张气氛中的我吓了一跳,这款游戏的目标是通过连胜彩头对手,而在这场任务中,他要战胜的是连卡牌都没有认全的萌新,我看了一下群聊,只有我的孩子在群聊中准备战斗,其他两个玩家一个在解释自己的理解,一个在正在问这些卡哪个卡更强。我跟孩子说:游戏而已,开心最重要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打法,就算是萌新我们也不可以嘲笑他。孩子带着耳麦可能没听清,继续语音辩论。最终在他艰苦卓绝的奋斗下,这一局结束了,孩子退出群聊就生气地加起了好友。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生气,不就是个游戏吗?他说老外一点理解也没有,不是拿大主播的理解当挡箭牌,就是说自己玩的是神秘的自限玩法,我还要去解释防止误导萌新。我安慰了他一下后就让他休息去了,我抱着好奇的心态去看了qq里的其他人的直播录像, QQ里的其他人抱着十分轻松的心态玩他们的游戏,哪怕5连败也有说有笑。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的孩子在中国式应试教育下成长,所以哪怕在玩游戏时,他也会像应对考试那样完成任务,而不是享受游戏的过程。而那些外国人是真的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不管成功与否,他们获得的是和伙伴一起玩游戏的乐趣。同时这也是他们快乐教育的体现。我的孩子虽然赢在了杀戮尖塔,心态上却永远输给了那些快乐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图片】
对一个梗的好坏如何评价 仅代表个人看法("▔□▔) 首先说一下圈子这个东西吧,毕竟圈子和梗一般是分不开的。二创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圈子的产物依靠二创来进行传播的事物很难离开圈子的支持ʕ •ᴥ•ʔ…… 1.对于一个梗的好坏,先看它是否破圈。如果没有破圈的话看看是否圈子内的人是否广泛了解与其普遍认可程度。 ①如果一个梗没有破圈并且在圈子内流传的广泛,说明这个梗变成了圈内黑话的一部分~这个时候梗的好坏需要看圈子内的普遍看法。 举例:卡牌游戏中的所需花费c( cost),部分圈子内大家广泛接受并非常习惯于使用这个缩写,并且这个缩写能极大简化对于卡牌的文字描述——这个我可以认为是好梗。 ②如果一个梗既没有破圈也没有在圈子内流传的广泛,那它就不太能算得上是梗。 举例:我在任意一个圈子里头编一个小众名词并疯狂向周围内的圈子人推荐,但是大家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这个时候在这个圈子内一般不太容易被称为是梗。 2.如果梗破圈了,说明它肯定极好或者极烂。要不然也不太可能破圈,是吧?这个时候需要增加一个影响因素,看看这个梗是否能将其他人变成圈内人。 ①如果这个梗可以让不了解圈子的人好奇去了解,甚至想加入这个大圈子。那么这个梗基本上算是好梗~同理,如果这个梗的流传让圈外人对这个圈子产生了负面评价并且不太愿意加入,那么这个梗也可以说是烂梗。 举例:为什么要演奏春日影?大部分圈外人看到这句话后很乐并且选择入坑邦邦~那么我认为这个梗算是好梗╮( ̄⊿ ̄)╭ ②当然,如果圈子内的人不喜欢玩这个梗,这个梗就会被切割,并且形成圈外圈的文化~
一觉醒来,全球考据水平上升1000倍! 正在考据学课上昏昏欲睡的我被同学摇醒,猛抬头看到讲台上皮笑肉不笑的老教授指着我,“来来来,那位睡觉的同学,你起来说说那波城址本丸跡是哪个东方人物的巡礼处?”语毕,台下立马响起一阵哄笑声,“这不是最近胎教炙手可热的东方入门书的第一个小技巧吗?”“长这么大不知道才怪了。”我困惑地挠了挠头,回想了一下为了期末考试预习的考据知识,脱口而出四个字“我不知道"。 此话一出,老教授面色骤然凝重起来,班里顿时鸦雀无声,甚至有同学已经打开贴吧编起嘲笑我的段子来。我还没来得及再说话只见教授颤颤巍巍的走到我面前,“为什么?”“我不知道这是哪,更不知道这是谁的巡礼处!”我斩钉截铁地回答。此时下面的同学早已按耐不住笑起来“这是什么难考据的地方,他怎么听不懂?”“静一静!大家静一静。"我看见教授拿出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你为什么不知道这些?” “这不是考据界前沿的内容吗?"我心里暗暗想着,手往书包里伸去掏我的课本,结果掏不动,只找到厚厚的一本砖,打开一看,有好几千页,全都是研究符卡背景素材、东方人物名称的演化!!我心里正哭丧期末考试没救了,不料教授拍拍我的肩,语重心长地道“现在跟我到办公室”,“老师,我还要去观光诹访四社,恐怕没时间。面露难色。“考试?”教授大手一挥,“就你这样还想参加考据考试,免试,直接挂科!”说罢,丢下面面相觑的同学把我带到办公室。 我刚坐下,就看到一群老师拿着一些东西向我走来,为首的还是本校的校长。“同学,”他紧张地握了握我的手,手心里竟然全是汗,“你的名字是什么?”“XXX”“很好!就根据你的名字起草退学通知书。”带头人走了,后面的老师却越围越多。就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我感到头晕目眩,眼前一黑,整个人失去了意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