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PGOD HBPGOD
JCFerrari
关注数: 130 粉丝数: 608 发帖数: 18,720 关注贴吧数: 33
法拉利 FXX K Evo! 法拉利近日宣布,作为新一代的全球限量款跑车以及XX项目的全新升级款,FXX-K Evo于法拉利年终嘉年华(Finali Mondiali)面向全球车坛重磅首发。 全新FXX-K Evo标志着2005年问世的XX项目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为此专门研发的车型于同名项目中展示了积极的巨大推动力,而该项目本身也已成为坚定创新及卓越性能的代名词。 在FXX和599 XX这两款出色的Evo车型基础上,法拉利FXX-K Evo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堪称创新理念的集大成者,将法拉利在F1、GT3、GTE 和Challenge等多种赛事不断比拼、磨练而收获的技术突破融会贯通,由于其无与伦比的出色设计成就,法拉利挑战赛将赛事冠名权的荣耀赋予法拉利 FXX-K Evo。 FXX-K Evo源于赛道,忠于赛道。采用赛道专用配置的这款车型,与此前的XX车型一样都不属于公路车型,也不会参于专项赛以外的任何赛事。 与前代车型一样,只有少数法拉利车主才有机会拥有FXX-K Evo。法拉利的研发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迫不及待地想与这些法拉利爱好者分享跃马品牌的这一最新巅峰之作,聆听车主驾驭实验车之后的实际驾乘感受。 在研发过程中,法拉利的设计师们对FXX-K Evo进行了多方面的精心调整,而首当其冲就是减轻整车总重——借助法拉利于F1比赛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设计团队采用创新的碳纤维部件制造流程,使得新款FXX-K在具备固定尾翼等全新元素的同时,重量也远轻于前款FXX-K。 经历了整整一年的流体动力学模拟和风洞测试之后,FXX-K Evo空气动力学的下压力参数逼近GT3和GTE冠军车型,拥有弯道单侧加速的突出性能以及出众的稳定性和无与伦比的驾驶体验。 FXX-K Evo下压力系数较前款车型提高23%,比改装前的公路跑车提升75%。FXX-K Evo在200公里/小时的时速下可产生640千克的下压力,极限速度下甚至越过830千克。 FXX-K Evo的下压力水平主要得益于新添加的双排固定式尾翼,能与后扰流板实现无缝配合。与此同时,两个下压力系统还能相互作用、增强从而产生气压场。为确保过人的下压力和阻力参数,研发人员还精心设计并重设了扰流板的电子操控逻辑和活动范围。 此外,FXX-K Evo还根据空气动力学效率参数对悬架进行了特别校准。FXX-K Evo的座舱设计也充满了赛道基因,配备特制的概念型方向盘,与FXX-K Evo的强大性能可谓是相得益彰。这款全新方向盘源自于F1赛车理念,集变速控制杆与KERS Manettino于一体,大幅改善了控制系统和整体的人体工学性能。 驾驶员右侧的后摄像头屏幕也增大至6.5英寸。该屏幕还可显示全新遥测系统的数据,为车手提供更加清晰、直接的性能参数和车辆状态信息。车手还可通过多种屏幕设置查看KERS状态,计时时间等。 经过5000公里的研发里程和15000公里可靠性试驾,FXX-K Evo 将成为2018-2019赛季的绝对明星,在三月至十月期间征战九大赛道。与此同时,根据以往的传统,FXX-K Evo也将参加每个赛季末都会举办的法拉利年终嘉年华活动。
继任California T!全新法拉利Portofino发布 2017年8月23日,跃马品牌再度成为全球车坛和超跑工业的焦点——全新法拉利V8 GT车型Portofino揭开神秘面纱。作为California T的继任车型,Portofino将法拉利引以为傲的澎湃性能、独一无二的优雅设计以及卓尔不凡的驾乘舒适性相结合,成为同级细分市场的全新标杆。 作为意大利最美丽的小镇之一,Portofino以其迷人的港口闻名于世,这座小镇集优雅、动感以及低调奢华于一身,将这款全新GT硬顶敞篷跑车以Portofino命名可谓相得益彰。与此同时,首次亮相的Portofino红这一独特的车身外观颜色也向这座充满了意式风情的绝妙小镇致敬。 全新法拉利Portofino所搭载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600cv,可谓同级最佳,百公里加速仅为3.5秒。与此同时,可折叠的硬顶敞篷(RHT)、独特的驾驶座舱以及宽敞的后排座位和后备箱空间均为缔造非凡的驾驶体验而精心设计,从而使得这台GT跑车在拥有无可比拟的动力性能、人性化的多功能设计的同时,拥有无与伦比的舒适驾驶体验,十分适合短途旅行。 为了确保该款GT跑车能在任何驾驶条件下纵情驰骋,Portofino还搭载了诸多“第一次”——首次采用第三代电子差速器(E-Diff3),其与F1-Trac牵引力控制系统的结合,能最大限度提高车辆抓地力和出弯加速度,彰显其独特的运动风格。同时,首次配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Portofino将转向比降低7%,并通过与一系列电子车辆动态控制功能的完美结合,包括第三代电子差速器以及升级为双线圈技术的磁流变减振系统(SCM-E),使其转向响应和稳定性更加出色,同时在任何驾驶环境下保证舒适的驾乘体验和动感的驾驭乐趣。
索尼大法好!N3AP和A2的个人听感对比! 好久好久好久没在耳机吧发帖,iPC+PHA-1+esw9的组合让我退烧了差不多7年,这一套反正一直是很喜欢。我本人平时偏向头戴,入耳就出街用,所以也就没买太好的,血色围城用了两三年。直到去年六月份,它被扔进了洗衣机光荣退休,让我对回这个坑玩玩又产生了兴趣。我其实一直算个索粉,家里的电视,PS4,手边的摄影器材基本都是索尼的产品,所以这次换耳机也就优先考虑了索尼。北京有索尼实体店,因此去实体试听相对方便。其实心里已经有选择了,爬了很多帖子,感觉XBA-A3很适合我,去听一耳朵确定一下吧。带着iPC和PHA-1来到了实体店,奔着A3就去了(音源90%是CD自转的ALAC无损,少部分是iTunes正版AAC)。我本人非常杂食,心情不同听的东西也不一样。插上A3首先听的是周杰伦,不知道是周董专辑制作的问题还是前端不行,人声和伴奏的乐器并没有分离的很好,但是换成Taylor Swift、Bruno Mars等等欧美歌手的音乐就没有这种感觉了。也许是听血色围城听得多了,试听A3的感觉是很棒的,更加坚定了我买A3的想法。不过,来都来了,还有什么也一起招呼吧,于是顺便试了一下A2。咦?怎么回事?A2的感觉更好啊,难道是错觉?换回A3听同一首歌(快一年了,有些忘了当时都听了啥,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周杰伦的《听见下雨的声音》),没错,A2确实听感上强于A3,至少流行音乐是这样的,后来又试听了卡拉扬大师指挥的欢乐颂,A3略胜,当然不排除是iPC+PHA-1能力有限给我造成的这种感觉,但是当时并没有升级前端的打算,而A2既便宜,又更符合我的胃口,于是最后选择了A2。回来入了升级线,煲了100来小时,A2也差不多就到这儿了。浑浑噩噩过了半年多,A2给我的体验一直是很满意的,直到上周第一次接触到N3AP,让我又有了回来发烧的冲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