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03995601 a403995601
关注数: 9 粉丝数: 52 发帖数: 4,824 关注贴吧数: 7
转载一下电源的评论,大家找个茬 全汉:世界五大电源OEM厂商之首.做工用料不错,性能不错,渠道做得可以.但价格较高,在大陆的渠道做得不好. 康舒:世界五大电源OEM厂商中的"老二".做工一流,用料夸张,性能强大.但价格较高,在大陆的渠道做得和全汉一样. 七盟:世界五大电源OEM厂商的第三位.做工用料豪华,性能超群,价格相对来说较低,还通过欧美十五国的严苛认证.但噪音很大,在大陆的渠道一般. 台达:世界五大电源OEM厂商的"小四".做工用料不错,性能小强(起码可以杀倒大陆的垃圾厂商一大片).但我们在华南以外的大陆地区基本难觅台达的踪迹.所以台达基本靠OEM给英志和大水牛来"闷声发大财". 树昌:世界五大电源OEM厂商的"老幺".但是这是在服务器电源领域的厂商,故不作介绍. TT(Themaltake):不用多说了吧.康舒代工,做工用料不错,性能超群,主流产品性价比高,渠道做得不错.但认可度不高. 酷冷至尊:还是康舒的东西......HOHO 思民:韩国的著名散热厂商,但电源是全汉代工.做工用料性能BT,但价格也是极度BT,渠道建设不好. ANTEC:著名的发烧级DIYer电源牌子.做工用料也是BT,性能牛B.但价格是同功率中的最高者!!!渠道也很垃圾. OCZ:超频界与ANTEC并驾齐驱的BT牌子.基本是ANTEC和全汉代工.特点和ANTEC一样. 中国品牌好点儿的撒 其实航嘉 金河田这些和康舒根本没得比饿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it.wenda.sogou.com%2Fquestion%2F41267035.html&urlrefer=ff55cb3f65906b945ede878229ebca94
nvidia的杯具 GTX480年内难产NVIDIA费米面临推倒重来 有消息说,NVIDIA即将在3月27日再一次发布他们由来已久的费米GF100(GTX480)显卡。这个让我们等待了有半年之久的显卡究竟是什么原因不断跳票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GF100的近况——虽然最新流片的GF100从台积电回来已经几个星期了,但是前景仍不容乐观。      首先,我们在今年1月底得到消息,NVIDIA开始生产A3版GF100。尽管NVIDIA开始从台积电批量接收A3芯片,但是他们没有为此高兴,原因很简单,A3版GF100芯片尽管工作频率只有600MHz,但是发热量已经达到极限的一半,并且其中为顶级产品准备的A3版GF100 SP数量只有448个。最重要的是,台积电的GF100芯片产率百分比还维持在个位数。      更为微妙的是,尽管GF100芯片已经降频并削减了流处理器数量,但是芯片良率还是无法提升。更糟糕的是,如此之低的良率有可能让GF100最终推倒重来,完全重新设计。      NVIDIA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GF100芯片的良率。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曾经说过,第一次流片的GF100发热量巨大,良率极低,一片晶圆上的416个芯片当中只能挑选出7颗正常工作的芯片,也就是说GF100的良率低于2%。      GF100出现如此巨大的问题,可以追溯到之前他们在解决问题上的所作所为。GF100目前3个步进都被称为金属层流片,比完整的基础层改进流片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大约两个月到看到结果。一个完整的基础层重新流片时间超过一个季度,有可能超过6个月完成,费用超过100万美元。金属层流片通常以更大的数字代表流片版本,比如A1到A2,而基础层重新流片通常以字母变化代表不同版本,比如A3到B1,NVIDIA通常以A1代表芯片首次流片,因此目前A3版本是代表GF100第3次金属层流片。      金属层流片往往解决逻辑问题,比如1 + 1 = 3这类的错误,而不是解决芯片功耗或产率问题。大多产率问题往往涉及芯片采用的制造工艺,以及芯片工作频率的既定指标和设计规则等等。因此,金属层流片可以看作是芯片流片的简化版本,不牵扯到功耗或良率问题。      NVIDIA在去年9月初得到第一批流片的GF100芯片,第一批流片的GF100时钟速度为500MHz,芯片生产良率百分比徘徊在惊人的个位数,并且发热量极大。      第二次流片的A2版GF100,工作频率有所提升,但是芯片良率仍然低得吓人,并且A2版GF100流片交付日期逾期一个月左右,所以你可以确信GF100芯片生产仍旧相当困难。这让包括NVIDIA在内的任何芯片公司都无法容忍。      SemiAccurate网站在去年圣诞节已经听说NVIDIA收到A3版流片样品,A3版没有改善芯片时钟速度。这并不奇怪,因为NVIDIA使用了错误的工具,即修改金属层来修复时钟速度和功耗问题。A3版芯片工作热量也非常大。因此,在去年3月了解到GF100设计架构之后,我们一直坚持GF100“无法生产”这种观点,如果NVIDIA要让GF100可以生产,那么必须推倒现在的GF100架构,重新设计GF100。      为什么GF100境遇如此悲惨?答案很简单,NVIDIA没有为GF100生产做好准备。NVIDIA公司根本没有做生产前的充足试验和有条不紊的深谋远虑。和ATI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ATI采用HD4770(RV740芯片)来试验台积电40纳米工艺,并且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种学习和汲取最终反馈到Radeon HD 5000系列GPU当中,因此5000系列GPU现在的良率完全在AMD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NVIDIA公司在2009年第一季度计划了四款40纳米GPU产品-G212,G214,G216和G218,它们分别是55纳米G200b,G92b,G94和G96的40纳米马甲版。 G212向40纳米迈进的情况非常糟糕,已经胎死腹中。G214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配合40纳米大规模的生产,流处理器数量不得不从128个削减到96个,并且改名为G215,并终于在2009年11月批量投产,最终上市名称改为GT240,G216最终名称改为GT220, G218上市最终名称改为G210。这些产品从规划到上市过程当中,都有无数次改名运动,其中部分产品现在居然改名为300系列,NVIDIA从没有给出过这样命名的原因。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