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03995601 a403995601
关注数: 9 粉丝数: 52 发帖数: 4,824 关注贴吧数: 7
慢慢发现世界在更替 第一个,第二个,然后就是第三个。 谁也没有发现曾经的存在,影响了下一个,然后又影响了一个。 渐渐的影响小了,消失在无尽的烟云之中。 经历了这么多,原谅我隐身路过,我看到今天吧里的变迁,想想当年的声音,有点凄凉,有点伤感。 自己去过的另一个地方,有的时候,一向开朗的吧主好久不来了,然后某一天突然喊道:XXX你已经可以胜任了。然后,留下大家的遗憾,慢慢消散的烟云中。 有的时候,无奈的看元老门争执,有的时候,欣喜的看新人的到来。 平平淡淡的看这一切,直到有一天,几个吧主相约把我拉到了另外一个位子上。 突然有一种感慨,是不是自己有一天也要走,是不是自己有一天也要面对这样的一切。 朋友这么说的:公益性的组织,无所谓谁,也无所谓权利。 我突然觉得自己对了,也错了。 免受一个人的影响,却渐渐走上了另一个不太理解的期盼。 或许曾经受朋友的影响太大了,自己渐渐迷失,然后从新醒悟,走上另一个端口。 时光飞跃,秋天的枯萎尚未结束,就闻到了春天的清凉。 梦境似花,尚未凋谢又伤痕累累。 健忘的岁月,是不想再回忆的生命写照,是不能再张望的划痕。 冰面的痕迹,化而复明,人生的划痕,却越磨越多。 我知道你们终归要走,我却怎么也说不出——永别——二字。
关于amd专用内存 AMD平台专用优化内存条,用的是服务器规格内存,原装服务器内存颗粒。 其生产要求比一般标准要来得严苛,成品的整体效能更是优于一般内存条,具有高速度及高稳定度的表现特性。 SIS,VIA和NV的平台,都能很好的兼容和运行。 由于标准规范定义不同,无法使用在intel规格的主板上。 DRAM   IC/MODULE 国际标准定义及使用范围: 1. 4bit ( 16Mx4 / 32Mx4 / 64Mx4 ./ 128Mx4 ./ 256Mx4 ) 使用端定义:服务器、服务器( Server PC ) 内存条名称:服务器内存( Server-DIMM、Registered-DIMM、Buffer-DIMM ) 1bank 需要 16颗( 128Mx4 * 16颗=1GB、256Mx4 * 16颗=2GB ) 2bank 需要 32颗( 128Mx4 * 16颗=2GB、256Mx4 * 32颗=4GB ) 2. 8bit ( 8Mx8 / 16Mx8 / 32Mx8 / 64Mx8 / 128Mx8 ) 使用端定义:台式机( Desktop PC )、笔记本( Note Book ) 内存条名称:台式机内存( Long-DIMM )、笔记本内存( So-DIMM ) 1bank 需要 8颗( 64Mx8 * 8颗=512MB、128Mx8 * 8颗=1GB ) 2bank 需要 16颗( 64Mx8 * 16颗=1GB、128Mx8 * 16颗=2GB ) 3. 16bit ( 1Mx16 / 4Mx16 / 8Mx16 / 16Mx16 / 32Mx16 ) 使用端定义:绘图卡( Graphic card )、显示卡( VGA card )、笔记本(Note Book) 1bank 需要 4颗( 16Mx16 * 4颗=128MB、32Mx16 * 4颗=256MB ) 2bank 需要 8颗( 16Mx16 * 8颗=256MB、32Mx16 * 8颗=512MB ) ※国际标准规定16bit内存可在台式机使用,但只限定1bank。 4. 32bit ( 2Mx32 / 4Mx32 ) 使用端定义:绘图卡( Graphic card )、显示卡( VGA card ) 在中国市场销售的DDRII667/2GB成品,是以256Mx4 IC * 16颗所制作( 现改以128M*8为制作2GB的主要规格 )。目前的市场正在引颈期盼着128Mx8 IC即将大量面市,在市场销售以256M*4 IC所制作的DDRII667/2GB。在当时它虽然具有绝对的优势,没有在市场里大动作宣传,当然也鲜为人知,那是因为它有着天生的缺点-那就是无法使用在Intel规格的主板上。 为何无法使用在Intel规格的主板上? 在说明的第1项已经非常清楚地告知,4bit的内存颗粒在国际标准规范中所定义的使用范围是服务器PC,而Intel产品是依照国际标准的规范去设计,在所有Intel规格的民用型主板,对内存只能辨认8bit*1bank、8bit*2bank、16bit*1bank;如果插上的是以4bit颗粒规格所制作的内存条,是完全无法辨认的;当然,在Intel Xeon系列的主板上就完全没问题了,因为Xeon系列是服务器的产品规格,依照国际标准规范,4bit的内存规格即是专属于服务器PC,只是内存条须需按服务器的内存标准规格来制作。 至于此款产品为何能在AMD系列的主板上使用,最简单的说法就是AMD把Workstation 技术下放到PC,故AMD主板对内存接受的范围较广,4bit * ( 1bank &2bank )、8bit * ( 1bank & 2bank )、16bit * ( 1bank & 2bank ),故以256M*4 IC制DDRII667/2GB当然可以在AMD系列的主板上使用,也因为4bit的颗粒本就是为服务器规格所设计及生产,其生产要求比一般标准要来得严苛,当组装为成品后的整体效能更是优于一般内存条,在速度及稳定度的表现,每一次都能让见到人惊叹不已,所以对AMD的爱用者而言,只有四个字能贴切地形容对这款内存的感觉-『物超所值』?如果这四个字简单到让你都想得到,它也就不会上头条了,告诉你那四个字是-『拣到宝啦』 这是一个版本的解释 还有一个。。。。 就是垃圾内存,哪个对??
金山与可牛9月合并 依靠金山品牌发展 可靠知情人士透露,金山与可牛软件9月将正式完成合并。业界人士对此表示看好。此前,可牛软件已经收购了金山旗下的子公司贝壳安全。    资深评论人洪波对于此次金山与可牛的合并案表示看好,称中国杀毒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过去收费软件模式逐步变为现在以免费软件为主的模式,获取用户成了软件发展的重要因素,洪波分析,傅盛是曾经360安全卫士的原班开发者,现在创立的可牛软件,用户反映也比较好,所以这次合并对金山来说是一件好事。  洪波预测,金山此次并购可牛会使公司更上一个台阶。合并后,金山可以省掉建设相同的业务线,而集中力量发展可牛免费杀毒软件。可牛知名度和推广都比较弱,但是对用户体验积累的经验还是很多的,今后依靠金山的品牌,会让可牛有一个好的发展。   此前,雷军“回归”金山,业界盛传其第一把火将是推动金山收购可牛。不过,金山尚未收购可牛,反而是可牛率先收购了金山贝壳。可牛完成对贝壳收购后,金山、可牛、贝壳三家公司之间的关系更加扑朔迷离,但意味着金山对新成立的“可牛系”的控制得到加强。   业界人士分析,该交易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可牛进一步整合资源对抗360,并保持独立发展;另一种可能是金山背后布局之一,可牛完成对贝壳的收购后,未来将有进一步资本整合动作。   有分析认为,尽管360已经凭借率先的“免费”策略拿下了国内安全市场第一的份额,但这一市场尚不具备“寡头”的特征,变革正在逐渐酝酿中。
转帖——什么是同德卡?什么是通路商? 扫盲-什么是同德卡?什么是通路商?     这个问题,很多人搞不清楚。也有很多人一知半解。在这里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同德卡,什么是通路货。当然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以显卡为例子,世界上生产显卡的厂商很多。但是研发、设计、制作显卡核心的主要只有两家。一家是游戏显卡世界的老大:nVIDIA 。它目前生产的游戏显卡是GeForce 系列。另一家奋起直追的是:ATI 。它目前生产的游戏显卡以Radeon 系列来命名。这两家打得不亦乐乎。但是它们自己的生产规模太小了,于是他们把自己研发出来的显示核心卖给其它板卡厂商,这些厂商再按照规格再加上电路板、电容、显存等等,于是一块完整的显卡才生产出来了。     为了更好的与对手竞争。 nVIDIA和 ATI都必须把好质量关。于是他们对生产自己研发出来的显卡的生产厂商有一定的要求。nVIDIA的ACI(核心合作伙伴)在全球有19家。ATI的AIB(认证最高级别合作伙伴)有10家,还有3个专做ATI的厂商蓝宝(柏能)、迪兰恒进(撼讯)、技嘉。只有这些厂商,才有合格的生产基地,才能生产上述两家的显卡。于是,一些没有生产基地不能生产或者达不到出货量要求的厂家,只有找这19+13家的厂商帮它做。这就叫代工。     再来说一下什么是同德卡。同德就是台湾同德(Palit)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台湾。作为台湾最大的显卡OEM厂商,同德(Palit)显卡一直被称做国内非公版显卡阵营的“军火供应商”,它是 nVIDIA的AIC(nVIDIA核心合作伙伴),又是ATI的AIB(ATI认证最高级别合作伙伴)。两家的显卡它都做,但是这个厂很特别。它不做自己的品牌,专们帮别人代工。由它代工生产出来的显卡就叫同德卡。该厂以擅长控制成本著称(说难听点就是有点偷工减料),生产的成本较低,因此成为国内贴牌厂商们最喜爱的合作伙伴。七彩虹、双敏、昂达、盈通、铭瑄这5家厂商自己不做板卡,专门找同德代工(还有一些其它牌子)。它们就叫“同德五虎”。也有人称“通路五虎”(也有人骂同德或通路五狗)。     所谓通路货。其实跟同德卡的意思是一样的。通路商自己不生产板卡,到同德或之类的厂家买做好的裸卡,再贴上自己的商标,包装一下,以较高的价钱卖出去。这样的厂商就叫通路商,他们卖的这种产品就叫通路货。     同德卡和通路货的特点是质量一般,用料一般、做工也一般。但是定位中下,以价格取胜!所以它的名声有褒有贬。我个人认为,同德的质量不会象传闻中的那么差。市场有一半的人在用同德卡。虽然也有故障率,但并不比其它厂商高多少。性能更是与大厂出来的相差无几。为什么它的名声越来越臭,与有一些厂商的宣传诋毁有关,当然,也有一些质量不好的产品混迹其中。但是我们要看到,通路也是一种市场成熟的自然现象。并没有人规定你去买同德卡,它的出现只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市场更合理的竞争。正是因为同德卡圆了很多游戏玩家的梦。如果没有通路同德,那么今天的你或许只能花799元去买7300GT、花999元去买1650GT、花1999元去买7900GS、1950PRO了~ 下表是 nVIDIA的AIC(核心合作伙伴),和ATI的AIB(认证最高级别合作伙伴)。如果里面没有的牌子,那么不用说,不是同德就是通路货了~ NV卡按出货量分核心AIC(19家),AIC。 ● ABIT Computer (USA) Corporation美国升技,总部在台湾。 ● Albatron青云,总部在台湾。 ● AOpen, Inc.建基,总部在台湾。 ● ASUS Computer International华硕,总部在台湾。 ● BFG Technologies, Inc.总部在美国。 ● BIOSTAR U.S.A. BMA INDUSTRIAL INC.美国映泰,总部在台湾。 ● Chaintech承启,总部在台湾。 ● eVGA.com Corporation,总部在美国。 ● Gainward耕升,总部在台湾。现被同德收购,但欧洲耕升未有变化仍照常运作。 ● Geminan International LTD,总部在香港,大陆子品牌为富彩。 ● Gigabyte Technology Co.LTD技嘉,总部在台湾。 ● Jaton捷登,总部在台湾。 ● Leadtek Research, Inc.丽台,总部在台湾,是NVIDIA指定的亚洲地区唯一制造Quadro图形专业卡的生产商。现被鸿海收购,丽台现在只负责技术研发,至于民用的GeForce系列显卡则由鸿海代工。 ● MSI Computer (A Micro-Star International Company)微星,总部在台湾。 ● Palit Microsystems, Inc同德,总部在台湾。 ● PNY Technologies,总部在美国,是nVIDIA指定的欧美地区唯一制造Quadro图形专业卡的生产商。 ● Point of View,总部在荷兰。 ● Prolink Computer, Inc.宝联,总部在台湾。 ● XFX Technologies, Inc. (A Division of Pine) 讯景,松景的子公司,总部在香港。 ATI卡官方认证最高级别合作伙伴(AIB) ● ASUS华硕,总部在台湾。 ● Club 3D,总部在荷兰。 ● Connect3D,总部在德国。 ● GECUBE精星,总部在台湾,技嘉控股。 ● GIGABYTE技嘉,总部在台湾。 ● HIS基恩资讯,总部在香港。 ● MSI微星,总部在台湾。 ● PALIT同德,总部在台湾。 ● SAPPHIRE蓝宝石,总部在香港,柏能PC Partner的子公司,同时为ATI原厂显卡代工。 ● TUL撼讯,总部在台湾,子品牌为PowerColor,为迪兰恒进代工。撼讯现被鸿海收购。 ● 迪兰恒进 总部在北京,也就是TUL ATI三大厂商,蓝宝(柏能),迪兰恒进(撼讯),技嘉!
AMD Ontario APU性能初窥 水平理想      有关AMD Fusion APU融合加速处理器的消息最近相当多,其中用于超薄本和上网本的40nm Ontario更是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发布,AMD路线图上也出现了新的代号Zacate,那么Ontario APU的性能到底如何呢?      Ontario将由台积电采用40nm工艺制造,处理器部分包括两个或一个核心,基于Bobcat新架构,图形部分则基于DX11架构。显然,后者击败Atom平台毫无悬念,关键就是前者能否做到性能和功耗的平衡。      有趣的是,BOINC(伯克利开放式网络计算平台)近日无意中透露了Ontario APU的性能表现。BOINC最早为了支持寻找外星人的SETI@home而设立,现已便成最为主流的分布式计算平台,收录了众多的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计算工程,包括蛋白质折叠Folding@home。      BOINC也带有一个性能测试部分,能够衡量处理器每个核心(不是所有核心)的整数和浮点性能,从而让我们首次看到了Ontario APU的真实性能。根据BOINC提供的数据,测试所用Ontario APU的主频仅为1.4-1.6GHz,整数性能3.047GIPS,浮点性能1.351GFLOPS。相比之下,基于顺序执行架构的Intel Atom D510 1.66GHz整数性能、浮点性能分别为1.892GIPS、0.735GFLOPS,仅相当于Ontario APU的大约58%。      另外对比桌面型号Athlon II X2 250u 1.6GHz、Phenom II X4 965 BE 3.4GHz的话,Ontario APU分别能达到它们的87%、41%,对轻薄本和上网本应用来说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水平了。 处理器         操作系统          主频           整数性能     浮点性能 相对性能 Ontario Server 2008 R2 1.4-1.6GHz 3.047 GIPS 1.351 GFLOPS 1 Atom D510 Windows 7 x86 1.66GHz 1.892 GIPS 0.735 GFLOPS 0.58 Athlon II X2 250u Windows 7 x86 1.6GHz 3.465 GIPS 1.591 GFLOPS 1.15 Phenom II X4 965 BE Windows 7 x64 3.4GHz 8.452 GIPS 2.792 GFLOPS 2.42      根据路线图,Ontario Zacate将在今年推出两款型号,分别为双核心和单核心,热设计功耗25W、18W,但是今天又有接近AMD的消息来源指出:“将AMD Ontario(的热设计功耗)标为18W或者25W是不合理的,错误程度已经不止是误差了。”      按照这位匿名人士的意思,Ontario APU的热设计功耗实际上会更低,但他拒绝透露任何具体数据,而按照AMD此前的说法,Bobcat架构处理器每个核心的功耗最低可以不足1W。
bitlocker加密技术以及强制开启方案(转载) 利用工具自动设定磁碟机 利用微软的BitLocker Drive Preparation Tool(BitLocker磁碟机准备工具)来准备BitLocker 所需的系统环境,其中包含金钥储存单元和磁碟机分割格式。 这个工具在系统只有单一磁区的情况下,会自动压缩磁碟区,并用压缩后剩余的空间来建立第二个磁碟分割,然后进行所有必要的设定变更,像是指定容量大小、变更磁碟机代号,以及格式化为NTFS 等,最后再将启动档案移至磁碟中的正确位置。 然而,在使用BitLocker 磁碟机准备工具时,有时会发生「找不到目标的系统磁碟机」,或是「无法在这个版本的Windows中使用」等错误讯息,这时就必须手动设定磁碟机。 我们可以使用Windows 内建的「磁碟管理」(位于控制台下,系统管理工具中的电脑管理选项), 来手动建立BitLocker 磁区。首先,我们必须在电脑中先建立一个大小为1.5GB 的主要磁碟分割,这部分可以使用原本电脑中尚未使用的磁碟单元,或是将磁碟压缩以产生新的分割空间。接下来,再将这个未配置的空间,新增简单磁碟区,并设为主要磁碟分割,并格式化为NTFS 。这个磁碟分割的作用为储存BitLocker加密所需的资料,所以必须指定磁碟机代号为「S」,同时也不能用来存放其他档案。 强制启用BitLocker 变更群组原则设定,以解除TPM限制 预设的情况下, BitLocker 磁碟加密功能是关闭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利用「本机群组原则编辑器」,来变更BitLocker 磁碟加密功能的设定。只要在开始功能表的「执行」中, 输入「gpedit.msc」就可以开启群组原则编辑器,之后再到「电脑设定」的「系统管理范本」项,变更「Windows元件」中的「BitLocker磁碟机加密」设定,并在点选「控制台设定:启用进阶启动选项」后,将其设定改成「已启用」。接下来再将「设定加密方法」更改为「已启用」,并选择「具有Diffuser 的AES128位元加密方式」,即可在电脑不支援TPM的情况下,启动BitLocker。 将金钥储存在USB随身碟中 在控制台中利用BitLocker 加密系统磁碟,但在加密过程中,由于电脑并未装置TPM 安全晶片,所以只能选择「每次启动时都要求提供启动USB 金钥」,再指定想要使用的随身碟。之后我们可以选择将密码储存在USB磁碟机、资料夹中或列印出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密码只能储存在卸除式磁碟或网路磁碟的资料夹,而不能放在本机磁碟分割中。 如果选择将密码储存在USB磁碟机,金钥会以TXT 格式储存在卸除式磁碟中,之后系统会自动重新开机,在这个过程中,储存密码的随身碟必须插在USB 埠上,以便BitLocker 加密机制能在开机时验证密码是否有效。一旦验证完成,开机后系统就会开始加密磁碟,加密的时间随磁碟大小和硬体效能而有不同,以我们使用的系统为例(使用Core i7处理器、3GB DDR3记忆体,以及20GB硬碟建置的虚拟机器),约需40分钟。 另外,在开始加密之前,也可以选择不要执行BitLocker系统检查,这时电脑不需要重新开机,就会立刻开始执行磁碟加密作业,不过这样一来,在每次开机要进入作业系统或BIOS设定画面时,都会出现必须输入金钥的画面,所以最好将储存在随身碟中的密码列印出来,或是准备其他电脑来读取相关资料,以便手动输入,而这时随身碟或网路磁碟机可以不用和被加密的电脑连接,只要密码输入正确,就能登入系统。
关于amd630的种种问题 想买925就是没货,被迫买了630。性价比还可以吧。回家点亮,原来的vista启动不了了,2003还能启动。就先进2003,然后想办法该系统,重装了vista,然后装上驱动,结果系统又进不去了。因为京东上这个问题很多,现在只能刷bios,必须刷。然后我就上网找了半天。最后发现afud刷bios不需要多余命令,然后直接进dos开刷,原来的版本太旧了h60的,需要刷成h90的。刷完进系统进去了,风扇噪音特别大。想起来bios里有个地方是调风扇的,然后我进去把温度设置为45°C,最低转速设置位12.5%,重启,风扇声音变小了。我晕,又凉又静还要自己来搞??主板说明书很厚,为的是多国语言,bios调节啥实质内容也没有。只能自己弄。进去以后vista测试u5.9内存5.9硬盘5.9,显卡3.9。用的是集成的128m显存。太小了,我又重启一次,打开板载显存,开到512m最大。然后再测,图形4.3,游戏4.2。总算可以了。然后就实验everest,总体来说还不错。 我在主板的bios里可以改倍频,不是黑盒也能改??不能上调,可以下调。最少调到4x 前两天看论坛里有人发帖说630+5770带魔兽很卡,如今我也遇到了。我用800m的主频打cs 一点也不卡(集显),看不到掉帧,cpu只用到30%。别的一些新一点的游戏也行,不过都是4核心运作。打魔兽问题出来了,卡,很卡!!很奇怪。我改图像属性,调了催化剂的选项,不管用。用3dmark01(06不运行,很郁闷)测了一下,能跑的1024x768 5400+(4aa),7400+(off),这成绩比上一个集成显卡好7倍,我开始高度怀疑系统优化的问题。 我开始以为多一个显示器选项对性能有影响的结果(桌面属性辅助显示器),后来发现那个根本就没有打开。然后上网找war3的多核优化,然后突然想起来,是不是因为核心的问题导致的程序能效下降呢?我打开msconfig,关掉两个核心,然后重启。用cpuz测双核心双线程。everest测,很多性能大幅下降。然后我打开3dmark01,1024x768 12000+(off),性能大涨。之后打开魔兽,用3倍速看高手3c对抗录像(检验多个魔法同时释放),不是太卡。然后找到古董级的红色警戒2,流畅程度增长很大。证明老游戏还是要用双核,不过ra2这种级别的还是有点卡,后来发现还是双核心运作,如果单核心运作就好了。 本人配置:x4 630,msi 790gx-m 2x2gddrII800 集成hd3300 ip470 板,电源从360buy上买的,内存是很早以前的。cpu是科技市场买到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