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地尔
乌拉地尔
关注数: 31
粉丝数: 110
发帖数: 4,693
关注贴吧数: 1
经管院校分级(综合就业与牌子) 经管院校分级(综合就业与牌子) 第一档:北大清华(北大光华经院汇丰,清华经管五道口) 这一档牌子无与伦比,无限荣光,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就业外资与体制通吃,横行无碍。别只看眼前,清北的发展后劲肯定更足一些,你看看各校在政界的地位就明白了。苟且在低一档学校迟早后悔。 第二档:复交人(复旦管院泛海经院,上交高金安泰,人大汉青) 妥妥二档学校,牌子可以和北清相提并论那是忽悠人的,故意鱼目混珠抱大腿倒是常有的。就业上,复交偏外资,难进体制。人大偏体制,难进外资。都不具备北清那种两头通吃的实力。至于院方自己宣传的薪酬你别当真。个别极端就业也不代表平均水平。 第三档:财经211+综合985(两财一贸,浙大等) 注:这不是我多事,因为看到贴吧里,知乎上有很多误导性,忽悠性排名,所以我也搞一个,以正视听。
经管院校分级(综合就业与牌子) 经管院校分级(综合就业与牌子) 第一档:北大清华(北大光华经院汇丰,清华经管五道口) 这一档牌子无与伦比,无限荣光,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就业外资与体制通吃,横行无碍。别只看眼前,清北的发展后劲肯定更足一些,你看看各校在政界的地位就明白了。苟且在低一档学校迟早后悔。 第二档:复交人(复旦管院泛海经院,上交高金安泰,人大汉青) 妥妥二档学校,牌子可以和北清相提并论那是忽悠人的,故意鱼目混珠抱大腿倒是常有的。就业上,复交偏外资,难进体制。人大偏体制,难进外资。都不具备北清那种两头通吃的实力。至于院方自己宣传的薪酬你别当真。个别极端就业也不代表平均水平。 第三档:财经211+综合985(两财一贸,浙大等) 注:这不是我多事,因为看到贴吧里,知乎上有很多误导性,忽悠性排名,所以我也搞一个,以正视听。
北大汇丰2022金融科技就业怎么样?
北大汇丰2022金融科技就业怎么样? 地域分布:
北大汇丰一些被吐槽的做法! 北大汇丰不准实习?其实北大汇丰只是头一年不准实习而已。而且头一年寒暑假还是可以实习的。因为北大汇丰是三年制,即使头一年不准实习,实习时间还是比其它学院多。如果为了实习,课想上就上,想翘就翘,那就不像个学校了,何况还是北大呢。汇丰院长做过北大副校长,肯定懂得实习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平衡实习和学业的关系。 北大汇丰实行军事化管理?准确地说,北大汇丰开学前会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然后每周有一次拓展训练。这是为了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纪律意识,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据说北大汇丰每年为军训要花几百万,如果没有好处的话谁愿意额外多花这个冤枉钱啊。北大汇丰再怎么要求严格,相比工作单位的约束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这点学校的纪律都觉得受不了,又如何能顶得住未来工作的压力呢?北大汇丰的严格要求正体现一种对学生的前途认真负责的态度,正说明它是可以信赖的学院。 北大汇丰实行三年制浪费时间?只能说含金量不一样。北大汇丰是复合知识结构,名为专硕,实为学硕。当今社会比较浮躁,其实多花一年时间在学校充电,顺便把就业的准备工作也做得充分一点,从长远看未必是坏事。三年制肯定也有它的好处,不然何不两年就让毕业算了,那样学院反而能省一笔钱,反正北大汇丰实行三年制,也没有比其它实行两年制的学院多收学费。 北大汇丰学业重,有可能毕不了业?我觉得稍微用点心都不至于。即使论文答辩没通过,毕业之后还有机会返校重新答辩。如果成绩再差都能毕业,论文再水都能通过,那就不叫北大了。 北大汇丰就业报告不敢公布薪酬?我觉得在目前自己说是多少就多少的情况下,公布薪酬根本就没有意义,也没人信。况且,不同类别的工作比薪酬也没意义,比如公务员和外资。 北大汇丰地域不好?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北大汇丰毗邻香港就是它的优势,而且深圳本身也不可小觑,北大汇丰还在英国牛津呢。况且汇丰虽然在深圳,大多数人还是在京沪就业。不是有地球村的说法吗?如果整个地球都小成了一个村庄,那么同一个国家之内几个城市的距离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校读书也就两三年时间,不喜欢学校所在城市,毕业就可以一走了之。从长远看,这点跑路的麻烦相比一成不变,光宗耀祖几代人的学校牌子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北大汇丰一些被吐槽的做法! 北大汇丰一些被吐槽的做法! 北大汇丰不准实习?其实北大汇丰只是头一年不准实习而已。而且头一年寒暑假还是可以实习的。因为北大汇丰是三年制,即使头一年不准实习,实习时间还是比其它学院多。如果为了实习,课想上就上,想翘就翘,那就不像个学校了,何况还是北大呢。汇丰院长做过北大副校长,肯定懂得实习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平衡实习和学业的关系。 北大汇丰实行军事化管理?准确地说,北大汇丰开学前会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然后每周有一次拓展训练。这是为了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纪律意识,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据说北大汇丰每年为军训要花几百万,如果没有好处的话谁愿意额外多花这个冤枉钱啊。北大汇丰再怎么要求严格,相比工作单位的约束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这点学校的纪律都觉得受不了,又如何能顶得住未来工作的压力呢?北大汇丰的严格要求正体现一种对学生的前途认真负责的态度,正说明它是可以信赖的学院。 北大汇丰实行三年制浪费时间?只能说含金量不一样。北大汇丰是复合知识结构,名为专硕,实为学硕。当今社会比较浮躁,其实多花一年时间在学校充电,顺便把就业的准备工作也做得充分一点,从长远看未必是坏事。三年制肯定也有它的好处,不然何不两年就让毕业算了,那样学院反而能省一笔钱,反正北大汇丰实行三年制,也没有比其它实行两年制的学院多收学费。 北大汇丰学业重,有可能毕不了业?我觉得稍微用点心都不至于。即使论文答辩没通过,毕业之后还有机会返校重新答辩。如果成绩再差都能毕业,论文再水都能通过,那就不叫北大了。 北大汇丰就业报告不敢公布薪酬?我觉得在目前自己说是多少就多少的情况下,公布薪酬根本就没有意义,也没人信。况且,不同类别的工作比薪酬也没意义,比如公务员和外资。 北大汇丰地域不好?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北大汇丰毗邻香港就是它的优势,而且深圳本身也不可小觑,北大汇丰还在英国牛津呢。况且汇丰虽然在深圳,大多数人还是在京沪就业。不是有地球村的说法吗?如果整个地球都小成了一个村庄,那么同一个国家之内几个城市的距离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校读书也就两三年时间,不喜欢学校所在城市,毕业就可以一走了之。从长远看,这点跑路的麻烦相比一成不变,光宗耀祖几代人的学校牌子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北大汇丰2021就业报告
北大汇丰2021就业报告
北大汇丰2021就业报告
北大汇丰VS上交高金 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汇丰作为由原北大副校长海闻担任院长,汇丰银行投入1.5亿冠名的最国际化的新型商学院,一直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在做,就业很好,没有理由不吸引顶尖的生源。所谓军训,第一年寒暑假除外不准实习,论文要求高,毕业有门槛之类的缺点,在我看来恰恰是培养质量的保证。北大汇丰来自TOP2的生源一度高达90人之多,19年之前至少占三分之一,今年39人,只占五分之一了。这是为什么?一是汇丰个别挂了论文或受了处分的同学在知乎等处发了很多“千万别来”帖黑自己的母校,劝退保研同学,这些帖子现在都还赫然可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18年保研季汇丰官网上挂的那个“告保研同学书”,当年汇丰刚刚建立了牛津校区,聘请了诺奖得主,风头正盛,那篇文告措辞有点傲慢,造成了负面影响。当然,TOP2的比例降低是否就意味着生源质量下降,这个不好说。汇丰生源学校有几十个,其实这种五湖四海,博采众长的格局才是最好的生态,群众基础好,关系网宽。北大光华金融硕士也招211,难道它想全部换成TOP2还做不到吗?汇丰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三年下来,一定会打下深深的文化烙印,不像有些两年制还一天在外跑实习不着家那种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的金融硕士学习经历。随着不断发展完善,社会认可度提升,汇丰生源只会稳步走高。 有人说高金和泛海生源比汇丰好,理由是它们录取名单里基本都是北清复交。泛海一个新建没几天的学院,我都懒得去说它。至于高金录取名单里为什么没有中游985和两财一贸。试想,假如一个中游985同时被北大汇丰和上交高金录取,人家会去高金吗?两财一贸也是这个道理。复交还是需要北清的生源来给它撑门面,北大光华,北大汇丰则不需要哪个学校的生源来给它撑门面,有时它宁可招一个211,也不多留一个本校的,这就是王者的自信与任性。高金也不必太拿北清生源来夸耀,北清几乎人人都有保研资格,不可能都留在TOP2,必然有人要溢出到低一档学校。再说,经过几年的本科学习,也该洗洗牌了,不然何不就按高考成绩来保研算了?所以说,到了保研的时候,北清的降到其它学校,其它学校升到北清,实在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主张高金比汇丰好的人,他们的的主要理由是高金的就业比汇丰好。是不是不管体制内外,工资高一点的工作就是好一点的工作,这个我不懂。但是所谓平均年薪有没有水分,至少在我这里是存疑的。高金头几年只招二十来人,这几年升到七八十。而汇丰每年在经济,金融,管理和新闻几个专业总共招生300人左右。那么,怎样来比较两者的就业才合理呢?其实,汇丰给予个人能力和地位的提升是高于高金的。最近看了汇丰金融科技就业报告,可以说无出其右者。不管学校比学校还是学院比学院,汇丰的校友资源都超过高金。 主张高金比汇丰好的人爱拿《金融时报》的排名说事,仿佛《金融时报》说谁第一谁就第一,一言九鼎!人们对五花八门的大学排行榜究竟有多少信心,不用我多说,你懂的!小X去参加了某院的招生宣讲会,听对方说他们被金融时报评为亚洲第一,就有点动心,但是父母说让它去做亚洲第一好了,老百姓只知道北大清华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就业单位和城市都容易改变,唯独大学的牌子一成不变。 不是我挑事,实在是有太多的帖子在说高金比汇丰好,在误导大家。别忘了,复交是比北清低一档的学校。复交的主要指标,比如院士数,双一流学科数都只及北清的一半左右。打个比方,如果说北清身高2米,那么复交就只有1米左右。总而言之,上交高金终归不是北大汇丰的对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北大光华难道是招不到TOP2才招211的? 复交经常到北清门口去开宣讲会,在保研论坛当版主,坐镇宣传,我怀疑本吧吧主也有他们的人,在那里乱处罚,一边宣传自己一边封杀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就业报告都是为争生源搞的,而且是自己说了算,薪酬什么的,有没有水分可想而知。复交招到北清的推免生到处炫耀,证明自己生源好,甚至说比光华的生源还好,你们怎么看?一个论坛,不准争论就是一潭死水,会逐步衰退的,所以还是不要乱禁言的好。
北大汇丰金融科技就业报告
生源:北大汇丰VS上交高金 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汇丰作为由原北大副校长海闻担任院长,汇丰银行投入1.5亿冠名的最国际化的新型商学院,一直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在做,就业很好,没有理由不吸引顶尖的生源。所谓军训,第一年寒暑假除外不准实习,论文要求高,毕业有门槛之类的缺点,在我看来恰恰是培养质量的保证。北大汇丰来自TOP2的生源一度高达90人之多,19年之前至少占三分之一,今年39人,只占五分之一了。这是为什么?一是汇丰个别挂了论文或受了处分的同学在知乎等处发了很多“千万别来”帖黑自己的母校,劝退保研同学,这些帖子现在都还赫然可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18年保研季汇丰官网上挂的那个“告保研同学书”,当年汇丰刚刚建立了牛津校区,聘请了诺奖得主,风头正盛,那篇文告措辞有点傲慢,造成了负面影响。当然,TOP2的比例降低是否就意味着生源质量下降,这个不好说。汇丰生源学校有几十个,其实这种五湖四海,博采众长的格局才是最好的生态,群众基础好,关系网宽。北大光华金融硕士也招211,难道它想全部换成TOP2还做不到吗?汇丰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三年下来,一定会打下深深的文化烙印,不像有些两年制还一天在外跑实习不着家那种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的金融硕士学习经历。随着不断发展完善,社会认可度提升,汇丰生源只会稳步走高。 有人说高金和泛海生源比汇丰好,理由是它们录取名单里基本都是北清复交。泛海一个新建没几天的学院,我都懒得去说它。至于高金录取名单里为什么没有中游985和两财一贸。试想,假如一个中游985同时被北大汇丰和上交高金录取,人家会去高金吗?两财一贸也是这个道理。复交还是需要北清的生源来给它撑门面,北大光华,北大汇丰则不需要哪个学校的生源来给它撑门面,有时它宁可招一个211,也不多留一个本校的,这就是王者的自信与任性。高金也不必太拿北清生源来夸耀,北清几乎人人都有保研资格,不可能都留在TOP2,必然有人要溢出到低一档学校。再说,经过几年的本科学习,也该洗洗牌了,不然何不就按高考成绩来保研算了?所以说,到了保研的时候,北清的降到其它学校,其它学校升到北清,实在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主张高金比汇丰好的人,他们的的主要理由是高金的就业比汇丰好。是不是不管体制内外,工资高一点的工作就是好一点的工作,这个我不懂。但是所谓平均年薪有没有水分,至少在我这里是存疑的。高金头几年只招二十来人,这几年升到七八十。而汇丰每年在经济,金融,管理和新闻几个专业总共招生300人左右。那么,怎样来比较两者的就业才合理呢?其实,汇丰给予个人能力和地位的提升是高于高金的。最近看了汇丰金融科技就业报告,可以说无出其右者。不管学校比学校还是学院比学院,汇丰的校友资源都超过高金。 主张高金比汇丰好的人爱拿《金融时报》的排名说事,仿佛《金融时报》说谁第一谁就第一,一言九鼎!人们对五花八门的大学排行榜究竟有多少信心,不用我多说,你懂的!小X去参加了某院的招生宣讲会,听对方说他们被金融时报评为亚洲第一,就有点动心,但是父母说让它去做亚洲第一好了,老百姓只知道北大清华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就业单位和城市都容易改变,唯独大学的牌子一成不变。 不是我挑事,实在是有太多的帖子在说高金比汇丰好,在误导大家。别忘了,复交是比北清低一档的学校。复交的主要指标,比如院士数,双一流学科数都只及北清的一半左右。打个比方,如果说北清身高2米,那么复交就只有1米左右。总而言之,上交高金终归不是北大汇丰的对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北大汇丰的生源是怎么回事? 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汇丰作为由原北大副校长海闻担任院长,汇丰银行投入1.5亿冠名的最国际化的新型商学院,一直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在做,就业很好,没有理由不吸引顶尖的生源。所谓三年制,军训,第一年寒暑假除外不准实习,论文要求高,毕业有门槛这些缺点,在我看来,恰恰是优点,是培养质量的保证。北大汇丰来自TOP2的保研生源一度达到90人之多,19年之前至少占三分之一。但今年只有39个TOP2,只占五分之一了。TOP2生源减少这么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是汇丰个别挂了论文或者受到纪律处分的同学在知乎等处发了很多“千万别来”贴黑自己的母校,劝退保研同学,这些帖子现在都还赫然可见。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19年保研季好像是,汇丰在官网上挂了一个“告保研同学书”,那年汇丰刚建立了牛津校区,聘请了诺奖得主,风头正盛,这篇文告措辞有些傲慢,造成了负面影响。当然,TOP2的比例降低是否就意味着生源质量下降,这个不好说。汇丰生源学校有几十个,其实这种五湖四海,博采众长的格局,我认为才是最好的生态,群众基础好,关系网宽。北大光华金融硕士也招211,我相信,它只要愿意,用TOP2去替换这些211是肯定做得到的。汇丰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三年下来,一定会打下深深的文化烙印。不像有些两年制还一天在外跑实习不着家那种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的金融硕士学习经历。从趋势上看,随着不断发展完善,社会认可度持续攀升,汇丰的生源质量只会稳步走高。
北大汇丰的生源是怎么回事? 北大汇丰的生源是怎么回事? 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汇丰作为由原北大副校长海闻担任院长,汇丰银行投入1.5亿冠名的最国际化的新型商学院,一直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在做,就业很好,没有理由不吸引顶尖的生源。所谓三年制,军训,第一年寒暑假除外不准实习,论文要求高,毕业有门槛这些缺点,在我看来,恰恰是优点,是培养质量的保证。北大汇丰来自TOP2的保研生源一度达到90人之多,19年之前至少占三分之一。但今年只有39个TOP2,只占五分之一了。TOP2生源减少这么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是汇丰个别挂了论文或者受到纪律处分的同学在知乎等处发了很多“千万别来”贴黑自己的母校,劝退保研同学,这些帖子现在都还赫然可见。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19年保研季好像是,汇丰在官网上挂了一个“告保研同学书”,那年汇丰刚建立了牛津校区,聘请了诺奖得主,风头正盛,这篇文告措辞有些傲慢,造成了负面影响。当然,TOP2的比例降低是否就意味着生源质量下降,这个不好说。汇丰生源学校有几十个,其实这种五湖四海,博采众长的格局,我认为才是最好的生态,群众基础好,关系网宽。北大光华金融硕士也招211,我相信,它只要愿意,用TOP2去替换这些211是肯定做得到的。汇丰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三年下来,一定会打下深深的文化烙印。不像有些两年制还一天在外跑实习不着家那种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的金融硕士学习经历。从趋势上看,随着不断发展完善,社会认可度持续攀升,汇丰的生源质量只会稳步走高。
北大汇丰金融科技就业
人大汉青解散以后 人大对高端生源的吸引力会不会有所减弱,大家怎么看?
金融核心圈都毕业哪些高校
建议政府对就业报告审核发布 生源竞争是很激烈的,高考招生都给逼出了超短裙。保研生源竞争也是一样的激烈。学院之所以包装一个漂亮的就业报告,就是为了拿去宣传,以吸引高质量的生源。现在的就业报告都是自己说了算,好比考试没人监考,作不作弊自己说了算。因此,有理由担心就业报告注水,比如平均年薪什么的。
北大汇丰VS上交高金 现在有人说高金比汇丰好,理由是高金就业比汇丰好。但是,高金就业怎么会比汇丰好呢?难道是因为北大的牌子不如上交吗?没有人会这么认为吧。难道是因为高金的课程设置比汇丰好吗?但是,如果真的有公认好的课程设置方案的话,我想模仿起来是不难的吧。难道是汇丰的培养功底不扎实?但其实汇丰是出了名的严格,讲究培养质量。难道是汇丰的硬件不如高金吗?但是汇丰的大楼是出了名的豪华。难道是汇丰的师资不如高金吗?但是,汇丰有诺奖得主,还有原北大副校长海闻,樊纲,巴曙松,王鹏飞等一干大牛。难道问题出在汇丰的地域?但是汇丰每年有100多人去北京就业,50多人去上海就业。其实,北大汇丰和上交高金的本质区别在于汇丰发北大文凭,高金发上交文凭,这是两个档次的学校。能力可以靠自己努力去提升,工作单位,就业城市都不是一成不变,唯独牌子这个东西,一旦贴上,就是永远的烙印,不可更改。我认为,作为选校考量来说,要看哪个项目对自身的竞争力提升更大,就业报告里面的人毕竟是别人,不是自己,外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就业出路更多取决于自身素质。顺便呼吁政府对就业报告进行审核发布,而不是让学院自己说了算,比如平均年薪什么的。
现在有人说高金比汇丰好 现在有人说高金比汇丰好,理由是高金就业比汇丰好。但是,高金就业怎么会比汇丰好呢?难道是因为北大的牌子不如上交吗?没有人会这么认为。难道是因为高金的课程设置比汇丰好吗?但是,如果真的有公认好的课程设置方案的话,我想模仿起来是不难的。难道是汇丰的培养功底不扎实?但其实汇丰是出了名的严格,讲究培养质量。难道是汇丰的硬件不如高金吗?但是汇丰的大楼是出了名的豪华。难道是汇丰的师资不如高金吗?但是,汇丰有诺奖得主,还有原北大副校长海闻,樊纲,巴曙松,王鹏飞等一干大牛。难道问题出在汇丰的地域?但是汇丰每年有100多人去北京就业,50多人去上海就业。我认为,作为选校考量来说,要看哪个项目对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更大,就业报告里面的人毕竟是别人,不是自己,外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就业出路更多取决于自身实力。
沪上经管学院竞争态势观察 想当初,人大汗青只招20来人,不收学费,实行三年制,那阵子含金量确实不错。当时上交高金也只招20来人。记得当年两家经常在人大经济论坛上赛就业,常常争得面红耳赤。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大汗青招生规模扩大了不少,也不免学费了,三年制也改两年制了,含金量相应也就降低了。上交高金招生规模也扩大到当年的三四倍了。但是,现在看起来两者PK好像上交高金稍微占上风了,是不是?其原因我想可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学校整体看上交比人大好像要好点,二是人大在北京被北大清华压着,上交在上海没有高一档的学校压着它。想当初,人大汗青和上交高金踌躇满志,甚至自认为可以和北大清华争锋。但这些年来,两家的声势都下降了不少。到头来,人大还是人大,上交还是上交,和北大清华还是远远不能比拟。尤其是上交高金,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上交高金原本在上海一枝独秀,现在却分解成了高金,管院和泛海三个摊子。高金的部分师资先是被复旦管院挖走,然后又被泛海挖走,就业市场也被三家瓜分,等于是高金被一分为三,谁也不再具有突出优势。至此上海经管优势分散,含金量稀释,宽度增加,高度降低,再也形不成拳头。上海经管重新洗牌的结果,使其整体地位结结实实地回归复交本分,再也没有力气叫板北大清华。好比魏,赵,韩三家分晋使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烟消云散是一样的道理。
如何看待保研到低一档学校? 来议论议论吧
别以为招到几个TOP2的推免生自己就成TOP2了 那是自欺欺人。有些学校招到几个TOP2的推免生受宠若惊,奔走相告,年年如此,其实哗众取宠。只要你还拿TOP2来给自己贴金,就说明在内心你只能仰望人家,有自卑感。其实,单看生源的学校并不科学,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必然是要洗洗牌的。
就业报告会不会有水分? 反正自己说了算,也没有第三方权威认证,那么,为了吸引生源,就业报告有没有可能性注水,比如平均薪酬什么的,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人大汗青PK上交高金已见分晓了? 想当初,人大汗青只招20来人,不收学费,实行三年制,那阵子含金量确实不错。当时上交高金也只招20来人。记得当年两家经常在人大经济论坛上赛就业,常常争得面红耳赤。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大汗青招生规模扩大了不少,也不免学费了,三年制也改两年制了,含金量相应也就降低了。上交高金招生规模也扩大到当年的三四倍了。但是,现在看起来两者PK好像上交高金稍微占上风了,是不是?其原因我想可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学校整体看上交比人大好像要好点,二是人大在北京被北大清华压着,上交在上海没有高一档的学校压着它。想当初,人大汗青和上交高金踌躇满志,甚至自认为可以和北大清华争锋。但这些年来,两家的声势都下降了不少。到头来,人大还是人大,上交还是上交,和北大清华还是远远不能比拟。尤其是上交高金,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上交高金原本在上海一枝独秀,现在却分解成了高金,管院和泛海三个摊子。高金的部分师资先是被复旦管院挖走,然后又被泛海挖走,就业市场也被三家瓜分,等于是高金被一分为三,谁也不再具有突出优势。至此上海经管优势分散,含金量稀释,宽度增加,高度降低,再也形不成拳头。上海经管重新洗牌的结果,使其整体地位结结实实地回归复交本分,再也没有力气叫板北大清华。好比魏,赵,韩三家分晋使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烟消云散是一样的道理。
上海经管学院形势分析 想当初,人大汗青和上交高金踌躇满志,甚至自认为可以和北大清华争锋。但这些年来,两家的声势都下降了不少。到头来,人大还是人大,上交还是上交,和北大清华还是远远不能比拟。尤其是上交高金,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上交高金原本在上海一枝独秀,现在却分解成了高金,管院和泛海三个摊子。高金的部分师资先是被复旦管院挖走,然后又被泛海挖走,就业市场也被三家瓜分,等于是高金被一分为三,谁也不再具有突出优势。至此上海经管优势分散,含金量稀释,宽度增加,高度降低,再也形不成拳头。上海经管重新洗牌的结果,使其整体地位结结实实地回归复交本分,再也没有力气叫板北大清华。好比魏,赵,韩三家分晋使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烟消云散是一样的道理。
就业报告会不会有水分? 反正自己说了算,也没有第三方权威认证,那么,为了吸引生源,就业报告有没有可能性注水,比如平均薪酬什么的,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人大汗青PK上交高金已见分晓了? 想当初,人大汗青只招20来人,不收学费,实行三年制,那阵子含金量确实不错。当时上交高金也只招20来人。记得当年两家经常在人大经济论坛上赛就业,常常争得面红耳赤。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大汗青招生规模扩大了不少,也不免学费了,三年制也改两年制了,含金量相应也就降低了。上交高金招生规模也扩大到当年的三四倍了。但是,现在看起来两者PK好像上交高金稍微占上风了,是不是?其原因我想可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学校整体看上交比人大好像要好点,二是人大在北京被北大清华压着,上交在上海没有高一档的学校压着它。
北京大学2022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admission.pku.edu.cn%2Fdocs%2F20211021104257834483.pdf%3FCSRFT%3DYG1N-J4Y4-85AO-30X7-4MMU-B19V-5XVC-6AG5&urlrefer=f01f668d1b97f2521b1e974743f762aa
北大汇丰和上交高金的本质区别 北大汇丰在北大官网的院系设置里,上交高金在上交官网的院系设置里。北大汇丰能发北大文凭,上交高金只能发上交文凭。这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其它,像大楼啊,教授啊,有钱都能修,都能聘。北大汇丰的大楼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吧?教授也不错吧,海闻院长原来是北大副校长,北大国发院创始人。还有诺奖得主萨金特。讲席教授王鹏飞也算大牛了吧。樊纲,巴曙松这些名气也很大吧。能力可以靠自己努力去提升,工作单位,就业城市都不是一成不变,唯独牌子这个东西,一旦贴上,就是永远的烙印,不可更改。
北京大学2022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admission.pku.edu.cn%2Fdocs%2F20211021104257834483.pdf%3FCSRFT%3DFMNI-3LGR-BIZ1-X241-OYM9-12ND-SUEO-5J7N&urlrefer=e11f7726a46eb0ffbce3c42f61224cf4
别以为招到几个TOP2的推免生自己就成TOP2了 那是自欺欺人。有些学校招到几个TOP2的推免生受宠若惊,奔走相告,年年如此,其实哗众取宠。只要你还拿TOP2来给自己贴金,就说明在内心你只能仰望人家,有自卑感。其实,单看生源的学校并不科学,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必然是要洗洗牌的。
招些末流清北生装点门面罢了 我说的有些吹嘘生源好的二当学校
关于高金的就业我就想问 关于高金的就业我就想问,你这个就业报告有没有水分?比如平均年薪什么的。对个别就业确实突出的同学来说,是人家自身优秀还是你高金化腐朽为神奇了?假如人家能去北清,还能不能拿到这种档次的offer?如果能,你把人家骗过来,让一档的人才贴二挡的牌子,那人家岂不是亏了?再说,外资就一定比中央国家机关这样体制内的就业好吗?我那个北清身高2米的比喻是就学校牌子的含金量而言的,不是指个人。北清也有学渣,西财也有学霸,光华今年59个金融硕士当中不就录了两个西财的吗。说复交身高1米左右,你还别不服气,对不起,没办法,你的很多主要指标就只有北清的一半左右,要面对现实。
泛海吹自己招了许多北清吗? 深圳,杭州,东莞中小学都招了许多北清去当老师,北大生物保研武大,复旦保研双非,上交保研北京语言大学,招到北清能证明生源好吗?值得受宠若惊,奔走相告吗? 泛海靠什么吸引生源? 论就业表现,还没有毕业生。论质量,还没有培养经验。论TITLE,也只是第二档次的学校。论规模,一上来就100人左右了,也不算啥精品了,高金头一届都才招十来个人呢。如果说是靠免费吸引生源,这显然不可持续。不是说你定位啥啥,你对标啥啥,你就是啥啥,自己说了就算的话,那我也要对标诺奖得主,明天就抱个诺奖回家。据说泛海招到不少北清,但我一贯认为,生源好坏不能单看学校,去年武大也招了十来个北清,汇丰以前七八十个北清的时候你们也说人家生源不好。高考三年之后,到了保研季,理所当然会有一次洗牌,有些北清的同学保到了低一档,甚至低两档的学校,而一些差一点学校的同学保到了北清。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你去看看北大光华金融硕士的录取名单,59个人当中就有22个不是北清的,如果北清学生的素质一定好于其它学校的话,我相信北大光华录取100%的北清不会有一点问题。北清保研名额比其它学校多得多,不可能都能留在TOP2,必然有一部分会溢出到低一档的学校。
如果说北清身高2米,复交大概1米左右。分数线倒是咬得很紧,这是因为分数是连续分布的,而北清和复交之间又没有其它的大学,但实力的落差是巨大的,几分之差就量变到质变了。北清代表国家的高度,其他学校都只能代表地方的高度。北清在政界的优势巨大,清华不用说了,北大现任的本科校友有两个政治局常委,3个政治局委员。在任最高领导只参加北清校庆,只有北清可以直接落户上海,天津面向北清招收选调生,考上北清奖金可达几十万,考上其它学校可能一分钱没有,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大学品牌价值,其它学校不及北清一半等等。
15岁了,北大汇丰发展得怎么样? 大楼:无疑是高大上的。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83855370&urlrefer=2928de06a505f58282a732646a5cf40d 大师:有了诺奖得主。 认证:主要认证全部通过。 国际化:成立了牛津校区,即将和剑桥大学联合办学,明年开招国外,境外本科生。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phbs.pku.edu.cn%2F2019%2Fmedia_1028%2F6585.html&urlrefer=9e9bbf5743d9620e3b1cdcf0e7b9381d 区位:深圳新晋示范区并跻身全球十大金融中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utenews.com%2Ftianxia%2Fp%2F200176.html&urlrefer=aa4670c8b581b72b433d1ba2ca9f3e71 总结: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ztqb.sznews.com%2FPC%2Flayout%2F201910%2F25%2Fnode_A09.html&urlrefer=fea462f41211653702873f020a7585e3
谈谈北大汇丰和上交高金的生源
贵吧受到黑客攻击,致使从某些IP发出的帖子只有发帖者本人可见 请处理
贵吧受到黑客攻击,致使从某些IP发出的帖子只有发帖者本人可见 请处理
2019院士增选正式结果 北7清6复1交2
2019院士增选正式结果 北7清6复1交1
新时尚:通过招北清学生来提高知名度 一是保研,招到北清学生都要大肆宣传。 二是就业,不止是深圳,东莞一个中学今年都招到了7个北清,明年还可能会有19个北清过去当中学教师,通过媒体炒作大大地提高了这些中学的知名度。
新时尚:通过招北清学生来提高知名度 一是保研,招到北清学生都要大肆宣传。 二是就业,不止是深圳,东莞一个中学今年都招到了7个北清,明年还可能会有19个北清过去当中学教师,通过媒体炒作大大地提高了这些中学的知名度。
泛海靠什么吸引生源? 泛海靠什么吸引生源? 论就业表现,还没有毕业生。论质量,还没有培养经验。论TITLE,也只是第二档次的学校。论规模,一上来就100人左右了,也不算啥精品了,高金头一届都才招十来个人呢。如果说是靠免费吸引生源,这显然不可持续。不是说你定位啥啥,你对标啥啥,你就是啥啥,自己说了就算的话,那我也要对标诺奖得主,明天就抱个诺奖回家。据说泛海招到不少北清,但我一贯认为,生源好坏不能单看学校,去年武大也招了十来个北清,汇丰以前七八十个北清的时候你们也说人家生源不好。高考三年之后,到了保研季,理所当然会有一次洗牌,有些北清的同学保到了低一档,甚至低两档的学校,而一些差一点学校的同学保到了北清。劝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你去看看北大光华金融硕士的录取名单,59个人当中就有22个不是北清的,如果北清学生的素质一定好于其它学校的话,我相信北大光华录取100%的北清不会有一点问题。北清保研名额比其它学校多得多,不可能都能留在TOP2,必然有一部分会溢出到低一档的学校。
2019年国家杰青项目正式公布 北22清14复11交5
2019年国家杰青项目正式公布 北22清14复11交5
也谈北大汇丰和上交高金的生源
泛海靠什么吸引生源? 泛海靠什么吸引生源? 论就业表现,还没有毕业生。论质量,还没有培养经验。论TITLE,也只是第二档次的学校。论规模,一上来就100人左右了,也不算啥精品了,高金头一届都才招十来个人呢。如果说是靠免费吸引生源,这显然不可持续。不是说你定位啥啥,你对标啥啥,你就是啥啥,自己说了就算的话,那我也要对标诺奖得主,明天就抱个诺奖回家。据说泛海招到不少北清,但我一贯认为,生源好坏不能单看学校,去年武大也招了十来个北清,汇丰以前七八十个北清的时候你们也说人家生源不好。高考三年之后,到了保研季,理所当然会有一次洗牌,有些北清的同学保到了低一档,甚至低两档的学校,而一些差一点学校的同学保到了北清。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你去看看北大光华金融硕士的录取名单,59个人当中就有22个不是北清的,如果北清学生的素质一定好于其它学校的话,我相信北大光华录取100%的北清不会有一点问题。北清保研名额比其它学校多得多,不可能都能留在TOP2,必然有一部分会溢出到低一档的学校。
今年各校都上了几个院士啊? 据说北8清5复1交2?
今年各校都上了几个院士啊? 据说北8清5复1交2?
泛海靠什么吸引生源? 泛海靠什么吸引生源? 论就业表现,还没有毕业生。论质量,还没有培养经验。论TITLE,也只是第二档次的学校。论规模,一上来就100人左右了,也不算啥精品了,高金头一届都才招十来个人呢。如果说是靠免费吸引生源,这显然不可持续。不是说你定位啥啥,你对标啥啥,你就是啥啥,自己说了就算的话,那我也要对标诺奖得主,明天就抱个诺奖回家。据说泛海招到不少北清,但我一贯认为,生源好坏不能单看学校,去年武大也招了十来个北清,汇丰以前七八十个北清的时候你们也说人家生源不好。高考三年之后,到了保研季,理所当然会有一次洗牌,有些北清的同学保到了低一档,甚至低两档的学校,而一些差一点学校的同学保到了北清。劝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你去看看北大光华金融硕士的录取名单,59个人当中就有22个不是北清的,如果北清学生的素质一定好于其它学校的话,我相信北大光华录取100%的北清不会有一点问题。北清保研名额比其它学校多得多,不可能都能留在TOP2,必然有一部分会溢出到低一档的学校。
新时尚:通过招北清学生来证明自己的卓尔不群 一是保研,招到北清学生都要大肆宣传。 二是就业,不止是深圳,东莞一个中学今年都招到了7个北清,明年还可能会有19个北清过去当中学教师,通过媒体炒作大大地提高了这些中学的知名度。
新时尚:通过招北清学生来证明自己的卓尔不群 一是保研,一些TOP2之外的学校招到北清学生,受宠若惊,奔走相告。 二是就业,不止是深圳,东莞一个中学今年都招到了7个北清,明年还可能会有19个北清过去当中学教师,通过媒体炒作大大地提高了这些中学的知名度。
北大汇丰现状 北大汇丰现状
如果说北清身高2米,复交大概1米左右。分数线倒是咬得很紧,这是因为分数是连续分布的,而北清和复交之间又没有其它的大学,但实力的落差是巨大的,几分之差就量变到质变了。北清代表国家的高度,其他学校都只能代表地方的高度。北清在政界的优势巨大,清华不用说了,北大现任的本科校友有两个政治局常委,3个政治局委员。在任最高领导只参加北清校庆,只有北清可以直接落户上海,考上北清奖金可达几十万,考上其它学校可能一分钱没有,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大学品牌价值,其它学校不及北清一半等等。
北大汇丰现状 大楼:无疑是高大上的。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83855370&urlrefer=2928de06a505f58282a732646a5cf40d 大师:有了诺奖得主。 认证:主要认证全部通过。 国际化:成立了牛津校区,即将和剑桥大学联合办学,明年开招国外,境外本科生。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phbs.pku.edu.cn%2F2019%2Fmedia_1028%2F6585.html&urlrefer=9e9bbf5743d9620e3b1cdcf0e7b9381d 区位:深圳新晋示范区并跻身全球十大金融中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utenews.com%2Ftianxia%2Fp%2F200176.html&urlrefer=aa4670c8b581b72b433d1ba2ca9f3e71 总结: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ztqb.sznews.com%2FPC%2Flayout%2F201910%2F25%2Fnode_A09.html&urlrefer=fea462f41211653702873f020a7585e3
关于高金的就业我就想问 关于高金的就业我就想问,你这个就业报告有没有水分?比如平均年薪什么的。对个别就业确实突出的同学来说,是人家自身优秀还是你高金化腐朽为神奇了?假如人家能去北清,还能不能拿到这种档次的offer?如果能,你把人家骗过来,让一档的人才贴二挡的牌子,那人家岂不是亏了?再说,外资就一定比中央国家机关这样体制内的就业好吗?我那个北清身高2米的比喻是就学校牌子的含金量而言的,不是指个人。北清也有学渣,西财也有学霸,光华今年59个金融硕士当中不就录了两个西财的吗。说复交身高1米左右,你还别不服气,对不起,没办法,你的很多主要指标就只有北清的一半左右,要面对现实。
泛海靠什么吸引生源? 泛海靠什么吸引生源? 论就业表现,还没有毕业生。论质量,还没有培养经验。论TITLE,也只是第二档次的学校。论规模,一上来就100人左右了,也不算啥精品了,高金头一届都才招十来个人呢。如果说是靠免费吸引生源,这显然不可持续。我一贯认为,生源好坏不能单看学校,去年武大也招了十来个北清,汇丰以前七八十个北清的时候你们也说人家生源不好。高考三年之后,到了保研季,理所当然会有一次洗牌,有些北清的同学保到了低一档,甚至低两档的学校,而一些差一点学校的同学保到了北清。劝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你去看看北大光华金融硕士的录取名单,59个人当中就有22个不是北清的,如果北清学生的素质一定好于其它学校的话,我相信北大光华录取100%的北清不会有一点问题。北清保研名额比其它学校多得多,不可能都能留在TOP2,必然有一部分会溢出到低一档的学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