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才0
什么是人才0
关注数: 8
粉丝数: 86
发帖数: 4,495
关注贴吧数: 5
有人认识这些船吗? 感觉布局一个比一个奇怪
有没有人认识这些战列舰? 很好奇这些战列舰的图标都是以那些战列舰为原型做的,好像没看到过一模一样的。
40HX显卡需要保养吗? 就比如换一下硅脂,清理一下灰尘之类的保养工作,还是说就是把显卡插上去后猛猛干?其他啥也不管,直到坏了为止? 目前我这张40HX买回来就是直接插上就用,到现在用了大概2个月了,还没出毛病,不过我感觉我好像只用得到40HX六成的性能,基本没几个游戏能跑满40HX的,但不知为何玩起来有点卡。
什么是“绒布球玩具” 新人求问,“绒布球玩具”具体是指什么?大概长什么样?
火箭车的强度如何? 有人说这玩意很烂,只能用于整活,例如组一大堆12速摩步师,然后往里面加火箭车,摩托化防空炮,摩托化反坦克炮,上各种支援连,之后用这玩意光速拿下各个小国。 于是我自己尝试加强了一下,就是不知道怎么改燃油携带量,打算做一个能3天从苏联边境开到柏林的超速师。
有人说43年中坦和现代坦克很废是因为没有45年科技 于是我就加了两个45年科技,顺带还加了两个大概率之后43年坦克和现代坦克才能带的炮,各位觉得参数咋样? 目前还有个问题就是图标不知为何加载不出来。
这种地方真的用不了机坦吗? 24个机坦师加上24个步坦师,攒满计划条都推不动,只能空降破局了吗?等我截图的时候就剩3个师在打了。 部队编制如图二所示,不知道为啥喷火支援连出不来,就没上了,空中支援也有,一共上了600架中型战术轰炸机,就是制空权没拿下来,主要是战斗机产能有限,目前正在考虑要不要减产坦克,增产重型战斗机,毕竟中坦现在有过万的库存了。 莫非得掏出我的神秘武器才行了吗?
话说这船是怎么回来的??? 本以为那个强度0.4的就很离谱了,没想到还有强度0.0的
钢丝海战输赢判断标准是什么? 我怎么感觉我更亏啊?另外德三家的潜艇怎么会跑到那霸这边来???
各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准备搓一艘莱比锡级轻巡的升级型号,时代背景是1940年,各位觉得怎么设计合适?要求是必须要有雷达系统,使得我舰具备夜间作战能力,同时为了应对来自空中的威胁,防空能力也要比莱比锡级更好,在火力上也要强于英国的轻巡。
萌新造的第二艘大巡/重巡,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根据网上查找到的82型重巡的设计草图,以及自己对大巡的理解,搓了一艘大巡,就是重量超出了预期,原计划是3.5万吨左右,结果感觉咋改都压不到3.59万吨,除非去掉一座主炮塔,但那样就不能碾压阿拉斯加级大巡了。 不过好在航速还可以,能跑到36节,就是防空能力不理想,第四波都不能无伤通过,另外在增加了一座主炮塔,略微削减防护的情况下,吨位还只是重了一千多吨,这么看毛子的原设计还是存在吨位浪费的情况的。 图四是82型的设计指标,我这个应该要比原版82型更强吧?
为啥德国当时不搞三联装38厘米口径舰炮? 明明当时德国是有三联装主炮塔的技术的啊?顺带问一下,能不能把三联装283的炮塔拉皮放大后,再把38厘米口径舰炮塞进去?这样就能得到一座三联装38厘米口径舰炮了,再给俾斯麦换上三联装380炮,那火力绝对杠杠的。
有人有和我一样的问题吗?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电脑看个贴吧都会卡,玩原神的时候也是一样,甚至打开任务管理器,CPU都会短暂跑满,我记得以前还不会这样啊?至于CDR会卡……没想到都已经升级到2024年版了,还只支持单核优化…… 更换了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应该只会增大显卡的负载吧?目前还能想到的问题就可能是应用了自定义缩放比例,话说画面缩放会影响CPU占用吗?
怎么做出一艘4座三联装305炮,重量不超过3.5万吨的重巡? 计划设计一艘比82型更轻,但比阿拉斯加更强的重巡,但现在严重超重了怎么办?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哪艘船? 我指的是这个侧视图是哪艘船的侧视图,请忽略上方的名字。
1945~50年代的重巡能打过条约战巡吗? 至少游戏里他打不过,就以苏联的66型重巡,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巡为例
萌新第一次尝试造CA/B,应还怎么设计比较好? 打算建造一艘2万吨左右的重巡……或者大巡??? 反正就是2万吨左右的次等高速主力舰,目前的计划是用不少于12门8寸主炮,毕竟9门8寸主炮的投射量感觉小了点,能上15门固然最好。 目前造了个毛坯,但试航的时候发现吃水深度似乎有点太深了,我主装甲目前才14厘米厚啊?直到水线下部分船体加到10米高才解决问题,而且目测吃水深度应该在11米以上,不知道这个吃水深度对不对,大和级战列舰好像也就这么深的吃水吧? 船体部分位置剖面如下
这回应该就能解决补给中心修建太慢的问题了 就问你们是否有因为在烂地里,装甲师吃不上饭,坦克喝不上油,导致你的步坦干不过步炮而烦恼?是否有因为修建一个补给中心需要半年,而导致我方部队进展缓慢,让人十分头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决议,这个决议能有效解决补给中心修建速度慢的问题,可以说,只要你的民工多,补给中心就能修的飞快,可以说是非常的好用。 不知各位吧友们有没有更好的想法,帮助我改进这个mod。
为什么我的步坦还是打不过步炮? 一样的编制,怎么在平原有油就能以少胜多,到了烂地就废了呢? 不过这回总算是看到本子AI训中坦师了,葱单挑的结果来看,还是我的设计更胜一筹。
AI终于学会爆坦克了 研究了一天了,终于让AI爆坦克,看看到时候会有什么战斗力。 另外不知为何AI只会一个劲的爆轻坦师,而且编制还和我设计的不太一样,我设计是8摩8坦,不知为何AI这边是6摩8坦,有点不太理解。
话说钢丝有没有“浅水重炮舰”这个舰种? 自己尝试设计了一下,感觉好贵啊,不过这船居然能被算成主力舰,感觉有点离谱,不知道对地支援效果咋样,能否像历史上英国的那些“浅水重炮舰”一样,出色的完成他们的任务。
为什么没有没有国家尝试造BCG? 我看冷战时期有DDG、FFG、CG,为啥没有BCG,是因为导弹太贵了,填不满BCG的500个垂发单元吗?
这句话现在还适用吗? 有人说:“买i3不如买E3,买i5不如买E5”,但有些人又说:“买新不买旧,早买早享受”,这两句话现在还适用吗? 就以2千(不含显示器)~3千(包含显示器)元预算装机为例,要求是能在2K分辨率下畅玩主流游戏,这种需求用新i5/i3搭配B760/H610比较好,还是用E5/E3搭配X79/H61比较好?
多大的舰体才能容纳5座双联装380舰炮? 简单比了一下,感觉380炮尺寸虽然没有大多少,但是重量非常重,只是放了一座做对比,就从5.2万吨增加至5.7万吨,意味着一座炮塔就5千吨,计划安装5座,加起来就2.5万吨,比三联装283炮要重不少,要知道我的舰体重量才4万吨啊?那这要多大的舰体才能容纳?
英特尔会不会推出只有LP-E核心的CPU? 毕竟英特尔之前就发布了只有小核心的N355、N250、N150、N50处理器,现在酷睿Ultra系列又出了个LP-E核心,会不会出个只有LP-E核心的CPU? 也不知道这个级别的CPU会不会打不过手机SOC,毕竟以前的8gen3就已经强于赛扬四核了。
这个厚度的装甲有这么厉害吗? 看描述说是可以做到防御所有已知的舰炮攻击,也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军舰用过这么厚的装甲
这个厚度的装甲,在现实中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防御所有舰炮的攻击? 在别的游戏里试了下,貌似就大和的460舰炮能干穿,别的炮打上去要么未击穿,要么跳弹,重量也是真的重。
话说历史上有长这样的坦克吗? 没事去尝试找了一下钢丝里面的一些坦克,轻坦的模型看起来像是瑞士的L60轻坦,中坦的模型看起来像是法国的查尔B1,但这个中坦的模型就有点抽象了,历史上有长这样的坦克吗?
历史上有长这样的坦克吗? 如图所示。
桅杆插不下了怎么办? 如图,怎么解决比较好?总不能把雷达装烟囱上吧? 顺带给我的新战舰改了个名,既然是德意志级装甲舰的放大改进版,那就叫“大德意志级战列舰”算了,就是不知道小胡子看了我的设计会怎么想。
自己尝试搓了个快点的车。 萌新第一次做科技树的mod,我觉得这才是摩托化部队应有的速度。
海军将领怎么刷? 打了超级本子差不多1000艘船吧?给我练到9级了,不知道海战怎么算经验的,目前练出一个这种属性的海军将领,应该还可以吧? 另外这个军官团职务应该选啥?
打算搓一艘大船,这样设计如何? 前半截打算参考纳尔逊,后半截参考金刚级,主炮统一用三联装主炮,副炮和防空炮还在想装啥,大概设计如下图所示。 现在还在想要不要再激进一点,把舰体拉长,在加一坐主炮塔,这样前半截继续参考纳尔逊,中间参考甘古特级,后面参考金刚级,这样就能有7座三联装主炮塔,一次齐射21发炮弹,但这样长宽比可能会达到10:1,和本子的巡洋舰一样苗条了。 或者保守一点,把中间的主炮塔去掉,毕竟一个烟囱的动力太弱了,而且这个设计还没有水上飞机弹射器,打算把中间位置换成水上飞机弹射器和烟囱,提高动力,同时还能安装更多的防空炮,提高防控能力,同时舰体也不会太苗条,大概能控制到6~8:1之间。 所以吧友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同吨位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哪个强? 同吨位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哪个强?
大型驱逐舰打不过同吨位的巡洋舰吗? 简化加强版球磨级也是完工了,零件数量大幅减少,有效缩短了载入时间,以及系统资源的占用,既然完工了,就测一下,看看到底是大驱更强,还是小巡更强。 从纸面数据来看,超级球磨只是比我的大驱每侧多两门120副炮,每侧多一座鱼雷发射管,装甲防护能力的话,超级球磨主装甲带是76毫米,大驱是50毫米,航速的话,大驱更快,当然小巡也不慢了,吨位则相差不是很大,血量两者基本相当。至于谁更强大只有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同样是王者5V5模式,在我亲自操作大驱的情况下,任旧不敌超级球磨,并且我是接连测试了三次,结果都是一样的,大驱打不过小巡。 是我的技术不行吗?还是说我的对比测试方式有问题,可是1对1模式的时候又能打赢,怎么王者5V5模式就不行了呢?
这个有影响吗? 显卡控制面板打不开了
如果让吧友们,用20世纪30年代的技术,设计一艘更强大,但造 如果让吧友们,用20世纪30年代的技术,设计一艘更强大,但造价又不比球磨级高多少的轻巡,用于替代老旧的球磨级轻巡,各位会怎么设计?
什么是高配球磨级轻巡? 隔壁知乎有人说我这艘DD的设计指标有点像是球磨级轻巡的Plus版,比球磨级更强的雷击能力,更快的速度,更猛的火力,以及相似的吨位和体型(远洋作战能力不详)。 我去搜了下,还真是,都是5000~6000吨级的船,难怪有人说我这个船不能叫大驱,不过既然不能叫大驱,应该叫啥?小巡? 由于在系统存档里面找不到球磨级(但是战役里面却有),只能是上创意工坊上面找了一艘,感觉还原度是很高,但不适合用来对战,因为零件太多了,而且可能是我的电脑不行吧?光是载入这艘船都花了半分钟,载入后转动视角都很卡。 目前是打算搓一艘对战优化版超级球磨,同时为了照顾我的低配电脑,零件不会搞太多,估计也就搞个4~5百左右吧。 不知道各位吧友会怎么设计这艘“超级球磨”,目前我是打算给它的7座单装140炮,换成6座双联装140炮,这样就能火力翻倍,然后我再试试我的大驱能不能干赢同吨位的轻巡。
这是怎么回事? 尝试给我的40HX打驱动,结果就这样了,这该怎么办?
小白第一次用矿卡,有很多问题需要请教各位大佬 使用40HX显卡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2K分辨率下表现如何? AMD显卡驱动和NVIDIA显卡驱动可以同时存在吗? 另外电脑机箱装不下怎么办? 显卡被PCI-E3.0x1转M.2转接卡挡住了怎么解决?延长线目前被无线网卡占用了。
这个问题各位大佬们是怎么解决的?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一直没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不知道鸽星会不会给顶点编辑船体更新一个增加顶点的功能,要是有这个功能的话应该就会好很多了。 还是说上翘舰首不是这么做的?
鸽吨与公吨应该如何换算? 有一位知乎老哥认为我这艘大驱不可能这么轻,吃水也不可能这么浅,马力不可能这么大,航速也不可能这么快, 他说的内容如下:于是对舰体做了大量的优化,首先就是修改舰体,把船体变尖一点,之前的设计我看了下,确实有点平了,同时增加水线下的船体高度,现在已经从最初的3米增加到了5米,另一个就是排水量,从第二次修改的4900吨,增加到了5400吨,不过这样改进后的结果就是,血量有所增加,但航速大幅下降,最快只有44节了。虽然实际吃水深度我个人感觉应该还是只有4米,另外根据一个老哥的建议,增加了吊机和交通艇(应该是这个吧?)。舰桥暂时还没有想出来怎么做出塔什干级驱逐舰的那个流线型舰桥,只能是暂时用圆形舰桥顶着,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看。 还有人说我这个大型DD两侧的过道太窄了,我感觉蛮宽了啊?反正我试了下,应该是不会阻挡鱼雷发射管的转动,另外有人说我这船做的有点粗糙,我寻思着系统船好像大部分也就几百个零件吧?至于其他的细节我也想不到啥了,目前在想要不要做一个上翘的艏楼,因为在风暴中航行时,还是会有舰艏上浪问题,但艏楼一般也就这么高了,只能是再加个上翘来解决。最后就是为啥在菜单界面上我这船舰体的颜色和加班的颜色是一样的?我记得我上了两个不同的色啊。
下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还会支持win10吗? 看到有部分文章里写到,win10在B860平台上出现了兼容性问题,在下一代会不会出现更多的类似问题。毕竟win10系统将在今年停止技术支持
40HX能带2K吗? 游戏的配置要求如下,不知道这卡能不能满足这游戏2K分辨率下画质拉满的要求,反正UHD630在2K分辨率下玩这个游戏直接卡成PPT。
对我的大型DD做了进一步改进 首先稍微优化了下船体,根据知乎老哥的建议,改了吃水深度,并添加了舷窗,顺带给我的DD刷了个漆,就是感觉这个颜色有点怪怪的,这个RGB值怎么调都不太满意,细节的话暂时先这样吧? 另一个就是拆掉了中间的鱼雷发射管,因为我大概比了下,好像确实有可能会出现鱼雷砸在甲板上的情况,因为没有截到图就不放了,具体表现就是鱼雷打不出去,差不多得把准星完全侧过去才行,或者中间修个鱼雷库?(就是不知道这玩意应该长啥样就是了,本子那个是鱼雷复装装置) 航速一如既往的快,在优化了船体和修改了烟囱后,马力虽然少了一半,但极速仍然能达到惊人的48接(隔壁知乎老哥觉得极不合理,认为我这船撑死40节,不过鸽星嘛……) 拆了中间的鱼雷发射管后,中间位置就空出来了,水上飞机我倒是觉得没啥大用,就放弃吧,不知道装点啥好。
20世纪30年代的装甲/重型巡洋舰,能打赢前无畏舰吗? 感觉那个时候的重型巡洋舰吨位已经很接近以前的早期的前无畏舰了,不知道能不能干的过,至少游戏里的装甲巡洋舰能干赢前无畏舰。 但更好的测距仪,火控雷达的出现,应该能帮助重型巡洋舰在射击精度,和有效射程方面提供极大的帮助吧?
有人说我这是四不像? 花了点时间改进了一下,终于能打赢前无畏了,但有人说我这玩意长的四不像的,说是巡洋舰,但廓炮一大堆,完了长宽比又和战列舰差不多,说是无畏舰,主炮又是巡洋舰的炮,防护能力也和巡洋舰一个水平。 目前在想到底是改成条约重巡,还是改成1战时期的无畏舰。
我这艘DD需要减少长宽比吗? 有人说DD的长宽比不能小于10:1,不然灵活性不行,且不合理,但又有人说远洋大型DD长宽比应该小于10:1,因为远洋作战时遇到的海况非常复杂,如果过于苗条,有可能会把自己扭断。 另外我这艘船需要减重不?现在已经干到5.9千鸽吨的排水量了,换算成公吨应该是多少? 目前主体工作基本完成,武备基本确定,鱼雷发射管如图三那样排列应该没问题吧?至少这样设计不会影响鱼雷发射管转动。 另外令我没想到的是,毛子历史上还真搞过40型驱逐舰,难怪有人说我这个40型驱逐舰怎么做的一点都不像,那我这艘暂时改名叫40bis型驱逐舰吧。或者叫20bis型驱逐舰? 航速还是一如既往的快,但有人说这个速度和马力极不合理,话说一艘超级DD多大马力合适?至少在钢丝里,驱逐舰的马力最大是5万,但这个马力的引擎能满足4000+排水量,40节以上的最大航速,航程3000海里的要求吗?
有没有大佬能指点一下? 打算以20世纪30年代的技术,搓一艘排水量4~5千吨左右,最大航速不低于45节,主炮塔数量4~5座,最好能搭载1~2架水上飞机的大型驱逐舰。 现在还只是捏了个大概的造型,就是不知道这两个烟囱的位置要不要调整一下,鱼雷的话也还在想怎么摆放比较合适,感觉只携带两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数量有点少。 目前打算参考苏联的塔什干级驱逐舰,主要还是看他的那个流线型舰桥挺不错的,但不知道怎么捏出这种形状,有没有大佬能指点一下? 另外有人说我这个DL有点肥,我感觉还好吧?
以一战前的技术设计一艘重巡,怎样设计才能吊打前无畏 打算用这游戏里没有任何国籍的部件搓一艘拳打前无畏,脚踢条约巡的重巡。 目前采用的是5座双联装203炮设计,副炮则是弄了些152炮,每侧各五门,主装甲带100毫米,其余位置32~50毫米,动力的话用的是小型烟囱,毕竟就这玩意没有国籍,但动力感觉有点弱,就放了9座在后面那个大烟囱里面,防空用的是畅销全球的厄利孔机炮。 但试了一下,连图三这种前无畏舰都打不过,难道能吊打前无畏舰的间战期型战舰,就只有后无畏舰和二战时期的重巡吗? 目前是想只用图2里的武器去设计。
还是回归原设计算了 要想在搭载两座381点情况下,吃水深度控制到4米左右,难度确实大,只能是改回一座算了,或者把后主炮改成203炮会好点吧? 毕竟浅水重炮舰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地支援,且造价还要低廉,而这其中成本最高的就两个,一个船体,一个主炮塔,发动机随便凑合,副炮的话,有钱上113毫米高平两用炮,没钱……啥便宜上啥,这种情况下确实只能采用单主炮塔设计了。
为啥上2座双联381会沉? 我已经把舰体宽度从之前的14米加宽到18米了啊?照理来讲,浮力应该增大了不少,甚至为了减重,我还掏空了舰体,且仅掏空了水位线以上的部分,为啥浮力不够用呢? 看百度上的数据,暗黑界号宽度达到了26米,看图片怎么也不像26米宽的样子。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将后面的381炮换成口径更小,重量更轻的13.5寸炮,同时大幅度缩小舰岛体积,减重量 ,这回算是浮起来了,但前面的吃水深度貌似要深一些。
我的浅水重炮舰主体基本完成 顺带做了个加强版本,就是要想上2座381,得多大的舰体才行,航速无所谓,对地支援要啥速度啊。
准备搓一艘浅水炮舰,各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打算参考突袭2里的抽象浅水炮舰,有人说这游戏里的这艘船比例极不协调,但要知道,这是和红警一个时代的游戏,那个时候的游戏普遍存在单位比例失衡问题(尽管到了红警三还是有这个问题,但突袭三就没这个问题了,就是突袭三的军舰体型不是一般的大,几乎能铺满整个屏幕)。 有人说这船原型是暗黑界号,但看了下暗黑界号的381主炮,尺寸不是一般的大,要想在狭小的舰体上塞两座似乎不太现实,就改成了两座203,也有可能是我的舰体太小了,所以才装不下。
看到一位老哥的意见,话说决议能实现这些效果吗? 目前的效果如下,话说决议能给特定类型的单位加软攻之类的东西吗?
炮坦之争现在有结果了吗? 我决议抖写出来了,但暂时还没确定效果应该是什么。
话说校长要加入这个吗? 如图,准备干超级本子,不过这个事件完全是逼着我在苏德两国二选一啊?
有没有人认识这艘船? 突袭2英国任务第一关里面的船,游戏里没有这艘船的名字,只知道是英国的,主炮是203毫米口径舰炮,副炮是3英寸舰炮,防空炮为37毫米口径防空炮,游戏里没有具体型号。 外观如下。
钢丝有没有绿/黄条消失术? 目前只知道核弹可以,但等着玩意点出来了,黄花菜都凉了,也就打加强本子用过。
通用坦克制造商好用吗? 尝试给东大加了一个,开了第三个科研槽就能用。这个制造商会减装甲厚度,但貌似能增加产量,和莫洛佐夫设计局相比,哪个更好? 目前给我的感觉就是,解决了和苏德翻脸后没有制造商可用的问题,虽然给的加成不多,但总比没有好,另外这个通用制造商最后一个点那个更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