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永夜 光明永夜
等妳拥抱~
关注数: 20 粉丝数: 1,587 发帖数: 7,562 关注贴吧数: 166
三款吃鸡游戏都玩了,说一下为什么终结者2最后会胜出 三款游戏均冲击过app store 第一名, 小米枪战和荒野行动缺乏后劲,唯独终结者2稳中有升,现在荒野行动由于暂停测试入口,不在榜首,小米枪战也已经跌落到农药后面,长线来看,终结者2就相当于moba中的王者荣耀, 后来居上成爆款,荒野行动相当于全民超神,小米枪战相当于自由之战,首发优势明显,敌不过大厂资源,市场经济下,简单说下为什么大部分手游玩家最终会选择终结者2 手游成为爆款三个必要点 碎片化娱乐 轻量级操作 社交化属性 一味的模仿pc端的绝地求生,只会提高游戏的难度和操作性,过于硬核很显然不适合大众,大部分人是绝对不习惯手机操作tps射击游戏的 吃鸡手游明显只符合其中碎片化娱乐和社交化属性两点,至于轻量级操作,从目前三款游戏中,终结者2明显是做的最好的 1.终结者2里面装备捡起来会自动帮你配置,性能好的配件会自动覆盖差一点的配件,完全不需要你手动操作,而且在捡装备之前,会高亮显示你缺乏的装备,不需要的装备直接扔掉即可,哪些东西拿多了,哪些需要或者不需要一眼便知,不需要挑选,简直就是无脑点点点,简化了背包挑选操作的复杂性.而小米枪战和荒野就没有这么方便了,捡起来一些枪械配件,还需要打开背包自己去安装,捡到更好的配件,也需要自己去手动配置.虽然提高了玩法,但远离了手游的初衷,增加了复杂的操作 2.手游的碎片化娱乐就决定了一场游戏以快节奏为主,目前来看,还是只有终结者2做到了这一点.众所周知,pc端吃鸡地图很大,跑毒时间长,想要吃鸡需要很长时间,虽然死了中途可以退出,但谁不想吃鸡呢,荒野行动整个游戏机制就是照搬pc绝地求生,也是地图很大,没错,这很符合pc端玩家玩手游的胃口,但绝对不符合大多数轻量级的手游玩家,试想一下,一个刚玩吃鸡手游的人,跑了半天地图被毒死或者看不到一个人,他还会继续玩这个游戏吗?手游注定就是快节凑的结束战斗,刺激战斗来吃鸡,终结者2为了保证这一点,缩小地图,增加开局人数到120人,落地紧张刺激,毒气时间缩小,吃鸡时间大大缩短. 3.画面, 一个游戏想要成爆款必定要符合广大女性玩家的胃口,有了女性玩家,才有广大男性同胞邹之若骛,王者荣耀很能说明问题,凭借天美工作室的美工能力,吸引了无数女大学生之类的女性玩家.这一点还是终结者2赢了,荒野行动和小米枪战偏向写实的画面风格,和红色风格的世界观就偏离了女性玩家市场.人物五大三粗,相信女性玩家玩起来都没什么代入感,相反终结者2就是比较偏向美式动画向的风格了,画面鲜艳,颜色靓丽,不仅不写实,人物还向二次元化发展.后期人物服装多了,相信没有哪个玩家不喜欢玩时装的. 还有太多 总结 终结者2在没有偏离大逃杀玩法情况下简化游戏机制,缩小地图,提供声音方向的小白式的功能 大大提升了手游的可玩性和快节奏战斗化,另外两款荒野行动和小米枪战一味模仿pc吃鸡,操作复杂,地图大跑半天看不到一个人,不适合手机上玩,玩法太过硬核,不适合大部分手游玩家,综合现在的数据来看,我比较看好终结者2胜出
看新闻三体电影被光线接盘了? 但接盘《三体》考验光线“真工夫”   值得关注的是《鬼吹灯之龙岭迷窟》,这并非陆川版《九层妖塔》的续集,而是是梦想者电影与光线影业合作的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余两部是《鬼吹灯之云南虫谷》和《鬼吹灯之昆仑神宫》,导演和演员据传都是新人,所以这部大IP电影的票房前景也预判——但如果能够超过陆川版6.7亿左右的票房应该就算成功吧。   对于《鬼吹灯》三部曲的担忧也可以从《三体》的乱象看出来。读娱君注意到,业界最知名的“烂尾”大电影项目——《三体》大电影似乎落入光线旗下——光线的加入能使这个烂尾项目起死回生吗?     从主演的名单来看,冯绍峰、张静初,确实是那个行业内都曾经期盼、却又都知道烂尾的《三体》大电影。   可以简单来回顾一下《三体》大电影的时间轴:   1、2010年以前,导演张导演张番番,以不到10万的价格买断版权,其中包括五年期限的改编权、后续影视剧和游戏开发版权。   2、2013年9月,《三体》改编电影正式在电影局立项,名为《三体1》,备案单位则是张番番与妻子宋春雨创办的公司百星社。   3、2014年初,孔二狗来到游族网络,出任游族影业CEO,并宣布开启《三体》项目。   4、之后传出各种关于《三体》剧本改编不利,资方反复等不利消息,由此进入到烂尾阶段。   ——游族影业的高层纷纷出走。2015年5月,加盟游族仅半年的副总裁肖飞离职,创立向上影业并担任CEO职务,11月,副总裁杨璐离职创立元力影业。   ——内部变动也往下扩散。据报道,过去数年间,游族影业已经从鼎盛时期的120多人,锐减到60人,现在更少到只有30多人,三体电影的新浪官微已经很久没有更新….   据了解,三体的实体部分已经拍摄完成,也就是冯绍峰、张静初等部分,而主要未完成部分主要在于特效——而特效部分就意味着要继续投入,而以游族公司的现状很难将此项目推进,而在2016年暑期,光线则安排了一次看片会,宣告对《三体》项目的涉足。     据参与看片的内部人士透露,:“看片会拿两个版本,一个是张版,一个是高版,张版是张番番自己剪的,高版是高群书剪的,但是高群书没有参加到拍摄过程,就只是剪了一版,然后就是光线那边高层都在,先看一版,再看一版,投票制,举手表决,张版获得优势。”——但从看片会到现在,《三体》项目的进展仍然成迷,而光线对于这个项目的参与程度,也并不明确,而此次半年报或许是光线整体改造《三体》有所得后的发声。   读娱君感慨,透露游族和三体的乱局,才能够唏嘘光线、博纳、华谊兄弟等传统影视公司在项目把控上的实力,《三体》的失控就是一个失败的经典案例——野心大于能力,又没有实力形成协同,最后还是要求助于老玩家。   而《三体》作为最知名的科幻大IP的所有商业开发似乎也在向外界证明一个道理,IP绝非万能的——电影、游戏、网剧都没落地。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