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vdw
nsvdw
关注数: 52
粉丝数: 242
发帖数: 19,186
关注贴吧数: 32
bb和fx的单项决赛视频有吗? 在cctv5+上找到了团体,全能,ub,vt的视频,就差bb和fx的单项决赛的视频了,怎么找不到呢?另外,cctv的视频镜头也很有限,去现场的诸位拍的视频可能更全一些,能不能给放一些出来呢?
吕嘉琦越来越漂亮了啊 又一个小美女!看着比去年高了似的,很细长轻盈的感觉。成绩不是太劲爆,但也不算差啊,在国家队还呆过几天,有没有潜力啊?
哪里有全能决赛的视频啊??
哪里能看到预赛的视频啊?
楼妮娜比了吗? 怎么没看到成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results.liaoning2013.com.cn%2FInfo2013%2FData%2Fzh-cn%2FPDF%2FGA%2F105437.pdf%3Fdc%3D0.6280418781097978&urlrefer=b5a86f6e996ee0345c0b157e702c6f42
据说桑兰要结婚了,得祝福下他们 截瘫只是失去知觉,但是估计功能还在的,所以桑兰不但从此有了依靠,应该还能生个宝宝的,那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呀,提前祝福下他们!
看看人家70多的大叔练杠子 http://tieba.baidu.com/p/2507833050 惊呆了
名字和相貌的关系,有点意思
今天尝试用刀子削茧子 茧子太厚就会咯手,今天尝试用刀子削茧子,还真是一点感觉都没有,跟剪指甲一样。
自拍神器在体操队很流行吗??
貌似强人啊! 报道中称:市民王先生在南京中华门城堡西侧城墙下拍到了让人吃惊的一幕,一名女子竟然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攀上20多米高的陡峭城墙。围观的游客看得心惊肉跳,不知这个女子究竟想干什么。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这名女子动作很快,迅速登顶翻了进来。 不少市民纷纷上前表示担忧,劝女子下次可别这么玩。谁知这个女子非常淡定地称自己从小就经常在此爬城墙,最快2分钟就可以爬上来,爬习惯了,不会有危险的。
天热,体能会下降? 6月份之前,做3组3、40个引体,1组30个悬垂举腿,1组60个屈臂撑,全部下来用不了30分钟,精神还挺好,现在天热了,衣服少了,却感觉越来越费劲了,休息间隔越来越长,还经常完成不了,咋回事,难道天热,体能会下降?还是心理因素?
突发奇想,让小花们去星跳水立方怎么样? 星跳水立方第一季结束了,里面选手太业余,找小花们比应该更有看头啊
北京哪里有什么对外开放的,带海绵坑的单杠吗? 有知道的说说哈
北京哪里有什么能对外开放的,带海绵坑的单杠吗? 有知道的说说哈
这两位是谁啊?
ss的新头像,有亮点呀 这是ss的BF的哥哥的GF画的哦!
哥几个身材不错!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c2NTgyMDA0.html&urlrefer=f768ce79c27e8a404f21e3daf026b01c
试了下不下杠的双力臂居然随便就做了30个 早上先做了一组引体47个,本来按往常的习惯要再做2组引体,每次想想都痛苦,干脆今天改试双力臂吧,本想做一组20个交差,结果由于不太熟练,每次都要默念动作要领,也有疲劳因素,间隔在2-8秒之间,做了30个还能做,但感觉再做下去姿势会难看到我自己都不能接受,就放弃了,撑在杠上休息真是管用啊!虽然姿态很差,远不能跟吧里牛人比,但心里还是蛮得瑟的呢 :) 心情好体力就足,之后1组悬垂举腿30下,1组双杠屈臂撑60个,再一口气爬上7层楼都不带喘的,继续努力,嘿嘿嘿!
顺风旗怎么练的? 在肋木上试着想做左边这样悬空挂一下,但是一悬空就变成右边这样,咋回事? 需要哪里发力?
47和scs怎么没去参加葡萄牙站的比赛呀? 47和scs怎么没去参加葡萄牙站的比赛呀?
看看jn这是在干什么? jn这是做了个神马东西啊?
可恶!奎大头居然被人抢劫了!什么世道啊?! 奎大头 下了训练课,走在回家的路上。。。被2个骑摩托的,把我的手机生生从我手里抢走。。。而我确只能用我那颤抖的双腿站在那里,目送他们离去。。。
杨伊琳参加啦啦操大赛! 伊 伊: 端午的最后一天假期我们参加了北京站的全国啦啦操联赛很开心喔!和体操比赛感觉很不一样
怎么老被贴吧管理系统删帖呢? 好多次了,以前是绑定手机自动恢复,今天又来一个,但是找不到绑定手机的地方了,怎么办?
吴柳芳小时候的样子 吴柳芳: 小朋友们昨天六一都过得怎么样啊开心吗?虽然我过不了了,那就发张小时候的照片吧
百度魔拍的分辨率无法设置到相机最高像素,怎么办?? 已经设置到最大像素了,但是任然达不到相机本身的最大分辨率,是bug吗?
『布丁→苇』苇宝加油—话说丫头怎么不比全锦赛呢?
妮娜加油—话说丫头怎么不比全锦赛呢? 啥消息也没有。。。不比全锦赛,那全运会也没的比了,今年还有什么机会出来比赛吗
交流下肱二头肌处的围度变化哈 我这儿用力弯曲时候的臂围,比伸直的时候,只大 12.5% ,看上去形状变化明显、但围度变化似乎不大,这是在平时安静状态下量的,不知道大家是什么个情况?
ss在体操馆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哦!
我觉得一冰吊环握法是刷分策略故意为之 用手腕去握,只是扣分,难度还是承认的,靠比较高的难度分来弥补扣分的损失,最终还是利大于弊的。 由此可知,运动员们多么不容易,他们为了比赛出成绩,用成绩去挣荣誉,宁可放弃一些自身的东西,冒着被内行人士批评的风险,去想、去做一切能够挣分的策略。 谁不愿意做得更漂亮?更规范?什么动作好,运动员、教练比谁都清楚,谁不想让内行、外行都竖拇指? 但是毕竟黄种人比西方人早进化了几十万年,智商高出不少,体能却差了很多,在比赛中只有靠策略、利用规则去弥补体能的先天不足啊。
中考体育,二百学生仅1人选引体向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ifeng.com%2Fgundong%2Fdetail_2013_05%2F20%2F25497952_0.shtml&urlrefer=01ca9f1b4c77b889a2d4a2a6da6a9270 现在这是怎么了? 当年小学考初中的时候,体育考试还有爬杆项目呢,都是最拿手的,不用腿都能上。 期待跑酷、街头健身等运动的兴起能让学生们早日正常起来吧。
吧里1米8以上的壮汉貌似不少啊! 都来说说锻炼的成果哈,互相打个气,大块头也能有大神技的!
有些事很让人吃惊 最近看到一位大哥,目测身高175,估计体重150,腰围2尺6,微胖,看不到什么肌肉。 但是单杠引体一下一下的慢速摆浪,能在20以上估计能奔30去,双杠屈臂撑也是一下接一下的能做到52个!姿势不太好看,但技巧性很强,是靠一种挺胸微前摆的方式减轻推撑压力完成屈臂撑的,频率很慢,耗时很长,速度稳定、无特别的停顿休息,耐力非常不错。 可见不论身体状况如何,都是可以创造惊人的极限的,大家都努力加油吧!
肌肉能练到这样其实也不错了
微博上转的: 一只只漂亮的手是教练们精雕细琢的心血是菇凉们专注比赛的态度。你能看出来这都是谁的手么?范围:全能决赛第一二三组平衡木。每一只手都被猜出来即公布答案。
她两在干吗???
杨伊琳北体大微电影大赛获最佳人气奖。。。。。 不知道是啥片子,等视频。。。。。。。。。
想到个问题:难度表上没有的新动作,怎么打分? 如题,D分怎么算啊?
我的引体标准观----从引体的标准想到的,跟众同好分享! 引体有没有标准?似乎有,但似乎也没人说的清,特地琢磨了下,有了点恍然大悟的感觉,跟大家分享下心得。 之所以说到标准问题,是因为经常看到不同的练友,表达出自己的不同的见解,很有意思,但实际上说到标准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引体的成功与否。深入说的话还真是门学问了,会非常罗嗦,我先说个结论吧: 结论 一、引体作为健身可以没有标准,尽你的所能做到做不动为止。 二、如果一定要说个标准,不妨以简化成:向下胳膊肘高过眉梢,向上下巴高过单杠即算有效,然后计算完成的次数。 然后我再说下为啥会有这个结论,因为影响引体成功率的因素太多了,请看: 第一首先是物理因素,根本没有标准: 1 杠子是否有弹性,平地跳跟在蹦床上跳明显是不一样的 2 手的摩擦力,手上出汗,擦点土都能长好几个,戴不同材料的手套、护掌、也完全不一样 3 杠子的摩擦力,不要小看啊,健身房里包着海绵的那种棍子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摩擦力 4 杠子的形状,户外还好,健身房里的杠子有些是有角度的,有些不是圆的,做引体感觉完全不一样 5 杠子的粗细对应个人的适应能力,也影响极限发挥 6 对人的身高、体重、年龄,根本不分量级,而体重大的显然比体重小的要费力的多,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潜力也显然大不相同。 第二是统计方法,根本没有标准: 看看引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多少种统计方法? 1 一分钟引体数量:只求速度 2 三分钟引体数量:求速度,也求耐力 3 一小时引体数量:允许下杠休息 4 N分钟、或者N小时引体数量,既然是N那就可以自由设定去,哪有标准 5 不算时间,只算不下杠的引体数量,可以悬挂休息,我甚至怀疑只要不下地,是否可以趴杠子上休息。 第三是动作规范性,根本没有标准 练友们提到的规范,一般是比较公认的规范,属于常识性范畴,但实际上并无一个官方的规范存在,而成功引体一次的不同规范消耗的体力是大不相同的! 1 下巴过杠是基本常识,问题来了,有的人能拉到锁骨,有的人抬个头下巴也过去了,有的人下巴尖碰杠,有的人喉结碰杠,有的人下巴过杠时已是顶点,有的人下巴过杠后还能往前探一下。。。。。欧,各种姿势多了去了,大家想想这耗费的体力能一样吗? 2 胳膊放直是基本常识,这个慢速做没有问题,速度快了就不一定了,速度快的时候放直对肩是个很大的冲击,有的人可以以此借力,有的人则可能因此受伤。 3 停留时间的问题,更没标准了,做一个引体,间隔多久做下一个?是悬挂着静止?还是拉上去的时候静止?还是都静止?静止多久?完全没有标准,而这对体力的消耗是决定性因素,有的人静止的时候是一种休息,有的人静止的时候是在急剧消耗体能,差别太大了。 4 握法没有标准:正握,反握,纽握,混合喔,差别大了。 5 握距没有标准:宽握,窄握,引体时临时调整,差一个拳头的宽度,都对体力消耗有重大影响 6 身体的倾斜程度,都是一种技巧,直上直下几乎不可能,除非以慢动作来,否则引体时身体肯定是斜着上去的,即使号称是标准引体,也不能避免,而这是一种高级技巧。 7 摆动与否,蹬腿与否,摆动的姿态,影响极大,这个自是不用说的。借力之后自然对某些肌肉的发力锻炼会不到位,但对另一些肌肉却起到了锻炼效果,在总体的体能消耗上一点也不轻松。例外的是一种蝶式引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想这是摆浪形式的终极技巧了,充分利用人体关节韧带的弹性借力,肌肉的力量反而不需要很大,就能像风车样的在杠子一边滑弧线看着像在引体一般,个人认为对关节损伤太大,得不偿失。 8 快速和慢速的区别:虽然数量可能相差很多,但是锻炼效果差不多的,因为慢速做是把体力消耗在了悬挂上,快速做是把体力消耗在了连续的发力上 第四、引体调动了哪些肌肉、器官是没有确定范围的 把身体拉上去这件事,绝对不是某几块肌肉的事,而是全身的一个综合考验,看看: 1 胳臂,肩背的力量是必须的,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只是力量分配的比例不同 2 手腕的力量,有没有体会到? 3 手指的力量,有没有体会到?特别是最后挂不住了,失败的瓶颈居然是手指、手腕等形成的握力不足,而此时如果把手绑在杠子上,胳膊的力量还足够做很多引体呢 4 腰、腹的力量,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摆浪做的人体会更深 5 腿的力量,无论是保持身体姿态平衡,还是那猛的一踹对身体产生的反作用力,在力竭时对成功与否几乎是决定性地 6 肺的力量,你感觉到了吗?呼吸在最后的关头会成为关键,向下吸气向上吐气,整个人像一个鼓风机,粗重的呼吸与引体上下完全合拍,这口气支持着自己完成最后的发力历程,直到断气,期间咽口唾沫都可能打乱呼吸的节奏,导致体能迅速消耗。 7 心脏的供血能力,你感觉到了吗?我每次下杠的瞬间测试脉搏,几乎与当年跑马拉松无异,有点夸张呵呵,因为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但是这也说明奋力引体的时候,你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啊! 第五,引体的锻炼也是对意志力的考验 1 做极限引体,精疲力竭的时候,能不能坚持再来一个?这不仅仅需要肌肉,还需要意志力,想想你自己拉的最后一个是完整的一个,还是半个?如果是半个,恭喜你!你真的在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虽然只拉了半个,但是要知道大多数人不会去拉这最后的半个。 2 手疼,能忍吗?呵呵,这个伤身体,不细说了。 3 也许我们已经一次能拉很多,但是能天天坚持吗?当我们生活的环境变了,境遇变了,心情变了,人也老了,我们还有没有兴趣坚持我们的理想,坚持我们的健身活动呢?我们可能统计过一次引体了多少,一天引体了多少,有没有统计过一生引体了多少呢? 当然如果已经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可能没有这个必要了,而既然吉尼斯世界引体记录可以计算N小时的引体,那以人生计的引体数量,这不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数量的突破吗? 好了,总结到这里,我们就应该发现: 引体只是锻炼的一种方法,大可不必在标准上自我设限,因为根本没有标准可言,唯一的标 准就是以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作为标准,奋力去做,努力去突破,不管用什么姿势,只要竭尽全力我们就都会有收获!而且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收获,不特定的收获,这,不是很happy的一件事吗?
袁霄阳原来是跳水改练体操的啊! 有点意思
我晕!sl居然在求自己的照片! 眭禄 求单项决赛(穿紫色比赛服)照片!有的人可否发给我呀
爽爽真的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吗? 居然拼到第二跟scs并列,好强大喔!是内战拿手?or国内无人?
三个美女,两个没参赛 楼妮娜、汪秋玲、孙东苇。 名单里只看到汪秋玲,其他两只都伤了?怎么办?再不上比赛是不是就得退了吧?
也赶潮流爆个背部 从来没见过自己的背部,赶潮流让人帮照了一下,结果。。。哎。。。不喜勿拍
第一组要拉45个以上,就不戴能手套,还要摸点土加大摩擦力,后面如果连续多组就戴手套,是线手套,会滑一点,但是一般剩下的体力每组只能做25个了,所以影响不大。 戴手套,茧子少多了,冬天也不冷,但不好的是脱了手套做技巧动作就疼了。
那些不太知名的选手会参加这次的全锦赛吗? 平时只有国家队的队员抛头露面的机会多,大家也比较熟悉,可是很多省队的花花草草们,虽然训练也很刻苦,长的也很萝莉,但是成绩比较一般,就没有什么机会为人所知,看到说这次参赛的选手达到540人之多,那会不会就有机会看到这些不太知名的选手呢?那岂不是各小花吧粉丝们的大好机会?
我是宋有才是谁?
出发全锦赛咯 黄秋爽: 带着它带着好心情^_^出发全锦赛希望一切顺利 来自微信5月4日 18:46 阅读(4.2万) 全部转播和评论( 229)
我的天啊,这顿吃。。。。。。。
【丹星闪亮】求鉴定,这是丹丹么? 体操吧的人都说是丹丹,但是怎么觉着不像呢?他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姚金男 :大家的赞利品 买了一堆什么啊。。。。。。。。。
哈哈笑死!看这脚尖!
徐导微博:男男丹丹带领大家学新规则呢 这些孩纸们是谁??
原来顺下来也不容易啊 一直以为运动员做的动作是在家里千锤百炼的,难度在于漂亮不漂亮,后来才发现这些成套的动作风险极大,任何一个细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完不成,有些动作在家里的成功率可能都不到3成,难度分加个0.1都可能对成功率起到致命的影响,到了大赛上硬头皮上,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运气。 所以不得不感慨,同时对利用规则刷分的行为也充分理解,即使刷分的动作,也不是人人能做的,职业运动员着实不易,我们得默默祝他们好运!
看外国选手做的转体简直是在爬 那哪能叫转体呢,只能说是在杠子上倒立,然后一边爬一边转身子。胳膊弯了真不好看。
动手了!动手了! ff被拍一掌!这是谁啊?
求证下,被托举的人是10吗?? 伊伊: 刺激!好玩! #美图GIF#
手里拿的绳子是干嘛的? 绳操么?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