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鴒MSK003 鹡鴒MSK003
我是不可食用的小鹌鹑,会卖萌爱吃肉,爱好是女
关注数: 259 粉丝数: 921 发帖数: 64,558 关注贴吧数: 61
梦到自己是UC世界观里的决战兵器驾驶员。。。 好久没做过这么有趣的梦了2333。刚睡醒,趁还记得就写下来了,但是没啥武戏全是文戏,也没梦到这个世界观里的机动战士长什么样,全程第一人称视角的梦。(战舰内部的脑补可能来自前一阵参观过的密苏里号,我没啥军事知识,所以感觉能在梦里脑补出一个战舰内部的场景挺有趣的哈哈哈。) 梦见我是UC高达世界观里的一个穿越者,好像是吉翁和联邦在打到一半的时候不得不试图合作去打败一个人类公敌,但身份不详,感觉像是F91里的大舅子或者外星人什么的。 然后我好像成为了联邦这边开决战兵器的驾驶员,正在一个航母上做出发准备。我在出发前跟这个时间线的初代(故事的主角)高达驾驶员说,我见过吉翁那边的即将和我一起做战的人,他也是高达驾驶员(和主角没见过),不管双方收到的命令是什么,但是我相信他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人,不管我们能不能在这次战斗中存活下来,但是我想我们的合作至少可以让联邦和吉翁看到合作的可能性,也许不管怎么样,人类都能一同努力到最后一刻了吧。(可能即将面对的是一场像0083最后那样敌我不分的混乱作战,但也有可能因为我们的合作把双方联合起来,变成可曾记得爱里的那种大团结作战,所以我要在遭遇真正的敌人之前先和对面那个值得信赖的人汇合。) 全程没有看到机动战士和决战兵器,然后初代问我那个人叫什么,我说这是另一段在这之前的剧情我没看过。 然后航母准备进入战斗状态了,大喇叭叫我去舰桥开会,一个看上去特别油的戴墨镜的整备大爷(机动警察里的整备大爷的形象)一边抱怨我为啥连舰桥在哪都不知道一边领我去见舰长。 我们穿过一堆像是当代战船内部的装修(没见过什么战船,脑补出来的画面是乳白色油漆的室内,墙上有各种阀门,然后走廊两边有很多临时防止冲击用的灰色金属椅子,每个椅子坐垫旁边有一个能放下一个法棍的金属框架,梦里似乎是用来给需要坐在这的人放灭火器防止它被冲击震飞用的)。然后又穿过一堆需要俯身从下面过去的横断过道,是金属网地面加上MS格纳库里的那种铁棍栏杆(这里开始就有点像太空船的感觉了,有很多高低交错的过道,墙壁上有很多伸出来的吊脚屋子,里面是橘黄色的灯光)。 最后从侧门进了舰桥,我赶紧在大喇叭的催促下小跑到面见指挥官的一个站位上。周围似乎是一个指挥大厅,很拥挤,大概20米见方,四周除了天花板以外坐的都是人,墙上也是阶梯,有很多座位和蓝色的屏幕。 然后好像要开什么作战会议,但是没有脑补出来,指挥官好像是一位阿姨,先打趣说我怎么来这么晚,我说对不起舰长,我迟到了。然后没过一会厨子跑进来问我最后一顿想吃什么,我说鳗鱼饭。然后就醒了。 好想继续回去做梦但是已经睡不着了。
(冒泡)好久没上网了,发表点对新作的看法 好久没冒泡了,我真的好久没上网了,贴吧和微博都没有,企鹅也总看不到。所以我不是很了解网上对这部片的口风,所以我想说的东西很可能是八口门看过的、肤浅的甚至是严重不同意的内容。但是鹌鹑还是那个鹌鹑,鹌鹑是不吵架的,我就是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聊一下,看看还有熟人没有(配图是在门口捡到的薯片包装。)顺带更新点最近的趣闻,因为新作里又企业战争的元素,我硬着头皮报了曾经最不想学的商业选修,感觉商业这东西稍微了解下也还蛮有意思的,现在又报了个校外继续学校的微观经济学入门课。 以下是正文,看了第20集之后连夜写的,希望能炸出其他潜水老人一起聊天: 开篇点题:第二部太赶了,这部感觉因为销量太好,光顾着给圈外人输出高达传统的反战思想,目的挺好但是舞台太小了。我对这部片保持十分正面的评价。 以前很多反战的高达一般是开头刀到结尾,魔女这部是后面刀,虽然中间夹的是很有高达风格的反战思考,但是学校这个舞台太小了,能讲的东西比一个殖民卫星或者一个真正的战场要少很多,反倒让我在观看的时候一直在跳出剧情,想着“为什么孩子们在驾驶机动战士,而且这么能打?“水星的魔女想要输出的反战观念我能够感受到,这里不得不提起这部片刚公开印象图的那段时间,虽然水星的魔女没有成为一个纯粹的、大家最开始猜测的”百合高达“,或者”流星花园高达“,但是校园这个背景撑起反战这个主题终究还是艰难的。 不过我承认的是,水星的魔女成功做到了前面说的这一点,故事很好懂,想表达的东西也很清楚。是我最开始猜想这部片可能会在表达立意上更不温不火或者更极端,但是实际上,它的表现非常优秀,表达出了高达一直在讲的东西,又融合了时兴的设计,我觉得这就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但是这是一个校园舞台,我认为这比起战争舞台来说,更难决定谁si谁不该si:si太少就会变偶像剧,si太多就会变成恐怖片、或者让人疑惑为什么不直接把舞台设定成战场。这集和第二季一开始是同一个舞台,第二季开头的两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这合格舞台上,然后又在过了好多集之后快速在这个舞台上结束了。因为舞台太局限了,他们只能在这个舞台登场又在这个舞台落幕。这里我就觉得以往很多高达作品直接搭建战争舞台的好处,事件可以发生在很多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景、受到当地人物的影响,不会为背景太小而发愁。 最后,我依然是很喜欢这部片的。首先我感觉他们想做创新,但我觉得他们又不是很急,没有一味加花里胡哨的东西进去,反而还留出空间讲反战,就这么小的一个舞台来说,算是丰满和优秀的。 以往高达的创新只是在高达上:会变形的高达、有翅膀的高达、会发光的高达。但是这次的创新还被用在角色上:女主人公和其他帅气可爱的学生角色,回想起2015年,寿屋的第一个FAG轰雷到现在遍地开花的机娘模型,不管是万代意识到了女角色的商机还是说这只是自然的审美回归(岛田文金YYDS),万代终于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它在努力平衡新用户和老用户的喜好。我希望也许这是一个实验:新用户到底更喜欢炫酷和废萌还是更喜欢写实战争。也许我们可以在下一个高达里看到答案。
十年之后重新看Fate Zero,谈一谈自己对黑深残的感受 十多年之后重新看fate/zero,好像很多自恋的悲愤都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虽然高中生不应该看那么恶趣味的作品,但是一边回忆那个时候自己的心智和价值观一边重温自己喜欢的老作品还是非常有趣(不知不觉这部片也成老作品了啊...)。 _ 这么久之后再看这部片,当年带来的那种冲击力还是丝毫不少,黑深残作品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应该是为黑暗做的诡辩。娱乐作品里怎么塑造一个真正扭曲的形象,不是单纯的歇斯底里,那是童话。那样的黑暗,没有目的、没有理由、没有在现实中存在的意义。真正的扭曲感,我觉得是来自诡辩,超出对错的两极,用对去证明错、证明错的正确。这是最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方,世界上有多美好的地方,就有与之相对多黑暗的地方。 _ 如果我们擅自认为自己存活在一个充满"对"的世界里,那么"错"的存在就会让人感觉十分遥远,我们就会认为"错"的存在是缺少意义、没有理由的。诡辩的出现让"错"有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单纯的歇斯底里、失序,我很长时间没有发现的一个点是,这种诡辩在试着解释"错"是秩序的一部分,但是当秩序里同时存在"错"和"对",两者就不再是高低关系,从而推倒出错就是对、以至于错与对根本不存在的概念。 _ 用这个逻辑去解释一个扭曲的事物的时候,仿佛它的存在也变得理由坚定,但是这个逻辑和普通生活中的其他约束相违背,这个时候扭曲感就塑造出来了。 _ 有时候也在想,很多时候一些作品的"洗白",也许只是想为反面角色增加一些行动的理由,但是站在"对"的角度去说明的话,就是会让人觉得他只是在追求"对"的道路上走向了"错"的坡道,这样解释角色,目光是看向"对"的,所以只能描写出"洗白",描写不出他最终还是应该被消灭的理由,因为在这种作品的意识里,"对"是绝对正确的,是高于"错"的,想要为一个角色做解释,只能用他想做"对"的事这种空洞的解释而已,就只是单纯的"洗白"了。 _ 作品的诡辩,把"对"和"错"放到了同一平面,对错的对决不是高低的对决,而是变成了对与对的对决、错与错的对决,观者在双方身上都能看到和自己的价值观产生些许共鸣的地方,这就是这类作品带来的扭曲感,观者不再单纯的观赏单方面的审判,而是在见证一场博弈、更难感受到高低差距的对决,反派角色只是代表了日常秩序的彼端。 _ 我到现在还记着自己高中那会的一个偷偷许的愿望,"想知道世界的真相"。但是什么才是真相,真相永远会大于美满的生活,因为很多疑问都存在于对自己的威胁里、存在于自己看不见的事物之上,想要了解真相,就要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如果是这样,那我还是希望我晚一点看到真相比较好。 _ 但是话说回来,优秀的黑深残作品,它们的诡辩似乎能牵出"真相"的一角,远离生活的舞台总能引人遐想,但是这一次,观者看到的不是花繁叶茂、绿荫宜人,而是深不见底、漆黑又耀眼、色彩斑斓的星空。
造型村的航天机娘,真不错 除了国内定价以外没有什么过大缺点,零件设计不是很舒服、零件接缝精度低,但是整体很结实造型也很不错,很紧但不是某国产正版大厂那种根本没有配位可言的变态紧,插隼很粗犷,短时间应该不用担心玩坏。 缺点主要体现在模具精度上,头发有一些像雕刻一样的坑洼痕迹,还有我这个的小腹上有一条凹陷水纹,还有就是一些地方有很明显的合模线。 造型我个人非常喜欢,从身形开始就和隔壁绿标厂做的风格不大一样,虽然是方方正正的航天器主题,但是身体上的小雕刻细节都非常仔细,造型手可能也是原材料的原因,有比较夸张的指节细节,鞋帮也做了不对称雕刻,仔细看可以看到微微的折痕,头发细节的锐度也是非常之高,该说不愧是gk大厂么? 虽然看上去零件特别少,但是赠送的机器人的零件是真的多,手是半可动的,身上的关节也特别多,不过拜此所赐加上松紧不一,一些地方转的时候比较容易掉.....细节量多到可以当一个单独的商品卖,但是它被造型村做成了配件包,和本体合体之后体积感就上来了,预留了多到用不完的4毫米插孔,可以把几乎所有的配件都背在身上,机械感拉满。 除了机器人只在还附送了一个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火箭(也是分件组装的),还有一体成型的冰镐、斧头、小铲子、两个尺寸的小气瓶和biu,吐槽一下他们做的biu,实在是太小了,虽然很科幻,但实在是太小了...头盔用的是透明件,机器人的那个大头盔非常厚,包装里的透明零件包了一层保护膜防止挂花,给个好评。 还有一个想吐槽的就是外包装特别干净,但是里面的袋子上全是灰!拆完所有的袋子感觉自己刚刚挖过沙子,手都是干的..... 总之是一个优点大过缺点的一个神奇的套件,玩腻了绿标厂想要尝鲜的话绝对不亏
fate春之歌看完了,感觉真不绰 看第一部的时候拿到的印刷品镇楼 简洁版:魔镜啊魔镜,2020年最好看的动画电影是什么?是命运之夜Heaven's feel春之歌! 太长不看版: 伊莉雅牺牲之后看见妈妈那段绷不住流泪了,说实话Fate/Zero对我的影响很大,fate入坑看的是zero,之后才看的FSN动画、略略玩了一下FSN游戏,大概也就三个小时左右的几个bad end,然后前几年出UBW之后才知道了另一条故事线,所以HF线我更是完全不了解的,看完之后的感想就是能做成电影真是太好了,、能留在三条故事线里最后一个出真是太好了,UBW给我留下的印象不算特别深但是当时的感觉是很中二但是结局我很信服,FZ在高中的时候看了无数遍所以印象比较深,结合FZ来看HF三部曲来看,观感提升了不少,作为一个伪厨发表一个不甚中肯的言论,个人感觉(动画的)FSN和UBW和FZ的交集并不是很大,或者说我个人觉得FZ对补完前两者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虽然时间线是线性的,但是观看的时候更像是在不同的位面,三部作品都可以单独观看,互不干扰。 HF一知半解的看了前两部,在看最后一集之前唯一得到的剧透就是伊莉雅最后牺牲了,结局还算团圆,可能是因为春之歌里有大段的历史回顾,再加上相对更加黑暗的设定让我不得不参考FZ来观看这部片,切丝做出的牺牲,麻婆做出的牺牲,爱丽丝菲尔做出的牺牲...两部片的联系就一点点变得更紧密了,感觉像是把以前登场过的人物都安排了合适的归宿,在以前就过早退场的人物——让他们留下的因结成了果。 记得在高中的杂志社当编辑的时候也写了好多动画的推介专栏,其中一篇就有介绍FZ的文章,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从晚上爆肝到凌晨听见鸟叫,我记得有一段话说的大概是"FZ像是一个人物画卷,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刻画得有血有肉",现在想来,也许我赞赏的是每一个角色都在为结局所服务,没有角色草草退场被白白浪费,大家都在一部故事里做了一件有始有终的事,对于HF我也想用同样的评语,虽然不像FZ有明显的派系关系(像是水浒传)、人物画卷的感觉比较明显,但至少也是把每个角色都安排得非常妥帖。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黑化樱会是那种标准的疯子角色的感觉,不得不说实际上设计得更加有趣,善和恶之间的状态拿捏得当,最后用小拳拳打士郎名正言顺的洗白,甚至有点可爱(商业味浓郁但是我吃的真香),虽然最后士郎怕死的桥段是为了献祭伊莉雅,但是剧情里也说了这不是他应该承担的结果,再加上其他各处的铺垫,这并不牵强。 还有就是,伊莉雅关上门见到妈妈的那段演出我惊讶得流了泪,已经知道剧情的姥爷们请不要吐槽——我真的没想到这部片对于因果关系的描写这么充实,saber,脏砚,樱,绮礼,连续四个角色的退场都表现得非常充实,"已经很满足了,后面的角色怎么表现我都会觉得这是一部优秀作品了",就在我这样对自己说的时候,下一个退场的角色给观众的我送上了最后暴击,FZ里妈妈已经够惨了,而且伊莉雅是以救场的角色出现,应该不会惨到哪里去,然后伊莉雅在门的另一边见到了妈妈,FZ中的因缘在此全部圆满,从这一刻开始,HF贯穿了三部电影加上25集电视动画、成为了一部从2011年到2020年的史诗,除去我对剧情里亲情离别的不忍,还有我如此激动并开心地感受到自己亲历了一部史诗的落幕,眼泪夺眶而出。 以上是冷静下来之后对当时心情的总结(笑),回顾一下以往看过的自己很喜欢的作品,基本都是这类角色有始有终的故事,与其说是"以史为鉴",或者"读万卷书",不妨说成我站在安全的地方观察一个角色的变化成长或者毁灭,心中会升起一股窃喜,有点像叶公好龙吧,我可能没法承受幻想故事里的那种痛苦,但是我觉得那些是现实世界里感受不到的东西,那些才是非现实题材的媒介应该讨论的东西,我现在发自肺腑的认为动画对于我就一个躲避现实的地方,我也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完成一个剧本,我经历的一切就是故事的源泉,应该是我比较内向的原因吧,我几乎不会把碰到的事情原封不动地反弹回去,我更愿意把它们放到一个地方、一个故事里,我希望我在现实里经历的各种疑惑和不愉快发生在另一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又塞满了我憧憬的东西。有时候也在考虑要不要把幻想写在纸上,但是又感觉自己的阅历无法让这些幻想自圆其说,好像怎么也比不上其他我喜欢的故事..... 在高中时期看了Fate/Zero,写了不知道有没有人看的推介文章,2020年,FSN的第三个故事线也已经动画化了,这九年里我成长了多少呢?这可能也是我看了春之歌之后直到现在也没能入睡的原因。
春之歌看完了,作为对作品了解不多的观众说说感想 简洁版:魔镜啊魔镜,2020年最好看的动画电影是什么?是命运之夜Heaven's feel春之歌! 太长不看版: 伊莉雅牺牲之后看见妈妈那段绷不住流泪了,说实话Fate/Zero对我的影响很大,fate入坑看的是zero,之后才看的FSN动画、略略玩了一下FSN游戏,大概也就三个小时左右的几个bad end,然后前几年出UBW之后才知道了另一条故事线,所以HF线我更是完全不了解的,看完之后的感想就是能做成电影真是太好了,、能留在三条故事线里最后一个出真是太好了,UBW给我留下的印象不算特别深但是当时的感觉是很中二但是结局我很信服,FZ在高中的时候看了无数遍所以印象比较深,结合FZ来看HF三部曲来看,观感提升了不少,作为一个伪厨发表一个不甚中肯的言论,个人感觉(动画的)FSN和UBW和FZ的交集并不是很大,或者说我个人觉得FZ对补完前两者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虽然时间线是线性的,但是观看的时候更像是在不同的位面,三部作品都可以单独观看,互不干扰。 HF一知半解的看了前两部,在看最后一集之前唯一得到的剧透就是伊莉雅最后牺牲了,结局还算团圆,可能是因为春之歌里有大段的历史回顾,再加上相对更加黑暗的设定让我不得不参考FZ来观看这部片,切丝做出的牺牲,麻婆做出的牺牲,爱丽丝菲尔做出的牺牲...两部片的联系就一点点变得更紧密了,感觉像是把以前登场过的人物都安排了合适的归宿,在以前就过早退场的人物——让他们留下的因结成了果。 记得在高中的杂志社当编辑的时候也写了好多动画的推介专栏,其中一篇就有介绍FZ的文章,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从晚上爆肝到凌晨听见鸟叫,我记得有一段话说的大概是"FZ像是一个人物画卷,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刻画得有血有肉",现在想来,也许我赞赏的是每一个角色都在为结局所服务,没有角色草草退场被白白浪费,大家都在一部故事里做了一件有始有终的事,对于HF我也想用同样的评语,虽然不像FZ有明显的派系关系(像是水浒传)、人物画卷的感觉比较明显,但至少也是把每个角色都安排得非常妥帖。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黑化樱会是那种标准的疯子角色的感觉,不得不说实际上设计得更加有趣,善和恶之间的状态拿捏得当,最后用小拳拳打士郎名正言顺的洗白,甚至有点可爱(商业味浓郁但是我吃的真香),虽然最后士郎怕死的桥段是为了献祭伊莉雅,但是剧情里也说了这不是他应该承担的结果,再加上其他各处的铺垫,这并不牵强。 还有就是,伊莉雅关上门见到妈妈的那段演出我惊讶得流了泪,已经知道剧情的姥爷们请不要吐槽——我真的没想到这部片对于因果关系的描写这么充实,saber,脏砚,樱,绮礼,连续四个角色的退场都表现得非常充实,"已经很满足了,后面的角色怎么表现我都会觉得这是一部优秀作品了",就在我这样对自己说的时候,下一个退场的角色给观众的我送上了最后暴击,FZ里妈妈已经够惨了,而且伊莉雅是以救场的角色出现,应该不会惨到哪里去,然后伊莉雅在门的另一边见到了妈妈,FZ中的因缘在此全部圆满,从这一刻开始,HF贯穿了三部电影加上25集电视动画、成为了一部从2011年到2020年的史诗,除去我对剧情里亲情离别的不忍,还有我如此激动并开心地感受到自己亲历了一部史诗的落幕,眼泪夺眶而出。 以上是冷静下来之后对当时心情的总结(笑),回顾一下以往看过的自己很喜欢的作品,基本都是这类角色有始有终的故事,与其说是"以史为鉴",或者"读万卷书",不妨说成我站在安全的地方观察一个角色的变化成长或者毁灭,心中会升起一股窃喜,有点像叶公好龙吧,我可能没法承受幻想故事里的那种痛苦,但是我觉得那些是现实世界里感受不到的东西,那些才是非现实题材的媒介应该讨论的东西,我现在发自肺腑的认为动画对于我就一个躲避现实的地方,我也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完成一个剧本,我经历的一切就是故事的源泉,应该是我比较内向的原因吧,我几乎不会把碰到的事情原封不动地反弹回去,我更愿意把它们放到一个地方、一个故事里,我希望我在现实里经历的各种疑惑和不愉快发生在另一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又塞满了我憧憬的东西。有时候也在考虑要不要把幻想写在纸上,但是又感觉自己的阅历无法让这些幻想自圆其说,好像怎么也比不上其他我喜欢的故事..... 在高中时期看了Fate/Zero,写了不知道有没有人看的推介文章,2020年,FSN的第三个故事线也已经动画化了,这九年里我成长了多少呢?这可能也是我看了春之歌之后直到现在也没能入睡的原因。
奇蛋物语讲的是啥啊?(装作没看懂 故事的主题应该是反对渍沙鼓励大家勇敢的活着吧,然后最后几集开始吃朋友肉了 前面有些桥段感觉还挺有教育意义的,后面突然冷不丁来个无敌怪告诉大家在座的各位都是腊鸡... 突然想起来当时看飞龙少女的时候也是这个感觉,感觉就像制作者在跟我说:"看得开不开心呀?很开心对吧?那么接下来请选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干掉哦~"。就已经完全不顾之前架构起来的氛围,用恶俗的悬念,强迫观众把无论做的如何的最后几集给看完。 朋友跟我说你看结城友奈是勇者那么虐的片也没这反应哦。 问题就在这,YYY最开始没有刻意塑造一种健康活力的氛围,反观奇蛋物语和飞龙少女,哇,自闭女孩在奇幻世界勇敢面对困难发现自我,哇,自闭少女在军旅中勇敢面对困难发现自我,最后来一个"现在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干掉",哦对了,release the spyce也是这个套路,俗不可耐,但是那部片连健康氛围都没有塑造出来,还整恶俗结尾,不值得讨论。 再回到奇蛋物语吧,虽然从吃朋友肉这种刻意营造的爆点出现开始我对这部片的评价就开始变低了,但是11集的整理我还是接受的,如果是作为恐怖片来看的话(刚才上网搜了一下发现还真的是心理恐怖分类)。 渍s这个话题,我个人认为是比较严肃的,奇蛋物语最开始给我的感觉也是一种相对严肃的、以在异世界拯救其他不幸的灵魂寻找心灵救赎并获得羁绊的故事,所以一开始我对这部片抱有非常大的期待,然后救赎在第十集戛然而止,接下来的一集解释了"我上集为什么要戛然而止",喂你之前在干什么,做了10集才想起来圆场?我这个人应该算没有什么渍s倾向,但是一个看起来像是在异世界拯救陌生的灵魂获得心灵救赎的故事,最后才告诉大家片中世界观下的众多渍s行为是一个有心灵创伤的AI埋下的诅咒,这种描写就好像在直接告诉大家:"我并不想剖析现实中的渍s行为是如何催生的,我这部片里的渍s行为不是现实世界里的渍s行为,你们不要搞混了",就好像在用渍s这个题材当做儿戏,我个人是难以接受的。 然后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这部片讲的是中学少女的渍s行为,也许在年少懵懂的时候,渍s这种词语才可以像儿戏一样脱口而出,稍微有一点不悦就可以一了百了,生者的种种欠缺思考的行为和语言也无意识的给渍s者生前造成了更大的心理重压,11集里ai小妹妹最后也点题了:"不要视而不见呀",也许这部片最后想要说明的就是这个吧?写到这我开始催眠自己相信这部片可能是是想要通过自黑来唤起大家"渍s怎么能是儿戏呢?!",从而达到反对渍s鼓励大家坚强或者的教育效果吧? 总的来说这个片的画面是真的好,制作方面一点都不放水,我也愿意把它看完,虽然我前面形容这部片好像是"烂",但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怪",真的好怪啊这部片.....现在就等最后一集怎么讲了,如果能怪出特色(指超越前文中描述的那些片),那也是极好的。
奇蛋物语讲的是啥呀?(假装没看懂 故事的主题应该是反对渍沙鼓励大家勇敢的活着吧,然后最后几集开始吃朋友肉了前面有些桥段感觉还挺有教育意义的,后面突然冷不丁来个无敌怪告诉大家在座的各位都是腊鸡... 突然想起来当时看飞龙少女的时候也是这个感觉,感觉就像制作者在跟我说:"看得开不开心呀?很开心对吧?那么接下来请选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干掉哦~"。就已经完全不顾之前架构起来的氛围,用恶俗的悬念,强迫观众把无论做的如何的最后几集给看完。 朋友跟我说你看结城友奈是勇者那么虐的片也没这反应哦。 问题就在这,YYY最开始没有刻意塑造一种健康活力的氛围,反观奇蛋物语和飞龙少女,哇,自闭女孩在奇幻世界勇敢面对困难发现自我,哇,自闭少女在军旅中勇敢面对困难发现自我,最后来一个"现在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干掉",哦对了,release the spyce也是这个套路,俗不可耐,但是那部片连健康氛围都没有塑造出来,还整恶俗结尾,不值得讨论。 再回到奇蛋物语吧,虽然从吃朋友肉这种刻意营造的爆点出现开始我对这部片的评价就开始变低了,但是11集的整理我还是接受的,如果是作为恐怖片来看的话(刚才上网搜了一下发现还真的是心理恐怖分类)。 渍s这个话题,我个人认为是比较严肃的,奇蛋物语最开始给我的感觉也是一种相对严肃的、以在异世界拯救其他不幸的灵魂寻找心灵救赎并获得羁绊的故事,所以一开始我对这部片抱有非常大的期待,然后救赎在第十集戛然而止,接下来的一集解释了"我上集为什么要戛然而止",喂你之前在干什么,做了10集才想起来圆场?我这个人应该算没有什么渍s倾向,但是一个看起来像是在异世界拯救陌生的灵魂获得心灵救赎的故事,最后才告诉大家片中世界观下的众多渍s行为是一个有心灵创伤的AI埋下的诅咒,这种描写就好像在直接告诉大家:"我并不想剖析现实中的渍s行为是如何催生的,我这部片里的渍s行为不是现实世界里的渍s行为,你们不要搞混了",就好像在用渍s这个题材当做儿戏,我个人是难以接受的。 然后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这部片讲的是中学少女的渍s行为,也许在年少懵懂的时候,渍s这种词语才可以像儿戏一样脱口而出,稍微有一点不悦就可以一了百了,生者的种种欠缺思考的行为和语言也无意识的给渍s者生前造成了更大的心理重压,11集里ai小妹妹最后也点题了:"不要视而不见呀",也许这部片最后想要说明的就是这个吧?写到这我开始催眠自己相信这部片可能是是想要通过自黑来唤起大家"渍s怎么能是儿戏呢?!",从而达到反对渍s鼓励大家坚强或者的教育效果吧? 总的来说这个片的画面是真的好,制作方面一点都不放水,我也愿意把它看完,虽然我前面形容这部片好像是"烂",但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怪",真的好怪啊这部片.....现在就等最后一集怎么讲了,如果能怪出特色(指超越前文中描述的那些片),那也是极好的。
朋友设计的奥特曼风格的角色,大家觉得怎么样? 有几句话想先说一下,首先我朋友真的是我朋友不是我,他不像我这么宅宅,平时不怎么上网但是特别喜欢看特摄,前一阵聊天的时候他说自己设计了一个形象,虽然几乎就是“那个形象”但是害怕版权问题所以又不敢叫,于是就暂时叫他“幻想超人”,(我到现在还在给他科普同人作品其实没关系的...),后来我们又讨论了一下他说想加两种形态,目前设计好的只有这个初始形态。这个角色的名字叫做“茹塔斯”(Lotus,莲花)。对他的想法进行一下转述,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最初用莲花的想法是为了参考莲花花瓣的设计,在角色的头盔和皮套上添加了莲花瓣风格的装饰,最开始变身器(我不太清楚学名是什么,就是胸口的那个报警灯)也是很明显的花朵的形状,最后几经修改才变成了相对圆润的造型。后来我们聊天的时候才开始给这个参考了莲花的形象赋予一些意义,比如莲花在一些宗教中代表的智慧的形象,还有我国传统文化里常说的“出淤泥而不染”,大概的解释就是茹塔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纯真的初心以及贯穿一切的洞察力。说实话最开始我对特摄是没有太大兴趣的,但是同属于ACG文化,多少了解过一些角色和歌曲,这个朋友应该是我在现实世界里认识的最痴迷特摄的人了,疫情之前和期间我们工作和学习经常见面,后来被他耳闻目染的我也试着看了一下前一阵刚出的泽塔奥特曼,对特摄的看法突然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态度真的就和大多数人一样:“这不就是给小孩看的么,拍得这么假...”,在学校学了一些电脑后期和电影制作得皮毛之后突然感觉其实拍得“真”和拍得“假”其实只是一个资金投入的问题,而特摄片的投入重点是特摄而不是电脑特效,我看的特摄片并不多,泽塔的电脑特效是怎么合成的说实话了解一些的人都能看出来是怎么做的,但是微缩场景的手工和皮套演员为了营造出巨大感的演技都是现在很难在普通电视剧里找到的,再一想到这种片传达的“天真”也都是成年人写出来的,我就由衷佩服,我开始觉得这种片观看起来很有趣,拍这种片也是一种情怀吧。 扯得有点远了,据我所知他开始设计这个形象到现在也有小半年了,平时交流这些事情可能也就是和我们几个平时能见到面的人说,我是老键盘人了,就问他想不想发到网上跟大火交流交流,他同意之后昨天整理了一些图片发过来,一开始他没想署名,我觉得再怎么说也算是他的一点心血,笔名随便起一个就好。我现在是不清楚会不会有转发,但是作为他的朋友我恳请保存图片的网友不要盖掉署名,有大火自己设计的角色也可以发上来交流交流哈哈哈
【特摄同人】朋友设计的一个奥特曼风格的角色,帮他宣传一下~~ 有几句话想先说一下,首先我朋友真的是我朋友不是我(我的画技有多烂八口们有目共睹),他不像我这么宅宅,平时不怎么上网但是特别喜欢看特摄,前一阵聊天的时候他说自己设计了一个形象,虽然几乎就是“那个形象”但是害怕版权问题所以又不敢叫,于是就暂时叫他“幻想超人”,(我到现在还在给他科普同人作品其实没关系的...),后来我们又讨论了一下他说想加两种形态,目前设计好的只有这个初始形态。这个角色的名字叫做“茹塔斯”(Lotus,莲花)。对他的想法进行一下转述,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最初用莲花的想法是为了参考莲花花瓣的设计,在角色的头盔和皮套上添加了莲花瓣风格的装饰,最开始变身器(我不太清楚学名是什么,就是胸口的那个报警灯)也是很明显的花朵的形状,最后几经修改才变成了相对圆润的造型。后来我们聊天的时候才开始给这个参考了莲花的形象赋予一些意义,比如莲花在一些宗教中代表的智慧的形象,还有我国传统文化里常说的“出淤泥而不染”,大概的解释就是茹塔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纯真的初心以及贯穿一切的洞察力。说实话最开始我对特摄是没有太大兴趣的,但是同属于ACG文化,多少了解过一些角色和歌曲,这个朋友应该是我在现实世界里认识的最痴迷特摄的人了,疫情之前和期间我们工作和学习经常见面,后来被他耳闻目染的我也试着看了一下前一阵刚出的泽塔奥特曼,对特摄的看法突然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态度真的就和大多数人一样:“这不就是给小孩看的么,拍得这么假...”,在学校学了一些电脑后期和电影制作得皮毛之后突然感觉其实拍得“真”和拍得“假”其实只是一个资金投入的问题,而特摄片的投入重点是特摄而不是电脑特效,我看的特摄片并不多,泽塔的电脑特效是怎么合成的说实话了解一些的人都能看出来是怎么做的,但是微缩场景的手工和皮套演员为了营造出巨大感的演技都是现在很难在普通电视剧里找到的,再一想到这种片传达的“天真”也都是成年人写出来的,我就由衷佩服,我开始觉得这种片观看起来很有趣,拍这种片也是一种情怀吧。 扯得有点远了,据我所知他开始设计这个形象到现在也有小半年了,平时交流这些事情可能也就是和我们几个平时能见到面的人说,我是老键盘人了,就问他想不想发到网上跟大火交流交流,他同意之后昨天整理了一些图片发过来,一开始他没想署名,我觉得再怎么说也算是他的一点心血,笔名随便起一个就好。我现在是不清楚会不会有转发,但是作为他的朋友我恳请保存图片的网友不要盖掉署名,有大火自己设计的角色也可以发上来交流交流哈哈哈
鹌鹑的不专业MG炮击扎古战士测评 一楼是一些废话,想看图的可以直接往下拉,图有点多,缓更,欢迎插楼~ 扎古战士可以说是楼主非常怨念的一个机体了。童年的第一个正版模型就是HG的绿扎古战士,也特别喜欢动画片里的露娜玛利亚霍克姐姐,露娜姐姐的声优我也很厨,后来上大学的时候也买过TV炮击红扎,但是它们无一例外都被丢了/卖了,得知要出MG的时候真的好开心,但是随着放出的测评图越来越多,我开始感觉这个扎古战士的整体风格和自己印象里圆润的扎古形象相差甚远,为了追赶横向其他产品的风格,采用了相对犀利的设计,体型也改的十分壮硕...所以曾经一度对这个模型失去了购买的欲望,但是我真的好喜欢露娜姐姐和配音的坂本真绫,在一个商品上注入对两个女神的爱慕,岂不美哉?于是就在一家实体黑店里真香了。美帝疫情严重之前买的,好像是二月中的时候?好像那天还吃了个火锅,现在居家避难已经快三个月没吃过馆子了,扯远了...这个模型更是拖到疫情严重了开始居家好几周之后才开始拼,我有一段时间没拼刚普拉了,上一个MG刚普拉还是百式2.0和只帮同学拼了一个胸的卡海牛HWS,不过这两个算是旗舰级的MG模型给我留下来太好的印象,以至于在拼MG扎古战士的时候感觉稍微有一点失望,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结合了两位女神的周边,香就完事了! 接下来主要会对可动性和一些细节和不足来做解说,欢迎插楼。
【观后感】终于补完了宇宙战舰大和号2202,极其舒服 在pyq写的就直接复制过来了,应该没啥剧透,请放心浏览。 终于补完了宇宙战舰大和号2202,极其优秀的作品,画面完美,剧情走向也很沉稳,从头看到尾几乎没有笑过(我一般看辣鸡片或者搞笑片会从头至尾狂笑),故事还是挺耐人寻味的,这部片一开始的节奏我很不喜欢,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描写得有点刻意,这部片的核心在故事讲到一半了才开始铺开,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第二部的副标题是《爱的战士们》,和第一部的在民族之间的争斗中消除隔阂互相理解不同,第二部的主题是"爱",作为一部科幻题材的动画,其中描写的zz权谋和排兵布阵未免有些廉价,甚至塑造出了一个可以轻易丢弃百万支战舰来换家的冷血敌人,我个人对此做出的理解是-人的理解是有限的,如果把舞台限制在无比"真实"的zz权谋和排兵布阵里,那么想要表现"爱"这个主题便会显得平庸,所以这部片把镜头扩大到了时间的尽头(独角兽最终战既视感??笑),然后塑造出了一个没有感情、被敌军俘虏就会自爆的种族作为敌人,当人类不得不面对时间的尽头、面对一个拥有极高科技又没有慈悲的外星种族的时候,一些比较真实的情感就会在这个夸张的舞台里被生动的体现出来:大家别再看无聊的打仗了,来感受爱吧。 我这个人算是无信仰人士,所以对片中大量出现的"缘"与"和"的理解比较主观和片面,我觉得这部片的后期已经不能单纯的当做一部科幻片来看了,它更多的就是在诠释"缘"与"和",诠释爱。 故事进行到末尾的时候之前讲过的所有高科技手段甚至连被击败的画面都没有就沦落到变成满屏幕的残骸,剧中的台词也有提到:"现在我们所遭受的痛苦真的有意义么?在我们的生命中真的有能与流血牺牲相等价的东西么?"我对战争题材的娱乐作品有极其强烈的兴趣,因为我相信战争题材的作品反映的不光是兵器的威武和胜利者的光彩,优秀的战争题材作品还反映了齿轮和爆炸背后的牺牲,以及牺牲背后的羁绊,大和号描写出了这一点,露脸的角色全都有因有果,没有角色被白白浪费,而这些形象只不过是一些战争中连1%都不到的缩影,故事中因为1个人犯下的错误导致的惨剧,现实中就有100个1000个,在我心目中能够传达这个事实的的战争题材作品才是好的战争题材作品。宇宙战舰大和号2202我最早是在去年夏天开始看的,但是因为前期观感奇怪而且还没有更新完就没坚持看下来,这次一次性又重头看了一遍,真的很受触动,它延续了第一部一丝不苟的精致画面,同时又向我这样一个喜欢把战争当成娱乐谈资的人抛出了一个疑问:战争真的有看上去那么酷么? 最后谈一谈我个人趣味相关的话题吧,这部片是小林诚做副监督,可以看出在机设涂装和室内环境都很有他的个人色彩,之前看动画七武士的开场CG的时候就被惊到了,这次又在新出的作品里看到了类似的风格的升级版,心里暗暗赞美科技的伟大,最后的最后就希望这些美好的科技能在将来继续给观众带来又有趣又耐人寻味的娱乐作品吧(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