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鼠米🐭 硕鼠米米
彼岸花,岁月清浅,人生且长, 愿有人陪你一起喝茶聊天, 愿有人懂你的一世悲欢喜乐
关注数: 169 粉丝数: 432 发帖数: 10,169 关注贴吧数: 47
标本级美纸共赏 红旗末代美纸,到手一段时间了,🐑了个🐑,一直没时间好好欣赏一下,二十多年的纸,算的上老纸了吧。安徽产地存放出来的美物,并没有七十年代红星丝绸般的手感,也没有多么精美复杂与众不同的绵密帘纹,甚至没有之前海鲜市场买的那些高档仿品捶打砑光的紧实感。难得品相完美没有黄斑,火气煺去,对光照过去,散漫的云朵中夹杂着宣纸特有的稻草碎屑,甚至偶尔个别凸起一个的小僵点,普通平凡岁月静好的样子,默默的诉说着一段传统造纸厂的曾经辉煌,终究还是湮灭在了市场浪潮中........ 很多美好,终是成为了少部分人的情怀记忆,和大多数人耳中的故事与传说。拥有的时候不珍惜,失去以后反倒不胜唏嘘........造纸术不断更新迭代检测技术越来越精细科学化,是什么让已经消失的品牌老纸成为了造假泛滥的重灾区?翻翻之前海鲜市场入的品控近乎完美的“老红旗”,不禁莞尔。 红旗宣纸历史 1961年,小岭宣纸原料生产合作社 1981年,更名为安徽省泾县小岭宣纸厂 注册商标“红旗” 集体性质。纸槽20帘,年产量52吨。1988年达到230吨。 上世纪90年代末,“红旗”停止生产。也就是说,最新的红旗宣纸,也有二十多年了。 感谢骆首富割爱标本级藏品。见证着九十年代末“红旗”品牌最后的辉煌的一刀,美物共赏拍清晰点,仅供本吧文房爱好者共及小红锤海鲜市场对比假货使用。
全家一起喜羊羊......喝茶喝茶 慎用老茶不同属性,扛过来了。 感谢无常哥慷慨分享给我自存的九十年代六堡茶虫龙珠(虫屎),一直下不去口,关键时候起大用了。上周五崽热症发烧不喊冷只喊热3天布洛芬反复高烧不退加无痰剧烈咳嗽,三样一起喝,神奇退烧,可能是给999感冒灵加效了。我一直嗓子干痒,白天上班到下班带低烧发热,寒症表现后背发凉,喝了一次和崽同样的菊花龙珠陈皮,寒的厉害。于是不喝菊花和龙珠。最难受那天也就是一颗氨酚黄那敏下去,没起烧也就过去了。每天到了家一泡三十年老普洱加十年二红陈皮,有时候加点五年白茶,到早上恢复如初,坚守岗位一周多了。 最大感受就是茶药同理,不是中药不好用,材料到位用料成分足,三样茶比感冒药都猛,尤其对发热,这次比起布洛芬也不差还不容易引起胃肠问题。而且和纯西药成分的药配合起来,避免西药叠加用药过度。 咖啡也一样,不同的是咖啡怼我寒症感冒受凉时候偏头痛yyds。 不是怂恿不囤不吃药店常备药,分享点心得,中西结合,药食互补。上海发出信号长三角还没正式放开的时候家里就把药店扫了一遍,小药店就我一人拎着篮子逛,老板看我买的多亲自帮着拎篮子,乐的合不拢嘴。没几天.........药店买个布洛芬还要搭售一堆没用的东西........几千块钱的琳琅满目感冒药目前用过的也就一盒999感冒颗粒,三包布洛芬,一粒氨酚黄那敏,一管VC泡腾。家里人愿意吃感冒药的吃感冒药,俺继续好好喝茶,各种平时下不去口或者舍不得喝的老茶扒出来,努力抗🐑。
养了两年猫猫才知道一直喂错粮 猫猫说铲屎官你是不是傻..........重点的事说前面,刚弄清楚室内猫和庭院猫生活环境不同,猫粮选用的要适配运动量,以后打听猫粮要先考虑人家猫猫的品种和生存环境。 加菲妹妹,2018.8月生日,从原主人那接盘时候就瘦,一直按原喂养方法皇家i27供着,中间也听到过很多人说什么这个猫粮不好那个不形的,买零食送的各种试用的偶尔吃吃但是貌似猫猫对别的猫粮都不怎么感兴趣。 一岁绝育,百思不得其解........尤其绝育后永不发腮,有人曾说过品种不纯垃圾猫,但小区流浪猫串串靠着翻垃圾和偶尔来我家偷猫粮偷鱼都肥的膘肥毛亮的.........有人说加菲就是爱掉毛,可妹妹明明不算长毛加菲........有人说母猫就是不发腮......好吧算我倒霉养错猫了? 年初猫猫受伤体内原生猫瘟病毒爆发,母鸡蹲大哮喘送到宠物医院。体重不到七斤,医生说偏瘦。开始认识到问题可能在喂养上,于是鲜肉珍致希宝罐头猫条冻干益生菌营养膏羊奶粉.....各种小零食每天供着,死活不吃蛋黄那卵磷脂硬塞吧?还是瘦且掉毛。 直到上周在淘宝看直播,问了一下主播,才明白什么叫室内猫粮!然后然后.......我给我家运动量巨大的每天都要户外运动超过十四小时的猫猫吃的皇家I27居然是著名的控制肥猫体重的减肥猫粮!我............昏倒直播间惹..... 前几天买了增肥的高爷猫粮疫情发货原因还没到家,评论基本两极化,有的说好有的说高油黑下巴。逛麦德龙超市又拖了一袋子澳大利亚进口奇境猫粮回来,算下来五六十块钱一斤,这个猫粮貌似网上目前没差评。暂时I27和奇境混喂感觉好像猫妹妹不排斥这个新猫粮,也不会单独挑出来,两个猫粮能同时一起吃完还能每顿多吃几克,希望这次换粮成功能把妹妹养成大肥猫。
尝试给茶茶加强氧化去涩的小实验 一个五年台地茶,半新工艺技术,三泡之后高单宁,涩到没朋友。按照书上提到的茶化学理论尝试了一下,结果和预想的一致。茶苦没办法,只能拼时间。但是涩不怕,可以用各种氧化单宁的办法去涩。小白乱搞,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1、自然醒茶:仅限于近期要喝的茶。撬散茶饼的目的之一是加速氧化。对于长期存放的茶,密封加干燥剂只能做到无氧转化,会不利于去涩,而透气又容易造成跑香,所以传统大量将茶饼放在一起既透气又聚香是很科学的。 2、大壶冲泡:或者透气高的茶具比功夫茶得到更多的空气氧化。 3、适当降温:可以减缓内容物单次沁出量,其中就包括了单宁。(涩重的茶不适合保温性强的紫砂壶) 4、轻度变态醒茶:将已经充分舒展沁润的茶叶放久一点,俗称隔夜茶。会惊讶的发现,之前放的时候那一泡的涩度,和这一泡的涩度简直天差地别。个人小白经验,基于家里的陈茶,台地茶越泡越涩尾水难喝的可以这么处理,一般情况下遇到的古树茶,都是越泡越甜。 5、重度变态醒茶:臭氧生发机(慎用......实验中)怀疑很多第一泡不涩后面涩到没朋友的,后期还不怎么变化的茶都经过臭氧表面化处理。(实验后补贴) 灵感源自于《普洱茶》一书的近期阅读和之前偶尔喝过一次隔夜茶口腔里奇异的强烈蜜甜感。这个台地茶被轻度变态隔夜茶处理大法以后,茶汤呈轻微发酵状态,类似被渥过,颜色变深黄很多。口感方面最大的提升是原先喝完舌头比较涩口,现在因为单宁转化作用变得回甘有种蜜甜的口腔存留感。 重要提醒:这种办法也就北方冬天随便试试,在温暖地区各类细菌滋生不建议尝试。可以一起摸索将茶拆散在泡茶前加一道氧化气体转化茶叶单宁的玩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