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霞人
弄霞人
关注数: 0
粉丝数: 557
发帖数: 2,635
关注贴吧数: 2
【关于西汉后宫】在<汉书 赵皇后传>上偶然看到的评价 首先 BS一下赵飞燕...她也上了正史...然后 这是在<赵皇后传>的"赞曰"后面的 按说应是班固在嚼舌来和大家分享~赞曰:《易》著吉凶而言谦盈之效,天地鬼神至于人道靡不同之。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至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至如史良娣、王悼后、许恭哀后身皆夭折不辜,而家依托旧恩,不敢纵恣,是以能全。其余大者夷灭,小者放流,呜呼!鉴兹行事,变亦备矣。另还有个叙传,是班固说的。。叙传:诡矣祸福,刑于外戚。高后首命,吕宗颠覆。薄姬坠魏,宗文产德。窦后违意,考盘于代。王氏侧微,世武作嗣。子夫既兴,善而不终。钩弋忧伤,孝昭以登。上官幼尊,类祃厥宗。史娣、王悼,身遇不祥,及宣飨国,二族后光。恭哀产元,夭而不遂。邛成乘序,履尊三世。飞燕之妖,祸成厥妹。丁、傅僭恣,自求凶害。中山无辜,乃丧冯、卫。惠张、景薄,武陈、宣霍,成许、哀傅,平王之作,事虽歆羡,非天所度。怨旧若兹,如何不恪!老实说,虽然很讨厌班固教育人的嘴脸,但不得不承认,他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虽然也只看懂了七八成。。这也算把西汉绝大多数光显过的外戚数了一遍。。唉,子夫既兴,善而不终。看到这句话,心着实凉了半截。。。
【情诗】两棵树 我们之间那么近,那么近我枝叶一深,便触及你心我们之间那么远,那么远我无法再进一步,到你身边我们的感情那么深,那么深共同分担雨雪和霜冰我们的感情那么浅,那么浅我永远听不见你的声音
来踩踩哦 顺赠拙诗一首为礼~【望洞庭】 望洞庭东风八百里,洞庭棹纹轻。想见湘妃过,草木也关情。呵呵,献丑了。。来给仙捧场来。。。天天开心哦~
【转载】【六宫粉黛】汉武帝的美皇后阿娇为何PK不过歌女卫子夫 不管什么内容 先发过来再说...
【文】寂寞笙箫 笙箫是寂寞的。 纵然灵魂的歌声高昂如地裂天崩,外表上仍是若无其事漫不经心。往事如寸寸龟裂的河床,再没了潺潺的溪流涌淌。 一切缘于寂寞。 山林空翠,鸟鸣只更添寂寥。如诗如画终归尘土,无人知晓。如若能有个诗人踏上这山积的碎叶铺就的干涸的路,兴许会吟出最动人的诗,让这一切流传永远。如若能有个画家看到这绚烂如生命的天空的华彩,兴许可绘出最曼丽的画,让这一切得以封存。 可从来无人觉察,笙箫亦是寂寞。 灵魂不甘地咏叹着,恐慌着漂泊不定的死亡,惊惶着无声无息的毁灭,紧紧地攫着荒无人烟的土地,冀待着沧桑之后的涅磐。 于是,从那寸寸龟裂的荒无人烟的干涸的土壤中,开出一朵莫名灿烂的花来。 唱着寂寞的笙箫。
寂寞笙箫 笙箫是寂寞的。 纵然灵魂的歌声高昂如地裂天崩,外表上仍是若无其事漫不经心。往事如寸寸龟裂的河床,再没了潺潺的溪流涌淌。 一切缘于寂寞。 山林空翠,鸟鸣只更添寂寥。如诗如画终归尘土,无人知晓。如若能有个诗人踏上这山积的碎叶铺就的干涸的路,兴许会吟出最动人的诗,让这一切流传永远。如若能有个画家看到这绚烂如生命的天空的华彩,兴许可绘出最曼丽的画,让这一切得以封存。 可从来无人觉察,笙箫亦是寂寞。 灵魂不甘地咏叹着,恐慌着漂泊不定的死亡,惊惶着无声无息的毁灭,紧紧地攫着荒无人烟的土地,冀待着沧桑之后的涅磐。 于是,从那寸寸龟裂的荒无人烟的干涸的土壤中,开出一朵莫名灿烂的花来。 唱着寂寞的笙箫。
三十四行诗.献丑. 我落寞地把每个人都当成了你又更落寞地发现每个人都不如你与你无关的快乐竟是那样的快乐隔着红尘迷障我看不清楚你身上有多少俗世的灰土能伤害我的都是我爱的我不忍斥责只默默受折磨流年中我的爱羽化成灰何来不朽何来光辉终究回不去了虽然我们把它细心拼补好然后指着它说一切和从前一样但其实我们都知道的无论如何是回不去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那为何还强迫自己在黑夜里醒着要睁眼看没有月亮和星星的黯淡吗 栏杆十二曲谁在相思少年白马轻裘踏过当时还有落花还有流水还有天边沉沉的红日
【计划连载】桃花--暗随流水到天涯 桃之夭夭,最初是盛绽在每个女子的梦里。 缤纷一树,春意烂漫难管难收。桃花是张扬的,甚或是冶艳的,大朵大朵,装点了春寒三月,暖意从人心深处潜滋暗长,亦开成了华美的桃花。 然,桃花随水随无情。到底是飘零。命定的凋落,如美人迟暮。落时花瓣漫天飞扬,几乎要让人忘记它是在走向死亡。落英一地,无处凄凉。 实则桃花并没有理由凄凉。它曾那样绚丽地开放,入了诗成了画,作了世上最浪漫的布景。它的一生曼妙如斯,连死亡也是翩然。 桃花的温婉华美,像极了阿朱。 那样一个女子,从她手拈花枝朝萧峰浅笑以始,我便认定她是开在萧峰命里的桃花。那样一个日子,雁门关上的花也开了,我亦认定那花树便是桃花。 人面桃花,曾经是那样地难舍难分。 萧峰是大英雄,而她是小女子。鞍前马后相随,她的活泼机警,他的稳重豪爽,原是相得益彰。桃花便最是依人。 死是从容无悔。那本是当时境况下唯一的选择,却不想终究是入了旁人的局。她死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似连天也怒了,可也,把桃花冲走了。 青石桥的大雨夜。这是萧峰一生的劫。聚贤庄中,面对整个挑衅和武林的误解和挑衅,他连眉头也不皱一下,阿朱死时,他竟落了泪。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原来真是,未到伤心处。他的一生,从此被生生截作两段。灵魂遗在前生,叫乔峰。身体坠入后世,叫萧峰。 后来,又一次,他在生死关头,又看到了雁门关上的花树。仿佛才找到一点前世的记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桃花已入了尘土,踪迹全无。 高天之上连绵的烽火,染透了王朝天下,原只是为她的一笑而存在。那一笑是如何地千娇百媚,真就倾了城倾了国。整个西周国祚,不过是那绝代风华的衬托。 褒姒的命运原本可怜。如同妹喜、妲己一样,是为了救赎而献入王宫的。名为王妃,实为女俘。然而在那个时代,美貌能替下人命,也能翻天覆地。 她便如一朵酡红的桃花,在那个烽火之夜绽放,摇曳生姿。为一笑而将江山断送,竟也似是值得。 周幽王也活宝。他若生在当代,或是个风靡万千少女的纨绔子弟,而在当时,他的荒淫奢侈,注定了他要背负万世的骂名。可,为一个女人燃起烽火,那一番致命的宠溺,天下也无人及得。 值得一提的是,烽火戏诸侯,是言之凿凿的史实——如果那些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有百分之八十的可信度的话。 “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火,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乃数举烽火。”(《史记·周世家》) 褒姒的结局,太史公亦有交代,说是犬戎攻破镐京后,将其虏去。可怜她倾城倾国倾天下,终是逃不脱为俘为虏的宿命。 其后的东周,支离破碎,礼崩乐坏,诸侯并起,生灵涂炭,一切是源自那样一个桃花般迷丽的女子,和她清清浅浅的一笑。 To Be Continued
热烈邀请亲们去暮杳吧坐~~! 新建的吧,刚刚才建~~先把自己一些文放了上去,以期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到上面去看看,坐坐呵~~~蒹葭苍苍,往事成霜。 当有一群执着者,执意记下粼粼如水的过往。 世事且等闲。 漠漠轻寒,上小楼。
最爱的人与最亲的人--也谈程灵素 看书看到程灵素死的那一节,我哭得好伤心。好久没那样哭过了。为一个虚构的人物。我不知,是这书写得太好,还是我太没安全感。 哭得不省人事,然后觉得,得写些什么,表达些什么才成。 她是那样聪明。我想她的聪明和黄蓉是不一样的,蓉儿是临机应变,妙招迭出;灵素则是顾事周全,料事如神。她将一切都事先预料到,作好万全的准备。只是,有些事,她能料到,但无力改变。 比如,自己深深地爱着的人,深深地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 但她业应快乐满足。她不是胡斐最爱的人,但她是胡斐最亲的人。胡斐能不要自己的性命去救她。这纵不是爱,这般感情也为程灵素所独有。纵使胡斐一天十七八遍记挂在心的是另一个姑娘,她也仍为他盘算,为他和他的所爱盘算。她是始终都在他身边,随时准备拿命去救他,他的每一个眼神都洞悉明察的,她至亲的二妹。而若是太亲以至于不懂珍惜,恐怕也是势所必趋了。 不能骂胡斐,他既非负心,亦非薄幸。相反,他是那样的一个正人君子,正因为如此,他的心中,才只装得下一个女子。他,程灵素,袁紫衣,三人都是一般的苦,只是果决狠辣的程灵素啊,用一死,换取了胡斐的一生铭记。若非如此,我想,胡斐是如何也体会不到她的好,如何也不知待她好的。可是死亡毕竟浩大,自此,他再想待她好,也是不能够的了。 只是,最爱的人与最亲的人,终究是不一样。小说的最后,胡斐与袁紫衣并肩拒敌时,只三言两语,便可见,他待紫衣和灵素,有着怎样微妙又宏阔的差别啊。 所以,程灵素一死,许是不愿再多受这般痛苦了吧。她是他最亲的二妹,但永远地,是近不了他身边的。她不是李文秀,没办法从容淡定地离开,不留些微尘埃。她不是李莫愁,狠不下心去拆散那郎情妾意(何况袁紫衣与胡斐也是不可能)。她更不是李沅芷,能拉得下脸面来天南地北地去追随(想来,她的追随是天衣无缝地掩饰着的)。而,她是毒手药王的弟子,是七心海棠的主人,她给予胡斐的,是浓郁如毒的爱,是永生永世的悔,是撕心裂肺的痛。但胡斐所爱终究不是她,悔过痛过,他仍是不爱她,所以她与这世间一诀,恰到好处,正如她一直以来的周全。 程灵素此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惊鸿掠影,只留一地怅惘。她不美,但她那对黑漆也似的大眼睛,直望到了胡斐心里去。 这样的爱,心碎肠断,无药可救,但只怕,也是常人所爱不出来的吧!
【小小说】第26路公交车 她终于赶上了。长发一甩,额上汗光涔涔。她欢喜地投下一枚硬币,硬币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她找到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不住地喘气。她向窗外望去,看到高楼林立,看到拥挤人流。 车站上有许多人。有的为上这辆26路车挤破了头。有的仍在焦急地等着,忽儿看看路,忽儿看看表。 她的目光游离到一个人身上。刹那间定格。她紧张地抓住前面座位上的把手,好像一个溺水者死死地握住一根救命稻草。她多么盼望他转过头来,看见自己,然后上车;可是他正看着别的什么东西出神。她慌得连连跺脚。她想喊他一声,可刚张开口,又犹疑地将话咽下,似乎忘记了他的名字。待到下定决心要喊的时候,却又真忘了他姓甚名谁,只得在大脑中苦苦搜寻,而不得其果。她只能暗自祈祷,愿这车停得久些,让自己再多看他几眼,让他的目光能够转移到自己这边来;可仿佛又有些微妙的心思,愿这车带自己速速逃离。 满载的26路车发动了。她绝望地转过脸去。 可他终于看见了她,他看见她几乎要哭了,他看见她转过了脸去。他仍是欢喜,连忙奔上前,一时间,却又想不起她的姓名,不知如何开口。车子开了,他急起来,随车奔跑。汗水湿透了他的T恤,和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可是她没看见,她什么都没看见。 第26路公交车渐渐开远了。 他停下来不住地喘气,看着那车扬起漫天的尘土,咆哮而去。 她的头靠在明净的窗玻璃上,泪如雨下。
【小说】落红难缀 [楔子] 罗衣!罗衣! 一句句,一声声,心碎肠断。 就仿佛到了悬崖边。身旁没有可以相依的凭藉。看着什么渐行渐远却无法出声。无力挽留某种命定的凋谢。 她终是闭上了眼。 大滴大滴的热泪落在她枕边。似要将世界灼烧起来。 洛疏桐喃喃念着。 罗衣。罗衣。 一个已融入血骨的名字。烙刻在自己生命的天空上,永远。 他不知该如何继续。 [壹] 冷落清秋节。 玉带宽袍的洛疏桐走下马车。 空蒙山天气正好,秋日难得的明媚,兀自有些野花开得鲜妍。 洛疏桐的心却是冷的。从始,至终。 不远处有妇人在呜咽。洛疏桐抿抿唇,循声来到一垄荒草前。 一个妇人抱着个女孩在哭泣。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妇人断断续续说着,便欲离开女孩。 且慢。洛疏桐惊道,可不能丢孩子啊。 妇人抬起泪眼看着他,道,公子若可怜我们母女,我们愿到公子府上,为奴为婢;若只是看热闹,便请回吧。 这妇人衣衫褴褛,谈吐倒是不凡,洛疏桐暗自留了个心。便叫来书童清笳,道,把这两位带回府去,安置个差使。 清笳应着了。 洛疏桐又向那妇人道,大娘有何伤心事,竟要把孩子扔了? 妇人伸袖抹去泪。夫家姓秋,这是小女,名碎萍。 秋碎萍,洛疏桐点头道,好名字。 去年她哥哥夭了,今年,她爹也去了,我娘家又早已被抄斩……邻里说我们不吉利,把我们撵出了村子。秋老爷本是员外郎,小女也读得些书,不如便陪侍公子吧。 洛疏桐这才把目光转移到那女孩身上。蓬头垢面,脸色苍白,弱不禁风的模样直教人心疼;只有一双大眼睛,单纯地忽闪着,却显得很不协调。 眸中若有星辰,返照水光。洛疏桐心想。 [贰] 堪堪五年后。 洛疏桐如是,回忆了五年,追思了五年,痛悼了五年,恍然不觉春秋。 秋碎萍亦长大了。如不知名的野草花,只在矿野里清丽地摇曳。 公子。一日为洛疏桐研红颜料时,碎萍忽地道。您好像,藏了很多心事。 洛疏桐不语,只呆呆凝望着自己书的半阕词。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碎萍凑上前看,道,呀,我的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 可是洛疏桐仍只是沉默。他的心,早在五年前,就已被蛀空。 碎萍百无聊赖,便走到帘后去抚琴。 曲罢,她说,这是长亭暮,爹教我的。取宋时林君复词:“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马上她便知觉自己说错话了。洛疏桐突然提起笔蘸了些红颜料,狂书起来。 许久,他抬起头,笔一扔,扬长而去。 碎萍一看,纸上写满了一个相同的名字。 云罗衣。 那红色如殷殷的心上血,直让碎萍苦楚难言。 [叁] 一日,碎萍颇有些不自在。在深宅里莳花的娘亲告诉她,你去照照镜子吧。 她拿起铜镜,骇然。镜中的她已是另一番模样。眉若春山,目如点漆,下颌尖尖的,神情憔悴。 碎萍忙去问清笳,我的模样,是不是变了。 清笳细看起来,忽打了一个寒战。云……云小姐…… 什么?云小姐? 你……你是云小姐…… 我是碎萍啊。 不,你不是!清笳连忙跑开,一边摇手道,你被附身了!一定是,云小姐的,啊呀! 她满腹疑窦地回到公子房间。洛疏桐正作画,他抬眼看了看她,忽地笔掉了,也浑然不觉。 他冲上前来抱住她,唇不自主地翕动,一个久已未唤却刻在心底里太深的名字。 罗衣,罗衣。 [肆] 碎萍的发丝散在洛疏桐手臂上。 她抬眼看看这个熟睡的男人,心中一阵荒凉,一阵愤恨。 她想,自己或许真是,鬼附身了。 昨夜,公子说,要娶她。 她该怎么办,是不是便借这一副足以让他快乐的皮囊,做一场自欺的游戏。让时间来裁夺,不管公正与否。
仰望汉朝 慕汉久矣。——题记 长乐,未央。宽服长袍。裙袂翻飞。 数百级台阶通往顶端的庄严。唇边的点红和颊上的胭脂。不停地上下摆动的刀笔。满室竹简编成的册。 高高的髻,华美地簪。珠冠。厚重的甲胄。黄金鞍。 端坐的壮丽。厮杀的绚烂。 缓缓展开历史的画卷,突然一道亮丽的强光射来。待这光终于黯淡,卷上留下一个青色的大字。 汉。 凝望这个字,仿佛可以看到广袤的草原上,阳光反射出数重刀光剑影;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四起的狼烟,几骑马嚣张地从妇孺老幼的尸身上踏过;仿佛可以看到宝剑出鞘,一声令下,奔涌如潮淹没了仇恨,掩埋了耻辱;仿佛可以看到无垠的大漠,仿佛还听到了一曲胡语的悲歌。 凝望这个字,仿佛可以看到春日里深宫中的栏杆十二曲,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仿佛可以看到微微颔首、抿嘴浅笑的矜持,世无其二遗世而立的容光丽色;仿佛可以看到数丈白绫向上直飘,缠住横梁;仿佛可以看到一缕青丝被抛入大海,了无踪迹;仿佛可以看到红绡帐后,一个淡淡的不属于人间的身影,仿佛还听到几句心碎的呼唤。 凝望这个字,仿佛可以看到殿门前来来往往的股肱之臣;仿佛可以看到挑灯夜读,不仅是寒门;仿佛可以看到决策万里之外的果敢刚毅;仿佛可以看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唐的风尚被嫁接到这里;仿佛可以看到尔虞我诈的命运翻覆,仿佛还听到一篇流光溢彩却催人泪下的辞章。 公元前的辉煌,两千多年后仍照耀人心。 令世人仰望的风光。
无情最是帝王家--记卫子夫 她和你在一起,有四十九年了啊。 你与她邂逅,在她芳华初绽的时候。你见她朱唇微启,清婉曼妙的歌声,仿似流珠泻玉。你为她心折了。 在开始的开始,你是那样地宠她,溺她。同辇入宫,你向世人宣称你爱上了她。不管她的出身门第,你要捧她。 然而短暂地,你仿佛忘记了她。不知是日理万机太忙碌,还是有心人的施压,总之一年多过去,你没再召见她。 她的容光丽色在春来秋往后憔悴,挂个才人的名,却望穿秋水望不见君。 一年后的一天,你偶然翻录宫人名册,刹那间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一瞬之间久违的思念开始蔓延,你的心又开始为她跳动。 于是你召她来。 她却哭着向你跪下,求你放她回家。 你更不忍心了。于是你允她荣华。 幸而她为你生了个女儿。顺理成章地,你给了她夫人的名分。 几年后她又生下了刘据。更顺理成章地,你立她为后。 她矜持而端庄地向你走来时,你定觉出你原竟是这样爱她;她接过皇后的玺绶时,你定觉出她的姿容是多么尊贵。 母仪天下。 她在你最失意的时候和你相遇,让你发现世界也有这般美丽。这或可以说是患难夫妻,所以你和她曾经颠簸的岁月就显得多么弥足珍贵。 而这已是十一年后了。她也已不年轻了。 从此,她被禁锢在深宫。 她为你生育了一男三女。 但不久你便似厌倦了她了。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邢婕妤,轮番上场,抢了她的戏台。她只能畏缩在角落里,点一盏孤灯以取暖。 你从她的家族中提擢出了两个将才。两个不一般的将才。两个照耀千古的将才。你多么欢喜。也许有时你在纵横捭阖时心会倏地愀然,那么一下,想到这两人原是奴仆啊,是谁让他们入了你的法眼。 可是再没有比她更娴淑的皇后了。或许是基于她对你太深的了解,你的强势,你的不容他人。于是她从不干政。她勤俭持家。她不为弟弟和外甥的功劳自傲。她默默无闻地含辛茹苦地为你打理后宫,看不透的人还说她“霸天下”。 可她早没再得宠了啊。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你走马灯似地换女人。她没有像陈阿娇那样向你泼醋,她太了解你了,你受不得任何束缚。 她给了你三十九年平静如水的后宫,让你能好好一展雄才。 却没人赞过她的贤惠吗,这实是不公平啊。你则总沉浸在绝世而立的家人梦中,忘记了真正懂你的人,就在你身边。 李夫人看来确是很美啊,竟让你上天入地疯了一般追寻。最后你在帘外看见她淡淡的窈窕的轮廓,你唤她时,她就又不见了。 可是她呢?此时已届中年的她呢?你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匈奴远遁,她也失势了。 然而却还有事要发生。平静如水的后宫炸出一声惊雷,涟漪直扩散到刘询的时代。 如果没有那个无耻小人江充,如果没有那个弄权造势的刘屈髦……但历史不允许假设,虽然我私心里很不愿承认可能你就是要置她和她的家族于死地。 毋需赘述过程了吧。 她从容地系好玺绶,放在桌上;然后将丈许白绫搭上横梁。她不急不慢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一生从此任人评说。可我想,当她的在天之灵听见你宣称她是“畏罪自杀”,谥为“戾后”,她也会无奈地苦笑吧。她早看明白了你,你却从来不懂她,或许也不屑于去懂她。 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但她该会庆幸自己没有死于平淡吧,相反她的死可谓惨淡。 左右向你端上她的白绫、玺绶和一缕青丝时,你看也不看,阔步走开。 无情最是帝王家。 这,四十九年的深宫历练,定也已让她看透。
【暮杳的漠漠小楼】 蒹葭苍苍,往事成霜。当有一群执着者,执意记下粼粼如水的过往。世事且等闲。漠漠轻寒,上小楼。
请问小吧主能做些什么?
亲们 我回来啦~~ 为了中考,愣是半年没碰电脑..今天一开机就来看大家啦...祝大家天天开心哦~~~
裂变——巫蛊之祸及戾太子之变纪事 虽然不大确定吧里有多少人喜欢卫子夫。。。至少,希望各位都能了解一下,这一桩千古奇冤。。。
裂变——巫蛊之祸及戾太子之变纪事 很久没上了,献文一篇。。。希望各位喜欢~~~
各位亲们,有没有喜欢卫子夫的? 呵呵~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
【小说】落红难缀 很久没上了,献上小说一篇。。[楔子] 罗衣!罗衣! 一句句,一声声,心碎肠断。 可是她终究是闭上了眼。嘴角边残留一抹微笑。 大滴大滴的热泪落在她枕边。 当洛疏桐终于能缓过神来的时候,犹在喃喃念着。 罗衣。罗衣。 他以为,天崩了,地裂了,他该怎么继续。 生命里只剩下一个名字。 云罗衣。 [壹] 冷落清秋节。 玉带宽袍的洛疏桐走下马车。 空蒙山天气正好,秋高气爽。 但洛疏桐,心只觉凉。 不远处有妇人呜咽声。洛疏桐男儿气概油然而生,循声来到一垄荒草前。 一个妇人抱着个女孩在哭泣。 妇人断断续续说着,便欲离开女孩。 且慢。洛疏桐大惊,可不能丢孩子啊。 妇人抬起泪眼看着她,道,公子若可怜我们,我们愿到公子府上,为奴为婢;若只是看热闹,便请回吧。 这妇人衣衫褴褛,谈吐倒是不凡,洛疏桐暗自钦佩。便叫来书童清笳,道,把这两位带回府去,安置个差使。 清笳应着了。 洛疏桐又向那妇人道,大娘有何伤心事,竟要把孩子扔了? 妇人伸袖抹去泪。夫家姓秋,这是小女,名碎萍。 秋碎萍,洛疏桐点头道,好名字。 去年她哥哥夭了,今年,她爹也去了,我娘家又早已被抄斩……邻里说我们家不吉利,把我们撵出了村子。秋老爷本是员外郎,小女也读得些书,不如便陪侍公子吧。 洛疏桐这才把目光转移到那女孩身上。蓬头垢面,脸色苍白,弱不禁风的模样直教人心疼;只有一双大眼睛,单纯地忽闪着,却显得很不协调。 眸中若有星辰,返照水光。洛疏桐心想。 [贰] 堪堪五年后。 洛疏桐便是,回忆了五年,追思了五年,痛悼了五年,恍不觉天地间有他物。 秋碎萍已是亭亭玉立,宛若芙蕖出绿波,洛疏桐视若无睹。 公子。一日为洛疏桐研红颜料时,碎萍忽地道。您好像,藏了很多心事。 洛疏桐不语,只呆呆凝望着自己书的半阕词。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碎萍凑上前看,道,呀,我的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 可是洛疏桐仍只是沉默。他的心,仿佛在五年前,就已被蛀空。 碎萍百无聊赖,便走到帘后去抚琴。 曲罢,她说,这是长亭暮,爹教我的。取宋时林君复词:“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马上她便知觉自己说错话了。洛疏桐突然提起笔蘸了些红颜料,狂书起来。 许久,他抬起头,笔一扔,扬长而去。 碎萍一看,纸上写满了一个相同的名字。 云罗衣。 那红色如殷殷的心上血,直让碎萍苦楚难言。 [叁] 洛疏桐看碎萍的眼神越来越怪,碎萍也浑身不自在起来。在深宅里莳花的娘亲告诉她,你去照照镜子吧。 她拿起铜镜,骇然。镜中的她已是另一番模样。眉若春山,目如点漆,下颌尖尖的,神情憔悴。 碎萍忙去问清笳,我的模样,是不是变了。 清笳细看起来,忽打了一个寒战。云……云小姐…… 什么?云小姐? 你……你是云小姐…… 我是碎萍啊。 不,你不是!清笳连忙跑开,一边摇手道,你被附身了!一定是,云小姐的,啊呀! 她满腹疑窦地回到公子房间。洛疏桐正作画,他抬眼看了看她,忽地笔掉了,也浑然不觉。 他冲上前来抱住她,唇不自主地翕动,一个久已未唤却刻在心底里太深的名字。 罗衣,罗衣。 [肆] 碎萍的发丝散在洛疏桐手臂上。 她抬眼看看这个熟睡的男人,心中一阵荒凉,一阵愤恨。 她想,自己或许真是,鬼附身了。 昨夜,公子说,要娶她。 她该怎么办,是不是便借这一副足以让他快乐的皮囊,做一场自欺的游戏。 其实如果可以,她还是愿做碎萍,尽管碎萍,的确不如罗衣美。
汉武大帝中关于霍少的一点点纰漏 不敢说讹误,只好说纰漏1 霍少第一次出场,在卫青首次立功的时候,那时霍少应该是11岁 霍少第二次出场,在卫青收复河朔的时候,那时霍少应该是14岁 但电视上,霍少俨然是个半大小伙了,年龄方面有点奇怪。。2 这点很重要。。史记、汉书上都有明文记载,汉武帝要教霍少兵法,霍少说:“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好霸气!)而在电视上,霍少却向汉武帝借孙子兵法。。
【随感】历史的悲哀——记霍去病 怕有些不着边际大家笑话。。所以不敢发上来。。原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89d2f01008irb.html如果有谁喜欢,我才敢发上来。。。
我希望申请吧主! 吧主好,我希望申请吧主!我一定会把贴吧办好!请吧主放心批准我的申请!
(原创)君忆否 原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89d2f01008c13.html(我的博客,献丑~~)
(原创)恋上重光 原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89d2f01000au2.html
〖弄霞人〗祝各位春节快乐呵~~ 虽然现在大雪压境,但,春节,还是要过的!而且要快快乐乐地过!祝各位吧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衷心祝愿:新春愉快!万事如意!向各位拜早年啦!
【拙作,惭愧】诗词几首,望指点。。 秋感沅湘秋色腻栖鸦,数声啼去谢年华。流水不谙离别路,蜿蜒又至那人家。
【拙作】浅谈托马斯哈代笔下两女性 关于苔丝和尤斯塔西雅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89d2f01008i4n.html谢谢!
【拙作】浅谈托马斯哈代笔下两女性 关于苔丝与尤斯塔西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89d2f01008i4n.html谢谢!
怎样发投票贴? 我很笨的啊~~~
【拙作,惭愧】最亲的人与最爱的人——也谈程灵素 55555555。。。我不知道为什么,前面发了一篇却打不开了。。。请吧主把前面一篇删了吧,在这里我再发一次。。。不好意思。。。
【拙作,惭愧】最亲的人与最爱的人——也谈程灵素 看书看到程灵素死的那一节,我哭得好伤心。好久没那样哭过了。为一个虚构的人物。我不知,是这书写得太好,还是我太没安全感。 哭得不省人事,然后觉得,得写些什么,表达些什么才成。 她是那样聪明。我想她的聪明和黄蓉是不一样的,蓉儿是临机应变,妙招迭出;灵素则是顾事周全,料事如神。她将一切都事先预料到,作好万全的准备。只是,有些事,她能料到,但无力改变。 比如,自己深深地爱着的人,深深地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 但她业应快乐满足。她不是胡斐最爱的人,但她是胡斐最亲的人。胡斐能不要自己的性命去救她。这纵不是爱,这般感情也为程灵素所独有。纵使胡斐一天十七八遍记挂在心的是另一个姑娘,她也仍为他盘算,为他和他的所爱盘算。她是始终都在他身边,随时准备拿命去救他,他的每一个眼神都洞悉明察的,她至亲的二妹。而若是太亲以至于不懂珍惜,恐怕也是势所必趋了。 不能骂胡斐,他既非负心,亦非薄幸。相反,他是那样的一个正人君子,正因为如此,他的心中,才只装得下一个女子。他,程灵素,袁紫衣,三人都是一般的苦,只是果决狠辣的程灵素啊,用一死,换取了胡斐的一生铭记。若非如此,我想,胡斐是如何也体会不到她的好,如何也不知待她好的。可是死亡毕竟浩大,自此,他再想待她好,也是不能够的了。 只是,最爱的人与最亲的人,终究是不一样。小说的最后,胡斐与袁紫衣并肩拒敌时,只三言两语,便可见,他待紫衣和灵素,有着怎样微妙又宏阔的差别啊。 所以,程灵素一死,许是不愿再多受这般痛苦了吧。她是他最亲的二妹,但永远地,是近不了他身边的。她不是李文秀,没办法从容淡定地离开,不留些微尘埃。她不是李莫愁,狠不下心去拆散那郎情妾意(何况袁紫衣与胡斐也是不可能)。她更不是李沅芷,能拉得下脸面来天南地北地去追随(想来,她的追随是天衣无缝地掩饰着的)。而,她是毒手药王的弟子,是七心海棠的主人,她给予胡斐的,是浓郁如毒的爱,是永生永世的悔,是撕心裂肺的痛。但胡斐所爱终究不是她,悔过痛过,他仍是不爱她,所以她与这世间一诀,恰到好处,正如她一直以来的周全。 程灵素此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惊鸿掠影,只留一地怅惘。她不美,但她那对黑漆也似的大眼睛,直望到了胡斐心里去。 这样的爱,心碎肠断,无药可救,但只怕,也是常人所爱不出来的吧!
【倡议】我们有没有QQ群呀? 设个Q群吧,多好,好好讨论~~
【其他】欢迎大家到我的博客上坐! 首先,抱歉发了个【其他】贴~有时候因为写的文不着边际,不敢发到吧上来~所以,欢迎大家上我博客~~希望大家都能在上面找到感兴趣的东西呵~~~〖暮杳的漠漠小楼〗http://blog.sina.com.cn/rosasarti谢谢各位!!
【原创长律】咏卫后子夫事 第一次写了首这么长的诗。。。只好说是长律了。。。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仰望汉朝 慕汉久矣。——题记 长乐,未央。宽服长袍。裙袂翻飞。 数百级台阶通往顶端的庄严。唇边的点红和颊上的胭脂。不停地上下摆动的刀笔。满室竹简编成的册。 高高的髻,华美地簪。珠冠。厚重的甲胄。黄金鞍。 端坐的壮丽。厮杀的绚烂。 缓缓展开历史的画卷,突然一道亮丽的强光射来。待这光终于黯淡,卷上留下一个青色的大字。 汉。 凝望这个字,仿佛可以看到广袤的草原上,阳光反射出数重刀光剑影;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四起的狼烟,几骑马嚣张地从妇孺老幼的尸身上踏过;仿佛可以看到宝剑出鞘,一声令下,奔涌如潮淹没了仇恨,掩埋了耻辱;仿佛可以看到无垠的大漠,仿佛还听到了一曲胡语的悲歌。 凝望这个字,仿佛可以看到春日里深宫中的栏杆十二曲,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仿佛可以看到微微颔首、抿嘴浅笑的矜持,世无其二遗世而立的容光丽色;仿佛可以看到数丈白绫向上直飘,缠住横梁;仿佛可以看到一缕青丝被抛入大海,了无踪迹;仿佛可以看到红绡帐后,一个淡淡的不属于人间的身影,仿佛还听到几句心碎的呼唤。 凝望这个字,仿佛可以看到殿门前来来往往的股肱之臣;仿佛可以看到挑灯夜读,不仅是寒门;仿佛可以看到决策万里之外的果敢刚毅;仿佛可以看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唐的风尚被嫁接到这里;仿佛可以看到尔虞我诈的命运翻覆,仿佛还听到一篇流光溢彩却催人泪下的辞章。 公元前的辉煌,两千多年后仍照耀人心。 令世人仰望的风光。文章引用自:
{拙作,望鼓励}无情最是帝王家——记卫子夫 她和你在一起,有四十九年了啊。 你与她邂逅,在她芳华初绽的时候。你见她朱唇微启,清婉曼妙的歌声,仿似流珠泻玉。你为她心折了。 在开始的开始,你是那样地宠她,溺她。同辇入宫,你向世人宣称你爱上了她。不管她的出身门第,你要捧她。 然而短暂地,你仿佛忘记了她。不知是日理万机太忙碌,还是有心人的施压,总之一年多过去,你没再召见她。 她的容光丽色在春来秋往后憔悴,挂个才人的名,却望穿秋水望不见君。 一年后的一天,你偶然翻录宫人名册,刹那间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一瞬之间久违的思念开始蔓延,你的心又开始为她跳动。 于是你召她来。 她却哭着向你跪下,求你放她回家。 你更不忍心了。于是你允她荣华。 幸而她为你生了个女儿。顺理成章地,你给了她夫人的名分。 几年后她又生下了刘据。更顺理成章地,你立她为后。 她矜持而端庄地向你走来时,你定觉出你原竟是这样爱她;她接过皇后的玺绶时,你定觉出她的姿容是多么尊贵。 母仪天下。 她在你最失意的时候和你相遇,让你发现世界也有这般美丽。这或可以说是患难夫妻,所以你和她曾经颠簸的岁月就显得多么弥足珍贵。 而这已是十一年后了。她也已不年轻了。 从此,她被禁锢在深宫。 她为你生育了一男三女。 但不久你便似厌倦了她了。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邢婕妤,轮番上场,抢了她的戏台。她只能畏缩在角落里,点一盏孤灯以取暖。 你从她的家族中提擢出了两个将才。两个不一般的将才。两个照耀千古的将才。你多么欢喜。也许有时你在纵横捭阖时心会倏地愀然,那么一下,想到这两人原是奴仆啊,是谁让他们入了你的法眼。 可是再没有比她更娴淑的皇后了。或许是基于她对你太深的了解,你的强势,你的不容他人。于是她从不干政。她勤俭持家。她不为弟弟和外甥的功劳自傲。她默默无闻地含辛茹苦地为你打理后宫,看不透的人还说她“霸天下”。 可她早没再得宠了啊。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你走马灯似地换女人。她没有像陈阿娇那样向你泼醋,她太了解你了,你受不得任何束缚。 她给了你三十九年平静如水的后宫,让你能好好一展雄才。 却没人赞过她的贤惠吗,这实是不公平啊。你则总沉浸在绝世而立的家人梦中,忘记了真正懂你的人,就在你身边。 李夫人看来确是很美啊,竟让你上天入地疯了一般追寻。最后你在帘外看见她淡淡的窈窕的轮廓,你唤她时,她就又不见了。 可是她呢?此时已届中年的她呢?你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匈奴远遁,她也失势了。 然而却还有事要发生。平静如水的后宫炸出一声惊雷,涟漪直扩散到刘询的时代。 如果没有那个无耻小人江充,如果没有那个弄权造势的刘屈髦……但历史不允许假设,虽然我私心里很不愿承认可能你就是要置她和她的家族于死地。 毋需赘述过程了吧。 她从容地系好玺绶,放在桌上;然后将丈许白绫搭上横梁。她不急不慢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一生从此任人评说。可我想,当她的在天之灵听见你宣称她是“畏罪自杀”,谥为“戾后”,她也会无奈地苦笑吧。她早看明白了你,你却从来不懂她,或许也不屑于去懂她。 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但她该会庆幸自己没有死于平淡吧,相反她的死可谓惨淡。 左右向你端上她的白绫、玺绶和一缕青丝时,你看也不看,阔步走开。 无情最是帝王家。 这,四十九年的深宫历练,定也已让她看透。
将军——记霍去病(原创) 阳光下我会想起你,你雄姿英发的身躯你不可一世的神态你炯炯有神的双眸。我会想起你曾经是那样的年少气盛,我会想起在那个意气用事的年代你的莽撞和用武,我会想起你的模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并未被洗刷得退色,你就在我眼前纤毫毕现,衬着阳光。 下雨时我会想起你,你沉默寡言的身影你冷酷傲慢的姿态你深邃无边的瞳仁。我会想起你曾经是那样地以德报怨,我会想起在那个世事纷纭的年代你的从容和坚守,我会想起你在父亲和主上跟前跪下时,你都是那样地无怨无悔,我会想起那车上你被盖着白布的遗体,刹那间瓢泼大雨模糊了视线和记忆。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想起你,公元前的长安,你在那里。 还想说几句。。不知多久以前来过这里一次,一片狼藉;今天来霍吧,发现竟是这么齐整而有序,真的感谢吧主们呵。喜欢霍去病很久了,只怕他湮灭无闻,希望大家一起继续努力。。。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