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痴 真武痴
关注数: 136 粉丝数: 388 发帖数: 5,396 关注贴吧数: 32
寻回的武林之为何学泰拳 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质疑我,学了那么多年的内家拳,为何还要去学泰拳,拳击,现代散打?这个问题对于练过的人来说都不是问题,拳吧里面老孟练的门类多,一直在学,我就说说我个人的体会。 反正我练的这门内家传承,师傅有几个师叔师伯都练出功夫了,都有极强的实战能力,而他们的步伐身法之强悍反正让我在对练的时候感觉绝望,我练出其中几层的功夫出来到处晃悠,和人切磋多次,传统的现代的都有,基本都全身而退没有被KO过。后来师傅突然不教拳了,一个人练肯定不行,于是经朋友推荐开始练泰拳。 泰拳给我开了一扇新的窗口,系统上来讲,从体能到柔韧,拳,肘,膝,扫腿,内围很多细节都有巨大的提升。以前内家拳师傅一直最强调基本功,核心功法的训练,这些训练虽然没有涵盖泰拳的各个细节,但是有这些基本功在身上让我掌握东西特别快,基本泰拳师傅训练几节课就掌握了,而且对于为何要做那些动作心里知其然也知其所有然。虽然学得快,理解得快,但是技术上要精益求精还得不断练习。我现在在前面体能准备活动中会加上内家拳的基本功训练,现在内家的水平比以前进步很多,不过在师傅眼里还是很多毛病。拳击的直勾摆是除了内家拳基本功之外花最多时间和精力的,直勾摆要练好真的好难。每一拳要打出力量,中间怎么变劲,都需要长久的琢磨练习。另外一点,拳馆里面经常实战,可以实践很多技术打法,而且不同的人打法习惯都不一样,对于自己都是提升。 以后我还会学习老孟练习MMA,学习其他流派的格斗术不是说形意拳不好,而是可以从更多的实践视角去看清楚形意拳的优点。
寻回的武林之形意拳和拳击(三) 前面已经写了两期了,很多压箱底的东西都要放后面出来的。形意拳是化枪为拳,古代战场类似枪的武器有两类,枪和矛,区别在于,枪是白蜡杆,有弹性能储能,矛是硬杆。这个区别导致两者在用法上枪对于矛来说是革命性的提升,矛的用法和现代拼刺刀类似,靠固定的刀头伤害对手,先不展开讲了,枪由于多了枪杆的弹性,在战场如果单兵的话是靠枪头的划拉杀伤,枪头一直像自己有灵魂一样不停摆动,一扫就是一片。至于枪阵的枪类似于矛,靠整体的配合还有捅刺杀伤。形意拳是化枪为拳,枪的用法比矛复杂,可以说涵盖了矛的用法,所以下面只讲大枪。整个五行拳三体式都是用枪的基本姿势,三体是端枪式;崩拳钻拳是扎枪式,一个扎上,一个扎下;劈拳似斧,大枪下劈;炮拳似火,往上是格挡,往下可以化劈;横拳出手似铁梁,大枪横扫如梁很好理解。形意拳的基本姿势和大枪一致,但是一个是拳一个是枪,这个是有根本区别的,枪是要把动能传导到枪头,而拳要把动能传导到拳头,这里面就有细微差别了。 拳击里面除了整体发力,步伐,重心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胳膊的抛弹,胳膊的抛弹好拳就容易练出来,拳又快又劲道!抛弹加上拳套后如虎添翼,相当于玩流星锤,胳膊是放松的,靠身体整体力把胳膊弹出去。直勾摆抛弹释放加拳套无比酸爽。好了,到这里,大家逐渐明白了,形意拳本来是练大枪的,劲力本来要在枪头释放,改拳后到了拳头。形意拳的五行拳也要练出胳膊抛弹,就是内家所说的冷脆弹!这个也叫大家都熟悉的名字鞭劲! 以前整体劲讲得多,现在慢慢讲细节,今天讲的就是胳膊抛弹,在不同拳术中的表现形式和名称。下次讲泰拳鞭腿的斧劈劲!
寻回的武林之通胯 前面讲过通臂功,通臂是指上盘功夫入门的一种状态,而大伙都知道练家子都把身体分为上中下盘,上盘讲了,我们讲中,下盘,中下盘是个整体,功夫练到皆到。通胯的功夫达到后,自然会做到扣胯,坐胯。而扣胯,坐胯是在基本功练习中必须的要求,比如桩功,推手,实战,行拳,这个是功夫入门的一个基础,而这个基础现在看到做得好的反而是大家都看不上的职业拳击,职业拳击手虽然没有传统的那些训练方式,但是拳击很多训练方式是可以替代的传统的很多训练方式的,好了就此打住,不刻意去引起现代和传统之争,没有意义,自己如果都去深入练过,没那么多废话。 说回通胯的功夫,当习练者通过大量基本功练习,掌握到通胯的要领,能够做到通胯的状态的时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感觉出拳非常轻松,每一拳都能把大肌肉群的力量发到拳头上,轻松的做到内家要求的冷弹脆。到了这个状态就是感觉以前所有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都没有白流,功夫一身通透,无论拳劲还是步伐都从量变到质变,得到一个本质的提高。 至于通臂和通胯练上身的顺序不好讲,可能因人而异。在我见到的所有练家子中功夫通臂和通胯都练到的朋友寥寥无几。职业的拳击手在静态站立的时候,放松状态,可以做到通胯,但是一旦动起来连上步伐,能够一直轻松自如达到通胯状态的也不多,好的泰拳手站立状态也可以做到,因为在泰拳里面有类似形意拳活桩那样的基本功练习内容,在泰舞的练习中,有些东西和单腿千斤坠的练法基本就是一样的,但是步伐一动,基本通胯就丢了,在步伐中没有丢掉通胯的功夫我只在内家拳里面见过。 最近贴吧也不太平,我也在这里讲几句,某些大师的视频我都看过,舞术都算不上,别说武术,我不一一点名,大家请勿对号入座: 有位大师号称明暗化练法的,好像系出名门,连基本的桩都没有站好,所有弓步桩都是所谓的螃蟹步,两腿双重,没有分虚实,你的前辈就没有告诉你身体是分阴阳的吗?桩分了虚实才是活桩,桩站活了才有实战能力吗?一个八卦的叶掌桩,前胯没有练到位,歪斜斜的杵在那里,老一辈师傅叫这种胯什么知道吗?叫顶坨屎! 桩都没练明白,到处惹是生非,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功夫又差,嘴又臭,人品还不行,你不挨打没天理。 还有一位大师沽名钓誉,功夫比第一个还不如,行拳的时候单腿都稳不住身形,都只打晃,我不要说扣胯坐胯这个高科技的要求,你丫把一趟拳打稳再说好不?功夫稀烂也就算了,居然还要争各种名头,争不到还要跳河,我去,这个内心得无赖到什么程度?即使你亲爷爷打遍天下无敌手,那也是你亲爷爷,那也不是你。现在谁知道关羽,张飞的孙子是哪根葱啊?而且前程往事,很多历史有公论,自己不好好学习就算了,拿个虎皮当大旗,加上稀烂的功夫,就剩下恬不知耻的撕逼,你丫有没有一点羞耻心。 有位大师在贴吧出现过,现在在网上出现了他的视频,这个大师功夫比前两位都好一点,但是肩的松沉还没有做到,一推手肩就紧张,劲断,不过多年功夫练习,可以欺负一下徒弟,欺负徒弟还是好用。 最后一位是在八卦掌吧出现的,放了视频,本人功夫一般,但是其至亲的功夫不错,进步有坐胯,挑战了吧主,这位是吧主在贴吧碰到的劲敌之一。年龄也不小了,敢于直挑黑吧,这个也是勇气可嘉,但是看待黑吧的角度确实值得商榷,无论黑吧的功夫是传统还是现代,至少敢打吧,没怂过吧,你们非要咄咄逼人,你们既然这么追求真理,那贴吧还有这么多欺世盗名之徒,你们怎么不一一去挑了?如果你们以挑战黑吧这个精神去挑战前面我讲的那些大师们,那个才让人佩服。
寻回的武林之通臂功 通臂功,简单点讲就是双肩相合,在外三合中没有提到的,所以今天我专门挑出来讨论,通臂的讲法传统武术中专业的描述,为了不混淆今天不多提现代搏击。 传统内家拳的的诸多细节要求,就是一个功夫上身武者的基本状态,比如从头开始讲: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好了,到了沉肩坠肘这块,我大江南北拜访无数练习传统的武友,沉肩坠肘练出来的真不多。我只要看朋友一出手,就能判断是否练到沉肩,只要看对方一动步,就知道他的步伐是否练到胯上。 好了说回通臂功,我以前提过我们这一派传承上盘基本功的练法类似通臂门,基本功的要求是甩臂每天数量至少保证2千次,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才能逐步把普通人的肩背锻炼成武者的肩背,在这种运动量之下,本人经过多年练习,都没有做到沉肩坠肘。说到底还是量不够,直到7,8年的积累练习,慢慢才一窥门径。练出沉肩坠肘的状态,再练其他的功夫,基本手到擒来,比如练咏春,螳螂,形意的定步五行拳,就是拳击的直勾摆,很快也能掌握发劲收劲的要领。但是做到沉肩坠肘未必练到通臂之功,其实在这个阶段练兵器能够事半功倍,不过仅仅抖大杆子不够的,要练习双手大刀或者双手剑,而且要练习双手大刀精准发力劈砍,这个运动量我大约计算一下,我可能比较笨,天资一般,甩臂累计300万次以上,双手全身发力砍中小靶挥刀15万次以上,终于通臂功上身。 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有些特殊群体练出通臂功,职业拳手很多练出来了,职业棒球手,专业高尔夫球手基本都练出通臂功,只不过后两者没有经过格斗训练的话也是不会用的。通臂功练出来之后左右肩相合,左右肘相合,左右手相合。除了出拳的威力增加,拳法转换更快且协调,如果此时腰胯练成,功夫基本小成了。
寻回的武林之形意拳和拳击谁更厉害(1)? 练武的初学者绝对想问的一个问题,作为师傅不同经历有无数种回答,都练过的人只会说你自己都去练就明白了这种让初学者更晕菜的答复,我其中一个都没练好,要到何年何月才练其他? 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我在这里也只能给出找出答案的方法。形意拳界公认的老师傅一队,国家拳击教练一队,选择体重身高等身体条件差不多苗子20位,两队各带10个苗子,各自进行训练,训练时间相同,伙食相同,平均每个月两个队进行对抗比赛,一直持续十年,最后根据十年里的对抗成绩做一个统计,这个问题就不用争论了。这个方案绝对能找出科学的答案。 深究这个问题,你会发现一堆乱麻,形意拳本身,细分各门各派,每一派的师傅教徒弟的方法都不一样,而拳击则简单得多,基础的训练模式,随便拎一个出来,教学方法都一样。而形意拳,连个基本的三体式就有N种标准,三七,四六,五五,零十……尼玛,作为初学者我只要个标准,这么多要求,听谁的?除了重心分配,腰胯的要求,腰背?头?膝?脚?这些细节呢?不过经过多年练武,和其他门派交流,基本,虚灵顶劲,含胸拔背这两点各门各派是统一的。到了腰胯这一节就各自不一样了,我这么说,这两点拳击也是这个要求,至少我练的这个传承的形意后面和拳击对腰胯的要求也是一样的。到这里再讲下去,很多老师傅要骂我了,你小子还练形意干嘛?滚去练拳击!拳击腰胯的要求,教练只会大概讲一下要点,至于怎么做到是靠几十万次的出拳训练自然练出来。而形意拳的祖师一早就总结出这个标准---桩形,但是这个桩形经过无数弟子无数次传承,很多面目全非,当然也有很多原汁原味保存下来。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所得,定势发力,大家基本一样,拳击的基本技法只有直勾摆,而形意的技法更丰富,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大家静下心比较一下,这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劈拳和直拳看起来类似,实质完全不一样,劈拳是砍柴那个劲,身体是斧子,拳是斧刃,劈到对手身上,拳击的直拳都是一个捅劲,类似胳膊是钉子,身体是锤子,把钉子往对手身上钉。和直拳相同的劲是炮拳,炮拳就是个后手重直拳;形意脱枪为拳,崩就是扎大枪那个劲,横拳如梁,大枪从内到外横扫出去,类似房顶大梁扫过去。拳击木有这个横拳,却有一个摆拳,形意五行基础没有这个摆拳的,这两者是互补的,我开始练拳击的时候,这个摆拳总打成王八拳,掌握不到要领,后来是反练横拳,稍微一变劲就学到摆拳发力诀窍。我还练八卦,八卦的翻背拳也是个好东西。我和练拳击的朋友实战,直勾摆我肯定不如他,但是我加上钻横,翻背,他也觉得我出拳乱七八糟不按拳击规矩,但是常常在他觉得不可思议的角度击中他。 今天就聊这么多,下次再继续。
寻回的武林之沧海拾遗 师傅曾经说:你见过拨浪鼓没?一拨弄,左右相合,拳的真谛,练成那样。 当时不明白,以为自己明白。 师傅也说过,身体就是两根弹簧,左右两边,从左到右,右边弹簧拧紧,一放开劲发出来,至于到手上往哪个方向都可以,从右到左亦然,这样两边弹簧循环发劲连绵不绝。 那个时候劲没有从左到右,劲在过程中散完了,每次启动要蓄劲,动作自然停顿。师傅说吭吭像拖拉机。 多年后,有个练拳击的武友叫日月,现代搏击练了十多年,不打不相识,有一次和他帮我拿靶,练习拳击左右直,他说:打拳前腿到后腿支撑,后腿到前腿支撑像两个弹簧。 送他回家一路聊拳,他说左右直就像拨浪鼓,拨浪鼓你见过吧,我说和内家拳一样,多年前师傅给我说过。 有段时间学会用后半部分肌肉发力,以为掌握了整劲真谛,但是打左右直总没有练拳击的日月轻灵松沉,一直找不到原因,没想那么多,基本功,打靶继续练。终于有一天突破,原来肩松沉还是不够,要挂到身上,胯根下沉不够,前大胯的肌肉力量没有整合,拳击的要求是胳膊出拳不能有启动的多余动作,后手重拳,后腿脚跟要抬起旋转。内家的要求达到,拳击的要求自然达到,但是内家拳法后脚不用起旋,劲一样发出。 自从劲整合到胯根后,八卦三角步,又提升一个层次,灵动松沉。走路真的能练功了,每走一步就是打一个崩拳,或者打一个后手重拳,一步一转换,两腿如手表拧紧弹簧,各位看客千万记住我用弹簧比喻不仅仅是伸缩弹簧,是拧紧松的弹簧,左右腿在腰的整合下换劲,一步一换,一步一重拳,连绵不断。 常人练武没法像专业运动那样一天8小时以上训练量,要想有所成就,练功必须生活化,经过大量的筑基训练后,拳不离手,现在行走站坐,我都能练拳,卧怎么练,除了做做平板俯卧撑,仰卧卷起外,睡着了,还真没方法练拳。古人干活体力为主,练家子干活都能练拳,现代人条件太好了剥夺了体力活的时间,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练功时间。
最近练拳心得 内家拳师傅回家前,我已基本掌握基本功练法,算是摸到了门槛,对于师傅的实战能力一直高山仰止,从开始的神奇到慢慢理解。为了印证多年所学,我到了深圳很牛的一家泰拳馆,不是去踢馆,而是抛开所学,让自己做小学生,把自己完全当菜鸟,踏踏实实跟着馆主从基础练习。泰拳准备训练对体力要求非常高,10分钟跳绳,3组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跳,俯卧跳循环练习等大量体力练习,体力训练完毕一系列柔韧训练,然后开始拳法,步法,膝肘练习,后面这些有整劲在身毫无压力。泰拳拳法要求把重心放前腿,转胯转腰出拳,出拳一样要求放松,像抓东西一样,实际就是和内家拳打出整劲的要求一样。而步伐就是天壤之别了,这的不细说了。虽然练了实战极强的泰拳,但是并不妨碍我的功夫按以前的轨迹继续进步。 曾经记得一个武友问一步中最多有几次发力,以前我只能做到一次,后来能做到2次,我问师傅,他说你能出几次手就发几次劲,我一直没法理解,和师傅试手他确实能做到,有一次看到师叔用炮拳的步伐手上连环打猴型,一步发劲四次。最近在一次练拳的过程中终于悟到。还有那次山东聚会和黑哥住一起,黑哥教我拳击打靶,黑哥一个平勾,感觉是用弓弦崩着拉出来,以前在视频中见到过阿里连续平勾拳就像用弓弦拉着,那个时候做不好,现在也能轻松做到。 以前碰到练现代搏击的一些朋友,完全瞧不起练传统,觉得练传统都是被骗了,这个看法太偏激了,还是古人那句话觉知此事要躬行,我会持续发贴,分享我的学习成长经历。
昨天和一个练自由搏击十年的小伙实战 两个人打的,没有人拍视频。 地点:在公园草地; 规则:都是皮鞋,不准起腿,没有拳套,不打头。 对手网名叫日月,一周在拳管练3.4次实战,良好的自由搏击基础和状态。 说好规则,开打,对手刺拳开路,肩松沉,我截到对手很多次手臂,但是都是放松状态,打不实,实还要防住对手的后手重拳,开始打得比较谨慎。 对手是我碰到最冷静的对手,我刺拳骚扰,他直接拍掉,我用鞭劲抽他手臂。对手的手臂经常抗鞭腿的,打半天,他不痛不痒。等着截他后手重拳,他轻易都不出重拳。一直保持好架子,慢慢向我移动,移动也冷静,我挖坑,想让他进步打我,他根本不上当。 反正和他打就郁闷,防御极强的打法,不急不燥。时不时来一下狠的,重后手拳时不时来一下,我又不敢毫无顾忌的冲近身打。 他体力好,实战分配也好,毕竟实战多,这点我就差太多了。打几个回合,我体力就不够了,休息再打。深圳的天气热,我们都脱了上衣,光着膀子打。 打了几个回合,相互都有中拳,比例大约7:3,他打中我7下,我只能打中他3下,他臂展长1.79,他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他移动摆拳,连打中我三次肩膀,我一次都没截到。 我用步伐绕他,他不上当,没办法,靠速度硬攻,马派八卦的看家本领,步伐中的反臂捶,我用出来,抽击他防守面,结果他后手防御非常好,把小脸护得牢牢的,摸是摸不到了,我只有硬抽他胳膊,看能否打开他防御的架子,结果打的啪啪啪响,也没有打开他防御的架子。这招我摸过无数武友的小脸,很多武友没感觉,他后来给我说,这招是威力最大,反手拳抽到下巴直接Ko,所以他一直防,不给我机会。 最后我用左手劈拳直接攻中线,第一拳打中胸膛,再进步打,他前手摆拳直接打我脖子,同时中,没办法人家手长,我防御手也没防御好。 打完相互总结,他指出我的缺点练传统容易大开大合,动作太大,破绽就多。还有就是回手防御的意识不足,打完没有回防守状态。步伐虽然灵活,但是对他都是无效,白白耗了自己的体能。 @功夫黑小 黑哥,他是你的粉丝,很崇拜你的,给您留过言,来北京想拜访您,您可能太忙没见他。您随便一个粉丝都这么牛,真不是吹。
本月18,19号在长沙,有没有武友交流? 如题,除了谈生意之外,看有没有机会见见长沙的武友? 多聊两句关于交流的东西,其实判断功夫高低,只要自己心里是有数的,不是迷糊的,两个人相互试试劲,大致切磋一下功夫高低心里就清楚了。不是一方非要打倒一方,我的松沉整劲已经练出来,不要说打要害,我只要打到对手肚子上劲透进去,内脏非得重伤,这种力道说出来大家可以质疑,视频表现不出来,非要身临其境才能体会,所以只有相互交流,轻轻试一下。 什么抗打能力强,那是你站在那里摆好架势抗打能力强,真正在快速交手或者我让你失重的状态还有什么抗打能力? 有一次和一个师弟打,他发狠,我摸到了他的脸,要放劲这下就重创他了,但是他眼睛一闭,下面一崩拳,打我肚子上,我这个时候根本没法让,只能硬挨这一拳。如果真打我打他脸这下发力,他下面那个崩拳根本出不来,时间差就是这么一点,碰到心狠的人自己不狠就挨打。后来我和这个师弟打,我不和他玩了,他一出手我就封死,整劲打他梢节,不近身点他了,搞几下他手抬都抬不起来了。 其实我和武友切磋也一样,如果对手和我这个师弟一样的心思,我是感觉得到的,有杀气,这种时候我在不想伤对手的情况我只有用步伐和对方玩,我有步伐,没人能伤我,我主动不近身伤你,不代表我真的不能伤你,我是怕伤人之后后续的问题麻烦,我还得旅游,我还得谈生意,而不是为见个武友影响我的正事。 有些事没法说的太明白,我只说这么个情况,你存心想干倒对方,但是打了半天,你根本近不了对手的一步范围,而对手一招没攻,你是什么感觉?
最近的一些练拳的心得体会 其实形意拳或者任何只有一种没有失传的传统武术要求是非常精细的,特别是在练的时候 当然如果用的时候还能保持练的时候状态是最好,但是要用的时候能融汇贯通练的东西才算入门。 现代搏击的训练项目很精细,但是对于具体的很多训练为何要这样去练,其实不清楚。 而形意拳体系就非常的完善一项基本功练哪个部位,是练哪一部分发力,都非常精确。 我说的精细具体说一下,就是从头到脚,到舌尖,到肛门都有要求,大家说精细不? 中间的腰胯膝踝,要求更细致,这个每个细节练到位了,才叫练武。 中间的很多韧带,大小肌肉群 ,什么扣胯,坐胯,很多说法,大家都看过或者听过 但是自己做出来和真正的要求是两回事。 对于拳谱来说,拳谱很细致,但是照着拳谱练不了拳,因为拳谱不讲练法,大部分是要求和体会。 拳谱只是镜子,是你练到各个阶段的镜子,相互印证的镜子。 练法是各门各派的九阴真经,师傅会一部分一部分传,打法就更核心了。 我见到很多武友,坦白说,打法都没了,练法还剩一些 。 打法是练好的情况才产生打法,所以打法容易失传。 因为武术在传承的时候很多练法失传,没练好,仅仅有打法的情况是,会让没有练好基本功的后辈疑惑:这个怎么可以做得到?于是擅自改了打法,打法就失传了。 打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步伐和身法的灵活运用,让你能打人,而人不能打你。 大家都看过那个散打运动员打特种兵的视频,其实特种兵不会功夫,距离感,和一些意识都没有,散打运动员欺负他,挨了重腿后,什么人也都懵了,关键不要给对方起腿的这个机会 这个是打法的要点。 能不能把握打击机会是打法的核心,因为很多练传统的威力都有了,有人配合的时候能使出来,一旦碰到高手,就束手束脚。 不过对方机会要多快多猛,保持一定距离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关键是对反露形后,有足够的速度反击。
还是说实战,内家三拳对现代搏击的实战! 内家拳其实分两个阶段,一个练整劲练功力,另外一个阶段就是练实战。 拳谚中有句话叫做知拍任君打,我是一直有这个感觉,因为我一直这样被师傅欺负,总打在我半路的节拍上,打起来感觉非常难受,挨打尽是不能发力的时候。这个是比较高的境界,知己知彼的功夫要练得很好。 今天我就说内家拳如何和现代搏击对抗, 以前我总提到截打,截到了当然爽,但是前提你要截得到,对付散打高手,他是不断在移动,不会给你个固定的目标,也不会让你知道他是出拳还是出腿而让你截的。所以,我在这里说截打不是万能,不能包打天下的。但是截打的功夫必须有,鞭子劲,双手的合劲这些截打的基础。 后来我提到步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研究和练习本门的一些实战中的步伐,以前零零散散都在这里提到过,小跟步大跟步,正三角步,反三角步,进退步,这几个基本步伐的组合就组成了对付现代搏击的基础。 现代搏击的步伐灵活,有个重要问题,步伐中出招后是必须调整一下才能继续下一个步伐,也就是每前进后退是不能连续出招的,步伐就纯粹是步伐移动,出招是在攻击前一步站定出招,出招后还得调整。 内家拳练出的步伐是在前进后退中都能发招,而且要求是不能断劲,每一步出招完马上下一步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是能连续出招的。 星夜的八卦图中列出了形意之字形的步伐,是斜前45度前进的,这个是形意实战的一个秘诀,形意实战不是直打直进,而是有个角度的,实战中看具体情况不一定真45°。星夜那个九宫图说白了就是实战中你走的方位图。 好了有了这些基础,你才有和现代搏击一战的基础,但是散打的专业运动员在每天的练习对抗中,对于这些东西他不一定明白,但是他实践多也摸得透,实战的时候你未必反应有他快,很多的战机他能抓住,他未必要每步能发力,他就快速进退,你打不到他,快速绕到你的死角,一顿组合拳一样KO你。内家拳有一点可以依仗并且能有机会翻盘就是在于步步发力,步步不断劲,在和散打高手互相找机会的过程中,可以把握更多的战机。
有一篇小说写丹田血气的,大伙慢慢看,不神道,有参考价值 他主要搞不清丹田这个。东西,什么上丹田、下丹田、中丹田。 几乎所有的拳家都在谢丹田。丹田到底是什么?拳家讲丹田是为了什么?拳诀中关于丹田的说法也很多,但主要的说法是劲于丹田,由内催外。好像丹田一有劲气,就神功大成一样。 胡斜子听了康顺风的话,眼睛就眯了起来,道:“你今天能问这事。姥爷很高兴,能把问题想到这。说明在这事上用心了,也说明这半年不到的时间,你确实上台台了!来,下到脚地来”老人说着,就先站了起来,穿了鞋,下到了地上。 康顺风也就忙跟着下到起上。 老人道:“你站好了”。康顺风就站定了。胡斜子将一只手推在他的胸上,慢慢地用力,然后道:“你感觉一下,你在抗我的劲时,是那里在用劲儿?” 康顺风用力一抗老人的推劲儿,就点点头道:“就是小腹上说的丹田处” 老人就笑了,叫羊娃下来,道:“羊娃,你站在这,让顺风推你 羊娃就站了下来,前后弓箭步一扎,康顺风就用力去推他。 胡斜子问道:“你现在推人,是不是和网才被推时用劲的地方是一个地方?” 康顺风仔细地感觉了一下,果然还是丹田处在用劲儿,就点点小头。 胡斜子就道:“其实叫我说。这力于丹田这话,其实就是脱裤子放屁的话,因为只要是人和人面对面用劲,不管是推是打,这抗劲的力点都自然在这丹田处,你倒是试试放到其他地方,也放不过去”胡斜子说着,用手抚了自己的丹田处道:“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人上身与下身的连接处和平衡处,有要用劲儿。这里先紧张,所以不管你丹田有东西没,所有的人其实都是力于丹田,这一点,其实就是人体的最合适的重心所在点,” 屋子人都没说话,看了尖人。 胡斜子道:“为什么说是最合适的重心所在点,就是因为人的重心只有放在这里,身体的稳与灵是最平衡的,重心高了,人就浮了,重心底了,人就滞了,所以有些上身大胖的人,你一动手,就感觉他身虽重却步浮不稳,经不住你一扯一带。这种人重心在丹田位之上,所以最怕你拔根儿。而有些人,你一走门子,就感觉他转动不灵。走动不活。为什么,重心低了,放到丹田之下了”为什么要气沉丹田?又怎么能气沉丹田?向山,我娃你说说 向工。沉呤一下,就道:“舌卷气骗降,谷道提升,又将腹部圆在丹田处,就能气沉丹田!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将腹内内脏都集中到丹田处,也就有利于重心落在丹田上,当然,内脏的移动位置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证一定落在丹田处,但总归比不气沉丹田的人要接近一些 ,而且长期的气沉丹田,又用竭尽式呼吸来锻炼腹肌隔肌,甚至用弹射丹田的方法,都能在丹田这个力点上展筋腾膜,从而增加丹田处的力量,所以丹田处力量强的人。力会比丹田无力的人力猛的多”。 胡斜子就笑了,道:“我务弄了一辈子这东西,其实不管用什么办法,都是强壮这一块力点的力量。什么气呀什么的,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你们都是一路站马步过来的,这和你们站马步强壮腿上的劲没有什么不同,你们当时站马步时,不也是腿麻热感觉一股气儿上下走吗?其实不过是肌肉的自然运动的一种感觉罢了,丹田也是一样,里面的肌肉沉实了,重心能落在这里了,感觉有力了,自然就感觉有东西了。练拳的人丹田处沉实有力,所以能出比普通人更大的劲儿,重心落在这里,自然也就感觉即沉稳又灵便,变化也就比那些一动起来,就重心乱跑的人来得稳来得快”
要想练好高尔夫,必须练好基本功!回答很多朋友的问题!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良好的基本功为基础,到了真正的实践才能稳定发挥并且逐渐提高。 高尔夫运动也一样,这里很多朋友练了几个月就问为何打不到球了?练了几个月为何迷茫? 我的回答是才几个月当然迷茫!当然打球不稳定,一下能打到球一下打不到球。 高尔夫的核心基础是发力,会了正确的发力姿势,打出的球才稳定,而稳定才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对于纯练高尔夫的朋友来说,要练出稳定的发力,只有在练习场,辛苦的一遍遍用各种杆打球练习,没有三年时间,没有打到10万个球以上,不要说高尔夫养不熟,不要说不稳定,不要说高尔夫难练。 对于有其他运动基础的朋友就好办一些,比如有棒球或者练好传统武术基础的朋友,懂得全身发力,也需要打几万个球把以前的发力模式移植到高尔夫上面来,适应高尔夫的击球技巧。 高尔夫其实就是个技艺,技艺的东西需要在正确的指导下不断磨练练习,就能出功夫。 有很多人非常急于下场,这个不错,但是很多人直接跳过基本功的练习就下场,还用开车做比方,开车不用怎么练,直接上路学得最快! 对于这个观点我明确一点就是高尔夫和开车完全不是一回事,开车只需要动一下手脚,而高尔夫是要把球规规矩矩打出去,这里面难易程度差别大了,也就是开车不需要练你的手脚发力基本功,只要你不是残疾就能把车开出去;但是高尔夫不一样,必须把身体练成全身舒展的发力才能把球打好。如果基本功练好了,要提高成绩肯定必须经常下场,基本功没练好的情况就是下场极不稳定。 这个贴子就是以我自身的经验告诉大家,学习高尔夫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下苦功磨练基本功,基本功练好了,各种杆都练好了,定点打球都练稳定了,就多下场多研究战略战术。 如果基本功很草草的练一下就下场发现自己的一大堆问题,就会迷茫或者一辈子都抱怨高尔夫养不熟。其实简单如果高尔夫你觉得迷茫,去练习场苦练基本功吧。
最近苦练八卦所以形意的技术贴少了,分享一下! 最近八卦圈有点点突破,分享一下! 八卦盘圈难,是最基础的基本功,大家练过来的都知道,早些年,仅仅盘圈至少得5年的功夫。我猜盘五年应该是完全从小白开始,有内家基楚的或者会少用一些时间,但是即使入门了,盘圈的基本功必须不断练习。 盘圈的要点很简单,但是做到太难了, 肩胯膝踝的筋都要打开; 每一步重心在后腿,前脚落地轻搓,这个时候重心还必须在后腿,后腿的支撑力量要求非常高; 虚腿在拔泥劲收后再迈出去,劲不能断,这个时候实腿必须坐胯; 外圈腿在绕内圈腿转圈时,整个身体必须合整的转过来,这一转最吃功夫,我们很感激一代宗师中章子怡对于八卦掌的推广,但是在细节处,她这一步转不过来于是掂脚尖转过来,这样力道散完了,这个转劲发不到手上; 这些细节处一步步做,一圈圈练,昨天终于在坐胯出虚腿的关口突破了。 现在用形意加八卦的步伐对付练了半年的小师弟,感觉太爽了,不用功力欺负他,就是找节奏找时机,时机一对,打进去正好是对方失重点,每一下感觉是庖丁解牛时刀进骨头缝游刃有余的感觉,呵呵,小师弟胆大拳快,但是还是步伐还没成型。 其实八卦圈的步伐有内圈腿法和形意发劲是一样的,八卦步有进步,形意拳的步伐也跟着进步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