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诗歌 金川诗歌
关注数: 114 粉丝数: 310 发帖数: 8,549 关注贴吧数: 25
我的美国总统竞选宣言 我的美国总统竞选宣言 亲爱的公民们: 我,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位诗人,一位自由工作者,郑重宣布参加美国总统竞选。 毫无疑问,美国在衰落。一个自诩为世界第一的国家,2016年总统大选,竟然只能推荐一个“疯子”,一个“骗子”争这个总统宝座。美国总统宝座,真的贬值了。美国精神真的贬值了。美国真的在衰落了。 毫无疑问,美国是强大的。因为即使衰落中的美国,照样可以侵略阿富汗,侵略伊拉克,侵略叙利亚……觉得哪个国家的领导人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派美国的年轻娃娃们,拿着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毫无障碍地侵入一个主权国家,把那个不合心意的国家领导人斩首,而且这种卑鄙无耻的行为,没有什么敢于干涉。美国因卑鄙无耻中而衰落,因衰落更可能变得卑鄙无耻。这是走向灭亡的征兆。 毫无疑问,依靠美国人无法拯救美国,因为美国人被自己的外表的强大遮蔽,正如一位国家领导人所说:不是恐怖主义侵入美国,是美国在制造恐怖主义。美国在奉行国家恐怖主义的惯性思维中不可自拔。 依靠上帝,依靠外星人不可能拯救美国。上帝是一种思想的巅峰,美国已经与这个巅峰擦肩而过。而外星人,只能存在于美国人的幻觉中。我来拯救美国吧。 我,金川思想艺术既不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也不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也不单单对两者伟大精华的融合,而是拉升,一个新的结晶。 我的竞选大纲概括如下: 一是政治治理要点,先安内,再安外。先处理好美国内部的问题,比如民族与种族矛盾,公民与政客的矛盾。美国的政客,已经在堕落的思想之中,不可自拔,自以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无比优越,不思反省与变革,已是一种可怕的原地徘徊。这种可怕的堕落,远比经济腐败更难以治愈。 二是经济治理要点。美国的经济建立在掠夺世界人民的财富的运行模式之上,而世界人民正在不断觉醒,不断看清美国的真面目,美国奉行的国家经济赌博政策,正在不断遭遇失败,依靠战争作为经济刺激杠杆,已经使美国颜面扫地,坠入泥潭。 三是对外政策要点。美国要放弃强盗外交政策,以美国精神,以柔克刚,学习当前中国的外交理念与政治理念,做一个真正的人间造福者,而不是虚伪的慈善家。每一个民族的存在,都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美国不能把自己杂交文化强加给其他国家。 四是对我的竞选对手,我出于可怜他们,不与他们公开辩论,我喜欢把那种闹剧似的表演留给他们,让他们像一只只马猴似得,丢人现眼。但是,公民们,选民们,记住,那不是美国的骄傲,那是美国的堕落与耻辱。 记住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美国总统,是美国精神的代表者。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凭借着美国精神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这是美国的骄傲。美国有方方面面的世界一流。而这些世界一流,现在,除美国总统之外,几乎大都存在,而且依然处于世界之前列,但是美国唯独没有世界一流的领袖。 这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不断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代表着美国的精神典范衰落了。 现任总统奥巴马先生,我亲切地称他为奥哥,他比我大一岁。他力图扭转美国的衰落趋势,力图成为一位无愧于美国精神的伟大总统。他从阿富汗撤军,在利比亚战争中不当领头者,力图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等等,虽然这些事情做得力不从心,因此,他经常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实则他是在遏制美国的继续堕落。在此,我向奥哥致敬。 亲爱的公民们,如果你们还记得,你们的国家精神的伟大,那么,现在请支持我吧。支持一位了解与掌握美国精神精髓的外国人,远比支持一位无知的美国人更具有智慧。也许这是一个让美国人发现什么是真正美国精神的机遇。 放心,美国可以建立一个总统聘用制,来聘用我。我只做一届美国总统,甚至是做一届名誉总统,这丝毫不妨碍用金川思想艺术治理美国。 上帝庇佑美国,那是因为美国又开始发现自己的真诚,开始相信上帝了。而这真诚,需要一个外国人告诉你,如何恢复其本原。 我,就是这个外国人。一个诗人,一个自由工作者。 二〇一六年十月五日
金川诗歌入选西部风诗群,参加21世纪诗歌大展作品 【金川诗二首】 金川简介 金川,网名金川诗歌,原名张金川,独立诗人、独立作家、独立文学家、独立经济学家与独立思想家,党员,会计师,1963年生,曾是一家国企分厂经营厂长兼工会主席,多家私企经济顾问、财务主管、总监、助理。四十岁开始纯写作生活。为保证清晰,独立,纯粹,离开一切组织制度,坚持五“不”一“唯一”原则:(1)不要任何头衔与职位;(2)不参加任何文学团体、流派与组织:(3)不在新闻媒体露脸、张扬:(4)不参加任何活动会议;(5)不发表关系、后门与交易作品。唯一用作品面世。 现创办金川思想艺术中心;多家网站诗社论坛特邀诗人、特邀评委、驻站作家(均为公益性)。 文学领域著作《金川诗歌全集》40集,万首;金川长篇小说六部;金川长篇思想生活情感随笔四部;金川短篇小说集一部;金川散文集两部;金川诗学论著一部;金川诗学随笔一部。金川诗学专著《诗艺的图谱》。 金川经济学专著《人性与信息经济学》;地方文史著作《贾子祥传》(与黄顺荣合作)。 《阳泉文史资料》发表《贾子祥传》(与黄顺荣合作);《中国诗选刊》(节选)发表《诗艺的图谱》;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诗作收入多种诗集。长篇小说《走过心灵那一端》《亡命天山》《隐匿的城市》《小人物一生三个梦》在天涯文学签约数字版发行;金川思想艺术中心(试)翻译编发《金川诗歌短诗选》英法德俄日意葡波兰瑞典希腊朝鲜阿拉伯西班牙十三种外文电子版、编发《金川诗歌全集》一百集、编发《金川全集》一百零四集,编发各种诗歌、诗论、随笔、图文集、图片文学集、有声文学专辑等单行本电子版几十部(种);该两套全集,以及各种类型版本单行本电子版,还在陆续编发中。 《握手言和》 我是来自故乡的一匹狼 十六岁被父亲逐出家门 我的狼性,我的叛逆,我的野心 伤透父亲的心,伤透了故乡的心 我不能在父亲的痛苦与忧伤面前 屈从。三十年来我漂泊在外 父亲没有带走的忧伤 父亲没有带走的痛苦,被我一点点吃掉 父亲,我现在是干干净净的父亲 没有你的威严,没有专制,没有虚荣 曾经的狼性与威严同归于尽 曾经的叛逆与专制一起死掉 曾经的野心与虚荣一起化为灰烬 父亲,我现在是我曾经向往的父亲 你没有死,现在的我就是你 现在地下的你,是我亲自埋葬的自己 而我们的未来是一匹没有故乡的狼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日 《释然》 夕阳把金色投枪 投在城市的墙面、路面、街面 整个下午都在滴血 我像一个嗜血者在默默地吮吸 寒风像权杖 击打着一张张无知的脸 或者如冰冻的花瓣 撒在仰望者的偶然敞开的知觉之上 而我偶然抬手 掌中只有无边无际的虚无 甚至不屑于握住一缕风 没有惊疑,没有惶惑,像时间一样安谧 而黄昏,傍晚,值夜,黎明,到来 只是时间之流,一束 当我试图据为自我的一部分 我就会收到撞击与撕碎,而自然选择放弃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日
世界诗歌精读【比利时诗歌】 威廉·罗格曼(Willem M. Roggeman),于1935年7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在根特大学读经济学,早在21岁时便出版了诗集《蓝色狂想曲》并赢得安特卫普的一个文学奖项。其后的岁月里他出版了十多本诗集,获得各种奖项,并于1985年出版诗全集《记忆》,因为对于比利时文学艺术的贡献而获得政府勋章。他最长的职业可说是从1959年到1981年担任布鲁塞尔的一个日报Het Laatste Nieuws文艺专栏评论员;与此同时,他还参与文学杂志Kentering《转折点》的编辑工作(1960-73)。1981年他移居荷兰,成为佛兰德文化中心的副主任,因此也算是荷兰作家。以下诗篇选译自一本题为《消隐的空无》(A Vanishing Emptiness)的英译诗选,这里的emptiness(空)指的是佛教上的空。全书共收入诗人从早年到目前的诗篇七十余首。 场景   乡村与夜晚和你的呼吸   以及你姿势的静谧   你双腿叉开   直到肚脐   你牙齿白得刺目   而我含水的身体绷得很紧   一扇门向着黑暗洞开   没有刻度   可以测量你的丰饶   然而   我桀骜不驯的木手指   击响你肚皮的鼓   于是你的嗓子鸣出单调的音   双手也幽暗地翻转          选自《蓝色狂想曲》(1958) “绝望的,时钟之手凝视”- 威廉·罗格曼 文壮飞译 绝望的,时钟之手 凝视 黑夜里的一条缝 用火苗清洗自己 宣告自己已沉醉 在一杯水中 意识到 离开之后走向完美 抛弃之后开始演奏 爵士乐 用我的手尖 搁置你的腰上 停留等候 即兴演奏的尽头 七十天以来 或许十七个世纪以来 我和你一直离题迷失方向 好像我在遥不可及的天桥 -----选自《蓝色狂想曲》(1958) 收藏品   秋天的筋脉   预示着   金箔的奇迹,   却不动声色。   大海清晰可辨的手,   掀起神圣的鹅卵石,   将昨天的名字   公诸于世。   内地,   一只颅骨   兜满沙土,   火山的宝藏。   夜之木,   破译了沉默,   每片叶子里都有树   在呐喊。           选自《纽约的神谕》(1969年)
世界诗歌精读【奥地利诗歌】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M 】(Rainer Maria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如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著名作品有借赞美上帝以展现资本主义没落时期精神矛盾的长诗《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晚年,他思想更趋悲观。代表作为长诗《杜伊诺哀歌》(1923)和诸多14行诗。 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致音乐》 音乐——雕像的呼吸 也许——图画的静默 你语言停止处的语言 你垂直立于消逝心灵之路线的时间 对谁人的感情 哦你是 感情向什么的转化——向听得见的风景 你陌生者——音乐 你从我们身上长出来的心灵空间 在我们内心深处 它超越我们,向外寻求出路 ——是神圣的告别 这时内心一切环绕我们 作为最熟谙的远方,作为空气的彼岸 纯净 浩大 不再宜于居留 豹 ——在巴黎动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冯至 译 《预感》   我像一面旗包围在辽阔的空间。   我觉得风从四方吹来,我必须忍耐,   我下面的一切都还没有动静:   门依然轻轻关闭,烟囱里还没有声音;   窗子还没有颤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了风暴而且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又跌回我自己,   又把自己抛出去,并且独个儿   置身在伟大的风暴里。 《秋日》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世界诗歌精读【爱尔兰诗歌】 保罗·穆顿(Paul Muldoon,1951-),爱尔兰诗人。出生于北爱尔兰阿尔马郡。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是当时任教于该校的诗人谢默斯·希尼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曾供职于英国广播公司(BBC),担任电台和电视节目制作人。1987年后移居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教授。1999年-2004年,被推选为第42任英国牛津大学诗歌教授。主要作品有:《新气象》(1972年)、《骡子》(1977年)、《布朗尼为什么离开》(1980年)、《依姆拉姆》(1980年)、《遇上英国人》(1987年)、《马多克:一个谜》(1990年)、《智利编年史》(1994年)、《干草》(1998年)、《莫伊沙砾》(2002年)、《无风带:诗歌》(2006年)等二十多部诗集。2003年,保罗·穆顿获普利策诗歌奖。此外,他还获得英国皇家文学协会奖金、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奖金、1994年T.S.艾略特奖、1997年爱尔兰泰晤士诗歌奖以及2003年加拿大格里芬国际诗歌奖。保罗·穆顿被认为是继谢默斯·希尼之后第二重要的在世的爱尔兰诗人。 风与树(Wind And Tree) 像大部分风 发生在有树的地方一样, 大部分的世界 以我们自己为中心。 在风聚合的地方 树也常常在一起,在一起, 一棵树会将 另一棵树拉进她的怀里拥抱。 他们沉重的枝条 疯狂地在一起,在一起, 这不是真正的火焰。 他们折断着彼此。 我常想我应该像 那棵独立的树,哪里也不去, 因为我自己的手臂不能够也不愿意 折断另一只。但是通过我折断的骨头 我能够分辨新天气。
世界诗歌精读【阿根廷诗歌】 得过“福门托”文学奖和西班牙塞万提斯奖等多种国际文学奖。他还被哈佛、剑桥等名牌大学授与名誉教授之称。 《局限》   有一行魏尔伦的诗句,我再也不能记起,   有一条毗邻的街道,我再也不能迈进。   有一面镜子,我照了最后一次,   有一扇门,我将它关闭,直到世界末日降临。   在我的图书馆的书中,有一本   我再不会打开——我正注视着它们。   今年夏天,我将满五十岁,   不停地将我磨损呵,死神! 雨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 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 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 鲜红的色彩。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幕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 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 他没有死去。 陈东飙 陈子弘译 一位东方诗人 足足一百个春秋里我注视着 你朦胧的轮廓。 足足一百个春秋里我瞩望着 你架在岛上的长虹。 足足一百个春秋里我的嘴巴 一直都未开启。 西方 小巷的尽头连着西方 那时草原的起点。 那时死亡的开端。 阿根廷〕罗伯特·胡亚罗斯 (Robert Juarroz, 1925-1995) ● 时间是一种方式 时间是永恒所拥有的 一种看守我们的方式。 我们是这两者的杂交的孩子。 尽管永恒有照看我们的其它方式, 时间也许是其最仁慈的风度。 例如,另一种方式即死亡。 然而另一种即睡眠。 依然应该有其它方式: 永恒的想象无边无际。 因此,这不会令人惊讶:有时, 为了加倍照看好我们, 永恒会呈现出它自己的形态。 ● 你没有名字 你没有名字。 也许万物都没有名字。 然而那么多烟投掷在世界上, 那么多静止不动的雨, 那么多不能诞生的人, 那么多地平线的哭泣, 那么多被忽略的公墓, 那么多死去的衣物 而孤寂占据了那么多人, 以致于你匮乏的名字陪伴我 那一切事物都没有的名字 创造一个孤寂过度出现之处。 ● 生 命 生命是一种必需的预防措施, 如同树木的荫影。 然而有其它什么东西, 仿佛生命应该逃避自己的跳跃 或影子被抛在后面而非前面。 裸,领先于身躯。 而有时身躯想起此事。 ● 无法预测的悲哀时代 无法预测的悲哀时代 解释那它用来 发现其生物的洞察力。 它如同一种写在 最精美而最有吸收力的纸上的文本, 一种吞没纸张和它自己的 文本。 悲哀的洞察力 使它发现了它偏爱的物质: 人,那轻率对待抵抗的人, 那延缓其 极度痛苦的花朵的唯一生物。
向金川同志学习――《金川全集(电子版)》发行代序 向金川同志学习 ――《金川全集(电子版)》发行代序 有的人在成名之后,才出版自己的全集,觉得具有出版全集的资格了。不少出版全集的人都是由政府,或者某个组织出钱出版全集。至于有一阵掀起出版全集的热潮,那是出版商与作家之间的一种名利关系的使然。 《金川全集(电子版)》出版发行,是这个全集觉得必须出版。这个全集非常丰厚,卷帙浩大,无法等待金川同志成功成名,也无法等待金川同志千秋万岁百年盖棺定论之后再出版。 当一个集诗人、作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与思想家于一身的人,在年达半百的时候,天命所在,天命使然,就是这个人在做人的路上,在做人的过程中与世界万物结成了一种关系。在这个关系之中,这个人找到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使个体生命获得无上的满足与幸福,同时这个模式与世界与社会与自然与规律与万物处于和谐的互补的状态。所谓的和谐,不是没有冲突与矛盾,而是能够使冲突与矛盾化为一种和悦与共的动因,可以达到互补。《金川全集(电子版)》大致就是沿着这个方向,并且基本到达这个状态的表达与呈现。 因此这是一部丰富的人生长卷。其中主要以诗歌为主,其次是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纪实随笔,散文,文学理论,诗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新思维理论等等。 感谢网络时代,《金川全集(电子版)》成功地避开了利益与金钱,能够在没有经济利益的纠结,也没有政治权术需求的干预,裸身出现。在探求生命存在,探求人类活动的艺术与思想进程之中,一旦被经济利益与政治权术所左右,那么这个探索过程就会出现难以避免的扭曲与偏激而步入歧途。这是一切自然人一旦具有了社会属性必然带来的结果。 金川同志在四十岁开始,为了保证他探索的纯粹性、独立性与清澈澄明,辞去一切职务,放弃一切职称与资本,走向全新的探索之路。网络时代的直接、清澈与透明,恰好给与金川同志这样的机遇,他的探索结晶与成果,无须再按照传统的方式向世界呈现了。 金川同志在现实中,是个雷锋式的人。当然,像雷锋同志那样的好事尽管金川同志做了许多,不是本文要介绍的。世上有许多雷锋式的人,他们活得自在、安详与淡定,做好事无数,却不愿意出名,不喜欢招惹出名的累赘,金川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位。本文要介绍的是金川同志的另一种雷锋式的好事,就是他默默无闻之中探索到的经济学、文学、诗学、人生哲学等一系列结晶。这是一个人身上绽放出艺术的思想的精神之光。这种光芒润泽作者本人,不是出于凭空与想象,不是臆造,而是个人实践,取之于社会,取之于世界,取之于人类,是从社会之中,从世界之中,从人类之中推导出来的一种人生模式。从这个节点看,这个全集就是金川同志在做一件、另一个当代雷锋的好事。 金川同志没有渴望一位伟大的人物为他来题词,来推广这样一种精神。或者,这种依靠政治权术与政治影响,来推广一个典型的做法,可能已经显得单调,甚至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与精神疲劳了。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独立自主分享生命存在的美好的时代。当一个人,因他虔敬生命,敬畏生命,热爱人类,热爱世界,热爱万物,已经达到一个愉悦自我并惠及他人的节点,那么这个探索过程,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榜样。谁不愿意在一个获得生命愉悦与满足的人的生存经历之中,学习能够愉悦自己的经验、获取充实自我精神粮仓的资源,那么这个人必定在痛苦的路上不可自拔,必定会陷入危机四伏、甚至大难临头。 向金川同志学习,就是这部全集的宗旨。当然学习的不是一个人,是这个人人生实践的呈现。 金川同志的自我简介是这样的: “金川,网名金川诗歌,独立诗人、独立作家、独立文学家、独立经济学家与独立思想家,原名张金川,中共党员,会计师,1963年生,曾是一家国营大型企业分厂经营厂长兼工会主席,2004年辞职,为保证人生高度与独立性,脱离一切组织制度,开始全新探索。诗歌代表作《金川诗歌全集》38集,小说代表作《走过心灵那一端》、《金川短篇小说选》,散文代表作《金川散文选》,文学理论代表作《略论现代诗歌的本质:现代意识》、《金川诗学精神研究》,经济学理论代表作《人性与信息经济学》,新思维论著代表作《诗艺的图谱》、《回望地球》(随笔体)、《天界重铸》(玄幻小说体)等。免费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QQ号:850948494手机号码:13834274974“   注意了。金川同志冠以独立二字,主要是与所有的、目前诞生的作家诗人经济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有所区别,同时,还在于告诉读者,他的独立性在于对一切膜拜、热捧、追捧与推崇必须保持警惕。一切伤害他独立性的东西,他都充满警惕,敬而远之,保持足够的距离。 亲爱的人们,也许你在这部全集中无法获得得道成仙的秘诀,但是至少你获得缓解痛苦,至少能够获得一些消灾避难的启迪。那么, 你将是个幸运的人。祝福你。祝福世界,祝福人类。 这不是一种强加,也不是乞求,而是一种温暖的提示。 金川思想艺术中心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