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动力火锅 ToT动力火锅
关注数: 56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13,403 关注贴吧数: 41
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发展 红外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发展 近红外光指可见光谱区到中红外光谱区之间的电磁波,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将近红外谱区的范围定义为780 ~ 2526 nm, 其光谱信息来源于分子内部振动的倍频吸收与合频吸收。通常把近红外光谱分为两段,即短近红外波段(700 ~ 1100 nm)和 长近红外波段(1100 ~ 2500 nm)近红外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光的属性,从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照射到由一种或多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上, 如果分子振动或转动状态变化或者分子振动或转动状态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等于近红外光谱区域某波长处光子的能量,则产生近红外光谱吸收。 分子的能量跃迁包括基频跃迁(对应于分子振动状态在相邻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倍频跃迁(对应于分子振动状态在相隔一个或几个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和 合频跃迁(对应于分子两种振动状态的能级同时发生跃迁)。 近红外光谱信息主要反映的是有机物分子中C-H、N-H、O-H等含氢基团的在中红外吸收基频(4000-40000px-1)的倍频和合频吸收, 这些含氢基团吸收频率特征性强,受分子内外环境的影响小,而且在近红外谱区比中红外谱区的样品光谱特性更稳定 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决定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常规分析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1分析对象广泛:近红外光谱几乎可用于所有与含氢基团有关的样品物化性质分析,不仅能反映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 的组成和结构信息,对某些无近红外光谱吸收的物质(如某些无机离子化合物),也可通过它对共存的本体物质影 响引起的光谱变化,间接地反映它存在的信息。适合近红外光谱测量的物质种类范围和场合非常广泛 2近红外光可以在玻璃或石英介质中穿透,可使用光纤传输:近红外区的波长短,因而不被玻璃或石英介质所吸收。 所用的样品池容器可以用常用的玻璃或石英制成,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有时可以直接在玻璃容器中进行测定,而 无需打开密封的容器,避免样品的转移手续及不必要的污染 3分析快速简便:在大多数情况下,从分析一个样品到获得结果不到一分钟,成本较低。同时仪器的高度自动化降低了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 4不破坏样品,不用溶剂,无环境污染: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只需取得样品的光谱信号,有时甚至可直接在原容器中进行测定,不使用其它溶剂, 样品测定后一般可送回生产地或容器,测试过程中不产生污染。 5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由于无需样品预处理步骤,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其它分析技术相比更为可靠。 6可用于测定样品的非化学性质:近红外光谱不仅可以反映样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还可以反应样品的物理性质。基于各种物理参数对近红外光谱的影响, 它还可以用于测定固体样品的紧密度、颗粒尺寸,液体样品的密度和稠状样品的粘度等性质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学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PLC-MS)联用技术自Horning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开创性研究以来,各种商品化仪器相继问世,且应用日益广泛.HPLC-MS联用技术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与质谱的高灵敏度,极强的定性专属性于一体.质谱检测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在选择合适电离方法的前提下,一般化合物都能被电离得到检测,从而能获得更多的化合物结构信息.HPLC可分离极性的、离子化的、不易挥发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和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同时HPLC-MS联机弥补了传统检测器的不足.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检测方法,HPLC-MS联用技术在药学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HPLC-MS联用技术在有关物质检查、天然药物研究、药物代谢分析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新型分析、分离技术。它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和技术,以高压输送流动相,采用高效固定相及高灵敏度检测器发展而成的现代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现代HPLC采用了小口径柱(约1~3mm)和极细小的高效色谱填料(粒径 <5μm),用高压输液泵使溶剂以高流速(1~250px/s)通过色谱柱,分离速度比经典柱色谱法快100~1000倍,分离效率已接近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因此, HPLC具有高压、高速、高效、高灵敏度四大特点。HPLC与GC比较,虽然需要解决延长使用寿命的问题,但专家们普遍认为在众多分析领域中HPLC比GC 更加实用。HPLC能够分析受到热稳定性和挥发性限制的化合物,而用GC分析这些化合物时则必须借助其衍生物。由于HPLC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领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