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动力火锅 ToT动力火锅
关注数: 56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13,403 关注贴吧数: 41
马克思论文 浅析中国小成本商业电影市场发展 小成本电影介绍:小成本电影是指不需要在演员、场面、服装、效果等方面有额外支出,所需资金仅限维持正常制作、发行的电影。由于投资少、成本低,部分小成本电影无法公映,正因为传播渠道的特殊化,造成小成本电影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较少,更大程度地体现了导演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就创作意图而言,有的为了满足特定人群的观影需求、有的为了表达人生体验、有的试图探索出新的电影表达方式,因此小成本电影较“大片”更具多样性。 小成本商业电影是指那些以商业赢利为目而制作、以夸张的电影特技和匪夷所思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眼球,关注观众的娱乐性体验,以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形式拍摄的电影。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小成本商业电影不能归为小成本电影,因为它只是在成本上有限制,只是为商业盈利拍摄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 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浅析中国小成本商业电影市场的发展。 一 市场发展背景 自好莱坞和西方电影引进以来,国内电影市场备受冲击,电影上映的黄金档期大都被引进的外来电影抢占,国内自主拍摄的电影很难与之抗衡。从近年来电影上映票房来看,电影市场这块大蛋糕的一大半是被外来引进电影分去。 2000年以来,借鉴国外大成本电影制作模式,国内知名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等人,也尝试了耗费巨资制作一部高成本电影,受电影市场迅速崛起影响,大量资金也流入电影市场,多部高成本电影得以拍摄完成,恢弘场景,国内外知名演员,华丽特技,从制作质量来看,国内近年高成本电影足以媲美国外电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限制,国内拍摄的高成本电影并未取得理想票房收入。 受国内拍摄电影票房不佳,与国外电影市场冲击,国内电影市场投资表现疲软,由发展初期的资金充裕到现今投资谨慎,国内电影发展进入理性投资期。坊间亦有“想要从电影市场盈利,要先做好赔本的打算”。 2006年,刘德华等人发起了“亚洲新星导”计划,扶植了六位新青年导演,为他们投资拍摄电影,在国内韩三平等国内电影知名制作人也开始有意出资扶植新锐导演,各大视频网站,国内演艺公司也开始向新青年导演抛出橄榄枝,但是面对未知的电影市场,各个投资人严格控制了投资金额。投资目的也明确为商业化盈利化。 在国外电影冲击,国内高成本电影失意,投资者看好新锐导演的大市场背景下,我国小成本商业电影市场开始迸发生机 二 国内小成本商业电影成功案例分析 近年来内地成功小成本电影有很多,下面我就两个比较典型的电影分析一下他们的成功要素,一部是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另一部是滕华涛导演的《失恋三十三天》。 先来看一下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具有强烈贴近生活的幽默感,是一部“多线路”诙谐现代喜剧,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一经上映,票房就不断飙升,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评价,是当年小成本电影获得成功的典范之作。并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在内的多个电影大奖。 该电影投资仅为350万元,票房在2500万左右,可谓是赚个盆满钵圆。宁浩是国内新近崛起的一位新锐导演,个人风格鲜明,他的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标签,黑色幽默,多线叙事,方言幽默。在加入刘德华发起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后,拍摄的《疯狂的石头》大获成功。 首先,该电影虽然投资有限,在场景的演员方面并无优势,但是胜在剧情,将一个复杂的多线故事压缩在一个城市一个时间一部电影中,情节设置巧妙精彩,充满黑色幽默,方言的使用更增加了许多笑料。电影本身属佳作。它的上映时间也避开了大片比较集中的暑期档,在暑期档之前抢占了院线,口碑相传,电影取得了成功。 《失恋33天》改编自鲍鲸鲸的同名人气网络小说,是中国内地首部为光棍节定制的“治愈系”爱情电影。导演滕华涛执导,投资仅为800万,影片已于2011年11月8日全国上映。至上映以来,《失恋33天》观影人气十分火爆,得到了观众的极力追捧。上映4天票房成功突破亿元大关,首周票房更是达到1.89亿,夺得当周票房冠军。截止影片影院下线,总票房为3.5亿元人民币,成为了年度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同时也是中小成本最卖座的国产电影。 首先本片的制作水准属精良之作,第二迎合了国内市场,选题贴近国内热点,对青春恋爱话题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表演。第三,受众选择准确,将整体受众定位为电影消费主体的年轻人,走进电影院消费的大多为80后90后年轻人,第四中规中矩的制作让大多数消费者享受了快餐式的商业电影,娱乐视听享受之后,并没有太多情绪上的反思。说到底电影作为娱乐视听载体,定义即为娱乐性,《失恋三十三天》牢牢把握了这一点。档期选择上也避开了大多数大制作商业电影的上映,在此之前即抢占了院线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 小成本商业电影发展展望 小成本商业电影在成本上避免了大制作电影成本难以收回,小成本电影受众狭隘的弊端。在商业性和受众上细分了国内电影市场,填补了国内电影市场上的空白,可谓是一个创新的电影发展道路,它的发展在投资者看来充满希望。 第一,成本上的优势,千万元以下的投资在电影投资市场上属于低成本,为投资者接受范围之内,成本上的限制控制让盈利标准也处于一个可控范围之内,盈利成本下降,获得成功的标准更低,更容易成功。 第二,视觉体验上的优势,经过这些年外来电影的冲击,国内电影消费者对国外高成本大制作电影处于一个审美疲劳阶段,而国内小成本商业电影带来的猎奇体验,让观众眼前一亮,带来的不同视觉体验也是小成本商业电影的优势之一。 第三,新锐导演带来的强烈个人魅力,看惯了国内知名导演的制作,对于他们的电影风格,国内观众也处于一个视觉疲劳期,而新锐导演带来的强烈的个人风格,也俘获了许多观众的心,成本上的低廉,让更多新锐导演敢于加入更多自己的元素,让电影充满自己的风格,充满个性,而个性化也是年轻消费者们的追求。 第四,国内对小成本电影的扶植,小成本商业电影的成功与各方面对该类电影的扶植有很大的关心,在投资于宣传上更是支持力度颇大,各个投资方制作团队也是不遗余力的开始推出扶植小成本电影扶植青年导演的计划。 第五,小成本电影本身的魅力,小成本电影在选题和制作上少了更多限制,让观众体验到了以往体验不到的娱乐视听,多变的风格,不拘一格的表现正是该类电影的美丽所在。 总结 综上几点,我国小成本商业电影的发展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也给了投资者和市场信心,良性发展制作出的小成本电影也让观众比较接受商业化发展的小成本电影,也激发了各类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电影拍摄模式,由以往投资方、制作方、演员到现在新兴的演员作为投资方加制作组,演员和制作方的拍摄更加不拘一格,让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击撞出火花。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