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秋风 浔阳秋风
关注数: 40 粉丝数: 243 发帖数: 4,982 关注贴吧数: 8
土猎狗相狗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眼(有八个要点) 二是鼻(有六个要点) 三是嘴、舌、胡子和头型 四是耳 五是身段(骨型、颈弓、胸、*、腰、脚筷、蹄、结构等九个要点) 六是毛衣和尾 七是搭配 主要通过这些要点了解狗的性格、猎性、功能和打猎及工作中的特点等。 一、狗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是对于人的说法,而对于狗,眼睛所显示的主要是狗的性格、性能的遗传性状。本人试过养很多狗,在体型、外部特征上都非常标准,都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但养到成狗的时候一到实战,都同大失所望,觉得虚有其表,这样持续了五、六年时间,期间不断更换狗,好坏不一。相信有朋友和我一样情况。直到我识了师傅了解到在狗的挑选中,眼所体现的正是狗的先天性状,其中就包括猎狗的猎性、斗狗的斗性、护卫欲望等。用一位朋友的话说,不懂得看狗的眼就不能算能挑狗。 狗眼的看法包括五项 1、眼位。这比较好理解,也容易掌握。就是眼在整个脸部的位置。在其它不变的性况下,眼在脸部的位置越高,狗的性格就越凶猛,猎性或斗性越强。这也可以理解为狗的脸型,眼位关系到狗脸的比例,眼和头顶的距离越短,狗越凶猛、越有性。在性格上相对比较暴,狩猎 、护卫或打斗的欲望较强。同时,狗的独立性较强,在训练中可据此进行针对性训练。眼距要适中,在适中的范围内,眼距较小的,更凶猛,兴奋性和专注度更高。 2、眼型,狗的眼型是依上下眼睑的状态来决定的,主要有圆型的、杏型、三角形、柳叶形等。一般而言,眼大、偏圆、眼球较外露、明亮的狗聪明、依恋性强、好训;眼小,扁长、内陷的较凶恶。在这里想和大家交流的主要是几个关键点。一是眼裂,指的是眼尾部上下眼皮的夹角和走向,夹角越小、越向上吊的狗比较野,特别对人较凶,在挑护卫的狗时可偿试参考这方面。位高、圆、小的眼对狗和动物凶、斗性强。二是眼皮,眼皮在眼型中比较重要,也比较难说清楚。首先眼皮要收紧,不能松,这关系到狗在工作中的坚韧度,其次眼睑和眼球边缘的眼皮要收薄,越薄越好,这样的狗沉稳、聪慧、坚韧。眼皮太露的狗爱叫。三是眼皮的色素沉着。眼皮特别是接近眼球的部份,越深越好,分为红色、赤、褐、黑色等。在狗各个部位的色素沉着大多与被毛色有关。深色毛的狗对色素沉着的要求相对要高些,白色的有五红之说,也即是允许色素沉着较浅,为红色。 3、眼底。第三项眼底和第四项眼砂,是狗眼看法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比较难懂的部分。眼底,指的是眼仁除瞳孔以外的部分。这部分对于关系到狗的各方面的综合品质。这就好象做衣服一样,同一块布,可以做出多种款式的衣服,但这块布还是这块布,没有改变。狗的眼底所表示的正如同那块布,是狗的质地、品质,无论是狗用于何种用途。眼底的看法,主要是看眼底色素的沉着程度和何种颜 色。一般而言,要求狗的眼底要深,有光泽,一般 有分青灰色、灰色、淡黄色、玛琥色、红色、赤色、褐色和褐黑色。和眼皮的色素沉着一样,眼底的要求和毛色有一定关系,毛色越深,眼底的色就要求越深,特别是纯黑色的狗。在眼底的颜 色中淡黄色和玛琥色,一般要有特殊的毛衣的狗配合起来才有格,其它的要求要用红色或红色以下的颜 色。其中红色,特别是红得火红的眼底,这样的狗既有无比的工作坚韧性、兴奋性又十分服从主人的指挥和控制,在工作中经常有特别的表现,是本人推荐的眼底。比红色更深的赤色、褐色和褐黑色,在坚韧性、兴奋性、凶猛度、沉稳度上更强,但在服从性方面就有时会固执于自己的意图,要比较有经验的人才能用得好。当然这还要看其它方面的配合,如果其它方面所显示的是服从性高于凶猛和坚韧性的话就要选择更深的眼底,这很灵活,也很系统,不能孤立来看。此外,眼底好的狗,辩认性能要比眼底太淡的狗好得多,如能在工作辨认佰生人及其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在打猎中能根据的骚作出不同的捕猎方式等,有的眼底好的狗能清楚的分辨出几个月前来过家中一次和从来没有来过家中的人;眼底好的狗回归功能也明显地比眼底淡的狗的强,这在打猎中有很大的意义。与眼底相反的是眼的光亮度,即眼球的表层。要有光泽,反光性好。这样的狗比较容易对主人和佰生人以及不同动作作出识别,不容易乱咬人和咬错人 。 4、眼砂。指的是在眼底部分的块状物。眼砂也是狗眼看法中的关键部分,如果说狗眼的眼底是狗的综合素质的体现的话,眼砂则是狗的工作性、猎性和狗的先天印记的直接体现。民间流传的相狗法中就有“几露几不露”之说,其中就有面露骨、眼露砂、鼻露点、贝露珠等,可见关注狗眼砂由来已久。一般的说有好的眼砂的狗,眼底也好。当然我们不排除特例,如果有很淡的眼底却有很好的眼砂的狗我想我一定会试一试。眼砂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一是从大小来分,有粗砂、中砂和细砂;多色泽上分,可分为红、赤、褐、褐黑和黑砂。此外还可从砂的质感上来分,但传统上没这一项,在这里我就不展开,大家可在自己的养狗经历中探索。从工作性来说,没眼砂的狗我们是不取的,因为这种狗在平时可能表现得不错,但碰到实际情况不会应变,并很可能会退缩,这让主人很没面子。一般来说,狗的眼砂越粗实,砂的色泽越深,狗工作性和猎性要更好一些,坚韧度和勇猛程度更强。在实际使用上,细砂、底亮、淡色、眼圆大的狗起性浮,多用于打小货,而具有粗砂、暗底、色深、细长、内陷的眼的狗性沉而韬,多用于打大货。细砂、淡色的狗爱叫,可作警戒使用,粗砂、深色的狗,性沉,不喜叫,但工作性能好、稳定性强,各有特点。在平时的使用中,我们还经常发现,粗砂的狗会自发出来更好的工作和打猎的方法方式,这好象与生俱来的,往往会出乎主人的意料,这中打猎中尤为明显。要特别说明的是,黑砂的狗斗性十分强,不适合群猎和成群犬的使用,或者要从小就进行针对性训练。在选比特狗的时候我们一定会选有黑砂目的比特,因为这样的狗斗性和冲性都比较好。而白色毛衣的狗具有黑砂目则性能上一般会很好,我师傅曾有珲一只其它地方都长得不太好的白狗,但有一双极好的黑砂目,当时玩狗的人认为狗生得很失格,送到狗肉店想处理掉,被师傅发现并保留下来,后来这狗被公认品质不错,如一次主人的朋友到主人家坐,主人叫这狗到门外帮朋友看管摩托车,狗就跑到车边睡下,以后只要那个朋友到主人家坐,它都不用叫就自己到车边睡,后来有一次一个过路人无意碰到朋友的车,差一点被这只狗咬伤。 喜欢打猎的朋友有一点我要告诉大家,有一位交往了很久的老猎人告诉我,说现在很多人选猎狗都喜欢选大胆、凶狠的,其实不一定好用,狗的眼底深是好,但打猎,尤其是打大货太勇、贴猎物太近、太紧的狗其实很不实用,要选眼底深而偏淡的狗才能是真正的好狗,这是一位老猎人几十年的经验,真正有用的东西,虽然只是一言半语。 二、关于狗的鼻子和骚。 1、认识狗的鼻子和骚。 有研究说狗的眼睛对于静止的东西并不敏感,是不是这样我也不得而知,但在我所见过的狗(多数是土狗)当中有视力十分好的,我也不清楚是不是那些研究只研究那些外国狗。这里我还是按照传统的说法,认为狗存在视觉、听觉、嗅觉和体感四种感官。 嗅觉狗在护卫中的敏感,在打猎中的骚有着重要和直接的关系。在这里我必须特别强调一点,就是狗的嗅觉好坏和骚的好坏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但不完全等同。也就是说嗅很灵敏的狗,打起骚来就一定会好 不少人把狗的嗅觉和理骚等同起来,这其实不十分正确。接一些西方专家的研究,狗的嗅觉利用达到100%,耳为80%,眼为40%(这一点我不赞成,是那些外国狗的眼太差了)味觉为20%。从这个角度看,大多数的狗的嗅都好,但众所周知,理骚理得好的狗不多。 理骚是狗的各种品质在狩猎中的综合体现,其中包括狗的嗅觉、猎欲、性格、体能、经验以及一些遗传印迹。 一 嗅觉当然最主要要看它的鼻子了,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鼻型,整个鼻腔所及部分要显得十分峻挺(可以去找一张狗熊的相片看看)传统的说法是鼻似象烟囱, 二是看鼻子中间的“中纶线”(有的地方不这样叫),要深、长、利为佳。 三看鼻翼,要开和深,特别是越深越好。有的理地骚很准的狗鼻翼并不开,但很深,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是看粘膜,主要通、透、动、干,通和透主要是说看鼻孔里十分通畅且透光性很好(这其实与鼻翼、鼻型都有一定关系,但也有一小点区别,作为一个参考要素),干是指鼻镜到粘膜看起来不湿,这主要是防止理骚中的杂骚,动是指看狗的粘膜(田螺状)会轻微的活动,这在看小狗中尤其有用。 五是看梅花点,是指鼻头上的点,越粗越大越好。 猎性和性格是否与骚有关系呢?是的,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人们常说的草路明显的狗理骚好,这其实是因为草路明显的狗额头多较平,这样的狗性格较稳,不容易出现倒骚、乱骚、掉骚等,人们才认为这样的狗骚好 (太长了,等下次再写) 三、体形和尾对骚的影响 选猎狗各地有各地的选法和不同的重点。 但我想有几个是必须的。 一是性好。主要看眼、耳、嘴,看法上面部分说了 二是骚好。主要看鼻和尾。鼻要挺、通、透、动、粗、开。尾要正和溜、能快起快下。尾与骚的关系挺大,因为骚与嗅觉有所区别不能单看鼻,与骚有关的还有性、身架等以后再专门写上来大家参考 三是速度。这主要看身架和脚 嘴生葫芦,耳生叉,尾生箭杆,腰一掐. 小狗看长大后赶不赶就看三点:鼻尖,肚尖,尾巴尖 狗身上的学问很多,先从鼻子讲起,首先,鼻子要大,鼻孔要大,鼻子要干,鼻子两空之间的缝要越上越好,起码要超过鼻孔,能接上仙路(面门上的缝,两眼之间)的更好,鼻子伸出嘴的好. 舌:舌头要有花的好,起花要像葡萄样的,起串串花,不要点点花. 头:头要大,狮子头,腮要鼓,嘴口要深. 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可以看出内心,狗的眼睛要大,铜铃眼,要鼓,或者小三角眼,朱砂眼为上,眼皮要厚,眼角往上翘,看不到白眼球的好. 尾巴:赶小山的狗尾巴要轻,老鼠尾巴,勤快,赶大山的尾巴根子要粗,毛要撒,像竹扫把,辽叶尾,尾根要正,要翻.(尾巴向左守屋像把锁,尾巴向右只有跑路)也有铜钱尾,这种尾巴赶得越溜尾巴卷得越紧的就是上品. 毛:要枯,像枯草一样的,油光发亮的不好,赶狗油毛就懒.主要是脊梁上的毛 要粗,长成鹰勾毛和麂毛的好. 爪:爪子要团,不要有过大的逢,越紧越好,俗称猫儿脚,当然也有猴爪,很遛岩. ×××没有毛的那块要大,越大越好,越大胆子越大,或者向里收的×××,这种也很毒. 档:一定要开档,(前档夹不赶,后档夹没劲). 私处:公的卵蛋要固得好,贴着身体,不要悬着,卵蛋上面要有毛,母的不要外漏毛遮着看不到的好,总之不管公母.毛把私处遮着的好. 十狗九赶,就怕人懒,长得再好的狗,没有人操也是空的。【图片】
转帖:《土耳其坎高犬家族的分类、产地、基本特征》 不敢掠人之美,帖子是汗多里2010的,特此声明。 关注和接触坎高犬有一段时间了,通过和国外朋友的学习交流总结一下关于土耳其牧羊犬的国家承认的几个犬种分类名称、产地、基本特征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习惯于把我们印象中的这些体貌特征相近的土耳其牧羊犬统称为坎高犬,目前土耳其具有坎高犬外部特征和实用功能的土耳其犬协承认的有四种。 1,坎高犬 Kangal、 KangalKöpeği、Sivas Kangal Köpeği(坎高、传统称为坎高牧羊犬、锡瓦斯坎高牧羊犬) 2,嘎拉巴斯 karabash (传统称呼黑头) 3, 阿克巴什 Akbaş Çoban Köpeği(传统称呼白头) 4,马拉克力 Malaklı, Aksaray Malaklısı,(马拉克力,传统称呼阿克萨拉伊 马拉克力) 至于还有以犬舍或养犬人命名的有待商榷。 我们习惯于统称为坎高的这些牧羊犬往往繁衍生息在相对偏远地区,在那里它们被选择性培育以适应当地条件和守卫环境。每个地区都有本地独具特色的牧羊犬和守卫特定财产的护卫犬。存在着大量的或多或少的不同的相通性,这些相通少量的融合在一起。最著名的类型为坎高犬、嘎拉巴斯、阿克巴什和马拉克力。 一 坎高犬 Kangal、 KangalKöpeği、Sivas Kangal Köpeği 坎高的种犬来自锡瓦斯省,在安纳托利亚的中东部。锡瓦斯地区的相对独立导致这个自然形成的犬种有一致的外貌和举止。如果想在这个省的这一区域外繁育坎高需要获得许可。这是种非常骄傲,可爱,自信,忠诚和顺从的狗。他很粘着妇女和孩子。是非常出色的守护犬。他认识羊群中的每一只羊,可以防止其他动物进入。当保护羊群时,雌犬负责分散袭击者的注意,雄犬则从后攻击狼。他有标志性的圆脑袋,较大的骨架,然而他不是特别夸张的健壮。与众不同的特征有,像狮子似得的走路方式,黑色的面罩,还有黑色的三角耳朵。二 嘎拉巴什 karabash 来自安卡拉地区,与坎高最明显的区分在它头部和身体色素,俗称大黑头,身体毛色多为深浅不一的灰色(有个别)头版和嘴长比例、嘴型都和坎高犬的干练紧收有所差别,身长较坎高短略显见方,运动跳跃能力超强。三 阿克巴什 Akbaş Çoban Köpeği 就是我们国内通常所说的“白坎高”,游牧于安卡拉地区,来自北地中海,他们是在3000年前随着第一代游牧民来土耳其的。经过一段时间狗的颜色开始起了很大的作用。生活在一世纪的罗马农业作家科鲁迈拉解释道牧羊人会有目的的选择白种犬,否则可能发生把狗当狼杀死的情况,他有很好的视力,听力和嗅觉,出色的速度还有强壮的体魄。区分于其他土耳其犬,他有雪白的皮毛,黑色的眼睛。皮肤的色素沉积保护他免受晒伤。不幸的是这种曾在土耳其大量繁殖的狗,由于工业化发展,狼和羊的减少,他的数量也大量减少。四 马拉克力 Malaklı, Aksaray Malaklısı 土耳其本土也称谓为安纳托利亚马士提夫或土耳其獒,他的家乡在安纳托利亚的阿克萨拉伊省;这就是他被叫做阿克萨拉伊 马拉克力的原因,他跟坎高长的很像,不同的是有一个魁梧的脑袋,比肩还要宽,还有与众不同的下垂的上嘴唇,因此他被当地人叫做Malakli(“malak”-嘴唇,下垂的上嘴唇)。马拉克力特别强壮和活跃,以硕大的头部、粗壮的体魄、宽阔的前胸、暴躁的性格为特征,体重可以达到65公斤-125公斤之间,关于肩高我接触的很多老玩家介绍纯正的马拉克力肩高上限基本在80公分或稍高一点。至于现在有些肩高、体重突破这些基本特征,应该有种种原因吧。。。。以上所写坎高犬等分类介绍,是在我实践玩狗学习基础上提供给对坎高犬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资料,希望大家能在选择这个犬种前有个清晰的认识,包括在对待任何犬种都要理论结合实践的多研究多学习,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实际中懂、明白狗,寻找到值得培养的好苗子,更希望大家都玩出好狗带动更多喜爱的坎高的朋友们,让这些优秀的犬种能在异国他乡发展壮大。 以上为 汗多里2010 实践玩狗原创 转载请标注!谢谢
藏獒繁育的两大流派 目前在藏獒繁育中出现两大派别,一个是以王永刚会长为首的桑启派,一个是众多的多启派(姑且这么说吧)。 桑启派致力于复原早年大獒的本来面目。因此不断在肩高和体格上进行优化繁育。可以想见,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20~30年以上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这就像当年杜高犬的培育一样,人家也是经过了二三十年时间。当年刘学忠等人也可以算作是这一派的人,可惜他走的是引入外血(真相不一定,姑且按照传说中的这么说吧)路子,不被大家接受。 另外一派则认为,藏獒的理想肩高在68~75之间,高于这个肩高则会结构松散,行动笨拙,能力下降。因此,这一派则致力于品相、结构与性格的完善,反对无谓的追求肩高。 马俊仁曾经致力于肩高,比如他有一条獒犬叫做保国,肩高85。当时他的獒犬在圈内是最高的。他后来发现肩高过高的獒犬结构太松散,就追毛去了。这点对中国藏獒界影响很大,因为在马俊仁之前,几乎所有有追求的玩家都还追求个子大的獒犬,之后这个火头在内地就熄灭了。 我个人认为,桑启派算是目光远大,不满足于现状,走一条最艰难的道路;多启派则是基于现状派,这条路相对轻松。要完成桑启派的目标,如果按照中国的舆论环境,要看老天的意思,成功的概率自己决定不了——如果西藏的爱好者不是有幸得到了拉鲁这样的獒犬,是很难把肩高做到现在这样地步的。很幸运的是,桑启派目前算是走出了一条阳光道路。但是,也不能说多启派就是错误的,毕竟藏獒的合适肩高是多少,是需要科学论证的。一切看时间来检验吧。
猪獒是怎么产生的? 大家常常说到藏獒界的某些藏獒,总觉得他们已经远离了藏獒的本来面目,于是有些人就称之为“猪獒”。但是什么是猪獒?其实獒界的所指并不相同。有一部分人把那些喂得胖得走不动的,称为猪獒;有一部分人把那些吊嘴吊眼的、铁锈红、口水较多的藏獒,称为猪獒;有一部分把最晚出现的那些浑身松皮、通身长毛的藏獒,称之为猪獒。因此,猪獒的名称虽然是同一个词,但是真正针对的现象是不一致的。 第一种情况下,猪獒的产生是由于喂养方式和饲养方式的不妥导致藏獒过度肥胖,从而产生走不动路的结果。这样的藏獒,当然不会有什么战斗能力,要是真的碰到了狼,估计也就是给狼送上点心罢了。要知道,藏獒虽然人类豢养,但是其本来生活的状态也是不同的——桑启是农奴主饲养,白天拴在寨子里,晚上放开,四处出击与狼群厮杀,保卫羊群,更保卫村寨、守卫帐篷;多启白天一般是随着牧群出动,晚上也会跟随桑给一起与狼搏斗。因此,除了桑启之外,一般的多启不会得到真正精心的饲喂,大多时候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再加上活动量大,所以牧区的藏獒矫健如飞。内地的藏獒(也包括现在青海玉树的很多藏獒),整天困于狭笼之中,吃不下,掰开嘴,拿漏斗直接往喉咙里灌,这样的獒能不变成猪吗?因此,有相当部分的獒是因为喂养的方式不当,导致藏獒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异。试想一下,若是一个人,每天让你吃了睡睡了吃,吃的都是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过个三五个月,你是不是变得极其肥胖,走不动路,什么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是不是接踵而来?都是生物,想想就明白。 还有一部分人把吊嘴吊眼的藏獒称为猪獒。我想,先问一下,为什么造假的人要把藏獒往这个方向上引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真正优秀的藏獒本就是那个样子的。早年曹国林曾经到西藏隆子县寻找藏獒,到那里才知道为什么有藏獒是圣伯纳的祖先的说法。他说,在那里看到许许多多吊嘴吊眼的藏獒,有一部分是黑白花的,跟圣伯纳没什么区别,除了花色略有区别外。因此,我们翻翻藏獒引入内地的历史,就可以看到那些优秀的藏獒,鲜有不是吊嘴的。张佩华的斗罗,名字叫做“漆金斗罗”或者“柴根斗罗”,这个就是它的藏语名字,翻译过来就是“肉#%&唇晃呀晃”的意思。看看藏生、南江、战神、斗罗、贼喽等早期直接从山上拿下来的藏獒,都是这种类型的。那么有人就说,为什么驴子、老狮王、咏江滨等都不是那样的呢?这就涉及到藏獒的定义了。早期西方人定义藏獒主要是根据山南獒来定义藏獒的,他们不承认狮型獒——这个词语是唐秀华老师根据藏民的描述生造出来的(唐秀华老师还生造了很多词语,因为他是内地第一个写藏獒方面书籍的)。所以,我们内地的网友就根据国际犬业协会规定原产地有制定标准权利的说法,把这种狗也归入藏獒之中,以民族主义诉求来对抗国际标准。我们不能说这种要求有错。但是请我们睁大眼睛看看,这两类狗可以算作同一种狗吗?我们看看西方人对狗的分类——波尔多獒与纽波利顿、马氏提夫的区别有我们所谓的“狮型獒、虎型獒的差别大吗?把这两种狗都叫做藏獒,只能说明中国人缺乏科学素养,连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功夫——分类,都没入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