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佛学交流 蔚县佛学交流
关注数: 77 粉丝数: 48 发帖数: 1,464 关注贴吧数: 10
佛学基础词汇知多少,进来补补课吧! 佛学基础词汇知多少,进来补补课吧! 1、三宝:佛、法、僧(与自性三宝:觉、正、净相应); 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3、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5、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受持以下八法: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七不睡卧高大床褥,八不非时食(日中一食,过午不食); 6、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7、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8、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9、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10、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烽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这诸惑;
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简介(转) (1)简介一 释迦牟尼佛说:从这里一直向西去,要经过十万亿那么多的佛世界后,那儿有一个佛世界,名为极乐。极乐佛国的佛主名号,称为阿弥陀佛。那个佛国为什么会称为“极乐”呢?因为在那个国土里的一切众生,没有种种痛苦与危难,只会在生活上、精神上享受其它一切世界所没有的种种快乐,所以称为“极乐”。 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街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精巧的栏杆、瑰丽的罗网和排列整齐的行(háng)树。这些栏杆、罗网和行(háng)树,呈现出种种有序的、美妙的几何图形,排列围绕着极乐国土里所有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讲堂、花园等,使这些建筑物更加美观庄严。在池子里,自然化现出种种莲花。这些莲花团团圆圆,非常整齐。莲花的大小不一,大的非常大,直径甚至达到有几十里或更大。莲花的颜色也异常绚丽,只要深信,坚持念阿弥陀佛的佛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那边可以长生不老,没有生老病死,没有烦恼,想要吃什么东西,一想就有!凡是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都不是骨肉凡胎,而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我们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花来。莲花中间还有坐台,叫做莲台。念佛的人功夫越深,池里的那朵由他念佛所产生的莲花也越大越鲜艳,及至念佛的人快临终时,阿弥陀佛就捧着这座莲台和观音、势至等菩萨大众来接引他。这人的神识就坐进莲台中,往生西方净土去了。 但是往生的人,平日念佛的功夫不同。行善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莲花开放的快慢就有早迟的区别了。根据莲花开放的快慢,分成九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九品莲台了。 在阿弥陀佛佛国里,时常自然地演奏出种种美妙的天乐(yuè)来。在每天的十二时辰里,天上会不断地像下雨那样飘下那种叫天曼陀罗花的仙花来。极乐国土就是由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来庄严成就的。另外,在极乐国土里,常常有种种奇妙色彩的鸟类,这些奇妙的神鸟,在每天的十二时辰里,唱出柔和、高雅的声乐来。这些声乐不但非常美妙动听,而且还能无限地演说种种修道的道法,如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三十七道品的修道道法。那儿的天人听到这些美妙动听的法音之后,都自然而然地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信仰心和迫切心来。 你别误会那些鸟也像娑(suō)婆世界似的,由造种种恶业而得的畜生道报应。不是的!为什么呢?因为极乐国土里根本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在极乐国土里,就连三恶道的名字都听不到,更别说有实实在在的三恶道了。那么,这些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些鸟都是由于阿弥陀佛所发的大愿:希望在他的国土里,时时处处说法的音声不断,由此愿力所化现出来的。 在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里,时时常有和雅的清风吹动,发出种种极其和雅、极其微妙的音声,正好比有百千种乐器同时协调地演奏一样。凡是听到这美妙动听说法之音的天人,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想要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念来。极乐国土就是由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来庄严成就的。 无论哪个佛国,包括我们这里的娑(suō)婆世界里的一切众生,凡是有缘能听到上边所说的、极乐佛国里种种功德庄严盛事的,都应当从内心深处深深发愿,发愿要往生到那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里去。为什么呢?正是因为要同极乐国土里那些最上善人可以永远相会在一处,永不分离啊!要想往生到这么好的佛国里去,当然善根、福德及往生西方的因缘是绝对不能少的。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阿弥陀佛”这个不可思议的名号,保持清净的信心,心里想着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坚持不断,依靠这精进念佛达到“一心不乱”的功德,阿弥陀佛以他的大愿力,带领着西方极乐国土里的大菩萨、大阿罗汉们,亲自显现在我们的面前。倘若我们在这关键的时刻里,内心不受爱憎烦恼所惑乱、身体不受顺逆外境所干扰,一心清净念佛,那么即刻就可以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里去。阿弥陀佛……
一个不杀生又能驱赶蚂蚁、蚊子、蟑螂的妙法 蚂蚁怕酸,蚊子怕辣,蟑螂怕香。春天来了,小生命们马上就要出洞了,供养给师兄们一个不杀生又能驱赶蚂蚁、蚊子、蟑螂的妙法。 蚂蚁怕酸味 家里的甜食摆没几分钟,蚂蚁大军立即来袭,真是让人又恼又厌啊。以我多年从事糕饼业的经验,献给同修一个无毒无污染又安全有效的妙招:把整粒的新鲜柠檬,对切成两半,在看得到蚂蚁的地方及其动线,挤出柠檬汁,并拿着露有果肉的那一面,沿途涂抹,神奇效果让您再一次验证大自然的奥妙! 蚊子怕辣味 家里花多蚊子也多,常叮咬得我肿包累累。一天,友人送了一袋蒜头,妈妈留下够用的量,其余的分植于花坛四周,其特殊的辛辣味隐隐飘散。令人讶异的是,平日凶猛的蚊子不见了,连下雨过后会出现的超大只蚊子,也销声匿迹了!所以,驱蚊除了打扫环境、清除枯枝烂叶,试植蒜头绝对是上上之策! 蟑螂怕香味 神出鬼没的蟑螂,最爱隐身于掌管我们民生大计的厨房里。面对“打不死的蟑螂”,我的办法是:将一块浴用香皂切成数小块,置于容器内注入清水,摆放在蟑螂出没的橱柜内,不出数日,打开橱柜将令您讶异于蟑螂的无影无踪!橱柜内还多了怡人的香味。想要效果持续,仅须定期补充香皂容器内的清水。(有网友尝试将清香剂放在蟑螂常出现的地方,结果蟑螂也真的不见了) 不用打杀蚊子的办法 一:把几粒维生素C和维生素B2泡在水里,将药水涂抹在皮肤上,会产生一种让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   二:在室内挂上橘色的窗帘,或在灯罩上罩上橘色的玻璃纸,由于蚊子害怕橘红色的光线,能产生很好的驱蚊效果。   三:在灯下挂一把葱,或用纱布包几根葱段,各种蚊虫都不会飞来;或在房内摆放一两盆茉莉花、米兰、玫瑰、夜来香等花卉,也可以驱除蚊虫。(葱为五荤中的一类,忌讳的佛子请勿用)   当你不想与蟑螂共处时   蟑螂不喜欢黄瓜的味道,当你不想与蟑螂共处时,不妨将一两段掰断的黄瓜放在它们经常出没的地方。 以上是如何驱赶蚊子及蟑螂的办法,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很管用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杀生。
净空法师《蚊虫之处理》 这是我们所有的同修们最困惑的大问题:我们家里头的蟑螂、蚂蚁、苍蝇、蚊虫,怎么办呢? 你要不杀它,它就来扰乱你的生活。何况蚊子、蟑螂、苍蝇等,是传染病的媒介,这个东西就讨厌了!杀它,犯了杀戒,造了罪业;不杀它,这一家都不安宁。你学了佛不杀生,你们一家人都骂你,一家人都要毁谤佛法。你虽然不杀生,叫一家人谤佛、谤法,叫他们造罪业,于心何忍?这个事情就有很大的困惑了。所以学佛的人生活要有规律,家庭环境要整洁、卫生,这些东西自然就减少了。如果有,最好想办法把它驱逐出境,不要伤害它,不要杀害它。像蚊虫,我们可以点蚊香,再把门窗都打开,它好往外面走啊!要是门窗关闭,那就是要它的命啦!门窗打开了,希望它走开,能够保持环境的整洁,也可以减少杀生。蚂蚁,想办法用一点饼乾屑、糖果,把它引诱到外面去,只是多费一点时间而已。我们还可以用许多方便法来做,使家里人也能够欢喜,这都是一种不得已的作法。 最殊胜的作法呢? 有!那个能叫你一家人都感动。 用什么方法呢? 以自己真诚的心、大慈悲心、怜悯心,诵经、念佛给它回向,再给它授归依,然后命令它搬家——请它搬出去。真会哦!真的,不是假的哦!它会迁单。我们看印光大师传记,早年他住的房间有跳蚤,也有蚊虫,他的侍者要把这些赶走,印祖摇头叫他不要动它,并告诉侍者:我的修持德行不够,随它去,我真正有道德了,它自然就迁单了。印光大师到七十岁以后,他所住的房子,什么苍蝇、蚂蚁、蚊虫,一个都找不到;别人去住,有,他一进去住就没有了。你看有灵性啊!它不是无知啊!它有灵性,对于一个大德的人,它很佩服,它尊重啊!它躲得远远的。怎么能够杀害它们!那印祖有大德,我们没有那个德行,我们用真诚。诚则灵啊!至诚感通啊!可以得感应的,就是我刚才教给你的,念经、念佛、回向,给它授三归依,然后劝它迁单。如此,它也好,免得我们又杀生、又破戒,它也丢了一条命,我们彼此都不好;它们一搬家,我们两方面都好。这个很有效果,你不妨去试试看。
为什么要学佛?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佛是全知,但不是万能的!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回归宁静、光明、智慧的本心;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究竟解脱,能够离苦得乐。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读经也不是高深莫测的文字游戏,能讲几段佛经更不是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学宏才。人们不能为了学佛而学佛,为了诵经而诵经。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如果说学佛有什么密诀,学佛的密诀就是实践。   佛为人们指出一条解脱人生烦恼的道路。只要我们遵照佛陀慈悲为本的教诲去做,自然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解救人们脱离苦海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与生俱来的那颗智慧的本心。   “法”谁讲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众生的利益,是否符合佛教的宗旨;要看你的思想行为是否真正体现出佛教的精神。有的人嘴上说嘴上学;有的人心里想心里学;而有的人虽然不声不响,实际比信还信,比学还学。现今社会上的很多做法虽然没有出现佛法这个名词,但用佛教的观点来看,是符合佛法的。比如雷锋,刘胡兰,没有人说他们信佛学佛,但他们的思想境界和人品与佛菩萨是一致的,在佛教徒的心目中,他们是人间的佛菩萨。又如目前政府所开展的“希望工程”,“爱心活动”,“精神文明”,“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助人和度人。与佛教的宗旨也是一致的,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现代“佛法”。   如果我们真是一个佛教徒的话,就应该积极地投入到这个事事为社会为大众服务奉献的行列里来,献一份爱心,帮一个穷人、积一份善德,尽一份责任;如果我们真是一个佛教徒的话,就应该认真学习“现代佛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刻苦修行,使自己早日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上成佛。   可悲的是,我们有很多佛教徒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佛教,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佛法。他们想问题做事情不依正确与否为标准。我们学佛也好,做事也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结合求实效,不能偏见,不能执著。谁讲得正确,谁讲得符合佛理,不管是谁,我们应该都听,谁能发扬佛教精神,谁能依法奉行,无论是谁,我们都向他学,这才是佛教所提倡的“正知正见”和“平等心” ,可是我们大多数修行人是依人不依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干什么。   我们有些人把烧香拜佛当成学佛的主要途径;有的人一天三课,把诵经念佛当成修持学佛的全部内容,他们将学佛与现实生活,将学佛与社会实践,将学与用,总是象油和水似的结合不起来。真正的学佛,真正的修持,是要从现实的生活行为里表现出戒定慧,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没有贪嗔痴。学佛只有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实实在在的利益。   学佛到底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这个一定要搞清楚!绝对不是我念了多少部经、念了多少部论,我也会写、我也会讲,那没有用处的,那些世间人都会!把佛法当作世间一种学问去研究,他搞的是佛学,不是学佛。   学佛是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是让我们生活越来越轻松的,如果一个人越学佛越感到麻烦和不便,越学佛越感到受到约束和压抑,那么,毫无疑问地,你肯定是学错了,如果再学到人见人烦,人见人以为你这个人有问题,有毛病,那么我更要告诉大家,如果您再这么学下去,肯定会走火入魔。   “世间的一切善法,都是佛法”。此话讲得很透彻,很有道理。好就好在他把佛法和世间法圆融地结合起来了,把佛法的内涵提升到更深入、更全面、更现实的层次。学佛关键在会活学活用,是用智慧的佛法培养智慧的大脑,实现智慧的生活。
说话的二十二戒 说话的二十二戒, 1、戒多言: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不要轻率地讲话,轻言的人会召来责怪和羞辱。 3、戒狂言:不要不知轻重,胡侃乱说。胡侃乱说,往往后悔。 4、戒杂言:说话不可杂乱无章。杂乱无章,就会言不及义,伤害自己的美德。 5、戒戏言:不要不顾分寸地开玩笑,否则会引起冲突,招来祸害。 6、戒直言:不要不顾后果地直言不讳,否则也会引起麻烦。 7、戒尽言:说话要含蓄,不要不留有余地。 8、戒漏言:不要泄露机密。事以密成,语以漏败。 9、戒恶言:不说无礼中伤的话,不要恶语伤人。(刀疮易没,恶语难消) 10、戒巧言:不要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必然虚伪。 11、戒矜言:不要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自矜自夸,是涵养不够的表现。 12、戒谗言:不要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背后说人坏话,会弄得天下都不太平。 13、戒讦言:不要攻人短处,揭人疮疤。揭人疮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 14、戒轻诺之言:不要轻易向人许愿。轻易许愿,会丧失信用。 15、戒强聒之言:不要唠唠叨叨,别人不愿听也说个不停,使人厌烦。 16、戒讥评之言:不要说讥讽别人的话。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往往马虎。 17、戒出位之言:不要说不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话。 18、戒狎下之言:不要对下属讲过份亲密的话,以免下属迎合你而落入圈套。 19、戒谄谀之言:不要说吹捧奉承别人的话。吹捧奉承别人,是人品卑微的表现。 20、戒卑屈之言:不要低三下四,说奴言卑膝的话,因为德厚者无卑词。 21、戒取怨之言:不要说招人怨恨的话,播下使人怨恨的种子。 22、戒招祸之言:不要说招来祸害的话。许多祸害,往往是说话不当的结果。
善护口业 一日,佛陀与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结束后走出城门,见到城门边有一个大深坑。当时王舍城的人都把大小便弃置此坑,再加上雨水的累积,所以水坑污秽不堪。浊水中,有一只似人形却又多手多脚的虫,见到佛陀走来,便将头伸出水面,泪流满面地看著佛陀。佛陀见了,非常怜悯,回到耆阇崛山后,阿难问佛陀:“世尊!刚刚在王舍城外浊水中的虫,是造了什么样的恶业?又何时才能解脱呢?” 佛陀告诉阿难及大众:“过去无量劫时,有佛出现于世教化众生。佛涅盘后,于像法中有一婆罗门造立僧房,供养僧众。当时有居士送酥油来,维那法师因为前来挂单的僧人过多而心生嗔恚,就把酥油藏起来,不分给其他来挂单的僧众。挂单比丘于是问:‘为何不分给我酥油呢?’维那法师说:‘我常住在此,而你只是来此挂单的僧人,为何要分给你?’挂单比丘说:‘但这是居士要供养给现前僧的。’维那法师便开口大骂:‘你怎么不去吃屎尿啊?为何要向我拿酥油!’因为这样的恶口,维那法师死后即投身为浊水中的虫,且无量劫都住在屎尿当中。” 佛陀告诫弟子们:“你们应当善护口业,因为恶口的过患比猛火还可怕。要常感恩父母、僧众的恩德,说柔软语、赞叹语,因为僧众是帮助我们出离三界的福田,而父母则是三界内最胜福田。僧众中,有成道证果的圣者,若能虔心供养,不仅能够得到人天福报,亦可成道证果。而父母,怀胎十月,辛苦哺育孩子,并给予教诲,提供学习的环境;孩子长大后若是出家修行,不仅自己得到解脱,也能令有缘大众解脱自在,可谓自利利他。因此,父母、僧众是两种最殊胜的福田,人天福报、解脱妙果,都是因为他们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时,无量百千众生有成就初果乃至四果,亦有众生发愿成佛,或成就声闻、辟支佛果者,大众合掌礼佛右绕,欢喜而去。 典故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 省思 口过是最易犯的过失,若因一念嗔心而恶口伤人,将自招无量苦报。因此唯有知因识果、善护口业,方能离苦得乐。若能清净口业,或进一步以柔软语、赞叹语,常说利益大众之语,则有无量功德,果报无边。 转自智悲网
使用播经机注意事项: 使用播经机注意事项: 1.请跪在佛菩萨面前,请佛菩萨加持道场,天龙护法慈悲护持道场。佛光会照注播经道场,(有几个同修都被托梦鼓励告知家庭是大道场,佛光照注播经的地方)。 2.播经的目的是为了历代宗亲,冤亲债主,有缘众生,能够听闻佛法,明理,离苦得乐,功德无量。但一定要以恭敬心,平等心,真诚心,慈悲心,忏悔心,惭愧心礼请,请他们在这里听经闻法,心量要尽量放大。 3.播经能够让冤亲债主明理,释解冤仇,但是他们还是需要功德才能得度(其实我们还的是我们欠人家那一份),所以我们必须念佛改过做善,积功累德,精进修行,功德回向给历代宗亲冤亲债主等等众生,注意绝不能播经代替功课甚至于代替自己修行。 4.播经的同时,最好经常播三时系念(三时系念可以送众生),这样有明理的众生就可以直接走了。(根据他们自己的业力提升到好些的境界或者极乐世界)。 5.播放三时系念的时候,最好放一点食物和水,这样就解决他们饥渴的问题,人同此心,别嫌麻烦哦。 6.播经最好日夜不中断,没条件的晚上播放也很好,众生很精进,他们很苦,佛法可以让他们的离苦。 7.尽量不干扰众生,他们只需要一平米的地方,放置地点可选择房间,阳台,窗外,放置在窗外更好,能利益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可以接音箱在窗外,也可以用塑料袋装好系牢播经机,放在窗外。 8.众生的空间跟我们不一样,高楼也没有问题,众生都会来,小块地方都是大道场。 9.注意声音别影响家人及邻居,众生有天耳通,声音小点没关系,但是要有声音。 10.不要疑神疑鬼,要念佛忆佛想佛,一切交给阿弥陀佛。一般都是自己不做功课,冤亲债主得不到功德,自己业障现前而烦恼,并不是播经的问题。这说明我们功德太少,亏欠太多了,要努力哦。 南无阿弥陀佛
不要小看播经机,周围四十里幽冥众生都得益 就我们今天学佛了,学佛要存菩提心,要行菩萨道。我们怎样救护这些众生?没有救护的心,没有救护的行为,你不是真正学佛者。真正学佛者一定有救护的心、救护的行为。这行为是什么呢?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给这个世界众生回向,这就是“见怖畏者,能为救护”把念佛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那么对人,有意无意,要劝导大家念佛。怎么劝?我们自己念佛,他就会跟着念佛。所以,自修就是度人。尤其大乘经上所说的“自他不二”,这个意思很深。这话是真话,实实在在事实真相。如果常存这个心,我们看不见的众生,比看得见的不知道要多多少倍,无法计算。我们晚上睡觉,家里面最好开一个念佛机,念佛号的。声音小一点不干扰睡眠,听得见。不要小看这个机器,这不是人,机器,我们发心加持它,发真心加持它,这个机器它的能量至少以这个为中心周围四十里幽冥界众生都得利益,你对他们都有大帮助。播经亦如是,幽冥界众生欢喜《地藏经》、《十善业道经》乃至于《太上感应篇》,这些都是他们非常爱好的。《无量寿经》也非常好!无论是经典的读诵,或者是讲经,都可以播放。常常存这个心,自利利他,帮助这些众生,超度这些众生,效果不可思议!这是说见到怖畏者,能为救护。“怖畏”特别是对鬼道、地狱道,对畜牲道都非常有效果。——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169集 2013年2月16日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初祖:慧远大师 远公大师(西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感叹地说:“儒道九流学说,皆如糠秕。”于是发心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 道安大师曾赞叹说:“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远公二十四岁时,便开始讲经说法,后居于庐山,刺史桓伊发心建造东林寺,远公自此以东林为道场,率众行道,精进念佛,凿池种莲花,在水中立十二品莲花,随波旋转,分刻昼夜作为行道的节制。莲社一百二十三人,均有往生净土的瑞相,甚至有的还在现身中见佛。 远公曾于念佛三昧中,三次见到佛菩萨圣相,然而远公从未向他人说过,直至往生前才将见到圣相的事实告知法净、慧宝等弟子。制订遗戒,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上品往生。享寿八十三岁。远公大师圆寂,道俗奔丧,络绎不绝。四众弟子奉远公全躯葬于西岭,治冢垒塔,谢灵运作碑文,以铭其德。远公大师德业广被,自晋至宋历代帝王谥号追荐多达五次。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转] 佛陀的眼泪——魔王波旬和佛陀之间的对话 (一) 佛祖释迦牟尼在经历了六年的苦行之后,来到一个叫菩提伽耶的地方。佛祖坐在一株菩提树下,沉思默想,观照本心。天空中涌现出花云,下起了花雨,浓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祥瑞的菩提树威武挺立,和煦的阳光在风中露出慈颜,青山含笑,小河欢唱。百鸟衔来香枝,百兽采集了奇异的果品、鲜花供奉在佛前。鸟飞翔于天,兽欢撒于地。有情无情,同庆吉祥。 释迦牟尼即将成佛,无尚祥光彻照天地,冲上死亡与欲念的魔宫。 魔王波旬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看到释迦牟尼即将成佛,魔王波旬惊恐万状,他叫嚣着一定要阻止释迦牟尼成佛。 波旬急忙派三名魔女蛊惑佛祖,三名魔女一名叫爱欲,一名叫贪欲,一名叫乐欲。她们盛装严饰,款款微步来到释迦牟尼前殷勤献媚,竭尽种种妖娆之态****之状。 释迦牟尼深心寂定,对魔女****的挑逗毫不动心,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太子训诫她们道:“你们形态虽好,但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满盛粪秽,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 释迦牟尼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 魔女见状,匍匐而逃。 魔王见魔女引诱没有成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带领众魔兵、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来到释迦牟尼座前。 魔王威胁说:“如果太子你不立即回到皇宫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却妄想在这儿成佛,我就让你粉身碎骨,死在树下。” 悉达多太子专心修行,面对魔王的威胁一点儿也不恐惧。 魔王命令魔军雷箭齐发。说来也怪,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释迦牟尼近处皆纷纷散落。 任凭魔王风浪再三,但见佛祖安静如初。 释迦牟尼佛告诉凶恶暴躁的魔王:“我所以得成菩萨道是因为从无数劫以来,积集了无量福德智慧,圆满了六度万行。你来攻我,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吗?”说罢,释迦牟尼身放净光,魔众尽皆跌扑。 魔王听后更加不悦,又发动进攻,无奈他根本无法冲破佛祖周身的圣洁之光,他狼狈万状,只好承认失败。 这时天空一声巨响,护法天神来帮助太子,将魔鬼全部驱散。
一个学佛者与一个无神论者的对话 一个学佛者与一个无神论者的对话 以下是一个学佛者与无神论者一段很有趣的对话,朋友耐心看下去吧,也许对你会有帮助。 【无神论者】:你学佛究竟为了什么? 【学佛者】:1、为了改变命运,求得此世人生圆满之福报。2、为了求证佛果,自利利他,自渡渡他。 【无神论者】:我是个无神论者,我不相信命运,我认为命运是靠人去创造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学佛者】:你既然不相信有命运了,为何又说,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无神论者】:我的命运概念是,命为生命的长短、健康的情况,运为运气。 【学佛者】:如果按照你这解释,那人活到什么时候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把握了? 【无神论者】:我们虽然无法把握生命的长短,但我们可以通过把握健康状况来抗衰老,延长生命。 【学佛者】:即便承认你可以通过把握健康来抗衰老,但你又怎么保证没有意外呢? 【无神论者】:那是运气的问题了 【学佛者】:运气又是什么呢? 【无神论者】:……那你说运气是什么? 【学佛者】:运气也好、命运也好都是因果 【无神论者】:什么是因果? 【学佛者】:说抽象一点,因果是贯穿宇宙万事万物的一条“红线”,宇宙万物无不在因果规律之中。说具体点,因果决定了你是聪明还是愚痴,决定你的相貌,性格,家庭、工作,决定你是以什么样的生命形式来到这个世间,决定了你快乐和忧愁,决定了你的运气,寿命的长短,也决定了你娶什么样的妻子,生什么样的孩子,……总之,因果决定了你的命运。世间人每时每刻都在被因果所摆布。 【无神论者】:因果又不是“上帝”,“天神”,哪有那么大能耐。 【学佛者】:连“上帝”,“天神”都被因果所左右,因为“上帝、天神”还是以“有”的形式而存在,唯有证到空性的圣者,佛菩萨才不为因果左右,虽不为因果左右,因果却依然存在,有等于没而已。所以我才要学佛,以求不被因果所左右。做个不怎么恰当,但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学佛的过程就象人类制造宇宙飞船一样。在制造前和制造过程中,飞船的任何一个物质都受地球引力的吸引,当我们依照科学的方法制造出飞船,并发射成功后,这个飞船就不受吸引力的影响了,但地球吸引力并非因此而消失,他依然存在。一旦飞船降落,地球吸引力又可以作用于飞船了,飞船再度升空,地球吸引力对他又失去作用了。把这个道理引申到学佛修行上,我们日常的学佛修行有如在制造飞船,制造过程就必须依靠正确的方法(就是“依教奉行”),连一个螺丝都不能拧错(就是“严持戒律”),还要有个“总指挥”(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师父),当我们完成了飞船的制造(就是“明心见性”),还要成功发射(就是证得空性),才能真正遨游太空(就是“了生脱死”)。 【无神论者】:飞船是可以看见的,但佛在哪里我没看见,因此,不可信。 【学佛者】:你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理论。把自己耳朵掩起来听不见,以为别人也听不见。自己没有见到,就可以确定不存在。空气你看见了吗?为什么你承认空气的存在? 【无神论者】:因为我感觉到了。 【学佛者】:好,那是因为你生活在有空气的环境中你感觉到了空气。假如,哪天把你放在真空屋子里,你没感觉到有空气,空气还存在吗? 【无神论者】:那时虽然我没有感觉空气的存在,但因为我曾经感觉过空气,也在空气中活过,所以我确认空气的存在,而佛菩萨对我来说,却一直没有感觉过他的存在。 【学佛者】:那请问,当你在娘胎时候,你的周围都是羊水,你那时候感受过空气吗?那时候空气存在吗?   同样的,你没有学佛时你无法感受到佛菩萨的存在,就象你还在娘胎里无法感觉空气的存在一样,当你学佛了,你才会真实感受到佛菩萨的存在,就如你出生了才接受空气对你的呵护一样。 【无神论者】:…… 【学佛者】:还有,电视波段你没看见,为何你也承认电波的存在? 【无神论者】:因为我看电视就知道。 【学佛者】:假如你家里没有电视,电波同样会传到你家里吧?那你通过什么去感受这个电波的存在?同理,因为你没有学佛(就象你家里没有电视机一样),你不可能会看到精彩的电视节目,但节目依然在演,电波依然存在。 【无神论者】:那学佛的人都能感受到佛菩萨的存在和力量吗? 【学佛者】:那也未必,同样是学佛,有人很强烈的感受到佛菩萨的力量,有人却无法感受?如果用收看电视来比喻,看不清电视节目,原因有三:一、是频道没有准确调整,二是外界有信号干扰。三、电视机本身的原因。学佛的感受不到佛菩萨的加持原因也有三:一是方法不对,佛陀告诉我们要想学佛得受用要如何如何,而你偏不按照他教的方法去做,就象你看电视不做频道调整一样。二是、学佛的魔障没有排除,就象没有排除对电视信号干扰源一样,三、根器问题,有的人根器就是学显宗的,你让他学密宗学不好的,就象黑白电视机永远无法接受彩色节目一样。所以,以没有看见佛菩萨或没有感觉到佛菩萨的存在而否定佛法的力量,是不客观的看法。 【无神论者】:好,即使这个世界有佛菩萨存在,但我未必要学呀。我这样过也很好呀,无忧无虑,快活自在。 【学佛者】:你当然有权利选择不学佛,就象阳光普照大地有人选择躲进黑屋一样。你以现在过的很快乐很自在为理由不学佛,那是因为,你并没有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的快乐。也没有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是在时刻变化中的,都是“无常”的。也没有认识到生命演变的真实规律。因为你对生命的演变规律,宇宙的发展规律不了解,甚至可以说是“无知”,才会得出这个结论。   我们都经历了成长的过程,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真的是无忧无虑,爷爷奶奶去世了,大人们都在哭,我们依然玩我们的,还对大人说“他们是睡觉了”。半夜起床时看到父母在过夫妻生活,还会劝他们“你们不要打架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无知。但我们那时候会承认自己无知吗?大人对我们说不是那样,我们还会说明明就是那样嘛。   我们渐渐长大了,孩提时候的那种天真还在吗?没有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给我们的压力,我们感受到了事物的变化……可见,当我们真正认识了人生时我们便不再天真,同样,当你真正认识了生命演变的真实规律的时候,你便不会象孩提时候的天真一样。因为,人生的快乐其实很短暂,本质却是苦的。   学佛就是让我们对宇宙人生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继之依照这种认识,依照佛陀所教的方法,通过修行把苦转换为乐,把识转为智,把短暂变为永恒。 【无神论者】:人生的本质就是快乐与痛苦的融合,这才是精彩人生。 【学佛者】:那是因为你现在还有福报在享受,你才没有感觉到人生的苦。正如人口渴时马上就有水喝,他是永远无法体会口渴的滋味,只有到了他真正没有水喝的那天,他才会体会到口渴是什么滋味。水会喝的完,人福报也会享受的完。福尽苦来。 【无神论者】:我的财富足够我享受荣华富贵到死了。我还担心什么受苦呀。 【学佛者】:请问,你的钱能够确保你不生病吗?能够确保你不死吗?即便你无疾而终,你知道死的时候有多痛苦吗?你知道你的来世会以哪种生命形式出来吗?来世你还能这样荣华富贵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