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_officia 格里芬高达
关注数: 71 粉丝数: 36 发帖数: 3,989 关注贴吧数: 102
这人成功让我觉得即使现在我国科普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首先,他这个DNA有十万多节我就没看懂,众所周知DNA的单位是“个”,虽然我猜他想表达基因或者碱基序列,但起码表述是不是严谨点?人类DNA才46个(最多时92)。 不过这条不属于生物学问题,说点符合题意的东西吧。 他觉得DNA是智慧的产物,源于一直以来说的“A-T&G-C”配对原则,但是问题出在哪儿呢?这是生物体内最普遍的配对方式,因为有利于DNA维持功能,但碱基不是只有这种配对方式,虽然高中只讲了这个。 我们说碱基配对时默认是沃森-克里克配对,但除此之外还有Hoogsteen配对(同样是AT&CG配对,但碱基角度不同,GC之间的氢键也不再是三个而是两个),以及有点反常识的A-A,G-G,C-C,T-T等等,其中又有顺式和反式之分,这还没完,甚至还有并非双螺旋的结构(四联体)……会有这种结构之分源于碱基的分子结构,学过有机化学的都能理解,传统的配对模型容易成键,但其他结构在不违反化学原则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形成,不过由于成键难度较大,自然数量上不如前者(我化学不太好,这部分就不细说了,别再说错了)。然后……你以为碱基只有这四种吗?并不是,黄嘌呤,羧基胞嘧啶,氟尿嘧啶,等等等等,我为什么不接着列举了?因为碱基加上修饰物的数目太多了根本说不完…… 看着这么复杂的东西,其实本质非常简单,就是有机化学上那几个基本反应,碳氢氧氮在一块条件合适就能触发的那么简单,然后加个数学的排列组合原理,所需预设非常少(碳氢氧氮的结构已经提供了反应的可能性,原料又非常容易获得),结果他把这些都忽略,然后对着一个形成氢键比较容易的结构说这是设计的?我觉得我化学再差也不至于到白学十年书的地步。 下一个,DNA的生物功能优良,但生物并非无它不可(当然不是激烈的破坏掉,核辐射破坏肯定是不行),提供反转录等生化反应所需发的酶以后,平稳的替换成RNA除了导致容易突变外没什么问题(不过容易突变本身就是个问题),而这个酶……RNA自己会带着。实际上如果有一个类似DNA一样能储存遗传信息的系统,那哪怕主链是一个个的碳原子组成的都能执行同样的生物功能。那为什么大部分生物会用核苷酸呢?因为化学键比较稳定(这意味着容易形成且难以破坏)。 说到底,生物与有机化学是分不开的,这人这种抛开后者谈生物的做法显得很蠢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