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dxsjcyxy tjdxsjcyxy
关注数: 9 粉丝数: 18 发帖数: 2,754 关注贴吧数: 10
产生「口音」的原因 口音之别——以「吴普话」为例探讨两种弗同个产生所谓「口音」个原因 研究个个物事也要用层次结构思想,我小辰光就觉得有「绍普话」搭「普绍话」之别。当然埃个辰光只两乘两个表格里纵横座标里有个只有「发音」搭「声调」。其实「发音」是笼统个,发音里向也要分,伲现在叫侬讲讲听到个「吴普闲话」,未必讲得出来,因为有好几种版本,像煞侪是有可能畀一个未受过语音训练,以吴语为母语而普通话弗是母语个讲出来。阿拉此地,以一只例子入手,作兴最明了了。 阿拉晓得个,苏州人个「 i 」带擦化,譬如「记」个个字从老派「正常」个发音出发,已经偏向像「至」个能介个发音。可以确定渠个个苏州话读「衣」字搭普通话读「衣」字板定是两样个了,好了难嚜阿拉来看下头三种「苏普」,读「一」个个字: 1,[ ʔ i əʔ̚ ] 2,[ ʔ i ʲ ] 3,[ ʔ i] 可见 3 号已经相当标准(或者讲,就是标准个,哈哈)了。而 1 号个问题在於,渠用「一」字个苏州音去摺合读了个个「渠心里向个普通话」,苏普个能模式个人往往可能呒没受过普通话教育或者受得弗多,渠弗清爽「一」普通话读啥,只晓得个是「一」苏州话读啥,难嚜模仿别人讲讲普通话,印象弗大,所以就照牢苏州个标准来「尝试」了。 伲再来看 2 号情况。 2 号“发音人”蛮有可能接受过普语教育,渠心理比较清爽普通话个「一」大概是哪能一个音,「清爽」但「大概」个记得,至於「精确」是只能发生垃受过语音学训练者或者天才身浪个(讲个句闲话意思就是,等「精确」记得了,嘴巴也能够发准了!)……渠只「母语嘴巴」难以「拗转」,所以,发音弗可避免个偏向了母语有个音素或者音节。噶嚜明显苏州个「衣」「意」「倚」比苏州个「一」更加接近普通话个「一」个个音,噶咾渠用「心目中个普通话」读「一」弗会读成吴语个入声个能介个感觉,而是带擦化。
推广正字——从宣传吴语音白字替代普通话音白字开始 「“桑海狞”“笑色特了!”在网络“方言”爱好者间,甚至报纸媒体里可以被频繁看到。我有辰光上去“请用正字,反对白字”这么一句,结果搞得人家或一头雾水,或表示“无兴趣学正字我这样蛮好的了”,或因为我态度“高傲”而反感起来。今在《为什么吴语正字还是在网上行不开》一帖中和@来自树林的青鸟 等吧友讨论有所得如下:」 全面学习我伲“正字”需要精力和要兴趣,非所有人肯买帐,但是推广吴音白字替代普音白字相比之下难以拒绝,因为一,无需额外学习,无需变成一个语言爱好者就能做到,二,普音白字【根本无法准确书写吴语】,因为两种语言里面的音素不同,音系相异。告诉他们:如“跪jiu”和“举ciu”,跪下-举窝(普音白字),举重-举忪(普音白字),明显吴语里跪、举发音不同,但普音白字无论如何无法表示出来。 又如,汉音“估特毛宁”,难道可以准确表示英语good morning发音嘛? 从倡议吴音白字替代普音白字开始,“笑-sah-theh”写“笑色特(特吴语应该音deh)”要反对,而“闲话”写“咸话”,暂时一笑而过吧,因为“咸”是吴音白字,错误没有“笑色特”那末“严重”。 吴音白字替代普音白字推广开后会惊喜的发现,既然写吴音白字了,对于明显有正字的,也自然而然不写白字了。因为原先把“上海”写成“桑海”是“汉字属於‘标准汉语’普通话”“汉字音=普音”的观念在作怪,为了“准确”表音要所以写“桑海”。而现在“zaonhe”要写吴音白字,那末“床嗨”“上海”“尝海”……里,你说一般人会选哪一个?肯定选“上海”咾。
绍兴的《天天商报》一年前的文章:绍兴人不会说绍兴话是一种趋… 绍兴人不会说绍兴话是一种趋势   ■一家之言  □孙壮  推广普通话,曾经是很多南方城市感到颇为吃力的一项工作。即使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不少绍兴人对卷着舌头的普通话还是很不习惯。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人们发现一些年轻的绍兴人已经不会说绍兴话了,关于保护方言的呼声与日俱增。本月5日,《绍兴日报》刊发的《绍兴人不会说绍兴话,遗憾吗?》一文,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意见。但在笔者看来,用普通话在更多场合、更大领域取代各地方言,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  秦始皇是个暴君,但是有一项功绩却是任何人所不能否认的,那就是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特别是“书同文”,被公认为是维系中华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然而,限于时代的局限性,始皇时代及之后的数千年,只有“书同文”,没有普遍地域的“语同音”,因此还是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推广普通话,对于促进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主张保护方言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并不反对普通话,但他们认为,一个人既要会讲普通话也应该会讲绍兴话,这样才好,毕竟方言也是一种文化啊!其实,他们不明白,像我们这几代人,既会讲普通话又会说绍兴话,看似两全其美,但可能是一种过渡阶段。而放弃方言、只讲普通话应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真正的母语始终只有一种。我们这几代人,会听会说普通话,大多是上学后逐渐学会的,即属于后天习得。因此,从细分语言的角度来说,普通话不是我们的母语。而使用非母语是很难达到母语的标准程度的。因此,绍兴人讲的普通话常常不够标准,不少人分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至于前鼻音后鼻音不分者更是比比皆是。为什么人们喜欢教孩子从小说普通话,就是怕他们重蹈覆辙,希望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这样做,不经意之间,就让普通话成了孩子的母语。  上一辈人学了绍兴话后再学普通话,因为学习的需要,因为要走出去的需要。可是年轻一辈学了普通话后,他们的圈子内是讲普通话的,他们的父母也常常习惯用普通话和他们交流。这样,他们学说绍兴话的必要何在呢?如果说有必要,也只有方言拥趸者所说的,传承文化的需要。  方言当然是一种文化,绍兴话中许多语词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是普通话所不能取代的。而且,绍兴话还是包括越剧、绍剧、莲花落在内的许多戏曲的载体。因此有人担心,如果绍兴方言的消失,这些戏曲艺术也会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下场。  其实,文化与许多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秦始皇统一文字,那些原先各国文字也各具特色,也都是文化。譬如我们越地原来有一种“鸟书”,书写繁复但非常有特色,这显然是一种地方文化。但你能说为了保存这种文化,让大家继续同时使用规范汉字和鸟书两种文字吗?显然不行!我们也无需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会普通话后,硬生生地再去学绍兴话。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为了给后人了解前人的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录音保存,甚至通过培养一批专门人才,来研究绍兴方言、似承优秀地方文化,将其独特的、精华部分流传后世。但是,一定说要让年轻的绍兴人也都学会绍兴话,这就不必要了,甚至也是不可能的。
部分常用正字 动词: 氽---thoen2---浮,“氽起来哉” 氽-----tshoen1----稍煮 渧---ti3-------(水)滴 渳---‘mi 小口喝,“渳老酒” 坌---been2---翻、掘. “坌烂泥”“旧东西都拨伊坌出来哉” 伏---bu3---“伏小鸡”“伏太阳” 辑---chieeh4---“辑鞋底” 归---ciu1-------回,“归”字白读ciu,文读kue 戽--fu3-------洗,“戽手”“戽衣裳” 隑---ge3----靠,“墙壁高头隑了隑害了我白颜色个石灰都惹牢哉” 㫰---laon3—晾,“㫰衣裳” 赅---ke3------拥有(家当),“赅手机” 囥---khaon3—藏 寻---zhin1—找 搛---cien1--(筷子)夹 讴---eu1—叫,呼唤 挜---o3----强行给 潽—phu1--(液状食物)溢 滗---pieeh4—“水滗干” 㪗---theu2—“信封㪗开” 扚---tieeh4—“eh(这)颗刺扚vaen(掉)。” 斫---tsoh4—砍除(草、树等) 煠---zaeh4---炸,“油煠” 食祭/食槽---zeh ci/zeh za—吃(贬义) 滮---piau3---(液体)从小孔中有力道地射 趤---dan3----“趤街”逛街 绐---de3-----松弛下垂,“棕绷绐落来哉” 笡---chia3---斜 儇---faen1或huaen1—乖 趵---pau3---弹跳“皮球趵起来”,石头屑“趵”到眼睛里 困---khueen3—睡 名词: 生活—san woh---事,活,“做生活”,“生”字白读san,文读sen 学堂---ghoh daon—学校 甏—ban---一种容器 镬---woh---普通话不分锅和镬,统称锅 晚娘—maen nyian—后妈 冻瘃---ton tsoh—冻疮 卵脬---loen phau—XXX 卯—mau---次 埭坞---da wu---地方 腈肉—cin nyioh---瘦肉 厣---ien2---“鱼~”“螺蛳~”,鱼鳞,螺蛳厣 河港---gho kaon---河(注意不是江是港,“河江”声调也不符合我们说的gho kaon) 渠---yi2—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本字,俗作“伊”),“问渠那得清如许” 形容词副词: 埲—bon2—多尘 瀴---in3---凉,冷 炮---phau3—烫 交关---ciau kuaen—很(网络上已约定俗成) 结棍---cieh kueen—表程度深(网络上已约定俗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