ヾ心桐夜语╰ ヾ心桐夜语╰
关注数: 0 粉丝数: 15 发帖数: 8,026 关注贴吧数: 71
★★用锅的学问★★ 铁锅:目前最安全的锅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开始建议使用铁锅,铁锅是我国的传统厨具,一般不含其它化学物质,不会氧化。在炒菜、煮食过程中,铁锅不会有溶出物,不存在脱落问题,即使有铁物质溶出,对人体吸收也是有好处的。世卫专家甚至认为,用铁锅烹饪是最直接的补铁方法。 提醒:铁锅容易生锈,不宜盛食物过夜。同时,尽量不要用铁锅煮汤,以免铁锅表面保护其不生锈的食油层消失。刷锅时也应尽量少用洗涤剂,之后还要尽量将锅内的水擦净。如果有轻微的锈迹,可用醋来清洗。 不粘锅:不宜高温煎炸 这次特富龙风波的祸首是不粘锅的主要原料———全氟辛酸铵。全氟辛酸铵是人工制造的含氟聚合酸,由于其高度的稳定性,不易和食物产生粘连而作为不粘锅涂层必用的生产材料,这种不粘涂层其实就是一层薄膜,厚度在0.2毫米左右,如果干烧或油温达到300摄氏度以上,这层薄膜就可能受到破坏。一般而言,炒菜时,温度不会达到260℃,但如果烹制煎炸食品,温度就可能超过260℃。 提醒:烹饪时许多菜肴都需要煎炸,油的沸点是320℃,在煎炸食品时,油一直是滚烫的,这很容易导致不粘锅中的有害成分分解。所以烹制煎、炸食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不粘锅。另外,用不粘锅炒菜,不要用铁铲子,以防破坏不粘涂层。 陶瓷锅、砂锅:不宜盛装酸性食物 瓷器锅过去被公认为无毒餐具,但近年来也有使用中毒的报告。据专家说,有些瓷器餐具的漂亮外衣(釉)中含有铅,如果烧瓷器时温度不够或者涂釉配料不符合标准,就可能会使锅含有较多的铅。国家质检部门在抽检中发现部分陶瓷锅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长期使用铅、镉溶出量超标的产品,会造成重金属中毒,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提醒:砂锅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铅,故新买的砂锅,最好先用4%食醋水浸泡煮沸。砂锅内壁有色彩的、不宜存放酒、醋及酸性饮料和食物。选购搪瓷餐具时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搪瓷均匀,色泽光亮。 不锈钢锅:不宜长时间盛盐 不锈钢制成的器皿美观耐用。但不合格的不锈钢锅会存在安全隐患。不合格的不锈钢锅一般为铬超标。六价铬被列为对人体有危害的化学物质之一,是国际公认的致癌金属物之一。 提醒:不锈钢并非完全不会生锈,若长期接触酸、碱类物质,也会起化学反应。因此,不锈钢食具容器不应长时间盛放盐、酱油、菜汤等;不应用以煎熬中药。此外,别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洗涤不锈钢食具容器,以免对产品产生腐蚀。 铝锅:不宜用金属铲炒菜 铝锅的特性是热分布优良,且锅体较轻。但使用不当铝会大量溶出,长期食铝过多,会加速人体衰老。铝锅不宜用于高温煎炒菜,高温或者金属铲在炒菜时与铝锅碰撞、摩擦都有可能使铝成分释放出来。此外,铝锅也不能装强酸强碱的菜肴,如腌制食品。 提醒:尽量不要使用铝制餐具。铝餐具更不能和铁餐具搭配使用,两者发生化学作用会导致更多的铝离子进入食物。
★忽忽~凉啦~★ 为什么“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谚语,其中有没有科学道理呢?气象专家对此作了解释。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专家解释说,春季,由于北半球太阳的照射逐渐增强,太平洋上的暖空气随着向西北伸展。当暖空气向北挺进,并在北方冷空气边界是滑升时就产生了雨。在滑升过程中,它同时将冷空气向北排挤。其结果,往往暖空气占领了原来被冷空气盘据的地面,因此在暖空气到来以前,这些地方往往先要下一场春雨。“一场春雨一场暖”的感觉就是这个缘故。 一个地方下过雨后,受暖空气控制,天气转暖,以后如冷空气向南反扑又会下雨。当冷空气前锋过去以后,这个地方受冷空气控制,暂时出现一二天比较冷的天气。但过不了几天,这团冷空气吸收到大量的太阳辐射热量,以及受到南方暖的地面的影响,使本身的气温升高,就会渐渐转变成暖空气了。因此人们总是感到,春天下过雨后,只要天气晴朗,一般总是暖洋洋的。 专家说,秋季,一股股的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南下进入中国大部分地区,当它和南方正在逐渐衰退的暖湿空气相遇后,形成了雨。一次次冷空气南下,常常造成一次次的降雨,并使当地的温度一次次降低。另外,这时太阳直射光线逐渐向南移动,照射在北半球的光和热一天天减少,这也有利于冷空气的增强和南下。几次冷空气南下后,当地的温度就显得很低了。这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道理。
★★喝饮料有什么坏处?☆☆ 碳酸饮料的危害 英国科学家近日发现,碳酸饮料是腐蚀青少年牙齿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报告称,常喝碳酸饮料会令12岁青少年齿质腐损的几率增加59%,令14岁青少年齿质腐损的几率增加220%。如果每天喝4杯以上的碳酸饮料,这两个年龄段孩子齿质腐损的可能性将分别增加252%和513%。在接受调查的1000名青少年中,12岁孩子饮用碳酸饮料的比例为76%,14岁孩子为92%。而在所有年龄段的被调查者中,有40%的人每天喝3杯以上的碳酸饮料。 英国牙科协会科学顾问利兹·凯对此深表忧虑:“尽管喝‘无糖’碳酸饮料减少了糖分摄取,但这些饮料酸性仍然很强,也可能导致齿质腐损。”《英国牙科杂志》刊登了这份研究报告。 多喝饮料也有大危害 小心损坏牙齿 一提到多喝饮料的坏处,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会摄入过多的热量,造成体重的增加,而最新的研究认为,饮料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危害,那就是饮料能够损害牙齿表面的保护层———牙釉质。 美国普通牙科学会日前发布信息提示说,专家将健康的牙齿暴露在市场上常见的碳酸饮料中,经过14天的观察发现,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碳酸饮料逐渐使牙釉质变得薄弱,并最终造成永久性损坏。研究人员指出,饮料中含有的各种添加剂、增味剂和有机酸等化学物质,对牙齿有比较强的腐蚀作用。专家还指出,在吃饭时同时饮用碳酸饮料,比单独喝饮料时的危害要小一些。 针对此信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胡易伟博士说,其实除了碳酸饮料,人们常喝的橙汁对牙釉质也有损害。牙釉质虽然是牙齿表面一种非常坚硬的物质,但它很容易被酸蚀,如果牙釉质受到损害,则牙本质暴露,会造成酸痛等症状,还会造成牙髓疾病。所以,想喝饮料,就要注意尽量减少饮料和牙齿的接触时间,喝完饮料后及时漱口 常饮功能饮料危害健康 今年北京市场上兴起的各种功能饮料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据新京报报道,昨天,北京市消协却向社会发布今年第3号消费警示,提醒市民眼下不少功能饮料的宣传有夸大、误导嫌疑,消费者最好谨慎购买,并要注意查看产品说明。 据了解,有些厂家凭借概念热炒功能饮料,如运动饮料、营养素水、活性维生素水饮品等新鲜“标牌”,让消费者一头雾水;有的甚至把功能饮料说成保健品、“神水”,存在拔高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之嫌。 北京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对功能性饮料的定义,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今年国家把功能饮料划入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监管,目前还没有制定相关功能饮料法规,其标准也尚未出台。 对此,消协提醒消费者要理智对待功能饮料的宣传,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购买功能饮料要注意查看产品说明,它适合于特定人群,如一些功能饮料含有钠元素,而钠会增加肌体负担,引起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患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人应避免饮用。 另外,功能饮料容易影响摄食和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有的还含有咖啡因等刺激中枢神经的成分,所以市消协提醒儿童、老年人要慎用功能饮料,即使是普通人长期饮用功能饮料也对健康不利,因为饮料中的糖分能抑制人体摄食中枢,容易造成脱水。
★★“鬼节”——封建迷信还是民俗传统★★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在中国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有一个特别的节日,这就是“七月半”,按我们习俗,通常称之为“鬼节”。传说在这一天的晚上,每个家庭的先祖们都会在这一天回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来看一下活着的人,也就是在这一天的晚上,每家每户都会为逝去的人烧一些“纸钱”、元宝、衣服,我们当然看不到我们的先祖们,但听老辈人说,我们的先祖是可以看到我们的。这就是引发了我的思考:“鬼节”——到底是封建迷信,还是民俗传统呢?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留给了我们太多的遗产,而农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份,现在以农历来计算的节庆日还有许多,诸如春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每个节日都有一个自己美丽的传说,每一个节日都寄托着一种哀思。 【事关鬼神是否就是迷信】 如果我们要给“鬼节”戴上一顶事关鬼神即迷信的帽子,可以吗?其实在中国许多的民俗习惯与节日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而这样的一个传说许多是被神话了的,屈原投江、嫦娥奔月这种样的神话传说并不少,但他就是迷信了吗?不是的。中国的民俗拥有较为浓厚的宗教色彩,不管你承认与否。更多的民俗我们应该把归于宗教信仰,而不应该归于封建迷信,“鬼节”就是一个例子。 【“鬼节”的目的何在?】 “鬼节”的目的,真的是的为了拜祭鬼神吗?不是的,其实“鬼节”更应该看作是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人所寄托的一种哀思?中国人历来讲究忠孝礼义,屈原投江为什么会让后人如此之怀念,就因为他的忠,他对楚国的忠,正因为他对楚车的前途没有了什么的希望他才会投江自杀,而关羽为什么会从关公到关帝再到关圣,并且现在在许多地方随处可以看到关羽的祠堂,一个还是因为他的忠,他的地位才会一点点被神话。 而对于孝呢?“鬼节”是孝的一个叫有利的证明,也许你会认为死就死了,我们只需对活着的人孝敬就行了,那你就错了,作为中国传统民俗,孝不仅仅只是对活着的人,还包括对已经逝去的人,这就引发一个封建糟粕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抛弃呢?但我想,“鬼节”的存在目的在于对逝去的先祖的哀思,我们又何以忘本呢?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中国较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中国的民俗传统】 长期以来,中国的民俗传统受到宗教色彩的影响,中国的许多民俗与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中国的民俗更多的是老古人遗留下来的,而华夏民族是一个继承性比较强的民族,(在前文也说过,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能最终完整的保存下来的原因。)比如说: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在许多地方都会举行庙会活动,传说在这一天是佛祖释迦摩尼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有所求一定会有所应,这就迷信吗?我们可以把他归为迷信活动,但这样的情况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是得到了应有的满足,精神生活也得到了丰富,现在的人们也许根本不在乎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求必应,而更多是为了去游山玩水,图个热闹。 民俗传统充满了宗教的色彩,但这并不能影响民俗传统就与封建迷信划上等号。其实民俗传统与封建迷信只是一步之遥,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一个心态来看待问题。如果根据哲学:思想存在即合理!“鬼节”的存在即有其存在的必要,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要将封建迷信的高帽冠于“鬼节”,其实“鬼节”和春节一样,更应该属于一种民俗文化传统。
●_●你的内衣健康吗?●_● 针织内衣每天都与广大消费者“亲密接触”,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根据西安市质监局抽检,西安市场针织内衣的纤维含量和PH值等存在问题较多,合格率为71.11%,其中大型超市内销售的针织内衣合格率仅为23.53%。西安市质监局本次抽查的主要对象是西安市的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销售的针织内衣,抽样涉及不同档次的产品,合格率为71.11%。其中,在大型专业服饰商场抽取样品49批次,合格46批次,合格率为93.88%;在大家润、新一佳、家乐福、好又多等大型超市抽取样品17批次,合格4批次,合格率仅为23.53%。大型专业服饰商场的产品质量普遍高于超市中所售服饰。根据《针织内衣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规定,本次对针织内衣的检验项目是: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 从检验结果来看,本次抽检中,针织内衣的主要问题是纤维含量和PH值;13个不合格批次中,7个批次PH值项目不合格,5个批次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1个批次PH值和纤维含量项目均不合格。此外,本次抽检中甲醛含量全部合格。PH值是表示生产针织内衣的布料的酸碱程度,标准要求针织内衣的PH值应在4.0-7.5之间。PH值小于4.0,则表明酸性太强;PH值大于7.5,则碱性太强,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对人的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或损伤。纤维含量不合格是指面料的标识含量与实际检验结果不符,该项目涉及内衣的吸湿、透气性能及舒适感,有些生产厂家用低档次原料充当高档次原料。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