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570 zol570
关注数: 1 粉丝数: 48 发帖数: 15,809 关注贴吧数: 6
男子喝酒过量死亡劝酒者被判赔10万元 男子喝酒过量死亡劝酒者被判赔10万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sina.com.cn%2Fs%2F2012-09-11%2F010825142915.shtml&urlrefer=8caf28008d9301f15a437c4c353cfce6  亚心网讯 (记者 李昀霞) 三个好兄弟陈建、王和平、李东(均为化名)有空小聚一把,推杯换盏之后,李东却因喝酒过量酒精中毒死亡,劝酒的陈、王二人被其家人告上法庭。近日,新疆阿克苏沙雅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陈、王二人共赔偿给李东家人10.2万元。  陈建、王和平、李东都是沙雅县人,三人同岁,是小学同学。去年12月6日22时许,31岁的李东和同事喝酒后,又来到王和平家,和陈建、王和平喝酒,并很快醉得不省人事。陈建送李东回家时,李东开始呼吸困难,并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事发后,伤心欲绝的李东母亲认为是陈、王二人将儿子灌醉致死,遂将二人告上法庭。   今年8月24日,沙雅县法院审理认为,李东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预见到过度饮酒后的损害,在饮酒后仍与两名被告饮酒,对造成自己死亡应当承担主要责任。而两名被告在明知李东已饮酒的情况下,还提供酒及饮酒场所,对造成李东死亡的损害后果存在一定过失。法院判决,两名被告赔偿死者家属10.2万元。目前,王和平和陈建已将赔偿款交付给了李东的母亲。   记者针对这一案例采访多位首府市民,其中多数人都反对劝酒。   在首府一家媒体工作的李晓民(化名)说:“我没啥酒量,每次遇到劝酒我都很尴尬,喝吧,自己不胜酒力;不喝吧,又感觉很失礼。”他认为,虽然以酒待人没有恶意,但喝多了伤身体,万一酿成意外,会给朋友、家人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
网曝一女子在小区广场遛1.2米长变色龙(图) 网曝一女子在小区广场遛1.2米长变色龙(图)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ifeng.com%2Fsociety%2F2%2Fdetail_2012_08%2F29%2F17173361_0.shtml&urlrefer=1bb050aec4783fef1fcc7c4d03466377这宠物约有一米长,不怕人、很乖顺,爬虫类玩家称,这是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绿鬣蜥。万科金域蓝湾的小区广场上,业主遛的这条“变色龙”走到哪都被围观啊。(网络图片) 信息时报讯(记者张建林) 遛狗?那已经是太常见的事情了,但是如果傍晚你遇到一位街坊在遛变色龙呢?是不是要喊稀奇了。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见到邻居在小区广场上,牵只1.2米长的变色龙散步,赚足了回头率。 记者在论坛上看到,网友们都指认该宠物或许是变色龙,有充满质疑精神的网友认为只是画在地板上的3D图而已。霸气变色龙溜达时引围观 “昨晚8点多钟,我在万科金域蓝湾的小区广场上看到的这只逛街宠物,太拉风了,走到哪都被围观啊。”网友“理解你”是在现场的围观者,他把拍到的图片传到论坛上,立刻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回复。 从图上看,这只蜥蜴状的动物呈黄绿斑纹,尾巴长长,高昂着头,挺霸气,不少网友认为那就是变色龙,更夸张的是有人认为那不是活物:“蒙我呢?那是广场上画的3D图吧?” 由小区业主从国外买回记者联系到了网友“理解你”,他回忆说那只变色龙当时是被一位大姐用绳子牵着的,在地上爬得很慢,或许是因为太多小朋友和大人在围观的原因,所以爬不快,“应该有1.2米长吧,这小动物也不怕人,孩子们也不怕它,纷纷去摸,好在这动物居然很乖顺,任大家摸,脾气挺好。” 据网友“理解你”介绍,那位大姐五六年前从国外买回这条“变色龙”,平时喂它吃水果和蔬菜,也不经常带出来散步,所以每次出来溜达总会引来无数街坊的围观。 玩家:这是吃素食无毒的绿鬣蜥 “这不是变色龙,是绿鬣蜥,养到1.2米长的话,市价估计要1000元了。”经常出没于花地湾虫鸟市场的爬虫类玩家达人刘先生一眼就认出了这只宠物的来历,记者在百度百科上看到,绿鬣蜥是美国比较受欢迎的爬虫宠物之一,每个宠物店里几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小苗的话,在爬虫宠物市场上100多元可以买到,属于素食类动物,平时吃蔬菜和水果就行,驯养后性情比较温和,不过也要小心咬人,虽然无毒。”刘先生特意提醒说,绿鬣蜥会携带有沙门氏菌,所以老人、儿童及免疫系统低下的人群,如果触摸过的话,最好能洗洗手。 他认为比较有意思的是,绿鬣蜥其实是一种树栖型蜥蜴,所以那位街坊像遛狗一样把它牵出来散步是有点古怪好玩的。由于该动物属于中南美洲原产,并非中国本土物种,所以是否存在巴西龟那样的外来物种侵害问题呢?刘先生表示,绿鬣蜥是热带雨林动物,一般在中国的野外很难自然存活的,“比如冬天的时候,饲养者都要为它加温才能帮助它熬过冬天”。
除了经济学家和理论研究者,没有人相信楼市会复活 除了经济学家和理论研究者,没有人相信鄂尔多斯楼市会复活  2225.3万平米建设项目,大部分已停工   2012年8月的鄂尔多斯,到处是停工的烂尾楼和焦急的讨债者。   康巴什新区早已成为一座大量房屋无人居住的"鬼城",老城东胜区也变身一个充满着钢筋水泥烂尾楼的"怪胎"。   一位当地人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这些工程就再也没有动过。鄂尔多斯90%以上的家庭都拿出了钱投资房地产,如今,这些钱都变成了尚未完工的钢筋水泥。   2012年的夏天,这座中国最富的城市弥漫着"缺钱"的声音: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四处躲债,在建项目纷纷停工;而通过民间借贷将财产投入房地产的老百姓,则担心自己是否会血本无归。   "讨债"成了工作   鄂尔多斯尚未完工的住宅项目有多少?鄂尔多斯市政府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鄂尔多斯市新开工1005.9万平方米住宅,加上前两年的续建项目,共有2225.3万平方米。   一位开发商指着周围的楼房说,80%以上的建设项目都已经停了,而这些房子的投资60%以上来自于普通市民,更可怕的是背后的民间高利贷已经让债务翻番了,在这个节点上,所有人都想拿回自己的本息,局面失控了。   位于吉劳庆北街的赛特·铂宫楼盘的售楼处,已经看不到售楼小姐的身影了。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几天前,销售公司已经撤销了,自己是从其他项目抽调过来负责后续办理按揭手续的。   位于天骄南路和南环路交叉口的维力西大厦,销售部只有一个人在留守。销售经理说,这里是黄金地段,去年这里的商铺都是每平方米一万多元,现在自己也不知道价格,因为没有人买房。   一位房地产项目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大家都很清楚,即使降价也没有人买,而且还会导致已购房者的不满,所以鄂尔多斯的房价如同停工的建筑一样停滞了。   据一位楼盘销售人员介绍,鄂尔多斯的购房大多为投资性购房,大部分是本地人购买。   楼盘停售了,开发商也不见了踪影。在天骄南路的几个售楼处,总能看到一些人在闲聊或打牌。一位销售经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都是来找开发商要债的。   山西人乔世刚早年在鄂尔多斯做生意,攒下了一笔钱。两年前,乔世刚向内蒙古腾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腾图集团")投入了六七百万元,其中一部分是借亲戚的,一部分是自己的。   在过去一年多的追债生涯中,乔世刚只要回了3000元。   8月10日,腾图集团门口聚集了三四十位讨债者。他们都是普通的市民,也是腾图集团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千万元。   据一位当地开发商介绍,在鄂尔多斯,类似腾图集团这样涉及房地产业务的注册公司大约有四五百家,经营的不仅有房地产,还涉及到煤炭、餐饮、酒店等其他领域。   乔世刚说,从去年六七月份到如今,追债已经成了他们的"工作"。除了要账,未来一年,没有任何规划。   大家都来"吃高利贷"   据当地人介绍,从2001年开始,鄂尔多斯市有很多煤矿兴起,民间借贷开始发芽,一部分老百姓将自己的积蓄投给了煤老板,并享受高利率。   2003年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建,大量农民的宅基地和耕地被征用,鄂尔多斯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款较高,每平方米几千元到一万元不等,许多被征地农民成为百万富翁。   随着2007年房地产业的兴起,在早年放高利贷家庭的影响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放高利贷了。   "你想一下,每月吃3分利,100万元放进去了,一个月就可以得3万元,有的吃5分利,什么也不干,两年就挣回100万元"。三年前,鄂尔多斯人李哲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中"吃高利贷"了。他说,在鄂尔多斯,跟他一样大的孩子很多都不工作,以放高利贷为生,因为普通工作每个月辛辛苦苦才挣三四千块钱,"没有必要"。   一位当地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鄂尔多斯市被征地的家庭中,一个五口之家,往往工作的只有一两个人,其余的平时就打打麻将,而且消费还挺高,家庭也没有攒钱的习惯。
内地贫富差距达13:1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或10月推出 内地贫富差距达13:1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或10月推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ifeng.com%2Fmainland%2Fdetail_2012_08%2F28%2F17144331_0.shtml&urlrefer=71df6a0db0b485caeb52e2c580ccd540信息时报讯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历时八年的争议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据悉,国家发改委已经完成了《方案》初稿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深入征求部级以上官员对《方案》的意见。 贫富分化严重,分配不公危及国家发展 中国已成全球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数据表明,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目前的接近13∶1。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在1990年就已经达到0.445,接近国际上公认的0.45警戒线,农村居民基尼系数2011年达到0.3949,逼近0.4的警戒线。收入分配改革刻不容缓。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432美元,处于900至11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阶段的中端。这表明中国已经到了必须直面和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阶段。 经验证明,在这一水平上,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民生福利和财富增长的不协调问题,经济发展成果不能为大多数人享有问题,社会问题将激化,国家极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事实上,收入分配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层平飞状态。
日韩独岛冲突加剧 美国深感不安 日韩独岛冲突加剧 美国深感不安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ifeng.com%2Fworld%2Fspecial%2Fdudaozhudao%2Fcontent-3%2Fdetail_2012_08%2F24%2F17056696_0.shtml&urlrefer=23cbda3279457ea017b1d90ace41d5f7 针对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言人23号表示韩国政府决定退回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写给韩国总统李明博的亲笔信以抗议日本声称韩国非法占领独岛。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强调美国在此领土争议上没有立场,但美国对日韩冲突加剧感到不安。 野田佳彦17号向李明博转交了一封亲笔信,但韩国政府23号以日方的主张极其不当做出了退还书信的决定。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在22号日本的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杉山晋辅与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会面时确实提及此事。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我的了解是日方提起了这议题,我们的回应与公开或私下的说法一致,就是我们想要看到两国合作。而我们在此议题上不采取任何立场。” 不过,纽兰表示美国对于两大盟友的冲突加剧确实感到不安。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这两国是美国坚强、重要、贵重的盟友,当他们有冲突时当然令我们感到不安。” 华尔街邮报分析指出,美国两大盟友起内讧对于奥巴马转向亚洲的战略极为不利,特别是中国正持续崛起,所以美方一再释出讯号要日韩以大局为重,不要因内政议题而影响大局。 凤凰卫视 张经义、王涛峰 华盛顿报道
李明博为登岛准备三年 称日本国际影响力减弱 李明博为登岛准备三年 称日本国际影响力减弱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ifeng.com%2Fworld%2Fdetail_2012_08%2F14%2F16785499_0.shtml&urlrefer=9c31edbaa2364df728b376d8fcc248782012年8月10日下午,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日韩争议岛屿。图为李明博与独岛上刻有“韩国领”字样的岩石合影 (图片来源:韩联社) 中新网8月14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李明博8月13日就其此前日韩争议岛屿(韩称独岛,日称竹岛)之行表示,从三年前就开始进行了准备,去年也曾计划访问独岛,但最终因天气关系而取消了行程。 据报道,青瓦台发言人朴正河介绍说,当天李明博与国会议长团共进午餐,席间,新世界党议员、国会副议长李秉锡表示,李明博总统访问独岛是“很好的事情”,李明博听闻做出上了上述表示。李明博说,原计划周末去,在独岛住上一夜,但因为天气情况只能当天去当天回,而日本政府的反应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李明博还说:“独岛是我国的领土,也有一些人对是否一定有必要访问独岛产生质疑,其实,像日本这样的大国只要有决心是可以解决独岛问题的,但日本政府却因国内政治问题而对独岛问题采取消极态度,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拿出实际行动来。” 李明博还介绍说,去年11月在京都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举行会谈时,也提出过日本政府应该就慰安妇问题进行有诚意的道歉。 李明博总统还说,在国际社会,日本的影响力已不如从前。
八旬夫妻穴居山崖60年 演绎现代版“神雕侠侣” 八旬夫妻穴居山崖60年 演绎现代版“神雕侠侣”  两位老人栖居的“世外桃源”幸福的笑容,绽开在向立民和倪远慧两位老人的皱纹里 (特派记者谭新杰、廖桥摄)   背倚巍巍大山,头顶清瀑飞泻,脚底曲径通幽。在湖北省利川市绵延的武陵山山脉间,一对年近八旬的夫妇远离喧嚣,寄生绝壁间一处天然岩隙。他们养畜种菜,自给自足,用60载漫长和恬淡的厮守,演绎着一段朴实无华、坚若磐石的人间真情。   这对利川的老夫妻一生厮守,演绎了一段朴实无华、坚若磐石的人间真情。   向阳山崖别有洞天   利川市谋道镇朝阳村,位于鄂渝边界的大山深处,这里与重庆万州区仅一河之隔。  10日,在两名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记者徒步跋涉在茂林蔽日的大山中,沿着狭窄蜿蜒的小径,历经2个多小时,最终抵达谋道镇居民都感到有些陌生的朝阳村。向导走进一片茂密的玉米地,用手拨开一条路,曲折下行近10分钟后,一处朝着日出方向的峭壁便呈现在记者眼前。   下相叠的两块巨石中间,有一个天然的夹角,令人叫绝的是,夹角的下面十分平整,夹角的下面十分平整,形成了一片足有五百平米的平地,夹角的上面则成了一个天然的“斜屋顶”。一排斑驳的木屋,紧贴着巨岩展开。洞前坡度并不陡峭,林深土肥,古藤缠绕,洞顶宽约一米的飞瀑,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山泉清冽,成了最天然的水源。   远远望见有人造访,正在接泉水洗腊肉的倪远慧老人满脸含笑,放下手中的活,大声呼喊着木屋中的丈夫向立民。   78岁的向立民正坐在木屋的“二楼”窗前,听到比他大一岁的老伴喊自己,赶紧穿上自编的草鞋,咯噔咯噔从楼上下来。木屋也许是年代太久,一有人上下楼,感觉整个房子都在响。   向立民说,这个岩洞最多的时候有7家人住。近些年来,其他人都陆续搬出了岩洞,把家安在了最近也有十多公里外的村庄里,可老两口依然坚守在这里。这一守,就守了近60年。   美丽的承诺与坚守   一对年近八旬的夫妇,有三个子女,完全可以得到赡养,为何住在岩洞里不愿离开?  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向立民老人讲述了一段久远而美丽的爱情故事。18岁,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由于向立民家住岩洞,条件艰苦,没有哪位姑娘愿意嫁给他。   一个偶然的机会,向立民认识了邻村姑娘倪远慧,立即对她产生了难以言说的好感,便请人说媒,不料却遭到了对方父母的反对。于是,向立民每天守在倪远慧的家门口,帮她家挑水、种地,久而久之,他的真诚感动了倪远慧一家。   没有唢呐,没有嫁妆,也没有长长的迎亲队伍,岩洞屋里贴上一个喜字,就这样,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新婚之夜,向立民在妻子面前发誓:“我能娶到你,是前世修来的福气,我一定好好照顾你一辈子!”   婚后,小两口生活幸福,相继生下了两女一男。白天,他们下地劳作;晚上,在煤油灯前摆“龙门阵”。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情妹生得乖,见了好喜欢。去年亲个嘴,今年还在甜。”接受记者采访时,向立民还一边抽着叶子烟,一边哼起了当年的老情歌,笑容在深深的皱纹里绽开。他说,他的祖辈都住在这个岩洞里,他在这里出生,这里成家,夫妻两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如果有一个人先离开人世,另一个还会坚守在岩洞里。   灵魂所寄之地  岩洞太寂寞,几乎与世隔绝。当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的时候,亲邻们都搬出了这个岩洞,只剩下老两口,但村里依然没有忘记他们。   国家实行农网改造时,这里安装了电灯,这对老夫妻终于告别了煤油灯。他们还新买了电视机,架上了电视信号接收器,看上了有线电视,知道了山外的世界。现在,他们一样可以看到奥运会。前两年,儿女们还给他们买了手机。有趣的是,他们的手机信号是重庆万州的,给镇里打个电话,还得算“漫游”。   老两口身体看起来还不错,门前的山坡上,见缝插针地种了魔芋、土豆等各种蔬菜,他们还养了3头猪、20只鸡,生活完全能自给自足。膝关节不太好的向立民,没事就看看电视,喂喂小鸡,倪远慧则到处收收捡捡,洗衣做饭,二老倒也各得其所。   随着利川旅游的兴起,慢慢有一些外地游客,发现了向立民夫妇俩住的岩洞,看到这里别有洞天,有人甚至提出重金购买二老的这处“物业”,并想加以改造,但都被老人婉言相拒。“我们非常欢迎大家来参观喝茶,但这里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命,不能卖的。”向立民说,这是他们灵魂所托之地,他们也过惯了这种清静的生活,从未想过改变。(楚天金报 文图/特派记者谭新杰 廖桥)
女子与已婚男相恋20年获20万补偿被其妻索回 女子与已婚男相恋20年获20万补偿被其妻索回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sina.com.cn%2Fs%2F2012-08-07%2F050024919195.shtml&urlrefer=c10920eae3bf5b6eff89c07217ec9e68  20多岁时与已婚男友相恋 50多岁时分手获20万补偿   同居20年的补偿被男友妻要回   本报讯(记者王秋实)王女士与已婚的李先生相恋20多年后无奈分手,李先生给了她20万元补偿。但李先生的妻子得知后,起诉到法院讨要。昨天记者获悉,海淀法院认为20万元属于李先生和妻子的共同财产,判令王女士返还。   20多年前,正值妙龄的王女士与已有家室的李先生相恋,两人感情一直很好。转眼间20年过去,王女士也从二十多岁的女子变成了年逾五十的中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份的压力和男友永远不能兑现的承诺,让王女士对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生活感到疲倦。而李先生此时也不想再与王女士继续交往。于是双方签订了分手协议,协议约定李先生一次性支付王女士20万元,从此双方断绝一切往来,不得干扰对方的工作和生活。协议签订后,李先生依照协议约定将20万元人民币打入王女士的账户里。   王女士本以为事情就此尘埃落定,可以安心过自己的生活了,却突然收到李先生妻子的诉状。李妻在诉状中称,自己刚刚得知丈夫与王女士交往并签订分手协议的事情,而李先生支付给王女士的20万元属于他们夫妻的共同财产,丈夫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已经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因此起诉要求王女士将这20万元返还。   法庭上,李妻向法院提交了分手协议书等证据,其中有一份证据是李先生亲手写给法院的证明书,证明他当初支付给王女士的钱是他与妻子的共同财产。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先生已有配偶,与王女士之间的同居关系不符合公序良俗,有悖正常的婚姻家庭观,分手补偿费亦有悖于社会道德,不应得到支持。并且,李先生支付的分手补偿款系夫妻共同财产,其行为损害了李妻的合法利益。最终,法院判令王女士将20万元返还李妻。
广东中山官员改分助其子考公务员被双开 广东中山官员改分助其子考公务员被双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ifeng.com%2Fmainland%2Fdetail_2012_08%2F06%2F16592146_0.shtml&urlrefer=c8f3cef6e8ed1566116e0aa849bf6831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是通报我市纪委近日查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社局”)纪委书记梁国影利用职权篡改其儿子林钰成公务员考试成绩案件情况。 7月31日晚,我们接到反映,揭发在广东省县级以上机关2012年招录公务员考试过程中,作为母亲的市人社局纪委书记梁国影篡改其儿子林钰成公务员考试成绩,使其入围面试资格,并在面试中严重作弊等问题。对此,我委局主要领导非常重视,李君能书记立即批示**室速查,并从委局各室组抽调办案骨干成立“8.01”专案组展开调查。专案组经过调查取证,在查明网帖反映的问题属实后,即于8月2日责成市人社局通过媒体公开证实梁国影篡改其儿子林钰成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的真相,并表示将依法依规从速查处。之后,经过几天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决定于8月4日对梁国影进行立案查处,并暂停其担任的市人社局纪委书记职务。该案共涉及党员干部6人,其中处级干部4人,分别为市人社局纪委书记梁国影,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陈锦标,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何金寿和市委农办副主任袁旺胜(试用期未满);科级干部1人,为市农业局人事科副科长谌繁华;其他干部1名,为市人力资源考试院考务股股长李毅坚。经报市委与省人社厅同意,我委局已分别对涉案人员进行立案查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