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魏greenday
水瓶greenday
关注数: 5
粉丝数: 96
发帖数: 7,517
关注贴吧数: 15
西南高校江苏投档线(物理、历史)
咨询:顶刊对ESI排名没帮助吗? 成理年初到现在一篇science,一篇Nature了,而且都是第一单位吧,结果截止7月份的ESI的国内排名,还是190多名。大佬们普及下原因呢?
盘点全国第一的学科 学科评估为主,软科、ESI、国重、平台等数据作为参考。 1、哲学=北大, 替补:复旦、人*大。 2、名族学=中央民族大学,替补:云大、兰大。 3、马克思主义=人*大, 替补:武大,东北师大。 4、社会学=北大, 替补:人*大,南大。 5、法学=人*大, 替补:中国政*法,北大。 6、政治学=北大, 替补:复旦、人*大。 7、应用经济学=人*大 替补:央财、北大 8、理论经济学=北*大 替补:人*大,复旦。
西财换校长了--李永强 本科是西电的,硕博是西财的。 原来的副校长。
深圳大学到成都理工大学调研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2023年7月6日下午,深圳大学教务部副主任陈小霞一行9人来校,就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开展调研和交流。学校教育评价与督导处副处长何计蓉及教评处和网络与信息化处部分工作人员参加交流研讨。 何计蓉对陈小霞副主任一行来校调研交流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历程及部门情况,就学校审核评估动员部署、自评自建、线上评估、入校考察各阶段具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陈小霞介绍了深圳大学的基本情况和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对学校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诚挚的谢意。她表示,此次调研交流收获满满,为深圳大学高效开展自评自建工作提供了借鉴,对高质量推进深圳大学审核评估工作意义重大。 会上,双方还就专家线上听课、访谈座谈、材料调阅响应,专家案头材料准备、电子文件存储云平台建设、联络员选择、专家集体考察线路设计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接龙:统计排名西部第一的学科 1、西部范畴: 西南+西北 西南:四川、云南、重庆、贵州、西藏、广西(鉴于广西的高校也参与到本吧讨论比较多) 西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山西(算中部吗?) 2、学科范畴 (1)西部第一名即可,不是全国第一名,第一名只取一个。 (2)缩小范围就只看一级学科,不看二级学科。 (3)第一名有争议的,校友可以提交论据。
成理校友履新-----柳江任长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7月10号任命。 本科电子科大,研究生:成理的。 任命是绵阳*市*委,为何不是四川*国资*委??
23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四川省情况) 大家有信息的就贴出来。
大家如何看待网上热议的“山河大学”。 “山河大学”源于网友的畅想,有网友提议,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个省份有300多万考生,四省共同打造一所综合性大学,面向“山河四省”招生。 网友们对“山河大学”的畅想,代表的是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期盼。当前正值高招季,四省学子正经历人生的重大抉择:本省好大学太少,想考外省大学,哪怕是普通本科,都要付出更多艰辛、更高分数。而这一幕年年都在上演。高考大省、人口大省,却不是优质高等教育大省。总人口超过2亿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甚至没有一所985大学。
拥有计算机科学及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双非院校 燕山 西安理工 长春理工 浙江工业 杭州电子科技 浙江师范 哈尔滨理工 山东师范 山东科技 深圳大学 齐鲁工业 天津理工 昆明理工 重庆邮电 广东工业 青海师范(这个没想到) 如有漏掉的,大家补充。
陕西省高校保研率
高贡献学者西南地区高校排名 2023中国高贡献学者评价遴选标准涵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专利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19项公认的权威评价指标,以艾瑞深“大学360度全景数据平台”为数据支持,指标统计时间为2000-2022年。 1、四川大学 91人 2、重庆大学 40人 3、西南大学 36人 4、西南交大 32人 5、电子科大 31人 6、云南大学 29人 7、西南财经 20人 8、昆明理工 16人 9、四川农大 14人 四川师范 14人 11、西南政法 12人 12、西南石油 8人 成都理工 8人 广西大学 8人 广西师范 8人 重庆邮电 8人 南宁师范 8人 18、重庆医科 7人 重庆工商 7人 20、重庆师范 6人 21、重庆交大 5人 重庆理工 5人 23、云南民大 4人 西南民大 4人 广西民大 4人 成都中医药 4人 27、贵州大学 3人 云南财经 3人 西华师范 3人 成都大学 3人
对比广西大学与成都理工的核心数据 综合实力,广西大学肯定是优于成理的,毕竟有二十多年的211建设。 且广西大学是综合类大学,有农学和医学院。 成理属于行业类高校。 有些数据可能有误,欢迎指正。
为何无农业类大学改名成功? 一楼好
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理和西柚该申请加入) 国内高校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北电力大学 厦门大学(这个比较奇怪,厦大与能源相关的很多吗?) 中国矿业大学 以上五个是创始成员。 23年2月份全员投票增加了长安大学。
讨论:理论上原211之外的双一流高校实力是强于尾部政策性211的 我的结论是,除了原211高校之外的增补进双一流名单的高校,学科高度或科研产出是高于政策性211或者尾部211水平的。 1、211高校筛选时,明显存在一省一校政策支持性质。 2、双一流高校筛选,是有明确规则的。达到规则才能进,相对公开透明。 3、原211高校没有一个落选双一流,就说明了政策照顾性,双一流学科建设应该能上能下。 4、双一流要看你的顶尖学科在全国的水平,尾部政策性211是你在省内靠前,省里支持就可以上了。 5、时间线推到25年前,如果当年按照选双一流的规则去选211,现在很多原211的高校是进不去的。当然如果现在看后面211的高度还是比较可观,正式因为有了20多年的重点投入,才有现在的高度。无论你的专业冷门还是热门,只要有投入,就有成果。 说几个进入211之后,实力增长突飞猛进的高校:南昌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福州大学、贵州大学等。
盘点那些小而精的高校 小而精符合当今双一流精神的, 不是211时代大而全。 小,在校生最好不超过3万。 精,学科有精度,有A+,有国家级科研平台,A类学科3个以上。 研究生占比40%以上。
月壤发放高校名单 (同批次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批:地大(北京)、地大(武汉)、中山、中科大 第二批:清、北、南、科、澳门科技、山大、地大(北京)、地大(武汉) 第三批:南、科、同济、地大(武汉) 第四批:南、科、澳门科技、重大、成都理工 第五批:南、科、中山、澳门科技、山大、西北、地大(北京)、成都理工、北理、北师大 第六批:清、北、科、北航、华科、地大(武汉)、吉大、深大、中山、东华
关于填报志愿的看法 仅个人看法, 1、学校层次很重要,优先985>211>双一流>强势双非>省重点>一般院校等等 985中民大、西北农林无优势(位置不好,专业不热) 211中政策性的无优势(石河子、延边、西藏、青海等) 2、选择是城市(一线及新一线首选)≥学校>专业 第一学历很重要!!! 所在的城市,可能会决定你在哪里就业扎根。 像西南地区永远是成都、重庆能够虹吸大学毕业生。 就业,专业对口还是不多。 很多年后,人家知道你是哪个学校的,不会记得你是什么专业的。 3、家境好就拿钱冲,中外合作的可以考虑。基本211的分数可以去读一个985的中外合作。 4、分校是个捡漏的机会。大连理工(盘锦校区)、哈工大(威海),北邮(宏福校区),山东大学(威海)、北京交大(威海),这些和总部文凭都是一样的。 5、一个学校的认可度,还是看录取分数。录取分数是社会对这个学校的最大认可。也有特例:地矿油的院校是行业认可度远高于社会认可度。
传西北大学地质学升A 西北大学第四轮是B+,
20年前的江苏一本投档线情况 1楼先占楼。
西部本科院校录取难易度排名 1楼占位 之前帖子被系统删除了
懂得人说说:光学卷积处理器 抖音上刷到说是重大突破。 这玩意能突破光刻机的封锁吗?
讨论:西南交大该如何突破?? 看了吧里的讨论,大家对西南交期望是非常大的。 在我的心目中,西南交是顶尖211的存在,但是现在A类学科比不上北交、南航、南理。 我交其实经费还可以。 学科厚度还是足够的。 川大基本15名以上了,电科30名左右也是OK的,我交长期被排在50名以后,内心来说还是不甘的。 我交理想的名次该在40名以内。 我作一个引子,大家畅所欲言。分析分析。
聊聊西南地区各高校的目标院校(之二) 原来的那个帖子留言比较多了,再开一贴。 方便大家阅读。 头部高校,大家都比较了解,讨论热烈。其实大家该更关注双非院校的发展或者中低院校的发展。 目标院校就是学习对象。找到行业完全契合的院校很难。所以我们会多个维度看。 目标院校定义:努力努力能够实现的,若干年发展能够达成的,如果一个双非,你的目标院校定了一个顶尖211或者985,那这个目标可能永远难以企及。 欢迎各校友讨论。有观点可以说出来。阴奉阳违的留言我会直接删除。 这个帖子就是个引子,看你们专业的分析,我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闲时聊聊西南地区各高校的目标院校 既然说目标,肯定就是还是有点差距的,是学校对标追赶的对象。 没有引战的意思。 当然各校校友如果觉得目标定低了,欢迎发表意见。 这就是个引子,增加下大家探讨话题的活跃度。 说的不对,也欢迎大家拍砖。 1、川大 目标:武大,总体实力还是有点差距,顶尖学科不如武大多,双一流学科武大11个,川大6个,个人总感觉川大里华西的光芒太多,之前我发过一个帖子说了华西对于川大的意义(狠狠的表扬了华西一番),也是被川大校友痛批了一顿,川大文理能有华西一样的光芒,觉得超越武大指日可待。 2、电科,目标:东南。 其实电科很难找目标院校,本来就是大热门,热门也是A+,生源爆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我还是固执的认为电科不该去碰医学的,安静的做个美男子就是了,因为你已经不需要医学来给你添光添彩了。光刻机还等着你去攻克呢。(我是文科生,不知道光刻机的技术和电科的擅长有关系不)。拿东南来当目标院校也算凑数,因为东南12个双一流学科,清一色很多大热门工科,和电科很相似。 3、西南交,目标:中南或者华南理?当年唐院和清华齐名,现在常年排名50多名。211时代可以摊大饼,但是双一流时代要看顶尖学科,双一流学科只给了1个,A类学科在第四轮的时候只有2个(中南有12个,剔除合并湘雅之后也有10个),中南作为西南交的目标院校,是因为中南顶尖学科也是非热门的矿业和冶金。当然985给的钱更多,但是西南交60多亿的经费也不能是自己落后的借口。
写在高考季: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610分,去读西南交大的环境科学,还是读重庆邮电的计算机? 去好的211,肯定没法选专业。去双非,专业随便选。 你怎么选?
88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名单(1988年审批) 学校-- 国家重点学科数量 1、北京大学 计数 42 2、清华大学 计数 29 3、南京大学 计数 18 4、复旦大学 计数 16 5、中国人民大学 计数 14 6、上海医科大学 计数 13 7、北京农业大学 计数 11 7、北京医科大学 计数 11 7、南开大学 计数 11 7、西安交通大学 计数 11 11、武汉大学 计数 9 11、浙江大学 计数 9 13、上海交通大学 计数 8 14、北京师范大学 计数 7 14、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数 7 14、吉林大学 计数 7 14、厦门大学 计数 7 14、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计数 7 19、北京科技大学 计数 6 19、天津大学 计数 6 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数 5 21、中国地质大学 计数 5 21、中山大学 计数 5 24、北京理工大学 计数 4 24、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计数 4 24、大连理工大学 计数 4 24、东南大学 计数 4 24、华东师范大学 计数 4 24、华南理工大学 计数 4 24、华中理工大学 计数 4 24、南京农业大学 计数 4 24、同济大学 计数 4 2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数 4 34、北方交通大学 计数 3 34、北京林业大学 计数 3 34、电子科技大学 计数 3 34、华中农学院 计数 3 34、南京航空学院 计数 3 34、南京林业大学 计数 3 34、西北工业大学 计数 3 34、西南交通大学 计数 3 34、浙江农业大学 计数 3 34、中国矿业大学 计数 3 34、中南工业大学 计数 3 34、中山医科大学 计数 3 46、白求恩医科大学 计数 2 46、北京邮电学院 计数 2 46、成都地质学院 计数 2 46、东北工学院 计数 2 46、东北农学院 计数 2 46、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数 2 46、河海大学 计数 2 46、华东工学院 计数 2 46、吉林工业大学 计数 2 46、兰州大学 计数 2 46、青岛海洋大学 计数 2 46、山东大学 计数 2 46、同济医科大学 计数 2 46、中国纺织大学 计数 2 60、北京化工学院 计数 1 60、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计数 1 60、北京外国语学院 计数 1 60、北京中医学院 计数 1 60、长春地质学院 计数 1 60、成都中医学院 计数 1 60、东北林业大学 计数 1 60、东北师范大学 计数 1 60、甘肃农业大学 计数 1 60、广州外国语学院 计数 1 60、广州中医学院 计数 1 60、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计数 1 60、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计数 1 60、哈尔滨医科大学 计数 1 60、杭州大学 计数 1 60、黑龙江中医学院 计数 1 60、湖南医科大学 计数 1 60、华东化工学院 计数 1 60、华南农业大学 计数 1 60、华西医科大学 计数 1 60、华中师范大学 计数 1 60、内蒙古大学 计数 1 60、南京中医学院 计数 1 60、上海财经大学 计数 1 6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计数 1 60、上海外国语学院 计数 1 60、上海中医学院 计数 1 60、沈阳农业大学 计数 1 60、沈阳药学院 计数 1 60、石油大学 计数 1 60、四川大学 计数 1 60、四川农业大学 计数 1 60、天津医学院 计数 1 60、无锡轻工业学院 计数 1 60、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计数 1 60、武汉工业大学 计数 1 60、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计数 1 6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数 1 60、西北大学 计数 1 60、西北农业大学 计数 1 60、西南农业大学 计数 1 60、西南石油学院 计数 1 60、中国药科大学 计数 1 60、中国医科大学 计数 1 60、中国政法大学 计数 1 60、中央民族学院 计数 1 60、重庆大学 计数 1 60、重庆医科大学 计数 1 88年的重点学科,对比今天,可以看出很多高校的发展和衰落。
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情况汇总 川大在本次国重重组中收益颇丰, 本帖作为一个引子,欢迎川大校友补充或纠正。 更多信息来自于@噗浪小阿宅 的信息。 1、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据说已完成重组) 2、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4、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5、筹建:药物先进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6、筹建:长江上游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 7、筹建:绿色化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8、共建: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 9、共建: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上5-9若属实的话,基本就是大丰收了。
史上最大的拆分,拆成这样我依然是顶尖985----南京大学 1、如今的南大在52年拆分后,只剩下文学院和理学院,依然是顶尖985,90年代一度是前三的存在。2000年合并潮之后,南大未进行任何合并,导致排名下降,但是地位和声誉依然。在我的心目中(仅代表个人意见),南大就是仅次于清北,小而精。 2、南京大学工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东南大学,也是985。东南典型的实力大于名气,6个A+,双一流学科12个!!都是稳稳的前十。 3、南京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 4、南京大学商学院基础上筹建上海财经大学(211) 5、南京大学师范学院为主体组建而成南京师范大学(211) 6、南京大学航空系参与组建西北工业大学(985) 7、南京大学无线电系参与组建电子科大(985) 8、南京大学农学院主体组建南京农业大学(211) 9、南京大学水利系---河海大学(211) 10、南京大学食品工程系---江南大学(211) 11、南京大学化工系---南京工业大学(强势双非) 12、南京大学气象工程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一流) 13、南京大学森林系---南京林业大学(双一流) 14、南京大学农业机械系---江苏大学(全国重点) 15、南京大学法律系参与组建华东政法大学 16、南京大学体育系参与组建上海体院(双一流) 17、南京大学当时的边疆政治系和哲学系分别并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哲学系 18、南京大学经济系并入复旦大学 19、南京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并入北影 20、南京大学地质系工科部分参与筹建成都地院(成都理工)
Nature那么难发,有人博士没读完都发8篇了。。。 出生在成都的曹原, 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 现在在哈佛当研究员, 这种大牛,后面大概率可能会拿诺贝尔奖的。
学术妲己的事,我成理又躺枪。。。
全国创新争先奖,成理人+3
四川全国重点实验室情况汇总 有的未完成改组, 有的改组完成, 还有的高校增加了共建 汇总一下情况。 一个学校一层楼。 有误的,大家补充。
重庆大学----985的守门员?重大的拆分之殇 成理60年校庆时,时任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院士致辞介绍说“重大成理同源起,川渝两地一家亲”,成理的建校的基础就是重庆大学的地质系。重大其实也可以宣称:重大分出去的一个地质系,都能进双一流,可见当年重庆大学的实力。 1、重大的精华,不止地质系,理学院整体、文学院大部分并入了四川大学,当时只有6个学院的重大,相当于三分之一给了川大。 2、重庆大学工学院化学化工系参与组建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后来的成都科技大学)。 3、重庆大学医学院整体划归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 以上意味着重庆大学的文、理、医3个学院全部划给了四川大学,占据重庆大学院系调整前的半壁江山。 4、重庆大学商学院整体并入四川财经学院(西南财经大学,211) 5、重庆大学法学院整体并入西南政法学院,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为西南政法大学。其实西南政法回去也算认祖归宗。 6、重庆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科系组建了重庆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建筑大学,8大建院),2000年时又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新的重庆大学,算是重归故里。 7、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院系调整:重庆大学工学院的铁道工程专业调入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土木系。体育系划归西南师范大学。农业系调入西南农业大学。
国家财政拨款排名
成理的2023年度校招单位展示
讨论:如果西南师范和西南农业不合并,重庆会不会增加一个双一流 个人觉得都进双一流应该问题不大。 这样重庆双一流也会由2所变成3所。
西南交大的“雏鹰双百”计划 任职要求: 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国内双一流大学博士学位且年龄35周岁以下,学术业绩突出、发展潜力良好,具备成为所在学科领域学术或者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雏鹰双百计划”特聘研究员岗位申报者还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近三年国家级标志性青年人才计划(项目)评选进入会议评审者。 2、具有国(境)外知名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的学术工作经历,其所在学科原则上在国际排名前 50 名之列。 3、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在 SCIENCE, NATURE、CELL 期刊或在其子刊(影响因子大于 20)发表论文至少 1 篇。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含独立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 (1)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前 5%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6-10 篇。 (2)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排名前 5)。
水贴-----川省最爱哪个高校 如果把四川省比作家长,省属高校一群孩子,他最爱哪个? 1、川农,是的第一肯定是川农,理由是省属唯一211. 2、成大,经费就看出来了。(虽然不是省属,但是还是算进来吧) 3、川师,感觉省内给川师配备的领导都不错,何况教育体系也有广大的川师校友。 4、西南科,西部重点对口支援的14所之一,西南科在211时代的发展是有目共睹。 5、成理,成都三环边上能批地扩校,很不错了…… 6、西南医科,看名字就知道了 7、西柚,基本靠自身了…… 8、西华师范 西华 感觉两个差不多 9、成信, 没感觉支持太大,还在为博士点努力。 ……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补充。或者打乱重排。
西南科技大学第五轮(网络整理) 结合网络信息整理,不保真。 上榜学科数量增加明显,之前5个,现在10个。还有个版本说是11或9个。 退步的是环境、材料也降了。 信息、计算机都上了。 总得来说还是有进步的。 理性讨论。
中科院23年度经费1708亿 中科院公布2023年的经费,达到了1708亿,超过华为2022年的研发经费1615亿元。 1700多亿的经费,真的是天花板了,比清华大学的400亿还多出去好几倍,不过这是中科院下属的所有的机构的经费,包括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00多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各种附属公司。
地方高校双一流专项资金 怎么解释?看不懂?为何有的高校给的那么多??包含在预算里了吗?
院士籍贯排名
标题就是刻板印象
教育部直属院校23年人均经费
谈西南政法大学的衰落 1、没进211,这个之前吧里聊过,不赘述了。 2、头铁拒绝重大的合并(还发动了保校运动),据说重庆医科也拒绝了重大的合并。 3、预算还好,9亿多,毕竟华东政法在上海也是9亿多的预算,重庆待她还不错。 4、学科评估,法学A,辉煌还在。但是排第二的政治学C+,是不是稍微有点拉了…… 5、大环境都重视工科的情况下,人文、社科、政*法类的高校只会每况愈下。 不仅仅是西南政*法衰落,感觉全国财经类、政*法类院校都是如此。
东南大学火了 火速撇清关系,已经免职。 东南校友纷纷留言,这人是南大的,和东南没关系
地学大类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部分)
行星研究中心,那个发了Science的王达,地科院官网上没有?
看看地矿油(中国地大、油大、矿大)的预算 说是两地办学,实际独立性很强了。 关键是资源共享,完全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 要预算的时候,分开要。 算成果实力的时候,感觉要合并在一起,“一致对外”了(像学科评估、申请一些重大项目或前沿中心等)。 简单加了下预算(22年度的) 油大(华东)48.85+油大(北京)44.86=93.71亿。 大家请看,这个预算是什么概念,超过一众985名校,比华五的南大高,比天津大学,重庆大学都高,比中国海洋大学高70%。 地大(武汉)46.41+地大(北京)27.63=74亿,高于电子科大,中国农大,湖南大学等, 矿大(徐州)43.62+矿大(北京)22.69=66.31亿,高于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等。 油大预算是西柚的5倍,地大预算是成理的4倍。 有这样的预算,学科建设就是强者恒强。
如何看待38岁川大哲学研究生送外卖这件事 旧闻了。 之前上了热搜。
没想到南京大学的计算机如此强。 之前觉得南大天坑专业多,天文,地质等,没想到计算机如此强。
网上看到的
绷不住了的--------蚌埠医学院 蚌埠大家熟悉他,可能是网络用语:蚌埠住了…… 皖北小城,五线城市。 预算4.23亿。不过在校学生少,人均预算也还好。 培养了5个院士:刘德培、段树民、范先群、陈孝平和王福生院士。比肩211高校。 2021年,蚌埠医学院作为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论文“ A Stabl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 with Intersecting Three-Dimensional Extra-large Pores”,实现突破。 蚌医成立是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分迁。底蕴还是不错的。
江苏省属各高校培养院士汇总 江苏省属名校较多,花费时间较多,后续慢慢更新。 仅限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因统计培养院士,有学习经历的都纳入。 不考虑在职的。 数据有误的,各校校友可以帮补充。
四川省属高校培养院士汇总 只统计省属,部署的太多了,比较难找资源。 求学经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都涵盖。 任职的不算。 每个学校一楼。统计有误的,各个学校校友自行补充。
成都理工问天津工业的兄弟们:说好的一起输,为何你偷偷的赢了? 同为双一流, 预算经费都是一样多, 软科排名都是156名,本来难兄难弟一起输的。 为何校友会排名你们偷偷的赢了??? 请给个说法…… 说好的白头到老,你却偷偷的焗了油…………
盘点一下高校的几对经典冤家CP---既生瑜何生亮 本是好兄弟,也是好基友,奈何有时互相瞧不上对方,难免会“撕逼”。 盘点一下这些相爱相杀的冤家们。 为了提升大家参与度,图个乐,我先起个头。
成理的老校友们,进来看看回忆 先来校训镇楼。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